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图表题解题方法
高中生物---图表类题目的解题技巧表格类试题的解题技巧大汇编(学生用)

八中生物培优课堂专用教案生物复习专题之----图形与表格八中生物教研组黄鹤楼【一】图形图解类试题分析及解题策略知识网络构建1.模式图:模式图是生物局部形态结构的典型展示,是相关生理过程和形态结构的模式和典型2.过程图:过程图是指描述生命活动和发展动态过程的图形3.示意图:是生物教材和试题中最常见的图形之一。
示意图是反映生命现象、生理过程或生物体形态结构的简要图示4.概念图:是指将一组相关概念用线条和文字连接成图形,直观而形象地表示出概念及生理过程之间的联系5柱状图:题型常出现在坐标中,绝大多数与曲线图类似,其解题的要点也相差不大6扇形图:扇形图最主要的用于反映各成分所占比例关系。
它主要描述比例关系7.遗传图:解题思路:准确分析图示信息,并联系教材中的知识储备,快速进行知识迁移;熟练用运专业知识和术语作答。
【二】表格类试题分析及解题策略知识网络构建:数据比较表格数据与图形转换表格过程表格结果表格材料表格解题思路:分析时分别固定行或列,运用单一变量原则,对表中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相关变量间的关系。
【图形类】1.模式图此类题目的一般解题方法可归纳的一般解题方法归纳如下:首先要知道题中的图像源于教材中的何种模式图,学会剖析方法,从局部到整体到局部,识别各部分名称,抓住突破口。
然后根据题干和选项的要求,理清知识点,如该图像涉及哪几个知识点?两个或两个以上知识点的图解需思考这些知识点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最后在选择时一定要理解图中的序号或结构所代表的过程或结构或其功能。
【自主强化练习1】下列各选项与所给模型相符的是()(“—”表示抑制,“+”表示促进)①—- → X ←+—②A.若X表示植物细胞的吸水能力增大,则①可能代表质壁分离B.若X表示第一营养级拥有的能量总量增加,则①可能代表次级消费者的数量增加C.若X表示消耗ATP,则②可能代表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胆固醇D.若X表示新物种形成,则②可能代表地理隔离【自主强化练习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和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的示意图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乙图中的D是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成分B.人体内氧气浓度最高的是甲图中的 BC.人体过敏反应时,甲图中的A增加导致组织水肿D.在因捕食关系建立的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乙图中的B所处的营养级2.过程图解答此类题的一般步骤是:⑴回忆有关生理过程的知识;⑵从图形入手,根据箭头前后的内容,联想该箭头所示过程的相关知识;网⑶对未知内容理性分析思考【自主强化练习3】又图表示某植物细胞内的代谢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X、Y物质分别代表三碳化合物和丙酮酸B.①、④过程可以产生ATP,②过程需要消耗ATPC.①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④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D.①②③④四个过程既不消耗氧气也不产生氧气【自主强化练习4】下图表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程中物质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能提供给绿色植物各种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最多的过程是 5B.各种生物体(病毒除外)都能进行的过程是 3C.1、3和4过程产生的[H]都能与氧结合产生水D.2过程需多种酶参与,且需ATP供能3.示意图有关示意图解题的一般步骤可总结如下:⑴首先要对示意图进行判读分析,了解示意图所表示的主要内容,这是解答此类的第一步。
高三生物图表线小专题总结及其思维指导

换兑市暧昧阳光实验学校图表曲线小专题几年来的高考试题,图表题涉及的题量越来越多。
图表题考查知识点多,以图表的方式展示生物学原理、过程、功能利于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识图能力,知识迁移能力,收集和处理数据资料的能力,比较、判断、推理、分析综合思维能力;解答这类题,碰到这类题无从下手,失分较多。
下面就图表专题复习的设计和解题的指导谈一谈我的理解。
一曲线图坐标曲线图借助数学上的方法来分析生物学上的生命现象、解释生命活动规律的各种变化过程,是近几年高考中常见的类型。
又可以分为性曲线图和量曲线图两种形式。
1.性曲线图例1(2008理综2)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一段时期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中仅剩一个种群。
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三个种群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CA.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B.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C.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D.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解析】从图像分析可知,甲乙是捕食关系,且甲是被捕食者(藻类),乙是捕食者(浮游动物)。
而丙为后期向水池投放的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建立食物链的话该是:藻类(甲)→浮游动物(乙)→鱼(丙)。
由于鱼是大量的,所以短时间内它们的食物浮游动物急剧减少,而由于食物缺乏生存斗争加剧,鱼类也随之大量减少。
所以甲、乙、丙三个种群仅剩一个种群的话,该种群肯是藻类,即甲种群。
由于强调了鱼是专食浮游动物乙,显然A项是不合理的。
丙和乙的竞争关系不一体现在食物的竞争,可能在大量投入鱼(丙)时会导致空间(水池)、氧气方面的竞争。
所以本题该选C。
【技巧】做性曲线图时首先要抓住“标、线、点”相结合的方法,“标”即横、纵坐标的表达含义、刻度和单位;“线”,即曲线的变化走势,线与线之间的变化顺序关系,曲线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趋势和走向,分析曲线变化因果关系。
“生物图表题”之⑨——坐标曲线题

“生物图表题”之⑨——坐标曲线题一解题思路与技巧生物坐标曲线题实际上是借助数学方法来分析生命现象,从而揭示出生物体结构。
生理等方面的本质特性。
如果能抓住坐标曲线的关键要素,掌握正确的分析方法,坐标曲线题就会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生物坐标曲线题的类型很多,无论曲线怎么复杂,其关键是数和形。
数就是图像中的点——起点、转折点和终点;形就是曲线的变化趋势,乃至将来动态。
抓住了关键,还必须有一个正确的解题思路,可分三步:一、识图:识图的关键是三看(既识标、明点、析线):第一看理解坐标图中纵、横坐标的含义,找出纵、横坐标的关系,再结合教材,联系相应的知识点。
(即识标)第二看曲线中的特殊点(顶点、始终点、转折点、交叉点)所表示了什么生物学意义。
(即明点)第三看曲线的走向、变化趋势。
揭示各段曲线的变化趋势及其含义。
根据纵、横坐标的含义可以得出:在一定范围内,随“横坐标量”的增加,“纵坐标量”逐渐增加或减小。
超过一定范围后,随“横坐标的量”的增加,“纵坐标的量”减少或增加,或者达到某种平衡状态。
若为多重变化曲线坐标图,要分别揭示其变化趋势,然后对比分析,找出符合题意的曲线或者是结论。
或者是教材中的结论性语言。
(既析线)二、析图:解决为什么的问题,通过联想与图象有关的概念、规律、原理等,并寻求图象中各自变量与函数的关系,由此分析图中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特殊点?曲线为什么有这种变化趋势?它们说明了什么?以此揭示问题的实质和规律。
三、用图:识图是基础,析图是关键,用图是目的。
把生物学问题巧妙而合理地设置成图象题,使学生通过剖析图象,运用图中曲线特征、规律来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最后用规范的生物学语言表达(表达能力)。
表述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有:不善于表述过程和说明问题;表述不规范、不简洁、不准确;不到位或越位,更多的原因是对动态、静态的要求和范围把握不准。
训练的策略主要是:仔细地看(教材表述)、认真地听(教师表达)、规范地练(解题时强烈的自我意识)。
生物图表题类型及解题方法

生物图表题类型及解题方法【中图分类号】g633.91生物图表题具有概括性强、知识容量大、隐含信息多、简单明了等特点,是表达、概括、拓展和深化生物学知识的重要形式。
它不仅考查学生思维的结果,而且考查学生的思维过程,所以在高考试卷中已成为热点和亮点题型。
在高考试题和习题训练中,图(表)题的常见类型有结构模式图、生理过程示意图、坐标曲线图、二维空间图、研究方法图、实验装置图、生产流程图、定性定量表、遗传系谱图等。
解图表题的关键:审题的过程。
实际上就是最大限度的从题中获取对解题有用的知识和信息的过程,要做到这,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静心通读图表题的文字部分。
在此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找出题目中的关键字词或限制字词。
其次,要认真剖析图表。
这是解题关键的核心。
如何分析图表?分析图表中的哪些内容,则要因图表的不同类型而做出不同内容的剖析。
如解题方法:(1)对于常见的结构生理图,如动、植物、细菌、病毒等的细胞亚显微结构图,细胞分裂图等,一定要分析清是什么细胞,每一种结构的名称和功能。
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哪一个时期,细胞中染色体的行为、数量,着丝点数、dna数等例1. 下图表示基因型为mmnn的哺乳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其中基因组成为mmnn的细胞可能是解析:此题涉及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以及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答题时,首先理解图意,然后根据具体问题,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来分析作答。
参考答案:d解题方法:(2)对于常见的坐标图,一定要先分析清图的纵横坐标所代表的自变量和因变量是什么,自变量有几个,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然后再分析坐标曲线图的特点,比如:曲线与纵横坐标的交点及其内涵,曲线的转折点、最大值和最小值等ⅰ.下图表示某反应物剩余量随ph及温度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a.在一定范围内,随着ph的升高,酶的活性先降低后升高b.酶的最适ph是一定的,不随温度升高而升高c.该酶的最适温度是37℃d.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逐渐降低参考答案:b解题方法:(3)对于常见的表格图,首先要分析清表格中反映了哪几种因素及这几种因素之间的关系,然后如果是数据表格,则一要看清数据的变化规律,二要注意特殊数据,如最多、最少、平均、总和等;如果是过程表格,则要弄清整个过程的操作,理清开始和结束时的条件和情景变化,特别要注意关键性的过程和步骤;如果是结果表格,则要分析清结果产生的原因;如果是材料表格,则要看清和看懂材料。
生物图表题解题方法

生物图表信息题常见解题方法“正确理解、分析生物学中以图表和图解等表达的内容和意义,并能用图表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现象和实验结果.〞是当今高考生物学科中的一项重要水平要求.在高考生物第二轮的复习中,如何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图表和图解题的分析与表达,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课题.近几年生物高考中命题以图表曲线形式出现有渐多的趋势,此类题不仅直观形象,且信息量大,覆盖面广,对学生水平的考查层次高,能很好地表达生命科学的学科特点,能较好反映学生的综合分析水平和灵活应变的水平, 故此类试题在高测试卷中比重较大,特别是生理方面的曲线图,应引起注意.对不同类型的图表曲线应从不同的角度切入, 找到突破口. 一般情况下,细胞分裂图象、曲线的分析从观察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或染色体、DNA数量变化规律入手;生态图表的解答要从观察各条曲线的走势、相互间的关系,或者从分析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功能入手;遗传系谱图的解答要从准确判断该遗传病的类型着手;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图表曲线分析往往是从影响这些生理作用的内、外因素方面去考虑;等等.但不管哪一种类型,都要求学生能将概念、原理与图形、曲线之间实现信息的转换,即知识的迁移.所以,具备扎实的根底知识是解答此类题型的最根本要求.下面就从一些常见的图表类型及一些根本的解题思路上做一些探讨一.结构图结构图类试题归根结底是教材中模式图的演变或组合,因此,解答试题是首先要认真读图,仔细观察,认准途中所有结果名称及图形特征, 并分析个结构的化学组成及功能.同时还要正确季节结构与功能,数目与功能,行为与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观点,这有助于我们从多角度深层次剖析生物的结构特征.总之,认准结构,联系功能,世界大结构图的关键.例1:下面是两类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答复:(1)甲图细胞属于_____________ 细胞,判断的理由是(2)甲、乙两图的细胞均有的结构名称是核糖体、?口,其中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结构是(3)乙图中,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的结构,其组成物质主要是与细胞的分泌蛋白合成、加工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请填写图中标号.【分析】该题考查了细胞结构的有关知识. 从题中的细胞结构模式图来看,甲细胞与乙细胞在结构上有明显的区别:甲细胞无核膜包围的细胞核,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属于原核细胞;乙细胞中有成形的细胞核和各种复杂的细胞器,是真核细胞.二者的共同点表达在二者均有细胞壁、细胞膜和核糖体.乙细胞中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具有全透性,而细胞膜那么具有选择透过性,能限制物质进出细胞.与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解答】〔1〕原核细胞无核膜〔无成形细胞核〕〔2〕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膜〔3〕纤维素8、10、11、12二.示意图示意图最大的特点是将图形文字化,即将题目中的信息蕴含于生理结构或显微、亚显微结构图中.因此解答此类试题是,要掌握各结构的名称及功能,然后综合分析、挖掘示意图的内涵与外延,将图形中蕴含的生物学原理准确的用文字的形式反映出来,完成“图一文〞转化.最后一定要将“对图形的熟悉〞与所学的根本知识、原理进行印证,以判断“图一文〞转化的结果正确与否及各选项的例2:图1是当A接受一定强度刺激后引起F收缩过程示意图.图2为图1 中D结构的放大示意图,请答复:r凯囱〔1〕图2的结构名称是.结构②白名称是.〔2〕神经纤维B在A中的细小分枝叫做.用车+刺A时,引起F收缩的现象被称为,针刺引起疼痛,产生痛觉的部位是.〔3〕当兴奋在神经纤维B上传导时,兴奋部位的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呈.〔4〕如果在图2中①和②的间隙处注射乙酰胆碱,②处发生的变化是〔兴奋、抑制〕,原因是乙酰胆碱引起结构② __________ 的变化.【分析】考查了神经兴奋传递的有关知识. 神经调节的根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根底是反射弧,反射弧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的.图1中A是皮肤中的感受器,B.是传入神经,D.是神经中枢内的突触结构,F属于效应器.当A受到刺激时,兴奋在反射传递有两种方式:沿神经纤维的传导和通过突触的传递.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以局部电流的方式进行的,在静息电位时,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电荷分布是外正内负,受刺激时,膜两侧的电荷分布发生逆转,变为内正外负.这样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之间形成局部电流传导兴奋.当兴奋传导至突触时,由于突触间隙的存在,电流不能直接传至下一神经元,此时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在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经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的电荷分布发生改变,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该过程中,兴奋的传递由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神经递质〕再转变为电信号. 【答案】〔1〕突触;突触后膜〔2〕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反射;大脑皮层〔3〕内正外负〔4〕兴奋;膜电位〔其他合理答案也可〕三.表格图常见的表格有两类,一类是对现象的分析,另一类是对数据的分析,但是基本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大致相同.解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表格信息的获取:采取比照或分组比照法,认真分析表格数据,一定要进行纵横比拟,找出数据、现象的变化规律;2.注重分析引起数据或现象差异的原因;3.注意分析数据中的最小值、最大值并找出原因;4.注意表格数据与曲线之间的转换, 实际上是一种变化趋势的两种表现形式.例3:请用所给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来验证哺乳动物的蔗糖酶和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要求完成实验设计、补充实验步骤、预测试验结果、得出结论,并答复以下问题.实验材料与用具:适宜浓度的蔗糖酶、唾液淀粉酶、蔗糖、淀粉4种溶液,斐林试剂、37.叵温水浴锅、沸水浴锅.(1)假设“+〞代表参加适量的溶液,“-〞代表不加溶液,甲、乙等代表试管标号, 请用这些符号完成下表实验设计(把答案填在做题卡上相应的表格中) .(2)实验步骤:①根据上表中的设计,取试管、加溶液(3)结果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在上述实验中,如果仅将37.叵温水浴锅的温度调到20C,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重做上述实验,出现砖红色试管中的颜色会比37c时浅,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该题是要验证蔗糖酶和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 因此应遵循对照⑵实验步骤①根据上表中的设计,取试管、加溶液.②将上述溶液混合均匀,在37.叵温水浴锅中保温适当时间.③取出试管,分别参加适量的斐林试剂,混合均匀,再在沸水浴中保温一定时间.④观察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⑶应该在只有含蔗糖和蔗糖酶溶液的甲试管以及含淀粉和淀粉酶溶液的乙试管出现砖红色沉淀,其他试管不应该出现砖红色沉淀.⑷结论: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⑸如果将37.叵温水浴锅的温度调到20C,由于20c低于酶的最适温度,酶的活性会下降,水解产生的复原糖少,所以出现砖红色试管中的颜色会比 的浅.答案(1)溶液试管蔗糖溶 液 淀粉溶液 蔗糖酶溶 液 淀粉酶溶 液 甲 + 一 +一 乙 一 + 一+ 丙 + 一 一+ 丁 一+ + 一 (2)②混匀.37.叵温水浴一段时间③取出试管,分别参加适量的斐林解析,混匀,沸水水浴一段时间 ④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试验结果(3)含有蔗糖和蔗糖酶溶液的试管,以及含淀粉和淀粉酶溶液的试管 中出现砖红色沉淀,其他试管中不出现砖红色沉淀(4)酶的催化作用有专一性(5) 20c 低于酶的最适温度,酶活性低,水解产生的复原糖少 四.坐标图坐标图分为坐标曲线和坐标直方图.生物学中坐标曲线的解法,假设能参照数 学中函数图象的解法求解,可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解答此类题时,首先,必须 理解图形所表达的意思,观察所提供的坐标(横轴、纵轴格表示什么)认准曲线 所代表的含义.假体要点可概括为“四点、二量、一趋势,生物术语描述之〞 . “四点〞指的是起点、交点、折点和终点;“二量〞指的是分清自变量与因变量, 绝对不能颠倒;〞一趋势〞指的是曲线的走势,也就是数学上的函数的增减性,同 时注意对于趋势有转折变化的曲线, 还要分区段进行分析.其次联想与曲线变化 有关的知识点,挖掘或捕捉题目所给予的有效信息, 重视题目设问的角度,并通 过必要的信息加工和转化,使题目要求解决的问题明朗化,然后运用所学知识分 析作答.直方图又称作柱形图,坐标直方图类试题是将数据直观化呈现的一种题型.此类题在近几年年的高考中出现的概率比拟大. 解题关键是:看清楚纵、横轴的 含义以及坐标系中直方图所代表的意义,即分析直方图所蕴藏的生物学信息,然 后认真分析、比照各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结合相关的生物学知识做经一部的 推理分析,并进行“图一文〞转化,再对照各选项作 出合理的判断.例4 (1)右图表示A 、B 两种植物的光照等其他 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光合作用强度对环境中 CO 2浓 度变化的响应特性.据图判断在CO 2浓度为1 、300 L - L (接近大气CO 2浓度)时,光合作用强度 较高的植物是 0(2)假设将上述两种植物幼苗置于同一密闭的玻璃罩中,在光照等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一段时间 内,生长首先受影响的植物是 2⑶当植物净固定CO 2量为0时,说明植物【分析】⑴依题意,在CO 2浓度为300 L - L -1时,A 植物CO 2净固定量较B 植 物多,因此,此时A 植物光合作用强度较B 植物高.⑵从图中可以看出两种植物对 CO 2浓度的反响不同,在低浓度下 B 植 物利37 C 时 原因用CO2进行光合作用的水平较弱,产生的光合产物少,所以随着玻璃罩内CO2浓度的降低,B植物的生长首先受影响.⑶当植物净固定CO2量为0时,此时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与呼吸产生的CO2量相等,说明此时光合作用速率与细胞呼吸速率相等.【答案】(1) A (2) B 两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对CO2浓度变化的响应特性不同,在低浓度CO2条件下,CB植物利用CO2进行光合作用的水平弱, 积累光合产物少,故随着玻璃罩中CO2浓度的降低,B植物生长首先受到影响.(3)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与呼吸释放的CO2量相等五.概念图概念图指的是将有关某一主题不同级别的概念或命题置于方框或圆圈中, 再以各种连线将相关的概念和命题连接,这样就形成了关于该主题的概念或命题网络,以此形象化的方式考察同学们的知识结构及对某一主题的理解. 常见的概念图类试题有节点连线型和集合层级型.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从根本概念出发, 准确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并根据试题所反映的内容,提炼出与概念有关信息, 分析找出知识点的内在联系,然后根据选项作出合理的判断. 把握好概念、概念与概念间的关系世界大此类试题的关键.例5:以下①〜③分别是根据甲乙丙作出的判断,其中正确的选项是甲乙一丙①假设甲中a和b分别代表乳酸菌和蓝藻,那么c代表细菌,d代表原核生物②假设乙中3个圆圈代表3种生物生存的空间范围时,那么最容易绝灭的生物是b③假设丙中a和b代表应激性和反射这两个概念,那么a表示反射,b表示应激性A.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⑨【分析】甲图中,如果a为乳酸菌,a完全属于c细菌,而b蓝藻不属于细菌, 但是都属于d原核生物,所以正确.乙图中,如果三个圆圈标示三种生物生存的空间范围时,由于a的生活范围完全与c重合,因此a更容易灭绝.内图中,如果a表示反射,那么反射属于b应激性,因此正确.【答案】B六.图解题教材中的图解很多,主要包括生理功能、细胞分裂、遗传、生态等图解,这些图解主要是帮助同学们理解相关重难点知识.试题中出现的往往不是教材中的原图,而是一些具有相关知识的综合图解,所以要能对图像进行正确的观察,通过观察图解所反映的生物体结构、生理过程的特点和规律等知识,去印证、核实教材内容,到达理解教材的目的.此类试题在解答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技巧:(1) 直接联系教材图解,运用教材语言分析;要学会剖析方法,从整体到局部,化整为零,看清图解中的每一个过程.〔2〕熟练掌握教材中的根底知识,快速进行知识迁移.〔3〕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充分利用图形准确作答.例6:下面是有氧呼吸过程图解,请据图完成有关问题:〔3〕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完全相同的阶段是从iJ o〔4〕有氧呼吸过程中,氧的作用是o【分析】有氧呼吸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第二、三阶段是在线粒体内进行的,这是由于每一阶段所需要的酶不同, 而这些酶存在的部位不同.第一阶段: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过程中,脱下少量的氢,释放少量的能量;第二阶段:丙酮酸脱下全部的氢,产生二氧化碳,释放少量的能量;第三阶段:前两阶段脱下的氢再传递给氧生成水的过程中,释放大量的能量.【答案】〔1〕 O2;H2O 〔2〕三〔3〕葡萄糖;丙酮酸〔4〕与H结合生成H2O 七.遗传系谱图遗传题是高考中的重点知识,出现的比拟多的多是先给出一个遗传系谱图, 然后要我们根据图形来作答,对于遗传系谱图一般的解题思路是:首先确定该病的显隐性;然后再判断该病的遗传方式,是伴性遗传还是常染色体遗传;最后根据前面的判断推相关个体的基因型;最后综合作答.其具体的我们可以几句口诀来概括:“无中生有〞为隐性;“有中生无〞为显性;隐性遗传看女病;女病子病为伴性;女病子正非伴性;显性遗传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女为男患者的母亲或女儿〕;伴Y遗传为限雄;只病母子质遗传.假设通过上述方法仍不能作出判断,那么要根据男女患者的人数来判断,患者明显与性别有关那么为伴性遗传.八.多图综合在选择题中往往还会出现多个图形综合而成的情况, 如在一个选择题中包含了坐标曲线、直方图、结果模式图等,是题目的信息量明显增大,既增加了对识图水平的考察,也提升了分析的难度.常见的有两种类型〔1〕图形间相对独立此类试题只需对每个图形进行独立分析,只要细心,不难解决. 〔2〕图形间相关联型,往往是多图间相互提供信息,因此难度较大.解题时要对每个图形认真分析,各图中缺乏的条件、信息要结合其他的图形找出,然后综合各图信息,结合题干和问题作出最终判断.例7:桃果实成熟后,如果软化快,耐贮运性就会差.以下图表示常温下A、B两个品种桃果成熟后硬度等变化的实验结果.qJ---- 广—和M* "露.Wffl,一曲卷代步人聚声一曲妙心.书■丁显首1用用力据图答复:⑴该实验结果显示桃果实成熟后硬度降低,其硬度降低与细胞壁中的降解有关,该物质的降解与的活性变化有关.⑵A、B品种中耐贮运的品种是o⑶依据该实验结果推测,桃果实采摘后减缓变软的保存方法应该是,由于C⑷采摘后假设要促使果实提前成熟,科选用的方法有和.⑸一般来说,果实成熟过程中还伴随着绿色变浅,其原因是0【解析】⑴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质,因此二者的降解分别与纤维素酶、果胶酶的活性变化有关.这可从曲线图中方便地读出来〔随着果实成熟后时间的增加,纤维素和果胶质的活性逐渐提升〕.考生存在的问题是:由于做题时间紧张,审题不认真,做题的标准性不够强.如将果胶质〞答为果胶〞.⑵从曲线图中可以看出,A品种更耐贮运.由于随着果实成熟后时间的增加,桃果实成熟后硬度都逐渐下降,但B品种软化快,A品种软化慢.⑶理论上,减缓果实变软的保存方法有:适当增加CO2的浓度、充实N2、使用某些植物激素、适当降低温度等方法,但由于此题给出的是常温下A、B两个品种桃果实成熟后硬度等变化的实验结果,因此依据实验结果推测果实采摘后减缓变软的保存方法时,应着重通过改变温度的方法来实现减缓果实变软.温度影响酶的活性,低温可降低有关酶的活性,延缓果实软化.出现错误的考生,根本原因是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⑷假设要促使果实提前成熟,可选用的方法有用乙烯进行处理或让采摘的果实与成熟的果实放在一起〔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适当提升贮存温度等.⑸叶绿素不稳定,在常温下易分解,从而导致叶绿素含量降低.【答案】⑴纤维素纤维素酶果胶质果胶酶⑵A⑶适当降低温度低温可降低有关酶的活性,延缓果实软化⑷用乙烯进行处理适当提升贮存温度⑸叶绿素含量降低。
谈高中生物图表题的解题

谈高中生物图表题的解题摘要:生物学图表以其鲜明的直观性、强烈的系统性、高度的概括性和独特的能力培养和检测功能作用,在高考试卷中已成为热点和亮点题型,但学生得分率较低。
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对如何解答图标题做了相应的总结,希能达到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高中生物图表题解题生物图表题解题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解题策略是:一是树立信心,提高解题的心理素质;二是静下心来,认真审题,剖析图表;三是积极思维,联系教材知识点,理清知识点内容,详细分析和解决问题;四是依据题意和知识点,规范化答题,下面就这几点做一下说明。
一、树立信心,相信自我生物图表题创设了知识的新情景和新情境,往往造成部分学生心理障碍和解题信心的不足,对这类学生关键是树立自信心,相信“其实图表题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自己”。
还有些同学看图表题粗心大意,图表中一些关键的地方经常被忽视。
对这类学生关键是克服自身缺点,培养良好的读题习惯,提高审题能力。
二、静下心来,认真审题,剖析图表提取知识主要是通过审题来完成的,审题是要最大限度地获取出对解题有用的信息。
首先,要静心通读。
审题时烦躁不安、心不在蔫、心烦意乱则审题时最易出差错。
静下心来认真阅读,注意找出题目中关键性的字、词、句,如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几个还是几对、至少还是最多、一个还是多个、多少种还是多少个等等。
其次,是要剖析图表,学会辨别试题的指向,学会分析有效信息、干扰信息、无关信息,明确各种条件,学会找出隐含条件,用全已知条件。
如何分析图表?分析图表中哪些内容则要因图表的不同类型而作出不同内容的剖析,如:1、对于常见的图解题的分析:要一一理清知识点。
该图解涉及哪几个知识点?是一个知识点还是两个或以上知识点?;如果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知识点的图解则还要思考这些知识点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异与同等;对于不同类型的图要能作特殊分析。
2、对于常见的表格的分析:如果是数据表格,则一要看清数据的变化规律,如上升的还是下降的?二要注意特殊数据,如最多、最少、平均,总和等,表格中出现“0”的地方要特别小心,想清道理。
生 物 图 表 题 解 题 方 法

生物图表题解题方法柘荣一中林金华1.生物图表题的概念及特点凡是含有图、表的生物题统称为生物图表题。
生物图表题的特点是:(1)新情景:即通过图表创设新情景、提供新材料。
(2)重能力:以图表的方式展示生物原理、过程、功能等,对学生能力要求高。
(3)比分大:所占总分约1/3—1/2。
(见下表统计)考查知识呈递进关系:即前一问的答案是解答后一问的条件。
生物图表题既有利于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又有利于对学生能力的考查。
如识图识表能力,知识迁移能力,收集和整理数据资料的能力,比较、判断、推理、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
2.生物图表题在高考题中的重要性生物图表题在历年高考题中都占有较大比重,在近几年上海、广东高考生物卷中更占有突出位置,故在高三生物教学和复习中应引起高度重视。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近几年上海、广东高考生物卷中生物图表题题数一般在12道上下,除2001年以外,一般在70分以上。
2.2.考查层次、知识点分布从上表看:生物图表题难度基本分布在中档题和难题,是试卷总难度的体现,是高校选拔人才时区分度的关键。
从知识点分布看:生物图表题在各章节知识点中均有,大部分知识点均可以图表题形式考查学生。
综合所述,提高生物图表题的得分率是提高生物学科高考成绩的抓手。
3.生物图表题的类型3.1.按概念分3.1.1图像题:含有图像的生物题。
如细胞的形态结构图像。
3.1.2图解题:含有图解的生物题。
主要有生理功能图解、遗传图解、进化图解、生态图解、实验图解、直方图解、曲线图解和综合图解等。
3.1.3表格题:含表格的生物题。
主要有数据表格、过程表格、结果表格、材料表格等。
3.1.4图表综合题:含有图解、图像和表格的题。
主要有一图一表题、二图一表题、一图二表题、二图二表题等。
3.1.5绘图题:含有绘图的题。
如重要细胞器结构图、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图、细胞分裂图、遗传图、生态图、实验图的绘制等。
如细胞分裂图除了生物绘图的基本要求外,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有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是多少?染色体主要变化特点是什么?若是有丝分裂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若是减数分裂是形成精子还是形成卵细胞?以上问题要先考虑好后再动笔,不然一画就错。
高中生物图表题解题方法

高中生物图表题解题方法一、生物图表题的概念及特点㈠、概念:凡是含有图、表的生物题统称为生物图表题。
㈡、生物图表题的特点是:新情景:即通过图表创设新情景、提供新材料。
重能力:以图表的方式展示生物原理、过程、功能等,对能力要求高。
比分大考查知识呈递进关系:即前一问的答案是解答后一问的条件。
生物图表题既有利于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又有利于对能力的考查。
如识图识表能力,知识迁移能力,收集和整理数据资料的能力,比较、判断、推理、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
二、生物图表题解题策略(1)静心通读、注意找出关键性语言。
(2)明确条件:首先理清图表中呈现哪些条件?二是思考题目中隐含哪些条件?即由呈现条件还可以推出哪些条件?(3)图像比较,注意图表细节,重视数据变化图表题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信息量大。
图像分析比较,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和本质特征的认识。
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而这可能正是此试题的重要之处。
(4)联系相关知识,培养创造性思维注重联系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这是解图表题的基础和关键。
课本中的插图十分重要,许多图表题就是插图的内涵和外延,在此基础上培养创造性思维。
(5)把握考题要求,规范答题根据考题要求进行回答,才能有的放矢;同时考题要求往往对内容有一定的提示性。
答题要规范、准确、严密、完整。
先易后难,该拿到的分数决不丢失。
三、生物图表题的类型高考生物试卷命题时常用的图形、图表有两类:1.图形类:包括模式图、示意图、过程图、概念图、装置图、细胞分裂图、遗传系谱图等。
2.数据表格类:包括饼图、柱形图、条形图、数据表格、坐标曲线等。
四、案例分析(一)模式图:此类直观图文转换题,实质考查考生对生物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解题策略:解这类题时要求能辨认出图中所反映的形态、结构,并能联想和运用与图示信息相关的生物学概念和原理来分析、思考,表述出正确答案。
要求做到以下几点:熟记课本所有模式图,包括模式图所有的结构名称及图形特征;熟记各结构的化学组成;熟记各结构的功能;正确理解结构与功能、数目与功能、行为与功能的统一性;正确区分辨别模式图与具体结构的区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图表信息题常见解题方法“正确理解、分析生物学中以图表和图解等表达的内容和意义,并能用图表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现象和实验结果。
”是当今高考生物学科中的一项重要能力要求。
在高考生物第二轮的复习中,如何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图表和图解题的分析与表达,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课题。
近几年生物高考中命题以图表曲线形式出现有渐多的趋势,此类题不仅直观形象,且信息量大,覆盖面广,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层次高,能很好地体现生命科学的学科特点,能较好反映学生的综合分析水平和灵活应变的能力,故此类试题在高考试卷中比重较大,特别是生理方面的曲线图,应引起注意。
对不同类型的图表曲线应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找到突破口。
一般情况下,细胞分裂图象、曲线的分析从观察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或染色体、DNA数量变化规律入手;生态图表的解答要从观察各条曲线的走势、相互间的关系,或者从分析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功能入手;遗传系谱图的解答要从准确判断该遗传病的类型着手;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图表曲线分析往往是从影响这些生理作用的内、外因素方面去考虑;等等。
但不论哪一种类型,都要求学生能将概念、原理与图形、曲线之间实现信息的转换,即知识的迁移。
所以,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是解答此类题型的最基本要求。
下面就从一些常见的图表类型及一些基本的解题思路上做一些探讨一.结构图结构图类试题归根结底是教材中模式图的演变或组合,因此,解答试题是首先要认真读图,仔细观察,认准途中所有结果名称及图形特征,并分析个结构的化学组成及功能。
同时还要正确季节结构与功能,数目与功能,行为与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观点,这有助于我们从多角度深层次剖析生物的结构特征。
总之,认准结构,联系功能,世界大结构图的关键。
例1:下面是两类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甲图细胞属于____________细胞,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两图的细胞均有的结构名称是核糖体、_________和__________,其中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
(3)乙图中,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的结构,其组成物质主要是___________。
与细胞的分泌蛋白合成、加工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请填写图中标号_______。
【分析】该题考查了细胞结构的有关知识。
从题中的细胞结构模式图来看,甲细胞与乙细胞在结构上有明显的区别:甲细胞无核膜包围的细胞核,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属于原核细胞;乙细胞中有成形的细胞核和各种复杂的细胞器,是真核细胞。
二者的共同点体现在二者均有细胞壁、细胞膜和核糖体。
乙细胞中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具有全透性,而细胞膜则具有选择透过性,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与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解答】(1)原核细胞无核膜(无成形细胞核)(2)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膜(3)纤维素8、10、11、12二.示意图示意图最大的特点是将图形文字化,即将题目中的信息蕴含于生理结构或显微、亚显微结构图中。
因此解答此类试题是,要掌握各结构的名称及功能,然后综合分析、挖掘示意图的内涵与外延,将图形中蕴含的生物学原理准确的用文字的形式反映出来,完成“图→文”转化。
最后一定要将“对图形的认识”与所学的基本知识、原理进行印证,以判断“图→文”转化的结果正确与否及各选项的真伪。
例2:图1是当A接受一定强度刺激后引起F收缩过程示意图。
图2为图1中D结构的放大示意图,请回答:(1)图2的结构名称是__________。
结构②的名称是__________。
(2)神经纤维B在A中的细小分枝叫做__________。
用针刺A时,引起F收缩的现象被称为__________,针刺引起疼痛,产生痛觉的部位是_______。
(3)当兴奋在神经纤维B上传导时,兴奋部位的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呈________。
(4)如果在图2中①和②的间隙处注射乙酰胆碱,②处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兴奋、抑制),原因是乙酰胆碱引起结构②__________的变化。
【分析】考查了神经兴奋传递的有关知识。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的。
图1中A是皮肤中的感受器,B.是传入神经,D.是神经中枢内的突触结构,F属于效应器。
当A受到刺激时,兴奋在反射传递有两种方式:沿神经纤维的传导和通过突触的传递。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以局部电流的方式进行的,在静息电位时,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电荷分布是外正内负,受刺激时,膜两侧的电荷分布发生逆转,变为内正外负。
这样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之间形成局部电流传导兴奋。
当兴奋传导至突触时,由于突触间隙的存在,电流不能直接传至下一神经元,此时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在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经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的电荷分布发生改变,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该过程中,兴奋的传递由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神经递质)再转变为电信号。
【答案】(1)突触;突触后膜(2)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反射;大脑皮层(3)内正外负(4)兴奋;膜电位(其他合理答案也可)三.表格图常见的表格有两类,一类是对现象的分析,另一类是对数据的分析,但是基本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大致相同。
解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表格信息的获取:采取对比或分组对比法,认真分析表格数据,一定要进行纵横比较,找出数据、现象的变化规律;2.注重分析引起数据或现象差异的原因;3.注意分析数据中的最小值、最大值并找出原因;4.注意表格数据与曲线之间的转换,实际上是一种变化趋势的两种表现形式。
例3:请用所给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来验证哺乳动物的蔗糖酶和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
要求完成实验设计、补充实验步骤、预测试验结果、得出结论,并回答问题。
实验材料与用具:适宜浓度的蔗糖酶、唾液淀粉酶、蔗糖、淀粉4种溶液,斐林试剂、37℃恒温水浴锅、沸水浴锅。
(1)若“+”代表加入适量的溶液,“-”代表不加溶液,甲、乙等代表试管标号,请用这些符号完成下表实验设计(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上相应的表格中)。
(2)实验步骤:①按照上表中的设计,取试管、加溶液。
(3)结果预测:(4)结论:(5)在上述实验中,如果仅将37℃恒温水浴锅的温度调到20℃,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重做上述实验,出现砖红色试管中的颜色会比37℃时浅,其原因是【分析】该题是要验证蔗糖酶和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因此应遵循对照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
溶液试管蔗糖溶液淀粉溶液蔗糖酶溶液淀粉酶溶液甲+ —+ —乙—+ —+丙+ ——+丁—+ + —②将上述溶液混合均匀,在37℃恒温水浴锅中保温适当时间。
③取出试管,分别加入适量的斐林试剂,混合均匀,再在沸水浴中保温一定时间。
④观察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
⑶应该在只有含蔗糖和蔗糖酶溶液的甲试管以及含淀粉和淀粉酶溶液的乙试管出现砖红色沉淀,其他试管不应该出现砖红色沉淀。
⑷结论: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
⑸如果将37℃恒温水浴锅的温度调到20℃,由于20℃低于酶的最适温度,酶的活性会下降,水解产生的还原糖少,所以出现砖红色试管中的颜色会比37℃时的浅。
溶液试管蔗糖溶液淀粉溶液蔗糖酶溶液淀粉酶溶液甲+ —+ —乙—+ —+丙+ ——+丁—+ + —③取出试管,分别加入适量的斐林解析,混匀,沸水水浴一段时间④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试验结果(3)含有蔗糖和蔗糖酶溶液的试管,以及含淀粉和淀粉酶溶液的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其他试管中不出现砖红色沉淀(4)酶的催化作用有专一性(5)20℃低于酶的最适温度,酶活性低,水解产生的还原糖少四.坐标图坐标图分为坐标曲线和坐标直方图。
生物学中坐标曲线的解法,若能参照数学中函数图象的解法求解,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解答此类题时,首先,必须理解图形所表达的意思,观察所提供的坐标(横轴、纵轴格表示什么)认准曲线所代表的含义。
假体要点可概括为“四点、二量、一趋势,生物术语描述之”。
“四点”指的是起点、交点、折点和终点;“二量”指的是分清自变量与因变量,绝对不能颠倒;”一趋势”指的是曲线的走势,也就是数学上的函数的增减性,同时注意对于趋势有转折变化的曲线,还要分区段进行分析。
其次联想与曲线变化有关的知识点,挖掘或捕捉题目所给予的有效信息,重视题目设问的角度,并通过必要的信息加工和转化,使题目要求解决的问题明朗化,然后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作答。
直方图又称作柱形图,坐标直方图类试题是将数据直观化呈现的一种题型。
此类题在近几年年的高考中出现的概率比较大。
解题关键是:看清楚纵、横轴的含义以及坐标系中直方图所代表的意义,即分析直方图所蕴藏的生物学信息,然后认真分析、对比各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结合相关的生物学知识做经一部的推理分析,并进行“图→文”转化,再对照各选项作出合理的判断。
例4(1)右图表示A、B两种植物的光照等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光合作用强度对环境中CO2浓度变化的响应特性。
据图判断在CO2浓度为300Lμ·1L-(接近大气CO2浓度)时,光合作用强度较高的植物是_______________。
(2)若将上述两种植物幼苗置于同一密闭的玻璃罩中,在光照等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一段时间内,生长首先受影响的植物是_______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植物净固定CO2量为0时,表明植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⑴依题意,在CO2浓度为300μL·L-1时,A植物CO2净固定量较B植物多,因此,此时A植物光合作用强度较B植物高。
⑵从图中可以看出两种植物对CO2浓度的反应不同,在低浓度下B植物利用CO2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较弱,产生的光合产物少,所以随着玻璃罩内CO2浓度的降低,B植物的生长首先受影响。
⑶当植物净固定CO2量为0时,此时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与呼吸产生的CO2量相等,说明此时光合作用速率与细胞呼吸速率相等。
【答案】(1)A(2)B 两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对CO2浓度变化的响应特性不同,在低浓度CO2条件下,CB植物利用CO2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弱,积累光合产物少,故随着玻璃罩中CO2浓度的降低,B植物生长首先受到影响。
(3)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与呼吸释放的CO2量相等五.概念图概念图指的是将有关某一主题不同级别的概念或命题置于方框或圆圈中,再以各种连线将相关的概念和命题连接,这样就形成了关于该主题的概念或命题网络,以此形象化的方式考察同学们的知识结构及对某一主题的理解。
常见的概念图类试题有节点连线型和集合层级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