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工艺规范及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电焊、气焊工操作规程模版

电焊、气焊工操作规程模版

电焊、气焊工操作规程模版
一、工作准备
1. 检查设备、工具及焊接材料是否齐全、完好;
2. 检查焊接设备的接地是否良好;
3. 确认操作环境的安全情况;
4.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

二、焊接操作
1. 根据焊接工艺要求,选择适当的焊接设备和焊接电流;
2. 进行设备开机、预热和调试工作;
3. 使用焊接工具焊接工件,确保焊接接头的质量;
4. 控制焊接过程中的焊接速度、焊接温度和焊接电流。

三、焊接结束
1. 熄灭焊接设备,切断电源;
2. 清理焊接现场,将废弃物品妥善处理;
3. 整理焊接设备、工具和焊接材料,妥善存放;
4. 定期检查和维护焊接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四、安全措施
1. 在焊接过程中,严禁穿戴长袖衣物、戴手链、手镯等杂物,以防被火花引燃;
2. 在焊接现场附近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防止他人误入;
3. 将易燃、易爆物品远离焊接现场,确保操作安全;
4. 使用焊接设备时,操作人员应穿戴好防护手套、护目镜和防护服等个人防护装备;
5. 使用焊接设备时,操作人员应注意电源的接地,以防止电击;
6. 在进行气焊作业时,要确保气源管路的完好并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

五、应急措施
1. 在焊接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或火险,应立即熄灭焊接设备,并及时报警;
2. 发生人身伤害事故时,应立即停止焊接工作,进行紧急救治;
3. 出现火灾时,应立即采取灭火措施或呼叫消防队。

焊接工艺规范及操作规程

焊接工艺规范及操作规程

焊接工艺规范及操作规程1 . 目的和合用范围1 .1 本规范对本公司特殊过程 ――焊接过程进行控制, 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

焊接。

合用的焊接方法包括: 手工电弧焊、 气体保护焊、 埋弧焊及相应焊接方法的组合。

3 . 焊接通用规范3 . 1 焊接设备3 .1 .1 焊接设备的性能应满足选定工艺的要求。

3 .1 .2 焊接设备的选用:手工电弧焊选用 ZX3-400 型、 BX1-500 型焊机CO2 气体保护焊选用 KR Ⅱ-500 型、 HKR -630 型焊机埋弧自动焊选用 ZD5 (L )-1000 型焊机3 .2 焊接材料3 .2 .3 焊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熔化焊用钢丝》(GB /T14957)、《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GB /T8110)及《碳钢药芯焊丝》(GB /T10045)、《低合金钢 药芯焊丝》(GB /T17493)的规定。

3 .2 .4 埋弧焊用焊丝和焊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埋弧焊用碳钢焊丝和焊剂》(GB /T5293)、《低合金钢埋弧焊用焊剂》(GB /T12470)的规定。

的规定。

3.2.2 焊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钢焊条》(GB /T5117),《低合金钢焊条》(GB /T5118) 证明书或者检验报告; 其化学成份、力学性能和其它质量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定。

3 .2 .1 焊接材料的选用应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 并应具有钢厂和焊接材料厂出具的质量GB50017-2003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205-2001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JGJ81-2002 《建造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本规范引用如下标准: 和普通构筑物的钢结构工程中, 钢材厚度≥4mm 的碳素结构钢和低和金高强度结构钢的多层和高层梁柱框架结构等工业与民用建造 2. 1.2 本规范合用于各类铁塔结构、 桁架结构、气体质量应符合该标准中优等品的要求,即其 CO2 含量(V /V )不得低于 99.9%,水3 .2 .6 焊缝金属应与主体金属相适应。

焊接工艺操作规程

焊接工艺操作规程

焊接工艺操作规程1. 引言焊接是一种常见的金属连接方法,它通过热能和压力将两个或多个金属部件牢固地连接在一起。

为了确保焊接工艺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并遵守焊接工艺操作规程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焊接工艺操作规程的相关内容。

2. 适用范围本焊接工艺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焊接工艺,包括手工焊、机器焊、自动化焊等。

3. 设备要求3.1 焊接设备的选择应符合相关标准,并经过定期检查和维护。

3.2 所有焊接设备和工具必须符合安全使用要求,并由经过培训的操作人员操作。

4. 材料准备4.1 确保所用焊接材料符合焊接图纸和规范的要求。

4.2 焊接材料的存储和保管应避免受潮、污染和损坏。

5. 焊接技术规范5.1 准备工作5.1.1 确定焊接部位和焊接顺序。

5.1.2 清洁焊接部位以去除杂质、氧化物和污染物。

5.1.3 进行必要的热处理和预热。

5.2 焊接参数设定5.2.1 根据焊接材料和焊接工艺选择合适的焊接电流、电压和焊接速度等参数。

5.2.2 确定电极和焊丝的直径和合适的极性。

5.3 焊接操作5.3.1 操作人员应佩戴适当的焊接防护用品,如焊接手套、面罩和防护服等。

5.3.2 进行焊接前的试焊,以确保焊接质量。

5.3.3 控制焊接速度和电流,以保证焊缝的质量和外观。

5.3.4 定期检查焊接设备和焊接电路,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5.3.5 焊接结束后,将焊接设备和工具妥善存放,并清理焊接区域。

6. 焊接验收标准6.1 焊缝外观应符合相关标准,并无焊瘤、裂纹和气孔等缺陷。

6.2 进行焊接强度测试,确保焊接连接的可靠性和牢固性。

6.3 检查焊接质量以确认焊接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

7. 安全措施7.1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焊接安全培训,并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程。

7.2 提供足够的通风设备,以确保焊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排出。

7.3 确保工作区域的清洁和整齐,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8. 故障处理8.1 若发现焊接设备和工具存在故障,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负责维护的人员进行检修。

焊接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文

焊接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文

焊接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文一、任务目标本操作规程旨在确保焊接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设施的完好,保证焊接作业的顺利进行。

二、操作准备1. 熟悉作业场所的环境和地形,了解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和应对措施;2. 使用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焊接面罩、护目镜、耳塞等;3. 确保焊接设备正常工作并进行必要的维护保养;4. 配备合适的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水管等;5. 工作前进行焊接材料的认证和质检,确保焊接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三、作业环境1. 根据焊接类型选择合适的作业场所,确保通风良好,并在需要时采取防尘、防火措施;2. 预先清理作业区域,确保没有易燃物、爆炸品等危险物质;3. 确保作业场所无积水和漏水现象,防止电击和滑倒事故的发生;4. 检查周围环境是否有障碍物,确保工作区域畅通无阻。

四、焊接设备使用1. 检查焊接设备的电源线、接地线是否完好,并确保接地良好;2. 确认焊接设备的工作电压和电流调整合理,不超过设备规定的使用范围;3. 使用合适的焊接设备和配件,如焊条、电极等;4. 定期检查和保养焊接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状态;5. 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焊接设备周围的温度,防止过热导致的事故。

五、个人防护1. 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焊接面罩、护目镜、耳塞等;2. 确保焊接面罩的镜片干净整洁,能够正常观察焊接区域;3. 确保防护手套干燥,防止电击和灼伤;4. 禁止穿着松散的衣物、长发等容易被火花引燃的物品;5. 在作业现场,禁止吸烟、嚼口香糖等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行为。

六、作业过程控制1. 在焊接作业过程中,严禁贪图速度,保证焊接的质量;2. 控制焊接电流,避免过大过小导致的焊接质量下降;3. 对于较大量的焊接作业,应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免疲劳作业;4. 在作业时维持清醒的头脑,避免疏忽导致的安全事故;5. 在作业过程中保持专注,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七、应急处理1. 在发生火灾、烟雾或其他危急情况时,立即切断电源,使用适当的灭火器材进行扑灭;2. 发现电击事故,应立即切断电源,并提醒周围人员注意安全;3. 在意外事故发生时,需及时报告相关负责人,采取适当的应急措施;4. 遇到突发情况时,灵活处理,保持冷静,紧急疏散人员,确保人身安全。

焊接工艺规范及操作规程

焊接工艺规范及操作规程

焊接工艺规范及操作规程1焊接通用工艺1 范围本守则规定焊接加工的工艺规则,适用于本公司焊接加工。

2 焊工2.1焊工必须经过考试并取得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焊工考试按照JG/T5080.2进行。

2.2 焊工必须严格遵守焊接工艺规程,严禁自由施焊及在焊道外的母材上引弧。

3 焊前准备3.1 焊接前应检查并确认焊接设备及辅助工具等处于良好状态。

3.2 焊接工作尽可能在室内进行,当工件表面潮湿或暴露于雨雪条件下,不得进行焊接作业。

3.3 焊条、焊剂和药芯焊丝应按产品说明书的规定进行烘干。

低氢焊条在施焊前必须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350~400℃,时间1~2h。

一般在常温下超过4h即重新烘干。

酸性焊条一般可不烘干,但焊接重要结构时经150~200℃烘干1~2h。

3.4焊材的选用3.4.1钢材和焊条的选配3.4.2 焊丝、焊剂的选配3.5 碳素钢板厚大于50mm、低合金钢板厚度大于36mm时,施焊前一般应进行预热至100~150℃,预热区应在焊缝两侧,每侧宽度不应小于焊件厚度的两倍且不小于100mm。

3.6 焊接部位必须进行焊前清理、去除铁锈、油污等杂质,重要部位还要求打磨光洁。

4 焊接4.1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合理的焊接参数进行焊接,不允许超大电流焊接。

4.2 多层焊时,前一层焊道表面必须进行清理,检查、修整,如发现有影响焊接质量的缺陷,必须修整清除后再焊。

4.3 焊后处理4.3.1 焊接结束,焊工应清理焊道表面的熔渣飞溅物,检查焊缝外形尺寸及外观质量。

公司规定要敲钢印的部位打上焊工钢印。

4.3.2 焊缝缺陷超标允许返修,但返修次数不超过两次。

4.3.3 焊缝出现裂纹时,焊工不得擅自处理,应及时的报告技术人员,查清原因,订出修补措施方可处理。

4.3.4 对于一些封闭型结构,多焊缝、长焊缝的构件,焊后应进行锤击、振动等方法消除残余应力,产品技术条件中要求热处理的,应采用热处理消除应力。

5各种焊接方法规范5.1 手工电弧焊5.1.1 有焊接工艺的按焊接工艺规定操作。

焊接工艺规范及操作规程

焊接工艺规范及操作规程

焊接工艺规范及操作规程1.目的和适用范围1.1 本规范对本公司特殊过程――焊接过程进行控制,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

1.2 本规范适用于各类铁塔结构、桁架结构、多层和高层xx框架结构等工业与民用建筑和一般构筑物的钢结构工程中,钢材厚度≥的碳素结构钢和低和金高强度结构钢的焊接。

适用的焊接方法包括:手工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埋弧焊及相应焊接方法的组合。

2.本规范引用如下标准:JGJ81-2002《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GB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3.焊接通用规范3. 1 焊接设备3.1.1 焊接设备的性能应满足选定工艺的要求。

3.1.2 焊接设备的选用:手工电弧焊选用ZX3-400型、BX1-500型焊机CO2气体保护焊选用KRⅡ-500型、HKR-630型焊机埋弧自动焊选用ZD5(L)-1000型焊机3.2 焊接材料3.2.1 焊接材料的选用应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并应具有钢厂和焊接材料厂出具的质量证明书或检验报告;其化学成份、力学性能和其它质量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定。

3.2.2 焊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钢焊条》(GB/T5117),《低合金钢焊条》(GB/T5118)的规定。

3.2.3 焊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熔化焊用钢丝》(GB/T14957)、《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GB/T8110)及《碳钢药芯焊丝》(GB/T10045)、《低合金钢药芯焊丝》(GB/T17493)的规定。

3.2.4 埋弧焊用焊丝和焊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埋弧焊用碳钢焊丝和焊剂》(GB/T5293)、《低合金钢埋弧焊用焊剂》(GB /T12470)的规定。

3.2.5 气体保护焊使用的CO2气体应符合国家的现行标准《焊接用二氧化碳》(HG/T2537)的规定,大型、重型及特殊钢结构工程中主要构件的重要焊接节点采用的CO2气体质量应符合该标准中优等品的要求,即其CO2含量(V/V)不得低于99.9%,水蒸气与乙醇总含量(m/m)不得高于0.005%,并不准检出液态水。

焊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4

焊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4

焊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41. 引言焊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艺,在工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

然而,由于焊接作业涉及高温、高压和强烈光辐射等危险因素,如果不遵守相关的安全规程,将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风险。

为了保障焊接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工作质量的保证,制定本操作规程。

2. 焊接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焊接操作之前,必须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以确保焊接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1 确定焊接材料及设备在进行焊接操作之前,需要确认所需焊接材料及设备。

焊接材料应符合工程要求,并且要对焊接材料进行检查,确保其质量合格。

同时,要检查焊接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2 确定焊接环境焊接环境的选择直接影响焊接操作的质量和安全。

应选择通风良好、无可燃物质存在的场所进行焊接操作,以防止火灾的发生。

同时,要确保焊接环境的温度和湿度适宜,以免影响焊接质量。

2.3 确定焊接工艺和参数对于不同的焊接工艺和材料,需要确定相应的焊接参数。

包括焊接电流、电压、焊接速度等。

根据焊接材料和焊接工艺的要求,进行焊接参数的调整,以确保焊接质量和安全。

3. 焊接操作注意事项在进行焊接操作时,应注意以下事项,以确保焊接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1 个人防护在进行焊接操作时,焊接操作人员应佩戴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焊接面罩、焊接手套、防火服等。

同时,要确保焊接作业场所的通风良好,以避免有害气体的吸入。

3.2 焊接设备操作焊接设备的操作要准确、稳定。

在启动焊接设备之前,要仔细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正常运行。

同时,要注意焊接设备的维护保养,定期清洁和检查设备,以延长设备寿命。

3.3 焊接操作技巧焊接操作人员应具备一定的焊接技巧和经验。

在进行焊接操作时,应注意控制焊接电流和电压,以避免过大或过小的电流和电压对焊接质量的影响。

同时,要注意焊接速度和焊接角度的控制,以确保焊接接头的质量。

4. 焊接事故应急处理在焊接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各种焊接事故,如火灾、烫伤等。

焊接工艺操作规程

焊接工艺操作规程

焊接工艺操作规程引言:焊接是一种常用的金属连接方法,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为确保焊接质量和安全,制定并遵守焊接工艺操作规程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焊接工艺操作规程进行详细论述,从焊接前的准备工作、焊接材料的选择、焊接设备的使用、焊接操作的具体技巧等方面进行全面阐述。

一、焊接前的准备工作1.材料准备:选择符合要求的焊接材料,包括焊条、气体保护剂、辅助材料等。

根据焊接对象的材质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焊接材料。

2.清理准备:将焊接对象的表面清洁干净,去除可能影响焊接质量的污垢和氧化物。

3.设备准备:检查焊接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设备良好运行。

同时检查焊接电源、电缆、气瓶等配套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

4.环境准备:确保焊接环境良好,没有易燃物质和无光照的干扰。

二、焊接材料的选择1.焊条:根据焊接材料的种类和要求,选择适合的焊条。

焊条的选择应符合相关标准,并考虑焊接强度、耐蚀性等方面的要求。

2.气体保护剂:根据不同焊接方法的要求,选择适当的气体保护剂,如惰性气体、活性气体等。

3.辅助材料: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辅助材料,如焊接剂、助焊剂、保护垫等。

三、焊接设备的使用1.焊接机使用:根据焊接对象的材料和要求,调整焊接机的参数,确保焊接电流、电压等与焊接要求相符合。

2.电缆连接:确保焊接电缆连接牢固,并保持电缆外皮完好,避免引起安全事故。

3.气瓶使用:使用气体保护焊接时,将气瓶正确连接到焊接设备,确保气瓶阀门关闭严密,避免气体泄漏。

四、焊接操作的具体技巧1.焊接姿势:选择适当的焊接姿势,保持稳定,确保焊接质量和安全。

2.电弧点燃:使用正确的方法点燃电弧,避免电弧跳跃和不稳定引起焊接缺陷。

3.焊接速度:根据焊接要求和材料的导热性,确定合适的焊接速度,避免过快或过慢导致焊接质量不佳。

4.焊接路径:遵循焊接路径规定,保持焊接线路连续、均匀,避免焊接过程中的起停引起焊缝不均匀。

5.焊接顺序:根据焊接构件的形状和要求,合理确定焊接顺序,避免焊接残余应力和变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焊接工艺规范及操作规程1.目的和适用范围1.1 本规范对本公司特殊过程――焊接过程进行控制,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

1.2 本规范适用于各类铁塔结构、桁架结构、多层和高层梁柱框架结构等工业与民用建筑和一般构筑物的钢结构工程中,钢材厚度≥4mm的碳素结构钢和低和金高强度结构钢的焊接。

适用的焊接方法包括:手工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埋弧焊及相应焊接方法的组合。

2.本规范引用如下标准:JGJ81-2002《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GB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3.焊接通用规范3.1 焊接设备3.1.1 焊接设备的性能应满足选定工艺的要求。

3.1.2 焊接设备的选用:手工电弧焊选用ZX3-400型、BX1-500型焊机CO2气体保护焊选用KRⅡ-500型、HKR-630型焊机埋弧自动焊选用ZD5(L)-1000型焊机3.2 焊接材料3.2.1 焊接材料的选用应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并应具有钢厂和焊接材料厂出具的质量证明书或检验报告;其化学成份、力学性能和其它质量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定。

3.2.2 焊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钢焊条》(GB/T5117),《低合金钢焊条》(GB/T5118)的规定。

3.2.3 焊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熔化焊用钢丝》(GB/T14957)、《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GB/T8110)及《碳钢药芯焊丝》(GB/T10045)、《低合金钢药芯焊丝》(GB/T17493)的规定。

3.2.4 埋弧焊用焊丝和焊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埋弧焊用碳钢焊丝和焊剂》(GB/T5293)、《低合金钢埋弧焊用焊剂》(GB/T12470)的规定。

3.2.5 气体保护焊使用的CO2气体应符合国家的现行标准《焊接用二氧化碳》(HG/T2537)的规定,大型、重型及特殊钢结构工程中主要构件的重要焊接节点采用的CO2气体质量应符合该标准中优等品的要求,即其CO2含量(V/V)不得低于99.9%,水蒸气与乙醇总含量(m/m)不得高于0.005%,并不准检出液态水。

3.2.6 焊缝金属应与主体金属相适应。

当不同强度的钢材连接时,可采用与低强度钢材相适应的焊接材料。

(1)焊条型号应与母材匹配(按表1),低碳钢一般选用E43系列中各种型号的焊条。

一般焊条直径(按表2)选择。

低合金高强度钢焊条一般应选用低氢型焊条(E50系列),低合金高强度钢与其它钢焊接,焊条采用E43系列。

焊条的选用:表1焊条直径的选择:表2(2)CO2气体保护焊焊接Q235钢采用H08Mn2A焊丝,CO2气体纯度不低于99.5%,其含水量不超过0.005%,对于瓶装气体,当瓶内气体压力低于1Mpa时应停止使用。

(3)自动或半自埋弧焊接Q235钢时可采用H08A、焊丝焊接Q345钢时采用H10Mn2焊丝。

焊剂采用HJ431。

3.3 各种焊接方法及接头坡口形状尺寸3.3.1 各种焊接方法及接头坡品形状尺寸和标记a)焊接方法及焊透种类代号见表3b)接头形式及坡口形状代号见表4c)焊接面种类代号见表5d)焊接位置代号见表6e)坡口各部分尺寸代号见表7焊接方法及焊透种类代号:表3接头形式及坡口形状的代号:表4焊接面种类的代号:表5焊接位置的代号:表6坡口各部分的尺寸代号:表73.3.2 焊接接头坡口形状和尺寸标记符合下列规定:标记示例:手工电弧焊、完全焊透、对接、I形坡口、单面焊接头表示MC-BI-1 3.3.3 焊条手工电弧焊全焊透坡口形状和尺寸的要求(见表8)3.3.4 CO2气体保护焊坡口形状和尺寸的要求(见表9)3.3.5 埋弧焊全焊透坡口形状和尺寸的要求(见表10)3.3.6 焊条手工电弧焊部分焊透坡口形状和尺寸的要求(见表11)3.3.7 CO2气体保护焊部分焊透坡口形状和尺寸的要求(见表12)3.3.8 埋弧焊部分焊透坡口形状和尺寸的要求(见表13)3.4 焊接工艺参数3.4.1 手工电弧焊焊接工艺参数:3.4.2 CO2气体保护焊3.4.3 埋弧焊焊接工艺参数见下表3.4.4 埋弧焊焊剂烘干3.4.4.1焊剂使用前必须进行烘干。

埋弧焊埋剂烘干参数见下表.3.4.4.2 烘干时焊剂要求均匀且厚度不得大于30mm。

3.4.4.3回收焊剂须经筛选、分类、去除渣壳、灰尘等杂质,再经烘干与新焊剂按比例(一般回用焊剂不得超过40%)混合使用,不得单独使用。

3.4.4.4回收焊剂中粉末含量不得大于5%,回收使用次数不得多于3次。

3.5焊前处理3.5.1焊接前应将母材表面沿焊缝两侧30-50mm范围内的油污、水分、氧化皮、毛刺及其他脏物清除干净。

3.5.2检查铆工的点固质量,如发现构件松动、歪斜、扭曲等不合格现象须修正后方可施焊。

3.6焊接施工3.6.1焊接应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见后面章节的内容。

3.6.2点焊用的材料应与正式施焊用的材料相同,点焊高度不宜超过设计焊缝高度的2/3,点焊长度应不大于40mm,间距宜为500-600mm,并应填满弧坑,如点焊上有缺陷,应清理后重焊。

3.6.3当焊缝高度不大于6mm时可采用单层焊,大于6mm时必须采用多层焊,底层焊条宜采用φ3.2mm以下的焊条。

其中层焊道焊完应及时清理,发现缺陷应修补或清除后再焊。

3.6.4“T”型接头角焊缝和对接接头的平焊缝,其两端应配引弧板和收弧板,板材板厚与母材相同,手工焊缝引出长度大于等于25mm,自动焊缝引出长度大于等于80mm。

3.6.5严禁在母材表面引弧,焊接时应注意引弧和收弧质量,收弧时要将弧坑填满,多层焊的层间接头应铺开。

3.7焊后处理3.7.1焊接完毕应将焊疤补焊磨平,清除焊渣和飞溅物,以及引、收弧板(严禁锤击)。

3.7.2焊缝及附近区域,用钢丝刷清扫,使其呈现金属光泽;修补漏焊、缺焊及超标的焊缝缺陷,且补焊的焊缝应与原焊缝间保持圆滑过渡。

3.7.3缺陷焊道焊补长度应小于100mm,焊补前局部预热1000C,加热范围为焊缝两侧各120cm,焊后加热250℃缓冷,同一部位翻修次数不能超过二次。

3.7.4因焊接引起的变形,可采用冷矫或热矫,热矫应严格控制加热温度,普通低合金钢热矫温度控制在800℃左右,普通碳素钢热矫温度应控制在900℃以下,同一部位加热次数不宜大于2次,矫正后应缓冷。

3.8焊缝质量要求焊缝质量检验按GBJ205三级进行检验,对重要部位或设计要求的应进行二级检验,焊缝咬边深度不得超过0.5mm,累计总长度不得超过焊逢长度的20%,对于施焊困难的地方或焊缝高度大于10mm时,咬边深度不得超过1.0mm,累计总长度不得超过焊逢长度的25%。

当用超声波或其他仪器检验圆钢熔槽焊对接焊缝时,其单个缺陷不得超过4.0x4.0mm2,综和缺陷不得超过母材断面的1.5%。

4.构件焊接工艺4.1平台4.1.1工艺简图(见附图1)4.1.2焊接工艺4.1.2.1首先焊槽钢与槽钢、角钢的焊缝,使平台框起到固定作用。

焊接方向及顺序如图1所示1~3序号及图3所示1~4的序号。

槽钢内部焊缝顺序同上,方向相反。

4.1.2.2焊接圆钢与槽钢、角钢的焊缝,顺序是从中间向两边对称焊接如图1、图3所示1’~13’的序号。

圆钢两侧焊缝焊接方向如图2所示1’~2’的顺次,从a(a’)点及弧向b(b’)点移动,焊到b(b’)点转向圆钢端口以保证端口焊缝相匹配。

4.1.2.3正面焊接完后,翻转工件180°,将另一侧的焊缝焊完,顺次同上。

4.1.2.4平台全部焊接完毕后,将焊渣、飞溅等杂物清理干净,并用钢丝刷清扫焊缝及附近区域,使其呈现金属光泽。

修补漏焊、缺焊及超标的焊缝缺陷,且补焊的焊缝应与原焊缝间保持圆滑过渡。

4.2基础骨架4.2.1工艺简图(见附图2)4.2.2焊接施工4.2.2.1将基础倒立放,先焊上下法兰与圆钢的焊缝,焊接顺次如图2所示1-8序号对称焊接,上法兰焊道三层(图4),下法兰焊道二层,再焊加强板与法兰的焊缝,焊道一层,采用如图1-8顺次对称焊接。

4.2.2.2将基础骨架正立放,焊下法兰与圆钢、加强板的焊缝,焊接顺次及层数同上。

4.2.2.3将基础骨架平放,焊接加强板与圆钢焊缝,焊接顺序如附图2中的1-8所示,焊道一层。

注意:加强板的端口焊缝一定要与加强板两侧焊缝相匹配。

4.3塔靴组装4.3.1工艺简图(见附图3)4.3.2具体操作步骤4.3.2.1辅工根据管直径调节好两胎板中间位置的管工架高度。

4.3.2.2辅工将管件吊放到调节好的支架上,使正圆形一端轻轻放到固定胎法兰内,将另一端对准其活动胎法兰。

用丝杆将活动胎前移150mm。

4.3.2.3调节支架,使钢管在法兰内间隙均匀,小活动胎一端高低点对正,辅工将法兰与钢管点在一起。

4.3.2.4点对完毕,主工检查无误后,吊至焊点。

4.4塔脚组装4.4.1工艺简图(见附图4)4.4.2焊接施工4.4.2.1为了使塔脚焊接翻动时各零部件不变位,对角钢主材,连板及相应的肋板进行定位焊,长度L=20—30mm,间距为100—200 mm。

4.4.2.2焊接方向及顺次如图2所示,焊接层次及工艺参数根据不同板厚从表2中选择。

T形接头的构件两侧焊缝按图3所示1—4的顺次焊接,连板与角钢主材的对接焊缝如图4所示1—4顺次焊接,焊缝宽度C及余高h从表3中选择。

对接焊缝尺寸的要求表34.4.2.3 在进行每层焊接时,应将前一层熔渣和溅屑清除干净方可施焊,每层焊缝的层内接头应相互错开。

注意:构件端口焊缝应与构件两侧焊缝相匹配,禁止在母材上引弧,以免裂纹的出现。

4.4.2.4角钢塔的塔脚形式各一,其余塔脚形式见附表所列的焊接顺序及方向。

附图一11'7'2'1'10'6'5'4'3'2'1'32 19'8'AA 处放大B---B13'3'7'11'1'134 3 112'8'9'5'4'10'6'2'B-B附图二46173528B B AA73528461A-A32183574 1 26B-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