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葆明.乳腺超声检查及报告规范
乳腺超声检查及报告规范

乳腺超声检查及报告规范乳腺超声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通过超声波的原理,对乳腺组织进行检查,并生成相关的报告。
乳腺超声检查及报告的规范一般包括检查的目的、检查方法、检查结果的描述、结论和建议等部分。
1.检查的目的:2.检查方法:乳腺超声需要在检查前清洁乳房皮肤,然后由专业技术人员操作超声检查仪器。
通常采用纵切、横切和斜切三个方向进行观察,包括乳房组织、乳房皮肤和乳头等。
3.检查结果的描述:乳腺超声的检查结果应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描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乳腺结构:描述乳腺组织的密度、纹理和内部结构等。
(2)异常表现:如乳腺内的结节、钙化灶等异常信号的位置、形态、大小、数量、边界、形状等特点的描述。
(3)精确测量:对乳腺内结节的大小、形状、位置等进行精确测量。
(4)血流情况:描述血流发生和血管情况,包括血流速度、血管的位置、形态、血流状态等。
(5)乳房皮肤和乳头:对乳房皮肤和乳头的异常表现进行描述,如凹陷、溃疡、颜色异常等。
(6)定位表现:对所观察到的异常信号在乳腺中的位置进行准确定位。
4.结论和建议:结论是对检查结果的综合评价,应准确简明。
根据乳腺超声的检查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如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手术治疗或随访观察等。
此外,乳腺超声检查及报告还应符合以下规范:-确定检查的部位、时间和检查者的姓名、职称等基本信息。
-报告中需注明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病史等。
-报告应包含详细的影像资料,如超声图像、彩色多普勒图像等。
-报告应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撰写,并需经医生核对和审核。
总体而言,乳腺超声检查及报告的规范应确保报告的准确性、专业性和客观性,为医生提供可靠的依据,帮助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
改良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标准在乳腺肿块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表2彩色超声弹性成像新、旧评分标准诊断结果比较(结节)
图2肿瘤病灶范围为蓝色,内有少许绿色
讨论
尽管采用日本Tsukuba大学UE 5分法评分标 万方数据
图3肿瘤病灶显示为绿色和蓝色相间,以蓝色为主, 且周边的组织显示为蓝色
·398。
理垡堕压医堂生塑王猩堂苤盍!!!!生筮!!鲞筮!塑』丛!i£!i!丛旦望i!!竖:Q!!!!旦呈鲤!:!!!!!塑!:!
2 hoh A,Ueno E,Tohno E,et a1.Breast disease:clinical application of US elastography for diagnosis.Radiology,2006,239:341-350.
3罗葆明,欧冰,冯霞,等.乳腺疾病实时组织弹性成像与病理对 照的初步探讨.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5,21:662-664.
4罗葆明,欧冰,冯霞,等.乳腺疾病实时组织弹性成像与彩色多普 勒超声的对照研究.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05,2:
265-267.
5欧冰,罗葆明,冯霞,等.超声弹性成像与钼靶x线成像诊断乳腺 疾病的对照研究.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06,3:
240_241.
6 Khalil AS,Chan RC,Chau AH.et a1.Tissue elasticity estimation with optical coherence elastography:toward mechanical characteriza- tion of in vivo soft tissue.Ann Biomed Eng,2005,33:1631—1639.
评分,弹性成像评分4分以上为恶性,3分以下为良性。结果 采用旧评分标准超声弹性成像(UE) 诊断乳腺良、恶性病灶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72.6%、94.9%和89.0%;采用新评分标准 UE诊断乳腺良、恶性病灶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7.2%、94.1%和92.7%。经McNemar
乳腺超声检查及分析报告规范

乳腺超声检查及报告规范————————————————————————————————作者:————————————————————————————————日期:乳腺超声检查及报告规范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罗葆明一、乳腺影像学检查方法乳腺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钼靶X线摄影、超声、CT 和 MRI 核医学等。
1、钼靶 X 线摄影已经成为乳腺癌诊断、筛查及随访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其检测微小钙化敏感性高,有利于以微小钙化为主要表现的乳腺癌检出。
但钼靶 X 线摄影对致密型乳腺腺体中病灶显像差,乳腺癌的遗漏率偏高,且年轻女性不宜选钼靶 X 线摄影。
2、乳腺 CT 检查不常用,但CT密度分辨率较高,可测定不同组织的CT值,增强扫描有利于观察乳腺及病灶的血供状况,其显示病灶及周围情况、腋窝及乳内肿大淋巴结的能力优于钼靶X线摄影,但对微小钙化灶的显示不如钼靶X线摄影。
3、乳腺 MRI 检查不受乳腺致密病变的影响,乳房丰满妇女以及钼靶X线摄影和超声检查仍不能诊断的乳腺病变适合选择 MRI 检查。
MRI在早期诊断乳腺癌方面有着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 MRI 检查费用昂贵,检查时间也较长,且需要静脉注射造影剂,因此,更多应用于高危人群如有明显的乳腺癌家族史以及乳腺癌保乳治疗前后的评估。
4、PET/CT为全身功能成像,能提供远处转移信息,主要用于坏死组织与活性肿瘤的鉴别,了解局部或区域性的复发以及疗效监测、治疗后再分期。
4、乳腺超声对受检者无痛苦,无放射性损害,可以反复进行,适用于任何年龄和女性任何生理时期,包括妊娠期和哺乳期。
超声检查前受检者通常无需特殊准备,操作较为简便,无检查盲区,对钼靶X线摄影检查受限的部位,例如乳房边缘、小乳房或胸壁肿块等,超声都可以显示。
对钼靶X线摄影显示困难的致密型乳腺,超声也有助于判断有无肿块。
此外,超声检查能准确判断肿块的物理性质(囊性、实性或囊实混合性),并根据声像图表现,结合血流特征,进一步推断肿块的良恶性。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技术规范

乳腺一、乳腺增生症1.病理与临床乳腺增生症是最常见的乳腺疾患,好发年龄为30~50岁。
本病的发生与内分泌紊乱有关,尤其是雌激素增高。
临床症状与体征包括:双侧乳腺周期性胀痛,月经前3~4天疼痛加剧,月经来潮后症状减轻。
可触及多个大小不等的质韧结节,多呈圆形或条索状。
在病理组织学上,如想增生症是一组以乳腺主质和间质不同程度增生为主要表现的病变,表现为乳腺小导管增生、扩张形成囊腔,导管及腺泡周围纤维组织增生及淋巴细胞侵润。
2.声像图表现二维超声表现为:(1)乳腺腺体结构紊乱,主要表现为低回声的小叶结构体积增大、数目增多。
一般为双侧对称。
(2)乳腺腺体内可将多个大小不等无回声区,边界清,后方回声增强。
(3)乳腺腺体内有时可见大小不等回声或低回声实性结节,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体积一般较小。
(4)可出现细小的点状钙化。
多普勒超声:无特异性,与正常组织相似,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时常无血流信号。
4.鉴别诊断(1)乳腺癌:乳腺增生症如伴有实性结节,须与乳腺癌鉴别。
牵着病程长,与月经周期有关,乳腺腺体结构紊乱。
增生的结节为多发,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病灶内血流信号不复发。
后者病程短,发展快,肿物多局限,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病灶内血流信号丰富、走行和分布紊乱。
二、乳腺纤维腺瘤1.病理与临床乳腺纤维腺瘤是乳腺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常见于生育年龄的妇女,特别是30岁以下的女性。
通常表现为无痛、实性、边界清晰的孤立性结节,触之可移动。
部分患者可在同侧或双侧、同时或不同时发生多发性结节。
病理表现:肿瘤呈实性,质地较硬,可呈分叶状,常有完整包膜。
腺体成分较多者,质地软,呈浅红色;纤维成分较多者,质地硬。
病程长的纤维瘤可发生玻璃样便、黏液变形和钙化。
病因可能与雌激素对局部乳腺组织作用有关。
2.声像图表现(1)肿块呈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
(2)多为低回声,内部回声均匀,后方无衰减。
(3)边界清晰,有完整包膜。
(4)长轴与乳腺腺体平行,纵横径比值W1,肿块可有侧方声影。
乳腺超声规范报告和BIRADS分级

乳腺超声规范报告和BIRADS分级1.基础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检查日期、检查部位等。
2.检查方法:报告应明确提及乳腺超声检查的方法和设备,包括探头类型、频率、增益、扫描模式等。
3.图像描述:报告中应详细描述所见超声图像的特征,包括乳腺实质区的回声、边界、内部结构、钙化等,以及任何异常的结节、囊肿、钙化等。
4.结论:根据超声图像的特征,医生应给出对乳腺情况的评估和结论,包括鉴别良恶性病变的建议。
5.记录:报告中应记录医生的姓名、签字和报告日期,以确保报告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BIRADS(乳腺成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分级是一种针对乳腺影像学的标准化系统,用于对乳腺肿块进行分类和评估。
BIRADS分级共分为0-6级,每个级别都对应着不同的风险评估和后续处理建议。
1.BIRADS0级:需要进一步影像学检查来明确诊断。
此级别一般代表着未完成的或有限的检查。
2.BIRADS1级:阴性结果。
该级别代表乳腺没有检测到异常,患者的乳腺情况正常。
3.BIRADS2级:良性结果。
该级别代表发现了一些常见的乳腺结构,但没有发现明显的异常。
4.BIRADS3级:可能是良性的,但需要随访检查。
该级别代表发现了一些可疑的乳腺结构,需要通过随访检查来确定是否为恶性。
5.BIRADS4级:高度可疑恶性肿块,建议进行活检。
该级别代表发现了一些可疑的乳腺结构,需进一步活检来确定是否为恶性。
6.BIRADS5级:高度可能是恶性肿块,建议立即行活检。
该级别代表发现了明显异常的乳腺结构,高度可疑为恶性。
7.BIRADS6级:已经经过组织学证实的恶性肿瘤。
该级别代表乳腺肿瘤已经通过活检或手术切除,并被确定为恶性。
BIRADS分级在乳腺超声检查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临床预测价值,能够为医生和患者提供对乳腺肿块的详细评估和后续处理建议,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乳腺疾病。
总结起来,乳腺超声规范报告和BIRADS分级在乳腺超声检查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乳腺超声检查及报告规范

乳腺超声检查及报告规范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罗葆明一、乳腺影像学检查方法乳腺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钼靶X线摄影、超声、CT 与 MRI 核医学等。
1、钼靶X 线摄影已经成为乳腺癌诊断、筛查及随访过程中最常用得方法,其检测微小钙化敏感性高,有利于以微小钙化为主要表现得乳腺癌检出。
但钼靶X线摄影对致密型乳腺腺体中病灶显像差,乳腺癌得遗漏率偏高,且年轻女性不宜选钼靶 X 线摄影。
2、乳腺 CT检查不常用,但CT密度分辨率较高,可测定不同组织得CT值,增强扫描有利于观察乳腺及病灶得血供状况,其显示病灶及周围情况、腋窝及乳内肿大淋巴结得能力优于钼靶X线摄影,但对微小钙化灶得显示不如钼靶X线摄影、3、乳腺 MRI检查不受乳腺致密病变得影响,乳房丰满妇女以及钼靶X线摄影与超声检查仍不能诊断得乳腺病变适合选择MRI 检查。
MRI在早期诊断乳腺癌方面有着更高得敏感性与特异性,但 MRI 检查费用昂贵,检查时间也较长,且需要静脉注射造影剂,因此,更多应用于高危人群如有明显得乳腺癌家族史以及乳腺癌保乳治疗前后得评估。
4、PET/CT为全身功能成像,能提供远处转移信息,主要用于坏死组织与活性肿瘤得鉴别,了解局部或区域性得复发以及疗效监测、治疗后再分期。
4、乳腺超声对受检者无痛苦,无放射性损害,可以反复进行,适用于任何年龄与女性任何生理时期,包括妊娠期与哺乳期。
超声检查前受检者通常无需特殊准备,操作较为简便,无检查盲区,对钼靶X线摄影检查受限得部位,例如乳房边缘、小乳房或胸壁肿块等,超声都可以显示。
对钼靶X线摄影显示困难得致密型乳腺,超声也有助于判断有无肿块。
此外,超声检查能准确判断肿块得物理性质(囊性、实性或囊实混合性),并根据声像图表现,结合血流特征,进一步推断肿块得良恶性。
超声检查尚可发现有无局部及远处转移、对不能性质得病灶,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可获得病理诊断、然而,超声检查对微小钙化灶及病灶周边毛刺样改变得显示不如钼靶X线摄影敏感;对于胸骨旁淋巴结转移,由于胸骨与肋骨得遮挡,超声也常常难以显示。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超声检查报告规范(系列三)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超声检查报告规范(系列三)3 乳腺超声检查和报告规范(附录Ⅲ)3.1 超声检查的仪器常规的检查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的实时线阵高频探头,探头频率为7.5~10.0MHz,有条件时可用到10.0~15.0MHz,但对于乳腺组织过厚或有假体时,可适当降低探头频率。
超声探头和频率的选择原则是在保证足够探查深度的前提下,尽量提高频率,从而保证超声图像的分辨率。
3.2 超声检查的方法检查前一般无需特殊准备,有乳头溢液者最好不要将液体挤出。
根据需要,患者取仰卧或侧卧位。
如果患者自觉特殊体位有肿块的感觉,可以让患者采取特殊体位进行超声检查,如直立或坐位等。
检查时患侧手臂尽量上抬外展,充分暴露乳房及腋下,探头直接放在乳房表面,对乳头、乳晕及乳房外上、外下、内上、内下4个象限进行全面扫查,次序可由操作者自行确定,扫查方式包括放射状、反放射状、旋转式和平行移动等,可根据检查者的习惯选择。
注意检查范围全面,不要漏检,同时应检查腋下淋巴结情况。
3.3 超声检查的程序3.3.1 基本要求检查时应先对乳腺及周围组织进行全面的常规二维超声检查,然后对发现病灶的区域进行重点的二维超声检查,检查的内容包括:病灶的位置、大小或范围的测定,边界、边缘、形状、内部及后方回声、钙化和周围组织包括皮肤,胸肌及韧带等结构的变化等。
病灶的大小或范围的测量应该选取其最大平面,测量两条互相垂直的最长径线,然后在与此切面垂直的最大平面上测量第三个径线。
测量时,游标应该放置在病灶边缘的外侧,病灶边界清晰时按照边界测量,肿块边界模糊时,应该根据肿块的最大边缘部分或周边的声晕测量。
在二维声像图的基础上应辅助彩色及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彩色血流的走向及分布并在多普勒频谱上测量各种血流参数。
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可采用三维重建成像、弹性成像和造影增强对比成像等技术,观察病灶和乳腺组织的硬度变化、空间关系和血管分布,了解病灶和组织的质地变化和血流灌注情况,帮助完善诊断。
乳腺超声规范总结报告和BIRADS分级

BIRADS分级病例四展示与解读
总结词
该病例为BIRADS 5级,几乎确定为恶性病 变,需要立即进行手术治疗或其他干预措施 。
详细描述
这是一个65岁的女性患者,体格检查发现 左侧乳腺肿物,B超检查显示肿物边界不清 ,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后方回声 明显衰减,CDFI显示周边及内部可见丰富 血流信号。根据BIRADS分级标准,该病例 被归类为BIRADS 5级,几乎确定为恶性病 变,需要立即进行手术治疗或其他干预措施 以控制病情发展。
临床广泛应用
BIRADS分级由于其简单易行、可重复性强等特点,有望在临床得 到广泛应用,成为乳腺肿物诊断的重要工具。
早期诊断和预后预测
未来,BIRADS分级可能会在早期诊断和预后预测方面发挥更大的 作用,为医生提供更全面的信息,帮助制定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
科研和学术交流
BIRADS分级作为一种标准化的评估体系,有助于科研和学术交流, 推动乳腺肿物诊断领域的发展。
报告格式
采用规定的格式书写报告,包括超声 图像描述、超声测量值、诊断意见等 。
02
CATALOGUE
BIRADS(乳腺肿物的影像学检查分级系 统)
BIRADS分级的系统概述
BIRADS是乳腺肿物的影像学检 查分级系统,用于评估乳腺肿物
的良恶性程度。
BIRADS分级系统基于乳腺肿物 的形态学特征、边缘、内部回声 等指标进行评估,分为1-5级。
结合多模态成像
未来,BIRADS分级可能会结合其他模态的医学影像,如 MRI、CT等,实现多模态成像评估,从而提高诊断的准确 性和全面性。
人工智能辅助
人工智能技术在医学影像分析中具有巨大的潜力,未来 BIRADS分级可能会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更高效、准 确的自动化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腺超声检查及报告规范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罗葆明一、乳腺影像学检查方法乳腺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钼靶X线摄影、超声、CT 和 MRI 核医学等。
1、钼靶 X 线摄影已经成为乳腺癌诊断、筛查及随访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其检测微小钙化敏感性高,有利于以微小钙化为主要表现的乳腺癌检出。
但钼靶 X 线摄影对致密型乳腺腺体中病灶显像差,乳腺癌的遗漏率偏高,且年轻女性不宜选钼靶 X 线摄影。
2、乳腺 CT 检查不常用,但CT密度分辨率较高,可测定不同组织的CT值,增强扫描有利于观察乳腺及病灶的血供状况,其显示病灶及周围情况、腋窝及乳内肿大淋巴结的能力优于钼靶X线摄影,但对微小钙化灶的显示不如钼靶X线摄影。
3、乳腺 MRI 检查不受乳腺致密病变的影响,乳房丰满妇女以及钼靶X线摄影和超声检查仍不能诊断的乳腺病变适合选择 MRI 检查。
MRI在早期诊断乳腺癌方面有着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 MRI 检查费用昂贵,检查时间也较长,且需要静脉注射造影剂,因此,更多应用于高危人群如有明显的乳腺癌家族史以及乳腺癌保乳治疗前后的评估。
4、PET/CT为全身功能成像,能提供远处转移信息,主要用于坏死组织与活性肿瘤的鉴别,了解局部或区域性的复发以及疗效监测、治疗后再分期。
4、乳腺超声对受检者无痛苦,无放射性损害,可以反复进行,适用于任何年龄和女性任何生理时期,包括妊娠期和哺乳期。
超声检查前受检者通常无需特殊准备,操作较为简便,无检查盲区,对钼靶X线摄影检查受限的部位,例如乳房边缘、小乳房或胸壁肿块等,超声都可以显示。
对钼靶X线摄影显示困难的致密型乳腺,超声也有助于判断有无肿块。
此外,超声检查能准确判断肿块的物理性质(囊性、实性或囊实混合性),并根据声像图表现,结合血流特征,进一步推断肿块的良恶性。
超声检查尚可发现有无局部及远处转移。
对不能性质的病灶,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可获得病理诊断。
然而,超声检查对微小钙化灶及病灶周边毛刺样改变的显示不如钼靶X线摄影敏感;对于胸骨旁淋巴结转移,由于胸骨和肋骨的遮挡,超声也常常难以显示。
此外,超声检查者对乳腺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操作技能以及思维分析能力对诊断准确性的影响较大。
二、乳腺解剖及正常声像图1、乳腺解剖成年妇女的乳腺位于第2至6肋软骨之间,胸大肌的浅面。
外侧起自腋前线,内至胸骨缘。
两侧乳房大小相似,乳头位于乳腺的中心,周围有乳晕包绕。
正常乳腺每侧各有15~20个腺叶。
每一腺叶又分成许多小叶,每一叶由15个腺泡组成。
腺叶之间由脂肪及结缔组织分隔,并与皮下组织中浅筋膜浅层纤维索相连,形成乳腺悬韧带(Cooper氏韧带)。
每一腺叶有一单独腺管,呈放射状,分别开口于乳头。
女性一生中,乳腺形态结构有很大的变化,不同年龄段妇女,甚至在同一年龄段的不同阶段其乳腺也有所不同。
(1). 青春期:在雌激素的作用下,乳腺导管及间质增生,导管扩张分支增加最后形成小叶。
(2). 性成熟期:乳腺随月经周期的发生而变化。
(3). 妊娠期: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分泌量显著增加,乳腺导管进一步增长,腺泡开始发育。
妊娠后期,腺泡细胞开始有分泌活动,管腔内出现分泌物。
(4). 哺乳期:乳腺受催乳激素的刺激,开始分泌乳汁。
(5). 绝经后,雌激素影响减弱,腺体随之退化,乳腺组织基本上恢复到青春期前的状态。
2、检查技术(1)病人准备:检查前一般无需特殊准备。
如果怀疑乳腺增生症,最好在月经干净1周后进行检查。
检查前应避免乳腺导管造影和穿刺活检,以免造影剂和出血的干扰而影响诊断。
(2)体位:通常采用仰卧位,受检者仰卧于检查床上,两臂外展,充分暴露乳房和腋窝。
检查乳房外侧区域时,特别是乳房肥大或松弛者,可辅以侧卧位。
(3)仪器:检查乳房、腋窝、锁骨上窝和胸壁时,选用高频线阵电子探头,探头频率≥7.5MHz。
(4)检查方法:乳腺超声检查目前多采用直接法。
检查时在乳房皮肤表面涂以耦合剂,探头直接放在皮肤表面进行检查,用力宜轻。
可从乳头向乳房边缘按顺时针方向轮辐状滑动扫查,扫查断面应相互覆盖,不要有遗漏部位。
发现病灶时常需要多断面交叉重复扫查。
乳腺超声检查内容:乳腺导管系统形态结构,导管是否扩张;乳腺腺体内是否有局限性病变,单发还是多发,特别当触诊或乳腺X线摄影发现有肿块或有密集微小钙化时更应仔细检查是否存在局限性病变;肿块的灰阶超声表现:如位置、大小、纵横比、内部回声、是否有微小钙化灶,边界是否清楚,形态是否规则,后方回声是否增强或衰减等;肿块的血流情况:肿块内部及周边是否有血流信号,血流是否粗大不均匀,必要时可测量动脉的流速和阻力指数RI 等;乳腺淋巴引流区是否有肿大淋巴结,腋窝是否有副乳或其它病变;库柏韧带走行、结构是否有改变。
(5)仪器调节:①调节增益、TGC(DGC):以图像清晰,层次分明为标准。
②调节检查深度:图像能够充分显示乳腺和胸壁结构。
③聚焦点位置:常规置于腺体对应的深度,发现病灶时应及时调节到病灶所在的深度。
多个病灶时,随检查病灶的深度做适当调节。
④局部放大:对于较小病变,可选择局部放大功能观察病变及周边的细节。
⑤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发现病灶时使用彩色多普勒观察病变血流。
使用低滤波,适当提高彩色多普勒增益,以不出现杂波信号为标准。
⑥脉冲多普勒测量:病灶内有明显的血流信号特别是不能排除乳腺癌时需要测量血流速度和阻力指数(RI)。
尽可能减小声束与血流方向的夹角,取样门尽可能小。
⑦测量方法:肿块测量包括最长径,与之垂直断面的短径和前后径三个径线。
在测量肿块大小时,如果低回声肿块边缘有增强回声晕(晕环征可能代表肿瘤对周围组织的浸润),其径线测量应包括周边回声增强的不规则外缘,不能只限于低回声区。
(6)病变的定位:①时钟表盘式定位法;②象限定位法;③解剖层次定位。
(7)扫查时注意事项:①扫查时各扫查断面相互覆盖,不要有遗漏区域。
②扫查速度不能太快。
③探头轻放于皮肤上,不宜加压,以免改变肿块形态、位置等,特别在检查肿块内血流时,加压会使小血管难以显示。
④检查乳腺腺体组织的同时,应观察前后脂肪层、Cooper’s韧带等有否异常。
乳腺结构的不均匀性和腺体内脂肪可能会干扰对占位病变的识别。
⑤腺体内局灶性脂肪可造成类似肿块的假像,应仔细加以甄别。
腺体内局灶性脂肪与腺体周围的脂肪回声一致,且加压探头时局部明显变形有助于鉴别。
⑥由于恶性肿瘤可能浸润胸壁,而胸壁占位性病变临床扪诊又容易误诊为乳腺肿瘤,因此在乳腺超声检查时,乳腺后方的胸壁结构应该常规观察。
⑦注意皮肤和皮下脂肪层的占位病变与乳腺肿块的鉴别。
⑧除采用多种扫查手法外,应强调问诊和触诊,并结合其它影像资料,减少漏诊。
3、正常超声图像乳腺声像图由皮肤、皮下脂肪层、腺体层、乳腺后间隙和胸壁组成。
不同生理状态下乳腺正常声像图表现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皮下脂肪的厚度和腺体层回声的差异。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腺体内血流信号通常稀少,可见稀疏点状或短条状血流信号。
正常腋窝淋巴结多不显示,偶可显示大小5mm左右的正常腋窝淋巴结。
声像图表现为椭圆形,淋巴结皮质表现为位于被膜下的弱回声,淋巴结髓质表现为中心强回声,皮质弱回声和髓质强回声界面清楚。
正常淋巴结血流信号稀少。
胸骨旁淋巴结、胸肌间淋巴结通常不易显示。
三、乳腺肿瘤的图像表现建议采用乳腺超声ACR BI-RADS评估分类术语进行描述(见下文)。
四、乳腺超声报告乳腺超声检查报告应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超声图像,文字报告,署名等。
建议对肿瘤占位病变的描述和诊断评估分类参考国际公认的ACR-BRADS-US标准(见下文)。
超声检查结论应包括:①有无病变;②病变的物理性质(实性、囊性和混合性);③结合临床资料和体征,给出超声诊断或病理的提示性意见。
《乳腺超声ACR BI-RADS标准及评估》一.乳腺超声BI-RADS®评价术语分类表在行乳腺超声检查时,利用以下每项内容,选择最适宜主要病灶特征的术语进行分类和描述。
该分类表适用于资料的收集,并不构成正式的书面超声检查报告。
A.肿物:肿物为占位性病变并且应该在两个不同的切面观察到。
形状(选择一项)说明❏□椭圆形椭圆或卵型(可以包括2到3个起伏,即“浅分叶状”或大的分叶)❏□圆形球形或圆形❏□不规则形既不是圆形也不是椭圆形方位(选择一项)说明❏□平行病变长轴与皮肤平行(“宽大于高”或水平生长)❏□非平行病灶长轴未沿着皮肤线生长(“高大于宽”或垂直边缘(选择一项)说明❏□局限明确或清晰的边缘,肿块与周边组织形成鲜明的区分❏□不局限肿物具有1个以上以下特征:模糊、成角、细分叶或毛刺□模糊肿物与周围组织之间没有明确的边界□成角病灶边缘部分或全部形成锋利的角度,通常形成锐角□细分叶肿物边缘形成齿轮状的起伏□毛刺从肿物边缘伸出的锐利的细线病灶边界(选择一项)说明❏□锋利界面可以清晰区分病灶与周围组织之间的分界线或者具有一定厚度的回声环❏□高回声晕在肿物与周围组织之间没有清晰的分界线而是通过高回声的过度带相连接回声类型(选择一项)说明❏□无回声内部无任何回声❏□高回声回声比脂肪层高或相当于纤维腺体组织❏□混合回声肿物内包含无回声和有回声成分❏□低回声与脂肪相比,整个肿物均呈低回声(例如复杂性囊肿或纤维腺瘤的回声特征)❏□等回声具有与脂肪相当的回声特征(复杂性囊肿或纤维腺瘤可以是低回声或等回声)后方回声特征(选择一项)说明❏□无后方回声特征无后方声影或后方回声增强❏□增强后方回声增强❏□声影后方回声衰减,侧方声影不包括在内❏□混合特征具有一个以上的后方回声特征,既有声影又有增强周围组织(选择任何适用项)说明❏□导管改变异常的管径/分支❏□Cooper’s韧带改变Cooper’s韧带拉伸或增厚❏□水肿周围组织回声增加;由低回声线构成的网状特征❏□结构扭曲正常解剖结构的破坏❏□皮肤增厚皮肤局限性或弥漫性增厚(除了乳晕区和下部乳房,正常皮肤厚度小于2mm)❏□皮肤回缩/不规则皮肤表面凹陷、界限不清或回缩B.钙化:超声很难准确描述钙化的特征,但可以发现肿物内的钙化(选择任何适用项)说明□粗大钙化直径等于大于0.5mm□肿物外的微钙化直径小于0.5mm的高回声斑点;由于未阻挡声束,因此没有声影□肿物内的微钙化镶嵌于肿物内的微钙化。
点状高回声斑点在低回声肿物内的显得很明显C.特殊病例:特殊病例是指具有特殊诊断或所见的病例(选择任何适用项)说明□簇状微小囊肿簇状微小无回声病灶,每个直径小于2-3mm,分隔厚度小于0.5mm,内无实性成分□复杂性囊肿复杂性囊肿最常见特征是内部呈均匀低回声。
也可具有液-液或液-碎屑平面,并且随体位改变移动□皮肤上或皮肤内肿物这些囊肿临床上很容易发现,包括皮脂腺囊肿、表皮包括囊肿、疤痕疙瘩、痣和神经纤维瘤□异物包括用标记夹、线圈、导丝、导管套、硅胶,金属或创伤导致的玻璃异物□乳腺内淋巴结淋巴结呈类肾形,具有高回声的门和周边低回声的皮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