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斜坡的启示模板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斜坡的启示 苏教版 (共22页)PPT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斜坡的启示 苏教版 (共22页)PPT


8.关心科技新产品、新事物,意识到 科学技 术会给 人类与 社会发 展带来 好处。

9人体的观察活动中,将想象与实际的 观察区 分开, 保证观 察活动 的真实 性。

10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感受人 体构造 的精巧 与和谐 之美。

11.诗歌常常肩负社会责任,而新诗过 多承载 社会功 能会伤 及审美 意蕴, 也在一 定程度 上弱化 了新诗 的经典 意识。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课件
3.斜坡的启示
温馨提示:
1. 小组分工合作。 2. 实验测量3次,记录员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实验
结束后把数据输入到电脑的表格中。 3. 测量过程中不能改变斜坡装置。坡长cm 坡度040 Nhomakorabea5
60
15
70
25
京张铁路
詹天佑
八达岭 青龙桥
漳州安然桥
漳州安然桥

12.新诗坚持反传统立场,这在很大 程度上 ,决定 了新诗 是一种 缺乏经 典意识 ,甚至 抵制经 典化的 特殊文 体。

3.学会识记常见的交通和安全标志, 掌握一 些基本 的交通 规则。

4.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实验、研讨 ,发现 当月球 运行到 太阳和 地球中 间,并 且三者 成或接 近一条 直线时 ,地球 上的人 会看见 太阳被 遮住一 部分或 全部遮 住,就 是发生 了日食 。

5.通过观察整理、分析推理、模拟实 验等方 法研究 日食的 成因和 变化过 程,以 及研究 、发现 日食过 程中的 更多信 息。并 能根据 实验发 现,用 模型或 图示解 释各类 日食的 成因和 更多的 现象。
超市电梯
引引 桥桥
漳州市实验小学

五年级下册科学斜坡的启示苏教版 (7)

五年级下册科学斜坡的启示苏教版 (7)

4、斜面的应用是从( C )开始的。
A. 现代 B.近代 C. 古代
明辨是非。
1、斜面坡度越小,所需的拉力越大.( × )
2、在高度相同时,斜面越短坡度越大,坡度越大
越省力。
( ×)
3、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相当于斜面,它绕在笔上就
成了螺旋。
(√ )
谢 谢!
第二、实验员2测量出三种坡度情 况下,小车上坡需要的拉力。
第三、记录员做好记录。 第四、组长组织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后,请组长收好实验器材。
研究坡度不同的斜面作用的实验记录表
斜面支架
斜面的 高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 处
坡度不同
3
沿斜面拉动 小车所需要 的力( N )
斜面支架 高的 2 处
3
斜面支架 顶端处
我的发现
结论: 斜面都能省力,
坡度越小越省力。
找找斜面, 说说运用。
斜 面 的 应 用
选择乐园
1、下面工具中没有利用斜面原理的是( B )
A. 斧子
B. 钳子
C. 刀子
2、斜面的坡度越小越( A )
A. 省力
B. 费力
C. 无法确定
3、螺旋是斜面的变形,螺纹越密( B )
A. 越费力 B. 越省力 C. 不省力也不费力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
斜 坡 的 启 示
预测:坡度大的斜面更省力, 还是坡度小的斜面更省力?
研究坡度不同的斜面作用的实验记录表
斜面支架
斜面的 高的 1 处
坡度不同
3
沿斜面拉动 小车所需要 的力( N )
斜面支架 高的 2 处
3
斜面支架 顶端处
我的发现
实验步骤:

3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精品教案.斜坡的启示 (2)

3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精品教案.斜坡的启示 (2)

3.斜坡的启示【教学目标】1.知道斜坡也叫斜面,斜面也是简单机械,了解斜面的基本组成,知道螺旋是斜面的一种变形。

2.了解斜面及螺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能够对斜面坡度的大小与用力关系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观察并发现规律。

4.关注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关注身边的简单机械的应用。

【教学重点】探究斜面省力,并通过实验验证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

【教学难点】理解螺旋和盘山公路是斜面的变形。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学生材料:小车、木板、支架、测力计、直角三角形纸(斜边涂红色)、铅笔、试验报告单等。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提问:老师遇到了点小麻烦,想请同学们帮我解决一下,老师买了一辆摩托车,想把摩托车放进仓库,你建议我怎么做,为什么?(出示带斜坡的PPT)2.再提问: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请同学们动脑筋相个好办法来帮助他们好吗?把油桶搬到车上是一件较困难的事情,你有好的解决方法吗?(出示PPT)学生讨论解决办法。

揭晓:看看他们是怎么解决的,一块木板,一个斜坡就解决了。

(出示PPT)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斜坡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板书:斜坡的启示)你知道搭木板有什么用吗?3.认识斜面。

像这样的斜坡就是一种斜面。

(板书:斜面)当把一个水平面一高一低放置之后就形成了一个斜面。

(黑板上画一个直角三角形)斜面跟我们前面学习的杠杆一样,也是一种简单机械。

了解斜面的构成:在三角形上标出坡度。

(出示PPT)看图片帮助理解。

二、搭建斜面,加深认识1.谈话:我们认识了什么是斜面,知道了斜面的特征,那你们会利用桌子上的材料搭建一个斜面吗?2.学生搭建斜面,老师指导。

3.请每个组的代表上台展示你们搭建的斜面。

各组搭建的斜面都很漂亮。

三、实验探究,发现斜面省力的规律1.提出:你们发现这三个斜面有什么不同?(留下坡度不同的三个斜面)学生观察后回答。

谈话:我们已经知道斜面可以省力。

那么坡度不同的斜面,省力情况一样吗?坡度大的斜面更省力,还是坡度小的斜面更省力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斜面的坡度对小车的拉力有什么影响?(ppt出示问题)2.下面,请大家大胆的猜测一下吧!学生猜测。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下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第三课《斜坡的启示》实验说课稿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下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第三课《斜坡的启示》实验说课稿

《斜面》实验教学说课稿各位尊敬的评委,大家好!今天我实验教学说课的内容是《斜面》,选自苏教版小学科学五下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第三课《斜坡的启示》。

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讲解。

一、实验教学目标:依据《课程标准》及《福建省教学要求》的相关要求,经历本课教学,必须让学生达到以下三个教学目标:①了解斜面的结构特点;②能设计实验探究斜面是否省力以及什么样的斜面更省力;③了解斜面的实际事例及生活实践中的应用等。

二、教材教学分析:围绕以上目标,苏教版教材进行了如下教学设计:首先是以推自行车上台阶的情景来导入→接着,定义斜面概念→之后,组织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斜面坡度对小车拉力影响→最后回归生活。

教科版则采用以下模式进行教学:先是出示盘山路图片进行导入→接着,定义斜面概念→之后,通过实验研究斜面的作用→并进一步研究不同坡度的斜面的特点→最后,将其运用在生活之中。

可以看出,两种不同教材的教学设计十分相近,实验内容也较为一致,基本都采用以下两种装置之一开展实验教学。

(图1、图2)显然,这两种装置的特点是简易、直观,操作难度小,能保证操作者借助实验器材得出相应的结论。

但教学后的问卷与后测显示,教师如果简单地按照上述模式进行教学和实验,会产生一些比较明显的问题。

例如:问题1:当谈到斜面在生活中的运用时,有不少学生对立交桥、楼梯是不是斜面产生疑惑。

而且他们无法解释过街天桥为什么要设计两种不同形状的引桥。

这类问题反映出他们对斜面定义的理解不到位。

问题2:在汇报结论时,学生会得出:同样的高度下,坡度越小越省力;同样的高度下,斜面越长,越省力两种结论,并且认为这两者是不同的。

而这,反映出学生没有理解并掌握斜面省力的实质。

类似的现象,在教学中屡次出现。

深入分析之下,我认为这与固有的教学模式不无关系。

梳理两个不同版本教材的教学设计,可以看出它们的教学模式基本相同,即:教师先帮助学生确定了斜面坡度实验的研究主题。

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几个特定高度下,小车通过斜面所需的拉力,通过数据对比,得出斜面的作用及特点。

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1.3斜坡的启示-苏教版(11张)ppt课件

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1.3斜坡的启示-苏教版(11张)ppt课件

金字塔内运送材料的通道。
用来提升物体的斜面都能省力, 但费距离。
上坡时,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
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有利的 一面和不利的一面往往同时存在。
分析事物需从正反两个方面加以 考虑。
各位老师辛苦啦! 谢谢各位老师!
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而好奇则是知识的萌芽。——培根
斜坡的启示
提升物体,省力。
盘山公路是我们迄今为止建造 的最大的简单“机械”,我们 把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提升的重物不变。 改变斜面的坡度,分别测量提升
重物的力。 记录、分析测量数据,得出结论。
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斜面都能省力,坡 度越小越省力。
优点:能省力。 缺点:费距离。
分析问题时需从正反两 个方面加以考虑。

斜坡的启示(通用5篇)

斜坡的启示(通用5篇)

斜坡的启示(通用5篇)斜坡的启示篇1(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一、教学目标:(一)过程与方法1.能够通过观察,描述斜面构造上的要素;2.能够就斜面要素与用力大小的关系提出疑问,了解问题的需要,探究可能的答案;3.能通过实验验证斜面省力的原理。

(二)知识与技能1.知道斜面是简单机械之一,了解它的结构特征及组成;2.知道斜面及其变形——螺旋的功能及作用;3.了解斜面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科学实验活动,体验和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2.关注身边的简单机械的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能够就斜面要素与用力大小的关系提出疑问,了解问题的需要,探究可能的答案;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⑴演示材料:盘山公路、桥梁的引桥等图片、斧子、葡萄酒开瓶器、瓶子上的盖子、水龙头、螺丝钉、一段圆木等。

⑵分组实验器材:一个封闭的重盒子、长短不同的木板、铁架台或其他支架、弹簧秤、滑轮组、书、各种螺钉、各种楔形或螺旋的工具、三角形纸片。

2.学生准备:拉链、带盖子的塑料瓶等实物。

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设置情景,引入斜面。

1.提问:我们已经学过了哪几种简单机械?这些简单机械各有什么作用?2.谈话:假如有一个沉重的机器要你从低处搬到高处,你会怎么做?小组讨论,并利用身边的现有材料操作演示搬运活动。

3.交流,比较:哪一种方法搬运起来更容易些呢?.4.小结:利用斜坡,搬运工作会简单许多。

用了斜坡,将沉重的机器用手推车推到高一点的地方就不是很困难了。

(画示意图)(二)观察斜面,分析斜面要素1.出示盘山公路、桥梁的引桥、楼梯等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这些事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2.交流、归纳总结:都可以将物体提升到一个高度;都具有一个倾斜面。

3.揭示:像盘山公路、桥梁引桥这样的斜坡或倾斜面叫斜面。

斜面是与水平面成一角度的平面。

(板书:斜面)4.讨论:影响斜面倾斜度的因素有哪些?你如何来调整斜面的倾斜度?(影响斜面倾斜度的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斜面的长度,二是斜面的高度。

2022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16《斜坡的启示》教案(定稿)

2022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16《斜坡的启示》教案(定稿)

16.斜坡的启示【课标落实】1.本课通过创设真实情境激发问题、建构模型实验探究和综合分析作出解释等活动,落实《小学科学课程标准》高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了解科学技术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程。

科学探究:能基于所学知识,初步具备实验设计的能力和控制变量的意识,设计实验方案。

能基于所学知识,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科学探究的结论。

科学态度:表现出对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人类的好奇和社会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深深影响着社会发展。

2.本课的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技术与工程领域”的高年段要求:学习内容16.2:知道重大的发明和技术会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和变化。

学习内容17.3:工具是一种物化的技术。

知道完成某些任务需要特定的工具。

知道斜面是常见的简单机械。

使用斜面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材分析】《斜坡的启示》是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4单元《简单机械》的最后一课。

学生在二年级下册《认识工具》中操作和使用螺丝刀、老虎钳和羊角锤等简单工具时,对工具的便利已经有切身的体验和初步的认识。

同时在本单元前三课的基础上,接着学习斜面这一简单机械,丰富对经典简单机械的认知、体会机械能够省力和便于工作的作用。

在教材中还渗透了机械与生活的关联,在生活中寻找和发现斜面的应用实例,体会机械对生活的影响。

本课教学内容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认识斜面。

教材首先针对两幅情境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解决搬动困难的问题,然后指引学生观察古人建造金字塔时搬运巨石的场景,对比发现斜面的存在价值,引出斜面及其作用。

第二部分,探究拉力与斜面坡度的大小关系。

通过用弹簧秤测量竖直提起小车的拉力,再测量沿着斜面拉小车的拉力,发现斜坡省力的奥秘,加深对斜面作用的认识。

第三部分,认识斜坡原理的应用。

教材展现了斜面的两种变形:螺旋和盘山公路,并引导学生思考它们与斜面的关系。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3 斜坡的启示 |苏教版4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3 斜坡的启示 |苏教版4

小学科学“一师一优课”教学设计三、不同坡度斜面作用的实验四、学以致用五、认识变形的斜面拉力到底有怎样的影响。

(出示ppt9)实验二:不同坡度斜面作用的实验1.做实验前的注意事项师:做这个实验需要注意什么呢请大家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生:不能改变物体的重量,只能改变坡度。

生:拉测力计的要匀速直线,边拉边读。

(师根据学生回答在白板上简单写)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下面请小组同学合作,自己设计出实验方案2.开始试验3.汇报试验结果师:请各小组同学派代表到前边来汇报一下,(使用白板在ppt10——15的页面上填写)师:至此,我们可以总结出:斜面都省力,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费力。

这就是斜面给我们的启示。

(板书:坡度小省力斜面的启示)四、(PPT16学以致用)师:大家认识这是什么吗生:汽油桶。

师:它有多重呢(200多斤)现在我请同学们想办法把它搬到卡车上,大家有什么办法指名到白板上来画一画生:(边画边说边演示)找一块结实的长木板,把后面的车厢板放下来,把木板的一头搭在车上,再把汽油桶放倒,从木板的另一头滚上车。

师:能说说这样做的原理吗生:这样做是在地面和车的之间搭成一个斜面,利用斜面省力的原理,就把油桶搬到卡车上去了。

师:回答的真好。

让我们为刚才的同学精彩的发言热烈的鼓掌表示祝贺。

师:那么新问题来了,在地面和车之间搭的这块木板是长一点好还是短一点好呢为什么生:斜面的高度不变,增加斜面的长度,斜坡越长,越省力(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斜坡长省力)(出示ppt17)五、斜面的变形师:老师这里有一座很高的山,让你来设计上山的路线,你打算怎样画呢请几个同学到前面来。

其他同学在下面画。

师:(比较学生用不同颜色的笔在白板上画的路线图)大家来比较一下,哪位同学画得最好,最省力那我们根据他据,讨论,汇报各自的发现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分组实验动手操作记录数据交流并得出结论学生利用本节可知识解决问题学生做设计师,说出思路并画出设计图六、生活中的斜面七、斜面的应用八、课堂探究九、归纳总结的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 单机械,叫做斜面。
斜面能省力
小组讨论:
• 1、用什么做斜面?怎样做? • 2、只测量出物体在斜面上的拉力
就可以证明斜面能省力吗? • 3、我们还必须测量出什么?
使用测力计注意事项
• 1、使用前先检查指针是否在“0”处 • 2、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平齐 • 3、被测的力不可超过测力计标定
3.注重小组合作、边实验边记录。
4.完成实验的小组整理好桌上的实验器材,并 思考发现。
• 实验要求: • 1.一个实验员按顺序搭建不同的斜坡。 • 2.另一个实验员准确测出小车上坡所需的拉
力。
• 3.记录员仔细做好记录。 • 4.组长组织分析数据,得出什么结论?证明
你的预测对不对。
• 5.组长收拾好实验器材。
的最大值
实验一、斜面是否省力
实验名称:研究斜面是否省力
实验器材: 斜面、重物、测力计、书
实验步骤:1.搭好实验装置。
2.先测出直接提升物体的力,再测出沿斜面 提升物体的力。 3.讨论、整理实验发现。
• 注意事项:
• 1.在使用测力计前,看一看指针是否对准 0刻度。
• 2.用测力器测量小车拉力时,要顺着小车 的运动方向 ,慢慢拉动。拉动方向与斜面平 行。
6.斜面坡度小,所需的拉力越大。( )
实验二:斜面的坡度大小对重物拉力影响
(一)
坡 平均 度 拉力
(N)
(二)
坡 平均 度 拉力
(N)
(三)
坡 平均 度 拉力
(N)
(四)
坡 平均 度 拉力
(N)
(五)
坡 平均 度 拉力
(N)
(六)
坡 平均 度 拉力
(N)
斜坡的启示 斜面能省力,
坡度越小越省力,
坡度越大越费力。
后山
前山
盘山公路
变形的斜面
找找斜面 ,说说运用。
城市立遇到上坡时, 怎样骑会更省力?
练习
1.斜面省力的规律是:(
)。
2.螺旋和盘山公路都是( )的变形。
3.斜坡就是一种( ),斜面有( )的 作用。
即坡度越( )越( )。
4.利用斜面原理的工具有()、()、() 、()、()、()等。
5.斜面坡度小,所需的拉力越大。( )
练习
1.斜面省力的规律是:(
)。
2.螺旋和盘山公路都是(斜面)的变形。
3.斜坡就是一种(斜面),斜面有(省力)的作用。
即坡度越(小)越(省力)。
4.利用斜面原理的工具有(刀)、(叉)、(针) 、(铲)、(斧子)、(螺丝钉)等。
5.螺旋和盘山公路都是(斜面)的变形。
• 3.测量过程中,看清楚指针所指的刻度。
• 4.将数据记录表格中,得出结论后,坐好 并举手。
研究斜面作用的实验记录表
方式
1组
直接提起 (N)
利用斜面 拉(N)
2组 3组 4组 5组 6组
学会倾听,是一种美德。
实验二:斜面的坡度大小对重物拉力影响
温馨提示:
1.不能改变物体的重量,只能改变坡度。
2.拉测力计的要求是匀速直线,边拉边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