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必修三同步练习题及答案.doc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三同步练习题 第四课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练习题(含答案)

第四课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练习题一、选择题1.习近平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根本原因在于A.我国公民是国家的主人B.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为全民谋福利C.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D.人民民主是最广泛的民主,是全民的民主2.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会见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时指出:“当前中国人民正在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进行严肃的斗争,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始终是第一位的,疫情防控是当前最重要的工作。
”之所以要重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因为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②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③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与发达国家有差距,必须迎头赶上④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生命权、健康权是人权的重要内容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3.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在保护和发展人权方面成果丰硕:解决了14亿人的温饱问题,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最大规模的社保体系、最大规模的基层民主选举体系……从生存到发展,从健康到自由,种种努力皆为人民得到应有的权利和尊严。
这表明①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②在我国,公民拥有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权利③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④国家确保所有公民拥有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权利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4.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保证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有广泛持续深入参与的权利。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①充分体现了人民民主的本质和特点②是我国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③要求公民积极参与国家权力机关和人民政府组织的民主选举④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木制度安排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每年5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全国助残日,2022年5月6日是第三十二个全国助残日,每年一次的“全国助残日”活动,动员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领导以及数以亿计的群众参加,形成了强劲的声势和规模,为众多残疾人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帮助和扶持,有力地推动了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其意义广泛而深远。
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人教版必修三同步训练:(1)体味文化 Word版含答案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1)体味文化1、我们穿梭在都市的大街小巷,打量着身边来往的人与物,享受着都市的文明生活,这身边的一切,都是一种潜在的文化!这段文字说明()A.文化与世界相伴而行、自然而生B.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C.文化是一种潜在的精神力量D.不同区域有不同的文化色彩2、环顾我们的生活,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A.东拉山大峡谷深秋美丽的红叶 B.网络购物推动了快递业发展C.学校组织纪念一二九歌咏比赛 D.村(居)委会进行民主选举3、如果说京剧为官府大雅,那么黄梅戏则为山野文化。
黄梅戏起源于皖、鄂、贛三省边界地区的采茶调,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和生活中培育了这朵山野奇葩。
由此可见()A.人的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出来的B.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享用文化C.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D.人类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4、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这表明( )A.文化决定民族和国家的兴衰存亡 B.文化是对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C.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D.文化繁荣则国家和民族必然兴旺5、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生活方式、语言文字、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道德伦理等。
由此可见( )①文化包括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和非意识形态的部分②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③文化包括了所有人类文明成果及相关活动④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塑造着人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2016年11月30日,我国的“二十四节气”获批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对此有人认为,“二十四节气在今天的作用已经微乎其微,意义不大”。
如果请你反驳这种观点,下列可能用到的关键词最合适的一组是( )A.文化平等文化差异文化交融B.文化影响文化传承文化自信C.文化借鉴文化包容文化繁荣D.文化传播文化市场文化自觉7、“大雪,十一月节。
高二政治必修三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导语】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还要复习以前的旧知识,肯定会累,所以要注意劳逸结合。
只有充沛的精⼒才能迎接新的挑战,才会有事半功倍的学习。
⽆忧考⾼⼆频道为你整理了《⾼⼆政治必修三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篇⼀】 ⼀、选择题 1.古代的⼯匠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令国⼈⾃豪、让世界惊叹的精品之作。
⽽当下,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迈进中,我们却要补上“⼯匠精神”这⼀课。
要补上“⼯匠精神”这⼀课,我们必须() ①向源远流长、博⼤精深的中华⽂化汲取营养②坚持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包容精神③培育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的时代精神④坚守⾃强不息这⼀中华民族的⽴业根基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2017·河北邯郸模拟)中国菜肴流派众多,极具代表性的有鲁、川、粤、闽、苏、浙、湘、徽⼋⼤菜系。
⼋⼤菜系从味型、选材等⽅⾯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这体现了中华⽂化具有的特点是()A.薪⽕相传,⼀脉相承B.⼀⽅⽔⼟,⼀⽅⽂化C.独树⼀帜,独领风骚D.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3.筷⼦,古称箸,是中国古代独特的发明创造,距今已有六七千年历史。
中国传统的礼仪习俗,使得⼈们在⽤筷⼦品尝珍馐美味之时,还得承担⼀份严格的道义责任。
就考古学⽽⾔,成千上万种箸⽂物,可谓洋洋⼤观,通过⼩⼩的筷⼦,⼈们可以解读许多惊⼼动魄的历史场景。
由此可见() ①箸⽂化是中华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②箸⽂化已成为中外⽂化交流的纽带③箸⽂物是中华⽂化源远流长的见证④箸是中华传统⽂化的重要物质载体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2017·河南焦作质检)旗袍,源⾃满族旗⼈的长袍,后融合了旗袍马甲和⽂明新装的特点,并结合了西式裙装的配伍形式,被视为20世纪中国⼥装的典型代表和中西交融的设计典范。
材料表明() ①各民族⽂化既有个性也有共性②中华⽂化具有包容性的特征③民族服饰是民族⽂化的集中表达④不同⽂化在借鉴吸收中逐渐趋同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出门在外,最难改的是乡⾳,最亲切的是⽅⾔。
高二政治必修3第三单元同步测试及答案

高二政治必修3第三单元同步测试及答案1.文化独特性是区域文化发展的基础。
()提示:×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2.英雄家书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情感,是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
()(2015·北京卷,27①)提示:×英雄家书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情感,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而非物质力量。
3.现代传媒丰富和扩展了中华餐饮文化的内涵。
()(2014·新课标Ⅱ卷,19④)提示:×现代传媒极大地提升了中华餐饮文化的魅力。
4.不同地域决定不同文化的发展。
()(2013·安徽卷,9③)提示:×地域可影响文化,但不能决定文化,经济政治决定文化。
5.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得益于汉字和史书典籍的延续。
()提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还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6.汉字的产生与发展是一种自然现象。
()(2015·福建卷,29①)提示:ד汉字的产生与发展是一种自然现象”是错误的,是文化现象。
7.中华文化是中国这一古老土地上孕育的文明,因此各地区文化都是相同的。
()提示:×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8.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民族不同,民族文化的色彩也就不同。
()提示:×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自己的民族特性,又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有认同感和归属感。
9.海峡两岸文化从差异走向统一。
()(2013·新课标Ⅱ卷,19④)提示:×海峡两岸文化既有个性又有共性,中华文化是各地文化个性和共性的统一体。
10.黎族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其性质是由海南地理环境决定的。
()(2012·海南卷17③)提示:×地理环境是文化性质的影响因素,而不是决定因素。
11.中华文化的具体内涵是亘古不变的。
高二政治必修3第四单元同步练习及答案

高二政治必修3第四单元同步练习及答案高二同学们在完成了思想政治必修3第四单元的课程之后,通过同步练习巩固知识点是很有必要的,下面是WTT给大家带来的高二政治必修3第四单元同步练习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二政治必修3第四单元练习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B1、随着网络的发展,《老鼠爱大米》《猪之歌》《别说我的眼泪你无所谓》等一系列网络歌曲红遍大江南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网络音乐这一新鲜事物,许多网民更是亲自参与其中。
20xx中国首届网络音乐节的举行,使中国成千上万的网迷有了自己的节日。
这表明A.现代人的文化生活离不开网络B.借助现代生产和传播手段,一种文化产品能迅速被人们认同和接受C.网络文化是人们所需要的大众文化D.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文化产品的消费跨越了地域的界限A2、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报道,在很多亚洲国家、欧洲国家以及美国,汉语已经逐渐成为一门新兴的“必须掌握的语言”。
从文化的角度看,这是 A.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魅力所致B.中国和平发展和崛起的结果C.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缘故D.全世界正处于“全球化”的热浪之中,日趋频繁的国际交往的需要C 3、在我国,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具有一致性,例如,我国宪法规定:“国家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
”下列对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①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辅相成、相互促进②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都是用说明力和感召力来规范社会成员行为的③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都是由社会主义国家倡导、制定或认可的④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都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意志和利益的体现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B 4、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集中概括为 A.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B.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C.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D.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A 5、在我国,必须大力倡导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规范。
高中政治必修三 第5章第2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同步练习新(含答案)

第五课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第二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同步练习一.单项选择题。
1.为贯彻十九大精神,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开始实施。
从环保部公开约谈,到开展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再到启动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一系列环保重拳出击,一系列举措抓铁有痕,生态环保执法监管力度空前。
这表明()①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②全国人大常委会拥有最高决定权、最高监督权③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④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活动准则A.①②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解析】①③:为贯彻十九大精神,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开始实施,一系列举措抓铁有痕,生态环保执法监管力度空前。
这表明党的主张可以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①③选项正确。
②:全国人大拥有最高决定权与最高监督权,故②错误。
④: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的活动和组织原则,④错误。
故本题选B。
2.2019年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李克强总理向全国人大作政府工作报告表明我国政府()①是国家权力机关的领导机关②必需接受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③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④是公民意志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A.①③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政府与人大的关系。
②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国家行政机关,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因此政府必需接受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③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是人民的政府。
①说法错误,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不是领导机关;④说法错误,我国政府是人民意志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而不是公民。
故本题选C。
3.2019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5周年。
65年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和发展,焕发出蓬勃生机和活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展现出巨大优势和功效,积累了宝贵经验。
高二政治必修三第八课同步练习及答案(2)

高二政治必修三第八课同步练习及答案(2)C.坚持依法治国,对造假者绳之以法D.新闻造假带来了“轰动效应”,不应干涉B 25、2007年岁末,著名导演冯小刚的新片《集结号》依然有着明显的商业元素,但它开启了国产大片的新风气。
带着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光芒,影片中“九连的弟兄”将久违的昂扬向上的精神和人性的光芒重新带回银幕。
影片公映后票房一路飙升,截至2007年12月31日上映10天已达1.8亿元。
这表明,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必须①弘扬主旋律,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②坚持文化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③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要十分重视社会效益④要倡导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C 26、如今,街头巷尾的算命先生屡见不鲜,他们利用相面、看手相、占卜算卦等方式为人们解答疑问,甚至通过电话、电脑提供“服务”。
尽管政府明令严禁此类活动,但算命先生的生意异常火爆。
对此现象,你认为下列观点正确的是A.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就要在文化建设上尊重差异,包容多样B. 这可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C. 文化有先进与落后、腐朽之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要坚决抵制腐朽文化D. 对于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政府不应干涉A 27、2007年“五一”黄金周期问,在甘肃省兰州市旅游和文化部门组织下,剪纸、皮影、黄河水车等民俗、民间传统文化形式与市民见面,使人们能够在休闲中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氛围。
这说明A.必须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B.腐朽文化已离我们远去C.现代科学技术给大众传媒插上了飞翔的翅膀D.必须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B 28、近年来,占星奇缘、十二星座解说、北斗星易学书、周公解梦等网络迷信,将旧时的街头算命改头换面,借助网络和“高科技”的幌子,堂而皇之地进军校园,虏获了不少少男少女的“芳心”。
对待网络迷信,青少年学生的正确态度应是A.兼收并蓄,为我所用B.提高眼力,拒绝污染C.崇尚多元,理性选择D.远离网络,洁身自好A 29、一些人在自家承包田或山地、林地中,大造坟墓,或将自己承包的土地违法卖给一些城里的有钱人建造豪华巨大的坟墓。
高中政治(新人教版)必修第三册同步习题: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二单元人民当家作主第六课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专题强化练六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题组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2020山东枣庄高一期末,)2020年6月16日,民革中央召开第二十二场中山议政会,围绕当前经济形势与对策展开座谈。
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表示,民革始终坚定不移同中国共产党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坚持底线思维,保持战略定力,增强攻坚克难的信心和决心,继续为防疫情、促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这表明( )①在政党关系上,民革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②民革和中国共产党是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③作为民主党派,民革具有法律赋予的参政权④作为民主党派,民革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2020山东青岛十七中高一期中,)关于新时代的政协委员队伍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十八字重要指示: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
这为新时代政协委员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和目标。
政协委员队伍建设( )①能切实发挥政协服务大局的关键作用②必须服从、服务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路线③有利于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④有利于巩固政协与中国共产党之间亲密友党、团结合作的关系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2020湖北武汉黄陂高二期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政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完善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制度,丰富协商形式,健全协商规则,优化界别设置,健全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的程序机制。
”(1)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说如何发挥人民政协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的作用。
(2)“模拟政协”活动(全称为“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首创于2012年,每年一届的“模拟政协”活动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全国各省市的“模拟政协”活动相继展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政治必修三同步练习题及答案【篇一】一、选择题1.古代的工匠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令国人自豪、让世界惊叹的精品之作。
而当下,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迈进中,我们却要补上“工匠精神”这一课。
要补上“工匠精神”这一课,我们必须()①向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汲取营养②坚持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包容精神③培育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④坚守自强不息这一中华民族的立业根基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2017·河北邯郸模拟)中国菜肴流派众多,极具代表性的有鲁、川、粤、闽、苏、浙、湘、徽八大菜系。
八大菜系从味型、选材等方面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这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的特点是()A.薪火相传,一脉相承B.一方水土,一方文化C.独树一帜,独领风骚D.百花齐放,推陈出新3.筷子,古称箸,是中国古代独特的发明创造,距今已有六七千年历史。
中国传统的礼仪习俗,使得人们在用筷子品尝珍馐美味之时,还得承担一份严格的道义责任。
就考古学而言,成千上万种箸文物,可谓洋洋大观,通过小小的筷子,人们可以解读许多惊心动魄的历史场景。
由此可见()①箸文化是中华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②箸文化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纽带③箸文物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④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2017·河南焦作质检)旗袍,源自满族旗人的长袍,后融合了旗袍马甲和文明新装的特点,并结合了西式裙装的配伍形式,被视为20世纪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和中西交融的设计典范。
材料表明()①各民族文化既有个性也有共性②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征③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达④不同文化在借鉴吸收中逐渐趋同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出门在外,最难改的是乡音,最亲切的是方言。
方言被称作我国民间文化的活化石,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方言却日渐式微,流失严重。
一些人士疾呼,保护方言刻不容缓。
这是因为我国方言()①魅力独特,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②因时而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③绚丽多彩,是地域文化的基本载体④运用广泛,是不同民族间沟通交流的工具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中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具有独特魅力。
鲁迅先生曾说过汉字有“三美”: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意美以感心。
汉字之美在于“三美”的统一与和谐。
由此可见,汉字()①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②是中华文化优越性的集中展示③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④具有丰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7.“孝”的字形(如下图):从老,表示长者老人;从子,在老之下,意谓顺从、侍奉长辈。
从汉字“孝”的由来我们可以领悟到()A.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B.中国各民族都对中华文化作出了贡献C.中华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D.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8.“中华文化在起源上是多元的,并非只有黄河文化一源,长江文化同样是中华文化的主要源头,但二者具有不同的特征。
”“中华文化在学术思想上也是多元的,儒、释、道三家并存,就是学术思想多元的体现。
”这两段文字最能够体现中华文化()A.源远流长,历久不衰而有时代性B.具有包容性,兼收并蓄而富有活力C.博大精深,在世界文化中独具特色D.具有地域性,多元一体而各有特色二、非选择题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型历史古装电视剧《芈月传》中的这个“芈”(mǐ)字夺人眼球,该剧中大量的生僻字更是引发网友热议。
对待生僻字,人们的看法存在差异。
甲方认为:生僻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当代人的历史文化素养,因为在生僻字中往往蕴含着历史文化信息,或是有着时代的印记,可以勾起人们的历史记忆。
乙方认为:语言的意义在于运用,文字用于交际追求的是简捷和效率,而生僻字影响了文字交际的使用价值,这些不常用的汉字已经没有意义了。
对于生僻字的上述观点,你赞同哪一种?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阐明理由。
参考答案考点规范练26我们的中华文化1.A①正确且符合题意,“古代的工匠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令国人自豪、让世界惊叹的精品之作”,这启示我们要补上“工匠精神”这一课,我们必须向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汲取营养;②正确且符合题意,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所以要补上“工匠精神”这一课,我们必须坚持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包容精神;③错误,时代精神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④错误,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的立业根基。
故选A项。
2.B不同地域的菜系体现了文化的地域性,故排除A、C、D 三项,答案为B项。
3.D①说法错误,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②不符合题意,“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纽带”的说法夸大了箸文化的作用;③符合题意,“是中国古代独特的发明创造,距今已有六七千年历史”,这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④符合题意,“通过小小的筷子,人们可以解读许多惊心动魄的历史场景”,这说明人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故本题选D 项。
4.A中西文化的不同与借鉴,体现了文化的共性与个性,故①正确。
旗袍融合西式服装文化,体现了文化的包容性,故②正确。
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排除③。
④否认了文化的多样性,观点错误。
5.B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
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方言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区域性特征,①③符合题意;②④不能构成本题的原因,应排除。
故本题答案选B项。
6.D①错误,文字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②错误,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③正确且符合题意,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④正确且符合题意,“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意美以感心”,这表明汉字具有丰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
故选D项。
7.D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并且是延续至今的文化,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汉字内涵丰富,文化色彩浓厚。
所以,从汉字“孝”的由来我们既可以领悟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也可以领悟到其博大精深,D项当选;A、B、C三项本身说法正确,但与题意无关,均排除。
8.B“中华文化在起源上是多元的,在学术思想上也是多元的”,这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兼收并蓄而富有活力,故B项当选;A、C、D三项不符合题意,均排除。
9.答案赞成甲方观点,支持“使用生僻字”。
①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历史见证。
生僻字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性,使用生僻字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承。
②文化是一定时代经济、政治的反映,生僻字中往往蕴含着历史文化信息,可以勾起人们的历史记忆。
③生僻字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使用生僻字有利于表达民族情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赞成乙方观点,反对“使用生僻字”。
①语言和文字是文化传播的媒介,生僻字不利于文化的传播。
②文化是一定时代经济、政治的反映,与特定时代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随着时代变迁,一些生僻字被淘汰符合文字发展的规律,过度推崇生僻字有悖于现代汉语的规范和语言文字的发展规律。
③语言文字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生僻字阻碍人们之间的交际、沟通和了解。
解析本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可以任选一个观点进行分析,如果赞成甲观点,可以从汉字本身的作用,文化的传承,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传统文化的特点等角度来分析。
如果赞同乙的观点,则应该看到生僻字在阻碍文化交流与传播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篇二】一、选择题1.长征路上,无数革命先辈艰苦奋斗、勇往直前。
下列名言警句中,能够正确反映艰苦奋斗精神的是()①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②筚路蓝缕,以启山林③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④言者无罪,闻者足戒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在惊天地、泣鬼神的抗日战争中,形成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抗战精神是()A.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B.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之源C.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D.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承袭和弘扬3.中华民族在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伟大民族精神。
下列名句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对应正确的是()A.亲仁善邻,国之宝也——爱好和平B.万夫一力,天下无敌——勤劳勇敢C.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团结统一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自强不息4.《诗经》中的“夙夜在公”、贾谊的“国而忘家”、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等,体现了一脉相承的精神内涵。
以下与这种精神最相契合的是()A.誓言无声:隐姓埋名三十年,献身于我国核潜艇研制的壮丽事业B.心比金坚:铭记战友深情厚谊,三十一年守护天山筑路士兵墓园C.寸草春晖:助子求学,重病母亲三年织出《清明上河图》十字绣D.童叟无欺:“油条哥”用放心油和一口锅支撑起食品安全的良心5.在血雨腥风、内忧外患的革命战争年代,无数先烈用生命捍卫了民族尊严,换取了国家新生。
然而,一些人把恶搞先烈当时髦,以调侃英雄为能事,用灰暗的心理、扭曲的心态在网上质疑英雄人物的事迹,诋毁英雄。
下列评论正确的有()①抹黑英雄就是抹黑历史,崇尚英雄就有民族未来②玷污英雄人物光辉形象,缺失良知跨越道德底线③论证置疑能够明辨是非,网络表达也须充分尊重④先烈壮举熔铸精神丰碑,中华民族精神岂容亵渎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6.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的总装成功是广大参研单位和人员弘扬航空报国精神,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脚踏实地、精益求精的结果。
航空报国精神()①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②贯穿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③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④是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A.①③B.②④C.①④D.③④7.纪录片《大国工匠》讲述了为长征火箭焊接发动机的高级技师高凤林等8位不同岗位劳动者,用他们的灵巧双手,匠心筑梦的故事。
该片在电视台播放后产生了广泛影响。
人们不仅为工匠们精湛的技艺而震惊,也深深折服于他们“精雕细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热爱本职、敬业奉献”的赤子情怀。
《大国工匠》之所以打动国人并产生广泛影响,是因为()①工匠精神是民族精神的体现,其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②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现代传媒极大地提升了中国工匠文化的魅力③工匠精神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④工匠精神蕴含着浓郁的爱国情怀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二、非选择题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5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