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诵读主题班会
品国学-诵经典-主题班会

品国学诵经典主题班会时间:2017年10月12日班级:_____年_____班参加人数:【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品味国学经典,使学生感受中华古文化的博大精深。
2、体会古诗的意境,领悟诗人的情感,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3、充分调动学生在班集体活动中的主动性、创造性,强化作为班集体主人的意识.【活动准备】1、各小队组织熟练背诵古诗、《三字经》、《水调歌头》、《满江红》、《少年中国说》等。
2、根据诗意准备好图片。
3、排练舞蹈。
【活动地点】多媒体教室。
【活动过程】一、开场词播放古筝《高山流水》,在音乐声中主持人入场.甲:美文如画。
乙:诵读如歌。
甲: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我们的文化博大精深,在漫漫的历史星河中,闪耀着无数颗璀璨的星星。
乙:有诸子百家,有四书五经,有唐诗宋词……这儿有老子庄子,有孔子孟子,有杜甫李白……这儿闪烁着先人们的无上智慧,这儿呢喃着先辈们的悠悠情怀。
甲:今天,让我们走进古诗文的世界,去感受诗人们质朴、真切的情思。
乙:今天,让我们徜徉在古诗文的长河中,去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古文化.合:《品国学、诵经典》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古诗系列甲:四季风景美如画,诗人笔下的每一个季节都有其迷人的魅力。
下面请欣赏古诗朗诵。
(配乐:《琵琶吟》)(11人分别诗以下诗目)春天:春晓(孟浩然)咏柳(贺知章)春夜喜雨(杜甫)夏天:所见(袁枚)小池(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秋天:山行(杜牧)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冬天:江雪(柳宗元)咏梅(王安石)三、经典国学系列甲:中国不仅是诗的国度,还是一个礼仪之邦。
乙:读了《论语》,才知道何为君子。
甲:读了《三字经》,才知道何为孝敬。
乙:读了《弟子规》,才知道何为圣人。
《论语》(10人)(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古诗活动方案

古诗活动方案引言:古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诵读古诗,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修养和审美能力。
为了进一步弘扬古诗文化,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我们将组织一场古诗活动。
这个方案将介绍活动的目的、内容、时间安排和参与方式,以便广大师生参与和支持。
一、活动目的:1. 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 增加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和认同感。
3. 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4. 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二、活动内容:1. 古诗诵读比赛:根据学生的年级和水平组织不同层次的古诗诵读比赛。
根据选定的古诗进行朗诵,并根据表现进行评分。
2. 古诗创作展示: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古诗作品,并展示在活动期间的展板或墙壁上。
3. 古诗鉴赏讲座:邀请专业的古诗鉴赏老师进行讲座,介绍古诗的背景、艺术特点和韵律结构,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
4. 古诗文化展览:组织学生志愿者进行古诗文化展览,展示与古诗相关的书籍、工艺品和文化传统。
同时,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与古诗有关的手工制作活动,如剪纸、字画等。
三、活动时间安排:1. 活动生成:确定活动时间,向全校师生宣传活动。
2. 报名阶段:学生报名参与比赛和创作展示。
3. 筹备阶段:组织专家进行讲座、搜集古诗文化的相关材料和展品。
4. 比赛阶段:按年级和层次进行古诗诵读比赛。
5. 展览阶段:设置展览场地,并将学生创作的古诗作品进行展示。
6. 结束阶段:评选出优秀作品和表现,并进行颁奖仪式。
四、参与方式:1. 学生报名参加古诗诵读比赛。
2. 学生参与古诗创作并提交作品。
3. 学生自愿参与古诗鉴赏讲座和文化展览志愿者。
结论:通过这样的古诗活动,我们可以激发学生对古诗文化的兴趣,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
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古代文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欣赏古诗的过程中感受美的力量,培养审美情趣和艺术欣赏能力。
同时,通过参与和合作,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也能够得到加强。
诵读经典传承文化班会教案设计

诵读经典传承文化班会教案设计品鉴经典,享受国学,传承文化,提高自身素养,增加文化底蕴。
下面我给大家带来的是诵读经典传承文化班会教案五篇,欢迎查阅!诵读经典传承文化班会教案1第一环节牛刀初试宋·苏轼《送欧阳主簿赴官韦城》诗:“读遍牙签三万轴,欲来小邑试牛刀。
”比方有大本事的人,先在小事情上显示一下身手。
也比方有力量的人刚开头工作就表现出才能本环节即所谓必答题。
重在考察大家对国学学问常识的把握。
我们会将预备好的必答题分为5组,由参赛小组按挨次分别在5组题目中进行选择每组中共有7道题目,题目类型以选择题为主。
每个小组选出1名代表,进行答题,答对1题得1分,答错或不答不得分也不扣分。
在本环节中,小组代表可以询问本小组其他同学,或者选择请电脑去掉一个错误答案,环节结束后,将会有特约嘉宾对答错的题目进行讲解和点评。
依据各小组答题得分状况,公布成果和第一环节名次状况其次环节高山流水高山流水”最先出自《列子•汤问》传奇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悟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
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
后用“高山流水”比方知音或知己。
本环节即谁来比划谁来猜。
在国学学问积累的基础上考验大家描述力量以及队友之间的默契程度。
本环节将会有3种难度可供选择。
即10分题20分题和30分题,每个分值的题目均为10个但难度不同,选择挨次按第一环节后名次倒序进行,即分数落后的小组先行选择,然后依次进行。
竞赛需要2名参赛队员完成,A通过肢体和语言进行描述,描述中不能使用口型,假如描述中消失屏幕上相同字即视为无效,下面的组员原则上不能进行提示和干扰。
规定时间为1分半钟,在规定时间内根据每组答题状况进行计分【如10分题,猜对一道得1分,20分题猜对一个得2分。
】第三环节破釜沉舟《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已杀卿子冠军(楚军统帅宋义),威震楚国,名闻诸侯。
乃遣当阳春、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漳河),救钜鹿。
唐诗宋词的班会

关于唐诗宋词的班会大全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关于唐诗宋词的班会诗文内容,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一.关于唐诗宋词的班会题龙阳县青草湖唐温如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星梦压星河。
初唐的《春江花月夜》,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与之相对应的另一首唐诗,晚唐诗人唐温如唯一的传世之作《题龙阳县青草湖》,好像可以作为晚唐诗歌的一个清爽点缀。
关于,历史上没有只言片语的记载。
这首诗就像是他的一幅自画像,读过之后诗人的风貌清楚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诗题中的龙阳县,即今日湖南汉寿。
青草湖,即今洞庭湖的东南部,因湖的南面有青草山而得名。
试题中说青草湖,而诗中又写为“洞庭”,是由于两水相连相通的原因。
这是一首极富艺术共性的纪游诗。
开首两句,诗人把对历史的追忆与对眼前壮阔的自然景色的描绘奇妙地结合起来,以虚幻的神话传递出真实的感情:在秋风飒飒、广袤无垠的洞庭湖上,泛起层层白波,让人不由想起白发湘君的形象。
传奇湘君闻帝舜死于苍梧之野,啼竹成斑,那是够悲切了;而今萧瑟的秋景,也使漂亮的湘君一夜白发,洞庭秋色是多么触目惊心。
后两句则是对梦的描述,醉酒之后的诗人感觉似乎是在银河里荡波,梦境里留下的是无尽的惆怅。
布满浪漫主义颜色,笔调轻灵,无一粘笔,是这首诗在艺术上的主要特色。
诗人着意于真情实感的表现,并不拘泥于形貌,因而写来不拘一格,超尘脱俗。
古代写梦的诗歌不少,象这首诗歌写得清爽秀丽而又含蓄丰富,无论写景叙梦,诗境之缥缈奇幻,构思之新奇独特,为前人诗作少见。
望洞庭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中一青螺。
历来描写洞庭景色的诗文许多,要写得别开生面、独树一帜是非常不易。
刘禹锡这首《望洞庭》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把千里洞庭尽收眼底,抓住最有代表性的湖光和山色,轻轻着笔,配以丰富的想象、奇妙的比方,把洞庭美景再现纸上,表现出惊人的艺术功力。
朗诵古诗主题班会教案3篇

朗诵古诗主题班会教案3篇朗诵古诗主题班会教案3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我整理的朗诵古诗主题班会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朗诵古诗主题班会教案1活动目的本次唐宋诗词朗诵竞赛,旨在引起学习传统文化的浓烈兴趣,领略古典诗词的无穷魅力,从而激发对伟大祖国的挚爱之情。
活动准备先从学生假期背诵的唐宋诗词中整理出一百首脍炙人口的佳作;学生每组选出三名参赛选手;主持人、老师制定比赛规则。
活动时间:20xx年11月26日活动过程主持人甲:唐宋文坛,百花争艳,千姿百态,唐诗宋词更是绰约不凡,独领风骚。
它们画面形象,意境宏大,语言凝练,音韵优美。
主持人乙:唐宋诗词虽篇幅短小,然画面明晰:有的清新,犹如淙淙泉水欢腾跳跃;有的壮阔,犹如奔涌的长江狂泻不已;有的火热,犹如爆发的火山烧灼万物;有的晦暗,犹如漫天的飞沙遮天蔽日。
主持人甲:唐宋诗词虽讲求音律,但内容丰富:有的借景抒情,赞美山川,歌唱生活;有的寓情于事,揭露黑暗,鞭挞时弊。
主持人乙:诗词的创作风格更是精彩纷呈:有的朴实自然,不事雕饰;有的富丽浪漫,浓抹盛妆;有的深沉悲壮,直抒胸臆。
主持人甲、乙:让我们一起走进唐宋诗词的世界,尽情享受其无穷的魅力吧! “朗诵唐宋诗词·感悟传统文化”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主持人甲:苏轼,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开创了豪放词派,《念奴娇赤壁怀古》便是千古传诵的佳作。
请第一组选手朗诵。
主持人乙:李商隐,唐代诗人,他所特创的“无题”诗,大多以爱情为题材,情思缠绵,辞藻精辟,读来令人回味不已。
请第二组选手朗诵《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主持人甲:“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是啊,春光依然如此秀丽,但时世已今非昔比——这是诗人杜牧的无限感慨。
杜牧,生活在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的晚唐时期,从青年起就关心国事,多写社会政治题材。
小组诗词诵读活动方案策划

小组诗词诵读活动方案策划为了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继承,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语言表达能力,我们计划开展一次小组诗词诵读活动。
以下是活动方案的策划。
一、活动目标:1. 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自信心;2.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朗诵技巧;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互助意识。
二、活动内容:1. 选题:选择一些经典的古诗词作为诵读的内容,包括唐诗宋词、元曲等;2. 组建小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人数不超过5人,每个小组选择一首诗词进行诵读;3. 学习和准备:学生在小组内共同学习和准备所选的诗词,包括诗词的背诵、理解和朗诵技巧的提升;4. 排练和指导:老师对每个小组进行定期的排练指导,帮助学生提高朗诵的效果和整体表现力;5. 诵读比赛:在活动结束前,组织一次小组间的诵读比赛,评选出最佳表现的小组。
三、活动步骤:1. 宣传和组织:在学校内宣传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并组织学生报名参加;2. 选题和分组:老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选定一些经典的古诗词,并将学生分成小组;3. 学习和准备:学生在小组内共同学习和准备所选的诗词,老师可以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料和指导;4. 排练和指导:老师定期组织小组排练,并提供指导和反馈意见;5. 诵读比赛:在活动结束前,组织一次小组间的诵读比赛,评选出最佳表现的小组,并给予奖励和表彰。
四、活动评估:1. 学生反馈:在活动结束后,收集学生对活动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活动的看法和建议;2. 教师评估: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活动效果,对活动进行评估和总结,以便今后的改进。
通过这次小组诗词诵读活动,我们希望能够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朗诵技巧,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互助意识。
我们相信,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将能够更好地感受和理解古诗词的魅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背诵经典诗词主题班会PPT课件

诗词学习小贴士
阅读积累
多读古典诗词作品,了解词语用法、格律等。
勤加练习
通过抄写、背诵训练,提高记忆力和表达能力。
互动交流
和他人分享心得,激发灵感,增进对诗词的理解。
积极思考
深入研究诗词的创作背景和蕴含的哲理。
结束语与总结
通过学习和欣赏经典诗词,我们不仅能够领略到诗词的优美韵律和丰富内涵,更能从中汲取智慧和营养,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审美情操。让我们一起珍惜这些文化瑰宝,学习和传承这些精神财富,在生活和学习中不断地运用和创作,让诗词成为我们追求高尚情操和美好生活的源泉。
丰富语言表达
诗词蕴含丰富的情感和意蕴,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使语言更加优雅动人。这样的交流会让人印象深刻。
大家一起来背诵诗词
让我们一起在这温馨的图书馆里,聚集在舒适的座位前,共同诵读中华文化瑰宝——那些代代相传的经典诗词。跟随着古老的韵律,品味文字间的意境与韵味,感受诗歌的魅力。让我们共同探寻诗词背后的文化内涵,领略它们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诗经》
中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记录了先秦时期的民歌和宫廷诗歌,展现了古代先民的情感世界。
《唐诗三百首》
收录了唐代著名诗人的脍炙人口的诗作,可以一窥中华诗歌的巅峰时期。
《宋词三百首》
汇集了宋代最富代表性的词作,突出了词与乐的结合,体现了古人的审美情趣。
《古今诗词百家精选》
从先秦到明清,包括各个朝代的经典诗词,展现了中华文学的悠久历史。
学习古典诗词可以陶冶性情,增强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力和欣赏能力。
重拾文化遗产
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学习经典作品有助于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提升思维能力
诗词的语言含蕴丰富,解读它们可以拓展思维,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小学诵读经典主题班会教案

小学诵读经典主题班会教案篇一:经典诗文诵读主题班会“诵读经典快乐成长”主题班会一、活动目的(一)通过活动,使学生懂得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蕴涵着丰富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让学生知道孝敬父母,尊敬长辈、诚实守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队员们如何学习,如何生活,如何做事的良好习惯和尊敬师长,爱护他人的良好品质。
二、活动准备收集并背诵古诗文和三句半。
三、活动过程(一)引入并宣布本次活动主题主持人:同学们,从我们入学第一学期开展背诵古诗文活动到现在诵读弘扬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以来,诵读的声音便不绝于耳。
通过学习吟诵,使我们知道了祖国的山川河流,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同时,也提高了我们的品德修养。
今天我们班举行古诗文诵读主题班会,愿我们民族优秀文化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成为伴随我们成长的良师益友。
(二)班主任简单介绍中国诗文同学们都知道,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韵律和谐,节奏感强,易读易记,它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因此,大家都爱听古诗文故事,爱诵古诗、背古诗。
(三)讲唐诗宋词故事、诵古诗1.课件播放师:遥望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重礼仪,德至上,是我们的优良传统。
是古代传统的启蒙课本。
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经典。
今天,我们悉心选择了这本书里的内容,作为我们本次活动的载体。
2.演示相关内容师:看到这些内容,我们便感到肩上多了一份责任,继承祖先的传统文化,作为炎黄子孙,我们责无旁贷。
弘扬民族精神,作为龙的传人,我们义不容辞。
(四)学生诵读:相关内容(五)小结用来结束这次班会: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初。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六)班主任总结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深深体会到在我们心中已经不仅仅是一本书了,它已经成为照亮我们前程的一盏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