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重力排水系统德国教案介绍

合集下载

排水设计课程设计任务的

排水设计课程设计任务的

排水设计课程设计任务的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排水系统的基础知识,理解排水设计的原理和重要性;2.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排水设计的基本流程和关键参数;3. 帮助学生掌握排水设施的种类、功能及适用场景。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排水设计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培养学生运用相关软件或工具进行排水设计的能力;3.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排水设计及环境保护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2. 培养学生严谨、负责的学习态度,注重实践与创新;3. 增进学生对我国排水设施建设及城市规划的认识,提高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结合课本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数学基础,对实际工程问题感兴趣,喜欢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结合排水设计实际案例,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小组合作、探讨交流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排水系统基础知识:包括排水系统的定义、功能、分类及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 教材章节:第二章“城市排水系统概述”2. 排水设计原理:讲解排水设计的理论基础,如流体力学、水文学等。

- 教材章节:第三章“排水设计原理”3. 排水设计流程与关键参数:介绍排水设计的基本步骤、关键参数及注意事项。

- 教材章节:第四章“排水工程设计”4. 排水设施种类及功能:详细讲解各类排水设施的结构、功能及适用场景。

- 教材章节:第五章“排水设施与设备”5. 排水设计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排水设计案例,使学生了解排水设计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六章“案例分析与实践”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排水系统基础知识学习;第二周:排水设计原理学习;第三周:排水设计流程与关键参数学习;第四周:排水设施种类及功能学习;第五周:排水设计案例分析及小组讨论;第六周:总结与评价。

室内给水排水工程

室内给水排水工程

《室内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260380课程名称:室内给水排水工程英文名字:Indoor Water Supply & Sewage Engineering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学时:36学时学分:2学分适用对象:环境工程专业考核方式:考试(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先修课程:化工原理、泵与风机、城市管网工程二、课程简介介绍建筑内部的给水、消防给水、排水和中水工程的基本理论、方法和设计原理、安装以及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术。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建筑内部给水排水系统的功能,组成和设计原理;掌握建筑内部给水排水系统设计流量计算和管道系统水力计算理论和方法,以及系统中的设备和构筑物的功能,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和选择计算方法;初步具备分析解决理论和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The main contents including: i ndoor water supply , fire water supply , s ewage Engineering and Mid-Water Engineering of the Building. The students should graspe the methods of water supply & s ewage Engineering design through the learning of it through the learning of it.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选修课,是一门很实用的学科。

是研究工业与民用建筑、居住小区生活用水供应和污、废水的收集、处理、排放以满足生活、生产需求和创造卫生、安全、舒适生活、生产环境的工程学科。

本课程教学目的:1、使学生系统完整地学习和掌握建筑内部的生活给水、消防给水、中水、排水、雨水、热水、饮水系统;水景、游泳池和水上娱乐池给水排水;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和中水工程的基本理论、设计原理、方法和安装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教案 第4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 建筑内部排水系统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教案 第4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 建筑内部排水系统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教案第4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建筑内部排水系统《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教案第4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第4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4.1 排水系统的分类4.1.1 排水系统的分类1 生活排水系统2 工业废水排水系统3 屋面排水系统4.1.2 污废水排水系统的组成基本要求:顺通排放+气压稳定+合理布线1 卫生器具和生产设备受水器2 排水管道:器具排水管+横支管+立管+排除管3 清通设备:清扫口(横管)+检查口(立管1.0m)+管堵(横支管端头)+检查井4 提升设备:污、废水提升泵5 污水局部处理构筑物:化粪池、隔油池、降温池、小型医院污水处理设备6 通气系统:通气管4.1.3 污废水排水系统的类型1 单立管排水系统2 双立管排水系统3 三立管排水系统4.1.4 新型排水系统《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教案第4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1 压力流排水系统2 真空排水系统4.2 卫生器具、管材与附件4.2.1 卫生器具A 公共场所设置小便器,应采用延时自闭冲洗阀或自动冲洗装置;B 公共场所的洗手盆宜采用限流节水装置;C 构造内无存水弯的卫生器具与生活污水管道或其它可能产生有害气体的排水管道连接时,必须在排水口以下设存水弯,存水弯的水封深度不得小于50mm;D 医疗卫生机构内门诊、病房、化验室、实验室等处在不同一个房间内的卫生器具不得共用存水弯1 盥洗用卫生器具(1)洗脸盆(2)盥洗槽2 沐浴用卫生器具(1)浴盆(2)淋浴器(3)净身器3 洗涤用卫生器具(1)洗涤盆(池)(2)化验盆《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教案第4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3)污水池4 便溺用卫生器具(1)大便器(2)大便槽(3)小便器(4)小便池(5)倒便器(6)冲洗设备4.2.2 排水管材与附件1 管材(1)排水铸铁管(2)排水塑料管2 附件(1)存水弯(2)地漏(3)清扫口(4)检查口4.3 排水管道系统中水气流动规律4.3.1 建筑内部排水的流动特点1 水量和气压变化幅度大2 流速变化剧烈《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教案第4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3 事故危害大4.3.2 水封的作用及其破坏原因1 水封的作用2 水封破坏(1)自虹吸损失(2)诱导虹吸损失(3)静态损失4.3.3 横管内水流状态1 能量2 水流状态3 管内压力4.3.4 立管中水流状态1 排水立管水流特点(1)断续的非均匀流(2)水气两相流(3)管内压力变化2 水流流动状态(1)附壁螺旋流(2)水膜流(3)水塞流3 水膜流运动的力学分析《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教案第4章建筑内部排水系统4.3.5 排水立管在水膜流时的通水能力4.3.6 影响立管内压力波动的因素及防止措施1 影响排水立管内部压力的因素2 稳定立管压力增大通水能量的措施(1)不断改善立管水流方向,增加污水向下流动的阻力,消耗水流的动能,减小污水在立管内的下降速度;(2)改变立管内壁表面的形状,改变污水在立管内的流动轨迹和下降速度;(3)设置专用通气管,改变补气方向;(4)改变横支管与立管连接处的构造形式,代替三通(上部特制配件)。

供排水课程设计

供排水课程设计

供排水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供排水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维护方法,培养学生对供排水系统的认知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1.了解供排水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2.掌握供排水系统的工作原理;3.熟悉供排水系统的维护方法。

4.能够分析供排水系统的基本问题;5.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供排水系统进行维护和改造。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供排水系统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关爱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创新思维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供排水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维护方法。

1.供排水系统的组成:包括水源、输水管道、净水设施、配水管道、排水管道等。

2.供排水系统的工作原理:包括水的来源、水质的处理、水的分配和排放等过程。

3.供排水系统的维护方法:包括管道检查、故障排除、水质检测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1.讲授法:通过讲解供排水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维护方法,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供排水系统的认识和看法。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供排水系统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4.实验法: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供排水系统相关教材,为学生提供理论知识的学习。

2.参考书:提供供排水系统相关的参考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供排水系统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4.实验设备:准备供排水系统实验所需的设备,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节课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

《德国排水系统介绍》(教研材料)

《德国排水系统介绍》(教研材料)

德国排水系统介绍暴雨来袭经常造成“城市观海”的奇景,也一再使人们意识到城市排水的重要性。

德国的排水系统不仅高效还兼具平衡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堪称“楷模”。

1842年,汉堡最早开始修建全城范围的排水系统。

1867年,法兰克福建成了第一个系统性的现代化下水道系统。

可以说,德国开启了整个欧洲大陆排水系统建设的新起点。

19世纪,随着工业化发展,德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大量涌入城市的人口造成当时的城市卫生系统不堪重负,传染病肆虐。

1831年,德国发生了第一次大规模霍乱。

到19世纪中期,霍乱、伤寒等疾病在德国城市中频繁爆发。

建立完善的城市供排水系统成为必然的选择。

1842年,在英国工程师William Lindley的规划下,德国城市汉堡率先建起了最初的城市排水系统和第一个污水处理厂。

随着汉堡市的不断扩大,排水系统也不断扩展,并先后建起了十几个污水处理厂。

这个系统还包含一个冲水系统,每周利用潮水清理主要的下水道。

虽然当时的设备简陋,并没有彻底解决水污染等问题,但这样的设计理念仍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很快就被欧洲和美国的一些城市所学习。

1867年,法兰克福建成了第一个系统性的现代化下水道的系统。

该系统将污水进行分类疏导,最后排入河流,并与整个城市的排水系统进行整合,极大地提高了效率。

根据2010年德国联邦环保局的统计数据,如今德国的公共排水管道已长达540,000公里,大约可环绕地球13圈半,专门的雨水排水管道长66,000公里。

德国建立了综合性的排水系统,每年可以处理101亿立方米的污水和雨水。

地下排水管道分为污水雨水合流管道和污水雨水分流管道,既可以防止城市内涝,同时还可以蓄积雨水,以便利用。

以慕尼黑为例,暴雨来临时,慕尼黑的13个总容量达70.6万立方米的地下储水库可暂时贮存雨水,成为暴雨进入地下管道之前的缓冲阀门,然后将雨水缓慢释放到地下排水管道,以确保进入地下设施的水量不会超过最大负荷,最终将雨水引入Isar河。

建筑物内的重力排水系统

建筑物内的重力排水系统

第3页EN 12056-2:2000 3.5.7液压能力(最大尿流率)3.5.8空气流量(QA)9
4
4.1 4.2 4.3 4.3.1 4.3.2 4.3.3 4.3.4
系统配置
一般系统类型配置的主通风系统配置辅助通风系统的配置,通风透风的放电分支配置放电分支配置
9
9 10 10 10 11 12 13
3.1总则3.1.1废水3.1.2生活污水3.1.3工商业污水3.1.4灰水3.1.5黑水3.1.6雨水3.1.7洪水水位3.1.8排水系统3.1.9结合系统3.1.10 独立的系统3.2管道及配件3.2.1 3.2.2卫生管道公称直径(DN)的3.2.3内径(DI)3.2.4外径(DA)3.2.5最小内径(二分)3.2.6科放电席卷管3.2.7广场入口3.2.8进入3.2.9连接弯曲3.2.10放电堆栈3.2.11堆栈偏移3.2.12排水3.2.13充填度3.3 3.3.1 3.3.2 3.3.3 3.3.4 3.3。 5 3.4 3.4.1 3.4.2 3.4.3 3.4.4 3.4.5 3.5 3.5.1 3.5.2 3.5.3 3.5.4 3.5.5 3.5.6通风管道通风管道分公司通风管栈排气​​通风堆栈空气准入阀国内卫浴电器用具的非住宅卫生器具楼沟壑陷阱深度,水封(高)计算放电单元(DU)的频率因子(K)废水流量(Qww)连续流量(QC)抽水蓄能电站水流量(QP)共有流量(Qtot的)
本文件包括封面,一个内部的封面,EN标题页,2至85页及封底页的摘要。在这份文件中显示的BSI版权通知最后发出文件时。
本英国标准,建筑及土木工程部门委员会的指导下编写,出版标准委员会的授权下,生效于2000年9月15日©BSI的09-2000
修订颁布以来出版AMD。编号日期评论

给排水系统的教学教案

给排水系统的教学教案

给排水系统的教学教案引言:给排水系统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负责将供水引入建筑物并将废水排出。

在建筑工程领域,掌握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和安装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份给排水系统的教学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给排水系统的原理、构造和操作。

一、教学目标1. 了解给排水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2. 掌握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和安装方法。

3. 学会维护和修理给排水系统的常见问题。

二、教学内容1. 给排水系统的基本原理a. 供水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b. 排水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2. 给排水系统的分类a. 按用途分类:生活给排水系统、工业给排水系统、雨水排放系统等。

b. 按结构分类:单管系统、双管系统、混合系统等。

3. 给水系统的设计和安装a. 水源的选择和净化b. 管道的选择和布置c. 阀门和水泵的安装d. 给水系统的维护和保养4. 排水系统的设计和安装a. 排水管道的选择和布置b. 排水设备的选择和安装c. 排水系统的维护和保养5. 给排水系统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a. 漏水问题的处理b. 排水不畅的处理c. 设备故障的排除方法三、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讲解给排水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分类,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系统的整体认识。

2. 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和安装,让学生亲自动手,加深对系统的理解和掌握。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给排水系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和问题解决方法。

四、教学评估1. 课堂测试:通过课堂测试,检验学生对给排水系统基本原理和分类的掌握情况。

2. 设计实践:要求学生设计一个给排水系统,包括供水和排水两个部分,评估其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3. 案例分析:要求学生分析一个实际工程中的给排水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评估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提供给排水系统的相关教材,包括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实例分析等。

2. 实验设备:提供给排水系统的实验设备,供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室内给排水安装技术交底教案资料

室内给排水安装技术交底教案资料

室内给排水安装技术交底教案资料一、教学目标:1.了解室内给排水系统的安装原理和流程。

2.熟悉室内给排水系统中常用的管道和配件。

3.掌握室内给排水系统的安装方法和常见问题的解决办法。

二、教学内容:1.室内给排水系统的组成和原理。

2.常用的管道和配件介绍。

3.安装方法和步骤。

4.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三、教学过程:1.室内给排水系统的组成和原理。

-室内给水系统由供水管道、水龙头、给水水箱、水泵等组成。

-室内排水系统由下水管道、马桶、地漏、调节阀等组成。

-给水系统的原理是通过压力差将水流送到各个使用点。

-排水系统的原理是利用重力将废水从高处引流到下水道。

2.常用的管道和配件介绍。

-给水系统常用的管道为PVC管或PE管,配件包括弯头、三通、接头等。

-排水系统常用的管道为PVC管或铸铁管,配件包括弯头、三通、法兰等。

3.安装方法和步骤。

-给水系统安装步骤:a.根据设计图纸确定给水管线的走向和接头位置。

b.进行管道的预埋和定位。

c.安装管道和配件。

d.进行管道的水压试验和漏水检测。

e.进行管道的保温和防腐处理。

-排水系统安装步骤:a.根据设计图纸确定排水管线的走向和接头位置。

b.进行管道的预埋和定位。

c.安装管道和配件。

d.进行管道的水密性测试和倾斜度检测。

e.进行管道的封闭和防漏处理。

4.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给水系统常见问题:a.漏水问题:检查水管连接是否密封,更换密封件。

b.水压不稳问题:检查供水管道是否堵塞,清洗管道,更换供水设备。

c.水质问题:安装过滤器、净化器等设备,定期清洗水箱。

-排水系统常见问题:a.漏水问题:检查管道和配件是否松动或破损,修复或更换。

b.下水困难问题:清洗管道,使用排水剂,增加通气管。

c.噪音问题:检查管道是否固定牢固,增加吸音材料。

四、教学方法:1.讲述:通过课堂讲解,介绍室内给排水系统的组成和原理,管道和配件的种类和功能,安装方法和步骤,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等内容。

2.展示:使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展示给排水系统的安装过程和常见问题的解决办法,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页DIN EN 12056-4:2001-01附录NA:DIN EN 12056-4也包含了室外的污水提升设备,也就是说,它可以和DIN EN 752-6联合使用。

DIN EN 12056标准系列是第一个用于处理室内重力排水的欧洲标准系列。

它与DIN 1986系列的区别如下:a)D IN EN 12056系列的范围现在仅包含室内排水系统(参见DIN EN 12056-1图1),室外排水系统根据DIN EN 752系列进行处理。

b)DIN EN 12056系列规范和DIN 1986系列中有部分不同。

因此,有关的技术委员会决定修订DIN 1986,涵盖了DIN EN 12056系列不能处理的方面。

c)关于DIN EN 12056-2中描述的四个系统类型的用法,参考书目被做成规范列在附录A中。

在此应当指出,在2001年6月30日之前,DIN 1986系列在德国仍然有效。

在此期间,室内排水系统应符合DIN 1986或者其他现行标准。

附录NB:相关标准(不含在规范性参考文献内)DIN 1986系列建筑排水DIN EN 752系列室外排水系统欧洲标准EN12056-42000年6月ISC 91.140.80中文翻译版本室内重力排水第4部分:污水提升设备—规范和计算本欧洲标准于1999年10月27日被CEN(欧洲标准化委员会)批准。

CEN委员必须遵守CEN/CENELEC(欧洲标准化委员会/欧洲电工技术标准化委员会)的内部章程,它规定欧洲标准和国家标准具有同等效力。

最新的目录和参考书目,例如关于国家标准的,可以向中央秘书处或者任一CEN委员申请获得。

欧洲标准有三种官方版本(英语、法语、德语)。

由某个CEN委员翻译成自己的母语并报告给中央秘书处的A版本与官方版本具有同等效力。

CEN委员来自下列国家标准机构:奥地利、比利时、捷克共和国、丹麦、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冰岛、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挪威、葡萄牙、西班牙、瑞典、瑞士和英国。

CEN欧洲标准化委员会第2页DIN EN 12056-4:2000目录页码前言 (3)1 范围 (3)2 引用规范 (3)3 定义,符号,单位和名称 (4)3.1 定义 (4)3.1.1 污水提升设备 (4)3.1.2 逆流 (4)3.1.3 溢流水位 (4)3.1.4 逆流环 (4)3.1.5 工作流量Vp (4)3.1.6 扬程Hp (4)3.1.7 含粪便的污水收集箱 (4)3.1.8 有效容积 (4)3.2 符号 (5)4逆流保护 (5)5 安装 (7)5.1 基本要求 (7)5.2 管道工程 (7)5.3 通风 (10)5.4 排水 (10)5.5 电气连接 (10)6 污水提升设备的选型 (10)6.1 确定流量Q p (10)6.2 确定扬程H p (10)6.2.1 扬程H p的计算过程 (11)6.2.2 静态扬程H geo (11)6.2.3 阀门及管件损失H V,A (12)6.2.4 排出管道摩擦损失H V,R (13)6.3 确定有效容积V (14)7 试运行 (16)8 检查和维护 (16)8.1 检查 (16)8.2 维护 (16)8.3 维修合同 (16)附件 A (17)参考文献 (18)第3页DIN EN 12056-4:2000 前言本欧洲标准由CEN/TC污水工程技术委员会编制,符合德国工业标准。

截止到2000年12月,通过出版相同文件或者经批准,本欧洲标准与国家标准将具有同等效力,截止至2001年6月,相冲突的国家标准将被废止。

这是关于室内重力排水系统一系列相关的功能要求的的第四部分。

共分为5个部分,如下所示:室内重力排水系统:第1部分:基本功能需求第2部分:洁具管道-规范和计算第3部分:屋顶排水-规范和计算第4部分:污水提升设备-规范和计算第5部分:安装和测试,操作说明,维护和使用根据CEN/CENELEC内部章程,以下国家执行此标准:奥地利,比利时,捷克共和国,丹麦,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冰岛,意大利,卢森堡,荷兰,挪威,葡萄牙,西班牙,瑞典,瑞士和英国。

1 范围这部分给出适合排放建筑物内的含粪便污水、不含粪便污水和雨水的提升设备的布局,操作和维护需求,以及管路连接。

还包括限制应用的含粪便污水提升设备。

2 引用规范本标准也引用了其他出版物的内容作为参考,包括标注日期和未标注日期的。

这些参考被引用在文中的合适的地方,出版物名称列在下面。

对于标注了日期的文献,只有当纳入本标准后,随后的修改和修订才适用于本标准。

未标注日期的最新出版物对本标准同样适用。

EN 1805污水处理-词汇prEN 12050-1适合建筑物使用的污水提升设备-制造和测试原理-第1部分:适合排粪便水的提升设备prEN 12050-2适合建筑物使用的污水提升设备-制造和测试原理-第2部分:排不含粪便污水的提升设备prEN 12050-3适合建筑物使用的污水提升设备-制造和测试原理-第3部分:限制应用的排粪便水的提升设备prEN 12050-4适合建筑物使用的污水提升设备-制造和测试原理-第4部分:适合含粪便污水和不含粪便污水排放的止回阀EN 12056-1室内重力排水系统-第1部分:基本功能需求EN 12056-2室内重力排水系统-第2部分:卫生管道工程-规范与计算第4页DIN EN 12056-4:2000EN 12056-3室内重力排水系统-第3部分:屋顶排水-规范与计算EN 12056-5室内重力排水系统-第5部分:安装和测试,操作说明,维护和使用3 定义,符号,单位和名称为了更方便理解这个标准,EN1805提供以下的定义和符号:3.1 定义3.1.1 污水提升设备用于收集含或者不含粪便的污水并能自动提升到高于溢流水位的装置。

3.1.2 逆流排水渠或者下水道的污水逆着流动方向进入与之相连的管路系统。

3.1.3溢流水位排水系统内污水所能达到的最高水位。

3.1.4逆流环污水提升设备的出水高于溢流水位,然后连接到主污水管道(见图1和图2)3.1.5 工作流量V P污水提升设备在工作点处排出的水量,与总扬程相对应(见图6)。

3.1.6扬程Hp污水提升设备工作点处产生的用于克服静态扬程和总损失的压力(见图6)。

3.1.7 含粪便的污水收集箱污水提升设备的一部分,用于储存污水。

3.1.8 有效容积收集箱内介于启动水位和停止水位之间的可被提升的容积。

第5页DIN EN 12056-4:2000 3.2 符号即使公共的排水系统采用经核准的计算方法进行设计,并且小心维护,但是由于经济原因,它的设计不能满足暴雨时的排水需求。

在这些情况下,应该考虑与其相连的排水渠及建筑排水系统的安全性。

意外水源流入、堵塞、过载或截面减小都可能导致类似的情况。

此外,泵站的故障会引起下水道超负荷。

鉴于以上原因,溢流水位以下的卫生器具应有足够的逆流保护。

如果没有其他的有效信息,平坦地区的公路平面可假定为溢流水位。

逆流保护可由带有逆流环的污水提升设备提供(见图1和图2)。

只有逆流环能对逆流提供高度的安全防护。

如果满足以下条件,也可以使用一个防洪阀(见图3):(1)向下流入下水道;(2)房间不重要,即没有重要设备,发生溢流时居民健康也不受影响;(3)用户少,卫生间高于溢流水位;(4)卫生器具在洪水发生时不需要使用。

第6页DIN EN 12056-4:2000图1:在排水渠或者下水道高于卫生器具的地方,防止逆流的安装方法。

图2:卫生器具可以直接向下排水进入 排水渠或者下水道的,要通过一个污水提升设备防止逆流。

第7页DIN EN 12056-4:2000图3:在不重要的房间,卫生器具自然流入污水井时,可以安装防洪阀防止逆流。

5 安装5.1 基本要求污水提升设备安装时应防止转动。

污水提升装置有可能受到浮力,所以应该固定在地面上。

安装污水提升设备的房间应该有足够的尺寸,在所有的运行零件和需要维护的部件四周和上方至少要有600mm的工作空间。

房间应该光线充足并有良好的通风。

根据EN 12050-1标准,使用排粪便水的污水提升设备时,应设置一个集水坑。

所有接入污水提升设备的管道系统都应该可以吸收噪音。

排粪便水的污水收集箱在结构上不能直接和建筑物连通。

排粪便水的污水提升设备用在室内时,应该有一个独立的收集箱。

根据EN 12050-1,当污水的排放不能中断时,应该采用双泵系统。

溢流水位线以下地区的地表水的排放应该和家庭污水排放分开,并通过安装在室外的污水提升设备排放走。

5.2 管道工程溢流水位线以下的卫生管路系统及排入一个污水提升设备时,应该根据EN 12056进行设计和安装。

所有管路的安装应该保证自流和在流动方向上直径不会受到限制或者减小。

出水管的最小尺寸应根据表2选取。

第8页DIN EN 12056-4:2000接入一个提升设备的管路系统不能受压且应有足够的支撑。

在污水提升设备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的止回阀之后应该安装截止阀。

根据EN 12050-2 或者EN 12050-3,污水提升设备的排水管小于DN80时可以不设置截止阀,但止回阀必须有回流装置或者用其他方式可以清空排水管,使水流回收集箱。

污水提升设备的排水管应该在溢流水位线上形成逆流环(见图1和图2)。

提升设备的排水管上不应有其它接入。

污水提升设备的排水管通常与一个带通风的排污管道相连接(见图4和图5),不要直接连通气管。

对于重力排水,排水管也按同样的方式连入排污管道。

清洁提供的检修孔。

排水管的承压能力应达到提升设备最大工作压力的1.5倍。

进气阀不能安装在排水管上。

DIN EN 12056-4:20001.通气管 6.排污管道2.重力排水管7.溢流水位3.含粪便水的提升设备的排水管8.带止回阀的含粪便水提升设备4.提升设备的通气管9.检修孔5.排污管道10.逆流环图4:含粪便水的污水提升设备和排水管路的连接图示1.伸顶通气管 5. 排污管道2.通气支管 6.溢流水位3.通气支管7.带止回阀的不含粪便水提升设备4.带逆流环的排水管8.检修孔图5:不含粪便水的污水提升设备和排水管路的连接图示DIN EN 12056-4:20005.3通气根据EN 12050-1,含粪便水的污水提升设备应该做高于屋顶的通风。

通气管既可以和一个通风道连接,也可以和一个伸顶通气管连接。

通气管不能和油脂分离器的进气管相连。

5.4排水排污管道尺寸根据EN 12056-2和EN 12056-3确定,并有以下要求:a)地表水的排放量Q R,大于泵站排量的总和Q P。

地表水的排量根据EN 12056-3计算。

b)如果多个污水提升设备接入一个排污管道,排污管道的容量至少等于最大的泵的排放量加上0.4×Q P(其他设备排放量总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