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点疼痛数字等级量表测定慢性疼痛程度的临床意义_王贺波

合集下载

疼痛数字评分法11(NRS)

疼痛数字评分法11(NRS)

疼痛数字评分法
用数字式0~10代替文字来表示疼痛的程度。

将一条直线等分为10段,按0~10分次序评估疼痛程度。

书写记录数值:病人口述或在过去24小时内最严重的疼痛的数字上画圈。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无痛0分无痛
轻度疼痛
翻身、咳嗽、
深呼吸时疼

1分:安静平卧不痛,翻身咳嗽时疼痛
2分:咳嗽疼痛,深呼吸不痛
3分;安静平卧不痛,咳嗽深呼吸疼痛中度疼痛
(开始影
响生活质
量)
安静平卧时
有疼痛,影
响睡眠
4分;安静平卧时,间歇疼痛
5分:安静平卧时,持续疼痛
6分:安静平卧时,疼痛较重
重度疼痛
翻转不安,
无法入睡,
全身大汗,
无法忍受
7分:疼痛较重,翻转不安,无法入睡
8分:持续疼痛难忍,全身大汗
9分:剧烈疼痛,无法忍受
10分:最疼痛,生不如死
评估要求
1、神志清楚/可以表达患者用数字评分
2、成人不可描述的用CPOT评分(昏迷,GCS评分小于8分不评估)
3、每班评估一次
4、病情变化动态评估
5、使用镇痛药物后30min再次评估。

护理实践中的疼痛评估与镇痛技术

护理实践中的疼痛评估与镇痛技术

护理实践中的疼痛评估与镇痛技术疼痛是一个常见的症状,需要在护理实践中得到有效的评估和管理。

本文将介绍疼痛的评估方法和常用的镇痛技术,以帮助护士更好地进行疼痛管理。

一、疼痛的评估疼痛评估是首要的工作,在评估过程中,护士应综合考虑疼痛的性质、程度、部位、持续时间以及与活动、体位等的关联。

以下是常用的疼痛评估工具:1. 数字疼痛评分量表数字疼痛评分量表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评估工具,将疼痛程度以数字形式表示,患者根据自己的感受选择数字评分。

常用的是0-10分的量表,0表示无疼痛,10表示最剧烈的疼痛。

2. 可视模拟量表可视模拟量表是一种结合了图形和语言描述的评估工具。

患者在一个标尺上选择与自己疼痛感受相符的图形和描述。

这种评估工具可以帮助患者更准确地表达疼痛的程度。

3. 问诊法问诊法是一种通过面对面的访谈方式了解患者疼痛的评估方法。

护士可以通过询问患者疼痛的性质、部位、程度和持续时间等问题,以及疼痛对患者日常活动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来评估疼痛的情况。

二、镇痛技术针对不同的疼痛类型和程度,有多种常用的镇痛技术可供选择。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镇痛技术:1. 非药物镇痛技术非药物镇痛技术包括物理疗法、心理支持和神经调节等方法。

例如,热敷、冷敷和按摩可以通过改变组织温度和血液循环来缓解疼痛。

心理支持包括音乐疗法、放松训练和认知行为疗法,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疼痛的焦虑和压力。

2. 药物镇痛药物镇痛是常用的镇痛方法,根据疼痛类型和程度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药物。

例如,非甾体消炎药(NSAIDs)可以用于缓解轻度到中度的疼痛,如头痛和关节痛。

阿片类药物(如吗啡)可以用于缓解重度疼痛,如癌痛。

麻醉药物可以用于手术镇痛。

3. 麻醉镇痛技术麻醉镇痛技术包括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

局部麻醉可以通过局部注射麻醉药物来阻断神经传导,从而实现局部镇痛效果。

全身麻醉则是通过给予麻醉药物使患者处于无痛状态,通常用于手术过程中。

三、护理实践中的技巧与注意事项在进行疼痛评估和镇痛技术应用时,护士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非常重要,可以通过耐心倾听和关注患者的需求,使患者感到被尊重和关怀。

疼痛的评定方法ppt课件

疼痛的评定方法ppt课件
痛评估工具。国内临床上通常采用中华医学会疼痛医学会监制的 VAS卡,在卡中心刻有数字的10cm长线上有可滑动的游标,两端 分别表示“无痛”(0)和“最剧烈的疼痛”(10)。患者面对无刻度 的一面,本人将游标放在当时最能代表疼痛程度的部位;医生面 对有刻度的一面,疼痛评估时用直尺量出疼痛强度数值及疼痛强 度评分。
• 2)疼痛日记评分法 • 疼痛日记评分法(PDS)由患者 、患者亲属或护士记录每天个时间
段(每4h或2h、1h或0.5h)与疼痛有关的活动,其活动方式为座 位、行走、卧位。在疼痛日记表内注明某时间段内某种活动方式、 使用的药物名称和剂量疼痛强度用0-10的数字量级表示、睡眠过 程按无疼痛计分(0分)适用于需连续记录疼痛相关结果范围: 疼痛持续时间、发作频率、严重程度、疼痛对日常生活影响和药 物用法等,因此便于发现患者行为与疼痛,疼痛与药物用量之间 的关系等,疼痛适用于癌性疼痛患者的镇痛治疗。
精选课件
VAS无痛丨—丨—丨—丨—丨—丨—丨—丨—丨—丨—丨最剧烈的 痛
视觉模拟评分法
精选课件
• 2)数字分级评分 • 数字分级评分法(NRS)是由0-10共11个数字组成,患者用0-10这
11个数字描述疼痛强度,数字越大疼痛程度越严重,此法类似于 VAS法。NRS具有较高信度与效度,易于记录,适用于文化程度相 对较高的患者。但NRS的刻度较为抽象,在临床工作中向患者解 释NBS的使用方法比较困难,固不适于文化程度低或文盲患者。
• 疼痛行为的测定,用来评估与疼痛过程相伴的客观行为。尤其适 用于婴儿、缺乏语言表达能力的儿童,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差的成 人或意识不清、不能进行有目的交流的患者。在这些情况下,行 为测定可提供重要信息。常用的行为测定法有以下几种。
精选课件
• 1)六点行为评分法 • 六点行为评分法(BRS-6)将疼痛分为六级,每级1分,从无疼痛

数字疼痛评分表

数字疼痛评分表
疼痛等级之吉白夕凡创作
评分
临床表示
无痛
0
无痛
轻度疼痛
(不影响睡眠)
பைடு நூலகம்1-3
宁静平卧时痛,翻身、咳嗽、深呼吸时疼痛
1分:宁静平卧不痛,翻身咳嗽时疼痛
2分:咳嗽疼痛,深呼吸不痛
3分:宁静平卧不痛,咳嗽深呼吸疼痛
中度疼痛
(入眠浅)
4-6
宁静平卧时有疼痛,影响睡眠
4分:宁静平卧时间隙疼痛
5分:宁静平卧时持续疼痛
6分:静卧时疼痛较重
重度疼痛
(睡眠严重受扰)
7-10
翻转不安、无法入睡、全身大汗、无法忍受
7分:疼痛较重,翻转不安,疲乏,无法入睡
8分:持续疼痛难忍,全身大汗
9分:剧烈疼痛无法忍受
10分:最疼痛,生不如死
数字疼痛评分表
说明:小于或等于3分,无需用药;
大于或等于4分,根据WHO三阶梯止痛原则给药。口服、按时、按阶梯、个性化、注意具体细节。

慢性疼痛患者的疼痛评估和缓解

慢性疼痛患者的疼痛评估和缓解

慢性疼痛患者的疼痛评估和缓解慢性疼痛是一种持续性和持久性的疼痛感受,通常超过3个月。

这种疼痛不仅对患者的身体造成负面影响,同时也对他们的心理和社交功能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因此,对于慢性疼痛患者来说,正确的疼痛评估和缓解是至关重要的。

一、疼痛评估疼痛评估是对患者疼痛程度和特征进行准确识别和描述的过程。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疼痛评估工具:1. 数字评分法:患者根据自身疼痛感受,在0-10的数字范围内选择一个数字来描述疼痛程度,0表示无痛,10表示最剧烈的疼痛。

这种评估方法简单易行,但受到患者主观感受和个体差异的影响。

2. 视觉模拟评估法:患者将自己的疼痛感受在一个长度可变的水平线上标出,较后端表示无痛,较前端表示最剧烈的疼痛。

这种方法直观明确,有助于医生了解患者的疼痛特征。

3. Wong-Baker面部疼痛评分量表:该评估工具通过面部表情来表达痛苦程度。

从“无痛”到“最剧烈的痛苦”,患者选择一个面部表情来描述疼痛。

该评估工具特别适用于无法用语言表达的特殊人群。

二、疼痛缓解针对慢性疼痛患者的疼痛缓解方法有很多,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缓解慢性疼痛的常见方法。

常用的药物包括非处方的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可用处方自由购买的非麻醉镇痛药(如扑热息痛)以及处方药物如阿片类镇痛药(如哌替啶)等。

但需要特别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滥用的风险。

2. 物理疗法:物理疗法包括理疗、按摩、温热疗法等。

这些疗法通过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组织修复和舒缓肌肉紧张,从而减轻慢性疼痛。

3. 心理治疗:慢性疼痛患者往往伴随着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等。

心理治疗可以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应激管理等帮助患者调整情绪,减轻疼痛感受。

4. 替代疗法:替代疗法如针灸、艾灸、中药疗法等被广泛应用于缓解慢性疼痛。

这些疗法通过调整机体能量平衡或利用中药的药理作用来减轻疼痛。

5. 手术治疗:对于某些严重无法缓解的慢性疼痛患者,手术治疗可能是最佳选择。

慢性疼痛的多维度评估方法

慢性疼痛的多维度评估方法

慢性疼痛的多维度评估方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疼痛是一种常见的感受。

然而,当疼痛持续存在、反复发作或者难以缓解时,就可能发展成为慢性疼痛。

慢性疼痛不仅会给患者的身体带来不适,还会对其心理和社会功能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有效地治疗慢性疼痛,准确的评估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我们将探讨慢性疼痛的多维度评估方法。

首先,自我报告是评估慢性疼痛的基础。

患者对疼痛的主观感受是最直接的信息来源。

医生通常会让患者使用疼痛量表来描述疼痛的程度。

例如,常见的数字评分量表,让患者从 0 到 10 选择一个数字来代表疼痛的强度,0 表示无痛,10 表示最剧烈的疼痛。

此外,还有语言描述量表,如“轻微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等。

除了疼痛强度,患者还会被问及疼痛的性质,是刺痛、钝痛、灼痛还是其他类型?疼痛的发作频率,是持续性的还是间歇性的?以及疼痛的起始时间、加重和缓解因素等。

除了自我报告,医生还会进行身体检查。

通过检查疼痛部位的外观、皮肤温度、肌肉紧张度、关节活动范围等,可以了解疼痛可能的原因和影响。

例如,如果疼痛部位有红肿、发热,可能提示存在炎症;肌肉紧张度增加可能与肌肉痉挛有关。

对于一些神经源性疼痛,医生会进行神经系统检查,如检查感觉、运动功能和反射等,以确定是否有神经损伤。

影像学检查在慢性疼痛的评估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X 射线、CT 扫描、磁共振成像(MRI)等技术可以帮助医生观察骨骼、关节、软组织和神经系统的结构,发现可能导致疼痛的病变,如骨折、椎间盘突出、肿瘤等。

但需要注意的是,影像学检查结果并不总是与患者的疼痛程度完全一致,有时可能存在影像学上的异常,但患者疼痛并不明显;反之,患者疼痛剧烈,而影像学检查却无明显异常。

心理评估也是慢性疼痛评估的一个重要方面。

长期的慢性疼痛往往会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而这些心理问题又可能反过来加重疼痛感受。

通过心理测评量表,如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等,可以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

疼痛评估方法

疼痛评估方法

疼痛评估方法疼痛是一种主观的感受,每个人对疼痛的体验和描述都可能不同。

因此,准确评估疼痛对于疼痛的治疗和管理至关重要。

以下将为您介绍一些常见的疼痛评估方法。

一、自我报告评估法这是最常用也是最直接的疼痛评估方法,患者通过语言描述自己的疼痛程度和感受。

1、数字评分法(Numeric Rating Scale,NRS)患者被要求从 0 到 10 中选择一个数字来表示疼痛程度,0 代表无痛,10 代表最剧烈的疼痛。

这种方法简单易懂,便于患者快速做出反应。

2、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通常是一条 10 厘米长的直线,一端标记为“无痛”,另一端标记为“最痛”。

患者在这条直线上标记出自己感受到的疼痛位置,然后测量从“无痛”端到标记点的距离,以评估疼痛程度。

3、词语描述评分法(Verbal Descriptor Scale,VDS)提供一系列描述疼痛程度的词语,如“轻微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等,让患者选择最能代表自己疼痛程度的词语。

二、面部表情评估法对于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疼痛的人群,如儿童、认知障碍者或意识不清的患者,面部表情评估法较为适用。

1、 WongBaker 面部表情疼痛量表通过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来评估疼痛,有从微笑到哭泣的 6 种不同面部表情,分别对应不同的疼痛程度。

2、 FLACC 量表用于评估儿童术后疼痛,通过观察儿童的面部表情(F)、腿部动作(L)、活动(A)、哭闹(C)和可安慰性(C)来综合判断疼痛程度。

三、行为评估法通过观察患者的行为表现来间接评估疼痛。

1、活动受限例如,患者因疼痛而减少活动、行走困难、卧床时间增加等。

2、睡眠障碍疼痛可能导致患者入睡困难、睡眠浅、易醒等。

3、饮食变化疼痛可能引起食欲减退或食欲不振。

4、保护性行为如用手按压疼痛部位、身体蜷缩等。

四、生理指标评估法虽然生理指标不能直接反映疼痛的主观感受,但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作为辅助评估手段。

数值评估方法在疼痛评估中的应用

数值评估方法在疼痛评估中的应用

数值评估方法在疼痛评估中的应用在医疗领域中,疼痛评估是一个重要且常见的任务。

准确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对于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疼痛是一种主观感受,患者往往无法通过简单的描述清楚疼痛的程度。

因此,数值评估方法在疼痛评估中的应用变得尤为重要。

一、数值评估方法的介绍数值评估方法是一种常用的疼痛评估方法,它通过要求患者在一个数值范围内选择一个数字来表示自己的疼痛程度。

常用的数值范围是0-10,其中0代表无痛,10代表最剧烈的疼痛。

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选择一个合适的数字来描述疼痛的程度。

二、数值评估方法的优势相对于其他疼痛评估方法,数值评估方法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 简单易行:患者只需要选择一个数字即可,不需要复杂的描述或推理。

2. 直观可靠:数字直观地表示了疼痛的程度,医生可以根据数字来判断疼痛的程度。

3. 客观性强:数值评估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不同的患者在相同的疼痛程度下选择相同的数字。

三、数值评估方法的应用场景数值评估方法可以应用于各种疼痛评估场景,如:1. 临床评估:在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医生可以根据患者选择的数字来了解疼痛的程度,从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2. 实验研究:在疼痛相关的实验研究中,可以使用数值评估方法来记录和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

3. 药物评估:在新药开发中,数值评估方法可以被用来评估药物对于疼痛的缓解效果。

4. 质量评估:医疗机构可以利用患者填写的疼痛评估表来评估自身的质量水平,从而进行改进。

四、数值评估方法的局限性尽管数值评估方法在疼痛评估中有诸多优势,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1. 主观性:数值评估方法仍然受到患者主观因素的影响,不同的患者可能给出不同的数字。

2. 语言和文化差异: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的患者可能无法准确理解和选择数字,从而影响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3. 年龄限制:年幼的儿童或认知能力受损的患者可能无法正确理解和使用数值评估方法。

4. 无法测量维度:数值评估方法只能反映疼痛的程度,无法评估其他维度如疼痛的性质或持续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线治疗与发作性丛集性头痛相同,由于成瘾性,可卡因仅用于非常难治的丛集性头痛患者。

也可试以上述治疗发作性丛集性头痛的其他药物。



丛集性头痛属原发性神经血管头痛之一。

其特
点为密集(群集)发作,剧烈、锐痛,位于一侧眼眶、球后、额颞部;伴同侧眼结合膜充血、流泪、鼻堵、流涕及/或Horner 综合症。

一般群集期持续数周及数月,好发于男性、无家族遗传史,为罕见的头痛类型。

发病机理尚不清楚。

本病分发作性及慢性两大类。

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

主要需要鉴别的疾病是慢性阵发性偏侧头痛。

发作侧剧烈、短暂、群集,一般药物难以控制头痛发作,故不论发作性或慢性型均以药物预防为主。

药物预防宜在每个丛集期开始时(仅感一侧轻微刺痛时)就给。

等至出现典型丛集发作时再开始给药,效果较差。

药物预防持续时间要比丛集期长一周,如丛集期为四周,则预防时间为五周。

间歇期不宜给预防药物。

在丛集期,酒及血管扩张期可激发头痛发作;在间歇期,两者均不会诱发头痛发作。

发作性丛集性头痛的一线预防药物有:维拉帕米、碳酸锢及皮质激素及多药合用;二线药有甲基麦角酰胺、丙戊酸钠;三线药有10%可卡因溶液滴鼻。

慢性型的一线预防药为维拉帕米、碳酸锂、丙戊酸钠及多药合用;二线预防药物为甲基麦角酰胺、皮质类固醇;三线预防药为10%可卡因溶液滴鼻。

不论发作性或慢性型,皮质类固醇均应使用在关健时刻,即丛集期之起始时及/顶峰0时,以达到迅速控制发作之目的;剂量小、疗程短、可重复。

10%可卡因溶液滴鼻,药贵而难以获得,还需要注意成瘾性。

11点疼痛数字等级量表测定慢性疼痛程度的临床意义
疼痛是一种主观症状,目前尚无客观标准来衡量其程度,因此,我们在慢性疼痛的临床研究中应选择一个能够比较客观地评价各种治疗效果的测量量表,这一量表应该既能反映同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的差异,也能反映不同组间的差异。

在慢性疼痛研究中,疼痛强度常用11点疼痛程度数字等级量表(pain intensit y numerical rating scale,PI -N RS)来测定,其中0分表示无疼痛而10分表示可能的最严重疼痛。

然而此量表各分值之间并无明确性的界定,PI -N RS 的变化值(如与基础疼痛分相比降低1分或2分)有时很难反应临床上疼痛程度的细微变化。

本研究应用P I -NR S,结合患者全面印象变化量表(pa -tient global impressio n of change,PG IC),研究了慢性疼痛患者PI -N RS 疼痛分变化值的临床意义。

资料与方法:本文收集了关于前加巴素(pregabalin)疗效的10个双盲、安慰剂对照、平行设计的多中心临床试验的数据,对PI-NRS 评分变化值(终点分减基础疼痛分)和PGIC 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共入选慢性疼痛患者2724例,病种包括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疱疹感染后神经痛、慢性下背部疼痛、纤维肌痛和骨关节炎。

这些研究的设计方法和测定方法相似。

根据患者的疼痛日记确定其PI -NRS 分,试验结束时进行标准的7级PG IC 评定。

以PG IC 评定的/中度改善0或/明显改善0作为临床显著差异的标准,应用线图和直方图对其与PI -N RS 分变化值的关系进行研究,并分析其敏感性和特异性。

结果:PI -NRS 评分变化值与PGIC 之间的关系在10个中心的试验中均一致。

P I -N RS 值平均降低2个分值或下降30%相当于PGI C 表中的/中度改善0,降低至少4个分值或50%相当于/明显改善0。

这种一致性不受致痛疾病的类型、治疗时程、患者的地域分布的影响,且不同处理方式(前加巴素或安慰剂治疗)、年龄、性别也不影响PI -NRS 评分变化值与PG IC 之间的这种关系。

与疼痛基础分较低者相比,基础分较高者需要较大的PI -N RS 分值变化才能对应相应的PG IC 等级,但P I -NRS 百分数[(终末分-基础分)/基础分]变化不受基础分的影响,提示P I -NRS 百分数变化比P I -NRS 分数变化能更好地与PGI C 等级相对应。

PI -N RS 分降低2个分值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4.92%、80.6%,下降30%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6.51%、80.09%。

讨论:PG IC 曾被众多疼痛研究者作为研究标准,广泛地应用于与其它研究形式之间的比较,并反映其效果很好。

本研究证实PI -NRS 评分变化值与PGIC 等级密切相关,而与致痛疾病的类型、处理方式(前加巴素或安慰剂)、研究结果(阳性或阴性)、年龄及性别无关,提示不同患者PI -N RS 分变化值的临床意义相似。

疼痛基础分差异很大时,PI -N RS 百分数变化与PG -I C 等级的关系比PI -N RS 分数变化与PG IC 等级的关系更加密切。

一般来讲,PI -NRS 评分降低2分或30%表示有临床显著性差异,应用这一标准,可以用来解释临床护理和疼痛治疗效果的临床意义。

结论:本研究为将来慢性疼痛治疗研究提供了一个能表示疼痛明显改善的P I -NRS 分标准,应用此标准可以大大增加慢性疼痛研究的可比性、有效性和实用性。

(F ar rar JT ,Young.JP,L aMor eaux L ,et al.Pain,2001,94B 149~158
王贺波节译 于生元校)
#
42#中国疼痛医学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Pain M edi cine 2002,8,(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