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D计数器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计数器的设计实验报告

计数器的设计实验报告

计数器的设计实验报告篇一:计数器实验报告实验4 计数器及其应用一、实验目的1、学习用集成触发器构成计数器的方法2、掌握中规模集成计数器的使用及功能测试方法二、实验原理计数器是一个用以实现计数功能的时序部件,它不仅可用来计脉冲数,还常用作数字系统的定时、分频和执行数字运算以及其它特定的逻辑功能。

计数器种类很多。

按构成计数器中的各触发器是否使用一个时钟脉冲源来分,有同步计数器和异步计数器。

根据计数制的不同,分为二进制计数器,十进制计数器和任意进制计数器。

根据计数的增减趋势,又分为加法、减法和可逆计数器。

还有可预置数和可编程序功能计数器等等。

目前,无论是TTL还是CMOS集成电路,都有品种较齐全的中规模集成计数器。

使用者只要借助于器件手册提供的功能表和工作波形图以及引出端的排列,就能正确地运用这些器件。

1、中规模十进制计数器CC40192是同步十进制可逆计数器,具有双时钟输入,并具有清除和置数等功能,其引脚排列及逻辑符号如图5-9-1所示。

图5-9-1 CC40192引脚排列及逻辑符号图中LD—置数端CPU—加计数端CPD —减计数端CO—非同步进位输出端BO—非同步借位输出端D0、D1、D2、D3 —计数器输入端Q0、Q1、Q2、Q3 —数据输出端CR—清除端CC40192的功能如表5-9-1,说明如下:表5-9-1当清除端CR为高电平“1”时,计数器直接清零;CR置低电平则执行其它功能。

当CR为低电平,置数端LD也为低电平时,数据直接从置数端D0、D1、D2、D3 置入计数器。

当CR为低电平,LD为高电平时,执行计数功能。

执行加计数时,减计数端CPD 接高电平,计数脉冲由CPU 输入;在计数脉冲上升沿进行8421 码十进制加法计数。

执行减计数时,加计数端CPU接高电平,计数脉冲由减计数端CPD 输入,表5-9-2为8421码十进制加、减计数器的状态转换表。

加法计数表5-9-减计数2、计数器的级联使用一个十进制计数器只能表示0~9十个数,为了扩大计数器范围,常用多个十进制计数器级联使用。

计数器实验报告结论

计数器实验报告结论

计数器实验报告结论计数器实验报告引言:计数器是数字电路中常见的模块之一,它可以实现对特定信号的计数功能。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学习如何设计和实现一个简单的二进制计数器,并通过仿真和实际电路测试来验证其正确性。

一、实验目的:1.了解数字电路中计数器的基本原理;2.学习使用Verilog HDL设计二进制计数器;3.掌握仿真工具ModelSim的使用方法;4.通过实际电路测试验证设计的二进制计数器正确性。

二、实验原理:1.二进制计数器:二进制计数器是指一种能够按照二进制码进行递增或递减的数字电路。

2.Verilog HDL:Verilog HDL是一种硬件描述语言,用于描述数字电路的结构和行为。

3.ModelSim:ModelSim是一种常用的数字电路仿真工具,可以用于验证设计是否正确。

三、实验过程:1.根据设计要求,使用Verilog HDL编写代码,包括模块声明、端口定义和具体功能实现。

2.使用ModelSim进行仿真,检查代码是否有误,并观察输出结果是否符合预期。

3.将代码下载到FPGA开发板上进行测试,检查输出结果是否符合预期。

四、实验结果:1.仿真结果:通过ModelSim进行仿真,输出结果符合预期,计数器能够递增或递减。

2.实际测试结果:将代码下载到FPGA开发板上进行测试,输出结果符合预期,计数器能够递增或递减。

五、实验结论:本次实验中,我们成功设计并实现了一个简单的二进制计数器,并通过仿真和实际电路测试验证了其正确性。

该计数器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可以应用于数字电路中的各种场合。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Verilog HDL的基本语法和ModelSim的使用方法,为今后的数字电路设计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计数器设计实验报告

计数器设计实验报告

计数器设计实验报告《计数器设计实验报告》一、实验的开始:充满好奇与期待“哇,计数器设计实验听起来就超酷的!”我兴奋地对同桌说。

就像要去探索一个神秘的宝藏,我心里充满了好奇。

那天,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实验桌上,好像也在为我们的实验加油助威。

老师把实验器材一一摆出来的时候,我眼睛都放光了,感觉像是打开了一个装满魔法道具的盒子。

比如那些五颜六色的导线,就像彩虹的碎片落在桌上。

同桌也很激动,他搓着手说:“这肯定很有趣,就像搭积木一样。

”这让我更加迫不及待地想要开始了。

这时候,我就想啊,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不就像这个实验吗?充满未知,只要我们带着好奇和期待去探索,就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二、遇到困难:有点沮丧但不放弃“哎呀,这怎么弄啊?”我皱着眉头嘟囔着。

按照图纸接线的时候,我老是接错,计数器就是不工作。

旁边的小组已经有进展了,我心里那叫一个着急啊,就像热锅上的蚂蚁。

我对小组成员说:“我感觉我像个迷路的小蚂蚁,完全找不到方向了。

”这时组长拍了拍我的肩膀说:“别灰心,我们再仔细看看。

”他的话就像一阵小风吹散了我心头的乌云。

就像爬山的时候突然遇到陡峭的路段,虽然难走,但只要有人鼓励,就有勇气继续。

于是我们重新检查线路,一个一个接口地核对,每检查一个接口,都像是在黑暗中摸索着寻找那把能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

三、小组合作:团结的力量真伟大“我发现问题了!”小组里的一个同学大喊一声。

就像黑暗中突然出现了一道亮光。

原来是有个小零件的连接松动了。

我们都围了过去,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

“看,就是这里,差点就被我们忽略了。

”另一个同学说道。

我笑着说:“还好我们是一个小组,人多力量大啊。

”这就像一群小蜜蜂一起建造蜂巢,每个小蜜蜂都有自己的任务,缺了谁都不行。

大家齐心协力把零件重新接好,计数器开始有反应了,那一瞬间,我们都欢呼起来,那种喜悦就像在一场比赛中获得了冠军一样。

我深深感受到,在困难面前,大家团结在一起,就没有克服不了的难关,就像很多根小木棍绑在一起,就变得很结实。

计数器设计实验报告心得

计数器设计实验报告心得

计数器设计实验报告心得计数器作为数字电路中重要的元器件之一,在数字电路的设计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在计数器设计实验中,我收获了很多,主要有以下10点:1. 实验前需深入了解使用的器件功能和特性。

在实验前,应该对使用的器件所具有的功能和特性有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实验目标。

2. 熟悉计数器的基本原理。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熟悉计数器的基本原理和电路结构,这样才能更好地设计和调试计数器电路。

3. 精细化的实验设计过程。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进行详细的实验设计,不应该简单地按照老师提供的原理图进行实验,而是要有针对性地对电路进行优化和改进。

4. 记录电路的实验过程。

在实验过程中,要记录电路的实验过程和变化情况,比如在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5. 合理利用实验设备。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合理利用实验设备,比如万用表等工具,以便更准确地调试电路,提高电路的可靠性。

6. 计数器电路的测试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掌握计数器电路的测试方法,如测试频率,测试波形等,以便进行计数器电路的调整和检测。

7. 优化计数器电路。

在实验过程中,应该持续优化计数器电路,以求得更好的计数效果,提高电路可靠性。

8. 学习使用仿真软件。

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学习使用仿真软件进行计数器电路的模拟和调试,以便更好地进行电路的设计和调试。

9. 熟练掌握数字电路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在实验过程中,应该熟练掌握数字电路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如电路连接、测频等等。

10. 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应该学会团队合作和沟通,与同学们协作完成实验,加强对数字电路设计和调试的共同理解。

通过本次计数器设计实验,我不仅加深了对数字电路基础理论的理解和掌握,还学会了更加精细的电路设计和调试技巧,这对我的未来学习和研究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计数器及其应用实验报告

计数器及其应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计数器的基本原理和构成方式。

2. 掌握中规模集成计数器的使用方法和功能测试。

3. 了解计数器在数字系统中的应用,如定时、分频、数字运算等。

二、实验原理计数器是一种时序逻辑电路,用于对输入脉冲进行计数。

根据计数进制、触发器翻转方式、计数功能等不同,计数器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1. 计数进制:二进制、十进制、任意进制。

2. 触发器翻转方式:同步、异步。

3. 计数功能:加法、减法、可逆(加/减)。

常见的集成计数器有74LS161(4位二进制同步加法计数器)、74LS193(4位二进制同步可逆计数器)等。

三、实验器材1. 数字电路实验箱2. 同步十进制可逆计数器74LS1923. 2输入四与门74LS001四、实验步骤1. 搭建实验电路:根据实验要求,搭建计数器实验电路,包括计数器芯片、时钟源、复位端等。

2. 功能测试:分别对计数器进行加法计数、减法计数、可逆计数等功能的测试,观察输出波形和计数结果。

3. 应用实验:利用计数器实现定时、分频等功能,观察实际效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功能测试:- 加法计数:输入时钟脉冲,观察计数器输出端Q0~Q3的变化,验证加法计数功能。

- 减法计数:输入时钟脉冲,观察计数器输出端Q0~Q3的变化,验证减法计数功能。

- 可逆计数:输入时钟脉冲,观察计数器输出端Q0~Q3的变化,验证可逆计数功能。

2. 应用实验:- 定时功能:利用计数器实现定时功能,例如,通过计数器计数1000个脉冲,实现1秒定时。

- 分频功能:利用计数器实现分频功能,例如,将输入的50Hz时钟信号分频为5Hz。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计数器的基本原理、构成方式和使用方法,了解了计数器在数字系统中的应用。

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搭建实验电路、进行功能测试和应用实验。

本次实验有助于提高我们对数字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理解,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七、实验心得1. 计数器在数字系统中应用广泛,掌握计数器的基本原理和构成方式非常重要。

计数器及其应用实验报告

计数器及其应用实验报告

计数器及其应用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计数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加深对数字电路的理解。

实验仪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逻辑分析仪、计数器芯片等。

实验原理,计数器是一种能够在输入脉冲信号的作用下,按照一定规律进行计数的数字电路。

常见的计数器有二进制计数器、BCD计数器等。

在实验中,我们将使用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来观察计数器的工作状态,并利用逻辑分析仪来分析计数器的输出信号。

实验步骤:1. 连接实验电路,按照实验指导书上的电路图,连接计数器芯片、示波器、信号发生器和逻辑分析仪。

2. 设置信号发生器,将信号发生器设置为产生一定频率的脉冲信号,并输入到计数器的时钟输入端。

3. 观察示波器波形,使用示波器观察计数器的输出波形,记录下不同计数器状态下的波形特征。

4. 使用逻辑分析仪,利用逻辑分析仪来分析计数器的输出信号,观察计数器的工作状态和输出特点。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我们发现计数器在接收到时钟脉冲信号后,按照固定的规律进行计数。

不同类型的计数器在计数规律上有所不同,但都能够实现稳定的计数功能。

同时,我们还发现计数器的输出信号具有一定的脉冲特性,这对于数字电路的设计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应用:计数器在数字电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计时器、频率计、脉冲计数等电路中都有计数器的身影。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计数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电路设计和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结论:本次实验通过观察和分析计数器的工作特性,加深了对数字电路中计数器的理解。

同时,实验还展示了计数器在数字电路中的重要应用,为今后的电路设计和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掌握了计数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还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希望通过今后的实验学习,能够进一步深化对数字电路和计数器的理解,为将来的工程实践做好充分的准备。

数字电路 实验 计数器及其应用 实验报告

数字电路 实验 计数器及其应用 实验报告

实验六计数器及其应用一、实验目的1.学习用集成触发器构成计数器的方法2.掌握同步计数的逻辑功能、测试方法及功能扩展方法3.掌握构成任意进制计数器的方法二、实验设备和器件1.+5V直流电源2.双踪示波器3.连续脉冲源4.单次脉冲源5.逻辑电平开关6.逻辑电平显示器7.译码显示器8.CC4013×2(74LS74)CC40192×3(74LS192)CC4011(74LS00)CC4012(74LS20)三、实验原理计数器是一个用以实现计数功能的时序部件,它不仅可用来计脉冲数,还常用作数字系统的定时、分频和执行数字运算以及其它特定的逻辑功能。

计数器种类很多。

计数器计数时所经历的独立状态总数为计数器的模(M)。

计数器按模可分为二进计数器(M=2n)、十进计数器(M=10n)和任意进制计数器(M≠2n、M≠10n)。

按计数脉冲输入方式不同,可分为同步计数和异步计数。

按计数值增减趋势分为:加法计数器、减法计数器和可逆(加/减)计数器。

1.用D触发器构成异步二进制加/减计数器图6-1是用四只D触发器构成的四位二进制异步加法计数器,它的连接特点是将每只D触发器接成T 触发器,再由低位触发器的Q端和高一位的CP端相连接。

若将图6-1稍加改动,即将低位触发器的Q端与高一位的CP端相连接,即构成了一个4位二进制减法计数器。

2.中规模十进制计数器、十六进制计数器(1)CC40192是同步十进制可逆计数器,具有双时钟输入,并具有清除和置数等功能。

当清除端CR为高电平“1”时,计数器直接清零;CR置低电平则执行其它功能。

当CR为低电平,置数端LD也为低电平时,数据直接从置数端D0、D1、D2、D3置入计数器。

当CR为低电平,LD为高电平时,执行计数功能。

执行加计数时,减计数端CP D接高电平,计数脉冲由CP U输入;在计数脉冲上升沿进行8421码十进制加法计数。

执行减计数时,加计数端CP U接高电平,计数脉冲由减计数端CP D 输入,表6-2为8421码十进制加、减计数器的状态转换表。

实验BCD码加法器

实验BCD码加法器

实验二 文本输入方式设计数字逻辑电路一、实验目的:1、 掌握VHDL 语言的基本语法和设计文件的基本结构。

2、 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特性及设计和调试方法。

3、 掌握时序逻辑电路的特性及设计和调试方法。

4、 掌握常用的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

二、实验的硬件要求:1、 EDA/SOPC 实验箱。

2、 计算机。

三、实验原理数字逻辑电路可分为两类: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

组合逻辑电路中不包含记忆单元(触发器、锁存器等),主要由逻辑门电路构成,电路在任何时刻的输出只和当前时刻的输入有关,而与以前的输入无关。

时序电路则是指包含了记忆单元的逻辑电路,其输出不仅跟当前电路的输入有关,还和输入信号作用前电路的状态有关。

1、组合逻辑电路①组合逻辑电路的定义通常组合逻辑电路可以用图1.1所示结构来描述。

其中,X0、X1、…、Xn 为输入信号, L0、L1、…、Lm 为输出信号。

输入和输出之间的逻辑函数关系可用式1.1表示: ②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任务是根据给定的逻辑功能,求出可实现该逻辑功能的最合理组 合电路。

理解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概念应该分两个层次:(1)设计的电路在功能上是完整的,能够满足所有设计要求;(2)考虑到成本和设计复杂度,设计的电路应该是最简单的,设计最优化是设计人员必须努力达到的目标。

在设计组合逻辑电路时,首先需要对实际问题进行逻辑抽象,列出真值表,建立起逻辑模型;然后利用代数法或卡诺图法简化逻辑函数,找到最简或最合理的函数表达式;根据简化的逻辑函数画出逻辑图,并验证电路的功能完整性。

设计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一些实际的工程问题,如被选门电路的驱动能力、扇出系数是否足够,信号传递延时是否合乎要求等。

组合电路的基本设计步骤可用图1.2来表示。

③组合逻辑电路的特点及设计时的注意事项a)组合逻辑电路的输出具有立即性,即输入发生变化时,输出立即变化。

(实际电路中图 2.1 组合逻辑电路框图L0=F0(X0,X1,···Xn) · · ·Lm=F0(X0,X1,···Xn)(1.1)图 2.2 组合电路设计步骤示意图图还要考虑器件和导线产生的延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