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选读课文《丰碑》 人教新课标
人教版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下册精品课件《丰碑》最终版

2019/4/30
14
将军楞了一下,什么话也没说,快步朝前走去. 将军的脸色顿时严峻起来,嘴角边的肌肉抽动着。 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 将军两腮的肌肉抖动着。 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湿润了。
2019/4/30
15Biblioteka 将军楞了一下,什么话也没说,快步朝前走去. 将军的脸色顿时严峻起来,嘴角边的肌肉抽动着。 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 将军两腮的肌肉抖动着。 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湿润了。
2019/4/30
18
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 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 一座晶莹的丰碑.
2019/4/30
19
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 还会属于谁呢?
2019/4/30
20
2019/4/30
21
2019/4/30
1
丰碑:给具有丰功伟绩的人所树立的高大的石碑或
塑像 。丰,指丰功伟绩。
2019/4/30
2
阅读提示
1、听录音,轻声跟读课文,读准生字词, 读通句子。 2、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019/4/30
3
2019/4/30
4
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2019/4/30
2019/4/30
8
将军楞了一下,什么话也没说,快步朝前走去.
2019/4/30
9
将军楞了一下,什么话也没说,快步朝前走去.
2019/4/30
10
将军楞了一下,什么话也没说,快步朝前走去. 将军的脸色顿时严峻起来,嘴角边的肌肉抽动着。
2019/4/30
11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选读课文 4 丰碑》优质课教学设计_0

《丰碑》教学设计教学过程预案:一、视频导入,揭示课题大冰坨,狂风呼啸,大雪纷飞,红军战士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行。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聆听长征路上那个感人的故事。
2.板书课题:板书“碑”:说说什么叫“碑”(石碑)?补充板书“丰”:说说什么叫“丰碑”?(高大的石碑。
)3,质疑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生:课文中的丰碑是指什么呢?)二,初读课文,感受“丰碑”(1)学习字词冰天雪地冰坨(tuó) 狂风呼啸大雪纷飞冻僵单薄(bó)晶莹丰碑(生先个别读,再齐读)(2)学生反馈:你能用上上面的词语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3)课文当中的丰碑指什么呢?出示第13自然段:(个别读)风更狂了,雪更大了。
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4)你心中有什么疑问吗?(生:为什么说军需处长的身体成了一座丰碑呢?)二、走进“丰碑”,感悟军需处长的伟大。
引导:课文有个自然段具体描写了军需处长的样子,在哪?(7)1.自由读第7自然段,图文结合,把印象深刻的地方划出来。
(1)在谈中引导注重“冻僵”,为什么这位老战士会被冻僵呢?预计一:气候恶劣① 联系第一自然段:学生可能会谈到“冰天雪地”“大冰坨”“狂风呼啸”“大雪纷飞”引导学生注重一个词“吞掉”②“吞掉”平常事用在什么地方?如“大象一口吞掉了小鹿”引导学生感悟:“吞掉”是用在有生命的动物“吞掉”一般是强大的将弱小的吃掉③文中指的是什么“吞掉”这支队伍?狂风大雪严寒恶劣的天气④在恶劣的自然环境里,你从这个“吞掉”感受到什么?(红军前进的艰难,天气的恶劣,环境的恶劣……)⑤你看,文章中的语言,这个个“吞掉”将红军的艰难,天气的恶劣,形象地表现在我们眼前。
请你用朗读将我们感受到的表达出来。
预计二:装备很差①一个军队的装备有哪些东西?武器、衣服等一些其他行军的东西。
②装备很差,让你想到了:他们的武器可能是——,他们的干粮——,他们御寒的棉衣——(2)在死神面前,这位老战士的神态却是那样的镇定、安详,军需处长是干什么的?他的棉衣呢?(分给别的战士穿了)。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选读课文《丰碑》 人教新课标 (共21张PPT)

动作: 一个冻僵的老战士,依靠光秃秃的树干坐着。 神态:他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塑像,身上落满了雪,无
法辨认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 定,十分安祥: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 纸卷的旱烟,火已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 好像在向战友借火。
外貌: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思考:
从这些描写军需处长动作、神态、 外貌的语句中你体会到什么?
看到死人 脸色严峻 嘴角抽动 悲痛
无人回答 知道真相
红着眼睛 两腮抖动 愤怒
愣住了 眼睛湿润
激动、感动 敬佩……
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 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 座晶莹的丰碑。
1、文章开始描写了天气的寒冷, 这一内容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说红 军队伍面临的考验是严峻的?)
2、为什么说大雪覆盖的军需处 长变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呢?
将军什么话也没有说,大步走进漫 天的风雪中。他听见无数沉重而坚定的 脚步声。那声音似乎在告诉人们:如果 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1、采用人物的描写方法 (动作、神态、外貌、语言); 2、侧面衬托的写作手法; 3、运用“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
当堂训练
你是一座( 丰碑 ), 你把( 生的希望 )给了( 战友), 而自己却(被严寒冻死了 ) 你用你的( 生命)告诉我们,红军队伍是 能经受住(严峻的考验 ), 你用你的( 精神)鼓舞我们,同样告诉敌 人,红军队伍是( 坚强的), 啊,你的确是我们心中的一座( 丰碑 )。
丰碑
浩军需处长丰碑颂文:
巍
浩 巍 漫漫征路,巍巍雪山,猎猎风暴,辘辘饥寒。
长 雪 军需处长,管物管钱,衣物紧缺,粮秣艰难。
空 山 口粮送人,不舍己餐,寒衣送人,不留己穿。
小学语文丰碑说课稿

小学语文丰碑说课稿小学语文丰碑说课稿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
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丰碑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语文丰碑说课稿1一、说教材《丰碑》一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每十册第七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叙述了在风雪交加的行军途中,一位红军的军需处长因衣服过于单薄而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表现了这位军需处长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高贵品质。
《丰碑》的主人公是军需处长,可全文直接描写军需处长的地方不多,而是用了大量的笔墨细致地描写了将军的神态和动作,感情真挚浓烈,有力地衬托了军需处长的高大形象。
在认真分析了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了《丰碑》这课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语感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情感目标:深刻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理解丰碑的含义。
能力目标:学习作者按照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脉络进行记叙的方法。
初步领会文章侧面描写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体会军需处长的献身精神。
教学难点:理解丰碑的含义。
二、说教法1、质疑问难法: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能激发学生浓厚的思考兴趣和创新思维。
2、多媒体直观法:课堂中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创设情境,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更快、更准、更深地理解课文内容。
3、自主、合作、探究法: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孩子的全部奥秘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
在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部分,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可以锻炼学生的协作精神,训练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4、表演法:表演是学生喜爱的一种活动方式,在课堂中运用表演法,能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
5、诵读感悟法:《丰碑》一课语言精练生动,思想性强,故事感人至深。
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既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可以实现语感的积淀。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选读课文 4 丰碑》优质课教学设计_0

这是一篇选学课文,我认为应该倾向于略读课文来教学。
这篇选读课文应属于第四组课文,主题是“他们让我感动”。
这组的单元训练重点是:1、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神态、心里活动等的描写去揣摩人物的思想感情。
2、认真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3、理解“丰碑‘的含义。
(难点)4、领悟“设置悬念、先抑后扬”的写作特点。
教学流程:1、创设情景,导入课题:把课文的环境描写部分直接作为情景导入。
(体现“略”,一看就懂的不教)2、走近军需处长,品味精神:学习课文的第七自然段,找出描写军需处长动作、神态、穿着的词句,走近他的内心世界。
3、走近将军,深化理解:找找描写将军神态变化的词句,体会他的心情。
4、揭题释疑,领悟写法:理解“丰碑”的含义;领悟写作特点:设置悬念、先抑后扬。
5、拓展作业,训练思维:你就是一位红军小战士,此时,你最想对军需处长说什么呢?用几句话写下来。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1.情景导入:(出示灯片2)同学们,有一支红军队伍,为的是给后续部队开辟道路,他们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
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一个大冰坨。
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似乎要吞掉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
在这恶劣的环境中发生了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
2.师先板书“碑”,你说说“碑”意思。
(刻有文字以纪念事业、功勋或作为标记的石头)那什么是“丰碑”呢?(高大的石碑)3.通过预习,你们知道课文中的丰碑指什么吗?生答,[师书:军需处长] 你从课文中哪一句话看出来的?请用横线把它划出来。
军需处长是干什么的?(掌管整个军队物资的给养。
比如,发放棉衣、棉被等)二、走近军需处长,品味精神:1.出示句子:“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对于这句话,你有什么疑问?(为什么说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着重要解决的问题。
2.快速浏览课文,请找出文中直接描写军需处长的段落,合作学习。
(第7自然段)出示学习方法:(读、画、思、写、议)(灯片3)A、自由读这个自然段,画出最让你感动的词句,把你的体会批注到旁边。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选读课文第四课-《丰碑》教学设计

4.《丰碑》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选读课文第四课。
【教学目标】1.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感动人心的地方,体会丰碑的含义。
感受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高大形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通过跳读,感受将军的情绪变化,体会小说一波三折的情节安排。
3.巩固小说文体中的环境描写,感受对塑造人物形象的渲染作用。
【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同学们,上午好!虽然说是上午第四节课了,看你们一个个精神抖擞,就觉得我们五一班就是一个很不错的班级。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选学课文《丰碑》,板书:丰碑,丰碑这个故事发生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说到战争,我们曾经学过哪些人物记忆犹新,你说,你说。
有为了让战友吃饱饭能走出草地,自己偷偷啃鱼骨头的老班长,在我们和平年代,有在洪水来临之际,沉着指挥全村人安全撤离,最后和他儿子一起消失在洪水中的村党支书。
看来不论是在战争时期,还是在和平年代,都有许多令我们感动的人,尽管有些人姓名都不为人所知,但是他们的形象却清晰地留在我们的记忆中,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继续去认识一个,连姓名都不为人知的老战士,他的身上又有着怎样感人的事迹呢?2.还记得我们是怎么样来认识这些人物的吗?让我们来回顾第四单元的单元导读吧,快速梳理学习要求。
3.出示单元导读图片:学习本组课文,如果有条件,还可以收集一些感人的故事和同学进行交流。
4.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划一划,一边思考我们是用上面的哪些方法进行学习的?交流:(1)要入情入境,抓住那些感动我们的地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要认真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3)搜集一些感人的故事,和同学进行交流。
板块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位连姓名都不为人知的老战士。
赶紧把书翻到175页,大声自由朗读,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想一想,这篇小说谁做了什么让你感动?(什么事?)(3)一边读一边想,你有什么疑问?2.交流:有什么难读的地方吗?交流:你说,你说,是的,课文写的就是军需处长把衣服都给了战士,自己冻死在云中山。
人教版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下册精品课件《丰碑》

7
这真是一个(
)军需处长!
2019/4/30
8
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光秃 秃的树干坐着。他一动不动,好似 一尊塑像,身上落满了雪,无法辨 认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 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右手的中 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 火已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 好像在向战友借火。单薄破旧的衣 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2019/4/30
9
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 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 座晶莹的丰碑。
2019/4/30
10
军长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 地里。他的眼睛湿润了。他深深 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 举到齐眉处,向这位跟云中山化 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
2019/4/30
11
他可能想:
2019/4/30
12
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光秃 秃的树干坐着。他一动不动,好似 一尊塑像,身上落满了雪,无法辨 认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 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右手的中 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 火已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 好像在向战友借火。单薄破旧的衣 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2.搜集身边感人的事,写一个小练笔。
2019/4/30
25
临死前,他也许看到了
。 。
临死前,他也许想到了
。
2019/4/30
26
2019/4/30
军需处长
单薄 破旧 镇定 安详
2019/4/30
6
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光秃 秃的树干坐着。他一动不动,好似 一尊塑像,身上落满了雪,无法辨 认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 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右手的中 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 火已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 好像在向战友借火。单薄破旧的衣 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五年级语文《丰碑》教案2

五年级语文《丰碑》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理解课文中“丰碑”的象征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欣赏优美的语言,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学会从课文中提炼主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勇敢、坚强、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
(3)培养学生学会珍惜幸福,感恩他人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理解课文中“丰碑”的象征意义。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炼主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道德观念。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带。
2. 课文课件或黑板。
3. 生字词卡片。
4. 相关背景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带,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简单谈论对课文的初步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主学习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分段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感悟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主题。
3. 分析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
(2)学生讨论课文中“丰碑”的象征意义,分享自己的感悟。
4. 情感体验:(1)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炼主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 谢!
《鱼游到了纸上》
他高高的身材,长得很秀气,一对大眼睛明 亮得就像玉泉的水。
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 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 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 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 动。
将军愣了一下,什么话也没说,快步朝 前走去。
动动脑: 找一找,作者还有哪些写作技巧可
以让我们学习?
小作 李宾又迟到了。( ) 家: 这是他这个月第七次迟到。
张老师的脸黑得像锅底。上次月考,他们班 的成绩不理想。他已经在班会上多次强调了:以 后任何人不准迟到!
张老师( )瞪着李宾:“-------------”
主题:“他们让我感动” 将故事继续讲下去, 并起一个恰当的题目。
……
《鱼游到了纸上》
“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一个 女孩惊奇地叫起来。
……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 论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
《桥》
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 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 跑。……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
…… 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 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 人们。他像一座山。
将军的脸色顿时严峻起来,嘴角边的肌肉 抽动着。忽然他转过脸向身边的人吼道:“把 军需处长给我叫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
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 十分可怕。
“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过 来!”将军两腮的肌肉抖动着。
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 眼睛湿润了。他深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 起右手,举到齐眉处,向那位跟云中山化为 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选读课文
4.丰碑
学习目标:
领悟作者的写作方法,并运 用到以后学习中。
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光秃秃的 树干坐着。他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塑像, 身上落满了雪,无法辨认他的面目,但可 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 : 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 烟,火已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 好像在向战友借火。单薄破旧 的衣服紧紧 地贴在他的身上。
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 前进。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一个大 冰坨。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似乎 要吞掉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
风更狂了,雪更大了。
《桥》 开头写雨:“像泼。像倒。 ”
文中写水: “ 死亡在洪水的狞胸膛。 ”
父子被浪吞没后“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