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合集下载

初一生物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生物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生物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试题答案及解析1.在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实验中,下面做法或结论错误的是A.要在同一时间测量裸地、草地和灌丛中的湿度B.草地上有小水洼,可以将干湿计放在水洼边测量C.每个地方分三处测量湿度,取其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D.经过测量,灌丛的湿度最大,裸地的湿度最小【答案】B【解析】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时,裸地、草地和灌木丛,只有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增加空气的湿度,符合探究目的,而在水洼边,水洼边的空气湿度受水的影响大,不能体现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2.下列实例中不能反映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森林净化空气,调节气候B.蚯蚓疏松土壤,增加土壤肥力C.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导致水质恶化D.企鹅胸部厚厚的脂肪层。

【答案】D【解析】生物通过自身的生命活动,不断地从环境中获取营养物质,同时又将新陈代谢的产物(氧、二氧化碳、水等)排放到环境中去,因此,生物的生命活动对无机环境也有影响.A.森林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的湿度,进而影响降雨量;柳杉能够吸收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从而净化空气;此项反映生物影响环境.B.蚯蚓在土壤中钻来钻去,可以使土壤疏松,提高土壤的通气和吸水能力,它以腐烂的植物和泥土为食,排出物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此项反映生物影响环境.C.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中溶解氧急剧减少,导致水质恶化;此项反映生物影响环境.D企鹅胸部厚厚的脂肪层,能够适应寒冷的环境,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考点】生物对环境的影响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而不是个别现象。

()【答案】对【解析】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例如:虫媒花一般都是颜色鲜艳,气味芳香,适于昆虫传粉,风媒花的花粉粒小而数量多,容易随风飘散,适于风媒传粉,鱼的身体呈流线型,用鳃呼吸,用鳍游泳,这些都是与水生环境相适应的,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北极狐和白熊,毛是纯白色的,与冰天雪地的环境色彩协调一致,这有利于它们捕猎动物等等,故题干的叙述是正确的。

空气湿度对蒸腾作用和植物生长的影响

空气湿度对蒸腾作用和植物生长的影响
因为叶片内部气腔水气压与外界水气压相差过大造成叶片内部水汽供应不足而坏死
空气湿度对蒸腾作用和植物生长的影响
• 空气湿度影响蒸腾作用,蒸腾作用除了是水分吸 收的动力,还是矿质营养运输的动力。空气湿度 大,蒸腾作用弱,植物运输矿质营养的能力就下 降。蒸腾作用还可调节叶片的温度,如果温度高, 空气湿度大,蒸腾作用弱,叶片就有可能被灼伤。 对蒸腾作用的影响会间接的影响盆土的干湿交替, 不利于肥水管理;空气湿度长期过低,会造成叶 片边缘以及叶尖的坏死,主要原因是因为叶片内 部气腔水气压与外界水气压相差过大,造成叶片 内部水汽供应不足而坏死。

专题十 综合题——实验探究题

专题十  综合题——实验探究题

(3)棉田要适时松土、稻田遇到涝害要及时排水都是为了使 植物的根得到充分的 氧气 。 (4)在不同的细胞、不同的生命时期呼吸作用的强弱有差别。
如花比叶的呼吸作用 强
(填“强”或“弱”)。
(5)要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我们应该怎样做? 植树造林,爱护环境 。
5.如图是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其中的A、B、C、D
6.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从“葡萄、花生仁、核桃仁、小西红柿”
中选取“花生仁、核桃仁”,按如下实验装置探究食物中储
存的能量,重复三次,记录并计算,数据如表.请回答: 实验次数 1克花生仁燃烧放出的 1克核桃仁燃烧放出的能 能量(单位:千焦) 量(单位:千焦)
1
2 3
9.58
9.85 9.76
12.39
13.86 13.86
时,再将植物置于光下几小时。
(4)这样处理后,摘取一片部分遮光的叶片,除去不透光纸
后,将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酒精逐渐变为绿色溶液,你
认为是什么物质溶于酒精? 叶绿素 。 (5)用清水漂洗脱色叶片后向叶片滴加碘液,是为了检验叶 淀粉
片中是否含有

(6)滴加碘液片刻后,再用清水洗去碘液。预期叶片遮光部
是小明,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探究的问题是:鼠妇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吗? (2)针对此问题,假设是: 鼠妇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 。
(3)你要准备的材料用具如下:不透光的纸、一个大小恰当
的纸盒、适量的潮湿的土、适量的干燥的土、正常鼠妇30只。
(4)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纸盒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分别标上甲和乙.其中甲部分
幼体和成体小白鼠哪个学习能力强 ?根据上述数据,你得出
的结论是: 小白鼠有学习能力 。

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影响的报告

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影响的报告

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影响的报告
探究报告
合作者:郭悦宁刘小曦许诺
【一】提出问题
植物的种类和分布对空气湿度有妨碍吗?
【二】作出假设
植物的种类和分布对空气湿度有妨碍。

在裸地、草地或茂密的灌丛中,灌木丛中的空气湿度最大,裸地的空气湿度最小。

【三】验证实验
1.实验设计:探究植物种类和分布对空气湿度的妨碍,分早、中、晚三次,
每次分草坪、裸地及灌木丛三个地方进行实验,为了准确,每次每个实
验进行三次,并取其平均值。

2.实验用具:干湿计、记录本。

3.实验记录:
4.实验结果:从数据记录表能够看出:早晨,不同地方的空气湿度有差异,
灌丛中的空气湿度最大,裸地的空气湿度最小;中午,不同的地方空气
湿度有差异,灌丛的空气湿度最大。

【四】实验结果
从表中能够看出早、中、晚三个地方空气湿度均有差异,且基本上灌丛湿度最大,草地其次,裸地湿度最小。

实验结论,支持假设。

植物的种类与多少会妨碍空气湿度。

在三种环境中,灌木丛空气湿度最大,裸地空气湿度最小。

生物对环境会造成一定妨碍。

【五】总结与分析
由于时间仓促,测量时间不太准确。

指导教师:北京市第八中学张素艳
(北京市第八中学初中部初一〔9〕班赵炜煜)。

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探究内容透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一节安排了探究实验“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活动提供了素材。

这是学生接触的第二个探究实验,教材提供了较为详细的背景资料和探究提示,既创设了问题的情境,又为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初步设计探究方案提供了指导和帮助。

【探究目标达成】(一)知识目标:1.以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为例,通过测量、分析、归纳,说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2.通过测量裸地、草地、灌丛中的湿度,说明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二)能力目标训练学生的测量方法,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数据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生的科学探究、发散思维能力,提高环保意识、增强关心、爱护生物圈的情感。

【探究重难点透析】重点:1.通过测量裸地、草地、灌丛中的湿度,说明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2.训练学生的测量方法,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难点:训练学生的测量方法,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探究教法构想】1.教师指导部分学生学会使用干湿计,又由学生指导同组同学。

干湿计由两支完全相同的温度计和一个转动转盘(计算尺)组成。

温度计A叫做干球温度计,用来测量空气的温度;温度计B叫做湿球温度计,它的水银泡上包着棉纱,棉纱的下端浸在水中。

相对湿度=干球数值-湿球数值,对照相对湿度表,就可以找到对应数值。

2.学生分组:21人一大组(共甲、乙、丙3大组),7人一小组,分工合作,在校园里分别选择裸地、草地、灌木丛三个植被环境,每一环境又分三处测量3.在裸地、草丛测量时,干湿计应直立地面,测灌丛时应挂在枝叶茂密的地方测量,同时避免行人等干扰因素。

4.测量时不能让阳光直射到干湿计。

【探究材料准备】教师:1.指导学生拟订探究方案,教会学生使用干湿计;2.提供足量的干湿计,并参与学生实施计划的过程;3.设计并制作课件(解读曲线、课题、结论、练一练、进一步探究等)。

学生:1.预习探究实验,小组成员合作,拟定本组探究方案;2.学会使用干湿计,并按照拟订的探究方案实施计划;3.选取自己喜欢的数据处理方法处理数据,并准备好交流提纲。

植物生长环境的影响因素

植物生长环境的影响因素

植物生长环境的影响因素植物的生长环境是指植物所处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包括气候、土壤、光照、水分等因素。

这些环境因素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气候、土壤、光照和水分四个方面探讨植物生长环境的影响因素,以便更好地理解植物的生长适应性和科学栽培的重要性。

一、气候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气候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温度、湿度、降水和风速等气候要素都会对植物的生长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首先,温度是影响植物生长的关键因素。

不同植物对温度的适应范围有所差异,有的植物喜欢高温环境,而有的植物适应低温环境。

温度的升高能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加快光合产物的合成速度。

然而,过高的温度可能会导致植物蒸腾作用过大,造成水分和营养物质的丧失。

另外,温度对植物的开花、结实和幼苗的生长也有一定的影响。

其次,湿度和降水量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湿度是指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植物吸收水分和进行光合作用。

降水量对植物的生长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水分不足会导致植物枯萎、凋谢,而过多的降水可能会造成植物的根部被淹。

最后,风速对植物的生长也有一定的影响。

适度的风速有助于植物的气体交换和光合作用,但强风可能会导致植物倒伏、折断甚至死亡。

二、土壤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土壤是植物根系生长的环境,土壤的质地、结构、水分和养分都会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

首先,土壤的质地和结构对植物根系的渗透和排水能力有着直接的影响。

粘土质的土壤含水量高,但渗透性差,不利于植物根系的生长和通气;沙质土壤则容易排水,但保水性较差。

土壤结构的紧凑程度也会影响根系的生长,过紧或过松的土壤都不利于根系的伸展和营养吸收。

其次,土壤水分对植物的生长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土壤中的水分对植物根系的吸收和渗透有着直接的影响。

水分不足会导致植物的脱水和干旱,而过多的水分则容易引发水浸和缺氧的问题。

最后,土壤中养分的含量和比例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制约作用。

大气湿度对农作物生长与病虫害的影响

大气湿度对农作物生长与病虫害的影响

大气湿度对农作物生长与病虫害的影响导语:大气湿度是指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含量,它对农作物生长和病虫害的发生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大气湿度对农作物生长和病虫害的影响及其原因。

一、大气湿度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大气湿度是影响农作物生长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

适宜的湿度能够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有利于水分的吸收和输送,从而提高植物的生长效率和产量。

1.1 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能够通过吸收太阳光、二氧化碳和水,将它们转化为氧气和葡萄糖的过程。

适宜的湿度能够增加植物气孔的开放度,提高二氧化碳的吸收率,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

因此,在干旱地区,通过增加空气中的湿度,可提高植物的光合效率,增加产量。

1.2 蒸腾作用蒸腾作用是指植物通过气孔释放水分的过程。

适宜的湿度能够提高植物根系吸收水分的能力,同时,由于蒸腾作用的存在,水分能够从根系被蒸发到空气中,使水分在植物体内的循环得以保持。

这样,植物的叶片保持适宜的湿润度,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和养分吸收。

二、大气湿度对农作物病虫害的影响不仅对农作物生长有影响,大气湿度还会影响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湿度的变化会改变病虫害的发生环境和传播条件,从而导致病虫害的多发和扩散。

2.1 病菌和真菌病害大气湿度对许多病原菌和真菌病害的生长和繁殖起着重要作用。

高湿度条件下,病原菌和真菌的生长速度加快,繁殖能力增强。

此外,高湿度也有利于病原菌和真菌在植物组织上传播,通过水滴、气流等方式,在农作物间迅速传播。

2.2 昆虫害虫大气湿度也对害虫的生长和繁殖产生影响。

高湿度条件下,某些害虫的繁殖能力得到提高,幼虫发育迅速。

同时,高湿度还会影响害虫的迁飞和趋光性。

适宜湿度可提高某些杀虫剂的药效,从而减少害虫的发生和繁殖。

三、大气湿度的调控措施为了有效应对大气湿度对农作物生长和病虫害的影响,农民可以采取一些调控措施。

3.1 温室栽培温室栽培可以减少大气湿度的波动,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供农作物生长。

通过温室的保温和通风系统,农民可以调整温室内的湿度,提供适宜的湿度条件,从而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空气湿度对花卉生长发育有哪些影响

空气湿度对花卉生长发育有哪些影响

空气湿度与温度的关系
空气湿度与温度相互影响
温度会影响空气湿度,而空气湿度也会影响植物的体温调节和代谢。
高温高湿条件下易发生病害
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植物容易发生病害,如霜霉病、锈病等。这些病害主要通过孢子传播,高湿度有利于孢子的萌发和 传播。
不同植物对温度和湿度的适应性不同
不同植物对温度和湿度的适应性存在差异,有些植物喜欢较高湿度和较高温度,而有些植物则更适应干燥和凉爽的环境。
2023
《空气湿度对花卉生长发 育有哪些影响》
contents
目录
• 空气湿度与花卉生长的关系 • 空气湿度与花卉开花的关系 • 空气湿度与花卉病虫害的关系 • 空气湿度与其他环境因子的关系 • 空气湿度的调控与花卉管理
01
空气湿度与花卉生长的关系
空气湿度对花卉生长的影响
空气湿度较高时,有利于花卉的生长,因为湿度可以促进植 物气孔开放,增加光合作用效率,并促进植物生长和发育。
腾作用。
02
高光照强度和高湿度条件下易生病害
高光照强度会使植物蒸腾作用加强,导致植物叶片表面水分流失加快
,空气湿度增加。此时,如果湿度持续时间较长,就容易滋生病害。
03
不同植物对光照和湿度的适应性不同
不同植物对光照和湿度的适应性存在差异,有些植物喜欢较高湿度和
较强光照,而有些植物则更适应干燥的环境。
境不适宜害虫的生存和繁殖,从而减少了害虫对花卉的危害。
空气湿度与病虫害防治的关系
提供适宜的空气湿度环境
在花卉生长发育过程中,通过控制空气湿度,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率。例如,通过喷水 或使用加湿器等方法,可以增加室内环境的湿度,降低因干燥而引起的病虫害。
合理使用农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只。
A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p18
• 提出问题:
• 作出假设:
• 制定计划:
• 实施计划:
• 得出结论:
• 表达与交流
A
3
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 湿度:空气的干湿程度 • 裸地:无植被、无遮蔽,直接暴露
的土地
裸地
草地
茂密的灌丛
A
4
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一、提出问题 植物会对空气湿度有影响吗?
5、实验步骤:
分早、中、晚三次,用干湿计分别测量草地、裸地、 灌丛三个地方的空气湿度,为了准确,每次每个地方 测量三次,并取其平均值A,将数值记录下来。 6
测量灌丛的空气湿度和温度
A
7
测量草地的空气湿度和温度
A
8
测量裸地的空气湿度和温度
A
9
思考: 1、三处植物有什么不同吗?
2、根据植物不同,请对三处空气湿度的大小 做出假设
中午 16%
70%
晚上60% 45%
54.30% 50%
44% 40%
59.30%
30%
20%
10%
0% 裸地 草地 灌丛
54.3%
59.3%
30.3%同一时间39灌%丛 空气 64.7%湿度最大7,0%草地次之,
空气湿裸度地最小。
裸地 草地 灌丛
A
18
得出结论 分析和处理数据,得出结论
时间 裸地(平均值) 草地(平均值)
70
论?
0


晚 时间



植物对空气湿度有影响,而且一天中,同一地
点,中午的湿度最低,晚A 上的最高。
20
植物的类型和分布对空气湿度和温度
有影响吗? 二、作出假设
植物会对空气湿度有影响。 植物越多,湿度越大。
三、制定计划 1.确定时间、地点:
2.分工、讨论测量时的注意事项
3.设计A 表格记录
5
制定计划:
1、测量地点
裸地
草地
灌丛
2、测量时间:早上、中午、晚上
3、每测量一个地方的次数:测三次求平均值 4、实验用具:干湿计 记录表
灌丛(平均值)
早上 44%
54.3% 。
59。.3%
中午 16%
30.3%
。 39%
晚上 45%
64.7%
70%
得出结论
1、同一地点, 晚上 湿度最大, 中午 湿度最小。
2、同一地点在一天中的变化趋势是怎样的?
3、为什么要强调同一地点?如比较裸地早上和
灌丛晚上的湿度有价值吗?
时间、地点两个条件不同。在对照实验中只能
A
13
复习思考
《探究光对黄粉虫生活的影响》怎 样设置对照实验,变量又是什么?
明亮和阴暗的环境进行对照, 有无光照为变量。
思考:《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又怎样设置对照实验,变量又是什么?
裸地、草地和灌丛形成对照,
植物的数量和分布为变量。
A
14
四、实施计划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平均值
裸地 27.5 14.5 17 19.7
3、如果裸地或草地上有小水洼,测量湿度时,能 把干湿计放在水洼边上吗?为什么 ?
4、测灌丛的湿度时,能把干湿计放在地上吗?
5、每测一个地方为什么测三次求平均值?
A
10
1、三处植物有什么不同吗?
裸 地
无植物


有植物,矮小


植物高、茂密、占据空间大
A
11
2、根据植物不同,请对三地空气湿度的大小 做出假设 假设同一时间灌丛湿度最大,草地次之, 裸地最小。
草地 77.5 62.5 68 69.3
灌丛 87.5 76 79.5 81
A
15
实验数据的统计并作成统计图
折线图
柱形图
下午2点各地温度柱状图
( 温 度 )4 0 30
36.6 31.2 29
20
10
0 A 裸地 草地 灌丛
16
(地点)
五、得出结论
实验结果的分析:从上表中看出,三地的 相对湿度有什么差异?
综合起来看, 灌 丛 (地方)的空气 湿度最大, 裸地 (地方)的空气湿度最 小。说明植物(的类型和分布)对空气湿 度有影响。
得出结论:植物会对空气湿度有影响。
植物的类型和分布对空气湿度和温度有影响。
A
17
得出结论 分析和处理数据,得出结论
时间 裸地(平均值) 草地(平均值)
灌丛(平均值)
早上 44%
探究活动的一般过程

提设 出 问
作划 出 假
制划 定 计
实论 施 计
得流 出 结
表 达 和 交
A
1
五、得出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分析)
实验数据记录表 P16
环境 1 1.5 2 2.5 3 3.5 4 4.5 5 5.5 分钟 分钟 分钟 分钟 分钟 分钟 分钟 分钟 分钟 分钟
明亮
阴暗
结果:最后的时间明亮处 只,阴暗处 结论: 光会影响鼠妇(黄粉虫)的生活。
3、如果裸地或草地上有小水洼,测量湿度时, 能把干湿计放在水洼边上吗?为什么 ?
不能。
水洼边的湿度受水的影响
大。不能体现植物对空气
湿度的影响。
A
12
4、测灌丛的湿度时,能把干湿计放在地上吗?
不能,应放在树杈上。 地上不能体现出灌丛对 空气湿度的影响。
5、每测一个地方为什么测三次求平均值? 使测量结果准确,减小误差。
有一个变量。
A
19
早晨(%)
中午(%)
晚上(%)
1 2 3 平均 1 2 3 平均 1 2 3 平均
80 89 96 88.3 75 72 74 73.7 94 96 98 96
(1)在坐标图上
湿度
绘出一天中草地
100
湿度变化曲线图。
95
90
(2)从表中反映
85
出来的情况看,
80 75
你能得出什么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