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角的初步认识》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角的初步认识》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角的初步认识》苏教版

认识角

总体思路:

1、从情境引入,出现图形,初步感知图形中的角和角的画法,纠正学生对角的误解(认为角就是一个顶点);

2、从物体表面引出角,再次感知角和角的画法;

3、探索活动一:经历描角的过程,从描角的过程体会角的特征,通过比较寻找角的特征,通过比较还帮助学生发现角的大小;

4、抽象出角,完成对角的定义(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边是直的);

5、练习巩固对角的含义(也就是特征)的认识;

6、探索活动二:进一步感受角的大小,发现角的大小与边的开口有关;

7、练习巩固对角的大小的认识;

8、生活中到处都有角;

9、课后:把没有角的圆形纸片折出大小不同的角。

认识角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平面图形中抽象出角的过程,直观认识平面图形角,初步了解角各部

分的名称,知道角有大小,能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角。

2、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角,初步积累认识图形的活动经验,在认识

角的过程中感受角的特点,体会角的大小变化过程,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建立生活实际中物体的表面抽象出角的能力,培养动手操作探索图形特点的

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角及各部分名称。

难点:感受角的大小。

【学具】活动角、圆形纸片。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初步感知平面图形中的角和角的画法,初步建立角的表象。

师:图形王国要举行运动会,运动员们排成两队入场(用动画显示),这两队图形你们都认识吗?

师:有一个迷糊的图形(五边形)迟到了,它应该排在哪一队呢?(这个问题学生不难回答)

师:为什么排在第二队?

预设1:因为它们的边都是直的。

如果学生这样回答,可以这样问:你还发现第二队的图形和第一队有什么不同吗?(这样问比较好,而且直接说图形)

师:是的,第二队图形中都有角。

师:我把图中的三角形请下来(老师手拿一个三角形纸板,三角形纸板的比例及颜色与图中相同)三角形有几个角?在哪里?谁上来指一指?(这时学生肯定会指那个点)

师:我画出了他指的一个角(出示投影:三角形的一个点,并淡化三角形),你们看这红色的像一个角吗?

师:要再怎么画才像一个角?谁愿意上来指一指?

师:对!要从这个点开始,先沿着一条边画一条直直的线,再沿着另一条边也画一条直直的线(投影显示),这样就画成了一个角。

——从物体表面引出角,再次感知角和角的画法。

师:生活中,许多物体的面上也都有像这样的角。瞧!同学们在做手工(投影出示情境图中的实物图),桌面上的物体中有角吗?

师:都看到角了吗?

师:我这里有一个纸工袋(老师做一个跟教材相同的纸工袋出示),谁能上来指一指角在哪里?(如果学生仍然指点,就问学生,想一想,角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这时肯定会有学生讲对的,我把刚才的三角形保留在上面),应该怎么指?

师:对!他讲得多好啊,从这个点出发,引出两条直直的线(师示范指),这就是一个角,如果从这里的一点出发,用直尺先沿着这一条边画一条直直的线,再沿着另一条边也画一条直直的线(投影显示直尺画角),就画出了这个角。看到角了吗?

师:刚才我们在图形中找到了角,在物体的面上也找到了角,今天这一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角(出示课题:认识角)。

——在描角的活动中,进一步丰富对角的认识,初步感知角的特征。

师:角有什么特征?它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我们在小组活动中共同探索(给学生发的讲义纸上有三个实物和三个图形)

出示:探索活动一

1、找一找:找出你周围物体面上的角,用手摸一摸;

2、描一描:在纸上选一个物体或图形,描出一个角;

3、说一说:你是怎么描出这个角的;

4、比一比:描出的角有什么共同特点。

师:活动要求清楚了吗?下面就开始活动吧。

(4人小组活动,教师巡视,请一小组汇报交流)

师:(展示学生描的角)他们描出的是角吗?你们小组谁来介绍是怎么描角的?

(引导:都是从图形或物体面上的一个顶点出发,沿着边画出两条直直的线,就描成了一个角)

师:你们描的角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预设1:这些角都是从一个点出发,有两条直直的线。

预设2:这些角有的大有的小。

师:你们的发现真了不起,其他组员还有补充吗?

小结:你们都是这样描角的吗?(投影出示角形成的过程并将角抽象出来)从图形或物体面上的一个顶点出发,沿着边画出两条直直的线,就描成了一个角。

师:通过观察比较,你们还发现这些角是有大有小的。

师:从一点出发,这一点开始画角(投影出示),这一点我们可以把它叫做什么?(学生回答后投影出示:顶点)

师:这两条直直的线可以叫做什么?(学生回答后投影出示:边)

师:我们还可以用这样的符号给角做上标记(投影出示:角标记)

师:先给你描出的角画上标记,再跟同桌互相说一说你画的角哪里是顶点,哪里是边。

师:我这里还有一些图形,仔细观察,它们也都是角吗?

(出示想想做做1)

(这里先让学生依次回答每一个图形“是”或“不是”,再提问)

师:第二个图形为什么不是角?(边不是直直的)

师:第三个图形呢?

师:(投影出示大卡的话)大家看着图指一指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经历做活动角的活动,进一步感受角的大小和两边开口的大小有关。

师:刚才有同学说到角是有大有小的,角是怎样变大变小的呢?让我们再来进行探索。

投影出示:探索活动二

1、做一做:用两根小棒做出一个角放在桌上;

2、指一指:同桌互相介绍角各部分的名称;

3、说一说:谁做的角大,谁做的角小;

4、想一想:角怎样会变大?怎样会变小。

评价重点:

1、谁做的角大,谁做的角小;

2、角怎样变大,怎样变小,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同桌活动同时请一对同桌利用磁性小棒做活动角,贴在黑板上引导一个人介绍角各部分的名称,引导另一人比一比角的大小)

师:你们的活动完成了吗?我们看看这对同桌做的角,请你介绍你做的角,请你比一比这两个角的大小。

师:想一想,角怎样会变大?怎样会变小呢?

生:把角的两条边张开,角就变大,把角的两条边合拢,角就变小。

师:你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那这说明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吗?

引导:角的大小和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出示想想做做3)

师:生活中处处都有角,你能比一比钟面上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说一说哪个最大,哪个最小吗?

师:还记得图形运动会上你们说没有角的图形吗?你能想办法给圆折出一个角吗?

(时间不够,就让学生课后探索,时间充裕展示学生的一个角,指一指顶点和边,提问:谁折的角比他的大一些?谁折的角比他小一些。)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