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运动,时间,空间的关系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马克思主义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劳动——生产——协作——沟通 ——意识
▪实践——生产关系——社会关系 ——语言——意识的发展
(2)意识的本质
①自然本质
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 世界的主观映象。
物种 猴
黑猩猩 人
海豚 象 鲸
脑重(克) 极轻 400 1500 1700 6000 极重
脑体重比例 1:18 1:150 1:50 1:85 1:1000 1:10000
时间和空间随着物质形态的不同而不同
爱因斯坦广义相 对论认为,重力场的 时间空间特性是依赖 于物质的质量分布的, 物质的质量愈大、分 布愈密、重力场愈强, 则空间的“曲率”就 愈大、时间的流逝就 愈慢。
▪ 牛顿经典力学认为,时间和空间是事物存在的容器, 强调时空的绝对性——客观实在
▪ 爱因斯坦相对论认为,运动的钟比静止的钟走得慢, 而且,运动速度越快,钟走的越慢,接近光速时,钟 就几乎停止了。
参见拙文:《唯物史观与当代空间问题》
▪(三)实践是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的区分和 统一的基础
▪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要把握以下 两个大的方面:
▪1、实践是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 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 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1、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 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 来的现实基础。 2、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
▪ (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从中建立起人、自然
和社会的关系。生产关系
社会关系
▪ (2)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 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
▪ (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造社会的实践推动 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

试述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

试述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

试述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时空观,运动观及方法论的意义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一块基石。

承认世界的物质性,承认物质世界是在时间、空间中按其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发展着,这是正确解决哲学基本问题,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前提,是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基础。

客观实在是物质的共同的一般本质,它通过运动表现出来,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指宇宙间所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物质与运动存在不可分割的关系,这是一方面,由于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离不开物质。

因为物质是世界上一切运动的主体与客观基础,一旦离开物质主体的运动必然是主张以意识为主体的运动,最终陷入唯心主义。

因为运动是世界上一切物质的存在形式与根本属性,一旦离开运动的物质必然主张静止是物质的本质属性,最终陷入形而上学。

这样,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实质上是承认了运动的绝对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否认静止的存在。

恰恰相反,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在绝对运动中存在着某种相对静止的状态,但相对静止不是物质的本质属性,而是绝对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静止主要是指物质运动的三种特殊状态:其一是相对于特定的参照系而言,事物没有发生机械运动。

其二是相对于质变而言,事物仍处在量变阶段。

其三是相对于某种具体的物质运动形式而言,事物没有发生那种形式的运动而处于其他形式的运动之中。

这里运动与静止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从物质看,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物质都处在永恒的运动中,运动与静止的对立表现在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二者相互区别,不可混淆。

所谓运动是绝对的是说,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任何事物在任何条件下都是永恒运动的,是无条件的。

所谓静止是相对的是说,静止是运动在特定条件下的特殊状态,是有条件的。

这里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的关系,首先表现在时间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

具有一维性或不可逆性即一去不复返的的特点。

空间指运动物质的广延性,伸张性。

空间的特点是具有三维性(具有长、宽、高三度)的特点。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一、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概念从开始出现到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念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1、唯心主义关于物质的观点唯心主义完全否定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总是将物质规定为某种精神产物。

其中,主观唯心主义将物质说成是某种主观精神的产物;客观唯心主义则将物质归为某种客观精神的产物。

唯心主义的物质观是错误的。

2、旧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的观点。

所谓旧唯物主义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主义,包括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相信世界上存在着某一种或某几种“原初物质”,世界上的万事都是由这些“原初物质”所构成,这些“原初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对物质的认识坚持了唯物主义的立场,是其合理之处,其根本缺陷则在于:一是混淆了哲学的物质范畴与具体的物质形态;二是缺乏实证科学的依据,具有自发的、直观的、猜测的性质,故而称其为“朴素的”。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将物质归结为原子,从而认为原子的个性就是一切物质的特性。

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相比,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不仅坚持了唯物主义立场,而且以一定的自然科学的材料作为依据,是一个重大进步;但由于科学材料的不足和不懂得辩证法,它没能概括出各种物质形态最一般的共性,从而也不能提供对哲学物质范畴的科学认识。

这决定了它不仅不能解释物质世界无限多样性的统一,而且无力回应来自自然科学的挑战和唯心主义的诘难,从而在社会历史领域中仍然陷入唯心主义。

3、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物质的认识集中体现在列宁的物质定义中:“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A、列宁的物质定义深刻地揭示了物质对于意识的独立性和根源性,以及意识对于物质的依赖性和派生性。

这就坚持了物质第一性、意思第二性的唯物主义根本立场,贯彻了唯物主义的一元论,与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68个热点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68个热点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68个热点问题1.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是人们对世界的根本观点,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为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提供根本准则和一般方法论。

2.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或物质与意识、精神与自然界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因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而必须回答的问题,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划分哲学中基本派别的依据,对思维和存在何者是第一性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对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不同回答区分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是人类实际生活中的基本问题,它普遍存在于人类的实际生活并决定着人们思想和行动的出发点和方向。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1)唯物主义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物质不依赖于意识而存在,物质决定意识,它是第一性的;意识不能脱离物质而存在,它是在物质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物质的反映,是第二性的。

所以唯物主义既是一元论的,又是可知论的。

它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三种形态。

(2)唯心主义主张精神是世界的本原,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精神的产物,是第二性的。

它是对物质与意识关系的一种歪曲反映。

唯心主义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形态。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从而创造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崭新的哲学形态。

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是它的阶级性,公开声明它是为无产阶级利益服务的,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二是它的实践性,认为以往的哲学都是解释世界的哲学,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则是改造世界的哲学。

还具有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特点,是阶级性、实践性、科学性和革命性的高度统一。

5.两种历史观的对立历史唯物主义(亦称唯物史观)和历史唯心主义(亦称唯心史观)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哲学中时间和空间的定义

哲学中时间和空间的定义

哲学中时间和空间的定义
在哲学中,时间和空间被视为一种绝对概念,是存在的基本属性。

它们被定义为物质运动轨迹的叠加和物体存在的位置和距离关系。

时间被描述为事件的顺序和间隔,是一种基本的物理概念,不需要其他概念来定义。

而空间则是指物体存在的位置和距离关系,也是一种基本的物理概念。

这两个概念不需要其他概念来定义,因为它们是其他所有概念的前提和基础。

时间和空间被认为具有无限的维度,但人类能够感知的空间维度局限在三维以内。

此外,空间具有无限延伸性和无限分割性,而时间则被认为是无尽永前的。

时间和空间在哲学上被认为是互补的,并涵盖着时空的概念。

它们被认为具有绝对性,但在测量数值上相对于参照系而言是相对的。

例如,在狭义相对论中,光速是测量时间和空间的共同尺子,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在此共尺上表现依存规律,即遵从洛伦兹变换。

综上所述,哲学中时间和空间的定义是指物质运动轨迹的叠加和物体存在的位置和距离关系,它们被视为一种绝对概念,具有无限的维度和绝对的特性。

高一物理运动空间和时间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运动空间和时间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运动空间和时间知识点总结【1.物质与运动】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恩格斯说:“运动,就它被理解为存在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这一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囊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变动起直到思维。

”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

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2.运动与静止】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暂时的静止,静止是相对的。

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

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

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

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

只有把握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才能正确理解物质世界及其运动形式的多样性,才能理解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可能性。

【3.时间和空间】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证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

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

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时间和空间,也没有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

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

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

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
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认为时空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形态,是物质运动和变化的基础。

时空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与物质密切相关的。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时空是相对的,是在物质运动中产生的。

时间和空间的产生和发展是与物质运动和变化密不可分的,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是由物质的运动和变化所决定的。

在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中,时间和空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时间和空间不仅仅是物质运动的表现形式,同时也是物质运动的条件和限制。

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和发展也受到物质的运动和变化的影响。

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认为,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不是绝对的,而是有限度的。

在某些情况下,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会发生变化,但这种变化是受到物质本身的限制的。

总之,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认为,时间和空间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形态,是物质运动和变化的基础,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同时也是物质运动的条件和限制。

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是由物质的运动和变化所决定的,是有限度的。

在物质空间时间的宇宙构成论的三个概念

在物质空间时间的宇宙构成论的三个概念

在物质空间时间的宇宙构成论的三个概念现代自然科学认为,宇宙构成有三个要素,这三个要素是什么呢?是物质、能量、信息。

构成宇宙最基本要素是空间和物质,时间反映了物质运动的先後次序,它们是统一的是不可分割的,假定有限大宇宙有一个物质的中心点发生运动,宇宙空间也就会跟着运动,如果宇宙空间不跟着运动,空间、物质、时间就不是统一的,就不存在宇宙,同样,宇宙空间的运动,中心点也会随之运动。

我们从这一哲学思想得到一个宇宙的基本定律,任何物质都有属于自己的空间,物质的运动会导致空间的运动,速度会随着空间的增大而减少,空间的运动也会影响物质的运动。

宇宙三要素记录和说明宇宙至少且只需要物质、空间和时间这3个物理量,即:物质、空间和时间是宇宙三要素。

2 物质绝对论物质绝对论1:物质性物质的最重要特征是物质性,即物质不能创生,也不能消失。

物质在人们的意识之外独立存在又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有着各种各样的形态,不断地变化发展。

归根到底,物质不能创生,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或从一种形态转化为另一种形态,或从一个空间移动到另一个空间。

物质绝对论2:空间性物质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空间性,即物质占有空间。

空间性是物质存在的体现,或大或小,物质一定占有一定空间。

任何物质不能脱离空间而单独存在。

另外,空间也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的体现。

物质绝对论3:时间性物质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时间性,即物质存在具有连续性。

时间性是物质存在连续性的体现,物质的存在不能中断。

即任何物质不能脱离时间而单独存在。

另外,时间性也是物质运动连续性的体现。

物质绝对论4:唯一性物质都具有唯一性,即同一物质不能同一时刻在两个位置存在。

否则就不是同一物质。

物质绝对论5:粒子性物质都具有粒子性,即任何物质均由粒子构成,粒子或大或小、或明或暗、或可见或不见、或集中或分散,无论表现出怎样的连续性,均由粒子构成。

物质绝对论6:有限密度这是由物质的空间性决定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根本上说,世界上除了运动的物质,什么 都没有。一切事物、现象的共同本质和本原 是物质,意识或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
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 间中进行的,没有离开物质运动 的“纯粹”时间和空间,也没有 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
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 的限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 是无限的; 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 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 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 对的。
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 在的统一性。
物质 运动 时间 空间
物质
•哲学上所说的物质是什么?
物质是客观存在着的万事万 物的总和。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 本属性;物质是一切运动的持续性、循 序性,特点是一维性,即一去不 复返。
空间
• 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 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