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重力坝施工导流设计方案

合集下载

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word版

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word版

目次前言1 范围2 引用标准3 总则4 术语、符号5 重力坝布置6 坝体结构和泄水建筑物型式7 泄水建筑物的水力设计8 结构计算基本规定9 坝体断面设计10 坝基处理设计11 坝体构造12 坝体防裂及温度控制13 观测设计附录A (标准的附录) 堰面曲线、堰面压力及反弧段半径附录B (标准的附录) 坝身泄水孔体型设计附录C (标准的附录) 水力设计计算公式附录D (标准的附录) 坝基、坝体抗滑稳定抗剪断参数值附录E (标准的附录) 实体重力坝的应力计算公式附录F (标准的附录) 坝基深层抗滑稳定计算附录G (标准的附录) 坝体温度和温度应力计算条文说明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重力坝的布置、结构计算、设计原则、温度控制和观测等技术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水利水电大、中型工程岩基上的1、2、3级混凝土重力坝的设计,4、5级混凝土重力坝设计可参照使用。

对于坝高大于200m的混凝土重力坝设计,应作专门研究。

22引用标准33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

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50199—94 水利水电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201—94 防洪标准DL/T5039—95 水利水电工程钢闸门设计规范DL/T5057—1996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DL5073—1997 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5077—1997 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DL/T5082—1998水工建筑物抗冰冻设计规范SD105—82 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D303—88 水电站进水口设计规范SDJ12—1978 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山区、丘陵区部分) (试行) 及补充规定SDJ336—89 混凝土大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试行) SL48—94 水工碾压混凝土试验规程3 总则3.0.1 本规范是根据GB50199规定的原则制定的。

07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DL 5108-1999】及条文说明

07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DL 5108-1999】及条文说明

泄洪孔设置条件 经研究认为采用泄水孔泄洪有利 有排沙要求 放水孔的设置条件 大型水库下游有重要城市 重要粮棉或经济作物基地 大 型企业 交通干线 当地震设计烈度为 度以上或坝基地质条件极为复杂 时 运行期 检修期和施工蓄水期需向下游供水 而由发电和 其它取水设施不能满足要求时 有检修或特殊要求 需降低或放空库水 泄水孔位置 型式 高程 孔数和孔口尺寸的选择应考虑以 下因素 布置条件 在狭窄河道泄水孔宜与溢流坝段结合 其消能 方式应与溢流坝统一考虑 宽阔河道可考虑分设 排沙孔应靠近 发电 或灌溉 供水 进水口 船闸闸首等部位 其流态不得影响这 类建筑物的正常运行 运行条件 下泄流量 放水期限 检修条件 排沙及排漂 等 施工条件 泄水孔不同位置对施工进度和施工方法的影 响 施工期泄洪及下游供水等要求 闸门工作条件 启闭机和坝体结构强度等 重力坝的施工导流建筑物如底孔 缺口等 应根据导流方 案和地形 地质 水文等条件经比较确定 其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能宣泄所承担的施工流量 结合永久泄水建筑物的布置 在通航河流上应考虑施工期通航要求 或采取其它措施 来满足 当需要时 能通过漂浮物或浮冰 泄洪时应不致冲坏永久建筑物或影响施工进度
部修订 本次根据原水利电力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 水规设
字第 号文的要求及
水 水工统标 规定的原则全面修订
本规范对混凝土重力坝设计作出了规定 通过本规范的实
施 在混凝土重力坝的设计中贯彻国家的有关技术经济政策 做到
安全实用 经济合理 技术先进 确保质量
本规范对
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 及其 年
山区 丘陵区部分 试行 及补充规定 混凝土大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 试行 水工碾压混凝土试验规程
总则
本规范是根据
规定的原则制定的
在本规范中未涉及的部分应执行本行业或其它行业相应

混凝土重力坝设计

混凝土重力坝设计

混凝土重力坝设计
1.坝址选择与地质条件评价:选择坝址是重力坝设计的首要任务,需
要考虑坝型适应性、地质条件、地形地貌、坝地基稳定性等因素。

地质条
件评价包括勘察地质、地下水位、地震烈度等因素的分析。

2.坝型选择:重力坝的坝型有直坝、弧坝、斜坝等多种形式。

根据坝
址地质条件、水流情况、工程需求等选择最适合的坝型。

3.坝体结构设计:重力坝的坝体是通过其自重来抵抗水压力的,设计
时需要确定材料的体积、高度、宽度等参数。

坝体的断面形状、坝顶宽度、坝底宽度等也需要根据地质条件和工程需求来确定。

4.导流设施设计:重力坝施工期间需要设计导流隧道或导流渠道来控
制水流。

导流设施的设计需要考虑水流量、水流速度、压力等因素。

5.坝基与坝体接触界面处理:坝基与坝体的接触界面处理对重力坝的
稳定性非常重要。

需要考虑界面的摩擦力、过渡带的设置等。

6.抗震设计:重力坝施工后需要能够承受地震力的作用,因此需要进
行抗震设计,包括抗震设防烈度的确定、地震力计算等。

7.渗流分析与防渗设计:重力坝在长期运行中可能会出现渗漏问题,
需要进行渗流分析,确定渗流路径和渗流量,并设计相应的防渗措施。

8.安全监测与管理:为了保证重力坝的安全运行,需要进行定期的安
全监测与管理,包括监测坝体变形、渗流情况、地震活动等。

总之,混凝土重力坝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地质条件、水流情况、工程需
求等多个因素,确保坝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可以
建造出坚固耐用的混凝土重力坝。

5混凝土重力坝大坝开挖施工专项方案(经专家评审通过的,水利)

5混凝土重力坝大坝开挖施工专项方案(经专家评审通过的,水利)

某县某水库大坝开挖施工专项方案某公司某水库工程项目经理部2017年3月目录一、工程概况 (3)1.1工程概况 (3)1.2流域概况 (3)1.3气象 (3)1.4工程地质 (3)1.5主要工程项目和工程量 (4)二、编制依据 (4)三、施工布置 (5)四、主要施工方法 (6)4.1土石方明挖施工程序 (6)4.2开挖工艺流程 (6)4.3开挖准备 (7)4.4开挖分层 (7)4.5土方开挖 (7)4.6石方开挖 (8)4.6.1作业程序 (8)4.6.2钻孔爆破主要参数设计 (8)4.6.3爆破设计计算方法 (10)4.6.4开挖施工方法 (18)4.6.5石方明挖施工质量控制 (22)4.6.6爆破工艺措施及技术要求 (24)4.7爆破试验 (27)4.7.1试验目的 (27)4.7.2试验内容 (27)4.7.3爆破参数试验 (27)4.7.4试验数据收集整理 (29)4.7.5爆破振动观测 (29)4.7.6试验结果及分析 (31)4.8支护工程 (31)4.9砌体拆除工程 (33)五、进度计划 (33)六、机械设备和人员配置 (33)6.1主要施工机械配置 (33)6.2劳动力计划表 (33)七、质量保证措施 (34)7.1保证质量管理措施 (34)7.2开挖质量保证措施 (35)7.3 支护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35)八、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措施 (35)8.1交通管制安全保障措施 (35)8.2边坡开挖安全措施 (36)8.3高处作业过程安全控制 (36)8.4机械设备操作及车辆驾驶安全技术措施 (37)8.5施工及爆破安全措施 (38)8.6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技术措施 (39)九、附件 (41)一、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某水库坝址位于某县某镇的某村和某镇的某村交界处的秀竹坝河段。

水库坝址左岸有乡村公路经过,公路路面宽度6.5m,沥青混凝土路面,距G56杭瑞高速某收费站4km;水库坝址距某集镇7km、距某集镇18km、距某县城20km,距某市城区105km;正常蓄水位801.00m,死水位793.5m,相应正常蓄水位库容349万m3,兴利库容292万m3。

试论混凝土重力坝施工导流设计

试论混凝土重力坝施工导流设计

试论混凝土重力坝施工导流设计作者:刘中宽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1期摘要:混凝土重力坝尤其是碾压混凝土坝中,混凝土为成层结构,因而层面特性对混凝土坝的安全至关重要,个别坝段水平薄弱面的存在对混凝土坝的整体安全性有重要影响。

因此为了使水工建筑物能保持在干地上施工,用围堰来维护基坑,并将水流引向预定的泄水建筑物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关键词: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由于混凝土重力坝具有碾压仓面大、施工强度高、高温多雨季节连续施工等特点,以及受施工组织措施、设备能力、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个别坝段的水平层面存在形成局部范围薄弱面的可能。

而这些薄弱面的存在,不可避免地会对坝体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进行引流对其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国内某典型重力坝计划分两期开发,初期正常蓄水位375m,最大坝高192 m,厂房装机7台,总装机容量420万KW。

后期大坝加高,提高正常蓄水位至400m,最大坝高达216.5 m,厂房增加装机2台,使总装机容量达540万KW。

1 导流标准的选择水利行业执行的标准SL319—2005《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规定,混凝土围堰的导流设计洪水标准为5-10年一遇,相应设计流量为13500m3/s~ 11100m3/s。

在选择导流设计标准时,充分考虑了以下因数:工程下游有城镇,人口密集,具有一定经济规模;坝址处于暴雨中心附近,降雨强度大,洪水暴涨暴落、峰高量大,破坏力大。

工程上游河段有已建梯级水电站;导流隧洞下游段位于软岩段,一旦遇险,抢险的难度很大;根据规范精神应取上限值。

导流标准采用值:初期导流上、下游RCC围堰和导流隧洞按IV级临时建筑物设计,设计洪水标准为频率10%、全年洪水13500m3/s。

工程水电站在2005年和2006年的6~7月预留5.5亿m3防洪库容,可降低水电站导流隧洞和上、下游围堰的规模,调蓄后可将频率10%、全年洪水13500m3/s降低为10930m3/s。

某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施工导流方案比选

某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施工导流方案比选
为1 5 2 . 6 2 5 m。大坝右侧设 1 个放 空洞 ,洞 径为 1 . 0 I T I ,
降雨 量 为 1 5 0 0 I T l m。周 围丘 陵 山地 多年 平均 年 降雨 量
则在 1 6 0 0 I T I m 以上 ,但 年 内分配 极 不均 匀 ,其 中 4~ 9月 降雨量 占全 年 降雨量 的 7 0 % 以上 。4~6月为 锋 面
雨 ,7~ 9月 多 为 台风 雨 。多年 平 均水 面 蒸 发 量 在9 9 6

1 4 0 0 m m 之 问。
2 . 2 地形 地貌 及地 质条 件 坝址 位 于 加 宽 的 “ V” 字 形 山谷 中。 河 床 高 程 为 1 2 2 m,在 拟建 大 坝 位 置 ,河 床宽 度 约 为 3 1 m,左 右
施 工 导流设 计 是水 利 水 电 枢纽 总 体 设 计 的重 要 组 成 部分 ,是影 响枢 纽 布 置 、永 久建 筑 物 形 式 、施 工 方
法 、施工 总布 置 、施工 进 度 安 排 和 工程 造 价 的 重要 因
根据实 测 资料统 计 ,多 年平 均气 温 为 2 1 . 2 。 【 = ,多
进 口设 工作 闸 门。 引水 管 布 置 于 大坝 左 侧 处 ,管 径 为
1 . 5 t n ,管 长 约 为6 2 0 m,进 口高 程 为 1 2 6 . 6 1 3 1 ,引 水 管进 口设分 层取 水 塔 ,分 3层 设 置 闸 门 ,保证 取 到 最 好水 质做 为饮用 水 ,引水 管 出 口处设 电站 。水 电站 装 机容 量 为 6 4 0 k W ,电 站 厂 房 平 面 尺 寸 为 2 5 . 7 m×
相 交 。河道 在 坝址位 置 较 平 直 ,上 下 游 均 有 急 转 。 总

混凝土重力坝设计

混凝土重力坝设计

XXXXXX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论文题目 XXX水库混凝土重力坝枢纽设计专业水工层次专升本姓名学号前言关键词:重力坝剖面稳定应力细部构造地基处理本次设计内容为河南南潘家口水利枢纽,坝型选择为混凝土重力坝,坝轴线选择和枢纽布置见1号图SG-01潘家口水库平面图所示。

整座重力坝共分53个坝段,主要有非溢流挡水坝段、溢流表孔坝段、溢流底孔坝段和电站厂房坝段。

其中非溢流挡水坝段每坝段宽15米,分布于大坝两端;厂房坝段每段宽16米,布置在靠近右岸的主河床上,装机3台机组;底孔坝段每段宽22米,布置在厂房坝段左侧的主河床上;溢流坝段每段宽18米,布置在滦河主河床上。

详见1号图SG-02下游立视图。

挡水坝段最大断面的底面高程为128米,坝顶高程为228米,防浪墙高1.2米,最大坝高为101.2m,属高坝类型。

坝顶宽12米,最优断面的上游坝坡坡率为1:0.2,上游折坡点高程为181米,下游坝坡坡率为1:0.7,下游折坡点高程688.98英尺,详细情况参见1号图SG-03挡水坝剖面图。

溢流坝段最大断面的底面高程为126米,堰顶高程210米,溢流堰采用WES曲线设计,直线段坡率为1:0.7,反弧段半径取25.0米,鼻坎高程取159米,上游坝坡坡率取1:0.2,折坡点高程为181米,上游坝面与WES曲面用1/4椭圆相连,详细情况见1号图SG-02溢流堰标准横断面图所示。

本枢纽溢流堰采用挑流方式消能,挑角取250。

止水采用两道紫铜中间加沥青井的形式。

坝基防渗处理(主要依据上堵下排的原则),上游帷幕灌浆(两道),下游侧设置排水管。

以非溢流挡水坝段为计算选择断面,进行了抗滑稳定分析和应力分析,分别采用抗剪断计算法和材料力学法计算法进行计算,最终验算满足抗滑稳定,上游坝踵没有出现拉应力,设计剖面合理可行。

本次设计只是部分结构物设计,考虑问题较单一,采用基础资料一般以书本为主,跟实际情况难免有出入,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2008.9目录第一部分设计说明书第一章潘家口混凝土重力坝枢纽基本资料 (2)一、枢纽概况及工程目的 (2)二、设计基本资料(参见附录一)………………………………………………………………………2附录一 (3)附录二水市库规划及建筑特性指标 (12)第二章坝轴线、坝型选择和枢纽布置方案比较.............................................14第一节、坝轴线选择 (14)第二节、坝型选择 (17)第三节、枢纽布置方案 (20)第三章坝工设计 (26)第一节、挡水坝剖面设计 (26)第二节、挡水坝剖面设计 (28)第三节、溢流坝剖面拟定 (33)第四节、挡水坝稳定计算 (43)第四章细部构造设计 (56)第一节、坝顶构造 (56)第二节、分缝止水 (56)第三节、混凝土标号分区 (58)第四节、排水 (60)第五节、廊道系统 (61)第五章地基处理 (63)第一节、清基开挖 (63)第二节、防渗措施 (64)第三节、断层破碎带的处理 (66)第四节、软弱夹层处理 (67)第二部分计算书表 1 设计水位作用情况设计值计算表 (69)表2 荷载计算表(设计水位情况) (70)表3校核水位作用情况设计值计算表 (71)表4 荷载计算表(校核洪水位情况) (72)第一部分设计说明书第一章潘家口混凝土重力坝枢纽基本资料一、枢纽概况及工程目的:潘家口水库位于河北省唐山市和承德市两地区交界处,坝址位于迁西县洒河桥上游十公里扬查子村的栾河干流上。

常态混凝土重力坝施工方案

常态混凝土重力坝施工方案

大坝基础垫层混凝土施工编制:审核:批准:目录一、工程概况 (2)1.1工程简介 (2)1.2 库区工程地质 (2)1.2.1基本地质条件 (2)1.4气象 (4)1.5主要工程量 (5)二、编制说明 (5)2.1编制依据 (5)2.2编制原则 (6)2.3适用范围 (6)三、施工布置 (6)3.1 施工道路布置 (6)3.2 施工用水 (6)3.3 施工用电 (7)3.4临时房建及仓库 (7)3.5砂石生产系统(包括临时储备料仓) (8)3.6混凝土拌和系统 (8)3.7其它 (8)四、总体施工程序、施工措施、主要技术控制要点和施工过程中质量保障措施 (9)4.1施工程序 (9)养护。

(9)4.2主要施工工艺流程 (9)4.3施工准备 (9)4.3.1混凝土原材料和配合比 (9)原材料质量检测 (9)4.3.2常态混凝土配合比 (10)4.4主要施工措施 (10)4.4.1 常态混凝土工艺流程 (10)4.4.2 常态混凝土的浇筑 (10)4.5 大坝常态混凝土基岩面及施工缝处理 (13)4.5.1 基岩面处理方法 (13)4.5.2 施工缝面的处理 (13)4.6 预埋件施工 (14)4.6.1 止水止浆片施工 (14)4.6.2 横缝排水槽、坝体排水孔及冷却水管施工错误!未定义书签。

4.6.3 填缝板........................................................ 错误!未定义书签。

4.7 大坝基础填塘、断层回填浇筑方法及措施 (15)4.8 模板工程 (16)4.9 钢筋工程 (17)4.9.1 钢筋的采购与保管 (17)4.9.2材质的检验 (17)4.9.3 钢筋的制作 (17)4.9.4 钢筋的安装 (18)4.9.5 钢筋工程的验收 (20)五、施工过程中施工质量保障措施 (20)1)施工仓内的运行组织与管理 (20)4)原材料控制 (22)5)施工配合比试验 (23)6)过程中质量控制 (23)(11)试验检验 (24)六、大坝混凝土温控防裂施工技术措施 (28)(7)表面保护及养护 (29)七、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30)八、资源配置 (30)九、质量安全及环境保护保证措施 (31)一、工程概况1.1工程简介****县****水库枢纽工程建筑物主要有:拦河坝、溢洪道、放水底孔、取水口、灌区工程、金属结构设备及安装、机电设备及安装、房屋建筑工程、大坝安全监测工程及施工导流等临时工程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重力坝施工导流
设计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水库是该流域水利水电建设规划中的主体工程之一。

坝址位于某乡上游
3km处,控制流域面积317km2,坝址处多年平均流量11.1m3/s,年径流总量3.5×108m3。

本工程是一座兼有防洪、灌溉、发电、水产养殖效益的综合开发的水利枢纽工程。

工程总库容为1.6×108m3,正常高水位130.0m,死水位112.0m,设计洪水位130.74m,校核洪水位132.4m,水库有效库容达1.0×108m3,为年调节性水库。

该工程拦河坝的坝型为砼重力坝,电站布置在河床右侧的非溢流坝段的后面,为坝后式布置,坝顶全长315m,坝顶高程135m,其中左非溢流坝坝段长度为100m,溢流坝段长度为48m,右非溢流坝段长度167m,溢流坝段布置在河床中部偏左岸,设有3孔6m×12m的弧形工作闸门,堰顶高程124m,坝底最大宽度为54m,消能方式为挑流消能,在坝后式厂房处,非溢流坝段的最大底度为46.6m,厂房最大宽度为13.7m,厂坝联结段为4m。

电站装机容量为2×3200KW。

引水压力钢管设在非溢流坝段内,进水口底板高程为95.0m,管径1.75m,采用单机供水的布置方式。

水轮机安装高程85.0m,设计工作水头36.0m,最大工作水头45.0m,最小工作水头27.0m。

工程枢纽处地形及工程布置见图1。

二、基本资料
1.工程水文资料
该水库库容在1×108m3以上,主坝工程为二级建筑物,坝址设计洪水过程线,是根据上游3km处水文观测站实测某年最大一次洪水典型加以修正,以洪峰、洪量控制进行放大而得。

现将各设计频率洪水过程线、施工设计洪水等水文资料列于表1~表5。

表1 坝址设计洪水过程线单位:m3/s
表2 施工设计洪水成果单位:m3/s
表3 水文站实测历年月平均流量单位:
m3/s
表4 坝址水位—流量关系曲线
表5 水库容积曲线
2.坝址地形地质条件
(1)左岸:地形自然坡度为1:1.5~2.0,覆盖层2~3m,全风化带厚3~5m,强风化加弱风化带厚5m,微风化厚4m。

(2)河床:岩面较平整。

冲积沙砾层厚约0~1.5m,弱风化层厚1m左右,微风化层厚3~6m。

河床纵剖面地形中,迎水面坝踵处岩面高程约在86m左右,
背水面坝趾处岩面高程约在83.5m左右。

距坝趾下游15m处有一深潭。

高程约81m,整个河床皆为微、弱风化的花岗岩组成,致密坚硬,强度高,抗冲能力强。

(3)左岸:地形自然坡度为1:2左右,覆盖层4~6m,全风化带厚6~8m,强风化带厚2~4m,弱风化带厚2~4m,微风化厚1~12m。

(4)坝基开挖:强风化层要全部挖除。

坝基的开挖范围应与建筑物的底部轮廓尺寸相适应,开挖的深度按坝底应力和坝基强度而定。

(5)坝后式厂房基础:厂房设于坝后靠右岸的河床处,设计最低开挖高程为79~83m之间,全部处于微风化新鲜基岩内。

3.主要施工条件
(1)对外交通:目前已有两条三级公路分别从两岸经过坝首和坝区。

(2)施工电源:目前已有35KV输电线路有县城架至G镇,距坝址仅3km,施工用电可利用本县电网中的水电,电源充足,质量可靠。

(3)主要建筑材料:本枢纽主坝为砼重力坝,坝体砼所需的卵石,在坝址上下游1~2km均可开采,河砂在距坝址10km处的下游采集。

库内盛产竹木,自给有余。

仅水泥、钢筋、机电设备等需要外购。

5.施工年限
本工程主体部分的大坝和电站厂房,施工工期为两年左右,准备工程在第一施工年度的4~7月份完成,水库在第三施工年度的汛后开始蓄水,并在10月1日并网发电。

三、施工导流设计过程
(一)施工导流设计标准选择
1.施工导流建筑物级别的选定
本工程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DJ338—89),以及本工程的级别和围堰工程规模,选定施工导流建筑物为Ⅳ级。

2.施工导流设计洪水标准的选择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DJ338—89),以及导流建筑物的级别,选定导流建筑物的洪水标准为:20年一遇(P=5%)。

(二)施工导流时段选择
根据本工程的特征条件采用分段围堰法导流,中后期用临时底孔泄流来修建混凝土坝。

划分为三个时段:第一时段,河水由束窄河床通过,进行第一期基坑内施工;第二时段,河水由导流底孔下泄,进行第二期基坑内施工;第三时段,坝体全面升高,可先由导流底孔下泄河水,底孔封堵以后,则河水由永久泄水建筑物下泄,也可部分或完全拦蓄在水库中,直到工程完建。

(三)施工导流设计流量及坝址处河床水位的选择
根据导流设计洪水标准和围堰施工分期,选定施工导流设计流量为Q=235 m3/s。

根据坝址水位—流量关系曲线,采用内插法得到Q=235 m3/s时的水位为86.09m,由于观测点距坝址有300m远,考虑到坡降,选择坝址处水位为86.39m。

(四)施工导流方案的选择
根据枢纽的自然条件及坝体的结构特点及工程的导流施工标准,选择采用分段围堰法施工,分为两段两期。

第一期先围左岸,包括左岸非溢流坝段和溢流坝段,进行一期基坑内施工;第二期围河床右岸部分,包括右非溢流坝段(含厂房坝段),进行二期基坑内施工。

本工程所在地,河流流量小,河床滩地宽,两岸坡度缓,采用两段两期的施工导流方式完全可以满足要求。

(五)第一期导流设计
1.河床水面宽度及束窄度
河床水面宽度由图2所示确定为64m ,束窄度取K=60%。

图2 单位(m )
2.水利计算
束窄度取K=60%,抗冲流速s m v /4=。

(1)一期束窄段河床过流能力设计 则过水断面面积:24
23575.58m w v Q
===
(2)过水断面为梯形:假设边坡为1:1,οοο4=i ,03.0=n ,出口处渠底高程83.5m 。

假定水深为2.5m
则:275.675.2)5.216.24()(m h mh b w =⨯⨯+=+= m m h b x 67.31115.226.241222=+⨯⨯+=++=
m R x w
14.267
.3175.67=== s m R c n /84.3714.22
16
16
103
.011=⨯== s m Ri wc Q /2.237414.284.3775.673=⨯⨯⨯==οοο
假定水深为2.48m 时,s m Q /2353=。

束窄段河床平均流速:
s m s m v A A Q c /4/65.375
.6795.0235)
(21<==
=
⨯+ε
(3)束窄河床段上游水位壅高:
m Z g
v g
v c 81.081
.92)(81.9285.065.322296.147235
2202=-=
-
=
⨯⨯⨯ϕ
(4)上、下游一期横向围堰堰顶高程:
m d H H z 68.8670.048.25.83=++=++=δ下 m z H H z 54.8775.081.098.85=++=++=δ上
3.纵向围堰长度的拟定及围堰轴线布置
根据施工要求及场地条件,拟定纵向围堰长度为150m 。

纵向围堰轴线位置在河床中部偏右岸约29m 处,如图2。

4.围堰断面设计
(1)纵向围堰断面构造及尺寸
图3 单位:mm
围堰主体采用块石、砂砾土料堆石体,防渗层为粘土斜墙,在粘土斜墙迎水位采用浆砌石护面。

(2)上、下游横向围堰断面尺寸 ①上游横向围堰断面构造及尺寸
图4 单位:mm
堆石体采用块石、砂砾土石料堆砌,防渗层为粘土斜墙,防冲采用浆砌石护面。

②下游横向围堰断面构造及尺寸
图5 单位:mm
5.围堰工程量的估算 上游横向围堰长度:36m
32
125.1370365.3)75.183(m V =⨯⨯+⨯=上
下游横向围堰长度:68m
32
11989683)5.613(m V =⨯⨯+⨯=下 纵向围堰方量:长150m
32
152501505.3)173(m V =⨯⨯+⨯=纵 325.86095250198925.1370m V =++=一期
(六)第二期导流水力计算
本工程二期采用底孔导流,为了确保泄流能力,拟定采用2个底孔。

1.底孔的布置及断面尺寸的选择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设计规范选定:底孔布置在主河床的溢流坝段中,底孔底板距基岩面的距离为2m 。

底孔进口高程选定84.0m ,出口高程83.9m ,底孔全长57m 。

由水利学原理,判定底孔出流为有压自由出流。

其泄流能力计算公式为:)(2p h T g w Q -=μ,式中D h p 85.0=,
(D 为引化直径)。

底孔进水口水头损失系数为1.0=进ξ,闸门槽水头损失1.0=槽ξ,沿程水头损失)/L ()c /8g (2D ⨯=沿ξ。

s m Q /2353=时,出口处下游水位高程为86.39m ,糙率取014.0=n 。

则底孔泄流量曲线如图6(两个底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