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生态学结课论文正文

合集下载

2024年林业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论文

2024年林业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论文

2024年林业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论文一、林业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林业生态修复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气候环境等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植树造林、恢复退化林地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逆性。

此外,森林还是重要的碳汇,通过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有助于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

环境保护对于维护人类健康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会对人类生活产生诸多负面影响,如空气质量下降、水资源短缺、生态系统失衡等。

通过加强环境保护,可以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环境质量,为人们的健康和生活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

二、林业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面临的挑战尽管林业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生态修复工程投入不足,缺乏长效的资金保障机制。

目前,许多地区的生态修复工程因资金短缺而难以持续开展,导致修复效果难以巩固。

其次,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善,监管力度有待加强。

一些地方存在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问题,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现象仍然存在。

此外,公众环保意识普遍较低,环保行为亟待提升。

许多人对环保问题的认识不足,缺乏参与环保行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应对策略与措施针对林业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面临的挑战,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与措施。

首先,加强政策引导与资金支持。

政府应加大对林业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建立长效的资金保障机制。

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修复工程,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格局。

其次,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强化监管力度。

应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同时,加强环境监管,建立严格的监管机制,确保环保法规得到有效执行。

此外,提升公众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通过宣传教育、科普活动等方式,提高公众对环保问题的认识和关注度。

鼓励人们采取绿色出行、节能减排等环保措施,培养绿色消费习惯,形成全民参与环保的良好氛围。

生态景观规划结课论文——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植物景观种植区域与环境适宜性分析

生态景观规划结课论文——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植物景观种植区域与环境适宜性分析

生态景观规划结课作业题目: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植物景观种植区域与环境适宜性分析1.目标分析根据植物的生长特性,植物的选择应与当地的土壤、水分、气候条件相适应,因此我们首先采取均匀步点的方法在公园内选取了16 个点并分别于 6 月份、10 月份,在各点量测了空气湿度、土壤成分、空气微生物含量、负离子浓度、声环境情况、CO2 浓度及温湿度等指标,了解当地的基础信息。

在确定目标的基础上,根据前文所提到的适宜性分析方法流程图,确定技术路线如下:2.因子选择与单因子图转化的过程,主要是根据各测量点所得的基础信息按照插值计算的方式生成整个区域的分析图。

图1 各单因子分析图经过数据转化,测量所得的数字信息被转化到了图纸之上,由上述分析图我们可以看出,各基础因子信息在图纸之上都有了清楚的显示,整个规划区域被划分成九个等级,显示出各个因子在整个区域的分布情况。

3.适宜性分析3.1 土壤适宜性分析利用图层叠加的方法,将土壤 PH分析图、土壤比重图、土壤全N 分析图、土壤容重分析图、土壤速效P 分析图、土壤速效K 分析图、土壤有机质含量分析图进行叠加,得到土壤适宜性分析图。

3.1.1 权重的计算以上各因子的重要性各不相同,需要对各因子在最后评价时赋权重。

各因子判断矩阵和计算的权重值如下:依次将其它土壤分析图做相应的整理 , 最终叠加后结果如下:打分(列/行)PH值全N 容重速效K 速效P 有机质权重W PH值 1 3/5 2 1/2 1/3 2/5 0.5278 0.0880 全N 1 2/3 1 3 2/3 1/3 2/7 0.7091 0.1182 容重 1/2 1/3 1 2/5 2/7 1/4 0.3344 0.0557速效K 2 1 1/2 2 1/2 1 2 1/2 1.2504 0.2084 速效P 3 3 3 1/2 1/2 1 3 1.6854 0.2809 有机质 2 1/2 3 1/2 4 2 1/3 1 1.4929 0.248810.7000 9.9216 16.0000 5.0667 4.2857 5.4357 6.0000 1一致性检验:0.0880 0.0695 0.1115 0.1042 0.0936 0.0995 0.5663 1.07300.1495 0.1182 0.1672 0.1389 0.0936 0.0711 0.7386 1.04160.0440 0.0394 0.0557 0.0834 0.0803 0.0622 0.3649 1.09120.1759 0.1773 0.1393 0.2084 0.5618 0.1244 1.3872 1.10940.2639 0.3545 0.1951 0.1042 0.2809 0.7464 1.9451 1.15410.2199 0.4136 0.2230 0.4168 0.0936 0.2488 1.6157 1.0823 最大特征值 6.5516 CI值0.1103 CR值0.0890 如果CR值<0.1,说明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否则重新给出判断矩阵图2 土壤适宜性分析图由上图我们可以看出,规划的整个区域被分成由浅至深的一系列颜色,颜色越深的地方,土壤价值越高。

森林保护论文有关森林保护的论文

森林保护论文有关森林保护的论文

森林保护论文有关森林保护的论文森林保护纵横谈摘要:保护森林不是一个人或一群人的责任,而是全社会所有人的责任,“护林防火,人人有责”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在森林保护方面采取的措施多种多样,就这一点谈谈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森林保护森林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一切生物的生长都需要氧气,而森林是天然的大氧吧,是二氧化碳的消耗库,森林能为人类提供不可替代的木材产品,能为人类产出多种多样的林副、山副产品,如:松籽、厥菜、猴头、蘑菇、木耳等;森林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对水库、河流、湖泊、池塘能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能防止沙土滑坡;能为人类提供薪炭等燃料;在沙漠地带能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减少沙化面积;在边防地区还起到了天然的军事屏障作用;还能提炼松脂油、茶树油、能在军事、医疗、工业、化学等不同领域发挥作用,森林提供的生态作用更是不容忽视的,凡是高级的旅游胜地都离不开森林,保护好现在的森林,使其发挥作用,才能使人“行走天地间,人在画中游”。

近年来国家各级政府都在森林保护方面做到了高度重视,各级林业主管部门也都有了大的行动,特别是我们国家在林业方面采取了重大的举措,实施了天保工程,森林生态补偿基金制度,划分了生态公益林,商品林等,进行了分类经营,使各种类型的森林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县级林业主管部门相继设立了森保部门,设专门局长进行管理,基层林场设立了主管场长,在森林管护、防火、林政、防治等方面,相应地增加了人力、物力、财力,因此看到了我们国家对森林保护的重视。

1 森林防火俗话说水火无情,火是森林的大敌,在林业的生产经营中,火是重中之重,1985年大兴安岭的一场大火,烧毁了近几万亩的森林,试想一下,这些森林需要我们几代人进行多少年的努力,才能造好成林。

那么火该怎样防呢?“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

江泽民同志曾提出这样的号召,这就说明了“防重于救”。

我们主要来谈“防”,主要是防止起火,首先要从人的思想意识行为上做起,这就要求我们注重宣传,可以充分利用广播、标语、警示牌、警示旗、宣传车等进行全面的宣传,来提高全社会人的森林防火意识,把森林防火的重要性,火灾发生后可能引起的负面影响宣传到每一个人,使人们在心里意识上能提高对森林防火的警惕性;其次,做好可燃物的“三清”工作,在每年的春秋防火期到来之前,清理好山里的闲散人员和各个副业点的多余人员,清理好地里的秸杆,防止农民点烧,清理好河套、山边的干物质和可能引起火灾的物质;第三,做好扑火人员的训练工作,可以在闲暇时间,对扑火队员进行培训,使他们能懂得扑火机具的原理,掌握风向对火情的影响,一旦发生火情,可以及时地扑灭,做到打早、打小、打了;第四,做好扑火机具的检修工作,对2号、3号工具做到数量足、实用性强,在一定范围内的火情,要做到一扑而就;第五,做好火情扑救的组织工作,设有专门的领导小组,对人员分配、前线指挥、给养运输、通讯联络、卫生救护等方面,都要有专人负责,这样才能做到火情一旦发生,扑救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森林业论文模板(10篇)

森林业论文模板(10篇)

森林业论文模板(10篇)1生态健康生态健康与生态系统健康应该是同一个定义:生态系统是一个庞大复杂的有机体;生态健康是指生态系统具有稳定和谐的组织结构、较强的活力和恢复力、畅通的生态流,对相邻的系统没有侵害作用。

显然,健康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理想状态,人类作为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主动介入生态健康管理,就是要维护生态系统的健康。

2森林健康森林健康是指森林生态系统具有稳定和谐的森林结构,较强的抗灾能力,并能为人类提供较多的生态服务功能和森林物质产品。

2.1森林健康管理森林健康管理,就是为了维护、促进或恢复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而采取的措施;森林健康管理的目的是提高森林生态系统抗逆能力,增强维持森林系统稳定性与和谐性,除去或避免系统中或系统外危害森林健康的因素,创建有利于森林生态健康的良好环境条件,使森林提供更多的服务功能。

2.2森林健康管理目标与措施森林健康管理的目标,就是通过森林健康管理,让不健康的森林逐步恢复健康,让健康的森林持续健康,让新培育的森林从开始就保持健康。

健康的森林应在森林经营管理的过程中,一些生物和非生物的因素不会威胁和影响到现在或将来森林经营管理的目标。

健康的森林生态系统能够在维持其多样性和稳定性的同时,又能持续满足人类对森林的生态、社会和经济需求。

森林健康经营要点是健康经营规划,把健康的思想贯穿到森林生态系统经营全过程:火险管理,包括可燃物处理、火险分级、杜绝野火、控制火烧等内容;林业有害生物管理;森林健康系统监测与评价,在全国建立森林健康监测计划,为国家制订政策提供森林状况和变化趋势的信息资料;人为促进的生态系统自然修复方法,即天然林以自然修复为主,人工林以近自然经营为主,注重游憩功能、公众参与和环保意识教育。

3林业有害生物管理有害生物管理是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生态健康原理,采用先进的生物管理学手段和有害生物调控技术与策略,对有害生物实施科学控制,维护生态系统的健康。

林业有害生物管理是运用森林健康理论,采取先进的生物管理学手段和有害生物调控技术与策略,对林业有害生物实行有效管理,预防森林生物灾害发生,维护生态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

林业生态环境保护论文

林业生态环境保护论文

林业生态环境保护论文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从过去的计划经济时代迈向了市场经济时代,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也逐渐成为大家的共识。

为进一步加快林业产业的发展,促进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做出系列调整迫在眉睫。

文章将围绕大力提高森林覆盖率,提高造林质量,引入先进科学技术,大力发展林业生态旅游,促进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等展开分析。

关键词:林业:生态:环境:持续:发展林业是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整个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对林业资源的需求也在与之俱增。

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很难满足现代化的市场发展需要。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倡导下,要想满足当代人们对其的实际需求,改变原有的林业经济模式,坚持林业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战略,是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重增长的保障。

文章就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林业经济建设的几点感悟展开探讨。

1大力提高森林覆盖率经过政府部门,林业企业单位、社会各界等的多年努力,中国的森林覆盖率有了明显的提高,保持绿色山区与绿色水是全省林业产业的科学发展必须坚持的底线之一。

今后几年,我们将继续开展全民自愿植树活动,积极推进退耕还林、防护林以及绿色通道等林业生态的建设项目力度。

同时,还要将防止森林火灾和森林害虫破坏森林资源的发展理念提上日程,加大对森林土地的管理力度。

同时要继续,深化林权制度的改革,进一步激发并调动全社会投资林业建设的积极性;积极进行招商引资,为造林绿化不断注入新活力,使全社会投入到建设生态、美化环境这一宏大工程中来。

切实提高造林的质量与效益。

2提高造林质量林业生态系统最根本的目标是建设一个利于森林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

在这个森林生态系统中,各种物种都能够协调发展,真正实现生态效应与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

林业生态系统的形成依赖于植树造林,因此,提高造林质量势在必得。

树种的适应性主要受土壤类型以及气候特点的影响。

与此同时,还要提高对病虫害的检测力度,合理调整林种与树种的结构。

生态林业论文范文

生态林业论文范文

生态林业论文范文
林业生态论文
引言
林业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也受到越来越多
人的关注。

然而,由于污染和对森林资源的滥用,森林生态的状况逐渐恶化,一些森林生态系统的毁灭性影响也日益显现出来。

为了有效地改善森
林生态,人们需要坚持生态林业的发展,并从政策、管理和技术等多个层
面上维护森林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保护的政策
政策的制定是森林生态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保护森林生态,首
先必须制定针对森林生态的立法和法律,以确保森林的合理利用,减少森
林的破坏,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制定强有力的法律法规,加大对森林生态破坏行为的惩罚力度,明确违反规定的处罚措施;
(2)制定立法规定,控制将森林砍伐地转换为私人用地的行为,并
从政府层面协调国外林业用地的分配;
(3)加强森林生态保护的监督和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森林砍伐和盗窃,确保森林维持可持续发展状态;
(4)加强对植物资源的保护,禁止植物种群出现大规模性消失的情况。

森林生态保护的管理
林业生态保护的管理以确保森林资源得到有效地保护为目标。

森林的生态意义论文:森林的生态意义及其保护

森林的生态意义论文:森林的生态意义及其保护

森林的生态意义论文:森林的生态意义及其保护广义森林,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森林是人类最早的家,衣食住行都源于此,后来祖先们搬出森林,但仍仰赖森林提供生活所需,森林与人类从很久远的年代开始,已成为密不可分的部分。

然而,由于人们对森林木材资源的大量消耗与破坏,地球上的森林面积在逐年变小,引起了多方面的环境问题,例如干旱少雨、气候变暖、水土流失、沙尘暴和空气污染加重等。

因此,森林对环境和生态的价值远远高出了它提供木材的价值。

1.森林的重要性1.1森林是天然的制氧工厂氧气是人类维持生命的基本条件,文献记载,一个人要生存,每天需吸入0.8kg氧气,排出0.9kg二氧化碳。

据研究测定,树木每吸收44g的二氧化碳,就能排放出32g氧气;树木的叶子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葡萄糖,1g就能消耗2 500l 空气中所含有的全部二氧化碳。

而10m2的森林或25m2的草地就能把一个人呼吸出的二氧化碳全部吸收,供给所需氧气。

就全球来说,森林绿地每年为人类处理近千亿吨二氧化碳,为空气提供60%的净洁氧气。

1.2森林是空气的净化物随着工矿企业的发展以及人类生活用矿物燃料的剧增,受污染的空气也开始威胁人类健康,其中二氧化硫就是分布较广、危害较大的有害气体。

据测定,森林中空气的二氧化硫要比空旷地少15%~50%。

若是在高温高湿的夏季,随着林木生理活动的旺盛,森林吸收二氧化硫的速度还会加快。

相对湿度在85%以上,森林吸收二氧化硫的速度是相对湿度15%的5~10倍。

1.3森林有自然防疫作用树木能分泌出杀伤力很强的杀菌素,能杀死空气中的病菌和微生物,对人类具有保健作用。

有人曾对不同环境每1m3空气中含菌量作过测定:在人群流动的公园为1 000个,街道闹市区为3~4万个,而在林区仅有55个。

此外,树木分泌出的杀菌素数量也是相当可观的。

例如,1hm2桧柏林每天能分泌出30kg杀菌素,可杀死白喉、结核、痢疾等病菌。

结课论文格式模版

结课论文格式模版

学号2011303200116景观生态学论文森林的环境效益学生姓名周四维班级地信1101院系资源与环境学院2013 年11月18日森林的环境效益摘要:摘要是对你写的全文内容的高度概括,而不是简单的前言,100-300字即可。

关键词:森林环境效益关键词是你全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3-5个词语,如本例文中关键词为撰写毕业论文是开放教育法学本科实施专业教学计划、实现培养目标必不可少的环节。

远程开放教育在毕业论文这一集中实践环节上进行了多年的探索并取得了不少成功经验,但毋庸讳言,同时也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笔者作为多年在基层电大从事法学专业教学和毕业论文指导的专职教师,对法学本科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一、基层电大法学本科毕业论文写作存在的问题(一)选题问题选题问题万丈高楼平地起,完成毕业论文的第一步是确定研究论题,选题得当与否直接影响论文的质量,关系论文的成败。

法学本科学生在选题时存在的常见问题如下:1、选题偏大,如"论依法治国","论民法的基本原则","谈司法腐败",这些选题偏大,涉及范围过宽,又由于论文篇幅和字数所限,对于学生而言很难把握,在内容上面面俱到必然导致论述不够透彻深入。

2、题目陈旧,如"论正当防卫的条件","浅析青少年犯罪的原因",选题陈旧则会老生常谈,人云亦云,照搬别人的资料和结论,缺乏个人的创新观点。

3、选题过于集中,视野不够开阔。

一是选题时题目扎堆,以我校2004年秋法本为例,在78名学生中有5人写家庭暴力问题研究,4人写计算机犯罪,3人写刑事被害人保护问题,这些选题扎堆的论文大同小异,结构相似,内容相仿,缺乏创新。

二是选题集中于民法、刑法及诉讼法等课程,而宪法学、法理学、行政法学等学科以及涉外的学科如国际私法、国际公法等的研究比较缺乏。

(二)论文本身问题1、文体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球气候变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张靖晗农林经济管理140664130摘要:近年来,全球变暖已经成为一个公认的事实。

1998年全球气候达创纪录高温,1999年入夏以来,北大西洋两岸等中高纬度地区又出现了创纪录高温天气,人们深知全球气候变暖会加重自然灾害,这个现象已困扰人类良久。

本文在介绍全球变暖、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上,结合视频《难以忽视的真相》,分析了生物多样性与全球变暖的相互影响关系,并给出应对策略,旨在引起人们对生物多样性的关注,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关键词:全球变暖生物多样性影响环境保护生态1 什么是全球变暖1.1 全球变暖的概念全球变暖一般指全球气候变暖,是指在一段时间中,地球的大气和海洋温度上升的现象,主要是指人为因素造成的温度上升。

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危害到了人类的居住环境。

自1990年以来,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后,全球的平均气温出现明显的上升趋势。

在视频《难以忽视的真相》中,很直观浅显的展示了全球变暖带来的直接影响,如世界上很多的冰河和雪山都在融化等。

1.2 全球变暖的形成关于全球变暖现象产生的原因,目前有多种理论,世界范围内广泛接受的理论认为是由于人类及有关人类活动所产生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等)排放过多以及大量地毁林所造成的。

在视频《难以忽视的真相》中,戈尔用两条惊人相似的温度与二氧化碳变化的曲线向我们揭示地球温度的升高,与二氧化碳浓度有直接关系,这些温室气体在空气中含量不到1%但如果没有他们,地球会比现在低30度,而大气的主要成分氦气(占78%)和氧气(占21%)对气候调节基本没有作用。

[1]人们焚烧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以及焚烧木材都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同时破坏了森林降低了这些温室气体的吸收。

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而对地球发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

而当温室效应不断积累,导致地气系统吸收与发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断在地气系统累积,从而导致温度上升,造成全球气候变暖这一现象。

1.3 造成全球变暖的因素造成全球变暖的因素有很多,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人口剧增因素、大气环境污染因素、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因素、土地遭侵蚀、沙化等破坏因素、森林资源锐减因素、酸雨危害因素、.物种加速绝灭因素、水污染因素、有毒废料污染因素、地球周期性公转轨迹的变动。

1.4 全球变暖的发现十九世纪末,科学家斯德哥尔就通过计算认识到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将使地球升温。

但当时的人们没有认识到未来地球人口会成倍增加,也没有预料到资源的利用会呈直线上升,甚至超过人口增长的速度。

1938年,对气候有着业余爱好的蒸汽动力工程师盖伊•斯图尔特•柯兰达证实了是人类在进行工业生产时使用的矿物燃料,释放了成败上万吨的二氧化碳,这些二氧化碳在改变着气候。

上世纪60年代左右,科学家基林绘制出了持续不变呈上升趋势的二氧化碳曲线,证实了全球变暖可能性的发现。

此后全球变暖开始作为一个严肃的课题飞速发展,各种理论与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上世纪80年代以后,全球变暖的趋势已经变得极其明显,对全球变暖、温室效应的关注不再仅限于科学界,而是逐渐渗入公民意识中。

2 什么是生物多样性2.1 生物多样性概念生物多样性是不同层次、不同等级的各种生命系统、生物群落、生命与非生命的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

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基因、所形成的群落、这些生物与相应环境所构成的生态系统以及所产生各类生态现象。

生物多样性具有进化意义及时空特征。

2.2 生物多样性的层次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2.2.1 遗传多样性(亦称基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义的遗传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物所携带的各种遗传信息的总和。

这些遗传信息储存在生物个体的基因之中。

每个物种的基因数量相当大,即使是一个物种的个体之间,所含的基因亦不尽完全相同。

因此,遗传多样性也就是生物的遗传基因的多样性。

基因是我多样性是生命进化和无中分化的基础。

因此,对一个物种的保护,必须从不同的种群中取样,并有足够的个体才能够保留它的全部基因。

由于基因的多样性,在一个物种中就产生出衡量种群变异、亚种或者品种的种内概念。

2.2.2 物种多样性一类有机体在遗传特征上十分相似,能够交配繁殖出有繁殖能力的后代,这类有机体被称为一个物种,它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核心,是指地球上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

物种多样性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指一定区域内的物种丰富程度,可称为区域物种多样性;其二是指生态学方面的物种分布的均匀程度,可称为生态多样性或群落物种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是衡量一定地区生物资源丰富程度的一个客观指标。

由于每个物种有其独特的基因,在生态系统中物种是其组成成员,并各自行使一定的功能,故认识物种是研究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础和核心。

2.2.3 生态系统多样性在特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生物和环境在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过程中所形成的统一体,就叫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主要是指地球上生态系统组成、功能的多样性以及各种生态过程的多样性,包括生境的多样性、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化等多个方面。

其中,生境的多样性是生态系统多样性形成的基础,生物群落的多样化可以反映生态系统类型的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有两个含义:(1)不同生态系统中物种的种类不同;(2)一定的生理地理区域行政区域内生态系统类型的不同。

生物多样性所含三个层次的内容紧密联系,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必须重视和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科学研究,管理和建设,把保护环境、维持生态系统多样性放在首位,才能有效的保护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

2.3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生物多样性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它不仅直接为人类提供物质资源而具有巨大的直接价值,而且还为人类提供生态、环境服务,具有难以估量的间接价值。

2.3.1生物多样性直接价值首先,生物多样性提供了人类食物的多样性。

其次,生物多样性是重要的药物来源。

生物多样性还提供多种重要的工业原料,食品加工业、造纸业、木材加工业及许多其他工业都以动植物为原材料。

另外,生物多样性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2]2.3.2 生物多样性间接价值生物多样性具有难以估量的间接价值,它形成并维持生命支持系统,形成和保护土壤,促进营养元素的循环,具有保护水资源、抗旱防洪、降解与净化污染物、调节气候的、维持生态系统动态平衡的功能。

[2]3、全球变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3.1 温度升高的影响全球的气温正在渐渐上升,过去的 300 年里,全球温度上升超过了 0.7℃。

在 20 纪,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至少上升 0.6℃,政府间气候变化调查组(IPCC)的研究称,到 2100 年全球气温比1990年时至少要上升 1.4~5.8℃。

[4]下个世纪,气温上升的速度会更快。

这会导致动植物的地理分布、生理、生活周期、迁徙习性和栖息地发生改变,生存能力降低等。

最直接的,全球变暖导致海水表面温度升高引起了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同时,气候变暖也会导致物候发生变化,春天提早到来,植物开花、卵孵化、产卵都在提早。

[1]许多迁徙的鸟类正在改变它们的旅行日程;也会使陆地气候带发生迁移,相对滞后的生物地带迁移容易使物种的种群大小及生态系统的物种组成发生较大变化,导致部分种群的灭绝甚至引发生态系统的退化与消失。

[2]地质史上气候波动的周期远比现在生物经历的气温升高时间长,所以生物有适应变化的足够时间,然而,现在的情况是很多生物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去适应这些变化,短期的气温升高会使适应性差的物种由于难耐“高温”而死亡、灭绝。

例如,在《难以忽视的真相》中,戈尔用曲线图说明鸟类下蛋,孵化出幼鸟的时间原本与毛虫生长的时间相重合,后由于全球变暖,毛虫生长旺季提前而幼鸟孵化时间跟不上;类似的还有迁徙的鸟类到达欧洲的时间太晚,以致其产下的后代错过了毛虫生长旺季。

以上,造成了幼鸟成活率降低。

这样,便危及到了鸟类的生存。

除此之外,随着温度的升高,带菌者的繁殖速度、数量增长和咬伤动物的次数也增加了,寄生虫的生长速度也会加快,传染期加长。

[3]这些对其他生物的健康造成了很严重的威胁。

3.2 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全球变暖导致大陆冰川和极冰融化,在过去的100年海平面上升了0.1-0.2米。

20世纪,平均每年上升1-2毫米,预计1999-2100年,上升0.09-0.88米,比20世纪高2-4倍。

海平面上升首先要淹没沿海低平地,危及一些沿海国家或地区的存在,使人类活动的范围减少,迫使生物向新的生境迁移,很容易造成物种灭绝。

海平面上升问题对极地地区造成了极大影响,由于海冰的逐渐消融,依赖海冰休息、捕食和繁殖的北极熊,其生存首当其冲受到威胁。

在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中提到,曾在近年发现有游行很远寻找坚实海冰的北极熊不幸淹死的事件。

除极地地区生境面临退化与丧失以外,热带地区的情况也不容乐观。

未来海平面的上升可能会造成印度红树林地区的消失,在其中还包括了现今尚存的几个大规模的亚洲虎栖息地。

此外,海平面上升引发盐水入侵的现象也使生境发生改变,引发物种迁徙或灭绝现象,生境的丧失是生物多样性减少的最直接原因。

[2]3.3 干旱化的影响全球变暖会导致局部地区干旱化,进而造成一系列后果。

例如视频《难以忽视的真相》中提到的云杉蚜虫在干旱的夏天更容易爆发,干旱增加了寄主的易感性和虫卵的孵化率。

定向的气候变暖促进病虫害向更高纬度和海拔迁移,扩大了病虫害发生的地理范围。

啮齿类和蚊子出现在更高海拔,从而把携带的传染性病害带到这些地区,危及人类和其他动物的健康,进而对生物多样性带来不利影响。

除此之外,干旱造成了土地荒漠化,由于这些土壤缺乏水分和土壤肥力,植物生产量大大降低,能供养的动物数量也锐减,许多个体由于饥饿而死亡,物种灭绝很容易发生,而个别物种的灭绝在脆弱的生态系统中又极易导致连锁型的灭绝事件的发生。

[2]3.5 全球变暖有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增加根据最近的研究,在地球的历史上,气候变暖的时期往往会出现生物多样性增加的情况,而不是预想中的灭绝周期的开始。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目前正在发生的“生物大灭绝”速度会减缓。

以前的研究工作是通过清点每个门类中最早和最后出现的物种,并假设这些物种仅生存于那个年代,从而判断那个时间周期的生物多样性。

最近的这个研究纠正了从前的一些错误,仅仅选用人们熟悉的时间周期作为研究对象。

此外,与根据起源和灭绝时间假设生物生存的年代不同,这次研究仅仅计算了在每个周期内存在的物种数量。

在这样的条件下,研究人员仔细地调查、研究了过去54亿年的地球历史,发现当温度较高时,生物多样性也随之提高,而当温度降低时,生物多样性也会下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