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集输》课程综合复习题

合集下载

油气集输工学生复习试题库.

油气集输工学生复习试题库.

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油气集输(脱水)工复习试题库一、单项选择题一1. 一般原油中的平均含碳量为()A.11%~14%B.40%~50%C.65%~71%D.84%~87%2. 原油按其相对密度分类,当d415.6<0.83时,属于()原油。

A.重质原油B.中质原油C.轻质原油D.轻质油3. 已知某原油运动粘度为28.0m2/s,密度为860kg/m3,其动力粘度是()pa·s。

A.888.00B.30.71C.0.0326D.240804. 原油的比热一般为()kJ/(kg·℃)。

A.0.5B.1.0C.1.5D.2.05. 原油的低发热值一般为()Kj/kg。

A.10350B.28700C.43600D.608006. 将1kg的物质温度升高1℃时所需要的热量,称为该物质的()A.比热容B.热阻C.热量D.热值7.原油的比热容大约是水的比热容的()倍A.0.5B.1.0C.1.5D.2.08. 大庆原油的闪点为38℃,属于()类易燃品A.ⅠB.ⅡC.ⅢD.Ⅳ9. 油品蒸汽压是衡量油品()的重要指标A.易燃性B.易爆性C.挥发性D.流动性10. 当油气浓度高于爆炸上限时,遇到火源会()A.爆炸B.燃烧C.气化D.无反应11. 长输管线的组成可分为()大部分A.2B.3C.4D.512. 输油站的主要任务是()A.接收油田来油B.供给用户用油C.给油加热加压D.给油计量化验13.加热炉燃料产生的热量,通过()传给被加热介质A.辐射B.对流C.炉管D.传导14. 加热炉点火时,人要站在点火器的()A.正面B.侧面C.上面D.下面15. 使用火把点加热炉时,把火把点燃后放在燃烧器下方()处A.10mB.10dmC.10cmD.10mm16. 加热炉运行正常,烟囱应()A.冒黑烟B.冒黄烟C.冒白烟D.不见烟17. 加热炉运行中,应控制调节火焰长度,不允许超过炉膛长度的()A.1/4B.1/3C.1/2D.2/318. 管道系统中,一般将原油的间接加热系统的装置称之为( )A.方箱炉B.加热炉C.热煤炉D.管式炉19. 热媒系统是指给()提供一定的压力能和热能,使其在系统中循环的设施A.原油B.热媒C.燃油D.热水20. 热媒系统主要由()、热媒预热器、热媒罐、热媒加热炉组成A.热媒泵B.换热器C.氮气罐D.空压机21、原油低含水分析仪是依据原油和水的()有较大差异的特性制成的。

(完整word版)油气集输试题考试题

(完整word版)油气集输试题考试题

科目编号: 座号:甘肃电大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6月期末考试级 专业《油气集输》试卷核分人签名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计20分)1.提倡密闭集输流程的目的不是为了( )。

A 为了减少蒸发损耗B 为了减少污染环境C 为了充分地利用地层能量D 为了彻底脱出原油中的气体 2. 把硫含量高的原油称为( )。

A 酸性原油B 硫化原油C 硫性原油D 高硫原油3. 气液相平衡常数Ki 的物理意义是( )。

A 在一定条件下,气液平衡时,体系中i 组分在气相与液相中质量浓度之比B 在一定条件下,气液平衡时,体系中i 组分在气相与液相中体积浓度之比C 在一定条件下,气液平衡时,体系中i 组分在气相与液相中的百分比浓度之比D 在一定条件下,气液平衡时,体系中i 组分在气相与液相中摩尔分数之比 4. 下列关于混输管路的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流型变化多B 存在相间能量交换和能量损失C 存在传质现象和作用力D 流动稳定5. 油气分离效果好的标准是( )。

A 气相收率高、液相收率低,气相密度大、液相密度小B 气相收率低、液相收率高,气相密度小、液相密度小C 气相收率低、液相收率高,气相密度小、液相密度大D 气相收率高、液相收率低,气相密度小、液相密度小 6. 立式分离器中,油滴能沉降的必要条件是( )。

A 油滴沉降至集液部分所需要的时间应大于油滴随气体流过重力沉降部分所需要的时间B 油滴沉降至集液部分所需要的时间应等于油滴随气体流过重力沉降部分所需要的时间C 油滴沉降至集液部分所需要的时间应小于油滴随气体流过重力沉降部分所需要的时间 7. 原油乳状液的主要理化性质有( )。

A 粘度、分散度、温度、电学性质和稳定性B 粘度、界面张力、温度、油水包容状态和稳定性C 粘度、分散度、密度、电学性质和稳定性D 界面能、表面活性、密度、油水包容状态和稳定性 8. 形成稳定乳化液的必要条件不包括( )。

A 系统中至少存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B 要持一定的温度C 有激烈的搅拌过程D 有乳化剂存在9. 电脱水器有直流和交流两种电场,它们的脱水原理主要是( )。

油气集输复习大全

油气集输复习大全

第一章:概述1.油气集输的主要工作任务包括哪些?(1)气液分离(2)原油脱水(3)原油稳定(4)天然气净化(5)轻烃回收(6)污水处理(7)油气水矿场输送2.集输产品有什么?(1)原油(2)天然气(NG)(3)液化石油气(LPG)(4)稳定轻烃3.根据降粘方式不同,油气集输流程分为哪几种?(1)加热集输流程(2)伴热集输流程(3)掺和集输流程(4)不加热集输流程4.集气流程有哪些?(1)枝状集气管网(2)环状集气管网(3)放射状集气管网5.原油的主要元素组成?C,H,O,N,S。

6.干气(贫气):甲烷含量高于90%,天然汽油含量低于10ml/m³的天然气。

7.湿气(富气):甲烷含量低于90%,天然汽油含量高于10ml/m³的天然气。

第二章油气分离8.按照分离机理不同,油气分离的方法有哪些?(1)重力分离(2)碰撞分离(3)离心分离9.分别解释相平衡,泡点,露点,蒸汽压?(1)相平衡:在一定的条件下,当一个多相系统中各相的性质和数量均不随时间变化时,称此系统处于相平衡。

此时从宏观上看,没有物质由一相向另一相的净迁移,但从微观上看,不同相间分子转移并未停止,只是两个方向的迁移速率相同而已。

(2)泡点:液体混合物处于某压力下开始沸腾的温度,称为在这压力下的泡点。

(3)露点: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开始从气相中分离出第一批液滴的温度。

(4)蒸汽压:一定外界条件下,液体中的液态分子会蒸发为气态分子,同时气态分子也会撞击液面回归液态。

这是单组分系统发生的两相变化,一定时间后,即可达到平衡。

平衡时,气态分子含量达到最大值,这些气态分子撞击液体所能产生的压强,简称蒸汽压。

10.压力对液相量的影响规律?11.温度对液相量的影响规律?12.油气分离效果的衡量标准?(1)储罐中原油的收率(2)储罐中原油的密度(3)储罐中原油的组成是否合理(4)天然气的组成是否合理(5)天然气的输送压力13.油气分离的方式?(1)一次分离(2)连续分离(3)多级分离14.多级分离与一次分离有哪些优势?(1)多级分离所得的储罐原油收率高(2)多级分离所得的原油密度小(3)原油组成合理,蒸汽压低,蒸发损耗少,效果好(4)多级分离所得天然气数量少,重组分在气体中的比例少(5)多级分离能充分利用地层能量、减少输气成本,并且降低气体的净化费用15.分离效果的影响因素?(1)石油组成(2)分离级数(3)分离压力(4)分离温度16.油气分离设备的分类?(1)卧式分离器(2)立式分离器(3)球形分离器17.油气分离设备的基本结构?(1)入口分流器(2)分离部分(3)除雾部分(4)液面控制机构(5)压力控制机构18.油气分离设备各结构的原理及作用?入口分流器:减小流体动量,有效地进行气液初步分离;尽量使分出的气液在各自的流道内分布均匀;防止分出液体的破碎和液体的再携带。

集输复习习题

集输复习习题

中国石油大学课程复习一、填空题1 2 0.40.5 倍,否则集输系统工况的变化将影响油井产量的稳定。

3、多元体系的相特性不同于一元体系,其饱和蒸汽压的大小和与气化率有关,通常把泡点压力称为该多元混合物的真实蒸汽压。

4、油气分离的基本方式基本上可分为和三种。

5、油气分离器按外形一般分为6、油气分离中起碰撞和聚结分离作用的部件称除雾器,除雾器应能除去气体中携带的粒径为 10—100 微米的油雾。

7、和 8、形成稳定乳状液必须具备的条件:、剂的存在。

9、电脱水只适宜于要求不超过30%,否则易产生电击穿现象。

10、原油稳定的方法基本上可分为:11 天然气净化、轻烃回收。

12、理想体系中平衡常数i/xi=pi0/pi,它是体系压力和温度的函数。

13、某油田采用三级分离,一级分离压力为0.9Mpa(绝对),末级分离压力为0.1MPa(绝对),各级间压力比R为14、按管路内流动介质的相数,集输管路可分为和相流。

15、气液两相流的处理方法有和三种模型。

16、弗莱尼根关系式在计算倾斜气液两相管流的压降时认为:由爬坡引起的高程附加压力损失与线路爬坡高度总和成正比。

17、原油和水构成得乳状液主要有两种类型:《油气集输》第 1 页共 7 页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应用技术学院中原油田双学历班《油气集输》课程复习油型乳状液。

此外,还有多重乳状液等。

18、加热脱水。

19、沉降罐中的油水分离主要依靠2022、油气分离主要包括23、影响平衡气液相比例和组成的因素是和度。

24、管路沿线存在起伏时,不仅激烈地影响着两相管路地流型,而且原油大量地聚积在低洼和上坡管段内,使气体的流通面积减小,流速增大,造成较大的摩擦损失和滑移损失。

25、原油中所含得水,通常以26、通常,乳化水靠加或分离。

28、雷特蒸汽压测定时,蒸发空间与油品的体积比为。

29、分离器的工艺计算通常应从两方面进行计算,以确定其工艺尺寸。

30、油气分离器按实现分离主要利用的能量分为和式。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集输总复习资料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集输总复习资料

第一章1、油气田生产对集输系统的要求油气田生产是由开发、开采和油气集输等环节构成。

油气集输是油气田生产中很重要的生产阶段,无论新油气田的开发建设,还是已开发油气田的调整改造,油气集输必须适应油气田生产全局的需要。

1、满足油田开发和开采的要求根据油藏类型、储层岩石物理性质、油藏流体物理性质、地质储量和可采储量、驱动能力和驱动方式等特点,由地质和油藏工程师提出合理的开发设计,由采油工程师制定开发方案,确定相应的采油措施,由此确定相应的集输系统(生产规模、工艺流程、总体布局)以及相应的工程内容,从而保证采输协调、生产平稳,促进油田的开发和开采。

油田生产的特点是连续的、又是不均衡的,主要原因在于:a.油井数量增加,含水量上升,产液量增加;b.自喷井间歇自喷或改抽;c.个别抽油井改为注水井;d.生产层系调整,油品物性发生变化。

2、集输系统能够反映油田开发和开采的动态油田开发和开采的变化,反映到地面集输系统中就是:油、气、水产量、出砂量、气油比、气液比、井的油压和回压、井流温度、压力等参数的变化。

油气田开发和开采这一动态变化的生产特点,要求油气集输系统的工程设施随之作出相应的调整,要考虑能以地面设施的少量变化去适用油田开发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要求。

同时利用这些基础信息,使油藏工作者能加深对油藏的认识,适时调整油田开发设计和各油井的生产制度。

3、节约能源、防止污染、保护环境油气田是能源的生产基地,也是一个能耗大户(需要消耗大量电力),所以应考虑节能的方法。

a.充分利用自喷井、抽油井的能量,减少转油环节,在有条件的油田提高第一级的分离压力,减少动力消耗;b.流程密闭,降低损耗;c.充分收集和利用油气资源,生产稳定原油、干气、液化石油气、天然汽油等产品,减少油田生产的自耗气量;d.采用先进高效的处理设备,如高效分水设备、高效注水泵等。

4、集输系统应安全可靠,并有一定的灵活性集输系统的生产运行是连续的,无论哪一个环节发生故障都会或多或少地对全局生产产生影响;另外,油田地域大,点多、面广、线长,抢修困难,要求集输系统简单、可靠、安全。

《油气集输工程及设备》超详解期末复习题库习题及答案

《油气集输工程及设备》超详解期末复习题库习题及答案

《油气集输》作业习题及答案2016 年编制绪论一、填空1. 在油井井口到集中站之间有不同级数的站场,流程内只有(集中处理站)的称一级布站,三级布站有(计量站)、(接转站)和(集中处理站)。

2.集气站主要功能是脱出气体中夹带的(凝液)、(水)和(机械杂质),对各气井进行计量。

3. LNG代表的意义是(液化天燃气)。

4.油气集输系统的功能是:将分散在油田各处的油井产物加以收集;分离成(原油)、(伴生天然气)和(采出水);进行必要的(净化)、加工处理使之成为油田商品以及这些商品的储存和外输。

5.填充如下图所示的油气生产工艺系统中空格中(1)~(5)的名称(1) 胶酸气、脱水;(2)NGL 回收;(3)脱水、脱盐;(4)原油稳定;(5)水处理6.填充如下图所示的油气集输系统生产流程中的(1)~(5)名称(1)计量站;(2)联合站;(3)合格原油;(4)合格天然气;(5)合格的水或砂7. 油气集输研究的对象是(油气田内部原油、伴生天然气的收集、加工和运输)。

8. 天然气的露点温度是指(一定压力下,降低温度出现第一滴液体时的温度)。

最高输送压力下天然气的露点要求(低于输气管埋深处最低环境温度5℃)。

9.油气集输流程是油气在油田内部流向的过程,主要包括(油气收集、油气加工处理、油气输送和储存)等环节。

10. 三级布站集输流程是指(计量站、接转站、联合站);二级布站集输流程是指(计量站、联合站);一级布站集输流程是指(计量阀组分井计量、联合站)。

二、简答1.油气集输系统的功能是什么?2.不加热集油流程的特点和适用条件。

3.单管加热集油流程的适用条件。

4.掺热水集油流程的适用条件。

5.三管热水伴热集油流程的适用条件。

6.油气集输系统的三脱、三回收是指什么?7.简要阐述油气集输系统的主要工作内容。

8.简述油气集输流程设计的主要原则。

9. 阐述油田联合站的主要工作内容。

10.三级布站集输流程中接转站的主要任务是什么?1.油气集输系统的功能是什么?【答】将分散在油田各处的油井产物加以收集;分离成原油、伴生天然气和采出水;进行必要的净化、加工处理使之成为油田商品以及这些商品的储存和外输。

油气集输题

油气集输题

一、名词解释1、密闭集输:指在原油集输的“三脱三回收”过程中减少转油和转接环节,减少原油轻质成分损耗的集输方式。

2、平衡常数:表示在一定的条件下,汽液两相平衡时,体系中组分i 在汽相与液相中分子浓度之比。

3、滑差:一般情况下,混输管路中气相速度和液相速度是不相等的,两者的差值称为滑差。

4、电分散:在电脱水过程中,当电场强度过高时,椭圆形水滴两端受电场拉力过大,以致将一个小水滴拉断成两个更小的水滴的现象称为“电分散”。

5、原油稳定:为了降低油气集输过程中的原油蒸发损耗,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将原油中挥发性强的轻烃比较完全的脱除出来,使原油在常温常压下的蒸气压降低,称为原油稳定。

6、小呼吸损耗:对存储未稳定原油的常压固定顶油罐来说,因为昼夜温差引起的罐内油气呼吸损耗,称为小呼吸损耗。

7、天然气的水露点:在一定的压力下,与天然气饱和含水量相对应的温度称为天然气的水露点。

8、破乳剂:经人工合成的能使原油和水形成的乳状液遭到破坏的表面活性物质,称为破乳剂。

9、携带效应:在多元体系中,运动速度较高的轻组分分子,在分子运动的过程中,与速度低的重组分分子相撞击,使前者失去了原来可以使其进入汽相的能量,而后者获得能量进入汽相。

这种现象称为携带效应。

10、电泳聚结:在电脱水的电泳过程中,由于水滴在电极区附近密集,增加了水滴碰撞合并的机率,使原油中大量大水滴主要在电极区附近分出,这过程中水滴的碰撞、合并称为电泳聚结。

二、填空1、集输流程的分散和集中程度主要表现在量油和分离两个环节上。

2、小站流程管网的形状是分散状。

3、萨尔图流程不能长期适用油田生产的原因是:油井井场要完成加热、计量任务后,才能进行收集。

4、低渗油田可以采用掺活性水注水工艺流程。

5、常规污水处理工艺是:部分污水回掺到沉降罐入口,部分打入井内用作掺水降粘。

6、高效油气集输的总体目标是:即要满足油田开发和开采的要求,又要注意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方便管理、安全运行,并要“少投入,多产出”提高经济效益。

油气集输

油气集输

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电脱水的原理,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电脱水适合于油包水和水包油型乳状液。

B、电法脱水不适合处理含水率较高的油包水型乳状液,否则容易电击穿。

C、脱水器的压力应高于原油饱和蒸汽压1.5kg/cm2,以免气体析出。

2、形成稳定乳化液的必要条件不包括( B )A、系统中至少存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B、保持一定的温度;C、有激烈的搅拌过程;D、有乳化剂存在。

3、对于轻组分含量高的原油宜采用(A )的原油稳定工艺。

A、加热闪蒸分离法;B、负压闪蒸分离法;C、大罐抽气法;D、多级分离法4、弗莱尼根关系式在计算倾斜气液两相管流的压降时认为由爬坡引起的高程附加压力损失成正比的是。

(C )A、管路爬坡的倾角B、起终点高差C、线路爬坡高度总和5、油气分离效果好的标准是:( D )A、气相收率高、液相收率低,气相密度大、液相密度小;B、气相收率高、液相收率低,气相密度小、液相密度小;C、气相收率低、液相收率高,气相密度小、液相密度大;D、气相收率低、液相收率高,气相密度小、液相密度小。

6、合格原油的含水率。

(A)A、≤1%B、≤2%C、≤3%D、≤5%7、商品原油的含盐量为。

(A)A、≤50g/m3B、≤60g/m3C、≤70g/m3D、≤80g/m38、最高输送压力下天然气的露点应低于输气管埋深处最低环境温度。

(B)A、3℃B、5℃C、8℃D、10℃9、商品天然气硫化氢的含量是。

(B)A、≤10g/Nm3B、≤20g/Nm3C、≤30g/Nm3D、≤50g/Nm310、商品液化石油气体积含水量是。

(D )A 、≤20g/m 3B 、≤30g/m 3C 、≤40g/m 3D 、≤50g/m 311、我国计量气体体积采用的标准状态是。

(A )A 、压力1atm 、温度20℃B 、压力1atm 、温度60°FC 、压力1atm 、温度273KD 、压力2atm 、温度20℃12、当水的相对密度为1时,水的°API 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气集输》课程综合复习题
一、填空题
1、油田常用的集输流程为:油井→(1)站→(2)站→(3)站→矿场油库,这种布站方式称三级布站;若油井能量较大,可取消其中的_(4)站,此时的布站方式称为二级布站。

(课件:绪论及油气集输流程)
2、一元体系的蒸汽压与体系的温度有关,二元体系的蒸汽压与(5)和(6)有关。

(课本107,109;课件:油气性质和基础理论)
3、卧式油气分离器的正常液面,应按(7)确定。

(课本:第四章气液分离)
4、在贝格斯-布里尔压降梯度计算公式里,管路的总压降梯度为(8)、(9)和(10)之和。

(课本183,184:第三章矿场集输管路第三节油气混输管路)
5、影响原油乳状液粘度的主要因素为:(11)、(12)_、(13)、(14);其中(15)和乳状液粘度呈现较为复杂的关系;原油乳状液一般具有(16)流体的性质。

(课本:第五章原油处理第一节原油乳状液)
6、自喷井、气举井的回压为工程适应期间最低油管压力的(17)倍,但不宜低于(18)(表压);抽油井回压不高于(19)(表压)。

(课件绪论23页)
7、三相分离器中油气水的分离过程主要包括(20)、(21)和(22)三部分。

8、管路沿线存在起伏时,不仅激烈地影响着两相管路地流型,而且原油大量地聚积在低洼和上坡管段内,使气体的流通面积减小,流速增大,造成较大的(23)和(24)损失。

(课本194)
9、原油中所含的水,通常以(25)、(26)两种形式存在于原油中。

油水所形成的乳状液主要有(27)和(28)两种类型,可以用(29)、(30)、(31)、(32)方法来鉴别。

(课本278,279,课件第五章第九页)
10、我国对原油稳定深度的要求是(33)和(34)。

(课本333)
11、试列出原油脱水的五种方法:(25)、(26)、(27)、(28)和(29)。

(课本289)
12、分馏稳定依据(30)原理进行的。

(课本350)
13、闪蒸按操作压力分为(21)、(22)和_(23)三种流程。

(课本338)
14、油水乳状液的类型可用(24)、(25)、(26)和(27)等方法确定。

(课件第五章第9页)
二、判断题
1、若把高压高产自喷井与低压低产自喷井用一根集油管串接起来,对低压低产自喷井的产量影响较大。

()(课件:绪论及油气集输流程)
2、在两相混输管路计算中引入折算系数的目的是把求两相管路的摩擦压降问题转化为求折算系数的问题。

()(课本169:第三章矿场集输管路第三节油气混输管路)
3、乳状液的pH值增加,其稳定性变好。

()(课本:第五章原油处理第一节原油乳状液)
4、电场强度施加过大是电脱水产生电分散现象的主要原因。

()(课本311:第五章原油处理第二节原油处理的基本方法——静电处理)
5、在常规气液分离工况下,也有可能发生反常凝析或反常蒸发现象。

()(课本111)
6、油滴的沉降速度与油滴直径有关,直径越小,沉降速度越慢。

()(课本219)
7、弗莱尼根关系式在计算倾斜气液两相管流的压降时认为:由爬坡引起的高程附加压力损失与起终点的高度差成正比。

()(课本194)
8、内相颗粒的分散度越高乳状液越稳定。

()(课本285)
9、闪蒸法和分馏法都是利用原油中轻重组分挥发度不同来实现从原油中分离出C1~C4组分,从而达到降低原油蒸汽压的目的。

()(课本338,351)
10、二元体系的蒸汽压仅与体系温度有关。

()(课本109)
11、一定温度下,某固定组成的石油体系的系统压力等于该温度下的泡点压力,则该体系处于气液相平衡状态。

()(课本109)
12、破乳是原油脱水中的关键环节,目前破乳只能依靠化学方法实现。

()(课本289)
三、选择题
1、以下哪项不是油气集输设计的评价标准有()
A. 可靠性
B. 适用性
C. 创新性
D. 经济性
(课件:绪论及油气集输流程)
2、弗莱尼根关系式在计算倾斜气液两相管流的压降时认为:由爬坡引起的高程附加压力损失与成正比。

A.管路爬坡的倾角
B.起终点高差
C.线路爬坡高度总和
(课本:第三章矿场集输管路第三节油气混输管路)
3、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C)
A. C3
B.C4
C. C3、C4
D. C5+
4、分离器中气体的允许流速通常是根据重力沉降部分分出粒径大于微米油滴要求来确定的。

()(课本237)
A.150 B.100 C.50 D.10
5、卧式油气分离器的正常液面,应按下述何种方式确定为好:()(课本214)
A.按气液处理量的多少而定;
B.取容器直径的一半;
C.取容器直径的1/3;
D.取容器直径的2/3。

6、测定蒸汽压时,雷特蒸汽压测定器的空气室中的气体包括。

(课本90)
A.油气
B.油气和水蒸气
C.油气和空气
D.油气、空气和水蒸气
7、形成稳定乳化液的必要条件不包括()(课本280)
A.系统中至少存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
B.要持一定的温度;
C.有激烈的搅拌过程;
D.有乳化剂存在。

四、简答推导题
1、国家对商品原油的质量是如何要求的?(课件:绪论及油气集输流程)
2、流出分离器的原油中或多或少地带些气泡,试分析影响原油中带气的各种因素。

(课本232:第四章气液分离)
3、试画出分馏稳定的原则流程,并简要说明。

(第六章原油稳定)
4、已知:μ
ρ
ρ
μ
ρ
ρ
μ
=()
x x
f
g
g
f
g
l
+-
1求证:μβμβμ
=+-
g l
()
1
5、影响原油乳状液稳定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课本285,286)
6、什么是稳定深度?对稳定深度有何规定?(课本333)
7、规范规定:自喷井、气举井的回压为工程适应期间最低油管压力的0.4~0.5倍,但不宜低于0.4兆帕(表压),请简要说明以上规定的原因?(课本60)
8、简述管路起伏对两相管流的影响。

(课本191)
9、形成稳定乳状液必须具备得条件及防止生成地控制方法。

(课本280,283)
五、计算题
1、已知:某气液两相管路高差Z =10米,在管路平均温度和平均压力下ρl =880Kg/m 3;ρg =5.8Kg/m 3,上坡段β=0.1,H l =0.7;下坡段β=0.2,H l =0.3。

试求出爬坡管路的静压损失及下坡段所回收的能量。

(课本:第三章 矿场集输管路 第三节 油气混输管路)
2、某两相管路L=2000m ,D=500mm ,︒=4θ,在管路平均温度和平均压力下ρl =880Kg/m 3;
3,上坡段H l =0.7;下坡段H l =0.3。

试求出爬坡管路的静压损失及下坡段所回收的能量。

(课本194)
3、已知管长L =1000米,管内径d =0.081m ,在管路平均温度和压力下,原油流量Q l =
1.418×10-3m 3/s ,密度ρl =819.31kg/m 3,粘度μL =10×10-
3Pa ·s ;天然气流量为0.01777 m 3/s ,密度ρg =5.602kg/m 3,粘度μg =1.2×10-
5Pa ·s 。

试用杜克勒Ⅰ法计算两相水平管路压降。

(课件第三章32页)
4、已知:某卧式分离器圆筒部分有效长度10米,原油处理量为950m 3/h r ,要求原油在分离器内的停留时间为3分钟,气液界面控制在一半直径处,载荷波动系数β=1.5,假设出油口在分离器底部,试估算该分离器的直径。

根据课本235公式进行求解其中参数可参考课本223-225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