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工艺规程最新版要点
焊接制造规范与标准最新版

焊接制造规范与标准最新版引言焊接作为一种重要的金属连接技术,广泛应用于建筑、船舶、汽车、航空航天等行业。
随着新材料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焊接制造规范与标准也随之更新,以确保焊接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 焊接材料的选择焊接材料的选择应根据被焊接金属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和工作环境来确定。
焊接材料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并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
2. 焊接工艺的制定焊接工艺包括焊接方法、焊接参数、焊接顺序等。
工艺的制定应考虑焊接接头的类型、焊接位置、焊接变形等因素,以确保焊接质量。
3. 焊接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焊接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校准,确保其性能稳定可靠。
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的操作规程,并按照规定进行操作。
4. 焊接环境的要求焊接环境应清洁、干燥、无尘,避免焊接过程中的污染。
同时,应控制焊接区域的温度和湿度,以减少焊接缺陷的产生。
5. 焊接操作人员的要求焊接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格证书,并定期接受培训和考核。
操作人员应熟悉焊接工艺,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6. 焊接质量的控制焊接过程中应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包括焊接前的准备工作、焊接过程中的监控和焊接后的检验。
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
7. 焊接缺陷的预防与处理焊接缺陷如裂纹、气孔、夹渣等应通过合理的工艺设计和严格的操作控制来预防。
一旦发现缺陷,应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
8. 焊接结构的检验与验收焊接完成后,应对焊接结构进行严格的检验,包括无损检测、力学性能测试等。
只有符合标准的焊接结构才能被验收。
9. 焊接安全与环境保护焊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同时,应采取措施减少焊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
结语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焊接制造规范与标准也在不断更新。
企业和操作人员应密切关注行业动态,及时更新知识,确保焊接制造的安全性和先进性。
请注意,以上内容为概述性质,具体的焊接制造规范与标准应参考最新的国家或行业标准文件。
焊接工艺规范及操作规程

焊接工艺规范及操作规程1 . 目的和合用范围1 .1 本规范对本公司特殊过程 ――焊接过程进行控制, 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
焊接。
合用的焊接方法包括: 手工电弧焊、 气体保护焊、 埋弧焊及相应焊接方法的组合。
3 . 焊接通用规范3 . 1 焊接设备3 .1 .1 焊接设备的性能应满足选定工艺的要求。
3 .1 .2 焊接设备的选用:手工电弧焊选用 ZX3-400 型、 BX1-500 型焊机CO2 气体保护焊选用 KR Ⅱ-500 型、 HKR -630 型焊机埋弧自动焊选用 ZD5 (L )-1000 型焊机3 .2 焊接材料3 .2 .3 焊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熔化焊用钢丝》(GB /T14957)、《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GB /T8110)及《碳钢药芯焊丝》(GB /T10045)、《低合金钢 药芯焊丝》(GB /T17493)的规定。
3 .2 .4 埋弧焊用焊丝和焊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埋弧焊用碳钢焊丝和焊剂》(GB /T5293)、《低合金钢埋弧焊用焊剂》(GB /T12470)的规定。
的规定。
3.2.2 焊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钢焊条》(GB /T5117),《低合金钢焊条》(GB /T5118) 证明书或者检验报告; 其化学成份、力学性能和其它质量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定。
3 .2 .1 焊接材料的选用应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 并应具有钢厂和焊接材料厂出具的质量GB50017-2003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205-2001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JGJ81-2002 《建造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本规范引用如下标准: 和普通构筑物的钢结构工程中, 钢材厚度≥4mm 的碳素结构钢和低和金高强度结构钢的多层和高层梁柱框架结构等工业与民用建造 2. 1.2 本规范合用于各类铁塔结构、 桁架结构、气体质量应符合该标准中优等品的要求,即其 CO2 含量(V /V )不得低于 99.9%,水3 .2 .6 焊缝金属应与主体金属相适应。
焊接工艺规程

焊接工艺规程焊接工艺规程是指在焊接过程中要遵守的操作规范和技术要求。
它是确保焊接质量,保障工作人员安全以及保证工作环境的重要依据。
以下将详细介绍焊接工艺规程的相关内容。
焊接工艺规程通常包括焊接设备的准备、焊接工艺参数的选择、焊接材料的选择和处理、焊接操作步骤的要求等多个方面。
首先是焊接设备的准备,包括检查焊机、气瓶和接地线的状态,确保其正常工作。
同时,要检查焊接设备的接线是否牢固,以免发生电气事故。
焊工在操作设备前,还需戴好防护用具,如焊接面罩、焊手套、防护服等,确保自身安全。
其次是焊接工艺参数的选择。
根据所需焊接材料的厚度、类型和位置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焊接电流、电压和速度等参数。
对于不同焊接材料和焊缝形式,有相应的要求和标准,需要注意保持合适的焊接温度,避免焊接温度过高或过低而导致焊接质量下降。
焊接材料的选择和处理也是焊接工艺规程中的重要内容。
根据所需焊接材料的类型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焊条或焊丝。
在进行焊接操作前,还需对焊接材料进行处理,如除去焊条表面的油污、氧化物等杂质,确保焊接时焊缝的质量。
焊接操作步骤的要求是确保焊接质量的关键环节。
焊工在进行焊接操作前,需要对焊缝进行清洁和加热,以保证焊接时的质量。
在焊接过程中,焊工需要掌握合适的焊接速度和焊接角度,以确保焊接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同时,要注意焊接时的保护措施,如用气体保护焊时,需保持足够的氩气流量,以避免气体泄漏造成焊接缺陷。
此外,焊接工艺规程还包括焊后处理的要求。
焊工在完成焊接任务后,应及时清理焊渣和焊接残余物,确保焊缝表面光滑,无锈蚀和杂质。
对于关键部位的焊接,还需进行焊缝的力学性能和无损检测,以确保焊接质量符合要求。
综上所述,焊接工艺规程是焊接过程中重要的依据,对保证焊接质量和工作安全起着重要作用。
只有严格按照焊接工艺规程的要求进行操作,才能确保焊接质量和工作环境的安全。
因此,焊接工艺规程的制定和执行是每个焊工都应重视的事情。
只有在该规程的指导下,我们才能进行高质量的焊接工作,为各行各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焊接工艺规范及操作规程

焊接工艺规范及操作规程1焊接通用工艺1 范围本守则规定焊接加工的工艺规则,适用于本公司焊接加工。
2 焊工2.1焊工必须经过考试并取得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焊工考试按照JG/T5080.2进行。
2.2 焊工必须严格遵守焊接工艺规程,严禁自由施焊及在焊道外的母材上引弧。
3 焊前准备3.1 焊接前应检查并确认焊接设备及辅助工具等处于良好状态。
3.2 焊接工作尽可能在室内进行,当工件表面潮湿或暴露于雨雪条件下,不得进行焊接作业。
3.3 焊条、焊剂和药芯焊丝应按产品说明书的规定进行烘干。
低氢焊条在施焊前必须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350~400℃,时间1~2h。
一般在常温下超过4h即重新烘干。
酸性焊条一般可不烘干,但焊接重要结构时经150~200℃烘干1~2h。
3.4焊材的选用3.4.1钢材和焊条的选配3.4.2 焊丝、焊剂的选配3.5 碳素钢板厚大于50mm、低合金钢板厚度大于36mm时,施焊前一般应进行预热至100~150℃,预热区应在焊缝两侧,每侧宽度不应小于焊件厚度的两倍且不小于100mm。
3.6 焊接部位必须进行焊前清理、去除铁锈、油污等杂质,重要部位还要求打磨光洁。
4 焊接4.1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合理的焊接参数进行焊接,不允许超大电流焊接。
4.2 多层焊时,前一层焊道表面必须进行清理,检查、修整,如发现有影响焊接质量的缺陷,必须修整清除后再焊。
4.3 焊后处理4.3.1 焊接结束,焊工应清理焊道表面的熔渣飞溅物,检查焊缝外形尺寸及外观质量。
公司规定要敲钢印的部位打上焊工钢印。
4.3.2 焊缝缺陷超标允许返修,但返修次数不超过两次。
4.3.3 焊缝出现裂纹时,焊工不得擅自处理,应及时的报告技术人员,查清原因,订出修补措施方可处理。
4.3.4 对于一些封闭型结构,多焊缝、长焊缝的构件,焊后应进行锤击、振动等方法消除残余应力,产品技术条件中要求热处理的,应采用热处理消除应力。
5各种焊接方法规范5.1 手工电弧焊5.1.1 有焊接工艺的按焊接工艺规定操作。
焊接工艺规程

焊接工艺规程1 焊接环境当焊接环境出现下列任一情况时,须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否则禁止施焊:✧被焊接面处于潮湿状态,或暴露在雨、雪和高风速条件下。
✧采用手工电弧焊作业(风力大于5m/s)和CO2气保护焊(风力大于2 m/s)作业时,未设置防风棚或没有措施的部位前情况下。
✧焊接操作人员处于恶劣条件下时。
✧相对湿度大于90%。
✧雨雪环境。
2 定位焊✧定位焊焊缝所采用的焊接材料及焊接工艺要求应与正式焊缝要求相同。
✧定位焊焊缝的焊接应避免在焊缝的起始、结束和拐角处施焊,弧坑应填满,严禁在焊接区以外的母材上引弧和熄弧。
✧定位焊的焊脚尺寸不应大于焊缝设计尺寸的2/3,且不大于8mm,但不应小于4mm。
对于厚板的定位焊在定位前必须用火焰进行预热,且定位焊预热温度一般要比正式施焊时高20度左右,以防止产生定位焊缝裂纹。
✧定位焊焊缝有裂纹、气孔、夹渣等缺陷时,必须清除后重新焊接,如最后进行埋弧焊时,弧坑、气孔可不必清除。
✧定位焊时一般采用Φ3.2mm的焊条进行,同时应采用较大的电流,以保证定位焊缝有一定的熔深。
3 引弧和熄弧板重要的对接接头和T接头的两端应装焊引弧板和熄弧板,其材料及接头原则上应与母材相同,其尺寸为:手工焊—80×50×tmm (t一般应与构件的厚度一致),焊后用气割割除,磨平割口。
4 焊缝清理及处理多层和多道焊时,在焊接过程中应严格清除焊道或焊层间的焊渣、夹渣、氧化物等,可采用砂轮、凿子及钢丝刷等工具进行清理。
从接头的两侧进行焊接完全焊透的对接焊缝时,在反面开始焊接之前,应采用适当的方法(如碳刨、凿子等)清理根部至正面完整焊缝金属为止,清理部分的深度不得大于该部分的宽度。
每一焊道熔敷金属的深度或熔敷的最大宽度不应超过焊道表面的宽度。
同一焊缝应连续施焊,一次完成;不能一次完成的焊缝应注意焊后的缓冷和重新焊接前的预热。
加筋板、连接板的端部焊接应采用不间断围角焊,引弧和熄弧点位置应距端部大于100mm,弧坑应填满。
(完整word版)焊接工艺规程

Ⅰ级
熔透
RT
10%
焊缝两端各250-300mm
焊缝长度大于1。2m时,中间加探250-300mm
GB/T 3323—2005
B
Ⅱ级
7
其他对接焊缝
12-60
Ⅰ级
UT
100%
焊缝全长
GB/T11345—2013
B
Ⅰ级
熔透
RT
10%
焊缝两端各250-300mm
焊缝长度大于1.2m时,中间加探250—300mm
2)底板间的横向对接焊缝;
3)组装隔板单元后首先焊接隔板和底板的焊缝、然后焊接隔板和底板加劲肋的焊缝;
4)组装腹板单元后首先焊接腹板和底板的角焊缝(中间向两侧对称进行焊接,同一梁段上的多个腹板,应从梁段中间的向两侧的腹板对称焊接),然后焊接隔板和腹板的焊缝,最后焊接隔板和翼板的焊缝;
5)组装顶板单元后,先焊接顶板和隔板,后焊接顶板和腹板。
4。8埋弧焊焊剂使用前放入烘干箱烘干,烘干温度300-350℃,烘焙2h,放到干燥器中冷却。
5。焊前监控措施
5。1熟悉有关图纸和工艺文件,核对焊接部件,确定焊接起点。
5。2检查并确认使用的设备工作状态正常,仪表工具良好、齐全,空气湿度80%以上不允许焊接。
5。3焊前清理:焊接前,必须彻底清除接头坡口及其附件表面的油、锈、底漆和水等污物。
4.焊材储存和使用要求
4。1焊材必须在干燥通风的室内存放,焊材储存库内,不允许放置有害气体和腐蚀性介质,室内保持整洁。
4.2焊材存放在专用架子上,严防焊条受潮.
4。3 。焊材堆放时应按种类、牌号、规格、入库时间分类堆放,每垛应有明确标记,避免混乱。
4。4焊材在供应给使用单位之后至少在6个月之内可保证使用,入库的焊材应做到先入库的先使用.
焊接工艺规程

焊接工艺规程一、引言焊接作为一种重要的工艺,在机械加工、装配和制造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焊接工艺规程是对焊接过程、设备、操作等方面进行严格规范和标准化的文件,它是焊接质量保证的重要手段之一,有助于提高焊接质量,减少事故发生,保障生产安全。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手工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埋弧焊等多种焊接工艺,适用于搭接焊、角焊、对接焊、填充焊等多种焊接方式,适用于冶金、化工、能源等多个行业中的焊接作业。
三、焊接材料与设备1、焊接材料:焊接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或相关标准要求,焊缝材料和母材的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2、焊接设备:焊接设备应符合国家标准或相关标准要求,符合安全要求,经过检验合格方可使用。
四、焊接工艺1、焊接工艺的选择应根据对接材料、焊接位置、焊缝形式、厚度和质量要求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确立技术方案。
2、焊接前应进行表面处理、除油除氧等预处理,确保焊接质量。
3、焊接过程中应保证焊接电流、电压、电极直径、焊接速度等焊接参数符合规范要求。
4、焊接操作人员应具有相应的职业培训和证书,熟悉所需焊接技术,严格执行规范要求。
5、焊接过程中应防止引起开裂、气孔、未熔合等缺陷,确保焊接质量。
6、焊接完成后应进行外观检查、尺寸检查和焊缝无损检测等,确保焊接质量符合要求。
五、安全防护措施1、切勿在没有专人看护的情况下离开焊接设备。
2、在现场周围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和障碍物,防止外来干扰。
3、其它人员应离焊接现场一定安全距离,在必要时戴上相应的防护装备。
4、焊接过程中应注意防止火花溅落,避开有易燃、易爆物品的区域。
5、在使用气体保护焊接时,应注意保护设备和人员免受气体泄漏的影响。
六、焊接记录与检验1、在焊接现场应有专人填写记录,记录内容应包括焊接材料、设备、焊接参数、操作人员等有关信息。
2、焊接完成后应进行外观检查、尺寸检查和焊缝无损检测等,确保焊接质量符合要求。
3、焊接记录和检验报告应保存至少五年,作为质量保证参考文件。
焊接工艺规程完整

焊接工艺规程完整手工电弧焊焊接工艺规程目录:1.用途及说明2.焊接设备及工辅具3.焊接材料4.焊工5.焊接工艺6.焊接质量检验1.用途及说明本工艺规程适用于专业厂、生产车间生产的手工电弧焊总成,同时也是技术科、检查科、生产车间进行工艺设计、焊接质量检查及产品验收的依据。
2.焊接设备及工辅具2.1 手工电弧焊电源种类常用型号有交流弧焊机(BX-500、BX1-300、BX3-300等)、旋转式直流弧焊发电机(AX1-500、AX3-300等)、弧焊整流器(ZXG1-250、ZXG1-400等)和逆变弧焊整流器(ZX7-250、ZX7-315等)。
2.2 对设备的性能要求2.2.1 要求弧焊电源具有良好的动特性及徒降的外特性。
2.2.2 应有较高的空载电压,使焊接过程中电弧燃烧稳定。
2.2.3 按GB8118-87规定要求,应具有一定的焊接电流可调围。
2.3 设备的选择依据2.3.1 选择设备时要以产品图作为依据,根据焊接金属材质、焊条类型、焊接结构来选择弧焊电源的类型。
2.3.2 根据焊接结构所用材料、板厚围、结构形式等因素确立所需弧焊电源的容量,然后参照弧焊电源技术数据,选用相应的设备。
2.4 设备使用要求2.4.1 使用新焊机或者用已长期停用的焊机时,应仔细观察焊机有无损坏处,在使用前必须按产品说明书进行检验。
2.4.2 焊机的供电回路,焊接回路的接头应可靠合格。
2.4.3 直流电焊机试车时的转向,如与标记方向相反,应将电动机三相进入线中的任意相交换,以改换转向,电机刚起动后,不可立即拉闸断电。
2.5 工具、辅具的要求手工电弧焊工具、辅具包括电缆线、钳焊、面罩、清理工具及劳动保护用品等。
电缆线的长度和导线截面积应根据最大焊接电流来选择,具体见表1.表1:电缆线长度(mm)导线截面积(mm)最大焊接电流(A)200 15 30300 30 50400 50 60600 50 80100 45 603.焊接材料根据焊接结构和要求,选择适当的焊条和辅助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满焊道。
6.施焊完结,清理焊渣及飞溅物。
7.在规定位置打上焊工钢印,作好施焊记录。
8.交检
预热温度
层间温度
焊后热处理
焊接位置
施焊技术
钨极直径
喷嘴直径
气体成分
℃
平焊
Φ mm
Φ mm
焊接规范参数
层次
焊接方法
焊材牌号
规格
极性
电流(A)
电压(V)
速度(mm/s)
SMAW
E2209-17
4
交流
140~160
24~26
150℃
1
日期
1
SMAW
E2209-17
4
交流
160~180
24~26
4~6
150℃
1
审核
吴利初
2
SMAW
E2209-17
4
交流
160~180
24~26
4~6
150℃
1
日期
3
SMAW
E2209-17
4
交流
160~180
24~26
4~6
150℃
1
批准
2.本产品其它焊接接头按本公司《锅炉压力容器焊接通用工艺》要求执行。
接头编号
焊接工艺卡编号
焊接工艺评定编号
焊工持证项目
A1~A6
WPS11-2011-1
PQR46
SMAW-Ⅳ-1G
A7-A8
WPS11-2011-2
PQR55
SMAW-Ⅳ-1G
B1~B6
WPS11-2011-3-4
PQR46
SMAW-Ⅳ-1G
焊接工艺卡
焊接工艺卡编号
WPS14-2011-1
接头名称
筒体纵缝
接头编号
A1~A6
焊工持证项目
SMAW-Ⅳ-1G
母材
SUS304
规格
φ1100×10mm
焊接过程
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编号
PQR46
接头简图
1.按图示组对定位接头,用角磨机制备坡口。
2.清理坡口表面及两侧20mm内的水、油污、铁锈、氧化皮等杂物。
SMAW-Ⅳ-2FG
C3、C5
WPS11-2011-11
PQR55
SMAW-Ⅳ-2FG
C4、C10
WPS11-2011-12
PQR46
SMAW-Ⅳ-2FG
C7、C9
WPS11-2011-13
PQR55
SMAW-Ⅳ-2FG
产品名称
滴液分离器
产品型号
高度1496Ф798体积0.1M3
产品编号
WPS14-2011
SMAW
A102
4
交流
140~160
24~26
150℃
1
日期
1
SMAW
A102
4
交流
160~180
24~26
4~6
150℃
1
审核
吴利初
2
SMAW
A102
4
交流
160~180
24~26
4~6
150℃
1
日期
3
SMAW
A102
4
交流
160~180
24~26
4~6
150℃
1
批准
4
SMAW
A102
4
交流
160~180
满焊道。
6.施焊完结,清理焊渣及飞溅物。
7.在规定位置打上焊工钢印,作好施焊记录。
8.交检
预热温度
层间温度
焊后热处理
焊接位置
施焊技术
钨极直径
喷嘴直径
气体成分
℃
平焊
Φ mm
Φ mm
焊接规范参数
层次
焊接方法
焊材牌号
规格
极性
电流(A)
电压(V)
速度(mm/s)
烘烤温度℃
保温时间h
用量(根)
编制
陈小艳
定位焊
检
验
序号
本厂
监检
部门
用户或
第三方
3.焊丝、焊剂按规定烘干、焊丝应去除油、锈及水份污物。
4.按规范施焊定位焊缝,定位焊缝长度15-20mm,间距150-200mm。
5.按规范依次施焊1~4层焊缝.第1层焊后应反面清理坡口,发现缺
陷去除,第4层焊缝施焊前应用薄片沙轮清理焊根,显露出正面打
底的焊缝金属。第3层焊缝焊接时可在坡口二侧作短暂停顿,以填
烘烤温度℃
保温时间h
用量(根)
编制
陈小艳
定位焊
SMAW
A102
4
交流
140~160
24~26
150℃
1
日期
1
SMAW
A102
4
交流
160~180
24~26
4~6
150℃
1
审核
吴利初
2
SMAW
满焊道。
6.施焊完结,清理焊渣及飞溅物。
7.在规定位置打上焊工钢印,作好施焊记录。
8.交检
预热温度
层间温度
焊后热处理
焊接位置
施焊技术
钨极直径
喷嘴直径
气体成分
℃
平焊
Φ mm
Φ mm
焊接规范参数
层次
焊接方法
焊材牌号
规格
极性
电流(A)
电压(V)
速度(mm/s)
烘烤温度℃
保温时间h
用量(根)
编制
陈小艳
定位焊
D1、D7
WPS11-2011-5
PQR52
SMAW-Ⅳ-2FG
D2、D6
WPS11-2011-6
PQR46
SMAW-Ⅳ-2FG
D3~D5
WPS11-2011-7-8
PQR55
SMAW-Ⅳ-1G
C1、C8
WPS11-2011-9
PQR55
SMAW-Ⅳ-2FG
C2、C6
WPS11-2011-10
PQR55
2.清理坡口表面及两侧20mm内的水、油污、铁锈、氧化皮等杂物。
检
验
序号
本厂
监检
部门
用户或
第三方
3.焊丝、焊剂按规定烘干、焊丝应去除油、锈及水份污物。
4.按规范施焊定位焊缝,定位焊缝长度15-20mm,间距150-200mm。
5.按规范依次施焊1~4层焊缝.第1层焊后应反面清理坡口,发现缺
陷去除,第4层焊缝施焊前应用薄片沙轮清理焊根,显露出正面打
4
SMAW
E2209-17
4
交流
160~180
24~26
4~6
150℃
1
日期
焊接工艺卡
焊接工艺卡编号
WPS14-2011-3
接头名称
膨胀节+筒体环缝
接头编号
B1~B2
焊工持证项目
SMAW-Ⅳ-1G
母材
SUS304
规格
φ1100×10mm
焊接过程
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编号
PQR46
接头简图
1.按图示组对定位接头,用角磨机制备坡口。
(单位名称)
焊接工艺规程
规程编号:WPS14-2011
产品编号:项目:
用户:位号:
图号:CL1100-440/1.5L名称:滴液分离器
版次
阶段
修改标记及处数
编制人及日期
审核人及日期
批准人及日期
备注
A
焊接接头编号表
接头编号示意图
见附图
焊接工艺规程编制说明:
1.本规程按GB150-98,JB/T4709-2007、《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及本公司质保手册编制。
24~26
4~6
150℃
1
日期
焊接工艺卡
焊接工艺卡编号
WPS14-2011-2
接头名称
上、下管箱筒节纵缝
接头编号
A7~A8
焊工持证项目
SMAW-Ⅳ-1G
母材
S22053
规格
φ1100×10mm
焊接过程
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编号
PQR55
接头简图
1.按图示组对定位接头,用角磨机制备坡口。
2.清理坡口表面及两侧20mm内的水、油污、铁锈、氧化皮等杂物。
检
验
序号
本厂
监检
部门用户或第三方源自3.焊丝、焊剂按规定烘干、焊丝应去除油、锈及水份污物。
4.按规范施焊定位焊缝,定位焊缝长度15-20mm,间距150-200mm。
5.按规范依次施焊1~4层焊缝.第1层焊后应反面清理坡口,发现缺
陷去除,第4层焊缝施焊前应用薄片沙轮清理焊根,显露出正面打
底的焊缝金属。第3层焊缝焊接时可在坡口二侧作短暂停顿,以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