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的奥数行程问题

合集下载

(完整)奥数专题行程问题50道题目详解

(完整)奥数专题行程问题50道题目详解

奥数专题行程问题50道题目详解1、甲、乙二人以均匀的速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他们第一次相遇地点离A地4千米,相遇后二人继续前进,走到对方出发点后立即返回,在距B地3千米处第二次相遇,求两次相遇地点之间的距离.解:第二次相遇两人总共走了3个全程,所以甲一个全程里走了4千米,三个全程里应该走4*3=12千米,通过画图,我们发现甲走了一个全程多了回来那一段,就是距B地的3千米,所以全程是12-3=9千米,所以两次相遇点相距9—(3+4)=2千米.2、甲、乙、丙三人行路,甲每分钟走60米,乙每分钟走67.5米,丙每分钟走75米,甲乙从东镇去西镇,丙从西镇去东镇,三人同时出发,丙与乙相遇后,又经过2分钟与甲相遇,求东西两镇间的路程有多少米?解:那2分钟是甲和丙相遇,所以距离是(60+75)×2=270米,这距离是乙丙相遇时间里甲乙的路程差所以乙丙相遇时间=270÷(67。

5-60)=36分钟,所以路程=36×(60+75)=4860米。

3、A,B两地相距540千米.甲、乙两车往返行驶于A,B两地之间,都是到达一地之后立即返回,乙车较甲车快.设两辆车同时从A地出发后第一次和第二次相遇都在途中P地.那么两车第三次相遇为止,乙车共走了多少千米?解:根据总结:第一次相遇,甲乙总共走了2个全程,第二次相遇,甲乙总共走了4个全程,乙比甲快,相遇又在P点,所以可以根据总结和画图推出:从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乙从第一个P点到第二个P点,路程正好是第一次的路程。

所以假设一个全程为3份,第一次相遇甲走了2份乙走了4份。

第二次相遇,乙正好走了1份到B地,又返回走了1份.这样根据总结:2个全程里乙走了(540÷3)×4=180×4=720千米,乙总共走了720×3=2160千米。

4、小明每天早晨6:50从家出发,7:20到校,老师要求他明天提早6分钟到校。

六年级高难度奥数题及答案之行程问题

六年级高难度奥数题及答案之行程问题

六年级高难度奥数题及答案之行程问题
六年级高难度奥数题及答案之行程问题
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行程问题(高等难度)
行程问题:(高等难度)
有甲、乙、丙三辆汽车,各以一定的速度从A地开往B地,乙比丙晚出发10分钟,出发后40分钟追上丙;甲比乙又晚出发20分钟,出发后1小时40分钟追上丙,那么甲出发后需多少分钟才能追上乙。

行程问题答案:
由已知条件可知,乙用40分钟所走的路程与丙用50分钟所走的路程相等;甲用100分钟所走的.路程与丙用130分钟所走的路程相等。

故丙用130分钟所走的路程,乙用了40×(130÷50)=104(分钟),即甲用100分钟走的路程,乙用104分钟走完。

多用4分钟,由于甲比乙晚出发20分钟,所以甲出发500分钟才能追上乙。

下载全文。

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复杂行程问题

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复杂行程问题

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复杂行程问题
甲、乙、丙三个班的学生租用一辆大巴车一起去郊外活动,但大巴车只能搭载一个班的学生,于是计划先让甲班的学生坐车,乙、丙两班的学生步行,甲班学生搭乘大巴一段路后,下车步行,然后大巴车回头去接乙班学生,并追赶上步行的甲班学生,再回头载上丙班学生后一直驶到终点,此时甲、乙两班也恰好赶到终点,已知学生步行的速度为5千米/小时,大巴车的行驶速度为55千米/小时,出发地到终点之间的距离为8千米,求这些学生到达终点一共所花的时间.
【分析】如图所示:虚线为学生步行部分,实线为大巴车行驶路段,由于大巴车的速度是学生的_倍,所以大巴车第一次折返点到出发点的距离是乙班学生搭车前步行距离的6倍,如果将乙班学生搭车前步行距离看作是一份的话,大巴车第一次折返点到出发点的距离为6份,大巴车第一次折返到接到乙班学生又行驶了5份距离,如此大巴车一共行驶了6+5+6+5+6=28份距离,而A到F的总距离为8千米,所以大巴车共行驶了28千米,所花的总时间为小时.(或者是各班各乘车6千米,步行2千米,所花的总时间为(小时))
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复杂行程问题.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五年级奥数 行程问题

五年级奥数 行程问题

例1 甲、乙两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8千米。

两车在距中点32千米处相遇,东、西两地相距多少千米?1,小玲每分钟行100米,小平每分钟行80米,两人同时从学校和少年宫出发,相向而行,并在离中点120米处相遇。

学校到少年宫有多少米?例2 快车和慢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开出,乙车每小时行40千米,经过3小时,快车已驶过中点25千米,这时快车与慢车还相距7千米。

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1,兄弟二人同时从学校和家中出发,相向而行。

哥哥每分钟行120米,5分钟后哥哥已超过中点50米,这时兄弟二人还相距30米。

弟弟每分钟行多少米?2,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32千米。

4小时后,剩下的路比全程的一半少8千米,如果改用每小时56千米的速度行驶,再行几小时到达乙地?例3 甲、乙二人上午8时同时从东村骑车到西村去,甲每小时比乙快6千米。

中午12时甲到西村后立即返回东村,在距西村15千米处遇到乙。

求东、西两村相距多少千米?1,甲、乙二人同时从A地到B地,甲每分钟走250米,乙每分钟走90米。

甲到达B地后立即返回A 地,在离B地3.2千米处与乙相遇。

A、B两地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2,小平和小红同时从学校出发步行去小平家,小平每分钟比小红多走20米。

30分钟后小平到家,到家后立即原路返回,在离家350千米处遇到小红。

小红每分钟走多少千米?例4 甲、乙两车早上8点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到10点时两车相距112.5千米。

两车继续行驶到下午1点,两车相距还是112.5千米。

A、B两地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1,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出发,3小时后,两车还相距120千米;又行3小时,两车又相例1 中巴车每小时行60千米,小轿车每小时行84千米。

两车同时从相距60千米的两地同方向开出,且中巴在前。

几小时后小轿车追上中巴车?(1)一辆摩托车以每小时80千米的速度去追赶前面30千米处的卡车,卡车行驶的速度是每小时65千米。

奥数:行程问题(6题)_非常有用、经典!

奥数:行程问题(6题)_非常有用、经典!

奥数:行程问题(6题)例1:某校和某工厂间有一条公路,该校下午2点钟派车去该厂接某劳模来较作报告,往返需用1小时,这位劳模在下午1点钟便离厂步行向学校走来,途中遇到接他的汽车,上车去学校,在下午2点40分到,汽车速度是劳模的几倍解:汽车行驶全程时间是1个小时,现在情况汽车2点出发,2点40分回来,说明汽车行驶40分钟,也就是说走了全程的三分之二。

在不管单位的情况下可列式:车速*20min=三分之二路程(因为往返用了40min,所以单程是20min),人步行的时间是1点走到2点的60min,再加上汽车行驶三分之二路程用的20min,即80min,可列式:人速*80min=三分之一路程。

两式相除车速=8倍人速8倍例2、自行车队出发24分钟后,通信员骑摩托车去追他们。

在距出发点9千米处追上了自行车队。

通信员立即回出发点,然后又返回去追自行车队,再追上时恰好离出发点18千米。

求自行车队和摩托车的速度。

答案:与例1类似,摩托车24分钟行9千米×2,所以速度为9×2×(60÷24)=45(千米/小时) 摩托车行9千米用12(=24÷2)分钟,比自行车快24分钟,所以自行车36(=12+24)分钟行9千米,速度为9×60÷36=15(千米/小时)例3、刘江骑自行车在一条公共汽车线路上行驶。

线路的起点站和终点站间隔相同的时间发一次车,并且车速都相同。

他发现从背后每隔12分钟开过来一辆汽车,而迎面每隔4分钟有一辆汽车驶来。

问汽车是每隔多少时间发一辆车?答案:由于每隔12分钟,背后开过来一辆车,而每隔4分钟有一辆车迎面驶来,所以每经过12分钟,恰好有两辆车从不同的方向驶过身边,不妨假设一开始就如此。

设相邻两辆车的间隔为1个单位,到开始时,刘江背后的一辆车与刘江相距1个单位,刘江前面的在第三辆车与刘江相距3个单位,经过12分钟,这两辆车从不同方向驶过刘江身边,由于这两辆车之间相距4个单位,车速相等,所以各驶过2个单位,而刘江则走过1个单位,这表明车速是刘江的2倍,于是汽车6(=12÷2)分钟驶过1个单位,即每6分钟发一辆车。

小学六年级奥数复杂行程问题例题10题详解

小学六年级奥数复杂行程问题例题10题详解

小学六年级奥数复杂行程问题1、甲、乙、丙三人沿着湖边散步,同时从湖边一固定点出发。

甲按顺序针方向行走,乙与丙按逆时针方向行走。

甲第一次遇到乙后411分遇到丙,再过433分钟第二次遇到乙。

已知乙的速度是甲的32,湖的周长为600米,求丙的速度。

武汉童老师分析:环形跑道的问题,相遇:合走1圈,相遇1次,合走几圈,相遇几次;反过来,相遇1次,合走1圈,相遇几次,合走几圈。

特别的地方:甲第一次遇到乙,之后又遇到了乙,这个很特别。

第一次遇到乙的时候,这个时候说明甲乙在同一个地方,之后他们两合走1圈就会第二次相遇,所以甲乙用:411+433=5分钟,所以得到,甲乙合走1圈用5分钟,所以甲乙5分钟合走600米,V 甲+V 乙=600÷5=120米/分又因为V 乙:V 甲=2:3,所以V 乙=48米/分钟,V 甲=72米/分钟。

甲乙同时出发,5分钟后甲乙第一次相遇,之后再过5/4分钟,甲丙相遇,即:甲和丙相遇1圈的时间为:5+5/4=25/4分钟所以,V 甲+V 丙=600÷25/4=96米/分钟因为V 甲=72米/分钟,所以V 丙=96-72=24米/分钟。

题目不是很难,但是关系要理清楚。

一个是甲乙第一次相遇,过5分钟甲乙第二次相遇,还有甲和丙是25/4分钟第一次相遇。

2、绕湖的一周是24千米,小张和小王在湖边某一地点同时出发反向而行。

小王以每小时4千米速度走1小时后休息5分钟,小张以每小时6千米速度每走50分钟后休息10分钟。

两人出发多少时间第一次相遇?武汉童老师分析:方法1:假设两个人都不休息,那么需要多少时间相遇?24÷(4+6)=2.4小时,再加上休息的时间,那么时间肯定大于2.4小时,所以两个人相遇时间一定需要行走2.4小时之后再继续走一段时间才可能相遇。

所以我们把2.4小时看成第一个阶段,先计算一下走2.4小时两个人还相距多少路程?(这里为实际时间2.4小时必须把休息时间计算在内。

高斯小学奥数六年级上册含答案第12讲 复杂行程问题

高斯小学奥数六年级上册含答案第12讲 复杂行程问题

第十二讲复杂行程问题这一讲,是我们最后一次系统地学习行程问题,我们将针对扶梯问题、优化配置问题、往返接送问题等几类特殊的行程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它们都是整个行程问题中复杂度较高,难度较大的问题,需要大家对以前学过的各种分析方法有比较好的掌握,并能够将它们综合运用.本讲知识点汇总:一. 扶梯问题1. 扶梯问题类似于流水行船问题,解题时要注意人速和电梯速度的合成. 2. 和流水行船的不同,扶梯问题通常会考虑“人走的路程”和“电梯带人走的路程”,所以在解题时通常需要把路程分拆.3. 解题时注意比例法的应用.二. 优化配置问题注意“极值”发生时的状况; 三. 往返接送一般的往返接送问题的过程如下:1. 车载甲出发,乙步行前进;2. 在某地甲下车,甲、乙步行,车返回接乙;3. 车接上乙后继续向目的地前进,甲、乙同时到达终点.往返接送的不同类型:1. 车速不变,人速相同;此时图是对称的,即甲、乙会走同样多路程,此时只要把①和②两个过程合并起来考虑即可.2. 车速不变,人速不同;此时两人走的路程不同(走的快的人会多走一些),所以需要先把①、②过程合并,再把②、③过程合并,用这两次过程分别计算比例.3. 车速不同,人速相同; 4. 车速不同,人速不同; 5. 多组往返接送.A B甲 乙① ①②②②③③例1.自动扶梯由下向上匀速运动,每两秒向上移动了1级台阶.卡莉娅在扶梯向上行走,每秒走两级台阶.已知自动扶梯的可见部分共120级,卡莉娅沿扶梯向上走,从底部走到顶部的过程中,她共走了多少级台阶?「分析」当卡莉娅顺着扶梯向前进时,她所走过的路程应该小于扶梯可见部分长度,因为除了她自身向前走了一段距离外,扶梯还把她往前带了一段,这两段路程加起来才是扶梯可见部分的总长.扶梯可见部分练习1、自动扶梯由下向上匀速运动,每两秒向上移动了1级台阶.卡莉娅在扶梯向下行走,每秒走两级台阶.已知自动扶梯的可见部分共120级,卡莉娅沿扶梯向下走,从底部走到顶部的过程中,她共走了多少级台阶?例2.自动扶梯由下向上匀速运动,甲从顶部向下走到底部,共走了150级;乙从底部向上走到顶部,共走了75级.如果甲的速度是乙的速度的3倍,那么扶梯可见部分共有多少级?「分析」甲逆着扶梯走,他走过的台阶数比扶梯可见部分台阶数多还是少?乙顺着扶梯走,他走过的台阶数比扶梯可见部分台阶数多还是少?练习2、自动扶梯由上向下匀速运动,甲从顶部向下走到底部,共走了90级;乙从底部向上走到顶部,共走了120级.如果乙的速度是甲的速度的2倍,那么扶梯可见部分共有多少级?例3.四辆汽车分别停在一个十字路口的四条岔路上,它们与路口的距离都是18千米,四辆车的最大时速分别为40千米、50千米、60千米和70千米.现在四辆汽车同时出发沿着公路行驶,那么最少要经过多少分钟,它们才能设法相聚在同一地点?「分析」4辆车要能够相聚在同一地点,一个前提要求是在相应的时间内,任意两辆车必须能够相聚到同一地点.练习3、一个边长为4千米的正方形环路,它的四个顶点处各有一辆汽车,最大时速分别为10千米、10千米、40千米、40千米.允许调整四辆车的初始位置,但必须保证每个环路四个顶点处各有一辆车.如果4辆车同时出发,开到环路上的某个地方集合,最少需要多少分钟?例4.某种小型飞机满油最多能飞行1500千米,但不够从A地飞到B地.如果从A地派3架这样的飞机,通过实现空中供给油料,可以使其中一架飞机飞到B地,另两架安全返回A地,那么A、B两地最远相距多少千米?「分析」只需让一架飞机飞到B地即可,其余两架安全返回.返回的两架飞机其实就是给飞往B地的飞机供油的.练习4、一支轻骑摩托小分队奉命把一份重要文件送到距驻地很远的指挥部.每辆摩托车装满油最多能行120千米,且途中没有加油站.由于一辆摩托车无法完成任务,队长决定派四辆摩托车执行任务,其中一辆摩托车负责把文件送到指挥部,另三辆则在中途供给油料后安全返回驻地.请问:指挥部距小分队驻地最远可能是多少千米?例5.高思学校的80名同学去距学校36千米的铁路博物馆参观.但学校只有一辆接送车,车上最多只能载40人(除了司机).已知车速每小时45千米,同学们步行速度是每小时5千米.那么他们最少需要多少分钟才能到达博物馆?「分析」首先要把全部同学等分成两队,然后保证两队同时达目的地,为了保证尽可能快的到达目的地,汽车送一个队走的时候,另外一个队也要步行往前走,这样显然会更快一点.另外,汽车把第一拨人到底送到哪里放下呢?如果送到终点,那么汽车回去接另一拨人时,第一拨人就在目的地干等着,这显然不合理;若是放下的较早,则汽车回头把第二拨人接到终点时第一拨人还没到,还得再回去接第一拨人,这显然也不合理.因此,放下第一拨人的时间应该恰到好处:汽车把第一拨人送到某个地方放下,回去接第二拨人,将第二拨人送到目的地时第一拨人恰好也到目的地.例6.超人队和蝙蝠侠队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到29千米远的体育馆参加比赛,但只有一辆接送车,一次只能乘坐一个队的队员.超人队的步行速度是6千米/时,蝙蝠侠队的步行速度是3千米/时,汽车速度是42千米/时.为了尽快到达体育馆,那么超人队步行的距离是多少千米?「分析」同上一题目,注意这一次两队步行路程是不一样的.同时性的妙用——苏步青的狗苏步青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他小时候,有人曾给他出了这样一道数学题:甲、乙两人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距离是50公里,甲小时走6公里,乙每小时走4公里.甲有一条狗,每小时跑8公里.这只狗和甲一起出发朝乙跑去,碰到乙的时候它又掉转头跑回甲,碰到甲又掉头跑向乙……就这样来回跑,直到两人碰头为止.那么这条狗一共跑了多少公里路?课堂内外空中霸主---战斗机歼击机又称战斗机,二战时期称驱逐机.相对于战略空军的轰炸机,战斗机是指战术空军的机种,战斗机包括歼击机,截击机,强击机.歼击机是夺取制空权的主力机型,通常中低空机动性好,装备中近程空对空导弹,通过中距空中格斗,近距离缠斗击落敌机以获得空中优势,或为己方军用飞机护航.截击机是高空高速的本土防空型机种,机动性通常不如歼击机,装备远程空对空导弹或反辐射导弹,主要任务是拦截高空高速入侵的敌方侦察机,超音速战.战略轰炸机,洲际导弹,还可以用远程反辐射导弹攻击远处的敌方预警指挥机.早期的歼击机是在飞机上安装机枪来进行空中战斗的;每架歼击机都装有20毫米以上的航空机关炮,还可携带多枚雷达制导的中距拦射导弹和红外线制导的近距格斗导弹和炸弹或命中率很高的激光制导炸弹,以及其他对地面目标攻击武器.歼击机最大飞行时速达3000千米,最大飞行高度20千米,最大航程不带副油箱2000千米,带油箱时可达5000千米.机上还带有先进的电子对抗设备.主要用来歼灭空中敌机和其他空袭兵,其特点是速度大,上升快,升限高,机动性好.作业1.自动扶梯由下向上匀速运动,每秒向上移动了1级台阶.阿呆在扶梯顶部开始往下行走,每秒走3级台阶.已知自动扶梯的可见部分共100级,那么阿呆从顶部走到底部的过程中,自动扶梯移动了多少级台阶?2.自动扶梯匀速向上行驶,男孩与女孩同时从自动扶梯底部向上走,男孩速度是女孩的两倍,男孩走了27级到达顶部,女孩走了18级到达顶部,扶梯露在外面的有多少级?3.一个边长为36千米的正方形环路,它的四个顶点处各有一辆汽车,最大时速分别为32千米、36千米、40千米、50千米.允许调整四辆车的初始位置,但必须保证每个环路四个顶点处各有一辆车.如果4辆车同时出发,开到环路上的某个地方集合,最少需要多少分钟?4.在一个沙漠地带,汽车每天行驶250千米,每辆汽车最多可载行驶24天的汽油.现有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某地出发,并在完成探测任务后,沿原路返回.那么通过合理安排,其中一辆车能探测的最远距离为多少千米?(两车均要回到出发点,汽车不可在沙漠中停留)5.甲班与乙班学生同时从学校出发去公园,甲班步行速度是每小时4千米,乙班步行速度是每小时3千米,学校有一辆汽车,速度是每小时36千米.这辆汽车恰好能坐一个班的学生,为了使两班学生能在最短时间内到达公园,那么甲、乙两班学生需要步行的路程之比是多少?第十二讲 复杂行程问题例题:例题1. 答案:96详解:卡莉娅每秒走2级,自动扶梯每秒走0.5级,速度比为2:0.54:1=.卡莉娅沿扶梯向上从底部走到顶部的过程中,卡莉娅和扶梯走的时间相同,所以二者的路程比也为4:1.而路程和就是楼梯可见部分的长120级,所以卡莉娅共走了()12014496÷+⨯=级台阶.例题2. 答案:120详解:如图,甲逆着扶梯向下走,行走的距离比扶梯可见部分要长,同时扶梯又把他向上带了一段,这段距离就是图中甲所走路程比扶梯可见部分长出来的那段.乙顺着扶梯向上走,同时扶梯把它向上带了一段,两者相加恰好等于扶梯可见部分的总长.由于甲、乙两人的路程比为150:752:1=,速度比为3:1,故所花的时间比为21:2:331=.因此图中左侧扶梯与右侧扶梯运行的时间比也为2:3,相应的路程比也是2:3.而这两段扶梯运行的路程总和等于1507575-=级,所以两段扶梯分别为30级和45级,扶梯可见部分的总长等于15030120-=级.例题3. 答案:24详解:速度最慢的两辆车的速度和为每小时405090+=千米,它们要相聚到一起,走过的总路程最少为18236⨯=千米,需要的时间最少为36900.4÷=小时,即24分钟.于是24分钟即为所求的最少时间,此时速度最慢的两辆车都沿最短路径超对方所在的岔路开,直到相遇于某个点C .其余两辆车只要以适当的速度往相遇地点C 行驶就可以了.例题4. 答案:2250千米详解:不妨设甲飞机从A 地飞往B 地,乙、丙两架飞机给甲飞机供油.乙、丙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供油给甲,分情况讨论:(1)甲、乙、丙同时起飞,中途C 点乙、丙同时将自己的油给甲,然后返回,此时甲满油前进到B 点,如图所示.设能够支持飞机飞过1500千米的油量为“1”份,可知AC 一段,是乙、丙共“2”份油,使甲、乙、丙共走过5个AC 的距离,而“1”份油可走过1500米,那么AC 一段的长度就是215005600⨯÷=千米.接下来的CB 段,甲满油飞过1500米.这种情况下,AB 两地相距150********+=千米.甲 乙 丙(2)甲、乙、丙同时起飞,中途C 点的时候,丙将油分给甲和乙,使甲、乙满油前进,到达D 点的时候,乙将自己的油分给甲,然后返回,使甲满油前进到B ,如图所示.同样设能支持飞机飞行1500千米的油为“1”份,可知丙的“1”份油支持甲、乙、丙走过4个AC ,那么AC 的长度为15004375÷=千米.然后考虑,乙的“1”份油支持甲、乙走过3个CD 段和乙单独走过1个AC段(返回时).可知,CD 段的长度是()150********-÷=千米,然后甲满油走过DB 为1500千米,此时AB 的路程是37537515002250++=千米,大于2100千米,为AB 的最远距离.例题5. 答案:112分钟详解:如图所示.同学步行速度均为5/千米时,汽车的速度为45/千米时,所以汽车满载时和队员速度比为9:1,路程比也为9:1.设汽车把第一部分同学(40名)放下时已经走了9份,那么这时另外40名同学走了1份.然后汽车回来接乙队,做相遇运动,这时汽车和乙队的距离为918-=份,同学步行速度均为5/千米时,汽车的速度为45/千米时,汽车和同学速度比为9:1,所以汽车走了的7.2份,第二拨同学走了的0.8份.这段时间第一拨也走了0.8份.汽车此时离第一拨的距离为8份.此后汽车和甲队同时到达终点.速度比为9:1,所以路程为9:1,相差8份.所以这段时间汽车走了9份路程,第一拨走了1份路程.经分析可知,全程为10.8份,36千米,可知1份为103610.83÷=千米.那么整个过程所用的时间就是,汽车满载开过109303⨯=千米,队员步行101.863⨯=千米所用的时间,即为()30456560112÷+÷⨯=分钟.甲 乙 丙例题6. 答案:6.5千米详解:如图所示.汽车先送蝙蝠侠队,然后回来接超人队,最终蝙蝠侠队和汽车同时到达.练习:1.答案:160简答:()120414160÷-⨯=. 2.答案:108 简答:由90120:3:212=,1209030-=,得:扶梯可见部分共有()9030233108+÷+⨯=级.3.答案:12简答:相遇时,两辆时速10千米的车的路程和最少是4千米,所以相遇最少需()410100.2÷+=小时,即12分钟. 4.答案:192千米简答:不妨设甲送文件到指挥部,乙、丙、丁三车给甲供油.按照例题4中方法2供油,第一段由丁供油,然后丁返回;第二段由丙供油,然后丙返回;第三段有乙供油,然后乙返回.最后甲满油前进到指挥部.与例题同样的方法计算,可知最远的路程是192千米.作业:1. 答案:50.简答:整个过程经历了秒,自动扶梯移动了级. 50150⨯= 100(31)50÷-=起点体育馆“3”份 “45”份2. 答案:54级.简答:男女生的路程比是3:2,速度比是2:1,那么他们上扶梯的时间比是3:4,所以男生上扶梯时,扶梯走了3份;女生上扶梯时,扶梯走了4份,因为男生比女生多走9级,所以扶梯走的1份就是9级,所以男生走扶梯时,扶梯共走27份,加上男生自己走的,共54份.3. 答案:72.简答:必有两辆车合走了三条正方形的边才能到达相遇点,所以需要最少时间为小时,即72分钟. 4. 答案:4500千米.简答:甲、乙同时出发,中途乙将自己的油给甲,将甲的油装满,注意此处留下一份能够返回出发点的油,等甲回来的时候,用这份留下的油回到出发点.5. 答案:11:8.简答:先让甲送乙班前进,到达一点后返回接甲班,然后与乙班一起到达公园,具体做法见例题.363(4050) 1.2⨯÷+=。

高斯小学奥数六年级上册含答案第12讲复杂行程问题

高斯小学奥数六年级上册含答案第12讲复杂行程问题

第十二讲复杂行程问题认的没 箱动;•扶,快数 高太沬 阿呆阳瓜到欣欣胡场,有到曲部电梯,一 部向丄行驶.一鄙向下 行驶"觉得很冇意思这一讲,是我们最后一次系统地学习行程问题,我们将针对扶梯问题、优化配置问题、往返接送问题等几类特殊的行程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它们都是整个行程问题中复杂度较高,难度较大的问题,需要大家对以前学过的各种分析方法有比较好的掌握,并能够将它们综合运用.本讲知识点汇总:一.扶梯问题1. 扶梯问题类似于流水行船问题,解题时要注意人速和电梯速度的合成.2. 和流水行船的不同,扶梯问题通常会考虑“人走的路程”和“电梯带人走的路程”,所以在解题时通常需要把路程分拆.3. 解题时注意比例法的应用.二.优化配置问题注意“极值”发生时的状况;三.往返接送一般的往返接送问题的过程如下:1. 车载甲出发,乙步行前进;2. 在某地甲下车,甲、乙步行,车返回接乙;3. 车接上乙后继续向目的地前进,甲、乙同时到达终点.A------------------------------------------ B甲 ------------- ②“丄^②①「②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往返接送的不同类型:1. 车速不变,人速相同;此时图是对称的,即甲、乙会走同样多路程,此时只要把①和②两个过程合并起来考虑即可.2. 车速不变,人速不同;此时两人走的路程不同(走的快的人会多走一些),所以需要先把①、②过程合并,再把②、③过程合并,用这两次过程分别计算比例.3. 车速不同,人速相同;4. 车速不同,人速不同;5. 多组往返接送.例1.自动扶梯由下向上匀速运动,每两秒向上移动了1级台阶.卡莉娅在扶梯向上行走,每秒走两级台阶.已知自动扶梯的可见部分共120级,卡莉娅沿扶梯向上走,从底部走到顶部的过程中,她共走了多少级台阶?「分析」当卡莉娅顺着扶梯向前进时,她所走过的路程应该小于扶梯可见部分长度,因为除了她自身向前走了一段距离外,扶梯还把她往前带了一段,这两段路程加起来才是扶梯可见部分的总长.卡莉娅 4 扶梯»扶梯可见部分练习1、自动扶梯由下向上匀速运动,每两秒向上移动了1级台阶.卡莉娅在扶梯向下行走,每秒走两级台阶.已知自动扶梯的可见部分共120级,卡莉娅沿扶梯向下走,从底部走到顶部的过程中,她共走了多少级台阶?例2.自动扶梯由下向上匀速运动,甲从顶部向下走到底部,共走了150级;乙从底部向上走到顶部,共走了75级.如果甲的速度是乙的速度的3倍,那么扶梯可见部分共有多少级?「分析」甲逆着扶梯走,他走过的台阶数比扶梯可见部分台阶数多还是少?乙顺着扶梯走,他走过的台阶数比扶梯可见部分台阶数多还是少?练习2、自动扶梯由上向下匀速运动,甲从顶部向下走到底部,共走了90级;乙从底部向上走到顶部,共走了120级.如果乙的速度是甲的速度的2倍,那么扶梯可见部分共有多少级?例3.四辆汽车分别停在一个十字路口的四条岔路上,它们与路口的距离都是18千米,四辆车的最大时速分别为40千米、50千米、60千米和70千米.现在四辆汽车同时出发沿着公路行驶,那么最少要经过多少分钟,它们才能设法相聚在同一地点?「分析」 4 辆车要能够相聚在同一地点,一个前提要求是在相应的时间内,任意两辆车必须能够相聚到同一地点.练习3、一个边长为4 千米的正方形环路,它的四个顶点处各有一辆汽车,最大时速分别为10千米、10 千米、40千米、40千米.允许调整四辆车的初始位置,但必须保证每个环路四个顶点处各有一辆车.如果 4 辆车同时出发,开到环路上的某个地方集合,最少需要多少分钟?例4.某种小型飞机满油最多能飞行1500千米,但不够从A地飞到B地.如果从A地派3架这样的飞机,通过实现空中供给油料,可以使其中一架飞机飞到 B 地,另两架安全返回 A 地,那么A、B 两地最远相距多少千米?「分析」只需让一架飞机飞到 B 地即可,其余两架安全返回.返回的两架飞机其实就是给飞往 B 地的飞机供油的.练习4、一支轻骑摩托小分队奉命把一份重要文件送到距驻地很远的指挥部.每辆摩托车装满油最多能行120千米,且途中没有加油站.由于一辆摩托车无法完成任务,队长决定派四辆摩托车执行任务,其中一辆摩托车负责把文件送到指挥部,另三辆则在中途供给油料后安全返回驻地.请问:指挥部距小分队驻地最远可能是多少千米?例5.高思学校的80 名同学去距学校36 千米的铁路博物馆参观.但学校只有一辆接送车,车上最多只能载40 人(除了司机).已知车速每小时45 千米,同学们步行速度是每小时5 千米.那么他们最少需要多少分钟才能到达博物馆?「分析」首先要把全部同学等分成两队,然后保证两队同时达目的地,为了保证尽可能快的到达目的地,汽车送一个队走的时候,另外一个队也要步行往前走,这样显然会更快一点.另外,汽车把第一拨人到底送到哪里放下呢?如果送到终点,那么汽车回去接另一拨人时,第一拨人就在目的地干等着,这显然不合理;若是放下的较早,则汽车回头把第二拨人接到终点时第一拨人还没到,还得再回去接第一拨人,这显然也不合理.因此,放下第一拨人的时间应该恰到好处:汽车把第一拨人送到某个地方放下,回去接第二拨人,将第二拨人送到目的地时第一拨人恰好也到目的地.例6.超人队和蝙蝠侠队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到29千米远的体育馆参加比赛,但只有一辆接送车,一次只能乘坐一个队的队员.超人队的步行速度是6千米/时,蝙蝠侠队的步行速度是3千米/时,汽车速度是42千米/时.为了尽快到达体育馆,那么超人队步行的距离是多少千米?「分析」同上一题目,注意这一次两队步行路程是不一样的.同时性的妙用——苏步青的狗/ 苏步青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他小时候,有人曾给他出了这样一道数学题:甲、乙两人: 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距离是50公里,甲小时走6公里,乙每小时走4公里.甲有:一条狗,每小时跑8公里.这只狗和甲一起出发朝乙跑去,碰到乙的时候它又掉转头跑回甲, : :碰到甲又掉头跑向乙……就这样来回跑,直到两人碰头为止. 那么这条狗一共跑了多少公里 :; -路?:达目的地,汽车送一个队走的时候,另外一个队也要步行往前走,这样显然会更快一点.另外,汽车把第一拨人到底送到哪里放下呢?如果送到终点,那么汽车回去接另一拨人时,第一拨人就在目的地干等着,这显然不合理;若是放下的较早,则汽车回头把第二拨人接到终点时第一拨人还没到,还得再回去接第一拨人,这显然也不合理.因此,放下第一拨人的时间应该恰到好处:汽车把第一拨人送到某个地方放下,回去接第二拨人,将第二拨人送到目的地时第一拨人恰好也到目的地.例6.超人队和蝙蝠侠队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到29 千米远的体育馆参加比赛,但只有一辆接送车,一次只能乘坐一个队的队员.超人队的步行速度是 6 千米/时,蝙蝠侠队的步行速度是3 千米/时,汽车速度是42 千米/时.为了尽快到达体育馆,那么超人队步行的距离是多少千米?「分析」同上一题目,注意这一次两队步行路程是不一样的.同时性的妙用——苏步青的狗苏步青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他小时候,有人曾给他出了这样一道数学题:甲、乙两人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距离是50公里,甲小时走6公里,乙每小时走 4 公里.甲有一条狗,每小时跑8公里.这只狗和甲一起出发朝乙跑去,碰到乙的时候它又掉转头跑回甲,碰到甲又掉头跑向乙……就这样来回跑,直到两人碰头为止.那么这条狗一共跑了多少公里路?达目的地,汽车送一个队走的时候,另外一个队也要步行往前走,这样显然会更快一点.另外,汽车把第一拨人到底送到哪里放下呢?如果送到终点,那么汽车回去接另一拨人时,第一拨人就在目的地干等着,这显然不合理;若是放下的较早,则汽车回头把第二拨人接到终点时第一拨人还没到,还得再回去接第一拨人,这显然也不合理.因此,放下第一拨人的时间应该恰到好处:汽车把第一拨人送到某个地方放下,回去接第二拨人,将第二拨人送到目的地时第一拨人恰好也到目的地.例6.超人队和蝙蝠侠队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到29 千米远的体育馆参加比赛,但只有一辆接送车,一次只能乘坐一个队的队员.超人队的步行速度是 6 千米/时,蝙蝠侠队的步行速度是3 千米/时,汽车速度是42 千米/时.为了尽快到达体育馆,那么超人队步行的距离是多少千米?「分析」同上一题目,注意这一次两队步行路程是不一样的.同时性的妙用——苏步青的狗苏步青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他小时候,有人曾给他出了这样一道数学题:甲、乙两人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距离是50公里,甲小时走6公里,乙每小时走 4 公里.甲有一条狗,每小时跑8公里.这只狗和甲一起出发朝乙跑去,碰到乙的时候它又掉转头跑回甲,碰到甲又掉头跑向乙……就这样来回跑,直到两人碰头为止.那么这条狗一共跑了多少公里路?到达目的地,汽车送一个队走的时候,另外一个队也要步行往前走,这样显然会更快一点. 另外,汽车把第一拨人到底送到哪里放下呢?如果送到终点,那么汽车回去接另一拨人时,第一拨人就在目的地干等着,这显然不合理;若是放下的较早,则汽车回头把第二拨人接到终点时第一拨人还没到,还得再回去接第一拨人,这显然也不合理. 因此,放下第一拨人的时间应该恰到好处:汽车把第一拨人送到某个地方放下,回去接第二拨人,将第二拨人送到目的地时第一拨人恰好也到目的地.例6. 超人队和蝙蝠侠队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到29 千米远的体育馆参加比赛,但只有一辆接送车,一次只能乘坐一个队的队员.超人队的步行速度是 6 千米/时,蝙蝠侠队的步行速度是3 千米/时,汽车速度是42 千米/时.为了尽快到达体育馆,那么超人队步行的距离是多少千米?「分析」同上一题目,注意这一次两队步行路程是不一样的.同时性的妙用——苏步青的狗苏步青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他小时候,有人曾给他出了这样一道数学题:甲、乙两人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距离是50公里,甲小时走6公里,乙每小时走 4 公里.甲有一条狗,每小时跑8公里.这只狗和甲一起出发朝乙跑去,碰到乙的时候它又掉转头跑回甲,碰到甲又掉头跑向乙……就这样来回跑,直到两人碰头为止. 那么这条狗一共跑了多少公里路?达目的地,汽车送一个队走的时候,另外一个队也要步行往前走,这样显然会更快一点.另外,汽车把第一拨人到底送到哪里放下呢?如果送到终点,那么汽车回去接另一拨人时,第一拨人就在目的地干等着,这显然不合理;若是放下的较早,则汽车回头把第二拨人接到终点时第一拨人还没到,还得再回去接第一拨人,这显然也不合理.因此,放下第一拨人的时间应该恰到好处:汽车把第一拨人送到某个地方放下,回去接第二拨人,将第二拨人送到目的地时第一拨人恰好也到目的地.例6.超人队和蝙蝠侠队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到29 千米远的体育馆参加比赛,但只有一辆接送车,一次只能乘坐一个队的队员.超人队的步行速度是 6 千米/时,蝙蝠侠队的步行速度是 3 千米/时,汽车速度是42 千米/时.为了尽快到达体育馆,那么超人队步行的距离是多少千米?「分析」同上一题目,注意这一次两队步行路程是不一样的.同时性的妙用——苏步青的狗苏步青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他小时候,有人曾给他出了这样一道数学题:甲、乙两人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距离是50公里,甲小时走6公里,乙每小时走 4 公里.甲有一条狗,每小时跑8公里.这只狗和甲一起出发朝乙跑去,碰到乙的时候它又掉转头跑回甲,碰到甲又掉头跑向乙……就这样来回跑,直到两人碰头为止.那么这条狗一共跑了多少公里路?达目的地,汽车送一个队走的时候,另外一个队也要步行往前走,这样显然会更快一点.另外,汽车把第一拨人到底送到哪里放下呢?如果送到终点,那么汽车回去接另一拨人时,第一拨人就在目的地干等着,这显然不合理;若是放下的较早,则汽车回头把第二拨人接到终点时第一拨人还没到,还得再回去接第一拨人,这显然也不合理.因此,放下第一拨人的时间应该恰到好处:汽车把第一拨人送到某个地方放下,回去接第二拨人,将第二拨人送到目的地时第一拨人恰好也到目的地.例6.超人队和蝙蝠侠队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到29 千米远的体育馆参加比赛,但只有一辆接送车,一次只能乘坐一个队的队员.超人队的步行速度是 6 千米/时,蝙蝠侠队的步行速度是 3 千米/时,汽车速度是42 千米/时.为了尽快到达体育馆,那么超人队步行的距离是多少千米?「分析」同上一题目,注意这一次两队步行路程是不一样的.同时性的妙用——苏步青的狗苏步青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他小时候,有人曾给他出了这样一道数学题:甲、乙两人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距离是50公里,甲小时走6公里,乙每小时走 4 公里.甲有一条狗,每小时跑8公里.这只狗和甲一起出发朝乙跑去,碰到乙的时候它又掉转头跑回甲,碰到甲又掉头跑向乙……就这样来回跑,直到两人碰头为止.那么这条狗一共跑了多少公里路?「分析」首先要把全部同学等分成两队,然后保证两队同时达目的地,为了保证尽可能快的到达目的地,汽车送一个队走的时候,另外一个队也要步行往前走,这样显然会更快一点. 另外,汽车把第一拨人到底送到哪里放下呢?如果送到终点,那么汽车回去接另一拨人时,第一拨人就在目的地干等着,这显然不合理;若是放下的较早,则汽车回头把第二拨人接到终点时第一拨人还没到,还得再回去接第一拨人,这显然也不合理. 因此,放下第一拨人的时间应该恰到好处:汽车把第一拨人送到某个地方放下,回去接第二拨人,将第二拨人送到目的地时第一拨人恰好也到目的地.例6. 超人队和蝙蝠侠队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到29 千米远的体育馆参加比赛,但只有一辆接送车,一次只能乘坐一个队的队员.超人队的步行速度是 6 千米/时,蝙蝠侠队的步行速度是3 千米/时,汽车速度是42 千米/时.为了尽快到达体育馆,那么超人队步行的距离是多少千米?「分析」同上一题目,注意这一次两队步行路程是不一样的.同时性的妙用——苏步青的狗苏步青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他小时候,有人曾给他出了这样一道数学题:甲、乙两人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距离是50公里,甲小时走6公里,乙每小时走 4 公里.甲有一条狗,每小时跑8公里.这只狗和甲一起出发朝乙跑去,碰到乙的时候它又掉转头跑回甲,碰到甲又掉头跑向乙……就这样来回跑,直到两人碰头为止. 那么这条狗一共跑了多少公里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题1:甲乙两人同时从一条800环形跑道同向行驶,甲100米/分,乙80米/分,两人每跑200米休息1分钟,甲需多久第一次追上乙?
例题2:在400米环形跑道上,A、B两点的跑道相距200米,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点同时出发,按逆时针方向跑步,甲每秒跑7米,乙每秒跑5米,他们每人跑100米都停5秒.那么,甲追上乙需要多少秒?
例3:时钟的分针和时针现在恰好重合,那么经过多少分钟可以成一条直线?
奥数行程:走走停停的要点及解题技巧
1、行程问题里走走停停的题目应该怎么做
1.画出速度和路程的图。
2.要学会读图。
3.每一个加速减速、匀速要分清楚,这有利于你的解题思路。
4.要注意每一个行程之间的联系。
二、学好行程问题的要诀
行程问题可以说是难度最大的奥数专题。
奥数行程:钟面行程问题的例题一
例1:从5时整开始,经过多长时间后,时针与分针第一次成了直线?
例2:从6时整开始,经过多少分钟后,时针与分针第一次重合?
例3:在8时多少分,时针与分针垂直?
奥数行程:钟面行程问题的例题二
例1:从9点整开始,经过多少分,在几点钟,时针与分针第一次成直线?
例2:一个指在九点钟的时钟,分针追上时针需要多少分钟?
例3.乙两车同时从同一点出发,沿周长6千米的圆形跑道以相反的方向行驶。甲车每小时行驶6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驶55千米。一旦两车迎面相遇,则乙车立刻调头;一旦甲车从后面追上乙车,则甲车立刻调头,那么两车出发后第11次相遇的地点距离点有多少米?(每一次甲车追上乙车也看作一次相遇)
钟面行程问题的要点及解题技巧
要诀一:大部分题目有规律可依,要诀是"学透"基本公式
要诀二:无规律的题目有"攻略",一画(画图法)二抓(比例法、方程法)
竞赛考试中的行程题涉及到很多中数学方法和思想(比如:假设法、比例、方程)等的熟练运用,而这些方法和思想,都是小学奥数中最为经典并能考察孩子思维的专项。
奥数行程:走走停停的例题及答案(一)
例4:有甲、乙、丙三人同时同地出发,绕一个花圃行走,乙、丙二人同方向行走,甲与乙、丙相背而行。甲每分钟走40米,乙每分钟走38米,丙每分钟走36米。在途中,甲和乙相遇后3分钟和丙相遇。问:这个花圃的周长是多少米?
例5、AB两地相距30千米,甲乙丙三人同时从A到B,而且要求同时到达。现在有两辆自行车,但不许带人,但可以将自行车放在中途某处,后来的人可以接着骑。已知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为每小时20千米,甲步行的速度是每小时5千米,乙和丙每小时4千米,那么三人需要多少小时可以同时到达?
一、什么是钟面行程问题?
钟面行程问题是研究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关系的问题,常见的有两种:⑴研究时针、分针成一定角度的问题,包括重合、成一条直线、成直角或成一定角度;⑵研究有关时间误差的问题.
在钟面上每针都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但因速度不同总是分针追赶时针,或是分针超越时针的局面,因此常见的钟面问题往往转化为追及问题来解.
例3.在400米环形跑道上,A、B两点的跑道相距200米,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点同时出发,按逆时针方向跑步,甲每秒跑7米,乙每秒跑5米,他们每人跑100米都停5秒.那么,甲追上乙需要多少秒?
奥数行程:接送问题的例题及答案(一)
例1:如果A、B两地相距10千米,一个班有学生45人,由A地去B地,现在有一辆马车,车速是人步行的3倍,马车每次可以 乘坐9人,在A地先将第一批学生送到B地,其余的学生同时向B地前进;车到B地后立即返回,在途中与步行的学生相遇后,再接9名学生前往B地,余下的学生继续向B地前进...多次往返后,当全体学生到达B地时,马车共行了多少千米?
类型多:行程分类细,变化多,工程抓住工作效率和比例关系,而行程每个类型重点不一,因此没有一个关键点可以抓
题目难:理解题目、动态演绎推理——静态知识容易学,动态分析需要较高的理解能力、逻辑分析和概括能力
跨度大:从三年级到六年级都要学行程——四年的跨度,需要不断的复习巩固来加深理解、夯实基础
那么想要学好行程问题,需要掌握哪些要诀呢?
例2:某工厂每天早晨都派小汽车接专家上班.有一天,专家为了早些到厂,比平时提前一小时出发,步行去工厂,走了一段时间后遇到来接他的汽车,他上车后汽车立即调头继续前进,进入工厂大门时,他发现只比平时早到10分钟,问专家在路上步行了多长时间才遇到汽车?(设人和汽车都作匀速运动,他上车及调头时间不记)
例3:甲乙两辆汽车分别从A.B两成出发,相向而行,甲车和乙车的速度比是5:4,到两车相遇时距离中点48千米,两城之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甲乙两辆汽车分别从A.B两成出发,相向而行,甲车和乙车的速度比是5:4,到两车相遇时距离中点48千米,两城之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A.200 B.150 C.120 D.100
环形问题:
例3.在一个圆形跑道上,甲从A点、乙从B点同时出发反向而行,8分钟后两人相遇,再过6分钟甲到B点,又过10分钟两人再次相遇,则甲环行一周需要( )?
A.24分钟 B.26分钟 C.28分钟 D.30分钟
追及问题的要点及解题技巧
一、多人相遇追及问题的概念及公式
例3:甲乙两辆汽车分别从A.B两成出发,相向而行,甲车和乙车的速度比是5:4,到两车相遇时距离中点48千米,两城之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甲乙两辆汽车分别从A.B两成出发,相向而行,甲车和乙车的速度比是5:4,到两车相遇时距离中点48千米,两城之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小学数学行程:发车问题的要点及解题技巧
多人相遇追及问题,即在同一直线上,3个或3个以上的对象之间的相遇追及问题。
所有行程问题都是围绕"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这一条基本关系式展开的,由此还可以得到如下两条关系式: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多人相遇与追及问题虽然较复杂,但只要抓住这两条公式,逐步表征题目中所涉及的数量,问题即可迎刃而解.比如我们遇到的两大典型行程题相遇问题和追及问题的本质也是这三个量之间的关系转化.
小学数学行程:接送问题的例题及答案(二)
例1:有两个班的小学生要到少年宫参加活动,但只有一辆车接送。第一班的学生做车从学校出发的同时,第二班学生开始步行;车到途中某处,让第一班学生下车步行,车立刻返回接第二班学生上车并直接开往少年宫。学生步行速度为每小时4公里,载学生时车速每小时40公里,空车是50公里/小时,学生步行速度是4公里/小时,要使两个班的学生同时到达少年宫,第一班的学生步行了全程的几分之几?(学生上下车时间不计)
A.166米 B.176米 C.224米 D一点A背向同时出发,8分钟后两人第五次相遇,已知每秒钟甲比乙多走0.1米,那么两人第五次相遇的地点与点A沿跑道上的最短路程是多少米?
例2.二人沿一周长400米的环形跑道均速前进,甲行一圈4分钟,乙行一圈7分钟,他们同时同地同向出发,甲走10圈,改反向出发,每次甲追上乙或迎面相遇时二人都要击掌。问第十五次击掌时,甲走多长时间乙走多少路程?
二、多次相遇追及问题的解题思路
所有行程问题都是围绕"路程=速度×时间"这一条基本关系式展开的,多人相遇与追及问题虽然较复杂,但只要抓住这个公式,逐步分析题目中所涉及的数量,问题即可迎刃而解.
多人多次相遇追及的解题关键
多次相遇追及的解题关键几个全程
多人相遇追及的解题关键路程差
复 杂 追 及 问 题
例1.一条街上,一个骑车人和一个步行人相向而行,骑车人的速度是步行人的3倍,每个隔10分钟有一辆公交车超过一个行人。每个隔20分钟有一辆公交车超过一个骑车人,如果公交车从始发站每隔相同的时间发一辆车,那么间隔几分钟发一辆公交车?
②确定分针与时针的路程差;
四、解答钟面问题有哪些基本方法?
①分格方法:
时钟的钟面圆周被均匀分成60小格,每小格我们称为1分格。分针每小时走60分格,即一周;而时针只走5分格,故分针每分钟走1分格,时针每分钟走1/12分格。
②度数方法:
从角度观点看,钟面圆周一周是360°,分针每分钟转360/60度,即6°,时针每分钟转360/12*60度,即1/2度。
二、钟面问题有哪几种类型?
第一类是追及问题(注意时针分针关系的时候往往有两种情况);
第二类是相遇问题(时针分针永远不会是相遇的关系,但是当时针分针与某一刻度夹角相等时,可以求出路程和);
第三种就是走不准问题,这一类问题中最关键的一点:找到表与现实时间的比例关系。
三、钟面问题有哪些关键问题?
①确定分针与时针的初始位置;
例1.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在距B地54千米处相遇,它们各自到达对方车站后立即返回,在距A地42千米处相遇。请问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A.120 B.100 C.90 D.80
例2.两汽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在离A城52千米处相遇,到达对方城市后立即以原速沿原路返回,在离A城44千米处相遇。两城市相距( )千米
A.1/7; B.1/6; C.3/4; D.2/5;
例2:某工厂每天早晨都派小汽车接专家上班.有一天,专家为了早些到厂,比平时提前一小时出发,步行去工厂,走了一段时间后遇到来接他的汽车,他上车后汽车立即调头继续前进,进入工厂大门时,他发现只比平时早到10分钟,问专家在路上步行了多长时间才遇到汽车?(设人和汽车都作匀速运动,他上车及调头时间不记)
例6、有甲、乙、丙三人同时同地出发,绕一个花圃行走,乙、丙二人同方向行走,甲与乙、丙相背而行。甲每分钟走40米,乙每分钟走38米,丙每分钟走36米。在途中,甲和乙相遇后3分钟和丙相遇。问:这个花圃的周长是多少米?
二次相遇行程问题
答题思路点拨:甲从A地出发,乙从B地出发相向而行,两人在C地相遇,相遇后甲继续走到B地后返回,乙继续走到A地后返回,第二次在D地相遇。一般知道AC和AD的距离,主要抓住第二次相遇时走的路程是第一次相遇时走的路程的两倍。
一、发车问题的基本解题思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