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诗歌四首的同步练习

合集下载

语文:第8课《外国诗两首》同步练习(语文版九年级下)

语文:第8课《外国诗两首》同步练习(语文版九年级下)

外国诗两首同步练习一、基础题(16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guàn( )木 jiàn( )踏理cǎi( ) 苦不kān( )言2.下列加粗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A.试卷卷宗眷恋胜券在握B.海堤提防谛听有的放矢C.投掷窒息桎梏脸炙人口D.和谐挟持邂逅一泻千里3.用下列词语各造一个句子。

(6分)①忧郁:②怀恋:③流逝:4.用“假如……,不要……,不要……,相信……”说一段话。

(4分)二、整体感悟(6分)1.读了《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你有何收获?(3分)2.《一条未走的路》寄托诗人怎样的人生感慨?(3分)三、课文阅读题(15分)阅读《一条未走的路》的第3、4节,回答问题。

1.用“/”给下列句子标记朗读需停顿的地方。

(只标记一处)(4分)①都埋在还没被踩过的落叶底下。

②于是带来完全不同的一番景象。

2.诗人为什么选择这一条而不选择另一条路?(2分)3.诗中为什么说“有两条路,相差无几”?(2分)4.第二节中为什么要长叹一口气?(3分)5.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你如何看待?(4分)四、中考题(13分)1.(3分)下列句子中,加粗字字形和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两人见面,非常亲热,拉着手寒喧(xuān)了好一阵子。

B.轰隆隆,雷声从远处传来,振(zhèn)动山谷。

C.他不小心打碎了那个漂亮的玻璃杯,于是耳朵里塞满了妈妈的唠叨埋(mái)怨。

D.缜(zhěn)密的逻辑思维,是思路清晰流畅的关键。

2.(3分)下面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境是一日不如一日。

B.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C.斑羚飞渡D.其时我是十八岁,便旅行到南京,考入水师学堂,分在机关科。

3.(4分)同样一句话,说话时重音不同,强调的意思也不一样。

按照括号里的要求,下面这个句子应该怎么说?请你用着重号(·)给它标上重音。

A.你为什么这么高兴?(询问原因)B.你为什么这么高兴?(强调程度)4.(3分)下列用词造句哪一项有错误?请你把它选出来( )A.酝酿:这次班会经过大家的充分酝酿,组织得非常好。

高中语文外国诗三首同步练习4 人教版

高中语文外国诗三首同步练习4 人教版

高中语文外国诗三首同步练习41.《篱笆那边》中“草莓”“篱笆”“上帝”可有哪些寓意?参考答案:学生可能有如下观点。

观点一:狄金森一生中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家乡度过的,生活圈子极其狭小。

父亲去世后,她更加深居简出,几乎与世隔绝,终日闭门作诗写信。

结合其生平,我们可作解读如下:“草莓”可能是人世的充满诱惑的外部世界;“篱笆”可能是诗人心灵的内部世界与人世的外部世界之间的一个障碍物:“上帝”可以解释为想走向外部世界的矛盾情意(如被“弄脏”)或世人的认知和理解(如被“责骂”)。

因此说诗歌是用隐喻的方式传达出了诗人不被人理解和帮助的孤独之情。

观点二:诗歌或许是诗人对世界人生的瞬间感悟。

如:她感悟到那棵“草莓”就是一种诱惑,或许是美好的,或许是邪恶的,我们远远地看着它。

人的欲望就是一道篱笆”,隔着这道“篱笆”,总感受到那棵“草莓”是甜的。

但“上帝”即理智总是约束人们,而人们总想寻找一个理由冲破欲望的“篱笆”,有的冲破了,有的始终站在“篱笆”的这边。

2.阅读普希金的《致恰达耶夫》,回答(1)~(3)题。

爱情、希望、平静的光荣并不能长久地把我们欺诳,就是青春的欢乐,已经像梦、像朝雾一样的消亡;但我们的内心还燃烧着愿望,在残暴的政权的重压之下,我们正怀着焦急的心情,在倾听祖国的召唤。

我们忍受着期望的折磨,等候那神圣的自由时光,正像一个年青的恋人,在等待那真诚的约会一样。

现在我们的内心还燃烧着自由之火,现在我们为了荣誉献身的心还没有死亡,我的朋友,我们要把我们心灵的美好的激情,都呈现给我们的祖国!同志,相信吧;迷人的幸福的星辰,就要上升,射出光芒,俄罗斯从睡梦中苏醒,在专制暴政的废墟上,将会写上我们姓名的字样!(1)“欺诳”的意思是,“诳”音。

(2)诗中运用了恰当形象的比喻表达诗人的思想和感情。

如用“像朝雾一样的消亡”表现出诗人朦胧的迷幻般的;用“年青恋人”等待“真诚的约会”,细致入微地描绘出诗人;用“迷人的幸福的星辰”“就要上升,射出光芒”,贴切地表现了。

九年级语文下册 4《外国诗两首》同步练习2 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 4《外国诗两首》同步练习2 新人教版

《外国诗两首》同步练习(一)书写·读音1.给带粗的字注音:虔信()慰藉()镶嵌()2.把下列句子认真抄写一遍,要求书写正确、规范、美观: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理解·积累3.《祖国》一诗的作者是_____国诗人________,本诗选自____________。

4.把古诗补充完整:⑴宁为百夫长,__________。

⑵__________,对影成三人。

⑶驱鸡上树木,__________。

分析·巩固阅读下面诗歌并回答问题: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连我的理智也不能把它制胜。

无论是鲜血换来的光荣,无论是充满了高傲的虔信的宁静,无论是那远古时代的神圣的传言,都不能激起我心中的慰藉的幻梦。

但我爱——我不知道为什么——它那草原上凄清冷漠的沉静,它那随风晃动的无尽的森林,它那大海似的汹涌的河水的奔腾;我爱乘着马车奔上村落间的小路,用缓慢的目光透过那苍茫的夜色,惦念着自己夜间的宿地,迎接着道路旁荒村中那点点颤抖的灯光;我爱那野火冒起的轻烟,草原上过夜的大队车马,苍黄的田野中小山头上那两棵闪着微光的白桦。

我怀着人所不知的快乐,望着堆满谷物的打谷场,覆盖着稻草的农家茅房,镶嵌着浮雕窗板的小窗;而在有露水的节日夜晚,在那醉酒的农人笑谈中,观看那伴着口哨的舞蹈,我可以直看到夜半更深。

5.《祖国》一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统摄全诗,诗人把对祖国的感情比喻为“___________”。

6.从《祖国》一诗的内容看,诗人对祖国奇异的“爱情”指什么?7.诗中“无论……无论……无论……”引领的三个诗句的含义是什么?8.莱蒙托夫所抒发的爱国之情,主要通过描写俄罗斯的夜色及夜色中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应用·迁移阅读俄国莱蒙托夫1932年写的一首诗《帆》,完成下列问题。

在大海的深蓝色的浓雾里一片孤孤的帆儿闪着白光。

——它在寻求甚么,在这遥远的异地?它抛下了甚么,在那自己的故乡?波涛在汹涌着,海风在呼啸着,桅杆弓起腰来发出轧轧的声动,唉,——它不是在寻求幸福,它也不是在逃避幸福!它下面是澄清的碧色的水流,它上面是黄金色的阳光!而它,不安的,在祈求着风暴,仿佛是在风暴中才有安祥!9.本诗中诗人的自我形象是什么?诗中“浓雾”、“波涛”、“海风”、“桅杆”、“水流”、“阳光”、“风暴”等形象的作用是什么?10.诗中的“幸福”指的什么?11.这首诗抒发出来的强烈情感是什么?二)书写·读音1.给带点的字注音深邃()晨曦()河畔()潺潺()瞰望()黝黑()理解·积累2.《黑人谈河流》的作者___是国诗人______,黑人文艺复兴的领袖,被称为________。

七年级语文下册《19外国诗两首 同步练习1(1)》 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19外国诗两首 同步练习1(1)》  含答案

外国诗两首同步练习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读诗,回答问题。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1、是一首著名的诗,作者是俄国伟大诗人。

2、“生活欺骗了你”并非单指上当受骗,而是指。

3、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诗人告劝我们: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因为我们要相信。

4、“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这一句应怎么理解?《未选择的路》同步练习1.文学常识填空。

①《未选择的路》的作者是________国诗人。

②《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作者是俄国诗人。

他的著名的诗作有________、________等。

2.给诗句选择适当的词语。

①我流过一座森林,/柔波便________(A.荡荡地 B.轻轻地)/把那些碧翠的叶影儿,/________(A.纺织成 B.裁剪成)你裙裳。

②我在那路口久久________(A.站立B.伫立),/我向着一条路________(A.极目 B.放眼)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3.对下列加横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黄色的树林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涉足:趟过水进入某种环境。

B.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延绵:延续不断。

C.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瞬息:一眨眼一呼吸的短时间。

D.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向往:因热爱、羡慕某种事物或境界而希望得到或达到。

4.按要求默写。

①写出《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与追求、勇于面对现实、拥抱苦难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未选择的路》一诗中表现了“我”对已选择的路的无怨无悔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体会诗人在诗句“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七年级语文下册 6.24《外国诗歌两首》同步练习 北京课改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6.24《外国诗歌两首》同步练习 北京课改版

《外国诗歌两首》同步学习探究训练语言基础知识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

诗人把动物写得有诗情画意,透出浓浓爱意。

2.下面诗句的重音的划分欠妥的一项是()A.人们嘲弄地向它扔石头。

B.它却漠然面对这恩赏。

C.只有一颗颗金色的星星。

D.滚动在眼中,滴落在雪上。

3.根据诗文,填上恰当的修饰语。

____的脚步 ____的心灵 ____的天空 _____的小径 ____的星星 ____的月牙_____的悲鸣 _____的流水4.下列加点的字解释欠妥的一组是()A.母狗整天抚爱着它们。

抚爱:照料,爱护。

B.人们嘲弄地向它扔石头。

嘲弄:嘲笑戏弄。

C.盈盈的流水间隔着石头。

盈盈:轻快。

D.何等的神秘和美丽。

何等:多么。

5.默写描写母狗失掉小狗后的表现的诗句。

语言表达训练6.《狗之歌》主要写了什么内容?7.《柯尔庄园的野天鹅》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8.读下面一则消息,完成相关问题。

新华社6月1日电国家林业局宣传办主任、新闻发言人曹清尧1日在国台办例行记者会上说,向台湾同胞赠送大熊猫的相关工作已经开始。

这对大熊猫一旦确定后,我们将公开为大熊猫征名,按照以往习惯,大熊猫将采取双名制,即乳名和大名,均为两个汉字,在大陆征集乳名,在台湾征集大名。

⑴根据提供的消息提取主要信息(不超过10个字)。

⑵你有兴趣为这对赠台大熊猫取名吗?试一试。

乳名:大名:9.安徒生童话是好教材,其实名著都是指导我们人生的好教材.从下面所列举的名著或其他你曾经阅读过的名著中选出一部,简要写出这部“教材”好在哪里。

①《三国演义》②《水浒》③《西游记》④《鲁滨孙飘流记》⑤《钢铁是怎样炼成的》⑥《格列佛游记》10.大街上挂出了两条横幅广告:“汇声汇色”炒外汇慧声慧色——陈慧琳南京演唱会”广告中“汇声汇色”与“慧声慧色”两个词都是仿自_________(填一成语),对这类语言现象,褒贬不一,你持何种态度?请说出你的看法与理由。

人教新版九年级(上)《第4课 外国诗两首》同步练习卷(2)

人教新版九年级(上)《第4课 外国诗两首》同步练习卷(2)

人教新版九年级上册《第4课外国诗两首》同步练习卷(2)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遐.想消逝.栖.息喧.响微yàng树líyōu暗沉jì2.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B.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便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

C.他从报上看到某大学研究生院和《中国文化》编委会联合主办《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暑期讲习班》的招生启事,立刻写信去报名。

D.“唉!”作家叹道,“红尘之中,人海茫茫,要找出个不知姓名的陌生人来,这不是大海捞针吗?”3.品味下列句子的含义。

(1)当所有的鸟儿因骄阳而昏晕,/隐藏在阴凉的林中,就有一种声音/在新割的草地周围的树篱上飘荡。

(2)河水悄悄流入梦乡,/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夜莺的歌声沉寂了,/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4.请你根据自己对《夜》的理解与感受,在下面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拟写一段诗意的句子。

暗香浮动,是夜的芬芳;蝉鸣虫吟,是;“山明水秀夜来霜”,是夜的诗篇;,是夜的故事;,是夜的旋律;《深山夜画》,是。

5.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在深思和遐想中,我们会有所感悟。

②这时的景与物都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景与物了,它昭示着一种道理,喻示着一种理念。

③看到黎明时,我们感悟到它冲破黑暗的力量;看到朝阳时,我们同样感悟到它孕有希望的艰难。

④有时,景与物也昭示着一中自然哲理。

⑤俗话说:“万物皆有理。

”⑥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雄奇的山峰,广阔的原野,欢快的溪流,深沉的海洋,都会引起我们的深思。

⑦朝晖夕阴,寒来暑往,花开叶落,鸟语虫鸣,都会引起我们的遐想。

A.⑤⑥⑦①④③②B.④⑥⑦①③②⑤C.④①⑦⑥⑤③②D.⑤⑦⑥①②③④二.拓展阅读6.又一个五月之夜[俄]费特多美的夜色!温馨笼罩了一切!午夜时分亲爱的家乡啊,谢谢!挣脱冰封疆界,飞离风雪之国,你的五月多么清新,多么纯洁!多美的夜色!繁星中的每一颗,重新又温暖柔和地注视着心灵。

九年级语文下册 4《外国诗两首》同步练习1 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 4《外国诗两首》同步练习1 新人教版

《外国诗两首》同步练习(一)书写·读音1.给带点的字注音:虔.信()慰藉.()镶嵌..()2.把下列句子认真抄写一遍,要求书写正确、规范、美观: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理解·积累3.《祖国》一诗的作者是_____国诗人________,本诗选自____________。

4.把古诗补充完整:⑴宁为百夫长,__________。

⑵__________,对影成三人。

⑶驱鸡上树木,__________。

分析·巩固阅读下面诗歌并回答问题: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连我的理智也不能把它制胜。

无论是鲜血换来的光荣,无论是充满了高傲的虔信的宁静,无论是那远古时代的神圣的传言,都不能激起我心中的慰藉的幻梦。

但我爱——我不知道为什么——它那草原上凄清冷漠的沉静,它那随风晃动的无尽的森林,它那大海似的汹涌的河水的奔腾;我爱乘着马车奔上村落间的小路,用缓慢的目光透过那苍茫的夜色,惦念着自己夜间的宿地,迎接着道路旁荒村中那点点颤抖的灯光;我爱那野火冒起的轻烟,草原上过夜的大队车马,苍黄的田野中小山头上那两棵闪着微光的白桦。

我怀着人所不知的快乐,望着堆满谷物的打谷场,覆盖着稻草的农家茅房,镶嵌着浮雕窗板的小窗;而在有露水的节日夜晚,在那醉酒的农人笑谈中,观看那伴着口哨的舞蹈,我可以直看到夜半更深。

5.《祖国》一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统摄全诗,诗人把对祖国的感情比喻为“___________”。

6.从《祖国》一诗的内容看,诗人对祖国奇异的“爱情”指什么?7.诗中“无论……无论……无论……”引领的三个诗句的含义是什么?8.莱蒙托夫所抒发的爱国之情,主要通过描写俄罗斯的夜色及夜色中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应用·迁移阅读俄国莱蒙托夫1932年写的一首诗《帆》,完成下列问题。

在大海的深蓝色的浓雾里一片孤孤的帆儿闪着白光。

——它在寻求甚么,在这遥远的异地?它抛下了甚么,在那自己的故乡?波涛在汹涌着,海风在呼啸着,桅杆弓起腰来发出轧轧的声动,唉,——它不是在寻求幸福,它也不是在逃避幸福!它下面是澄清的碧色的水流,它上面是黄金色的阳光!而它,不安的,在祈求着风暴,仿佛是在风暴中才有安祥!9.本诗中诗人的自我形象是什么?诗中“浓雾”、“波涛”、“海风”、“桅杆”、“水流”、“阳光”、“风暴”等形象的作用是什么?10.诗中的“幸福”指的什么?11.这首诗抒发出来的强烈情感是什么?(二)书写·读音1.给带点的字注音深邃.()晨曦.()河畔.()潺.潺()瞰.望()黝.黑()理解·积累2.《黑人谈河流》的作者___是国诗人______,黑人文艺复兴的领袖,被称为________。

19外国诗两首 同步练习1 (2)

19外国诗两首 同步练习1 (2)

实用文档....外国..诗两首... 同步练习....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读诗,回答问题。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1.、是一首著名的诗,作者是俄国伟大诗人.................. 。

.2.、“生活欺骗了你”并非单指上当受骗,而是指..................... 。

.3.、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诗人告劝我们: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因为我们要相信.................................. 。

.4.、“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这一句应怎么理解?............................《未选择的路》同步练习...........1..文学常识填空。

........①《未选择的路》的作者是............________........国诗人。

....实用文档....②《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作者是俄国诗人。

他的著名的诗作有............................________........、.________........等。

..2..给诗句选择适当的词语。

............①我流过一座森林,........./.柔波便...________........(.A ..荡荡地.... B ..轻轻地)...../.把那些碧翠的叶影........儿,../________.........(.A ..纺织成.... B ..裁剪成)你裙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策略与测评》(粤教版第二册)· 新世纪出版社出版 华武仁 原创

外国诗歌四首 (《致大海》《我一无所求》《底片》《黑八月》) 一、重点、难点与对策 《致大海》作于1824年。这一年,普希金遭到流放。在此之前,诗人曾打算偷渡出海,逃避流放,但没有成功。写这首诗,正体现着身处困境的诗人对自由的极度向往,表现了诗人在沙皇残酷专制的现实面前,不屈不挠,追求理想的执著精神。奔放而自由的抒情,是《致大海》最重要的特色。这首诗用开阔的意象,澎湃的激情,拟人的手法,直抒胸臆的文笔,纵情抒写大海。诗人对大海以“你”相称,向大海倾吐自己的苦闷之情,借大海表达自己的理想向往。在这一对话过程中,诗人作为抒情主体,获得一个壮阔如大海的抒情形象。整首诗气势磅礴,意境雄浑,诗情奔放,是一曲悲壮而凄美的自由颂歌。 《我一无所求》,题目为编者所加,体现了抒情主人公的精神世界。这是一首爱情诗,抒发了诗人对所爱的人一往情深却一无所求的心意;诗歌含蓄、优美,用词讲究,意境轻柔。《底片》从小处着眼,以小显大,以一个小小的“底片”为写作对象,引发人深深的思考。《黑八月》抒写了抒情主人公的情感态度的变化,从前只爱光明日子,现在也爱如黑八月一样的黑暗日子;诗歌意象鲜明突出,情感态度明确坚定。 学习重点: 1. 领会本单元选编的几位外国诗人的个性风格,感悟他们的诗情诗意。 2. 初步认识中外诗歌的不同风貌。 学习难点: 理解“大海”这一诗歌意象;品味《我一无所求》中所体现的爱与美;把握《底片》一诗富有哲理和思辩的诗意;感悟《黑八月》所呈现的宽厚的人生胸襟。 学习策略: 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感受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情感,了解外国诗歌的一般特点。学生可借助网络平台,作一点课外延伸,进一步感受中外诗歌的不同特色。 二、基础与能力训练 (一) 基础知识 1.下面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闪烁shuò 絮xù 语 迷惘mǎng 喑yīn 哑 B.峭qiào 壁 倔juã强 喋diã喋 薄bó 雾 C.柔嫩nân 嗡wēng 嗡 湿shī 婆 钏chuàn 镯 D.体谅liàng 寂jì 静 一摞luó 啜chuò饮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下乡体验生活期间,他住在一间风雨飘摇的土屋里,衣着打扮也很土气,俨然一位典型的乡巴佬。 B.巴勒斯坦激进组织哈马斯释放了被他们扣押的三名以色列人质,可以色列却投桃报李仍然对哈马斯精神领袖亚辛实施了暗杀行动。 C.李华这次全市统考获得了第十名的好成绩,非常高兴,回家的路上一蹦一跳的,步伐犹如蜻蜓点水一般轻盈。 D.希望某些领导人少说些空话,多干些实事,真正为社会弱势群体谋福利,不要站着说话不腰疼。 3.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2005年全国Ⅱ) A.印度洋海啸发生后,中国政府进行了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对外救援行动。 B.今天老师又在班会上表扬了自己,但是我觉得还需要继续努力。 C.祁爱群看见组织部新来的援藏干部很高兴,于是两人亲切地交谈起来。 D.因患病住院,83岁高龄的黄昆和正在美国的姚明没能到场领奖。 4.下面对本单元诗歌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致大海》的诗人独自徘徊于大海的岸上,领略她的“黄昏时分的幽静”、“任性的脾气的发作”、时而庇护渔人时而让渔船覆没的“喜怒尤常”——所有的一切,都是诗人的奔放自由性格的折射。 B.《我一无所求》用优美的文笔写乡间的生活小景,诗中呈现着各种美丽而恬静的画面。富有画面感和色彩感是泰戈尔抒情诗的一大特点。 C.《黑八月》描写的雨季应该是非常漫长、晦暗的,但是诗人却以一种非常生动有趣的语言来叙说,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对人生宽厚的接纳,反映出一种生活的厚实感和韧性的生命力。 D.《底片》在内容和形式、现象和本质、单一和多样等等方面形成了一种张力,因此富于哲理性和思辨性。在表现方法上,本诗采用了白描、独白的方式。 5.对下列有关《致大海》诗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在你的荒漠之中,有一样东西/它曾使我的心灵为之震惊”,这里的震惊是指拿破仑对俄国的征伐事件。 B.“另一个天才,又飞离我们而去/他是我们思想上的另一位君王”,这里表现了诗人对投身希腊革命的诗人拜伦的崇拜。 C.“正象你一样,他威严、深远而阴沉/他像你一样,什么都不能使他屈服投降”,这是赞美拜伦,更是赞美大海。 D.“到处,人们的命运都是一样:/哪里有幸福,必有教育/或暴君看守得非常严密。”这几句诗表现了诗人对沙皇统治现实的失望。 6.下面是某中学对一个班46名学生心态所作的调查,请用一句话对下列调查作出结论。(不超过10个字) ①你最值得高兴的事情是什么?18人选答“找到一个好朋友”,14人选答“通过自己的努力做成一件事”。 ②你最大的苦恼是什么?17人选答“没有知心朋友”,13人选答“不被别人理解”。 ③你受委屈时向谁诉说?29人选答“朋友”,17人选答“独自忍受”。 ④你对家长的最大希望是什么?17人选答“该自己做的事让自己做主”,16人选答“感情上的理解”。 答: 7.仿照下面的一首小诗,续写一节诗,要求使用比喻的手法,句式和例句相同。 情是 仿写:情是 跳荡的火焰, 炽热鲜艳, 令人陶醉。 但若不添柴加木, 火焰就会熄灭。 8.文学常识填空: ⑴普希金是 (国别)杰出的诗人,他的作品被称为“ ”。诗体小说 是其代表作。 ⑵出生在 诗人 是推荐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913年,他因创作了诗集 而荣获诺贝尔奖。 (二) 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9~14题。 我一无所求 泰戈尔 我一无所求,只站在林边树后。 倦意还逗留在黎明的眼上,露润在空气里。 湿草的懒味悬垂在地面的薄雾中。 在榕树下你用乳油般柔嫩的手挤着牛奶。 我沉静地站立着。 我没有说出一个字。那是藏起的鸟儿在密叶中歌唱。 芒果树在村径上撒着繁花,蜜蜂一只一只地嗡嗡飞来。 池塘边湿婆天的庙门开了,朝拜者开始诵经。 你把罐儿放在膝上挤着牛奶。 我提着空桶站立着。 我没有走近你。 天空和庙里的锣声一同醒起。 街尘在驱走的牛蹄下飞扬。 把汩汩发响的水瓶搂在腰上,女人们从河边走来。 你的钏镯叮当。乳沫溢出罐沿。 晨光渐逝而我没有走近你。 9.“我一无所求”的标题为编者所加,你认为加合理吗? 答:

10.“倦意还逗留在黎明的眼上,露润在空气里。/湿草的懒味悬垂在地面的薄雾中。”几句 诗中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效果如何? 答:

11.诗歌用优美的文笔写乡间的生活小景,诗中呈现着各种美丽而恬静的画面。请自选角度对这一画面作简要评述。 答:

12.“我没有走近你”在诗歌中重复两次,请分析其“重复”的原因? 答:

黑 八 月 沃尔柯特 这么多雨水,这么多生活,正如这黑八月 肿胀的天。我的姐妹——太阳 在她的黄房间里抱窝不出。 „„ 所以当你——我的姐妹 重新出现,用你体谅的眼 和繁花的额分开雨的珠帘, 一切都会同往常不一样了,真的 (你看,他们不让我如我所愿地 爱),因为,我的姐妹呀,那时 我将已学会爱黑暗日子同光明日子一样。 爱黑的雨白的山,而从前, 我只爱我的幸福和你。 13.这几节诗歌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归纳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夸张 ②呼告 ③比喻 ④反复 ⑤比拟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 14.理解下面诗句的含义。 ⑴这么多雨水,这么多生活,正如这黑八月/肿胀的天。 答: ⑵我将已学会爱黑暗日子同光明日子一样。/爱黑的雨白的山,而从前,/我只爱我的幸福和你。 答: (三)课外拓展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5~20题。 啊,向阳花① 布莱克② 向阳花啊!你等累了吧, 你计数着太阳的步伐; 你渴望甜蜜的,黄金的住处, 作为一生旅途的归途。 青春在那里怀着热望而消亡, 苍白的圣女在雪里素裹红妆, 从他们的坟墓中急起追往, 我的向阳花所向往的地方。 (朱维之译) 【注】①诗歌预言了人类社会的更新,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理想社会的热烈追求和向往。②威廉·布菜克(公元1757年一1827年),杰出的英国诗人和画家。 15.诗里的“向阳花”是 的象征。“你等得累了吧”,是对 的真实写照。 16.“青春在那里怀着热望而消亡”一句诗用了 修辞方法,其作用是 。 17.诗歌全文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从诗意表达“显”与“隐”的角度,比较一下诗歌前后两节表达的特色? 答: 。 明天,天一亮„„ 〔法〕雨果 明天,天一亮,原野露曙色, 我就动身。我知道你在跂望。 我行经森林,我行经山泽, 我再不能长此天各一方。 我注视着思念踽踽地走, 什么也不闻,什么也不见, 怀着忧心,倚着背,交*着手, 白昼,我觉得如同黑夜一般。 我不看直下江流的远帆, 也不看落日散成的彩霞, 几时我到了,就在你的墓前, 放下一束青枝和一束花。 (闻家驷 译) 18.明明是诗人自己渴望早一点见到女儿墓,诗人却说“我知道你在跂望”。为什么? 答:

19.“我注视着思念踽踽地走”,这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答: 20.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他对女儿的深切思念。试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诗人是如何表达的? 答:

三、课后反思 读《致大海》,要了解大海这一意象的本质特点。它自由奔放、任性不屈;而且大海也是壮美的;拿破仑与拜伦在诗中以其各自经历丰富了大海这一意象的历史感。不仅如此,对于诗人那颗渴望自由的心又因不能投入大海怀抱而惆怅时,大海则被视为诗人的知己,听其倾诉心曲。可见诗人将大海的形、影、声、光组成自由的颂歌。在泰戈尔的诗作中,爱与美是最重要的两大主题。《我一无所求》,乍一看似乎在向某一位清晨挤奶的姑娘表明着心意,事实上表达的却是一种宗教的情绪。这种从有限到无限,有限与无限相统一的美的信仰集中表现在《我一无所求》的精神追求中,其最终的满足和归宿都是美的体验。《底片》作者在描写这些客体时,并不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又不介入,采取超然的态度,她对所描写的主题既深切关注,又保持了一定的距离。而且往往被自嘲、幽默、讥讽等所冲淡和掩盖。在表现手段上,希姆博尔斯卡采用提问和对话的方式会提出一些极富哲理性的问题,她的诗歌语言也极富个性,明白如话而又含义深奥,带有警句和格言的意味,令人回味无穷。《黑八月》比喻新奇,贴切,丰富,含蓄,有张力,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用“黑色”来修饰“八月”,来喻指生活中的挫折、困难,“一摞菜盘从天上摔下来”比喻雷声,用“山岭冒烟像口大锅”来喻指现实情况的糟糕,贴合生活实际,而又给人以“陌生化”的感觉。 读这些诗歌,要找准切入点,切忌泛泛而读,泛泛而论。也可跟同类中国新诗比较,意象的选择,诗意的开掘,手法的运用等等,可比之处甚多,在比较中提高自己对现代诗歌的感悟能力。 课外阅读链接: 《外国诗歌选》 主编:湖南省外国文学研究会 《世界名诗鉴赏金库》 主编:许自强 【参考答案】 6.外国诗歌四首 (《致大海》《我一无所求》《底片》《黑八月》) (一)基础知识 1.C(A惘wǎng;B薄báo ;D摞luò)。2.D(A“风雨飘摇”形容社会形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