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历史仿真模拟冲刺卷(二)
2018届山东省高三冲刺模拟(二)历史试题及答案 精品推荐

山东省2018年高考模拟冲刺卷(二)文科综合历史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必做,共140分)注意事项:1.第I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13.“唐太宗在未登基前,曾做过尚书令,及太宗继位,朝臣无敢再当尚书令之职,因此尚书省长官尚书令常虚悬其缺。
”这反映出唐代()A.宰相有职无权B.皇权至高无上C.三省六部制不成熟D.尚书省地位下降14.有学者认为,先秦时期某学派主张积极救世,做事讲求道德;另一学派以其超凡脱俗、自在生活的美感和灵性弥补了前一学派的缺陷。
该学者评述的是()A.儒家、道家B.儒家、墨家C.法家、儒家D.法家、墨家15.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
”材料“在此以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A.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中国开始迈向近代化D.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16.下表反映的是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相关数据。
对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两次快速发展均得益于社会的巨变B.十年内战对民族工业造成极大破坏C.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发展较快D.抗战期间民族企业被日本整体吞并17.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民主同盟主席张澜说:“根据我们的民主集中制,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人民又确确实实有了一个集中行使立法权和行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
这是理论与实际一致的一种新制度。
”这种“新制度”的意义是()A.奠定了我国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B.使中国进入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C.调动了民主人士的参政议政热情D.巩固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18.《新华字典》是中国最为普及的一部工具书,自诞生以来经过多次修订。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考前仿真押题练二 含答案

考前仿真押题练(二)[命题原则表]1.周王朝有严格刑罚,制定《九刑》严惩“盗”“贼”等行为,“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这说明周王朝( )A.以法家思想为指导B.法律有鲜明阶级性C.法治与宗法制结合D.具有中央集权色彩解析:选B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不能体现法家为指导思想,故A项错误;《九刑》既包括严惩盗贼,但对庶人和大夫又有区别,说明其法律带有阶级性,故B项正确;题干严惩“盗”“贼”等行为、“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没有体现宗法制和中央集权,故C、D两项错误。
2.汉至隋五铢钱广泛流通,但钱币实际重量与书文重量脱钩,重量大约在三铢左右。
唐朝废止五铢钱,颁行重约三铢左右的通宝钱,通宝钱遂广泛流通开来。
这表明通宝钱的使用( )A.开启了以重量命名钱币的时代B.顺应了当时经济发展的需求C.改变了古代铜铸币的基本样式D.使得五铢钱的价值完全丧失解析:选B 材料汉至隋“钱币实际重量与书文重量脱钩”,唐朝“颁行重约三铢左右的通宝钱,通宝钱遂广泛流通开来”反映了随着经济的发展,币制逐渐规范,通宝钱的使用范围扩大,即表明它顺应了当时经济发展的需求,故B项正确。
3.随着冶铁技术的改进与推广,农具生产在宋代冶铁手工业中占有大宗。
宋真宗时,知州吕韦简要求朝廷豁免农具税;宋神宗时,夷汉杂居的较偏远地区,如因购买农具不方便,可以申请设置草市。
据此可知( )A.草市作为最低层级的商品流通场所出现于宋朝B.对农具的重视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中国的农本思想C.农具的大量推广促进宋代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D.商业环境的宽松进一步推动宋代农具市场的发展解析:选B 草市最早出现于魏晋时期,故A项错误;材料中免除农具税和为了方便农具购买设草市体现出国家及政府官员对农业的重视,一定程度体现了农本思想,故B项正确;宋朝商品经济快速发展得益于农耕经济的发展、政府相对宽松的经济政策等因素,故C 项错误;材料未提及宋朝商业环境与农具市场发展的关系,故D项错误。
2018届高考模拟押题卷历史试题(金卷二) 含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二)24.有学者指出,中国人在远古时期就形成了一种天下观,是用空间方位定位自己的幅员,因此有天下、九州的称呼。
孟子说天下一家,在韩非子的著作中,强天下、治天下、有天下、取天下的用法很多。
这种天下观A.起源于宗法制分封制的实施B.使古代中国的民族观念淡薄C.是秦国完成国家统一的基础D.塑造出国家统一的文化基础25.海昏侯为西汉所封爵位,第一代海昏侯为汉废帝刘贺,后世代承袭,共传四代,一直延续到东汉。
这反映了汉代A.以分封制为主体制度B.较为重视政治传统C.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D.君主专制受到制约26.隋朝《开皇律》“置十恶之条,多采后齐之制,而颇有损益。
一曰谋反,二曰谋大逆,三曰谋叛,四曰恶逆,五曰不道,六曰大不敬,七曰不孝,八曰不睦,九曰不义,十曰内乱。
犯十恶及故杀人狱成者,虽会赦,犹除名”。
这些律条的制定A.存在着重罪轻罚倾向B.体现了专制制度的完善C.受儒学思想影响较深D.有利于社会的公平公正27.宋代军需物资的运输改变了过去或靠徭役、或靠军队自己解决的方式,交给商人转运。
商人只要将粮草送到军队指定的地点,得到的报酬是官卖商品茶、盐、铁、香等的经营许可证。
这反映出A.商人成为采办供应军需物资的主体B.商品经济发展推动政府政策的调整C.政府依靠商人解决军需物资的供应D.政府因军事需要放弃商品官营政策28.1876年,轮船招商局收购美资旗昌轮船公司并举行换旗过户。
该公司7艘海轮、9艘江轮及各种趸船、驳船、码头、栈房等全部财产作价白银222万两,购归局有。
这表明A.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有所发展B.洋务企业实力超过外国在华企业C.民族工业积极参与市场竞争D.外国对华资本输出总额逐步减少29.毛泽东发文称:“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
农民的经济是分散的,根据苏联的经验,需要很长的时间和细心的工作,才能做到农业社会化。
没有农业社会化,就没有全部的巩固的社会主义。
最新 【历史】2018年重庆市高考仿真试卷二word版 精品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文科历史部分测试模拟试卷(二)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模拟试题分选择题和综合题两部分。
第一部分(选择题),第二部分(综合题)。
满分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 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 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 答综合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 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 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140分)本部分共35题,每题4分,共计1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2.夏商周时代被称为我国“青铜时代”。
商朝青铜铸造业的特点应包括①生产规模大 ②作坊集中在王都③产品供国王和贵族使用 ④产品趋向生活化A .④B .②③C .①②③④D .①②③13.蜀郡守李冰于公元前227年创建的都江堰,是中国最古老的水利工程,经过“5·12”大地震的洗礼至今安然无恙,至今仍然为川西平原的富饶作出奉献。
它是我国科技史上的一座丰碑,誉为世界奇观。
这一水利工程位于图5中A .②B .①C .④D .③14.马可波罗到中国来后,他不可能...A .看到市场上有人用纸币在买东西B .买到江西景德镇生产的精美瓷器C .品尝到美味可口的玉米粥D .听到宫廷乐队演奏《秦王破阵乐》15.马克思在《英人在华的残暴行动》中说:“自从关于英国人在中国采取军事行动的第一个消息传来以后,英国政府报纸和一部分美国报刊就不断地污蔑中国人……可能除了‘亚罗号’划艇事件外,……举不出一件事实来证明这一污蔑。
” 马克思在这里说“英国人在中国采取军事行动”是指A .第一次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亚罗号事件D .参加八国联军入侵中国16.促成五四运动爆发的因素应包括:①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失败协约国胜利而告终 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③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④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⑤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A .①②④⑤B .②③④⑤C .①②③⑤D .①②③④⑤ 17.1944初,日军发动豫湘桂战役,其目的是为了A .胁迫国民党政府投降B .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C .尽快发动太平洋战争D .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18.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最主要历史功绩是图5A .指出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B .提出了促进民主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方针C .规定了民主革命胜利以后党的总任务D .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19.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最新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最后冲刺试题历史(二)参考答案 精品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试题历史(二)参考答案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D解析:本题的错选主要集中在C项,国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具有一定的迷惑性。
2. B解析:解题时应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方面去分析。
商朝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手工业部门中开始大规模使用奴隶劳动,奴隶制的实行基本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商朝青铜制造业发达。
通过分析,可知本题所给四个选项中只有B项符合题意,因此B项为正确答案。
3. A解析:解题时首先要明确,“鼎”是古代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西周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强盛时期,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严格维护奴隶制统治秩序。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本段材料反映的是西周时期,周王对不同阶层用鼎的数量有严格的规定,这一规定说明西周时期等级制度森严,周王严格维护奴隶制统治秩序。
本题所给B、C、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没有反映材料的本质问题,因此A项为正确答案。
4. C解析:解题应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一角度分析,同时要明确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它是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之上的。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分封制也随之动摇,到了周朝后期,分封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的命令,形成了分裂割据势力。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本题所给A、B、D三项都不是造成分裂割据的最主要原因,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项。
5. B解析:根据一条鞭法、摊丁入亩、地丁银的内容及其中反映生产关系的内容来看。
6. A解析:从整个材料看,商贾与小民之间实际上已经形成了包买商与雇佣工人的关系,所以,材料实质上反映的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7. C解析:此题为历史结论选择题,主要考查对戊戌变法性质的理解和对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的认识。
当时世界历史发展的主流是发展资本主义和民族独立。
A项说得过于笼统,语焉不详。
B项不符合实际,美国走的是资产阶级革命道路,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而戊戌变法中维新派只要求对清政府进行改良,企图实行君主立宪制。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仿真模拟试卷二

仿真模拟试卷二(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直至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人殉现象仍相当普遍,战国时期尚有余风,其中以秦国人殉之风最为兴盛,东周列国与秦国人殉较为接近的是保存了东夷人习俗的齐国,但人殉规模还是比秦国稍逊一筹,而与齐国一山之隔的鲁国,人殉现象就很少。
这表明( ) A.经济发展是人殉制得以维持的关键B。
生存环境和社会阶段影响社会习俗C。
秦国率先消除分封制建立中央集权D。
周礼文化与儒家思想决定社会习俗2。
汉武帝即位后,改变了以前专用功臣列侯及其子弟为相的传统,开始擢用没有政治背景的一般士人为相,拜相后始封侯.汉武帝此举( )A.加强了丞相对皇帝的依赖性B。
强化了相权对中央集权的控制C.削弱了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D.化解了相权与君主集权的冲突3.战国“百家争鸣"、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独尊儒术"、洪秀全“毁孔庙,焚烧儒家经典”,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A。
文化内容由宽容转向专制 B.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C。
为不同思想留下适度空间 D。
文化氛围由活跃转为沉闷4。
宋初,内地人民用铜钱向边民购买马匹,但边民将铜钱铸造成兵器侵扰内地。
为此,政府禁止以铜钱买马,改用以布帛、茶叶等换马的物物交换方式,这一变化( )A。
导致宋代边境贸易严重退化 B.说明政府贸易政策因事制宜C.缓和了宋与少数民族的关系 D.促进了宋与边疆的贸易往来5。
张謇根据光绪、宣统两朝的《海关贸易册》指出“进口货之多,估较价格,棉纺织物曾达二万万两以外,次则钢铁,他货物无能及者。
是以謇于南洋劝业会时,即发表中国现时实业需用棉铁政策之说".下列对张謇的“棉铁政策”解读正确的是()A。
照搬西方工业化起步模式 B。
旨在改变中国对外贸易逆差C。
是切合时宜的工业化路线 D.促成了实业救国思潮的出现6.洋务派创办的天津机器局“今其制造,略已扩充,制造制铁机、制铜机、火药炮弹、铳炮、钢铁诸器,并铸造银货,其分厂极多……(甲午)战后颇有扩张,其业之兴盛有可望也。
【浙江选考】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仿真模拟卷:(二) Word版含答案

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历史)仿真模拟卷(二)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不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1.(2017·3月浙江稽阳联谊学校高三联考选考)《吕氏春秋·当务》载:“纣之同母三人,其长曰微子启,其次曰中衍,其次曰受德(即纣),甚少矣。
纣母之生微子启与中衍也,尚为妾,已而为妻而生纣。
……纣故为王。
”对此历史事件解说正确的是()A.微子启与中衍将被分封为诸侯B.商朝已出现嫡长子继承制度C.按规定微子启仍将为天下大宗D.该继位方式彻底消除诸子间的矛盾2.(2017·浙江湖州高三期末)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直接封拜官职,因心怯,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这表明唐朝的三省六部制()A.分散相权加强了君权B.对皇权形成一定制约C.促使行政决策民主化D.提高了政府办事效率3.(2017·浙江杭州高一下期末)中国古代经济曾经在许多方面取得辉煌成就。
下列图片所示成就,按年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④③B.②①③④C.②①④③D.④①②③4.(2017·浙江温州十校联合体高三期末)唐朝时,富商王元宝、杨崇义、郭万金等“各以延纳四方多士,竞于供送,朝之名僚,往往出于门下。
每科场,文士集于数家,时人目之为豪友”。
这表明唐代()A.废止了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B.商人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C.政府注重调动商人的积极性D.开始形成官商勾结的风气5.(2017·浙江温州十五校联合体高二下期末)荀子认为,国家要长治久安,首先必须重视“礼”的教育;而仅依靠“礼”还是治理不好国家的,还需搞好“法治”。
这表明荀子()A.在儒学基础上开创法家学派B.融合其他学派思想以完善儒学C.已摈弃早期儒家的德治思想D.极大地提升了儒学的社会地位6.(2017·浙江衢州高三期末)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规定:“现今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之外,应准添设下开各处,立为通商口岸……(四)、浙江省杭州府。
2018高考仿真卷(二轮)历史(二)(附答案)

2018高考仿真卷·历史(二)(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24.关于秦朝设郡的情况,史学界一直有不同的看法。
根据以上史料能够推定的是()A.秦朝设立郡的数目不一B.秦朝没有设立洞庭郡C.洞庭、黔中两郡范围重合D.秦朝对湘西设郡管理25.隋唐时期,在都城长安之外,隋炀帝和唐髙宗又经营作为南北交通枢纽的洛阳为东都。
这一现象反映了()A.权力平衡的需要B.边患局势的变化C.经济重心的转移D.城市人口的增加26.宋朝是一个文化昌盛、科技发展的朝代,这主要得益于宋朝的文化和对知识分子政策。
为防止骄兵悍将的出现,宋朝统治者始终坚持文治,这推动了宋朝科技的发展。
这说明() A.科技的发展推动了文化的繁荣 B.政府的治国策略影响科技发展C.知识分子决定了科学技术发展D.科技进步和文化发展相辅相成27.从1540年到1644年这一百年间,日本白银产量的绝大部分和美洲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了中国,葡萄牙学者马加良斯·戈迪尼奥因此将中国形容为一个“吸泵”。
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源在于()A.白银成为官方认可的合法货币B.新航路开辟导致国际贸易大发展C.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高度繁荣D.明朝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需求28.在清政府看来,《南京条约》是永保和平的“万年和约”,而英国人魏尔特把《南京条约》称作“外国对华贸易的大宪章”。
两国对《南京条约》的认识说明()A.中英达成协议从此停止战争B.清政府被迫放弃了闭关锁国政策C.中英实现了国际贸易的接轨D.中英对条约的本质认识角度不同29.徐中约教授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太平天国也成为孙中山先生的灵感之源泉……甚至他的革命理论……三民主义……也是受到太平天国理念的影响。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中超越了太平天国理念的应该是()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三民主义30.1948年10月30日,《大公报》写道,上海一家西药房门前的挤购行列中,甲客突然回头问乙客:“你预备买什么?”乙想了一下,反问:“你要买什么?”甲告诉他:“有什么买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高考历史仿真模拟冲刺卷(二)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本卷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礼记》中说:“六十者坐,五十者立侍,以听政役,所以明尊长也。
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所以明养老也。
民知尊长养老,而后乃能入孝弟(孝悌)。
”对此理解准确的是()A.孝悌以尊长为前提B.孝是儒学核心内容C.儒学强调三纲五常D.儒学维护封建等级25.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钱穆认为此项制度的意义是()A.彻底结束了贵族政治B.平民有了提高地位的机会C.门第观念在民间消失D.科举成为入仕的唯一途径26.乾隆五年,大臣胡定上奏曰:“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
农夫为之赁耕,每岁所入盈千万右。
”上述现象对清代工商业的影响是()A.造成农民贫困市场狭小B.促使工商业向乡村渗透C.扩大了手工业生产规模D.导致了工商业资金的流失27.近代著名民族企业家荣氏兄弟早年在钱庄当过学徒,1896年开设广生银庄,业务兴旺,但他们认为“钱庄放账,博取微利”,不如投资实业。
1902年与人合伙创办了保兴面粉厂,产品极受欢迎。
这反映出()A.中国传统金融业衰落B.“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广泛C.民族工业“短暂春天”的到来D.商人投资推动民族工业发展28.清末至民国,大量汉人涌入东北地区。
满人对汉人的习俗加以优化整合,形成了既不完全同于中原地区又具有鲜明中原色彩的风俗习惯,使得东北地区文化习俗由民族性向地方性转化。
这说明()A.满族全盘接受了汉族习俗B.中原文化比东北文化更优越C.满汉文化融合有利于国家统一D.当时政府的民族政策较为开明29.有学者认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不仅成为中国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到独立解放与和平崛起的起点,而且为夺取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而为推动世界历史从动荡与战争的旧时期走向和平与发展的新时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由材料可知,该学者认为抗日战争()A.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B.结束了世界的动荡局势C.推动了中国文明的转型D.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走向30.下面是1954—2008年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少数民族代表占代表总数的比例示意图。
该图可以说明()A.民族平等政策得到了很好的贯彻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逐渐健全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有效实施D.少数民族的代表数逐年上升31.1960年,北京新开路缝纫厂、南官房皮件厂等街道工厂的工人,利用假日在崇文门附近的城墙上开地播种萝卜等秋菜。
这一现象折射出当时()A.“一五”计划取得重大成功B.“八字”方针得到全面贯彻执行C.城乡差别逐步缩小D.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32.独立后的美国基本上维持了独立之前的政治体制,这种体制完全适合美国社会,因此,美国的现代化与生俱来,不需要一个强大的政府来实现。
但回观其他发达国家的历史,几乎都是在中央集权下完成现代化与政治改革的。
这可以印证美国()A.联邦体制的优势B.三权分立的作用C.邦联体制的弊端D.民主共和的影响33.苏联在实施斯大林模式时,实行了居民证制度。
只给城镇居民发放居民证,农民没有居民证。
没有居民证和其他有关证明文件,苏联公民是不能异地流动的。
这一制度实施的主要目的是() A.服务于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B.强化城市政权便于镇压反革命C.实行劳动力的计划管理D.杜绝城乡人口的流动34.20世纪80年代,在当时决定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的159项技术领域中,日本同时领先于美国和欧洲的有39项;当时世界十大银行中有八家是日本银行;世界五百强企业中日本企业占了244家。
在日本产品的冲击下,美国制造业不断丢城失地,美国乃至整个西方舆论一片哗然,他们把日本再崛起看作是“第二次偷袭珍珠港”。
这一评价反映出()A.美国丧失世界霸主地位B.美国对日本崛起的担忧C.日本科技实力超过美国D.日本军国主义沉渣泛起35.“历史发展的逻辑可能是极具讽刺意味的:一方面,美国无法放弃借助苏联解体的历史契机图谋世界霸权的野心;另一方面,美国越是想称霸,越是无法实现称霸的梦想,美国称霸的结果只会加速与其他世界强国实现世界权力均衡的进程。
”该材料表明() A.美国放弃霸权政策,奉行多边主义B.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C.美国与世界各强国之间势均力敌D.两极格局结束,单极世界形成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40—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45—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伦敦集中了庞大的国家行政机构、大批工厂、金融和保险机构、宗教团体、俱乐部、博物馆、艺术馆,先进发达的服务业设施。
1600年,伦敦有25万人,约为全国第二大城市诺里奇的16倍。
到1801年,当一大批工业城市兴起后,伦敦人口达96万,仍是当时第二大城市曼彻斯特的11.4倍。
伦敦都市区域扩大很快,远远超出旧城的范围,城市建筑沿着主要公路和铁路向郊外延伸,吞噬了邻近第二章清帝国的兴盛第三章政治和经济体制第四章社会和思想状况4.1中国社会(家庭;宗族;社会分层;士绅;科举)4.2思想潮流(清初对明朝心学的反击;清代中期的考证学)第五章对外关系5.1西欧人的来临(探险家和商人;传教活动,耶稣会影响的衰落与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5.2俄罗斯的推进(穿越西伯利亚;早期派往中国的外交使团;《尼布楚条约》,1689年;图理琛出使留居俄国的土尔扈特部,1714年;《恰克图条约》,1727年;托时和德新的使俄,1729~1732年;俄国在中国的特殊地位)。
关于“近代中国”这一话题,你认为作者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12分)(所提观点应该明确清楚;说明可从一个或多个角度展开,符合历史事实,合理充分。
)仿真(二)选修部分请考生在第45、46、47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唐前期对食盐产销管理不力,仅征收有限的盐税。
安史兵兴不久,唐廷即设盐铁使之职,立专卖之法,由官府统一收购产盐区专业“亭户”所制食盐,加价售予盐商出卖,严禁私人盗煮销售。
政府收入由此陡增。
肃宗后期到代宗朝刘晏任盐铁使,对专卖制度的若干环节进行改进,在距产盐区较远处设常平盐仓,官府储盐以备调剂,防范盐商抬价,又设十三巡院负责查禁私盐。
刘晏精于理财之术,筹划细密,主管财政20年,盐利所入由40万缗(贯)增至600万缗。
以后“天下之赋,盐利居半,宫闱服御、军饷、百官俸禄,皆仰给焉”。
然其弊则在于“亭户犯法,私鬻不绝,巡捕之卒,遍于州县,盐估(盐价)益贵,商人乘时射利,远乡贫民困高估,至有淡食者”。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唐朝盐法改革的原因。
(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朝盐法改革的作用。
(7分)46.(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8年1月8日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的“十四点原则”部分内容:第10点:允许奥匈帝国境内各民族自治。
第11点: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和门的内哥罗的领土予以恢复。
第12点:承认奥斯曼帝国内的土耳其部分有稳固的主权,但土耳其统治的其他民族有在“自治”的基础上不受干扰的发展机会,达达尼尔海峡在国际保证下永远开放为自由航道。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材料二1919年6月28日,协约国集团签订的对德《凡尔赛条约》的部分内容:第八十条:德国应照将来奥国与协约国及参战各国所订之条约中规定之疆界,承认并确切尊重奥国之独立;复承认奥国之独立如非经国际联盟行政院之许可,不得变易。
第八十一条:德国承认捷克斯洛伐克之完全独立,一如协约国及参战各国所已为者,该国包括喀尔巴阡山脉以南的罗塞尼亚自治领土……第八十七条:德国承认波兰完全独立,一如协约国及参战各国所已为者……——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现代部分》(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十四点原则”和《凡尔赛条约》在民族问题上所倡导的原则,并分别指出它们倡导这一原则的目的。
(6分)45.46.47.(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后这一原则的实践所产生的历史影响。
(9分)47.(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69年尼克松入主白宫时,美国经济、政治和外交都处在一个转折时期。
特别是经济上,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已告结束,1971年美国出现了自19世纪末以来的第一次外贸逆差。
尼克松向全国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其主要内容为:冻结工资、物价、房租90天,要求国会削减联邦开支,停止外国中央银行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对进口商品增收10%的附加税。
鉴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和美国霸权地位的相对衰落,为了保住霸权地位,1971年7月尼克松发表讲话,承认国际战略格局已发生变化,不再仅仅有两个超级大国,而是有美国、西欧、苏联、中国和日本五大力量中心,尼克松主动采取行动,谋求同中国对话,利用同中国接近这张牌压制莫斯科,并使中苏都不得不向美国作出让步与妥协,1973年3月美军全部撤出越南。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1)根据材料指出尼克松总统调整国家政策的主要内容。
(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尼克松总统做出政策调整的背景及影响。
(8分)参考答案24.A材料“民知尊长养老,而后乃能入孝弟(孝悌)”的意思是人们要先懂得尊敬长辈,养济老人,然后才能做到在家孝敬父母,敬爱兄长,故A项正确。
25.B本题考查科举制,意在考查考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由材料信息“平民社会,穷苦子弟……也可跃登上第”可知,平民子弟参加科举考试后可以提高社会、政治地位,故选B项。
26.D本题主要考查清代工商业的发展。
从材料中得不出农民贫困市场狭小的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富商巨贾乐于购买田地,不把资金用于发展工商业,这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故B 项错误;从题干材料中不能得出手工业生产规模扩大,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意味着大量资金被投到土地买卖上,致使工商业发展的资金匮乏,故D项正确。
27.D题干中没有提到中国传统金融业衰落问题,排除A项;C项与题干时间不符;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答案为D项。
28.C材料说明汉人涌入东北后,满人借鉴吸收了中原文化,淡化了东北文化中的民族性,即满族色彩,增强了其地方性,这有利于国家统一,故选C项。
A项表述错误,B、D两项材料无法体现,均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