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线保护和地线保护
保护接零和保护接地

保护接零和保护接地
保护接地:电气设备的导体部分或者外壳用足够容量的金属导线或导体可靠的与大地连接,当人体触及带电外壳时,人体相当于接地电阻的一条并联支路,由于人体电阻远远大于接地电阻,所以通过人体的电流将会很小,避免了人身触电事故。
保护接零: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零线做良好的金属或者导体连接。
当某一相绝缘损坏致使电源相线碰壳,电气设备的外壳及导体部分带电时,因为外壳及导体部分采取了接零措施,该相线和零线构成回路。
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的区别:
(1)保护原理不同
保护接地:限制设备漏电后的对地电压,使之不超过安全范围。
保护接零:借助接零线路使设备漏电形成单相短路,促使线路上的保护装置动作,以及时切断故障设备的电源。
(2)适用范围不同
保护接地:适用于一般不接地的高低压电网,也适用于采取了其他安全措施(如装设漏电保护器)的低压电网。
保护接零:只适用于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电网。
(3)线路结构不同
保护接地:电网中可以无工作零线,只设保护接地线。
保护接零:借助接零线路使设备漏电形成单相短路,促使线路上的保护装置动作,以及时切断故障设备的电源。
火线零线地线的关系定义

火线零线地线的关系定义
电路中的火线、零线和地线是电线的名称,它们在电路中有不同的作用和功能。
火线:
火线是电路中的一个导线,也叫相线或者常规线,它是电源输入电路中的导线,承担着将电源电压引入电器的作用,通常用红色导线表示。
火线传输的是直流或交流电,通常为220V或110V。
地线通常是用黄绿色导线表示的,是保护性接地,它的主要作用是保护电器的使用安全,一旦电器出现漏电的情况,通过地线可以把漏电电流引入地面,避免危险。
同时,地线还能提高电路的抗干扰能力,防止电器受到来自其他电磁干扰的影响。
在电路中,火线、零线、地线之间有如下的关系:
1. 火线和零线组成电路的基本回路,两个导线之间的电压差称为电压;
2. 火线和零线的电压是相对的,而地线和其他导线之间是绝缘独立的;
3. 地线并不直接参与电流的传输,它只是起到了保护实体的作用;
4. 地线的作用是在电器漏电时,通过短路保护电器使用者的安全;
5. 火线和零线的接线必须正确,否则容易引起触电等危险情况;
6. 电器应该保证有正常的接地,以保障电器使用的安全性。
在电路中,必须正确接线,才能保证安全可靠地使用电器。
通常,火线和零线通过开关、保险丝等连接在电器上,而地线则通过金属外壳等机械连接来连接电器。
在安装电器时,必须按照国家安全标准和相关规定来进行操作,以确保使用的安全性。
接地和接零保护的要求是什么?

接地和接零保护的要求是什么?一、电压在IOOO伏以上的电气设备,在各种情况下,均应开展保护接地。
电压在1000伏以下的电气设备,如中性点不接地时,也应开展保护接地。
为节约钢材,交流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应充分利用直接埋入地中或水中的自然接地体,例如埋没在地下的各种金属构造、金属管道,电缆的金属外皮、钢筋混凝土构筑物的根底等。
如果自然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值符合要求时,一般不需再装人工接地体。
但发电厂、变电所的接地装置除外。
二、电压在IOOO伏以下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网中,电气设备的外壳一般宜采用保护接零。
三、三线制交流回路的中性线,宜直接接地。
四、直流设备一般应装设单独的按地装置,由于直流的电解作用,在土壤中会产生活性物的溶液,使接地装置严重腐蚀。
所以直流设备不能利用自然接地体。
五、电压在1000伏以下的中性点不接地的电力网中,为防止与高压线路连接的变压器高低压间绝缘损坏时,高压窜入低压回路,使整个低压系统的对地电压升高,低压系统中的电气设备的绝缘便会击穿,而且危及人身安全,因此必须咋低压侧的中性点或一个相线上装设击穿保险器。
六、电压在1000伏以下的电力网,严禁利用大地作相线或零线,以免发生触电危险。
七、在有爆炸和火灾危险的建筑内的电气设备,当电气设备正常运行或发生事故时,由于产生易燃气体,蒸气或悬浮状态的灰尘及纤维,与空气混合后可能发生爆炸,必须将整个电气设备和其它的金属设备、金属管道及建筑物的金属构造全部接地。
并在管接头处敷设跨接线,成为连接的导体,使接地电流的路径不中断。
八、设计接地装置时,应考虑土壤冻结季节变化的影响,接地电阻在四季中均应符合规程的要求。
九、携带式用电设备应用专用芯线接地。
此芯线严禁同时用来通过工作电流。
严禁利用其它设备的零线接地,零线和接地线应分别与接地网相连接。
十、电气设备的每个接地部分应以单独的形式和接地干线相连。
严禁在一条接地中串几个需要接地部分。
十一、电气设备的金属部分,如发生绝缘损坏,可能出现危险电压,故应接地或接零。
安全常识--零线与接地线

三相变压器的中性点引出线称为零线,对于单相负荷用电就需要零线作为电源的回路.地线是为了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的设施,当设备带电时,有了牢固的地线可以确保人不触电,低压设备不被电击坏.同时还起到屏蔽的作用.三相变压器的中性点分接地(称大电流接地系统--一般在380V及以下低压应用)和不接地(称小电流接地系统--一般在6000V以上高压应用)两种.中性点接地目的是为了一旦线路有接地现象,就产生大电流,引起开关跳闸,保险烧断,瞬间就自动切断电源.用电安全要求不允许变压器的零线接地,然后再从地引出线来接在电器上.变压器可以接地,零线必须从变压器引到电器上(变压器到电器设备之间的零线和地线是可以共用的).1). 零线是从变压器中性点直接引出的,我们用的220V零线是从变压器直接出来的。
2). 地线是按照标准在大地中作的。
这种系统为三相五线制供电系统;3).零线可以进开关,地线不能;4).地线可以进行重复接地;5).二者绝对不可以互换,否则,有触电危险。
变压器二次侧零线接地,是适合高压等级的,供电可靠性低,易发生停电事故,但由于接地,中性点的钳位作用,对系统的绝缘有利,它还有另一个缺点,就是会产生电磁骚扰.对于高压输配电网,由于传输功率大且会传输距离长,一般都采用110kv用以上的电奔放等级,在这样高的电压等级下绝缘问题比较突出,因此都采用中性点接地的系统,就是你所说的零线接地.是中心点接地属于工作接地。
经过低压总开关就分开了地线和零线起到保护作用。
这个接地是工作接地,当三相火线分配负载出现不平衡时,不平衡电流可以通过零线回到大地.当然,在工厂也可以用作接零保护.火线与零线分别是什么意思为了使交流电有很方便的动力转换功能,通常工业用电,三根正弦交流电。
电流相位(反映电流的方向大小)相互相差120度。
通常我们将每一根这样的导线称为相线(火线),通常电力传输是以三相四线的方式,三相电的三根头称为相线,三相电的三根尾连接在一起称中性线也叫"零线"。
电器设备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规定

电器设备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规定在现代生活中,电器设备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但是在使用电器设备时,需要注意一些安全问题,其中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一、保护接地的理论基础保护接地是指在电器设备中,将金属外壳和设备内部对地电势进行连接的方法。
保护接地的主要作用是防止人身触电,电器设备漏电等故障的发生,保证人员和电器设备的安全。
其原理基础是采用“零”电位的方法,即将金属外壳与地面相连,使得金属外壳上的静电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通过地面散去,以达到防止电击伤和减小火灾事故的发生。
二、保护接地的实施方法保护接地的实施方法有多种,但在一般情况下,采用下述四种方法较为常见:1.使用金属导体将引接极、保护零线,设备外壳与大地之间连接。
2.将电气设备引接极、保护零线导体分别连接在同一个接地线上,设备外壳与大地之间连接。
3.将引接极和保护零线连接于同一点并与金属外壳连接,设备外壳与大地之间连接。
4.在大地上挖掘足够深度的接地钉进行接地。
以上的四种方法中,使用第一种方法较为常见,因为相比其他方法,其安全性更高,实施起来也较为方便。
三、保护接地的注意事项在进行保护接地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保证接地电阻不大于规定值(通常不大于4Ω)。
2.接地线要够粗,管线不能设在人行道、路面、水沟等易破坏场所。
3.确保设备的外壳与接地线之间在极短时间内构成电学接触。
4.接地装置安装完毕后需要进行检测,确保连接良好、接地性能稳定。
5.需要定期检查接地装置,确保其稳定运行。
四、保护接零的理论基础保护接零,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设备内部实施保护性接零,防止短路、漏电等事故的发生。
其理论基础是基于接零线与外界金属结构的相互协作,防止出现电流过载的情况,保障设备的安全使用。
五、保护接零的实施方法在实施保护接零时,主要有两种方法:1.直插式接地保护插头。
该插头内设有漏电保护器,当设备内部出现漏电现象时能够迅速切断电源。
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的主要区别和优缺点[1]
![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的主要区别和优缺点[1]](https://img.taocdn.com/s3/m/57e0135bf01dc281e53af041.png)
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的主要区别:(1)保护原理不同保护接地是限制设备漏电后的对地电压,使之不超过安全范围。
在高压系统中,保护接地除限制对地电压外,在某些情况下,还有促使电网保护装置动作的作用;保护接零是借助接零线路使设备漏电形成单相短路,促使线路上的保护装置动作,以及切断故障设备的电源。
此外,在保护接零电网中,保护零线和重复接地还可限制设备漏电时的对地电压。
(2)适用范围不同保护接地即适用于一般不接地的高低压电网,也适用于采取了其他安全措施(如装设漏电保护器)的低压电网;保护接零只适用于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电网。
(3)线路结构不同如果采取保护接地措施,电网中可以无工作零线,只设保护接地线;如果采取了保护接零措施,则必须设工作零线,利用工作零线作接零保护。
保护接零线不应接开关、熔断器,当在工作零线上装设熔断器等开断电器时,还必须另装保护接地线或接零线。
保护接零的优点防电器外壳带电,若采用保护接地,在接地电阻RG符合要求不大于4欧姆的条件下,如果电器外壳带上220V的电压,则保护接地回路,短路电流I=U/(R0+RG)=220/(4+4)=27.5(A),其中R0是变压器中性点的接地电阻叫工作接地电阻。
为了保证保护设备可靠的动作,接地短路电流不小于自动开关整定电流的1.25倍或为容丝熔断电流的3倍,因此,上式中的短路电流仅能保证断开整定电流不超过27.5/1.25、即22A的自动开关,或27.5/3、即9.2A 的熔断器,如果保护设备的额定电流值大于上述值,保护设备就不能迅速、可靠的动作。
此时,电器设备外壳上将长期存在对地电压,对操作电器的人员是非常危险的。
而采用保护接零,电器外壳绝缘击穿时的短路电流远大于27.5(A),只要合理选择保护装置的动作电流,当绝缘击穿造成单相短路,短路电流通常很大,足以使保护装置迅速切断电源,消除触电的危险。
可见在接地电网中,为防止用电设备外壳带电伤人,采用保护接零比采用保护接地效果好的多。
地线可以代替零线吗?零线和地线共用有什么危害?

地线可以代替零线吗?零线和地线共用有什么危害?
交流220v单相电路中,当有用电器在使用时,零线因在电路中构成回路,所以它是有电流流过的。
而地线则不同,平时在电路正常情况下它是没有电流流过的,只有当用电器漏电时,漏电电流才会通过所接的地线向大地泄放,从而保护人体免遭触电。
如若零地混接,则极易造成漏电保护器的频繁误动作,且也不安全。
地线和零线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1、地线仅仅是保护专用的,平时没有电流流过。
按照规定家用电器的外壳必须连接到这个地线,当电器漏电时,地线可以把“电”泄向大地,从而保护人体免遭触电。
地线的构造:用长度1.5米,40mmX40mm的角铁做成一个正方体,埋入潮湿的三米(越深约好)以下的地底下构成,在其任意一点焊上一跟铜条伸出地面,作为地线接点。
2、零线是电源线中一根,理论上,可以不接地,但在实际上,为了安全往往接地。
有以下几种情况:
a,在三相四线制电网内,如果三相负载平衡,零线中是没有电流流过的。
相线(火线)零线(中性线)与接地线(保护线)

在三相交流电路中,每一个绕组可称为每“相”。
不同电路中相线的对地电压有高有抵,而“火线”则是在民用的低压线路中对相线的“俗称”,其范围要较相线小许多。
我国民用电一般采用三相丝线制系统也就是三根相线一根中性线N。
每根相线之间的电压是380V ,而任意一根相线与中性线之间的电压是220V,我们平时所说的“市电”就是指的220V.由于中性线N是接地的,也就是中性线和大地处等电位,对地电压是零,所以也被大家称为“零线”。
三相变压器的中性点引出线称为零线,对于单相负荷用电就需要零线作为电源的回路. 地线是为了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的设施,当设备带电时,有了牢固的地线可以确保人不触电,低压设备不被电击坏.同时还起到屏蔽的作用. 三相变压器的中性点分接地(称大电流接地系统--一般在380V及以下低压应用)和不接地(称小电流接地系统--一般在6000V以上高压应用)两种.中性点接地目的是为了一旦线路有接地现象,就产生大电流,引起开关跳闸,保险烧断,瞬间就自动切断电源. 用电安全要求不允许变压器的零线接地,然后再从地引出线来接在电器上.变压器可以接地,零线必须从变压器引到电器上(变压器到电器设备之间的零线和地线是可以共用的). 1). 零线是从变压器中性点直接引出的,我们用的220V零线是从变压器直接出来的。
2). 地线是按照标准在大地中作的。
这种系统为三相五线制供电系统;3).零线可以进开关,地线不能;4).地线可以进行重复接地;5).二者绝对不可以互换,否则,有触电危险。
变压器二次侧零线接地,是适合高压等级的,供电可靠性低,易发生停电事故,但由于接地,中性点的钳位作用,对系统的绝缘有利,它还有另一个缺点,就是会产生电磁骚扰. 对于高压输配电网,由于传输功率大且会传输距离长,一般都采用110kv用以上的电奔放等级,在这样高的电压等级下绝缘问题比较突出,因此都采用中性点接地的系统,就是你所说的零线接地. 是中心点接地属于工作接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所谓“接零保护”就是在正常情况下把电器设备中与带电部分绝缘的金属结构部件用导线与配电系统的零线连接起来。
接零保护一般与熔断器、保护装置等配合用于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系统中。
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就是这种三相四线制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供电方式。
电器设备采用“接零保护”后,当电器设备绝缘损坏或发生相线碰壳时,因为电器设备的金属外壳己直接接到低压电网中的零线上,所以故障电流经过接零导线与配电变压器零线构成闭合回路,碰壳故障变成了单相短路,因金属导线阻抗小,这一短路电流在瞬间增大,足以使保护装置或熔断器迅速动作(熔断)而切断漏电设备电源,即使人体触及了电器设备的外壳(构架)也不会触电。
(2)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采用接零保护的接线方式很重要。
目前,在我国城镇和农村中,安装接零保护主要有三种方式:
1)三相四线制配电方式。
采用这种方式安装的优点是节约资金,不用另设专用的接零保护线。
将工作零线从进户线处一分为二后将其中一根线作为接零保护,再接到插座的接地极或电器设备的外壳上。
必须注意,零线上不允许装设熔断体和刀闸。
因为,一旦熔断体熔断或零线断路,相线电压将通过用电器传到金属外壳上,不但起不到保护作用,反而有触电的危险。
2)三相五线制或单相三线制配电方式。
这种方式是将保护零线从配电变压器的中性点引出,单独敷设,与接地保护线分开。
线路长的还应增设重复接地装置并与保护零线连通。
采用这种方式虽然一次性投资比较大,但安全性却很高。
3)在三相四线制配电线路的进户点再改为三相五线制。
这种方式比三相四线制配电方式更加安全。
安装方法是将工作零线和保护零线分开进户,在保护零线上再安装一个重复接地体(有的用户为了节约资金而不做接地体)。
这种方式实际上是零干线起着工作零线和保护零线的双重作用,不足之处是零干线必须保证有很好的导电性能和导电连续性,不能是串联支线。
否则,如果零干线断路后,其重复接地就变成了保护接地,线路后面的电器设备如果没有采取其他安全保护措施,仍然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