物资验收的管理办法

合集下载

物资采购入库验收管理制度(四篇)

物资采购入库验收管理制度(四篇)

物资采购入库验收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物资采购入库验收管理工作,提高物资管理效率,保证物资质量,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涉及物资采购验收管理的部门和人员。

三、职责分工1. 采购部门负责组织物资采购工作,制定采购计划,并按照规定程序完成采购。

2. 仓库管理部门负责物资入库验收工作,对采购到的物资进行核对、验收、登记和批准入库。

3. 采购人员负责与供应商进行物资验收,确保物资符合采购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和数量要求。

四、物资采购入库验收流程1. 采购计划编制:采购部门根据公司需求及预算,制定物资采购计划并报批。

2. 供应商选择:采购部门根据物资需求,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并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

3. 交货验收:供应商按照合同约定的交货期将物资送达仓库,采购人员与仓库管理人员一同进行物资验收。

4. 验收标准:验收人员按照采购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和数量要求进行验收,对物资的外观、尺寸、包装、质量等进行检查,并填写验收记录。

5. 验收结果处理:验收合格的物资,仓库管理人员将其登记并批准入库;验收不合格的物资,采购人员与供应商进行沟通协商,并及时处理。

五、物资采购入库验收标准1. 外观:物资外观应无损坏、破碎、变形、刮痕等情况。

2. 尺寸:物资尺寸应符合采购合同中约定的要求。

3. 包装:物资包装应完好,无破损、渗漏、过期等情况。

4. 质量:物资质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公司要求。

六、物资采购入库验收记录1. 验收记录:在物资验收过程中,验收人员需要详细记录验收结果,包括物资的名称、规格、数量、验收日期等信息。

2. 验收意见:验收不合格的物资,采购人员需要记录不合格原因,供应商需要提出处理意见,并及时处理。

七、物资采购入库验收管理制度的落实1. 采购部门和仓库管理部门需要制定详细的操作流程,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2. 建立物资采购入库验收档案,对物资验收的相关记录和资料进行归档管理。

3. 定期开展物资采购入库验收质量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管理制度。

物资验收管理规定,不合格物资的评审和处理办法

物资验收管理规定,不合格物资的评审和处理办法

物资验收管理规定-、管理使命〔一〕由采购部开具到货通知单,管理部的物料组凭到货通知单通知技术部检测中心,质管员负责对进厂物资进行验收,物料组或使用部门负责交叉监督管理。

〔二〕技术部检测中心负责入库物资验收,物流科仓库保管员或相关部门监督,对符合要求的物资质监计量科质管员和物流科保管员(负责该库物资)同时在到货通知单上签字后方可入库。

〔三〕技术部检测中心的质管员对进厂原辅材料进行取样,中心化验室负责对来样进行分析化验,质监计量科质管员按标准要求或合同要求对其进行质量判定。

〔四〕采购部门〔机械、电气、仪表〕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对进厂不合格物资的评审和处理。

二、范围适用于进厂的所有物资。

三、验收细则〔一〕五金、办公用品类1、常用工具的验收:常用工具一般要有厂名、厂址、合格证实、外观无显然的质量缺陷。

如属规定品牌的,还要符合品牌要求。

详见下表:2、轴承的验收:购买的轴承必必需有厂名、厂址、合格证〔有防伪码的要进行核查〕,外观无显然缺陷,如有品牌要求的,还要符合品牌要求。

3、螺栓、螺帽的验收:整箱包装的螺栓应有厂名、厂址,如为高压螺栓、螺帽则要有质量证实书,丝牙处无毛疵、伤痕。

特别材质的,如304、316L 等要提供材质证实,必需取样进行材质检测。

4、采购的一般物资要有厂名、厂址、合格证或其它质量证实,有有效期的还应检查是否在有效期范围,如三无产品可以判为不合格物资。

5、关于拖把、钢圈、竹扫帚或特别规格的非定型物资又是三无产品,只作外观检测,符合要求无显然缺陷的,则可以判为合格物资。

6、办公用品的验收:一般用的办公用品应有厂名、厂址、合格证。

外观检测无显然缺陷,关于低值、易耗品如圆珠笔、中性笔芯等应随机抽取样品当场试用,无缺陷的则为合格品。

如有特别必需要的非定型产品可以按使用要求验收,性能符合判合格。

〔二〕电器、热工仪器、仪表以及电线电缆类的验收1、电器的验收:一般电器、配件必需有厂名、厂址、合格证及使用说明书,如为以下物资还应有“三C〞认证标识。

物资验收入库管理制度范本(3篇)

物资验收入库管理制度范本(3篇)

物资验收入库管理制度范本一、引言物资验收入库管理制度是企业为了确保物资质量、合理规范使用和杜绝浪费,加强对物资采购、收发、储备和使用的监督管理而制定的规章制度。

本制度的目的在于规范物资验收入库的流程和管理,确保物资的质量合格和规范使用,提高企业物资管理的效率。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所有部门的物资采购、收发、储备和使用等环节。

三、主要内容1. 物资验收管理1.1 企业应严格按照采购合同的要求进行物资验收,确保物资的数量和质量与合同一致。

1.2 验收人员应对物资进行全面、准确的验收,检查物资的包装是否完好,是否存在损坏或污染,核对物资的数量和规格是否与合同一致。

1.3 验收人员应对物资的外观和质量进行检查,采集样品进行质量检验,确保物资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1.4 验收人员应及时填写验收记录,明确物资的名称、规格、数量、质量状况等信息,并在验收单上签字确认。

2. 入库管理2.1 验收合格的物资应及时入库,并按照不同的物品属性进行分类存放。

2.2 入库人员应对物资进行仔细清点,并核实物资的数量和规格是否与验收记录一致。

2.3 入库人员应按照规定的存放位置和标识要求,将物资按类别、型号编号等进行分类存放,确保物资易于查找和管理。

2.4 入库人员应及时录入物资的相关信息,建立物资档案,并在档案上签字确认。

3. 质量追溯管理3.1 企业应建立质量追溯制度,对进入库中的物资进行追踪管理。

3.2 采购部门应保留与物资相关的文件和记录,并建立物资的质量档案。

3.3 质量追溯人员应定期对物资质量进行核查,并及时排查存在质量问题的物资。

3.4 质量追溯人员应将追溯结果记录,并进行及时汇报和处理。

4. 盘点管理4.1 企业应定期对库存物资进行盘点,确保库存数量与账面数一致。

4.2 盘点人员应准确对库存物资进行清点,核实库存数量和质量。

4.3 盘点人员应及时填写盘点记录,并将盘点结果与账面数进行比对,发现差异应及时进行调整和处理。

公司采购验收管理办法

公司采购验收管理办法

公司采购验收管理办法一、总则1. 为规范公司采购验收流程,确保采购物资的质量和数量符合要求,保障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特制定本办法。

2.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所有采购物资的验收工作。

二、验收职责分工1. 采购部门负责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参与验收,并提供采购合同、订单等相关文件。

2. 质量检验部门负责对采购物资的质量进行检验和评估。

3. 仓库部门负责对采购物资的数量、规格、型号等进行核对和清点。

4. 使用部门负责对采购物资的适用性和性能进行评估。

三、验收流程1. 采购物资到货后,采购部门应及时通知质量检验部门、仓库部门和使用部门。

2. 质量检验部门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对物资进行质量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

对于合格的物资,在检验报告上签字确认。

对于不合格的物资,注明不合格原因,并提出处理意见。

3. 仓库部门在收到检验合格报告后,对物资的数量、规格、型号等进行核对和清点。

核对无误后,办理入库手续,并在入库单上签字确认。

如发现数量、规格、型号等不符,应及时与采购部门沟通处理。

4. 使用部门在物资入库后,对物资的适用性和性能进行评估。

如发现问题,应及时与采购部门反馈。

四、验收标准1. 采购物资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公司制定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

2. 采购合同或订单中明确规定的质量、数量、规格、型号等要求应作为验收的重要依据。

五、验收时间1. 质量检验部门应在物资到货后的[X]个工作日内完成质量检验工作。

2. 仓库部门应在收到检验合格报告后的[X]个工作日内完成数量、规格、型号等的核对和清点工作。

3. 使用部门应在物资入库后的[X]个工作日内完成适用性和性能的评估工作。

六、验收记录1. 验收过程中应做好详细的记录,包括验收人员、验收时间、验收结果、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情况等。

2. 验收记录应由相关人员签字确认,并作为采购档案保存。

七、不合格物资的处理1. 对于不合格的物资,采购部门应及时与供应商协商处理。

可以要求供应商更换、退货或采取其他补救措施。

物资验收入库管理制度(4篇)

物资验收入库管理制度(4篇)

物资验收入库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强化物资验收入库工作,增强物资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提高物资的利用率和管理效益,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公司所有涉及物资采购、验收和入库的环节。

第三条物资验收入库是指物资采购到达我公司后经过检查验收合格后,按照一定方式存放入库的过程。

第四条物资验收入库工作必须以依法公正、科学高效为原则,以质量优先、安全第一为基本要求。

第二章验收管理第五条采购部门应根据我公司的采购计划和需求,按照相应的采购程序进行物资的采购工作。

第六条物资验收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准确判断物资的质量和规格,做到公正、公平、公开。

第七条物资验收的进场检查必须按照验收标准进行,对于外观有破损或异常的物资必须及时予以记录,并向采购部门报告。

第八条物资验收不合格的,应立即通知采购部门,并予以退货处理。

第九条物资验收合格的,应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入库处理。

第三章入库管理第十条入库前,应对物资进行清点,确保物资的数量和规格与入库单相符。

第十一条物资入库前,应先进行防火、防潮、防虫等处理,确保物资的质量和安全。

第十二条入库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入库操作,确保入库的准确性,同时对于重要物资应进行二次确认和核对。

第十三条对于易变质的物资,应按照相应的方法和要求进行储存,确保其质量不受损坏。

第十四条入库记录必须真实、准确、完整,包括物资的名称、规格、数量、入库日期、接收人员等信息。

第四章监督与考核第十五条采购部门、验收人员和入库操作人员应相互配合,相互监督,确保物资验收入库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第十六条监督人员应定期对物资验收入库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要求,并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估。

第十七条物资验收入库工作的考核指标包括验收合格率、入库准确率、记录的规范程度等,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考核结果进行评价,对工作人员进行奖惩。

第十八条对于重大失误或违规行为,应依法追究责任。

物资采购入库验收管理办法

物资采购入库验收管理办法

物资采购入库验收管理办法一、引言物资采购是企业运行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采购入库验收的管理是确保采购物资质量、数量符合要求的重要环节。

本文档旨在明确物资采购入库验收的相关流程和责任,并提供相应的管理办法。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办法适用于所有需要物资采购的企事业单位。

三、定义•物资采购:指企事业单位为满足自身需求而采购的各类物资,包括但不限于原材料、设备、办公用品等。

•采购入库验收:指对采购物资进行检查、验证和确认其质量、数量是否符合采购合同约定的过程。

四、采购入库验收流程4.1 采购工作前的准备•采购部门负责编制物资采购计划,并在计划中明确物资的品名、规格、数量等基本要求。

•采购部门根据采购计划发起采购流程,并与供应商进行谈判与协商,达成采购合同。

4.2 采购入库验收的责任•采购部门负责采购物资的质量、数量等基本要求。

•仓储部门负责对采购物资进行入库验收。

•财务部门负责核查采购物资的发票、付款等事项。

4.3 采购入库验收的具体步骤•供应商将采购物资送至仓库。

•仓储部门对采购物资的数量进行统计,与采购订单进行核对。

•仓储部门对采购物资的外包装进行检查,确认是否完好。

•仓储部门对采购物资的内部包装进行拆开,对物资本身进行检查,确认是否符合要求。

•仓储部门将验收结果记录在验收记录表中,并在上面签字确认。

•采购部门负责对验收结果进行复核,并确认是否符合采购合同约定。

•财务部门核对采购物资的发票金额是否与采购合同一致。

•财务部门确认采购物资符合要求且相关文件齐全后,进行付款。

五、采购入库验收记录管理•仓储部门负责妥善保管采购入库验收的相关记录,并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存档。

•采购部门可以随时查阅采购入库验收记录,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采购入库验收记录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采购物资名称、规格、数量、供应商信息、验收日期、验收人、验收结果等。

六、责任与追究•采购部门应严格按照采购计划执行采购工作,并对采购入库验收结果负责。

工程物资验收管理办法

工程物资验收管理办法

工程物资验收管理办法为规范工程现场的材料物资进出,保障工程质量,降低工程费用,特制定本办法1、施工方提供材料(乙供材料)的验收1。

1乙供材进场必须具备相关的产品合格证、性能检测报告或质量许可证等,到达工地现场后,施工单位及时通知监理方.1.2由监理工程师组织现场相关专业工程师、甲方代表以及质监部门验收交接。

1。

3验收根据施工设计图纸、合同约定、国家规程规范标准和设计图纸要求对材料质量、数量、规格型号进行场验收签字确认。

1。

4对验收未通过的材料,不得用于工程施工中。

因监理组织验收不到位,不合格材料用于工程造成损失将对责任方处以损失金额5%的罚款。

2甲供材料的验收2。

1甲供材进场必须具备相关的产品合格证、性能检测报告或质量许可证等,到达工地现场后,材料供应单位及时通知甲方。

2。

2由甲方组织监理工程师、相关专业工程师、采购部门、施工单位验收交接.2.3验收根据采购合同、施工设计图纸、、国家规程规范标准和设计图纸要求对材料质量、数量、规格型号进行场验收签字确认。

2.4对验收合格的材料由采购部门填制材料验收单,同时与施工单位办理材料调拨单,作为办理工程结算和支付材料供应单位的依据。

2.5对验收未通过的材料,不得用于工程施工中。

不合格材料用于工程造成损失将对责任方处以损失金额5%的罚款。

3认质材料的验收3。

1凡设计施工图未明确的材料设备、工程未计价材及设备、其它特殊材料设备均作为认质材料,可办理现场认质单;3。

2办理认质单程序:由施工单位根据施工合同约定和施工设计图纸要求,选取满足工程质量要求的材料样品(至少三种以上),报监理工程师、甲方专业工程师、项目经理进行现场签字确认,现场确认内容包括:材料设备的名称品牌、规格、型号、材质要求、档次、用量、价格、特殊技术要求及相关说明,严格按照材料认质单要求填写明确;3.3认质材料由相关专业工程师、项目经理根据合同约定和设计施工图纸要求共同认可,并按制度要求报批,单一认可、事后补办及未经批准均不能作为结算依据3。

工程建设现场物资到货验收管理办法

工程建设现场物资到货验收管理办法

工程建设现场物资到货验收管理办法XXXXXXX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目录1. 总则 (1)2.组织机构和职责 (1)3.工作程序 (3)4. 物资到货验收主要工作内容 (5)附件一设备、材料开箱验收单 (18)附件二设备开箱资料清单 (19)附件三物资到货验收计划 (20)附件四物资到货验收延迟申请表 (21)附件五设备、材料缺陷处理报告 (22)附件六物资到货验收工作流程图 (23)工程建设现场物资到货验收管理办法1. 总则1.1 为加强工程建设期现场物资的质量管理,使设备、材料供应做到及时、准确、无缺,确保工程顺利进行,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1.2 本办法适用于XXXXXXXX项目工程建设期间的设备、材料的外观、规格型号、数量和材质及明显缺陷的到货验收。

对于到货物资的内在质量的检验,可以延续在安装、调试过程中进行,内在质量的检验由质检单位、安装单位、监理公司和调试单位负责。

1.3 为进一步提高工程物资管理力度,充分发挥各专业人员的管理职能,强化设备、材料的检验工作,公司成立物资到货验收领导小组。

2.组织机构和职责2.1 物资到货验收领导小组由公司分管领导担任组长,安装单位、监理公司的领导担任副组长,领导小组的成员由物资装备部、工程部、相关装置、财务部、资料室、监理公司和施工单位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全面领导物资的到货验收工作,研究决定重大缺陷的处理方案。

2.2 物资装备部是工程物资到货验收的归口管理部门,在物资到货验收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负责工程物资的到货验收的组织和缺陷物资的后续处理等工作,履行下列职责:2.2.1协调采购人员通知供应商发货时间;2.2.2 提出到货验收计划,通知有关部门和有关人员;2.2.3 具体负责到货清点,保证到货物资及资料与装箱单一致、与合同要求一致,且外观良好;2.2.4 做好到货验收记录;2.2.5 负责缺陷、缺件记录及联系处理;2.2.6 负责组织验收小组对包装物提出处置意见;2.3 工程部和设备所属部门是物资到货验收协办部门,履行如下职责:2.3.1 协调施工单位,提出物资的到货时间计划;2.3.2 通知施工单位组织好开箱工具和人力,并协调组织好开箱过程;2.3.3 检查到达物资是否符合合同及技术规范要求;2.3.4 发现和鉴定物资内在缺陷;2.3.5 对照技术协议要求及有关规范,检查出厂检验、试验记录及报告;2.3.6 提出缺陷处理意见;2.3.7 参加备品备件、专用工具的到货验收,负责提出生产用工器具和备品备件的保管、发放使用建议,对需要保留备用的包装物提出处理意见;2.4 质检单位、监理公司职责2.4.1 确认物资缺陷;2.4.2 确认物资缺陷处置意见;2.4.3负责物资的光谱检验、鉴定等工作,确认物资的使用正确性;2.5 资料员参与到货验收,对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登记、归档、保管和复印发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资验收管理办法
一、目的及意义
规范公司物资验收程序,加强物资质量管理体系,保证施工进度的有效进行,从而确保工程质量。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物资管理部门及相关验收人员。

三、职责与权限
1、物资管理处
A 、指导、监督、检查基层单位(项目部)的物资验收工作;
B、根据需要参与物资的验收工作;
C、根据需要协助处理不合格产品的退货及理赔事宜;
D、制定公司的物资验收管理办法,并监督实施。

2、基层物资管理部门
A 、对到场材料进行物资验收;
B、填写材料验收检查记录,建立项目材料台账;
C、办理入库手续;
D、对验收不合格品的处理拿出建议,并上报公司物资管理处。

四、验收程序
1、材料到货后应按种类、牌号、规格大小、炉批号分类堆放,不得与其它已验收合格品混放。

2、保管员应先对照采购计划和供货方提供的质量证明书(要求原件或有效复印件)、
发票(或送货单)验证货物品牌号、规格、数量核对无误后,将材料质量证明书等交材料责任工
程师,材料责任工程师组织质检员、保管员对到货材料按照设计要求的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行质量检验。

3、材料验收合格后,填写检验记录,交保管员保存;若存在问题,应将有问题材料隔离堆放并作不合
格标识后,报告有关领导和材料供应部门,及时联系供货商或厂家进行妥善处理,随后以书面性资料上报公司物资管理处。

4、物资主要分以下几个类别进行验收:
A 、板材(普通钢板)
a、当质量证明书内容完整并与实物相符时,主要是外观检查,表面不应有结疤、裂纹、折叠、夹
杂、气泡、分层和氧化铁皮压入等对使用有害的缺陷。

b、钢板的厚度、宽度、长度偏差及不平度参阅GB/T709-2006《热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
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c、不同材质钢板参阅相应标准规范:
GB/T713-2008 《锅炉和压力容器用钢板》
GB/T 3274-2007 《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钢板和钢带》
GB3531-2008 《低温压力容器用低合金钢钢板》
GB/T 4237-2007 《不锈钢热轧钢板和钢带》
GB/T 11251 《合金结构钢热轧厚钢板》
B、型材
当质量证明书内容完整并与实物相符时,主要是外观检查,表面不应有裂纹、折叠、结疤、分层和夹杂;不应有大于 5 毫米的毛刺。

具体尺寸偏差及检验参阅以下国标规范:
GB/T700-2006 《碳素结构钢》
GB/T 702-2008 《热轧圆钢和方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T 706-2008 《热轧型钢》
GB 707-88 《热轧槽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 9787-1988 《热轧等边角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T11263-2005 《热轧H 型钢和T 型钢》
C、管材
当质量证明书内容完整并与实物相符时,原则上只检查表面质量和尺寸。

先目测管材内外表面不允许有裂纹、折叠、扎折、结疤、离层和发纹存在;再用游标卡尺、卷尺和测厚仪测量外径偏差及厚度偏差。

其它外径、壁厚偏差及弯曲度执行管材要求的相应标准。

GB 3087-2008 《低中压锅炉用无缝钢管》
GB 5310-2008 《高压锅炉用无缝钢管》
GB/T3091-2001 《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
GB 6479-2000 《高压化肥设备用无缝钢管》
GB/T8163-2008 《输送液体用无缝钢管》
GB/T12771-2008 《流体输送用不锈钢焊接钢管》
GB/T14976-2002 《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
GB/T8162-2008 《结构用无缝钢管》
SYT5037-2000 《低压流体输送管道用螺旋缝埋弧焊钢管》
SYT5038-92 《普通流体输送管道用螺旋缝高频焊钢管》
GB/T 17395-2008 《无缝钢管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T 21835-2008 《焊接钢管尺寸及单位长度重量》
D 、管件
a、管件应逐个进行外观检查,材料表面光滑无氧化皮,不得有深度大于公称壁厚的 5 %、且
最大深度不得大于0.8mm的结疤、折迭、轧折、离层等缺陷。

b、深度超过公称壁厚12%或大于1.6mm的机械划痕和凹坑应予去除。

c、管件的形状和尺寸应逐件进行检查,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d、对碳素钢和奥氏体不锈钢管件,每批应抽3%且不少于2件做硬度检验,结果如有1
件不合格,应加倍检验,若仍有 1 件不合格,应逐件检验。

e、对合金钢管件应逐件进行硬度检测。

f 、对碳钢、不锈钢材料的三通、四通和合金钢材料的各类管件应逐件进行磁粉或渗透
检测,检验按JB 4730标准的规定,工级为合格,不得有微裂纹。

g、其它参阅以下标准
GB/T 12459-2005 《钢制对焊无缝管件》
GB/T 13401-2005 《钢板制对焊管件》
GB/T 14383-2008 《锻制承插焊和螺纹管件》
GB/T 14626-93 《锻钢制螺纹管件》
HG/T21631-1990《钢制有缝对焊管件》
HG /T 21562-1994 《衬聚四氟乙烯钢管和管件》
SY/T 5257-2004 《油气输送用钢制弯管》
E、法兰、法兰盖
外观检验,锻造表面应光滑,不得有锻造伤痕、裂纹等缺陷;机加工表面不得有毛刺、
有害的划痕和其他降低法兰强度和法兰连接可靠性的缺陷;环连接面法兰的密封面应全
部逐个检查,槽的两个侧面不得有机械加工引起的裂纹、划痕或撞伤等表面缺陷。

除整
体式法兰外,每个法兰(包括法兰盖)的外圆柱表面上应做以下标识:制造厂的商标;材料标志;公称压力PN及公称通径DN。

F、螺栓垫片
G、阀门
H、电缆
材料检验结论:
备注:
材料检验结论:
材料检验结论:
备注:
材料检验结论:
备注:
材料检验结论:
备注:
材料检验结论:
备注:
材料检验结论:
备注:
材料检验结论:
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