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旋压设备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国内旋压设备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国内旋压设备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加工过程控制,实现自动批量生产的目的。随后,兵器55所也开展了录返旋压机床的研制。西安重型机械研究所研制了PLC控制的强力旋压机床,其主轴调速系统、旋轮纵向进给电液伺服系统、仿形系统等均由PLC控制,但主轴仍采用直流电机拖动、可控硅励磁;旋轮纵向移动采用伺服泵控制油马达的电液调速系统,并采用了电液仿形阀进行仿形控制。近年来,北京航空制造I程研究所、长春55所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现代技术研究所等单位在总结过去研制经验的基础上,瞄准困际水平,运用先进的设计方法与理念,采用了SIMENS840D和BOSCH比例伺服阀控制系统,伺服油缸驱动,光栅位置反馈,滚动导轨导向和交流变频调速等先进技术,推出新一代的国产CNC强力旋压机床,实现了困产旋压机的升级换代。机床最大吨位600kN,整机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图1和图2是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近年来研制的部分CNC数控旋压机床。

图1SY一11CNC数控三旋轮卧式旋压机

图2SY一12CNC数控三旋轮卧式旋压机

随着汽车、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园内的专用旋压设备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现代所、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等单位研制的皮带轮旋压机,兵器55所生产的轮辐旋压机和内旋压机,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研制的CNC收口旋压机,哈尔滨工业大学和辽阳重犁机械厂等单位生产的二步法封头旋压机,燕山大学和黑龙江省旋压技术研究所等单位研制的一步法封头旋压机,

REVIEW

沈阳金属研究所和兵器55所等单位研制的滚珠旋压机等。这些旋压机的实用性较好,吸取‘T国外设备的先进设计思想,性能稳定,满足了国内汽车、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需求。

3发展与现状

3.1国内旋压设备研制水平与现状

3.1.1控制系统

近年来,国内研制的数控旋压机床大都实现了NC或CNC控制。一般说来,用于金属切削机床的数控系统都可以作为旋压机床的数控系统。这些系统主要有德国SIEMENS、法国NUM、日本FANUC以及国内的中国珠峰公司、北京航天机床数控系统公司、华中数控公司、沈阳高档数控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研制的控制系统。系统可根据机床精度、驱动电机功率和用户要求进行选择。与金属切削机床相比。旋压机床一般为重载液压驱动,由于液压油的可压缩性导致系统刚性较差、电液控制非线性以及液压元件响应频率低等问题,为静态和动态特性调试带来一定困难。为此,一些公司专门开发了电液伺服驱动的液压模块,设有多项可调参数,如PID前馈控制、死区补偿、摩擦力、非线性补偿等。如SIEMENS公司的840D系统内嵌了专用于电液伺服的驱动模块,并可以通过友好的入机界面方便地进行修改与设置。与所选用的伺服阀和油缸相匹配,为系统的动/静态特性的调试带来了方便。目前,SIEMENS公司的840D已成为旋压机主流控制系统。

控制精度可以通过光栅尺与伺服阀/伺服油缸组成的闭环控制系统以及编码器与交流或直流变频电机组成的闭环控制系统来保证,可以在采用全闭环和半闭环位置控制和速度控制的前提下,采取提高监测的分辩率以及调节放大器PID参数的方法,提高系统的控制精度。

3.1.2驱动系统

旋压机床的驱动系统包括主轴驱动和进给驱动两个部分。主轴驱动可采用交流变频电机和直流变

频电机驱动;进给驱动主要采用伺服电机+滚珠丝杠

REVlEW

传动效率高,无爬行现象,动态特性较好;伺服液压缸进给驱动可满足较大的旋压力需求,但需要增加液压泵站,静态和动态特性调试难度较大。目前,两种驱动形式在国内均有应用。图3和图4分别是采用滚珠丝杠和伺服液压缸驱动的旋压机床。

图3滚珠丝杠驱动SY一2D一120数控旋压机

图4伺服液压缸驱动的SY一14CNC数控三旋轮卧式旋压机

3.1.3导向系统

导向系统主要aft-滑动导轨、静压导轨和滚动导轨三种形式。滑动导轨由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原因,目前应用较多,但由于存在动静摩擦突变,易导致“爬行”现象,影响设备的稳定性;静压导轨由于有极薄的一层油膜,摩擦系数极小,对旋压过程中的爬行现象能起到较好的抑制作用,但由于旋轮座受较大的倾转力矩,导轨难平衡,易导致工件几何精度变差,在旋压设备上极少使用。近几年,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在旋压机床中采用滚动导轨技术,改善

了系统的动/静态特性,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x.-j-于

大型旋压设备,采用滑动导轨和滚动导轨复合导向可以综合二者的优点,性能稳定可靠(图5)。3.1.4结构设计

随着对旋压变形理论研究的深入以及有限元技术的发展,设计方法和手段的不断完善,整体结构和

主要承载部件均进行了有限元分析设计与校核,使

旋压机布局以及结构的材料和应力分布更趋科学,既保证了结构的刚度,也考虑到结构的制造工艺性。

(1)床身。床身可采用整体铸造和焊接两种结图5复合导向的SY一2D一500数控旋压机

钉与床身连接,整体磨削,表面调质处理,提高耐磨性,直线度达0.02mm/m-O.03mrn/m。

(2)旋轮座拖板。拖板结构可采用整体式和分

体结构。整体式通常是将各旋轮装在同一个框架机

构上,各旋轮轴向运动采用同一信号控制、同一动力驱动。排除了同步误差,可在大旋压力状态下稳定工作;分体结构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可实现多轮多路径同步旋压,同步通过控制系统实现。一般在普旋、双旋轮和专用设备中多采用分体结构。

(3)主轴系统。主轴系统主要功能是传递扭矩和实现主轴回转。目前,国内旋压机床的主轴转速均已实现无级变速,这更符合旋压工艺的变形要求。同时,对于旋压锥形件和曲面外型类零件,应保持旋压过程线速度不变,即要求主轴转速需根据零件直径的变化适时自动调整,因此,主轴系统应能实现恒线速功能。

目前,主轴典型的传动方案是变频电机一变速

箱一主轴箱,通过变速机构的调整,达到变速范围的

调整,通过变频电机在每个变速范围内又可实现无极变速。随着设计理念和方法的进步,加之整体制造水平的提高,主轴系统结构更为紧凑,运动平稳,效率和精度更高。3.1.5机床精度

由于设计水平和制造水平的提高以及控制系统的不断完善,国内旋压机床的精度指标基本接近国外旋压机的水平。横向定位精度0.012mm~0.015mm;重复定位精度0.008mm~0.OlOmm;纵向定位精度0.012mm一0.020mm;重复定位精度0.006mm~0.0012mm;主轴径向跳动0.0lOmm~0.020mm;主轴端面跳动0.OlOmm~0.020mm。3.2旋压设备的发展趋势

(1)大型化、系列化。随着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一些大直径高精度的薄壁回转体零件的需求日旺,旋压成形是此类零件最有效的先进制造技术。但国内关于大型旋压设备的研制还处于概念阶段,同时,

用构

结钢镶体整用采轨导择

选况睛体具视构育

lf中

叠卜■誉。一

国内旋压设备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作者:侯红亮, 余肖放, 王耀奇

作者单位: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北京,100024

刊名:

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

英文刊名:CHINA METALFORMING EQUIPMENT &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年,卷(期):2009,44(4)

被引用次数:7次

参考文献(8条)

1.黄才元;宋志强中国锻压机床的现在与未来 2006(02)

2.张顺福;孙存福国产旋压设备的发展和应用[期刊论文]-金属成形工艺 2003(01)

3.潘东升;陈松茂;丘宏扬国内外旋压机床发展概述 2004

4.刘建华;杨合;李玉强旋压技术基本原理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期刊论文]-重型机械 2002(03)

5.赵云豪;张顺福国内旋压技术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1999

6.李继贞;李志强;邱福兴国产旋压设备最新动态 2002(08)

7.许正松;李晓勇;严鸿和国产数控装置的品牌发展战略研究 2005(06)

8.吴立波;张治民旋压设备工艺研究[期刊论文]-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 2006(02)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李继贞我国旋压成形技术的最新应用和展望[会议论文]-2009

2.徐恒秋.樊桂森.张锐.张雷.王维臣.XU Hengqiu.FAN Guisun.ZHANG Yue.ZHANG Lei.WANG Weichen旋压设备及工艺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期刊论文]-新技术新工艺2007(2)

3.赵云豪.ZHAO Yun-hao旋压技术现状[期刊论文]-锻压技术2005,30(5)

4.潘东升.陈松茂.丘宏扬.夏琴香国内外旋压机床发展概述[会议论文]-2004

5.侯红亮.余肖放.王耀奇国内旋压设备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与现状[会议论文]-2008

6.张顺福.孙存福国产旋压设备的发展和应用[期刊论文]-精密成形工程2003,21(1)

7.赵琳瑜.韩冬.张立武.李增辉.王北平.杨延涛.龚军善.ZHAO Lin-yu.HAN Dong.ZHANG Li-wu.LI Zeng-hui.WANG Bei-ping.YANG Yan-tao.GONG Jun-shan旋压成形技术和设备的典型应用与发展[期刊论文]-锻压技术2007,32(6) 8.胡志清.李明哲.隋振.关文煜.Hu Zhiqing.Li Mingzhe.Sui Zhen.Guan Wenyu基于连续多点成形原理的旋压成形技术[期刊论文]-农业机械学报2009,40(12)

9.王玉辉.夏琴香.杨明辉.程秀全.WANG Yu-hui.XIA Qin-xiang.YANG Ming-hui.CHENG Xiu-quan数控旋压机床的发展历程及其研究现状[期刊论文]-锻压技术2005,30(4)

10.吴立波.张治民.WU Libo.ZHANG Zhimin旋压设备工艺研究[期刊论文]-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2006,41(2)

引证文献(7条)

1.周吉.程松.王浩林.董瑞刚.杨家荣金属旋压加工工艺的研究[期刊论文]-上海电气技术 2012(1)

2.邹小堤.黄照.桂林.张明庆.何毅斌大型数控强力旋压机关键零件制造工艺研究[期刊论文]-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2(4)

3.杨光.毕大森.褚亮旋轮转速对变截面钢车轮旋压成形影响分析[期刊论文]-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 2011(2)

4.黄成龙.夏琴香.赵学智.肖刚锋焊接式卧式旋压成形机床结构设计及分析[期刊论文]-锻压技术 2013(4)

5.张立娟.周宏伟.韩云.常海平.陈志铸旋铝合金轮毂对旋压设备的需求分析[期刊论文]-锻压技术 2010(4)

6.常海平一种铝合金轮毂铸旋成形工艺[期刊论文]-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 2012(4)

7.唐巧生.王谌.李鸣摩擦条件对无缝异径管冷成形的影响研究[期刊论文]-锻压技术 2011(6)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10312974.html,/Periodical_dyjx200904006.aspx

我国家电行业现状分析

我国家电行业分析 总体上从行业结构角度说家电行业是一个高度竞争的行业,家电生产企业一味得追求的是追求规模经济,努力通过扩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现在因为在全球市场的趋势下,各种洋品牌的进入,更使家电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由过去的国内企业之间的竞争演变为跨国集团之间的博弈,伴随而来的就是国内企业之间及与跨国集团之间的吞并重组屡见不鲜。 从产销结构上说,家电行业由过去的产能不足发展到过度生产;产品由量的提升发展到质的提升;企业由过去的单一品牌发展到多品牌以及副品牌;由完全自行生产发展到由其他企业代为生产;由企业间的技术合作发展到战略联盟;由原来的生产导向发展到营销导向。 从行业经营环境来说,行业经济逐步由劳动密集型发展到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消费需求由原来的生存需求、拥有需求发展到量的需求和质的需求;消费形态由原来的单线型、盲从型发展到现在的组合型和客观型;消费者的心理日趋成熟,由感性消费上升到理性消费;消费者所喜爱的商品不再是越大越好,而是追求轻薄短小和个性化。 我国家电行业现状分析 1、两极化市场结构造成供给相对过剩 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城市,而且城乡收入差距还有日益扩大的趋势,这在客观上造成了中国市场特有的两极化市场结构。一方面城市市场主要家电产品容量普遍接近饱和,另一方面广大农村地区却始终保持着较低的家电保有水平,家电产品的边际需求也长期得不到提高。在农民购买力严重不足的条件制约下,家电生产企业只能将精力集中于竞争已非常激烈的城市市场,结果便造成了城市市场供给相对过剩的现象,价格大战、概念炒作、囤积居奇等现象成了家电行业特有的风景。 从家电产品的保有水平来看,我国家电行业主战场毫无疑问在农村地区,国家的”家电下乡”的优惠政策使农村市场蕴含的巨大购买潜力爆发出来,使家电行业再获得一次高速成长的机会。但政策虽好但基于农民收入在现阶段内仍无法在政策实行有效期这短短的两三年时间内迅速提升,致使这一高速成长期也只能是爆发而不能长期持久。所以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家电市场仍将维持已有的两极化市场格局,品牌竞争也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 2、家电生产企业经营状况出现明显分化 在家电业蓬勃发展的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和20世纪90年代前期,家电企业几乎都在巨额利润的推动下迅速实现了规模扩张。但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由于城市市场趋于饱和,家电产品供大于求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最近几年,随着家电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多数企业的产品价格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企业利润水平也逐年降低,最终导致家电生产企业利润持续下滑,有的甚至已经出现了巨额亏损。 事实上,家电业从1998年开始就出现了行业萎缩的现象。而到了2010年,则更有厦华、厦新等一大批亏损企业浮出水面。在行业整体不景气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还有一批企业仍在实现着发展,海尔、美的便是其中的代表。海尔依靠其多元化产品组合、国际化营销思路和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了主动,实现了业绩稳步增长、规模不断扩大的目标,在不太景气的家电行业中成为了一个醒目的亮点。美的则凭借其先进的

2017-2018年中国家电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趋势展望分析报告

2017-2018年家电行业分析报告2017年9月出版

1 2017Q2 业绩表现整体良好,白电环比加速 (9) 1.1 Q2 白电增速同比、环比均提升明显 (9) 1.2 良好的行业格局下,消化大部分原材料涨价带来的成本压力 (11) 1.3 人民币升值带来汇兑损失较多,影响出口企业业绩 (15) 1.4 房地产销售增速逐渐放缓 (16) 2 白电:空调景气度高,带动 Q2 业绩加速增长 (17) 3 黑电:面板价格稳中有降,盈利能力略有改善 (22) 4 厨电:龙头保持快速增长 (25) 5 小家电:消费升级空间大,增长可持续性强 (28) 6 上游配件:受益白电和出口复苏,维持良好增长 (31) 7 风险提示 (33)

图1:2017Q2家电行业收入增速38%(亿元,%) (10) 图2:2017Q2家电行业利润增速29%(亿元,%) (10) 图3:2017Q2白电收入增速环比加快 (11) 图4:2017Q2白电利润增速最快,环比大幅提升 (11) 图5:2016H2、2017Q2主要大宗材料价格大幅上涨 (12) 图6:终端零售均价:2016Q4开始白电提价幅度加大,尤其冰箱 (13) 图7:终端零售均价:小家电维持较快的提价幅度 (13) 图8:成本压力下,家电行业连续四个季度毛利率下降 (13) 图9: 2017Q2家电行业净利率同比降0.5pct,环比升1.2pct (14) 图10:2017Q2白电、厨电毛利率同比下降3.5pct (14) 图11:2017Q2白电、厨电净利率同比下降1-2pct (14) 图12:2017年5月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明显升值 (15) 图13: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环比增速转负:一二线房地产销售趋弱 (17) 图14: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增速下滑:一二线房地产销售持续下降17 图15:商品房销售面积(住宅)累计同比情况:今年以来三四线房地产销售情况良好 (17) 图16:白电行业分季度的收入及增速(亿元,%) (18) 图17:白电行业分季度的利润及增速(亿元,%) (18) 图18:2017Q1&Q2白电企业收入同比增速 (19) 图19:2017Q1&Q2白电企业净利润同比增速 (19) 图20:2017Q1&Q2白电企业毛利率 (19) 图21:2017Q1&Q2白电企业净利率 (20) 图22:空调内销大幅增长(单位:万台) (20) 图23:空调外销增长良好(单位:万台) (20) 图24:冰箱内销有所下滑(单位:万台) (21) 图25:冰箱外销保持较高增长(单位:万台) (21) 图26:洗衣机内销稳定增长(单位:万台) (21) 图27:洗衣机外销稳定增长(单位:万台) (22)

我国信息产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信息产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一、信息产业的概述 (一)信息产业的含义。信息产业主要是由信息工业(包括计算机设备制造业、通信与网络设备制造业以及其他信息设备制造业)、信息服务业、信息开发业(软件产业、数据库开发产业、电子出版业、其他信息内容业)三大产业组成,它是一个国家构筑信息基础设施并使其正常发挥效益所必须的产业。 (二)信息产业的特点。传统产业如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在其运行过程中,处处离不开信息的处理、传输、获取和使用。产业信息化的结果催化了信息产业的出现。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相比具有明显的特点:它是具有战略性的新兴主导产业;它是辐射面广的高渗透型产业:它是知识技术、智力密集型产业;它是高资金、高智力投入的产业;它是省资源、省能源、无公害产业;它是高效益、高产出、高增值的产业。因此,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显得愈加重要。 二、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以及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逐步深入,我国信息产业的市场空间得到了进一步开拓。近五年,由于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稳健、务实的措施以及优惠的扶持政策,我国信息产业在全球剧烈动荡、发展低迷的情况卜,一直保持着二倍的速度健康发展。 以下是我国信息产业近年来的发展情况。 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按行业分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主要指标

年份企 业单 位数 工 业总 产值 资产 总计 固定 资产 原价 固定资 产净值 年平均 余额 负债合 计 流动负 债合计 所有 者权 益 利润总 额 本年 应交 增值 税 全部从业人 员年平均人 数(万人 2008年14347 12296 2007年14091 25190 2006年9709 2005年8868 10273 从该数据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的通讯设备、计算机行业正在一年年迅猛发展。 企业的数量从2005年的8868个发展到2008年的14347个。从业人员也越来越多。 2. 1通信业 我国通信业近年来改革力度最大,发展速度也最快,发展模式己由羊断经营转向竟争开放,技术水平跨入世界先进行列,通信综合能力基木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的需求。据中国信息年鉴和中新网披露:2001年我国的通信网络己形成“八纵八横”的格局,光缆线路总长度为197万公里,覆盖了全国31个省市.659个城市,2 070个县(区),还开通了中日、中美、亚欧等多条陆地和海底光缆。经过2002 .2003年的发展,中国电信网络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国光缆总长度达到271万公里,其中长途光缆达54. 7万公里;基础数据网络端曰规模达到140万个,互联网拨号服务器端曰346万个; 中国己拥有全球最大的高速传输网,端到端的宽带应用环境正在形成,促进了电信网络向基于11'的宽带综合业务网转变。我国电话用户总数己跃居世界第一,普及程度大幅提高,有力地带动了全社会通信消费的增长。2003年我国电话用户新增1. 12亿户,总数达到5. 32亿户,电话普及率达到420lc o其中固定电话总数为2. 63亿户,移动电话用户总数己达2. 69亿户。全国电话普及率达到20. 8部/百人,全国通电话的行政村达到89. 20lc ,互

我市家电行业发展现状和竞争力分析

我市家电行业发展现状和 竞争力分析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浅析我市家电产业发展现状和对策 2007年1月 加快整合提升家电产业,建设“家电之都”,是我市实现“建设先进特色制造业基地”这一重大战略目标的主要着力点,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当前,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提升家电产业的竞争力,这不仅关系到先进特色制造业基地的建设,更关系到我市工业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我市家电产业基本现状 慈溪家电产业经过多年快速发展,已成为继顺德、青岛后国内三大家电生产制造基地之一。目前,全市家电整机制造企业已达1800余家,配套企业上万家,已拥有国家级品牌6只,省级品牌20多只。2006年全市家电产业实现产值48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量的30%,超亿元企业55家,自营出口亿美元,是全市第一大支柱产业,具有产品品种齐全、资源配置能力强、市场开拓能力强、企业体制灵活等特色和优势。涌现了象方太、华裕、奇迪、沁园、浪木、先锋等中国名牌产品,已成为吸油烟机、电熨斗、饮水机、电风扇、洗衣机等产品的主要生产基地。但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 一是企业规模小,合力弱,抗风险能力有待增强。特大型规模企业明显缺乏,销售超5亿元企业仅7家,年销售不足全产业的10%,规模最大年销售不足10亿元,与国内家电巨头几百亿销售规模差距巨大。 二是企业创新能力弱,缺乏部分核心技术和尖端技术,产品以中低档为主,技术含量较低,附加值不高。我市家电企业的生产大多走了

一条全盘引进生产线到消化吸收的道路。虽然目前部分企业具有一定自主开发的能力,象方太油烟机、沁园净水器等拥有核心专利技术,但总体上我市家电企业包括国内大部分家电企业在技术开发上与国外知名企业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企业缺乏自主开发和设计能力,一些家电生产所需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全部依靠进口。例如,彩电生产的关键技术(中频解码芯片、超大屏幕彩管和超薄平面显像管)我们企业不能自主开发,全部需要进口;空调器生产用了几十年的三大风扇轴流、贯流和离心我国仍不能自主设计,离开日本的变频压缩机、变频器,我国就生产不出变频空调器;国内一些微波炉生产企业其核心部件磁控管还依靠进口;当我们刚刚研制出杀菌冰箱时,国外已经生产出能够提示食品数量、保质期并能和电脑连接,自动向预定商店订货的智能网络冰箱了。可以说,我市大部分家电企业只能说是家电的加工厂,缺乏自主创新产品,多数为进入门槛低、市场竞争激烈的产品,平均销售利润率仅为%。企业研发投入少,技术创新力量弱。 三是产品个性化、人性化设计方面存在劣势。当今市场设计中,家电产品的个性化设计已经成为潮流,今后消费者对家电产品的需求将是多品种、小批量、高性能、个性化、人性化和功能多样化。这种市场需求就要求企业逐渐淘汰旧的生产方式,使一条生产线能生产出几十种不同型号的产品。国外的一些家电产品无论从外部造型还是内部的适用功能处处都体现着“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而我市家电企业包括国内多数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大多数是“粗线条”,缺乏个性化、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如伊莱克斯不久前在广州推出的世界上第一台为消费者度身定造并可按顾客要求自由搭配的冰箱,购买者可以选择冰箱

旋压成形技术和设备的应用与发展

旋压成形技术的应用 摘要:本文阐述了金属旋压成形技术和设备的在各个主要领域的应用与发展,详细介绍了旋压工艺技术、典型旋压件的工艺技术方案、旋压设备及关键装置、典型旋压设备的应用,提出了旋压技术中值得探讨的表面粗糙度等问题,并对今后旋压技术和设备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旋压成形技术旋压设备 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etal Spinning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Zhao Linyu Han dun Wang beiping Yang yantao (The 7414th Factory of the Fourth Academy of CASC, Xi’an 710025, China) Abstract:Introduce 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etal spinning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in all sorts of main fields, detailedly account for spinning process technology, typical spinning part’s process projects,spinning Equipment and pivotal devices, typical spinning equipment’s application, bring forward worthy discuss ible questions,such as roughness,and in expect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metal spinning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in the future. Keywords: Metal Spinning Technology; Metal Spinning Equipment 1 前言 旋压技术是一项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技术,据文献记载最早起源于我国唐代,由制陶工艺发展出了金属的旋压工艺。到20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工业的发展和宇航事业的开拓,普旋工艺大规模应用于金属板料成形领域,从而促进了该工艺的研究与发展。在二十世纪中叶以后,普通旋压有了以下三个方面的重大进展:一是,普通旋压设备逐渐机械化与自动化,在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模拟手工旋压的设备,即采用液压助力器等驱动旋轮往复移动,以实现进给和回程,因而减轻了劳动强度。二是,在20世纪60~70年代出现了能单向多道次进给的、电器液压程序控制的半自动旋压机。三是,由于电子技术的发展,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国外在半自动旋压机的基础上,发展了数控和录返式旋压机。这些设备的快速发展将旋压工艺带进了中、大批量化的生产中[1-11]。 强力旋压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在普通旋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最早是在瑞典、德国被用于民间工业(例如,加工锅皿等容器)。由于旋压工艺的先进性、经济性和实用性,且该工艺具有变形力小,节约原材料等特点,在近四十年中,旋压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不仅在航空航天领域,而且在化工、机械、轻工等民用工业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旋压技术已日趋成熟,已经成为金属压力加工中的一个新的领域。 近20年来,旋压成形技术突飞猛进,高精度数控和录返旋压机不断出现并迅速推广应用,目前正向着系列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在许多国家,如美国、俄罗斯、德国、日本和加拿大等国己生产出先进的标准化程度很高的旋压设备,这些旋压设备己基本定型,旋压工艺稳定,产品多种多样,应用范围日益广泛[19]。 我国旋压技术的发展状况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有较大差距。但近年来取得了较大发展,许多产品精度和性能都接近或达到了国外较先进水平。国内许多研究所(如北航现代技术研究所、黑龙江省旋压技术研究所、长春55所等)已经研制出了性能较好的旋压机。

旋压技术

旋压技术基本概念 金属旋压技术的基本原理相似于古代的制陶生产技术。旋压 成型的零件一般为回转体筒形件或碟形件,旋压件毛坯通常 为厚壁筒形件或圆形板料。旋压机的原理与结构类似于金属 切削车床。在车床大拖板的位置,设计成带有有轴向运动动 力的旋轮架,固定在旋轮架上的旋轮可作径向移动;与主轴 同轴联接的是一芯模(轴),旋压毛坯套在芯模(轴)上;旋轮 通过与套在芯模(轴)上的毛坯接触产生的摩擦力反向被动 旋转;与此同时,旋轮架在轴向大推力油缸的作用下,作轴 向运动。旋轮架在轴向、旋轮在径向力的共同作用下,对坯料表面实施逐点连续塑性变形。在车床尾顶支架的位置上,设计成与主轴同一轴线的尾顶液压缸,液压缸对套在芯模(轴)上的坯料端面施加轴向推力。 旋压成型有普通旋压和强力旋压成型两种。不 改变坯料厚度,只改变坯料形状的旋压叫普通旋压 成型;即改变坯料厚度,又改变坯料形状的旋压叫 强力旋压成型。强力旋压成型所需要的旋压力较大, 旋压机的结构一般也较复杂。强力旋压成型又依旋 轮移动的方向与金属流动的方向,分为正旋和反 旋。旋轮移动的方向与金属流动的方向相同,叫正 旋;反之,称为反旋。同一种材料,反旋成型所需 的旋压力较大。采用哪种旋压方式成型,要依据零 件的形状和工艺要求确定。 旋压机的选型由旋压工艺及多种成型工艺条件要求确定。旋压机分强力旋压机和普通旋压机二大类型。强力旋压机又分双旋轮和三旋轮。还有 用于特殊零件旋压的旋压机,如热旋压机、钢球 旋压机等。 我国金属旋压成型技术的发展历史近四十 年,而在国防工业的应用研究尤为广泛,研究应 用水平很高,特别是在旋压成型工艺及装备方 面,已经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旋压机的设计和制 造能力也很强。 旋压技术简介 什么叫旋压技术,也叫金属旋压成形技术,通过旋转使之受力点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同时在某个方向给予一定的压力使金属材料沿着这一方向变形和流动而成型某一形状的技术。这里,金属材料必须具有塑性变形或流动性能,旋压成形不等同塑性变形,它是集塑性变形和流动变形的复杂过程,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我们所说的旋压成形技术不是单一的强力旋压和普通旋压,它是两者的结合;强力旋压用于各种筒、锥体异形体的旋压成型壳体的加工技术,是一种比较老的成熟的方法和工艺,也叫滚压法。 在机械产品中如何节约原材料却能提高产品质量,减轻产品的重量却能延长使用寿命,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及能源消耗却能减少加工工时一直是人们关注的。 例如"V"型皮带轮(通称"V"型带轮)是用途十分广泛的机械传动零件之一,如果能由钢板成型具有重要意义。钣制皮带轮同传统的铸铁皮带轮相比,可节约原材料70%以上。由金属钣材经拉伸--旋压成形的钣制旋压皮带轮是最新最佳的带轮结构形式。这种带轮不仅具备上叙优点,而且无环境无污染,尤其在汽车、拖拉机、收割机、空压机等多种机械产品中应用广泛。采用钢钣毛坯在专用的皮带轮旋压机床上使毛坯产生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塑性变形而制成。旋压带轮一般有三种基本形式:折叠式带轮、劈开式带轮和滚压式多V型带轮(也称多楔带轮)。 旋压带轮与铸铁皮带轮相比的优点是采用旋压工艺制成的(无屑加工),结构轻、省材料,因

中国家电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在消费品市场整体增长速度放缓的环境中,由于拉动家电消费的房地产市场不景气以及“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对家电销售有着重要贡献的政策即将退出市场,2010年作为热点商品销售的家电在2011年开局就呈现出了放缓态势,且下半年放缓趋势更为明显。 从家电市场运行情况来看: (一)家电市场零售额增速放缓 2011年上半年限额以上企业家电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1.5%,比2010年同期放缓7.3个百分点;下半年7-10月份零售额同比增速大幅度低于2010年同期,虽然11月和12月“搭政策末班车”消费心理,促使家电市场零售额增速有所回升,但未改变全年零售额增速放缓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1年限额以上企业家电零售额同比增长21.6%,比2010年回落 6.1个百分点。 (二)家电产量和出口增速呈缓慢态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1年,我国家用洗衣机产量增速比2010年放缓15.6个百分点;家用电冰箱产量增速比2010年放缓6.6个百分点;房间空调器产量增速比2010年放缓17.0个百分点;彩色电视机产量增速比2010年放缓 4.4个百分点。 国际经济持续低迷,导致我国家电产品出口保持缓慢增长态势,尤其是自9月份以后,我国出口总额增速持续走低。根据工信部统计数据,2011年,我国家电产品出口额946.2亿美元,同比增长7.9%,增速低于全行业平均水平 4.0个百分点。 (三)家电零售价格降幅继续收窄 2011年我国经济运行中物价涨幅较高,全年CPI涨幅高达5.4%,其中7月份CPI同比增长6.5%,创37个月新高。在较高物价影响下,许多商品零售价格出现上涨,家电零售价格虽然继续保持下降趋势,但下降幅度收窄。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1年,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价格同比下降3.1%,降幅比2010年收窄0.8个百分点,在2009年价格达到最大降幅之后连续两年收窄。 (四)家电下乡、以旧换新政策效果减弱 “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政策在过去两年里对拉动家电消费起到积极作用,但进入2011年,一季度“家电下乡”、“以旧换新”销售额和销售量尚保持高速增长;二季度,“家电下乡”、“以旧换新”政策效果呈现持续走弱态势,部分月份家电下乡零售额和零售量同比出现负增长。2011年全年家电下乡实现销售量1.03亿台,实现销售额264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4.5%和53.1%,增速相比2010年的130%和170%大幅放缓。 (五)一线城市家电销售增速创新低 根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对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的统计数据,从2009年起,随着一线城市居民家电保有量趋于饱和,家电销售增速呈放缓态势,2011年一线城市家电市场

(完整word版)中国家用电器行业发展概况及前景

中国家用电器行业发展概况及前景 中国家用电器(以下简称家电)行业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粗放到集约,从国内市场到国际市场十几年的发展和竞争,已经形成了一个由生产、经营、科研、检测、教学等环节组成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拥有了一批名牌产品和骨干生产企业,产品基本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同时开始稳步进入国际市场。近年来,国外一些跨国公司纷纷以独资或合资方式进入中国,掀起一轮新的投资热潮,并且已经有一批国际知名家电产品开始在国内生产和销售,使本来就很激烈的中国家电市场竞争形势变得更加白热化,家电行业新一轮的市场竞争已经形成。竞争的重点是资本和技术实力,竞争范围已经超出国内市场而进入国际领域。 面对新的竞争,中国家电行业将如何发展?本文根据该行业的有关资料,综述分析如下: 一、行业概况 中国家电工业的生产企业主要隶属于国家轻工总会和电子工业部分别管理。其中,以电视机为主的视听、音响、收录设备生产企业隶属于电子部。此外,冰箱、洗衣机、空调器、电风扇等机械类生产企业则由轻工总会负责。 进入 80 年代以来,伴随着中国居民收入逐年增长,消费观念和需求发生根本变化。以家用电器为代表的耐用消费品开始进入家庭,并迅速成为社会性消费热点。在这一热潮的推动下,中国家电行业开始了高速发展,达到如下规模: (一)职工人数、固定资产、工业总产值 据 1996 年统计 , 年全国轻工系统和电子系统所属家电行业共有职工分别为 25.56 万人和 32.24 万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分别为 1.54 万人和 3.5 万人,固定资产净值分别为 68.4 亿元、 125.94 亿元,工业总产值分别为 444.12 亿元、 772.15 亿元。 1985 年至 1995 年十年间,中国家电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 32.1% ,超过其他国家家电工业同期发展速度。

国内物流信息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本科生实验报告 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 试验课程:物流管理 实验项目:国内物流信息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指导老师: 开课时间: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研究物流信息技术在中国发展现状,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实验内容: 1.我国物流信息化的现状与发展 2.物流信息技术在国内生产经营中应用现状 3.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实验结果:以小论文形式提交 国内物流信息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我国物流信息化的现状和发展 (一)、物流信息化的需求 我国正处于全面推进信息化的进程之中,所以物流领域的信息化既带有一般信息化的共性,也有其特性。分析近年来现代物流信息化在我国得以迅速发展的原因,主要来自于三个层面的因素。第一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解决了信息共享、信息传输的标准问题和成本问题,使得信息更广泛地成为控制、决策的依据和基础。因此只要解决信息的采集、传输、加工、共享,就能提高决策水平,从而带来效益。在这个层面上可以不涉及或少涉及流程改造和优化的问题,信息系统的任务就是为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这是所有信息化的共性问题,基础问题。第二是企业在利益机制的驱动下,不断追求降低成本和加快资金周转,将系统论和优化技术用于物流的流程设计和改造,融入新的管理制度之中。此时的信息系统作用有二,其一是固化新的流程或新的管理制度,使其得以规范地贯彻执行;其二是在规定的流程中提供优化的操作方案,例如仓储存取的优化方案,运输路径的优化方案等。此时信息系统作用主要在于固化管理和优化操作。此类信息化建设涉及流程,因此带有明显的行业特点。第三个层面是供应链的形成和供应链管理的作用上升,其中物流管理是其主要组成部分。要解决的问题是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和竞争力,主要是通过对上下游企业的信息反馈服务来提高供应链的协调性和整体效益,如生产企业与销售企业的协同、供应商与采购商的协同等,物流信息系统不仅是供应链的血液循环系统,也是中枢神经系统。供应链的基础是建立互利的利益机制,但是这种机制需要一定的技术方案来保证,信息系统在这里的主要作用是实现这种互利机制的手段。

中国厨房小家电行业研究-行业简介

中国厨房小家电行业研究-行业简介 (一)行业简介 1、行业概况 小家电一般是指除了大功率输出的电器以外的家电,一般这些小家电占用电力资源比较小,或者机身体积也比较小,所以称为小家电。根据不同分类标准,小家电可以分为以下种类: (1)按照消费习惯分类,小家电可以分为中式小家电和西式小家电。具体分类如下: 随着全球化进程推进,东西文化的渗透,中西生活方式相互融合,中式和西式小家电的划分并不绝对,个别产品上有交叉。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高,西式小家电开始走进国内大、中型城市家庭。 (2)按产品用途分类,小家电可以分为厨房小家电、家居小家电和个人护理小家电,具体分类如下:

厨房小家电是小家电领域的重要细分领域,公司主要产品属于厨房小家电。中国的厨房小家电行业始于上世纪80 年代,虽较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滞后近30 年,但是发展后劲却很足。发展之初,厨房小家电仅仅包括电饭煲,开水壶等,产品单一,功能简单,市场规模小;进入90 年代后,厨房小家电行业发展迅速,随着微波炉、电饭煲产品进入市场,厨房小家电种类迅速增多;到了21 世纪,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以及生活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厨房小家电产品也从经济、耐用向环保、健康、时尚、个性化转型,各种高新技术和新材料被广泛运用于厨房小家电,产品多功能化、智能化的趋势非常明显。

2、行业发展前景 中国的小家电市场仍处在发展的初期阶段。中国市场上小家电无论是消费者可供选择的品类还是消费者实际的拥有情况,都和发达国家有着较大的差距。在发达国家,小家电是居民家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用品,小家电品种丰富,平均每户拥有20-30 件小家电,而中国每户小家电保有量平均水平较低,不到10 件/ 每户。中国小家电普及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有着较大差距,未来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舒适度、时尚化的需求将不断涌现,将有助于小家电产品的普及渗透以及产品设计和功能升级。另一方面,小家电产品技术的提升,也在不断地推动用户的消费升级,小家电的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根据前瞻数据库的数据显示,2017 年中国小家电零售规模为3,155.00 亿元,同比增长12.52%,2018 年将增长到3,553.00 亿元,复合增速接近12.60%。 3、厨房小家电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1)全球小型家用电器市场平稳增长,新兴市场逐渐崛起

旋压技术的应用

旋压技术的应用及相关介绍 金属旋压技术的基本原理相似于古代的制陶生产技术。旋压 成型的零件一般为回转体筒形件或碟形件,旋压件毛坯通常 为厚壁筒形件或圆形板料。旋压机的原理与结构类似于金属 切削车床。在车床大拖板的位置,设计成带有有轴向运动动 力的旋轮架,固定在旋轮架上的旋轮可作径向移动;与主轴 同轴联接的是一芯模(轴),旋压毛坯套在芯模(轴)上;旋轮 通过与套在芯模(轴)上的毛坯接触产生的摩擦力反向被动 旋转;与此同时,旋轮架在轴向大推力油缸的作用下,作轴 向运动。旋轮架在轴向、旋轮在径向力的共同作用下,对坯料表面实施逐点连续塑性变形。在车床尾顶支架的位置上,设计成与主轴同一轴线的尾顶液压缸,液压缸对套在芯模(轴)上的坯料端面施加轴向推力。 旋压成型有普通旋压和强力旋压成型两种。不 改变坯料厚度,只改变坯料形状的旋压叫普通旋压 成型;即改变坯料厚度,又改变坯料形状的旋压叫 强力旋压成型。强力旋压成型所需要的旋压力较大, 旋压机的结构一般也较复杂。强力旋压成型又依旋 轮移动的方向与金属流动的方向,分为正旋和反 旋。旋轮移动的方向与金属流动的方向相同,叫正 旋;反之,称为反旋。同一种材料,反旋成型所需 的旋压力较大。采用哪种旋压方式成型,要依据零 件的形状和工艺要求确定。 旋压机的选型由旋压工艺及多种成型工艺条件要求确定。旋压机分强力旋压机和普通旋压机二大类型。强力旋压机又分双旋轮和三旋轮。还有 用于特殊零件旋压的旋压机,如热旋压机、钢球 旋压机等。 我国金属旋压成型技术的发展历史近四十 年,而在国防工业的应用研究尤为广泛,研究应 用水平很高,特别是在旋压成型工艺及装备方 面,已经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旋压机的设计和制 造能力也很强。 旋压技术简介 什么叫旋压技术,也叫金属旋压成形技术,通过旋转使之受力点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同时在某个方向给予一定的压力使金属材料沿着这一方向变形和流动而成型某一形状的技术。这里,金属材料必须具有塑性变形或流动性能,旋压成形不等同塑性变形,它是集塑性变形和流动变形的复杂过程,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我们所说的旋压成形技术不是单一的强力旋压和普通旋压,它是两者的结合;强力旋压用于各种筒、锥体异形体的旋压成型壳体的加工技术,是一种比较老的成熟的方法和工艺,也叫滚压法。 在机械产品中如何节约原材料却能提高产品质量,减轻产品的重量却能延长使用寿命,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及能源消耗却能减少加工工时一直是人们关注的。 例如"V"型皮带轮(通称"V"型带轮)是用途十分广泛的机械传动零件之一,如果能由钢板成型具有重要意义。钣制皮带轮同传统的铸铁皮带轮相比,可节约原材料70%以上。由金属钣材经拉伸--旋压成形的钣制旋压皮带轮是最新最佳的带轮结构形式。这种带轮不仅具备上叙优点,而且无环境无污染,尤其在汽车、拖拉机、收割机、空压机等多种机械产品中应用广泛。采用钢钣毛坯在专用的皮带轮旋压机床上使毛坯产生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塑性变形而制成。旋压带轮一般有三种基本形式:折叠式带轮、劈开式带轮和滚压式多V型带轮(也称多楔带轮)。 旋压带轮与铸铁皮带轮相比的优点是采用旋压工艺制成的(无屑加工),结构轻、省材料,因

家电行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的分析

一、世界家电行业发展概况 1.家电行业概要 世界家电的生产主要集中在北美、亚洲和西欧,全球83%的家电产品由这三个地区生产。其中,北美80%的产量集中在美国以及美墨边境;欧洲则以意大利为制造中心;东欧以其廉价的劳动力和接近西欧市场两大优势日渐兴起;亚洲市场潜力巨大,当地劳动力价格低廉,将成为21世纪最大的家电生产基地。 家电类产品由于体积庞大以及区域贸易壁垒的缘故,就地生产多而出口规模小;消费类电子产品中,附加值高的产品由日本以及欧洲厂商占据;韩国以低价位的产品进入市场;新兴工业国家生产一些成熟期的产品;中国则成为世界各大家电厂家降低成本和抢占市场的焦点。 在世界范围内,家电厂商呈现美、欧、日、韩四足鼎立的态势。美国家电厂商以惠尔普、ge、美泰克为首,主要立足于国内市场,同时通过购并重组和直接出口进军中南美市场;欧洲家电厂商受到中国小家电和韩国厨房用家电的冲击较大。其中,伊来克斯公司专攻白色家电,荷兰飞利浦不断巩固其在消费电子领域的重要地位;日本厂商本土竞争尤为激烈,其市场很难被国外厂商打开,日本家电厂商在亚洲主要扮演技术提供者的角色;韩国厂商则以低价策略向亚洲和欧洲市场开拓。 2.世界家电发展历程 世界家电行业发展至今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第二次工业革命为契机,从发展照明业开始,逐步生产收音机、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等,直至开始建立电信系统;第二阶段从1945年开始,家电类产品开始普及,消费类电子产品逐步兴起;第三阶段从70年代开始,小家电开始进入消费者家庭,一些具有个性化、携带方便的电子产品受到消费者青睐。 二、家电行业的特性分析 从行业结构上看,全球家电行业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家电行业是一个高度竞。 产量完成3933.06万台,同比增长40.33%;另外,冷柜和吸排油烟机的产量也有较大增长。从产品产量增速的表现上,可以看出2005年小家电产品的产量增速明显较快,传统的家用电器产品如洗衣机、空调等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 5.家电产品出口在平稳增长中回落 2005年以来,家电行业继续保持出口较快的增长势头,但由于受到国外繁多的贸易壁垒和反倾销以及人民币升值等多方面不利因素的影响,家电产品的出口较去年同期明显回落。1-10月份家用电器行业累计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24.31%,增长速度仍然较快,但较去年同期有较大下滑。其中,清洁卫生电器制造业出口增长速度最明显,累计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38.18%;美容、保健电器具制造业和空调制造业出口交货值增长速度也在30%以上。与去年同期相比,出口增速下降较快的是家用制冷电器具制造业和家用通风电器具制造业,增速分别较去年同期下降58.1和41.47个百分点。 消费电子行业出口方面,家用影视设备制造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10.23%,增速相对较低;家用音响设备制造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15.88%,增速远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主要家用电子电器产品出口量方面,1-10月彩色电视机的出口量和出口金额同比增长速度分别为53.7%和61.1%,继续保持去年以来的快速增长势头。与国内市场出现销量下滑现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冰箱业出口一直在快步增长。海关总署的统计显示,2005年1-10月冰箱的出口达到1171万台,与去年同期相比,实现了近70万台的增长。在出口量上增长的同时,销售额也大幅度提升。1-10月出口额度是9.3亿美元,远远高出2004年1-10月份7亿美元的出口额度。我国冰箱业日渐形成的原材料、零部件规模产业链优势是出口销量和额度大幅度提升的直接原因。此外我国整体经济的快速增长、国际地位的提升以及冰箱产品制造

旋压机技术之旋压成型的基本方式拉深旋压

旋压机技术之在旋制各类薄壁剖面形状的产品时,主要是以改变板坯的形状为主,而板坯的厚度变化较小,称这一类旋压方式为普通旋压。普通旋压的基本方式主要有:拉深旋压(拉旋)、缩径旋压(缩旋)和扩张旋压(扩旋)三种。 2.1.1拉深旋压 拉深旋压是以径向拉深为主体而使毛坯(板材或预制制件)直径减小的成形工艺。也可以说它与拉深成形相类似,但不用冲头而用芯模,不用冲模而用旋轮。它是普通旋压中最主要和应用最广泛的成形方法。毛坯弯曲塑性变形是它主要的变形方式。 由于是靠旋轮的运动旋制工件,所以与拉深相比其加工条件的自由度更大,能制出很复杂的回转对称体。在旋制过程中,对旋轮运动轨迹有较高的要求。因此,把拉深旋压的成形技术说成是掌握旋轮运动的规律并不算过分。对于成形中的旋轮的运动轨迹控制,主要有A手动;B机械仿形;C液压仿形装置;D数控(nc或者cnc);E录返系统(或称再学习系统)。 2.1.1.1 简单拉深旋压 如上图所示是用直径为D0、厚度为t0的析坯制出内径为d(与芯模的直径相同)的圆筒形旋压件。当D0小时只能制出短圆筒件,但是成形非常容易,只需采用简单拉深旋压即可。D0/d称为拉深比,其值小时旋轮只需沿芯模移动一次即进行一道次拉深旋压就能成形。为

区别于多道次拉深旋压而称它为简单拉深旋压。旋压机旋轮只应沿芯模运动以保证它与芯模的间隙C。在实际成形中还需考虑下面几个问题。 (1)旋轮的形状通常选用直径为D、顶端圆角半径为R的圆孤状旋轮。将上图中所示的旋轮称为标准旋轮。 (2)旋轮的进给速度通常用拖板运动的速度u0(m/min)表示,但由于在判断成形的效果时要考虑毛坯的转速,因此毛坯每转的旋轮移动量U的大小是极为重要的因素,称其为旋轮进给量。例如在进给速度U不变的条件下,如果毛坯转速增加一倍,则旋轮相对毛坯的运动距离变为原来的1/2,这样瞬间成形量就变小了。 (3)芯模的形状在上图中的情况下芯模是圆柱形,其直径为d,端部拐角处的圆角半径为pm。在其他情况下芯模的形状随旋压件的形状而异。 (4)毛坯的转速要判定所采用的转速n能否完成加工,总要与旋轮的进给速度联系起来考虑。如(2)中所说,可以在旋轮进给速度不变的条件下改变转速,或者在转速不变的条件下改变旋轮的进给速度。 (5)毛坯的尺寸和性质拉深比D0/d或板坯的相对速度to/d是拉深旋压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参数。对于拉深旋压时,毛坯的材料主要为低碳钢、低合金钢等具有很好的塑性性能的材料。

家电行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的分析 一

家电行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的分析 一、世界家电行业发展概况 1.家电行业概要 世界家电的生产主要集中在北美、亚洲和西欧,全球83%的家电产品由这三个地区生产。其中,北美80%的产量集中在美国以及美墨边境;欧洲则以意大利为制造中心;东欧以其廉价的劳动力和接近西欧市场两大优势日渐兴起;亚洲市场潜力巨大,当地劳动力价格低廉,将成为21世纪最大的家电生产基地。 家电类产品由于体积庞大以及区域贸易壁垒的缘故,就地生产多而出口规模小;消费类电子产品中,附加值高的产品由日本以及欧洲厂商占据;韩国以低价位的产品进入市场;新兴工业国家生产一些成熟期的产品;中国则成为世界各大家电厂家降低成本和抢占市场的焦点。.版权所有 在世界范围内,家电厂商呈现美、欧、日、韩四足鼎立的态势。美国家电厂商以惠尔普、ge、美泰克为首,主要立足于国内市场,同时通过购并重组和直接出口进军中南美市场;欧洲家电厂商受到中国小家电和韩国厨房用家电的冲击较大。其中,伊来克斯公司专攻白色家电,荷兰飞利浦不断巩固其在消费电子领域的重要地位;日本厂商本土竞争尤为激烈,其市场很难被国外厂商打开,日本家电厂商在亚洲主要扮演技术提供者的角色;韩国厂商则以低价策略向亚洲和欧洲市场开拓。 2.世界家电发展历程 世界家电行业发展至今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第二次工业革命为契机,从发展照明业开始,逐步生产收音机、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等,直至开始建立电信系统;第二阶段从1945年开始,家电类产品开始普及,消费类电子产品逐步兴起;第三阶段从70年代开始,小家电开始进入消费者家庭,一些具有个性化、携带方便的电子产品受到消费者青睐。 二、家电行业发展趋势 2006年家电业的发展将继续面临上游成本增加和下游流通企业的双重压力,面临严峻的出口形势,家电业的发展将更加依赖国内市场。随着节能、环保、智能和安全成为家电发展的主题,全球化竞争的加剧和高端产品的高盈利性迫使家电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自主创新将成为家电业发展的战略支撑点。预计2006年家电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行业增长继续趋稳。 1、家电产品出口形势严峻 欧盟25国于今年8月13日开始启动的《关于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2006年7月1日生效的《关于在电气电子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对我国冰箱、洗衣机、空调、微波炉、吸尘器、熨斗、烤箱、照明设备、玩具、休闲和运动设备等十几类轻工产品出口造成新的壁垒,使企业发展及产品出口面临严峻挑战。这两个指令几乎包括了所有的民用电子电器领域,而中国每年出口到欧盟市场的该类产品达数百亿美元,其中又以家电产品为主,由于这两个指令都会明显增加中国家电企业的出口成本,严重影响我国317亿美元家电出口欧盟,不少达不到指令要求的产品会被排斥出欧盟市场,因此2006年我国家电出口形势比较严峻。 同时,我国家电产品在出口上并没有形成有影响力的自有品牌,出口的产品很多仍是贴牌生产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自有品牌建设上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另外,在产品核心技术上我国家电产品仍没有取得本质的突破,仍以引进和仿制技术生产,关键部件仍需要从跨国垄断企业购买,出口产品的自有技术含量不高,处于利润链的低端环境,出口规模很大,但赢利能力不高。这些因素使得我国家电产品尽管出口形势表现良好,但依然存在较大的发展障碍,出口市场的扩大存在较大困难。 另外,全球范围内影响经济发展的不稳定因素依然较多,石油和基础原材料价格的上涨

浅析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的现状及发展

浅析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的现状及发展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浅析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的现状及发展 【摘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是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先导性产业,具有技术更新快、产品附加值高、资源消耗低等突出特点。本文查阅了行业相关数据,分析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行业目前的现状、未来的转变方式及发展机遇。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是指对信息传输、信息制作、信息提供和信息接受过程中产生的技术问题或技术需求提供服务的行业,行业主要是利用计算机、通信网络等技术对信息进行生产、收集、处理、加工、存储、运输、检索和利用,并提供相应信息服务。根据根据中国证监会2012年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本行业为“I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下属的“I65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我国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软件行业步入快速发展阶段。我国信息技术服务企业数量和业务收入分别由2002年的4700家和1100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38,222家和42,848亿元,超过了《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的4万亿元目标,产业规模实现了大幅扩

张。2015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最终的统计数据如下表所示: 2015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整体呈平稳较快增长态势,收入增速比去年同期有所放缓,但仍高于电子信息制造业水平,产业结构和布局良性调整,新兴领域业务快速增长。2015年1-12月快报显示,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共完成软件业务收入万亿元,同比增长%,增速低于2014年个百分点,但仍然维持在较高的水平,高于同期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增长率。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2015年1-12月统计,中东部产业增速较快。2015年,中、东部地区分别完成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收入1,978和32,917亿元,同比增长%和%,增速高出全国平均水平和个百分点,东部地区实现收入规模占比%,远高于全国其他地区。 我国信息系统集成服务行业规模巨大,增速相对平稳。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定期公布的《软件业经济运行快报》统计分析数据,我国系统集成服务收入由2011年的3,921亿元增长至2014年的7,67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015年,信息技术服务收入(其中包含信息技术咨询设计服务、系统集成、运维服务、数据服务等)约为22,211亿元,同比增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