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植物的生活1植物的身体教案青岛版五四制

合集下载

植物的身体教案(10篇)

植物的身体教案(10篇)

植物的身体教案(10篇)出示组图“植物的身体结构”,引导幼儿了解植物身体的各个部分。

1.鼓励幼儿自主探索,说说植物的身体结构。

——植物是我们身边很熟悉的东西。

这是一株西红柿,请你认真观察,说说它的身体由哪些部分组成呢?——这是什么植物呢?(花生)——它的身体由哪些部分组成呢?2.教师操作课件,逐一呈现植物的身体结构。

小结:植物的身体一般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

出示图片“苔藓、蕨类”,帮助幼儿了解并不是所有植物的身体结构都由六部分组成。

——所有植物的身体都是由六个部分组成的吗?——植物多种多样,有些植物的身体结构只包含了六部分中的几个部分,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这是什么植物?猜猜它由几个部分组成?小结:苔藓、蕨类等植物一般由根、茎、叶三个部分组成。

出示组图“哪个部分可以吃”,引导幼儿识别日常所吃的食物属于植物身体的哪个部分,进一步加深对植物的了解。

(教师也可以用实物替代)——这些都是我们平常吃的食物,猜猜它是植物身体的哪个部分呢?小结:植物可食用的部分不一样。

比如红薯、土豆吃的'是它们的根;莲藕、甘蔗吃的是它们的茎;白菜、空心菜吃的是它们的叶子;花菜、西蓝花吃的是它们的花;橘子、西红柿吃的是它们的果实;花生、瓜子吃的是它们的种子。

活动延伸家园共育家长可以带领幼儿去果园、菜园,引导幼儿观察水果、蔬菜,进一步扩展关于植物的认知。

植物的身体教案 2教学准备小茶壶的实物、小蚂蚁的标本、各种植物的头饰、纸、彩笔等。

教学过程【教学导入】教师播放课件:各种各样的图片,让学生感受植物世界的丰富多彩。

学生观后谈感受。

教师出示小茶壶。

师:这是一个小茶壶,看一看,小茶壶的身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壶盖、壶身、壶嘴、壶把)投影蚂蚁标本。

师:这只小蚂蚁的身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头、胸、腹三部分,头上一对触角,胸部六条腿。

师:那么,植物的身体是由几部分组成的?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植物的“身体”。

(板书课题:植物的身体)[以物体和动物为例,为研究植物的“身体”做铺垫。

青岛版小学《科学》实验目录(五四制)

青岛版小学《科学》实验目录(五四制)
四年级下册(19组分组,1组演示)
第一单元热与我们的生活
1杯子变热了
物体的导热性、热传递实验
热传导实验材料酒精灯铁架台
分组
2水变热了
水的热对流实验
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烧杯试管夹大试管
分组
3谁热得快
不同颜色物体吸热本领对比实验
自备
分组
4它们会生热吗
不同物品是否会生热实验
温度计
分组
5温度计的秘密
液体的热胀冷缩实验
物体在水中溶解
烧杯玻璃棒药匙
分组
加快溶解实验
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烧杯玻璃棒药匙
15蜡烛的变化
蜡烛的变化
自备
分组
16食盐和水泥
蒸发盐水的实验
蒸发皿三脚架酒精灯玻璃棒石棉网水泥
分组
17铁生锈
铁生锈的实验
试管铁钉
分组
第五单元物体的运动
18静止和运动
19距离和时间
测量速度
软尺秒表
分组
20斜面
斜面的实验
小车测力计斜面
温度计烧杯
分组
7水温的变化
热水降温规律
温度计烧杯铁架台
分组
8哪杯水多
液体体积的测量
量筒锥形瓶烧杯平底烧瓶广口瓶量杯
分组
9有趣的不倒翁
第三单元水的科学
10认识太阳
11太阳和影子
研究太阳与影子的关系
手电筒铅笔
分组
12用太阳计时
13制作计时工具
第四的科学单元
14认识水
观察水
分组
15有趣的浮沉现象
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青岛版小学《科学》实验目录(五四制)
三年级上册(13组分组)
课题

2017版青岛版五四制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2017版青岛版五四制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全册备课第一单元植物的生活1、植物的身体2、植物的根3 、植物的叶(一)3、植物的叶(二)4、植物的茎5花和果实第二单元秋冬星空6秋季星空7冬季星空第三单元材料与生活8.木材9纸10.陶瓷11.金属12 玻璃与塑料第四单元水循环13《蒸发》14、沸腾15. 凝结16、水的三态变化17、小水滴的旅行第五单元地球18、航海家的发现19、地球上有什么20、地球内部有什么21、苹果为什么会落地一、教材分析:1.本册教科书遵循《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内容的选编上,注意选择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基础的、适于开展探究活动的内容;在能力培养上,注意了层次上的变化,较三年级的要求有所提高。

打破“知识切块”式组建单元的做法,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编排了《植物的身体》《动物王国》《材料与生活》《我们的家园–地球》《水循环》《研究与实践》等6个单元,共23个课题。

以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元,做到了“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教会学生科学地对待自然界的事物。

2、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与结构:本册教科书共23课,其中第22、23课是活动课。

从知识内容分为五部分(1)、植物身体:从学生对植物的已有认识经验入手,带领学生遵循“整体感知---个体研究——综合整理”的认知程序,认识植物的器官及作用,感受植物世界的多姿多彩。

(包括1、2、3、课)(2)动物王国:单元按照个体--—类群的思路编排,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认识昆虫、鸟类、哺乳类、两栖类、爬行类动物的共同特征。

(包括4、5、6、7课)(3)材料与生活:从木头陶瓷金属玻璃和塑料等常见的材料入手,探究材料的性能,使学生认识到材料的两面性。

(包括8、9、10、11、12课)(4)我们的家园——地球:指导学生认识地球内部有什么遗迹地球上各种物质存在形式以及人类认识地球的艰辛,学会使用测力计。

(包括13、14、15、16课)(5)水循环:指导学生认识水的三种存在方式及其三种形态的相互转变。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套教案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套教案

植物的身体【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植物体(限于种子植物中的被子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的。

2.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交流活动,让学生知道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的。

【教学难点】学生正确地分析、总结植物的组成部分。

【教学准备】凤仙花的挂图、凤仙花的分解图片(自制)、可供学生阅读有关植物的图书。

【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

(一)谈话:今天我想请各位同学当个画家,请给你在课前观察的植物画个像。

(学生画画)(二)展示学生作品:问:你画的是什么植物?你都画出了这棵植物的哪些部分?你认为一棵完整的植物要由几部分组成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进行下面的研究活动。

师板书:植物的身体。

二、学习新课。

(一)研究植物的组成。

1.讲述: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棵植物。

这是一棵完整的植物,它由几部分组成呢?你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学生讨论研究的方法:查阅资料、上网、问别人等等)指出:你们可以自由组成研究小组,在讲台上我给大家准备了一些有关植物的书籍,你们可以查看,找出答案。

2.学生分组,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研究,寻找答案。

(注:引导学生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找到答案。

一定要给予学生充分讨论、观察、交流、思考的时间,让同组的每一个学生达到共识。

同时让各组同学思考:用什么方式向其他同学介绍植物的组成部分。

比如用表演的形式、用画画的形式等等。

)3.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汇报研究结果:(在汇报之前,要提醒学生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

如果有什么不懂的或没有听明白的问题,可以向发言同学进行提问,让他帮你解答。

)问:我这有一些凤仙花各部分的图片,你能拼成完整的植物吗?(学生拼图,进一步认识植物的组成。

)4.谈话:刚才我们观察了凤仙花,现在我请大家再来观察其他花。

问:你知道这是什么植物?请你们小组继续研究这些植物的身体是由几部分组成的,有什么共同的地方?老师引导学生继续研究,通过分析其他植物的组成,进而得出植物都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

小学科学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共26课)(2020新版)

小学科学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共26课)(2020新版)

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动物王国1.蚂蚁【教材分析】《蚂蚁》是青岛版(五•四学制)四年级上册《动物王国》单元的第一课时。

蚂蚁是地球上最常见、数量最多的昆虫之一,也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动物,因此教科书选择蚂蚁作为探究对象,建构学生对昆虫类动物的认识。

通过探究,进一步培养学生用简单工具进行细致观察的能力,感受蚂蚁种类的多样性,同时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

明确学生思考的方向并提前准备研究材料,便于课堂探究活动的开展。

第二部分活动过程,寻找蚂蚁,观察不同种类的蚂蚁,让学生发现蚂蚁的身体分几部分,每部分长着什么,引发学生对蚂蚁身体结构的思考;通过观察更多动物,寻找能与蚂蚁归为一类的,总结昆虫的共同特征;通过制作昆虫模型,加深学生对昆虫特征的认识。

第三部分拓展活动,利用昆虫的特征,到校园中识别昆虫。

本课通过活动层层推进,先是观察一只蚂蚁的特征,再观察不同种类蚂蚁的特征,最后寻找与蚂蚁归为一类的动物的特征,由少到多,由点到面,让学生知道像蚂蚁、蝴蝶、蝗虫这样的动物属于昆虫;昆虫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学生分析】四年级学生对昆虫有一定了解,但局限于见过,不知道到底哪些动物属于昆虫。

很多学生也没有认真观察过蚂蚁或其他昆虫,对昆虫的认识还处于拟人化阶段。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像蚂蚁、蝴蝶、蝗虫这样的动物属于昆虫。

2.知道昆虫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科学探究目标]1.在教师引导下,学习蚂蚁的外表特征;能描述昆虫的共同特征。

2.借助放大镜对蚂蚁进行有序、细致的观察;能根据昆虫的特征制作昆虫模型。

[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昆虫的共同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

2.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珍爱生命。

8.植物的身体-青岛2001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8.植物的身体-青岛2001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8. 植物的身体-青岛2001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的身体结构及功能。

2.掌握植物根、茎、叶的形态特征。

3.理解植物依靠根、茎、叶的不同生理机能,实现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和分配、光合作用、转运等功能。

4.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2. 教学重点1.植物根、茎、叶的形态特征。

2.植物根、茎、叶的不同生理机能。

3. 教学难点1.学生对植物不同组织器官的生理机能理解和应用。

2.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4. 教学过程(1) 导入与预习(5分钟)教师可以用幻灯片或实物展示植物,引导学生发现植物的不同组织器官。

教师可以问学生:1.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哪些植物?2.你们能分辨出植物的不同组织器官吗?(2)引入新知识(20分钟)1.根的形态特征:根是植物的吸收器官,不同种类的植物根的形态不同。

教师可用实物展示,引导学生观察根的形态特征。

2.茎的形态特征:茎是植物的主要支撑器官,不同种类的植物茎的形态不同。

教师可用实物展示,引导学生观察茎的形态特征。

3.叶的形态特征:叶是植物的光合器官,不同种类的植物叶的形态不同。

教师可用实物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叶的形态特征。

(3)操练与巩固(25分钟)1.识别植物器官:教师可用图片或幻灯片展示不同种类的植物,让学生辨别根、茎、叶。

2.绘制植物图示:教师可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自行绘制一棵植物的图示,并标注出根、茎、叶的位置。

3.探究植物器官的生理特性:教师可用实验或游戏等形式,让学生探究根、茎、叶分别具有什么样的生理特性。

(4)作业和小结(10分钟)1.根据所学,完成绘制植物图示的作业。

2.总结本节课学习到的知识点,以Markdown文本格式作答。

5.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实物、引导识别、绘制图示、探究生理特性等多种形式教学,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促进了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同时,本节课注重课后作业和小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植物的身体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植物的身体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植物的身体》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掌握植物的不同器官及其作用。

3.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生殖方式。

4.培养学生对植物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植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植物的器官及其作用。

难点: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生殖方式。

三、教学内容1.植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植物的不同器官及其作用。

3.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生殖方式。

四、教学方法1.讲授结合实物展示,生动形象地讲解植物的结构和功能。

2.小组合作,讨论植物的不同器官及其作用。

3.观察实验,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及生殖方式。

4.课堂互动,引导学生通过提问深化对植物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植物,引发学生对植物的兴趣。

2.讲解:介绍植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等。

3.小组合作:讨论植物的不同器官及其作用,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植物进行研究。

4.观察实验:进行植物生长过程和生殖方式的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并记录实验结果。

5.总结:通过课堂互动,引导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强化记忆。

六、课堂设计1.课件展示:结合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生动展示植物的结构和功能。

2.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植物的不同器官及其作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3.观察实验: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生殖方式。

4.互动环节:设计问题和答案环节,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索,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七、作业设计1.观察家中或学校周围的植物,记录植物的结构及其功能。

2.选择一种植物,详细介绍其不同器官及其作用。

3.设计一个实验,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或生殖方式,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4.撰写一篇关于植物保护的文章,呼吁大家共同保护我们身边的植物。

八、评价方法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

2.批阅学生的作业,评价其对植物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3.组织小测验,检验学生对植物的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植物的身体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植物的身体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植物的身体》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 掌握植物的不同器官和其作用;3. 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生理特点;4. 激发对植物的保护意识和热爱。

导入引导:大家是否众所周知,植物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你是否知道植物的身体构造和功能吗?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吧!主体内容:一、植物的基本结构:1. 根部:植物的根部主要负责吸收水分和养料,固定植物身体,同时可以储存养料。

2. 茎干:植物的茎干连接根部和叶部,起着支撑和运输水分的作用。

3. 叶子:植物的叶子通过光合作用为植物提供能量和养料,是植物进行呼吸和获取光能的关键器官。

4. 花朵:植物的花朵为植物进行生殖提供了场所,通过花粉传播进行授粉,实现种子的繁衍。

5. 果实:植物的果实是种子的保护装置,有助于种子传播和繁殖。

二、不同器官的功能及作用:1. 根部:吸收水分和养料,固定植物身体,储存养料。

2. 茎干:支撑植物身体,运输水分和养料。

3. 叶子: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提供能量和养料。

4. 花朵:进行生殖,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5. 果实:保护种子,助于种子传播和繁殖。

三、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生理特点:1. 种子发芽:种子通过适合的环境条件发芽生长。

2. 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叶子进行光合作用,生成能量和养料。

3. 植物生长:茎干、叶子不断生长,根部不断吸收水分和养料。

4. 开花结果:植物在适当的条件下开花结果,进行繁殖。

四、对植物的保护意识和热爱:1. 学会珍惜植物:植物是我们生存的基础,应该珍惜植物资源。

2. 积极保护环境:植物是生态链条的重要一环,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植物。

3. 注重植物保护:学会种植植物、呵护植物,为植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环境。

结束总结:通过本次学习,我们了解了植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掌握了植物不同器官的作用,理解了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生理特点,也激发了对植物的保护意识和热爱。

希望大家能够继续关注植物的世界,为保护环境、爱护植物做出自己的努力!让我们一起努力,让世界更美好!第二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植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的身体
【教材分析】
教科书的编排目的就是使学生通过对植物的研究,初步了解植物的身体的构造以及各部分的作用,知道植物的世界史丰富多彩的,从而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更重要的是借助对植物世界的探究,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探究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为今后的科学探究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生分析】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知道植物体(限于种子植物中的被子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的。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更加热爱大自然,更加热爱生活。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观察、交流活动,让学生知道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的。

2、学生正确的分析、总结植物的组成部分。

【教学方法】讲解、实验
【教学具准备】
课件、凤仙花的挂图、凤仙花的分解图片(自制)、可供学生阅读有关植物的图书(如:《十万个为什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活动一:激情导入、激发兴趣(5分钟)
1.谈话:今天我想请各位同学当个画家,请给你在课前观察的植物画个像。

(学生画画)
2.展示学生作品:
问:你画的是什么植物?你都画出了这棵植物的哪些部分?
你认为一棵完整的植物要由几部分组成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进行下面的研究活动。

师板书:8、植物的身体
活动二:积极探索、学习知识(30分钟)
1.研究植物的组成
⑴讲述: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棵植物图片。

(出示挂图)这是一棵完整的植物,它由几部分组成呢?你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
(学生讨论研究的方法:看图、查阅资料、上网、问别人等等)
指出:你们可以自由结成研究小组,在讲台上我给大家准备了一些有关植物的书籍,你们可以查看,找出答案。

⑵学生分组,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研究,寻找答案。

(注:引导学生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找到答案。

一定要给与学生充分讨论、观察、交流、思考的时间,让同组的每一个学生达到共识。

同时让各组同学思考:用什么方式向其他同学介绍植物的组成部分。

比如用表演的形式、用画画的形式等等。


⑶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汇报研究结果:
(在汇报之前,要提醒学生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

如果有什么不懂的或没有听明白的问题,可以向发言同学进行提问,让他帮你解答。


问:我这有一些凤仙花各部分的图片,你能拼成完整的植物吗?
(学生拼图,进一步认识植物的组成)
⑷谈话:刚才我们观察了凤仙花,现在我请大家再来看几幅图。

(用实物投影机出示课本插图)
问:你知道这是什么植物?请你们小组继续研究这些植物的身体是由几部分组成的,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师引导学生继续研究,通过分析其他植物的组成,进而得出植物都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

(5)小结:通过我们的研究发现: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构成了植物的“身体”。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

师板书: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构成了植物的“身体”
(6)问:是不是所有的植物都是由这六部分组成的?你有办法来解决这道题吗?请你快速找出这道题的答案。

(学生继续分组查阅图书资料,寻找答案。


学生汇报答案。

讲述:由此可见,在植物世界中,并不是所有的植物都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组成的。

有的植物没有根、茎,或者不开花、不结果(如藻类植物海带、紫菜、海白菜、裙带菜等),所以在实际生活中要学会注意观察周围的一切事物。

活动四:课堂总结(5分钟)
通过我们今天的探讨,你有哪些收获?你感觉自己表现如何?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