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财政对农业投资的实证分析
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完整版)

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一、引言201X年至201X年,中共中央连续十一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中处于重中之重的地位,农业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始终未变。
因此,研究农业经济增长,分析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是很有必要,对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农业现代化具有理论指导作用。
农业经济问题成为了国内各界人士关注的焦点,国内的许多学者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进行了多角度、多方位、多层面的研究分析,希望从理论方面研究对农业经济增长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从目前国内对农业经济增长因素研究分析状况来看,影响因素有:信息化、农村金融、科学技术、人力资本、国内政策、农业进出口等。
李向阳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信息化对农业经济的影响,认为信息化对农业具有正向的影响,应该加强农业信息化普及教育,并建立农业信息化金融平台,促进农业装备制造业发展,从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董鸿鹏则一辽宁省为例,采用C-D生产函数模型对信息化的贡献进行量化,并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得出农业信息化已经成为辽宁省农业经济增长的新型动力资源。
而曾祯、杨帆等人通过构建层级模型和结构等价模型对我国的涉农信息进行研究,认为我国的农业信息化整体围绕信息权利和行政权利较高节点呈中性化,而较低的节点信息化程度较低。
而万众、朱哲翼通过投入产出函数和拓模型展分析了我国华东、华南、华北、华中、西南、西北、东北七个地区农业政策性金融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认为农业政策性金融对农业经济增长存在显著性影响,但有地区差异。
田杰、陶建平采取了我国1883个县的面板数据进行了研究,得出农村金融密度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处于倒U型左边,可以通过增加农村的金融贷款数量和贷款配置效率提高农村经济增长。
禹越军、王菁华运用RAV模型,用1978-201X年的数据分析了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认为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但农村金融发展滞后于农村经济增长。
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民收入关系的实证研究——以辽宁省为例

2 1 年第 3 00 期 绝 “ X L E P不 是 L I C 的 G a gr 因” N rn e 原 的原 假 设 . 这说 明财政 支 援农 业 支 出能 显著 影 响农 民收 入 . 而
_
( 1 . 3 (7 7 ) 一 04 ) 1 . 6 0 0 (. 0 ) (. 0 ) 00 0 00 0 0 0
表 中结 果 表 明 : N L I C和 L E P均为非 平稳 序 X
列 C和 N L E P均 为 一 阶 单 整 序 列 , 即 L I C~ f 和 X N I 1 ) L E P 1 1 由于 L I C和 L E P均 为一阶单整序 X ~( 。 1 N X 列 ,我 们 可 利 用 E G两 步 法 检 验 其 协 整 关 系 . 对 L I C和 L E P进行协 整 回归 , 到协整方 程 : N X 得
财 政 支农 支 出与 农 民收 入 关 系的 实 证研 究
财政 支农 支 出与农 民收入 关 系的实证研 究
以辽 宁省为例
刘 国辉 林 娅 琪
( 东北 财 经 大 学 辽 宁 大连 市 1 6 2 ) 1 0 3
( 中央财经 大学 北京 市 1 0 8 ) 0 0 1
摘 要 : 年 来 , 家财政 支援 农 业 支 出持 续 增加 , 文 从 财 政 支农 总量 和 结 构 两 个 维度 入 手 , 近 国 本 以
度, 文件指 出按 照总量 持续增加 、 比例稳 步提高 的要
求 , 断增加 “ 不 三农 ” 入 。可见 , 投 在建设社 会主义 和
谐社 会 的今天 .三农 ” “ 问题被 摆在 了更加 突 出的位 置. 同时 .三农 ” “ 问题 的核心 是农 民 问题 。 而农 民问 题追根溯 源又是农 民收入增 长缓慢且 与城镇 居 民收 入差距 进一 步拉 大 的问题 . 民收 入 的高低 又直 接 农 与农 业生产 率 的提 高以及农村 基础设 施建设 紧密相
国家财政对农业投入的分析与预测——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实证分析

国家财政对农业投入的分析与预测
— —
基 于状 态空 间模 型 的 实证 分析
李时兴 , , 李兴绪 一
(. 1云南财经大学 统计与信息学院, 云南 昆明 602 ; . 52 1 2三明学院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 福建 三明 350 ) 600
摘要: 国家财政对农业 的投入是影 响农业发展 的重要 因京 。收集了建 国 以来 国家财政 对农业 投入 的数
据, 分析构造出状态空间模型, 应用卡尔曼滤波估计出状态向量, 挖掘出隐藏在数据内部的变化特征, 分析国 家财政对农业投入的实际情况, 并对未来几年的农业投入进行预测。
关键词: 农业投入;RM A IA模型; 状态空间 模型; 卡尔曼滤波; 状态向量
中圈分类号 :2 4 0 F 2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7 1 62 0 )6 0 0 6 10 —3 1 (0 6 0 —07 —0
㈩ N
I 一L ) P =W() ( 1 T t t
I1 1 (一 L一0L 一…一 户I 2 )t
【 = ( 一 L一 L 一… 一 L ) t 1 l 2 L () 。 其中 W() t 为白噪声扰动项。 t, ) ( 状态空间模型为 : 状态方程 ()=A ( 一1 十l I t x t ) t r 量测方程 Y t ()= C ( ) xt 其 中状 态 向量 () ( p , 一 , , 一 一 t r T lJ L , i
的最小一组变量 , 如果给定 £= £ 时刻此组变量的 o 值和 t 0 > 时的输入的时间函数 , 那么系统在 £ ≥ £ 的任何瞬间的行为就完全确定了 , 0 这一组变量称
为状 态变量 , 多个状 态变量组 成 的向量叫状态 向
农业科研机构不同投资主体资金对农业经济贡献的实证分析

20 0 8年 第 7期
S in e a d T c n lg 理 研 究 n e e r h ce c n e科 技o y Ma a e h o 管 n g me tR s ac
2 o . o 8 No 7
文章 编 号 :10 7 9 (0 8 O 0 4 O 00— 65 2 0 ) 7— 17~ 3
农业科机构不 同投 资主体资金对农业 经济贡献 的实证分析
崔连连 ,周 宁
( 南京农 业大学 经济管理 学院,江苏 南京 2 0 0 100)
摘 要 :本 文运 用柯 布一 道 格 拉 斯 生 产 函 数 实证 分析 了我 国农 业科 研 机 构 的 政府 资金 和 非 政府 资金 对农 业 经 济 的
2 3 实证 模 型 、
率 的实证 分析
2 1 模 型和 变 量 的选 取 .
( )模 型的选 取。为分析各影 响 因素 对农业经 济的影响 1 程度 ,本文采用柯布一道 格拉斯生产 函数 ,并对 这一 函数进 行 了修正。采用道格拉斯 生产 函数 ,主要是 因为这一模 型适 用于计算各 因素的弹性系数 J 。 ( )变量 的选 取。本文选取农牧渔总 产值 ( 2 Y )作 为衡 量农业经济 的指标 ,并 以此作为被解 释变 量。选择农牧 渔总 产值作为解 释变量 ,一是 因为它可 以很 好地 代表农业经 济状 况 ,二是因为这个数据便于采集并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现阶段 ,农 业科研 投 资除 了政府 和 非政 府 的投资 之外 , 还包括农户对农 业科 研的 投资 ,而农 户对农业科 研 的投 资主 要 取决于农 户 的可支配 收入 J ,因此 ,本 文选择 政府 资金 、 非政府 资金和上一期农 民家庭 的人 均纯 收入 ( t )作为解 P —1
我国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对农业产值增长作用的实证研究--基于东、中、西部典型省份的面板数据分析

社会发展水平
农 业生产气候
区域 内农业生 区域 内 G D P 产 总值 占 G D P 农业 生产 区域气候及种植作物差异 比较 的比重
地区
省份
较大
较小
较高
较低
亚热 带 及 热 带 地 温弗地区 。以 区 。以种植水稻 和 种植小麦 、玉 热带瓜果为主 米为主
响 ,且 i x  ̄l < 。
对拓展模型作对数变换 , 得 到对参数而言 的对数线性生产函数模 型
l n Y=l n A +a l n K +f l l n L+T i n S+
以Y 代表 l n Y ,k 代表 l n K ,f 代表 l n l , s 代表 l n S , c= l n A,考 虑到 本文将采 用面板数据建模 ,因此将 对数线性生产 函数模型表示 为面板数 据模型的方式,即
我 国农 业基 础 设 施投 入 对 农 业 产 值 增 长 作 用 的 实证 研 究
— —
基于东、 中、西部典 型省份 的面板 数据分析
王 柱 张沛键 王 军
摘 要 : 本 文 运 用扩 展 的 C—D 函数 ,通 过 对 作 为 东、 中 、 西部 典 型 省 份 的 农 业 生 产 数 据 建 立 面 板 数 据 模 型 。对 农 业 基 础 设 施 投 入 在 农业产值增长方面的促进作 用进行 了相 关的 实证分析 ,得 出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对农业产值的促进作 用明显 ,且产 出弹性 系数普遍较大 ,并 结 合 我 国农 业 基 础 设施 的 实 际状 况提 出 了继 续 加 大政 府 财政 支农 支 出 、重 点 建 设 农 田 水 利 工 程 、加 大 农 业 流 通 设 施 、尝 试 建 立 大 半 径 农 业 科技服务设施等建议。 关键词 :农业基础设施投入 ;C—D函数扩展 ;面板数 据模 型;政府财政 支农支 出
财政支农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安 徽 农 业 科 学 ,orao tu g .Si20 ,66 :57 59 Junl f f i r c.083 ()25 —25 Ai A i a
责任编辑
李晓玉
责任校对
李 晓 玉
财 政 支 农 投 资 与 农 业 经 济 增 长 关 系 的 实 证 研 究
刁{ G e - n ( ol eo cnme n ngm n,hnhi i t gU i ri ,hnhi 002 0 [ W nmig C l g f oo is dMaae etS aga a o nv syS aga 05 ) e E a Jo n e t 2
Absr c I 山i a e epo u t nfn t n w su e n lz h l ta t n sp p rt rd ci ci a sdt a ayeteⅡa h o u o o q o tu falkn so ma ea n el n n C ia’ giutr . e up to l id ff n iliv smeti hn Sa c ue Ont l h b sso herlt nhp b te n te f n ilivs n n giutr d te go h o giutrle o o ai ft eai s i ew e ma ca n e u e ti arc l e a h rwt fa r l ua c n my.twa x mie 山 Grn e a s l o h n u n c i se a n d wi ag rC uai y t T ,, d te e dvaino i a ca ne h e tsre t o arc tr n te rai d tefrh rslt n w r n lzd. eta n t e it ff n iliv sn n tu hr t giu ue i e l a u te oui eea aye n h h o n e l h y tn h o Ke r s Fn n iliv s n g c l r ; o t farc tr cn my; a g rcu ai etSr cu a eit n y wo d ia ca e t ti a 6 ut e Grwh o giu uee o o n me n u l Grne a slt ts; tutrld vai y o
农业投资效益评估与分析

农业投资效益评估与分析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投资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如何评估和分析农业投资的效益,对于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农业投资效益进行评估与分析。
二、农业投资的定义和意义农业投资指农业领域中的资金投入,包括土地、种子、化肥、农药、农机具等方面的投资。
农业投资的意义在于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增加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三、农业投资效益的评估指标1. 农业产值增加率:农业产值增加率是衡量农业投资效益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农业投资对农产品产量的影响程度。
2. 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劳动生产率是评价农业投资效益的关键指标,它反映了农业劳动力的投入与农产品产量的关系。
3. 农业技术进步水平:农业技术进步水平是评估农业投资效益的重要依据,它体现了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
四、农业投资效益的分析方法1. 成本-收益分析法:成本-收益分析法通过比较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评估农业投资的效益,分析投资项目的可行性。
2. 效益-成本比分析法:效益-成本比分析法以效益与投入之间的比值来评估农业投资的效益,体现了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
五、农业投资效益的影响因素1. 农业政策:农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农业投资效益有着重要影响,如农业补贴政策、农资价格政策等。
2. 农业科技水平: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可以提高农业投资的效益,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为农业投资效益的提高提供技术支持。
六、农业投资效益的实证研究通过对农业投资效益进行实证研究,可以分析农业投资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为农业投资的决策提供依据。
七、农业投资效益的局限性农业投资效益的评估与分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评估方法的选择、数据的可靠性等问题。
八、农业投资效益的优化策略为了提高农业投资效益,可以采取一些优化策略,如加大农业科技研发投入、优化农业投资结构、完善农业投资政策等。
九、农业投资效益与可持续发展农业投资效益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通过提高农业投资效益可以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我国财政支持农业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

发展经济学理论 的一个 基本共识是 :农业 经济增长对 工 业 化 和 一般 经 济 增 长 是 至 关 重 要 的 … 。 我 国 2 0世 纪 8 0 年代 到现 在的经济 持续 性增 长 ,也得益于农业的发展 。那 么农业 的发展靠什 么?实践告诉我们 ,农 业的发展一靠政 策 ,二靠科技 ,三靠投入 ,而事 实上 政策 和科技 的背后 同 样是 资金 的投 入 。而且 由于农业 的弱质 性 ,所 以国家 财政对农业 的支出至关重要 。 关 于财政支 出和经 济 增长 的关 系 域 经 济 发 展 的 实 证 研 究
肖燕 飞
( 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 ,湖南 长沙 400 ) 12 5
【 摘 要】 利用统计年鉴 中有 关农业财政各项 支 出和 农业 G P的数据 ,用计量经济方 法对我 国财政 支出和 D
农 业 县 域 经 济 两者 的 关 系构 建 模 型 作 了实证 分 析 ,并联 系新 经 济 增 长 理 论 对 模 型 的最 后 结 果 作 出 了解释 ,提 出政 府 应 大 力 加 强 对 农 业基 础 建 设 的 投 资 , 尤其 是 对 农 业 科 技 的 投 入 : 运 用 财 政
维普资讯
第2 2卷 第 1 3期 0
20 0 6年 1 月 0
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un lfH n nFn n il n cn m cC lg o ra u a ia c dE oo i ol e o aa e
l 22 ,6 O3 f . v .1 Oc. o t 2 o6
其 是 关 于农 业 方 面 的 研 究 几 乎 是 空 白。 有 些 研 究 成 果 旨在 构建财政支 出结构 对经 济增 长影 响 的理论 模 型| ,没有 3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6,8(1):64~68R eview of C hina A 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收稿日期:2005211202;修回日期:2005211229。
作者简介:高雄伟,(1973—),男,在读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金融理论与农村金融政策、农业经济管理。
3通讯作者:董银果。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政府财政对农业投资的增长方式与监督保障体系研究”(项目编号:70073025)和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项目“西部生态环境重建中政府财政对农业投资的效率评估与宏观监督体系研究”(项目编号:02JA79004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农业经济】我国政府财政对农业投资的实证分析高雄伟, 张立勇, 董银果3, 罗剑朝(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杨凌712100)摘要:通过我国政府财政对农业投资规模与结构的实证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加强财政对农业投资,加速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政策建议:继续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研教育与技术推广、质量标准与市场信息等服务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采取积极措施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支持农业现代化发展;实施区域援助计划,对受灾或贫困地区农业进行大力扶持;结合国家开发战略,实施环保农业,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关键词:财政农业投资;实证分析;政策建议中图分类号:F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0864(2006)0120064205D e m on stra ti on Ana lysis of F i n anc i a l Funds to Agr i culture i n Ch i n aG AO Xi ong 2wei,Z HANG L i 2y ong,DONG Yin 2guo,LUO J ian 2chao(College of Econom ics and Manage ment,Northwest Sci 2Tech University of Agriculfare and Forestry,Shaanxi Yangling 712100,China )Abstract:I n this paper,the scale and structure of financial invest m ent t o agriculture were analyzed,and s ome counter measures are given t o p r o mote agriculture econom ic devel opment:continue t o enlarge the invest m ent on agricultural infrastructure,educati on and technol ogy extensi on,quality standardizati on and infor mati on services syste m constructi on t o i m p r ove the p r oducti on conditi ons and agricultural comp rehensive ability;Adjust agriculture p r oducti on structure aggressively,support the agriculture modernizati on devel opment;I m p le ment assistant p lan t o support the agriculture on poverty area or the area be hit by a natural cala m ity .;Combine nati onal devel op ing strategy and i m p le ment envir onmental friendly agriculture t o i m p r ove agricultural p r oducing conditi ons .Key words:financial invest m ent t o agricultural;substantial evidence analysis;policy suggesti on 世界农业发展的实践表明,政府财政对农业的投资及其对农业的支持与保护是各国宏观经济政策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我国政府财政对农业的投资,对保障农民生产和生活、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业效率与竞争力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财政对农业投资在运行过程中表现出的一些特征和问题却不利于财政对农业投资的长期增长。
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使中国农业不可避免地进入到国际分工与竞争体系中,扩大与优化财政对农业投资的规模与结构,就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
1 政府财政对农业投资规模的实证分析 我国政府财政对农业投资的资金包括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农村水利气象部门的事业费、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和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农村救济及其他。
长期以来,我们在衡量财政农业投资规模或国家对农业的支持程度时,习惯使用以下几个指标:①农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②财政农业投资支出占农业G DP 的份额;③1993年我国颁布的图1 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情况(1978—2003年)[1]Fig .1 Govern ment expenditure f or agriculture (years 1978—2003)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80—2004年)Source:《China Statistical Yearbook 》(years 1980—2004)《农业法》中规定:“国家逐步提高农业投入的总体水平。
国家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国家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
这个指标使国家对财政农业投资的增长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它是一个动态衡量指标。
下面我们分别用以上3种指标,对改革以来我国财政农业投资规模的变化特征进行描述和分析。
1.1 财政对农业投资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呈波段性下降趋势从绝对量来看,1978—1984年间,财政对农业投资基本呈下降趋势,从1985年起呈上升趋势,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增长较快,2003年是1990年的5.70倍,年均增长36.15%(见图1)。
从相对量来看,农业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在1978—2003年间,一直呈波动性下降趋势,最高时的1979年这一比重为13.60%,最低时的2003年这一比重为7.12%,下降了6.48个百分点。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最高年份1998年的这一比重也只有10.69%,相对于1979年的13.60%,也下降了2.91个百分点(见图2)。
这说明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不够且不稳定。
1.2 财政对农业投资支出占农业G DP 的比重呈下降趋势1978—2003年财政农业投资支出占农业G DP的比重由14.79%下降到10.26%。
同时,由于农业G DP 比例变化的不均衡,年际间变化较大,但总体上是呈下降趋势,且下降幅度大大超过财政农业投资支出比例的下降幅度(见图2)。
1.3 财政对农业投资支出增长低于财政收入增长如果我们将《农业法》中所指出的“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总投入”理解为预算内财政对农业投资的支出,那么,财政对农业投资支出增长除个别年份外,均未超过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
1990—2003年,财政对农业投资支出年均增长36.15%,同期财政经常性收入年均增长46.87%,后者较前者高出10.72个百分点(见图3)。
综上所述,财政对农业投资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份额逐年下降,同时财政对农业投资占G DP 的份额也在逐年下降,并且2个份额的比值也在逐年下降;财政对农业投资支出增长低于财政收入增长,这表明政府财政对农业投资支出规模的下降快于农业G DP 份额的下降,因而财政对农业投资支出的相对规模在减小。
2 我国政府财政对农业投资支出结构的实证分析 从广义上讲,我国财政支农政策可分为两大块,即间接性财政支农与直接性财政支农。
但实际上,农业科技和救济两大块非常关键,在支持“三农”问题上从来都十分重要,且随着经济的发展,愈来愈显示出突出地位,因此决不可忽略。
2.1 关于间接性财政农业投资间接性财政支农即运用财政价格补贴办法,在极短时间内大幅度地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
我国自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一个重要的政策特征是“放权让利”。
在财政支农上,则表现为越来越多地倾向于采用间接性财政支农措施。
1979年,国家开始对农副产品收购价格进行了大幅度调价,并以此投入了大量的财政补贴。
18种主要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平均提高18%,其561期我国政府财政对农业投资的实证分析图2 国家财政支农结构(1978—2003年)[1]Fig .2 The structure of govern ment expenditurefor agriculture (years 1978—2003)图3 财政支农支出与财政经常性收入比例(1991—2003年)[1]Fig .3 The rati o of agricultural expenditure t o thet otal regular income (years 1991—2003)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80—2004年)Source:《China Statistical Yearbook 》(years 1980—2004)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80—2004年)Source:《China Statistical Yearbook 》(years 1980—2004)中粮食提价20%,棉花提价15%,油料提价23%。
1980年,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继续提升,18种主要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总指数上升7.1%。
以后,国家又多次调整农副产品价格,而且还通过改革价格管理形式,缩小统购比重、扩大议购范围等方式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总水平。
1986年与1978年相比,我国农产品收购价格总指数提高了77.5%,平均每年递增7.4%,其平均增幅为1950—1978年间的2.6倍。
1991—1996年,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用于粮棉油在流通环节的补贴达到1866亿元,占整个财政补贴总额的50%[2]。
其中绝大部分用于城镇居民的消费补贴。
农民从中间接获得补贴利益。
严格地讲,这种补贴不属于财政对农业直接的补贴,而是对城镇居民的生活补贴。
2.2 关于直接性财政农业投资直接性财政投资是人们平常所确认的那种财政农业投资行为,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即两类资金投入和农业基建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