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腹股沟径路闭孔神经阻滞的应用
超声引导下闭孔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进展(全文)

超声引导下闭孔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进展(全文)闭孔神经阻滞在临床上用于处理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除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中的大腿抽动及髋部和膝部镇痛等问题。
闭孔神经扁平纤细,没有蜂窝样图像,个体差异很大,不易辨识,阻滞难度大。
闭孔神经阻滞经历了传统体表标志定位法、神经刺激器引导法、和超声引导下闭孔神经阻滞法多个阶段。
超声引导下可见闭孔神经及其周围组织和血管,相比传统的体表标志定位与神经刺激器引导法,超声引导下阻滞法可减少进针次数,缩短操作时间和起效时间,减少意外血管穿刺的次数。
目前超声引导下闭孔神经阻滞方法主要有远端阻滞法和近端阻滞法。
本文将结合闭孔神经的解剖特点和临床麻醉与镇痛需求,总结归纳各种闭孔神经阻滞方法的利弊,以期待为今后的临床麻醉工作提供参考。
1.远端阻滞远端阻滞是指在超声引导下分别在闭孔神经前支和后支所在的筋膜内注入局麻药。
患者仰卧位,大腿轻度外展外旋,超声探头放在腹股沟皱褶处,与皮肤垂直。
可观察到耻骨肌、长收肌、短收肌和大收肌。
平面内超声引导下于耻骨肌与短收肌或长收肌与短收肌之间的筋膜注入局麻药阻滞前支。
于短收肌和大收肌之间的筋膜注入局麻药阻滞后支。
超声引导下远端闭孔神经阻滞法,增强了操作可视性,并获得一定认可,但也有一定局限性。
首先,闭孔神经扁平纤细,超声下不易观察。
据研究统计,部分患者的闭孔神经前后支在超声下并不可见,且易与亚分支混淆,还需神经刺激器辅助引导。
其次,8%~29%的人存在副闭孔神经。
副闭孔神经源于总闭孔神经,在闭孔神经的近端水平分叉,距前支和后支在远端的解剖位置较远。
副闭孔神经通常参与髋关节分布,TURBT术中副闭孔神经也会因膀胱充盈而距离膀胱较近。
因此,在这些应用领域,远端阻滞难以阻滞副闭孔神经等近端闭孔神经分支,可能引起阻滞不全。
2.近端阻滞近来更多的学者进行超声引导下近端闭孔神经阻滞的研究。
超声引导下行髂腹股沟及髂腹下神经阻滞麻醉在小儿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

超声引导下行髂腹股沟及髂腹下神经阻滞麻醉在小儿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蒋俊丹;陈晓影【期刊名称】《海峡药学》【年(卷),期】2016(028)006【摘要】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ilioinguinal and iliohypogastric nerve block guided by ultrasound in patients of pediatric laparoscopic inguinal hernia repair .METHODS 64 cases of 7 ~13 years old children evaluated to accept with the laparoscopic inguinal herniarepair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2 groups,ac-cepted with routine LMA general anesthesia ,additionally the observe group adopted with the ilioinguinal and iliohypo-gastric nerve block guided by ultrasound , and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with the traditional body positioning nerve pare the 2 groups of children with ,HR,MAP,SpO2 ,the operation duration ,dosage of anesthetic ( general, nerve block anesthetics ) , complications , recovery time after operation , postoperative analgesia time and duration of analgesia for the first time.RESULTS The local anesthetics in the observe group (9.3 ±3.5 mL)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13.6 ±5.2mL),(t=58.7,P<0.05).The dosages of sufentanyl and propofol was 7.5 ±3.8μg and 140.7 ±14.4 mg during operation i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but it was15.3 ±4.2μg and 180.6 ±15.7 mg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recovery time of postoperative in the obsere group was7.2 ±1.5 min,16.4 ±2.0 min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of above indexes in 2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Duration of analge-sia was 225.0 ±36.0 min,127.0 ±33.0 min in control group ,the above indexes in the 2 group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difference( P<0.05 ) .CONCLUSIONS Iliacgroin and iliac-hypogastric nerve block anesthesia guided by ultrasound in patients of pediatric laparoscopic inguinal hernia repair could obtain satisfactory anesthetic effect , re-duce the dosage of local anesthetics ,prolong analgesia time postoperative andmore lower complications postoperative .%目的:探讨经超声引导行髂腹股沟及髂腹下神经阻滞麻醉在小儿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临床效果,并与传统体表定位下的同样术式进行比较。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你知道吗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你知道吗作者:王建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20年第02期【中图分类号】R61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2-03--01伴随经济的飞速发展,交通运输事业得到很大发展,如此一来,各种各样的突发事故频频发生,这其中比较常见的就是上肢骨折。
那么我们上肢的结构又是怎样的呢?想必还有许多人不太清楚,现在就来科普一下。
我们的上肢是由肩、臂、肘、前臂、腕、手部所组成,其中肩和手部分为三区,其它各部分是前后两区。
上肢为多层次鞘状局部,它是由骨、肌肉、血管神经以及浅、深筋膜与皮肤共同形成,被划分为浅、深二层结构。
浅层结构的组成部分是皮肤与浅筋膜,浅筋膜内包含大量浅静脉、淋巴管与皮神经。
深层结构的构成部分包括深筋膜、肌肉、血管神经与骨,以血管神经及其走向为基础,产生许多重要的局部结构与局部核心结构。
为了更好治愈上肢的创伤,自然就需要实施手术。
而手术当中,不可缺少的辅助环节就是麻醉,麻醉有利于手术顺利实施。
手术当中,若麻醉效果欠佳,就会对手术成功实施造成影响。
若术中患者有显著疼痛感,就会引发并发症,最终影响手术效果,阻止患者肢体恢复功能。
目前,手术治疗上肢损伤患者时,通常会选择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方式进行麻醉。
依据患者手术的不同位置,挑选不同的麻醉路径,如果不能完全阻滞,就不能实现彻底麻醉的目的,这就需要应用其它麻醉药物来持续麻醉,这样一来,手术风险也就会大大增加,并会拉长手术时长,诱发并发症产生。
肌间沟臂丛有着良好的阻滞效果,近似于桡侧与肩部的阻滞效果,但是其不足之处是药液剂量较大。
到此,有人会提出疑问:什么是臂丛神经呢?实施麻醉会有什么样的效果呢?现在为大家解答。
臂丛神经起始于人体椎间孔,直到腋窝远端处,椎前筋膜与其他延续的筋膜一直环绕臂丛神经,在这些筋膜空隙间存在的就是肌间沟,是构成血管神经鞘不可缺少部分,其中处在腋窝的部分就是腋鞘。
超声引导下腹股沟径路闭孔神经阻滞的应用

7 mHgV 6 1 m m S 6 _ 9 mHg P 00 1 . h lc u c s rt i go p UO B w sh g e a h to O B + , = .0 ) T ebo k S c e s ae n ru N a ih rt n ta f N h T
汀创 伤外科 2 1 年 2月第 l 卷第 1 01 6 期
Z J Tam t 。em n 21 .o1 .0 H J ru acFb a『0 1V 16N . i . 1
.
合1 . L荽 』
超 声 引导 下 腹 股 沟径 路 闭孔 神 经 阻滞 的应 用
董 晓 西 刘 付 丽 施 克 俭 王 权 光 陈 丽 梅 刘 乐 徐 旭 仲
【 要 】 目的 摘 源自观 察 超 声 引 导 下 腹 股 沟 径 路 闭 孔 神 经 阻 滞 在 经 尿 道 膀 胱 肿 瘤 电切 术 中 预 防 闭 孔 神 经 反 射 的 临 床 效 果 和并 发症 。 方 法
行经 尿道膀胱肿瘤 电切术患者 5 0例 , 机 分 为 2组 : 声 引 导 腹 股 沟 径 路 闭 L 经 阻 滞 组 ( N 随 超 神 UO B组 ,5例 ) 2 和传 统 闭 孔 神 经 阻 滞 组 ( O B T N
d n eo ie efcs Re u t Th te gh o ih a d cin i ru e c fsd fe t. s ls esrn t ft g d u t ng o p UONB atro trtrn rebo k wa o e n ta ngo p T h o fe buao e lc slw rt h ti ru ONB ( 2 v ha 5+
阻滞成功率为 9 . , 著高于 T N 74 显 % O B组 ( 42 )( = . ) 7- % P 0叭 。 术闭孔神经反射。 结论 超 声 引导 闭孔 神 经 阻 滞 成 功 率 高 , 以安 全 、 效 的 预 防 膀 胱 肿 瘤 电切 可 有
超声引导下行髂腹股沟及髂腹下神经阻滞在小儿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

超声引导下行髂腹股沟及髂腹下神经阻滞在小儿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经超声引导行髂腹股沟及髂腹下神经阻滞麻醉在小儿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临床效果,并与传统体表定位下的同样术式进行比较.方法选择行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患儿64例,随机分2组,两组患儿均常规行喉罩通气全身麻醉.观察组患儿经超声引导行髂腹股沟及髂腹下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患儿经传统体表定位行相同神经阻滞.比较2组患儿术中心率(HR)、血压(MAP)的变化,及手术持续时间,麻醉药物用量(全麻药、局麻药) 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术毕患儿清醒时间,术后镇痛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局麻药用量为9??3±3??5mL,对照组为13??6±5??2mL(P<0??05);观察组术中舒芬太尼及异丙酚用量分别为7??5±3??8μg和140??7±14??4mg,对照组分别为15??3±4??2μg和180??6±15??7mg;观察组的术后苏醒时间为7??2±1??5min,对照组为16??4±2??0min,观察组患儿术后镇痛持续时间为225??0±36??0min,对照组为127??0±33??0min,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腹腔镜疝修补术中经超声引导行髂腹股沟及髂腹下局部神经阻滞,可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可减少局部麻醉药用量和延长术后镇痛时间,术后并发症少、安全可行. 【关键词】超声;神经阻滞;小儿;髂腹股沟神经;髂腹下神经【中图分类号】R726??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091-01小儿腹腔镜下疝修补术对患儿的创伤小、患儿术后恢复快,超声在小儿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越来越多[1].目前对经超声或传统体表法定位后分别行局部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对比研究较少,本研究拟观察患儿分别经超声引导或传统体表定位后行髂腹股沟及髂腹下局部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64例经确诊、需经腹腔镜疝修补术的患儿,年龄7-13岁,体重20-52kg,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患儿经超声引导行髂腹股沟及髂腹下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患儿经传统体表定位后行相同神经阻滞. 1??2研究方法患儿术前均禁食、水6-8h,术前在家长陪伴下开放静脉通路,入手术室后采用多功能监护仪监测生命体征,记录心率(HR )、血压(BP )、脉搏氧饱和度(SpO2). 麻醉方法:两组患儿均行静脉诱导麻醉,用药:静注咪达唑仑0??05mg/kg, 舒芬太尼0??5ug/kg,顺式阿曲库铵0??15mg/kg,丙泊酚2-2??5mg/kg,肌松完善后插入合适型号的喉罩通气道(LMA)行控制呼吸,潮气量8-10ml/kg,呼吸频率13-16次/min.术中以丙泊酚4-6㎎/㎏??h静脉泵注维持麻醉,行挠动脉穿刺置管持续监测动脉压(MAP),监测潮气量(VT)、呼吸频率(RR)、气道压、呼气末CO2分压(PETCO2)等指标.手术切皮或置入腹腔镜器械时患儿心率或血压升高至之前20-30%认为神经阻滞效果不足,追加舒芬太尼0??1-0??2μg/kg并加大丙泊酚用量以维持麻醉效果和术中生命体征平稳.缝皮时停止输注丙泊酚,必要时可间断给予肌松剂(顺阿曲库铵0??1-0??2mg/kg). 观察组患儿经超声引导行髂腹股沟及髂腹下神经阻滞,具体方法:采用便携式彩色超声诊断仪(型号:Edge,探头:6-13Mhz,生产厂家:SonoSite美国索诺声公司),将超声探头置于患侧的髂前上棘内侧,垂直于腹壁肌肉所在平面,找到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于髂前上棘内侧约1cm 处进针,采用平面内技术,实时观察穿刺针进针方向和深度,使穿刺针进入腹内斜肌与腹横机之间. 待回抽无血后,少量、逐渐注入0??25%罗哌卡因,用量根据实时观察药物扩散情况,总量<0??4ml/kg.对照组患儿经传统体表定位下行髂腹股沟及髂腹下局部神经阻滞,具体方法:选择腹股沟韧带中点之下缘、股动脉搏动点外侧约1cm 处(耻骨联合的顶点水平)作为进针点.垂直进针、刺入,穿过深筋膜下、此时可体会到有落空感,回抽无血及空气,注入0??25%罗哌卡因,总量0??4ml/kg.术毕清理患儿口腔分泌物,待患儿自主呼吸功能恢复,潮气量>8ml/kg 后拔除喉罩,面罩吸氧至患儿完全清醒送麻醉恢复室观察. 观察指标:比较2组患儿术中HR、SpO2、MAP、PETCO2的变化;比较2组手术持续时间,麻醉药物用量(包括全身麻醉药、局部麻醉药)及术毕患儿清醒时间;术后随访24h,比较2组穿刺并发症及术后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及术后镇痛持续时间等.疼痛评分法:采用VAS视觉疼痛模拟评分表,患者自我评定其疼痛处于评分表的哪一个刻度,若评分>4分,则给予曲马多1mg/kg静注.1??3统计学分析用SPSS统计软件17??0处理和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F方差或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一般情况比较2组患儿在年龄、性别比例、体重指数、ASA 分级、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2术中生命体征和呼吸指标比较术中对照组HR、MAP、PETCO2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已有的研究结果显示[3],超声引导下行局部神经阻滞麻醉,具有麻醉效果可靠、安全,操作可视性等优点.尤其是小儿,其生理结构尚在发育中,具有神经分布浅表、神经走向变异、肌肉层薄等且个体间存在差异的特点,依据经验、采用传统方式定位后穿刺行,有可能伤及血管等引起并发症.本研究结果显示,在超声定位下,采用平面内技术可实时显示穿刺针进针方向和深度避免了误伤血管;可观察到局麻药在神经周围的扩散情况,与传统体表定位后行局部神经阻滞比较,观察组局麻药用量更低,说明观察组患儿经超声引导下阻滞的效果更充分、更完善.文献资料显示[4],经传统体表定位行局部神经阻滞,仅50%患者的局麻药可分布在其病变周围的腹股沟神经周围.对照组在切皮或置入腹腔镜器械时血压、心率有变化,需要比观察组更多的全身麻醉药,说明传统体表定位方法即使增加局麻药用量仍不能完全阻滞所有神经,并且术毕清醒时间的不同应与术中全麻药用量不同有关.Disma等[5]的研究中给予患者的局麻药是0??25%布比卡因,其总剂量为0??1mg/kg.而Willschke等[6]的研究中,相同浓度局麻药总剂量为0??075mL/kg.显然在超声引导下行局部神经阻滞所用的局麻药剂量更低,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术后镇痛维持的时间更长,对照组有较多的患儿术后需更早应用镇痛药,充分说明经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的效果更充分、更完善.观察组术后1例恶心,对照组中5例出现恶心、2例呕吐,推测其与舒芬太尼及曲马多的副作用有关.对照组2例穿破血管,应是穿刺部位选择有误差所致的穿刺失败,经局部压迫后重新定位穿刺,无其他并发症出现.而观察组患儿术中系经超声引导行穿刺,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术中经超声引导下可直视到术野区域内的组织层次和神经、血管及重要脏器的清晰图像.经此精确的定位下穿刺,可有效的避开血管等组织,避免穿刺可能带来的误伤.本研究结果显示了经超声下穿刺的良好安全性. 综上所述,在小儿腹腔镜疝修补术中经超声引导行髂腹股沟及髂腹下局部神经阻滞,可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可减少局部麻醉药用量,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术后并发症少,安全可行.参考文献[1]胡玲,王瑞婷,柴小青,等?? 超_______声引导下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在小儿腹股沟区手术中的应用[J]?? 右江医学,2013,42(18):3022-3024?? [2]王绍宇,杨戟?? 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小儿腹股沟手术中的应用[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04(12):19-20?? [3]南洋,周俊,马千,等?? 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及髂腹下神经阻滞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J]?? 中华医学杂志,2012,92(13):124-125?? [4]占学书?? 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在老年腹股沟疝手术的应用[J]?? 江西医药,2012,47(5):461-463?? [5]DismaN,TuoP,PellegrinoS,etal??ThreeconcentrationsoflevobupivaGcalneforilioinguinaliliohypogastricnerveblockinambulorypediatric[ surgery[J]??JClinAne sth,2009,21(6):389-393?? 6]Willschke H,B?senbergA,MarhoferP,etal?? Ultrasonographic-GuidedIlioinguinal/IliohypogastricNerveBlockinPediatricAnesthesia:(WhatistheOptimal Volume? [J]?? RegresarAlNúmero,2006,1026):1680-1684。
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作者:董晓明一、概述:随着可视化技术在医学领域中应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将麻醉操作改“盲探”为“可见”,对患者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小,在老年、儿童等抵抗力较低的患者术中麻醉及术后镇痛中应用更加合理[1-2]。
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均处于腹横肌处,能够对下腹部的相关神经支配,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能够获得较好的腹壁镇痛效果,是腹股沟斜疝手术常用的麻醉措施,但传统方法主要是经体表定位穿刺,易造成损伤,超声引导下定位进行神经阻滞,能够实时将阻滞区域的相关解剖结构显现出来,避免误入胸腹膜、血管或其他重要脏器,提高穿刺定位准确性,有利于减少局部麻醉药物用量,医生在操作过程中可更好地对药物扩散情况进行观察,从而提高阻滞成功率,控制不良反应的发生[3-4]。
二、解剖:髂腹股沟神经和髂腹下神经来源于L1神经根,偶尔T12神经纤维也加入其中,从腰大肌外缘传出后,向下向外呈弧形移行于髂窝表面,然后继续在腹内斜肌和腹横肌之间伴行旋髂深动脉向前穿行。
(图1)[5]髂腹下神经前支在髂前上棘上方穿过腹外斜肌支配耻骨上区腹部皮肤;髂腹股沟神经在髂前上棘水平穿过腹内斜肌,继续向内向下行走,髂腹下和髂腹股沟神经在走形过程中互相交连,不同患者其感觉分布不同。
图1: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解剖图,引自教材 Diagnostic Ultrasound of Painful Conditions三、超声扫查及引导方法:患者仰卧位,线阵高频超声探头外下内上置于髂前上棘,下端位于髂前上棘,上端朝向脐。
识别髂前上棘、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以及在腹内斜肌与腹横肌之间筋膜层走行的卵圆形或椭圆低回声的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其周围被高回声的神经外膜包绕(图2)。
图2:星号为髂腹股沟神经,箭头所指为髂腹下神经及伴行血管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常与旋髂深动脉伴行,打开彩色多普勒模式可显示深部旋髂深动脉,与髂腹股沟和髂腹下神经位于同一层筋膜间隙。
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用于老年腹股沟疝手术的效果研究

收稿日期:2019-02-21作者简介:范志勇(1979-),广东清远人,本科,麻醉科㊂研究方向:临床麻醉㊂ 文章编号:1004-4337(2019)05-0689-02 中图分类号:R 656.2 文献标识码:A㊃临床科研分析㊃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用于老年腹股沟疝手术的效果研究范志勇 李伯兴 尹润彬(东莞市寮步医院 东莞523400)摘 要: 目的:探索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用于老年腹股沟疝手术的效果㊂方法:选取2017月年7月~2019年1月某院收治的60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㊂对照组行局部浸润麻醉,观察组行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麻醉,比较麻醉有效性㊁安全性等㊂结果:观察组的麻醉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切皮时的平均动脉压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㊂结论:老年腹股沟疝手术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麻醉兼具有效性和安全性,值得推广㊂关键词: 超声引导; 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 老年腹股沟疝手术d o i :10.3969/j .i s s n .1004-4337.2019.05.027腹股沟疝是临床上的常见病,目前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但对于老年患者而言,往往存在高血压㊁糖尿病等基础病,心肺储备功能下降,麻醉过程如何让患者在手术过程循环和呼吸功能保持稳定至关重要,麻醉方法的选择关系到手术效果和预后㊂近年来,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是-种应用较为广泛的周围神经阻滞技术,在国内外的临床医学上均受到重视[1~2]㊂本研究拟以60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为主要对象,评价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的安全性㊂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是60例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㊂对照组中有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60~82岁,平均年龄(71.12ʃ2.31)岁;观察组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60~81岁,平均年龄(71.02ʃ2.28)岁㊂经分析发现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可见两组存在可比性㊂纳入标准[3]:(1)确诊为腹股沟疝;(2)无消化道出血㊁消化性溃疡等疾病;(3)患者无麻醉药物过敏史或手术禁忌症,A S A 评级Ⅰ~Ⅱ级;(4)患者自愿参与,分组方法由我院伦理部门批准㊂有穿刺部位感染㊁病态肥胖㊁凝血功能障碍㊁穿刺不合作病人排除在外㊂1.2 麻醉方法对照组:依据患者的体表标志,在髂前上棘内上各1c m 位置垂直进针,突破筋膜,回抽无血时则注入0.4%罗哌卡因(A s t r a Z e n e c aA B 公司,10m l ʒ100m g )20m l ,行术侧髂腹股沟神经及髂腹下神经阻滞㊂如果平均动脉压大于基础值的20%,给予25u g 芬太尼静推;如果平均动脉压低于基础值的20%,给予6m g 的麻黄碱静推㊂若心率低于45次/m i n ,静推阿托品0.3~0.5m g㊂观察组:采用索罗声超声机,经超声成像辨别靶向神经和周围的解剖结构㊂将探头长轴放置在靠髂前上棘的位置,将探头的-段指向于脐部,超声下可见3层低回声的腹壁肌肉组织,在腹横肌和腹内斜肌之间确定2个椭圆形结构组织㊂确定靶向神经后,测量3个距离,对穿刺点进行消毒,在探头长轴方向进针,当针尖至腹内斜肌和横肌的间隙神经周围时,回抽无血,则注入0.4%罗哌卡因20m l㊂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麻醉前㊁麻醉后10m i n㊁切皮时㊁缝皮时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进行测定,并进行组间比较㊂评价标准:麻醉优良率[4~5]㊂优:术后完全无痛;良:术后有轻微疼痛,需用镇痛药物;差:有严重疼痛,需改为全麻才能完成手术㊂1.4 统计学处理使用统计学软件S P S S 18.0,计量指标均表示为平均数ʃ标准差(x ʃs)的形式,而检验方法均选择独立样本t 进行检验;两组对比中涉及到计数指标用例数/百分率(n (%))的形式表示,检验方法为独立样本χ2㊂若统计值P <0.05,则说明两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㊂2 结果2.1 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优良率通过比较两组的麻醉优良率,发现观察组的麻醉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见表1㊂表1 两组的麻醉优良率比较分析[n (%)]组别例数优良差优良率观察组3017(56.67)12(40.0)1(3.33)96.67对照组309(30.0)15(50.0)6(20.0)80.0χ2////4.043P////0.0442.2 比较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㊁心率两组患者麻醉前㊁麻醉后10m i n㊁缝皮时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比较无显著差异,观察组切皮时的平均动脉压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2㊂3 讨论老年腹股沟疝手术患者自身身体素质差㊁对手术的耐受性相对较弱,故在选择麻醉方式时需要选择安全性㊁麻醉效果㊃986㊃数理医药学杂志2019年第32卷第5期表2 比较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㊁心率(x ʃs)组别指标麻醉前麻醉后10m i n切皮时缝皮时观察组平均动脉压(mmH g )110.23ʃ14.25105.56ʃ5.28104.51ʃ12.2695.86ʃ10.15心率(次/m i n)72.86ʃ10.2465.25ʃ4.4767.25ʃ4.4865.28ʃ4.17对照组平均动脉压(mmH g )108.96ʃ15.74106.52ʃ4.4795.85ʃ11.0594.57ʃ11.05心率(次/m i n )71.85ʃ11.2866.22ʃ5.2867.45ʃ4.2864.29ʃ5.05好的㊂外周神经阻滞对患者循环功能和呼吸功能产生的影响较小,可以保持内环境相对稳定,更适用于老年人这类呼吸循环功能差的特殊人群㊂采用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能够在超声直视下将麻醉药物注入到神经鞘内,一方面可以缩短麻醉药物的起效时间,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麻醉药物的使用剂量,充分体现了此种麻醉方式的直观性㊁有效性和安全性,对于老年腹股沟疝手术患者而言是颇为理想的麻醉方案㊂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常规局部浸润麻醉相比,采用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麻醉具有明显优势,可见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在老年腹股沟疝手术中兼具有效性和安全性,总体效果显著㊂此外,本结果与以往报道中的结果相似[6]㊂综上所述,对老年腹股沟疝手术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麻醉可获得理想的麻醉效果,且安全性高,有很好的发展前景㊂参 考 文 献1 高培松,张维娥.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在成人腹股沟疝中的应用.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54):157.2 李盈,宿颖岚,袁谦,等.三种神经阻滞方法在老年人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中应用的比较.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5,14(9):945~949.3 杨淼,方华,章放香,等.七氟醚麻醉下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行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的效果.临床麻醉学杂志,2017,33(9):872~874.4 邵亮,王充.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联合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效果观察.中国乡村医药,2016,23(18):10~11.5 杨宁,左明章,孟小燕,等.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联合局部浸润麻醉在老年患者腹股沟疝中的应用.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7,45(3):48~51.6 杨新平,李嵩山,廖长剑,等.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和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应用于腹股沟疝修补术镇痛效果比较.安徽医学,2016,37(7):815~818.E f f e c t o f I l i o i n g u i n a l -i n f e r i o rE p i g a s t r i cN e r v eB l o c ku n d e rU l t r a s o u n dG u i d a n c e i nE l d e r l yP a t i e n t sw i t h I n gu i n a lH e r n i a F a nZ h i y o n g,e t a l (D o n g g u a nL i a o b u H o s p i t a l ,D o n g gu a n 523400)A b s t r a c t O b j 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e f f e c t o f i l i o i n g u i n a l -i n f e r i o r e p i g a s t r i cn e r v eb l o c ku n d e ru l t r a -s o u n d g u i d a n c e i n e l d e r l y p a t i e n t sw i t h i n g u i n a l h e r n i a .M e t h o d s :60e l d e r l yp a t i e n t sw i t h i n g u i n a l h e r n i a a d -m i t t e d t o ah o s p i t a l f r o mJ u l y ,2017t o J a n u a r y ,2019w e r e s e l e c t e d a n d r a n d o m l y d i v i d e d i n t o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a n d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 ,w i t h30i ne a c h g r o u p .T h ec o n t r o l g r o u p u n d e r w e n t l o c a l i n f i l t r a t i o na n e s t h e s i a .T h e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 u n d e r w e n ti l i o i n g u i n a l -i n f e r i o re p i g a s t r i cn e r v eb l o c ka n e s t h e s i au n d e ru l t r a s o u n d g u i d a n c e .C o m p a r e d t h ee f f e c t i v e n e s sa n ds a f e t y of a n e s t h e s i a .R e s u l t s :T h ee x c e l l e n t r a t eo f a n e s t h e s i a i n t h e o b s e r v a t i o ng r o u p w a s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hi g h e r t h a n t h a t i n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T h em e a na r t e r i a l p r e s s u r e i n t h e 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 w a s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b e t t e r t h a n t h a t i n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a n d t h ed i f f e r e n c ew a s s i g n i f i -c a n t .C o n c l u s i o n :T h e a p p l i c a t i o no f i l i o i n g u i n a l -i n f e r i o r e p i g a s t r i cn e r v eb l o c ku n d e ru l t r a s o u n d g u i d a n c e i n e l d e r l yp a t i e n t sw i t h i n g u i n a l h e r n i a i s b o t he f f e c t i v e a n d s a f e ,w h i c h i sw o r t h y o f p r o m o t i o n .K e y w o r d s u l t r a s o u n d g u i d a n c e ;i l i o i n g u i n a l -i n f e r i o r e p i g a s t r i cn e r v eb l o c k ;i n g u i n a l h e r n i a s u r g e r y i n e l d e r l yp a t i e n t s ㊃096㊃J o u r n a l o fM a t h e m a t i c a lM e d i c i n eV o l .32 N o .5 2019。
超声引导下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腹横肌平面及生殖股神经联合阻滞对疝气修补术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

近年来,超声技术在临床麻醉上得到广泛应用,与传统 的麻醉方法相比较,该方法定位准确,操作安全,阻滞效果 确切,并发症少。局部神经阻滞麻醉下的腹股沟无张力疝修 补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简便、经济的方式[1]。疝气由疝内 容物受牵拉刺激内脏神经引起 ,因此超声引导髂腹下 -髂 腹股沟 -腹横肌平面及生殖股神经生殖支联合阻滞覆盖范围 广泛,用于疝气手术更安全有效。本研究对超声引导下髂腹 股沟神经 -髂腹下神经 -腹横肌平面及生殖股神经联合阻滞 与插管全身麻醉用于疝修补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比较,现报 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关键词] 超声引导;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腹横肌;生殖股神经;联合阻滞;疝气修补术
Evaluationoftheeffectivenessandsafetyofultrasound-guidedcombinedilio-abdominal,ilio-in guinal,transverseandposterior-genitalnerveblockintheherniarepair YAN Zhen-yi,MO Jian,
吉林医学 2019年 1月第 40卷第 1期
·59·
超声引导下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腹横肌平面及生殖 股神经联合阻滞对疝气修补术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
颜振艺,莫 坚,曹殿,李志艺,梁广彬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广东 广州 524000)
[摘 要]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神经、髂腹下神经、腹横肌平面及生殖股神经联合阻滞用于腹股沟疝手术 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就诊的 96例疝气患者按麻醉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神经、 髂腹下神经、腹横肌平面及生殖股神经联合阻滞组(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插管全身麻醉,每组 48例。比较两组应用效 果,即两组患者的麻醉后不良反应(躁动现象和切皮反应)、血压及心率变化情况和对比结果。结果:观察组在手术后出现 躁动现象的比率占 65%,而对照组躁动平均发生率高达 1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血压和心 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中切皮和术后苏醒以上各指标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全身麻醉相 比,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神经、髂腹下神经、腹横肌平面及生殖股神经联合阻滞应用于腹股沟疝手术安全、可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声引导下腹股沟径路闭孔神经阻滞的应用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腹股沟径路闭孔神经阻滞的疗效。
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行腹股沟径路闭孔神经阻滞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的手术类型为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按住院单双号顺序分为两组,26例研究组和24例对照组。
研究组接受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对照组接受传统耻骨结节法神经阻滞。
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神经阻滞操作时间、阻滞尝试次数、大腿内收肌阻滞前及阻滞后20min的力量。
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神经阻滞操作时间、阻滞前大腿内收肌力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阻滞尝试次数、阻滞后20min大腿内收肌力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本次研究认为超声引导下腹股沟径路闭孔神经阻滞穿刺成功率高,阻滞效果好于传统耻骨结节法神经阻滞。
标签:超声;引导;神经阻滞;腹股沟径路闭孔
闭孔神经分为两支,前支行于长收肌与短收肌之间,后支行于短收肌与大收肌之间。
临床医生闭孔神经阻滞主要根据患者的体表标志来定位,但是有学者指出闭孔神经在不同人群中的变异度很高,导致神经阻滞术失败率达到25%~45%。
超声对血管、神经等组织显示具有良好的分辨率。
因此本次研究拟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行腹股沟径路闭孔神经阻滞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超声引导下行神经阻滞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行腹股沟径路闭孔神经阻滞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的手术类型为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按住院单双号顺序分为两组,26例研究组和24例对照组。
研究组平均年龄(52.2±15.6)岁,男24人,女2人;对照组平均年龄(53.6±14.9)岁,男21人,女3人。
两组人员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排除标准
1)妊娠、神经病变、下肢行动障碍、闭孔神经感染者;2)不愿参与本次研究者。
1.3 麻醉前准备
患者入室后开放静脉通路,监测生命体征,常规消毒、铺菌,局麻药为罗哌卡因和利多卡因等容量混合液。
1.4 研究组神经阻滞方法
研究组接受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方法如下:1)患者下肢外展,仰卧位;2)使用飞利浦超声仪进行探查:长收肌、短收肌呈低回声网格状结构,股动脉呈无回声暗区,股静脉呈椭圆形;3)明确解剖位置后,在探头内侧2cm处进针,使针体在声像图内移动,缓慢穿刺到长收肌与短收肌之间。
注射无菌生理盐水1ml,确认针尖位于肌筋膜间,注入8ml局麻药(罗哌卡因和利多卡因等容量混合液),B超可观察到局麻药的液性暗区扩散。
移动针尖方向至短收肌与大收肌间,回抽无血后,再次注入局麻药8ml。
1.5 对照组神经阻滞方法
接受传统耻骨结节法神经阻滞:患者膝关节屈曲、外展位。
于耻骨结节下2cm、外2cm进针。
注意避开耻骨支,经闭孔缓慢刺入闭孔管,回吸无血注入局麻药。
1.6 麻醉方法
患者取左侧卧位,L3~4穿刺,蛛网膜下腔注入布比卡因重比重液2ml,调整麻醉平面于T10,咪唑安定和芬太尼镇静。
1.7 评价方法
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神经阻滞操作时间、阻滞尝试次数、大腿内收肌阻滞前及阻滞后20min的力量。
大腿内收肌力量测定方法,参照文献标准,水银柱血压表套袖绑住患者阻滞侧大腿,然后充气至40mmHg,嘱患者大腿挤压套袖。
测定大腿内收肌阻滞前及阻滞后20min的力量。
1.8 统计分析方法
将资料录入Econometrics Views 6.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两样本率用x2检验,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神经阻滞操作时间、阻滞前大腿内收肌力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阻滞尝试次数、阻滞后20min大腿内收肌力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传统闭孔神经阻滞法按照体表解剖标志进行定位,但是由于闭孔神经的异常解剖结构,导致穿刺针对性不强,只能靠麻醉药物的扩散以阻滞闭孔神经。
研究指出对于肥胖、体重指数大于28kg/m2的患者,体表标志识别困难,导致手术操作者需要反复尝试,增加股动脉股静脉的损伤[1]。
本次研究中对照组的阻滞尝
试次数明显高于研究组,达到68次。
超声可良好显示股动脉、股静脉、神经、肌肉等精细解剖结构,在麻醉药的注射过程中动态观察局麻药的扩散。
近年来肌筋膜间注射在临床中开展起来,它根据神经的解剖和超声对肌筋膜的定位,能准确引导穿刺针,降低神经损伤。
操作需防止血管穿刺意外的发生,要随时关注穿刺针针尖,避免针尖从超声图像中消失。
首次注射局麻药后,液体呈条带状扩散则表明麻醉药分布于肌膜间,若呈球状,则要考虑为肌内注射[2]。
有学者对139例肌筋膜间闭孔神经阻滞的膀胱手术患者进行分析,发现神经阻滞成功率高达95%以上[3]。
本次研究对50例患者进行阻滞,所有患者均1次完成阻滞。
而且研究组在阻滞后20min大腿内收肌力量明显弱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认为超声引导下腹股沟径路闭孔神经阻滞穿刺成功率高,阻滞效果好于传统耻骨结节法神经阻滞。
参考文献
[1] 余微萍,徐旭仲,吴道珠,等.超声引导一针四点法对手术患者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观察[J].中华医学杂志,2007,87(11):740745.
[2] 崔清茹,付志强,吕国义,等.电刺激定位闭孔神经阻滞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J].天津医药,2008,36(10):775776.
[3] 王行环,王怀鹏,陈浩阳,等.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及膀胱肿瘤[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3,24(05):318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