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抒情诗鉴赏PPT课件

合集下载

写景抒情诗的鉴赏方法ppt课件

写景抒情诗的鉴赏方法ppt课件

精选ppt
练习:分析下面这首诗的画面美。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鸟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
答题指导: A、选取了哪些意象,构成了一幅怎样画面。 B、这幅画面是怎样组合而成的?可从色彩、动静、上下左右远近高低等角度 分析。 C、概括作者在诗中流露的思想情感。
分析:A、这首诗写了江山、花鸟、燕子、鸳鸯,四种景物构 成一幅画面,显出蓬勃盎然的春意。
精选ppt
诗歌的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海棠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这首绝句写于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苏轼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期间。
参考答案:诗歌的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两点作 用:
A、作者用正面和侧面结合的方法烘托渲染了一种空 蒙迷离的境界和气氛。“袅袅”写其微风吹拂的动态, 崇光是春光,这为海棠的盛开造势;次句侧写海棠, “香雾空蒙”写海棠阵阵幽香在氤氲的雾气中弥漫开 来,沁人心脾。“月转廊”,月亮已转过回廊那边去 了,照不到这海棠花;暗示夜已深,人无寐。
批判了世人以身世取人的浅陋目光。
精选ppt
阅读元代王冕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白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1、在这首诗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 哪些特征?
完阔苍凉雄浑辽阔高进壮阔深进绅腻空寂缠绵幽静宁谧婉转朦胧繁复繁热烈高亢繁华淳朴喧闹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意境常见的表达程式有两两相对的一些概念
精选ppt
知识准备——意象
意象 “意”——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感兴。 “象”——物象、形象。 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人、事、物,是诗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完整版)ppt课件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完整版)ppt课件

【注】折柳:即“折杨柳”,古乐曲名,多为伤春悲离之辞。 楼兰:西汉时楼兰的一个国王,曾屡次派人拦杀汉使,后被大 将军霍光派人用计杀掉。
首联和颈联正面写环境的艰苦和战士们作战的艰
辛。颔联和尾联用典。“笛中闻折柳”,听到有人吹
起了曲子“折杨柳”,引发了对家人的思念;尾联
“斩楼兰”言简意赅,表达了战士们报效国家英勇杀
精选课件
42
3、借代,形象生动地表情达意。
⑴用相关事物代所要表达的人或物。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朱门”代富豪之家。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飞将”代李广,实指唐朝名将。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风骚”代文学成就。
精选课件
43
3、借代,形象生动地表情达意。
固定代称: 战争、战乱——烽火、烽烟、狼烟、干戈等。 书信——鸿雁、尺素、尺牍等。 船——扁舟、兰舟、画舫、樯、帆、棹、楫等。 太阳——东曦、金乌等。 月亮——蟾蜍、蟾宫、玉兔、嫦娥、婵娟、银阙、 珠宫、银盆、玉轮、冰轮、玉环、玉盘、清辉、 桂树等。
例:客从南溟来,遗我双鲤鱼。 (杜甫)——化用《汉乐府》中的“客从远方 来,遗我双鲤鱼。”
精选课件
34
例: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李贺《李贺箜篌引》)——“江娥”、 “素女”传说中的神女。
精选课件
35
①明引:
放言 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辩才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注]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
诗人写景是从哪几方面突出表现一个“幽”字的?试作简要分析
。 ①以景显“幽”。“湖山胜处”“槐柳阴”“野径斜”“水满”“草深”

诗歌鉴赏写景技巧上课PPT课件

诗歌鉴赏写景技巧上课PPT课件
人们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05
课堂互动与讨论
学生提问环节
学生可以就写景技巧相关的内容提出疑问,老师进行解 答和补充。
鼓励学生在提问环节积极参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惑。
分组讨论:你最喜欢的写景诗句
01 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享自己喜欢的写景诗句,
并说明喜欢的理由。 02
小组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和评价,共同探讨写景诗 句的魅力。
02 现代诗歌
起源于近代西方,强调个人情感和自由表达,如 浪漫主义诗歌。
03 诗歌分类
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等,根据内容、形式和 风格进行分类。
诗歌的语言特点
精炼
诗歌语言简练,表达深刻, 通过意象和象征传递情感 和意义。
意象丰富
诗歌运用丰富的意象和象 征手法,创造独特的艺术 境界。
节奏感
诗歌具有鲜明的节奏感, 通过音韵和韵律表现语言 的音乐美。
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出 静谧的夜晚,月光洒在床 前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 静、清新的氛围。
2. 比喻和拟人
诗人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 辞手法,将月光比喻为霜, 赋予夜晚以人的情感,使 画面更加生动形象。
3. 情景交融
诗人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 表达出自己内心的孤寂和 思乡之情,情景交融,情 感真挚。
《春晓》的意境营造探讨
教学目标
01 知识目标
掌握诗歌鉴赏写景技巧的基本概念、特点和方法。
02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诗歌中的写景技巧,并尝 试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
0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热爱,提高审美情 趣和文化素养。
02
诗歌鉴赏基础知识
诗歌的起源与分类
01 古代诗歌
起源于古代劳动人民的劳动号子和民间歌谣,如 《诗经》中的作品。

高考专题复习:鉴赏诗歌的抒情方式课件(共56张PPT)

高考专题复习:鉴赏诗歌的抒情方式课件(共56张PPT)

2024年可用课件
12
绝句(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归年?
诗的前两句勾画了一幅浓丽的春日 画面,极言春光融融。诗人以乐景写哀 情,反衬出自己浓厚的思乡之情。
2024年可用课件
13
《谢亭送别》唐代谢诨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滿天风雨下西楼。
2024年可用课件
6
情景关系:
①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将感情寄寓在自然景 物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
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 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 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全诗没有一 字说惜别,没有一字说伤怀,但伤怀惜别 之情悠悠难尽,随水长流。可谓“不着一 字,尽得风流”,意韵含蓄深远。
元稹贬谪他乡,又身患重病,心境本来
就不佳。现在忽然听到挚友也蒙冤被贬,内
心更是极度震惊,万般怨苦,满腹愁思一齐
涌上心头。以这种悲凉的心境观景,一切景
物也都变得阴沉昏暗了。首尾两句,既是景
语,又是情语,以哀景抒哀情,情与景融合
一体,“妙合无垠”202。4年可用课件
11
乐景哀情
古人这样说它的作用:
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 倍增其哀乐”
2024年可用课件
17
④移情于景
• 移情就是将人的情感转移到事物身上,使外物与人 同喜同悲。比如《扬州慢》也有"废池乔木,犹厌
言兵"之句,乔木尚且厌恶战争,何况扬州百姓呢?

又如:赠别二首(其二)(唐 杜牧) 多情却似
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
垂泪到天明.
• 【析】诗人没有说怎样惜别,却把这种感情转 移到蜡烛身上,蜡烛无情,尚且替人垂泪,何况人乎?

高中语文-诗歌写景的方法 课件(24张ppt)

高中语文-诗歌写景的方法 课件(24张ppt)
觉味觉、触觉等角度去写,这就要求我们在赏 析时,把诗人所见所闻所感的内容品析到位。
比如白居易《夜雪》这首诗,描写对象是雪, 诗中句句写雪,可作者依次从自己的感觉、视 觉和听觉写来,突出了雪之大。作者的感觉是 又一个鉴赏角度。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①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多种 感官的角度来写景。 《题西溪无相院》张先
④运用白描的手法写景。朴素简炼的文字描摹 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抓住对象的 特征,如实地勾勒出人物、事件、景物的情态 面貌。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陶渊明《归园田居》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写起,写的是二月郊外出行时所见到的;
颈联下句“老牛牵犊学春耕”写的又是近景,将 田园风光中那幅“老牛牵犊(小牛)”学着春天
耕种的融融怡怡的甜美写了出来。
(2)色彩角度 诗歌中所写景物色彩不同,把不同色彩的景 物组合到一个画面中,就收到诗中有画的效果, 鉴赏时可以从景物色彩角度分析写景特色。 《田园乐》王维
互文、设问、反问等, 这些修辞不仅能形象生动地再现事物的特征,
而且能恰到好处地表现作者感情,也能使诗歌语 句整齐。
“露似真珠月似弓”这句写景的诗句只能从 修辞的角度探讨其妙处,探讨作者流露的思想感 情。
⑧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写景。
•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 色镜中看。
看到写景的诗句如果能从以上五个角度赏析, 那么,一首诗就能读懂,读懂诗句不管从 哪个角度发问,都可以自如地回答问题。
诗歌中的写景角度(如何写景的)
(1)空间角度 凡写景总有一个顺序:远近、高低、上下、 内外,总是层次分明。 《鹧鸪天》苏轼

初中语文人教九年级上册写景抒情类诗歌鉴赏PPT

初中语文人教九年级上册写景抒情类诗歌鉴赏PPT

•(1)全联视听结合,“梢影细从茶碗 入”准确地描绘了茶具间光影的变化; “叶声轻逐篆烟来”运用比拟(拟人) 手法,形象地写出叶声与烟缕升起相伴 的动态美,
•(2)表现了竹轩环境的清幽
•(3)表达出诗人生活的闲适。

•秋斋独宿[唐]韦应物
• 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 和韦苏州①《秋斋独宿》[金]赵秉文
3.动静(动静结合、以静衬动或以动衬静)
•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 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4.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1)正面描写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 (2)侧面描写:
白居易《夜雪》 •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 作者从三个侧面来表现夜雪之大这一主题: • 一、从“衾枕冷”写,写被子、枕头的冷,衬托雪之大, 这是从触觉的角度来写。 • 二、从“窗户明”来写,这是视觉所见,雪越大,就越 明亮,看到的越明亮,反映雪也就越大。 • 三、从“折竹声”来写,是听到的,雪大,积压在竹上 的雪就多,竹子自然就会被压折,“折竹声”自然烘托 雪大。

5.虚实结合:
• 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 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 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后两句是对未来团聚时的幸福 想象。这首诗既描写了今日身处巴山倾听秋雨时的寂寥之苦,又 想象了来日聚首之时的幸福欢乐。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注释:邱员外:名丹,苏州人,曾拜尚 书郎,后隐居平山上。 •(2)阅读全诗,请从表现手法角度赏 析“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两句。 (4分)

高考专题复习:诗词写景课件(共34张PPT).ppt

高考专题复习:诗词写景课件(共34张PPT).ppt

经典真题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①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田安(今属江田)田。②淀:即蓝靛,蓝田染料。
✍(2)这田散曲田句田景,合起来田构成了田幅田彩绚丽的浔阳田田图。请分别从写景的 顺序和动静的⻆度对这田散曲作简要赏析。
注: ①那:同“哪”;②渺然:田阔辽的样田。
✍ 从情景关系的⻆度,赏析本诗田联、颔联、尾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尾联运田有 什么特田?
①田联描绘了树田繁茂、落霞与夕阳交相辉映的春江晚景,田彩艳丽,含蓄地传达出作者 喜悦的田情。田
✍ 简析画线句的表现田法。(4 分)
①以情相问,以景答。田
②化抽象之情为形象之景,增强了全词的抒情效果。田 ③“深田” “夕照”“秋田”三个意象连田,委婉地表达出词田田中的孤寂、惆怅之情 。
春江晚景 张九龄
经典真题
江林皆秀发,云日复相鲜。 征路那逢此,春心益渺然。 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 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
全诗韵味悠田。田
注:徙倚:徘徊,流连不去。
③情景交融(借景抒情)。闲适之情与 “夜深同徙倚,秋田斜田钓田归”之景交融, 使情感表达含蓄深田。
阅读下田这田词,按要求作答。(7分)田
蝶恋花•出塞 [清]纳兰性德
经典真 题
今古河山无定拒,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 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 夕照深秋雨。
秋景特点 •• 答题词汇
衰败
凄凉、凄清
荒凉、荒芜 肃杀、肃穆 冷清、冷寂、冷落 萧瑟、萧条、萧索
孤寂、空寂、寥落 悲凉、阴冷、苍凉

高考复习写景抒情诗鉴赏优质课PPT

高考复习写景抒情诗鉴赏优质课PPT
羌管 雁足
驿路 浮云 飞雪 苦雨 幽兰 菊花
离别,游子 凄凉悲愁 高洁隐逸
国君
坚贞 寒蛩 蟋蟀
思乡
尺素
音信,书信
高洁
2.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意境
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 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 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柳永《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 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 愁。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 白《静夜思》)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 中。”(南唐·李煜《虞美人》
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 兴亡的感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 慢》)——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路,如今 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了。此句用野草、麦 子的繁盛反衬如今的荒凉。

七、白描手法
• 白描,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大 致接近西洋画法中的速写或素描,其特点 是用简练的墨色线条来勾勒画面,赋形写 意,不事烘托,不施色彩。这种画法引入 到诗歌的创作中,那就是不用形容词和修 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更不 用曲笔或陪衬,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用准 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简洁的语言,朴素平 易的文字,干净利素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 光暗(声响)等,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 受。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唐人温庭筠《更漏子》)、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李清照《声声慢》)等。
要知道一些常见意象比较固定的文化内涵
• 杨柳 • 大风 • 梅花 • 美人 • 杜鹃 • 羌笛 • 青鸟 • 玉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把握形象的 特征和寓意.
“意象”简释
物象:客观自然景物。
意象:是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 物象。
意境: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组 合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
物象
意象
作者的主观情感
形象(实) 情感(虚)
以折柳表惜别。
“柳”,“留”的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故 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因此“柳”带有伤离 别的意味.
柳永《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 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 愁。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 白《静夜思》)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 中。”(南唐·李煜《虞美人》
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 兴亡的感慨。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 慢》)——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路,如今 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了。此句用野草、麦 子的繁盛反衬如今的荒凉。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唐人温庭筠《更漏子》)、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李清照《声声慢》)等。
要知道一些常见意象比较固定的文化内涵
• 杨柳 • 大风 • 梅花 • 美人 • 杜鹃 • 羌笛 • 青鸟 • 玉壶

长亭 长云 翠竹 神女 磁针 竹笛 鸿雁 冰心
孤帆 寒霜 松柏 灵修
写景抒情诗鉴赏
• 概念
• 古代诗人经常游览山水、写景言志, 写景诗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占了较大的比例。
• 一般来说,写景诗往往塑造形象,或者勾 勒意境,或者用衬托、对比的手法,或者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或者用白描手法, 或托物言志;诗的中间两联往往对仗工整, 诗的语言特点:明快、清新、简洁、质朴。
鉴赏方法
四、虚与实的结合 分析柳永《雨霖铃》的写景角度。
分析苏东坡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 茫茫》的写景角度
五、点与面的结合
柳宗元的《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蓑笠翁”在画面上显得比较小,但处在非常显眼 的位置,是诗的中心,“孤舟蓑笠翁”属于点的描 绘;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属于面的 铺陈,诗句从“鸟飞绝”、到“人踪灭”写尽了人 物处境的苦寒与孤寂,并在“山”“径”前冠之以 数量词“千”“万”,对突出人物坚忍不拔、卓然 而立的品格起。可以称之为点面结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翠”是新绿,“翠柳”是初春物候,柳枝刚抽 嫩芽。“两个黄鹂鸣翠柳”,鸟儿成双成对,呈 现一片生机,具有喜庆的意味。次句写蓝天上的 白鹭在自由飞翔。这种长腿鸟飞起来姿态优美, 自然成行。晴空万里,一碧如洗,白鹭在“青天 ”映衬下,色彩极其鲜明。两句中一连用了“黄 ”、“翠”、“白”、“青”四种鲜明的颜色, 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首句还有声音的描写,传 达出无比欢快的感情
六、远与近的结合
• 杜牧《山行》 •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头两句描绘了秋山远景。第一句描写了秋山高远的景 象,表现了诗人勇于攀登的精神。第二句描写了秋山 中的一个特定场景,在白云浮动的天空下有几户人家 隐约可见。后两句描绘了秋山近景。“霜叶红于二月 花”一句,生机勃勃,鲜艳夺目,清新刚劲,形象鲜 明,给人一种秋光胜似春光的美感。
• ”第一、二句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描写了 春天柳树的娇美形态。
动和静的结合
王维的《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诗人王维不愧描写山水的高手,动静结合是其主要写景 手法之一。诗人在描绘的景物中,静中有动,以动衬静 ,动静结合,构成动人的意境。第二联写物,“明月松 间照,”是静景,是所见,写的是月光透过松枝洒遍大 地;而“清泉石上流”,是动景,是所闻,动静融为一 体,构成一副清幽可爱的风景画。第三联是诗人用“竹 喧”烘托山静,是所闻,用“莲动”衬托水幽,是所见 ,见闻交错,“喧”“幽”互衬,颇具艺术感染力。

七、白描手法
• 白描,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大 致接近西洋画法中的速写或素描,其特点 是用简练的墨色线条来勾勒画面,赋形写 意,不事烘托,不施色彩。这种画法引入 到诗歌的创作中,那就是不用形容词和修 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更不 用曲笔或陪衬,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用准 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简洁的语言,朴素平 易的文字,干净利素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 、光暗(声响)等,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 感受。
这幅枫桥夜泊图的情调是孤寂的,但由于 作者丰富、浓烈的设色和兴致盎然的景物描 绘,并不引人进入“愁”境,反而能使人得 到一种美感。
3.领会诗人写景 所表现的情感.
4.分析诗歌的写作技 巧和语言特色
正与侧的结合
白居易《杨柳枝词》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 锡《乌衣巷》)—朱雀桥边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 存,桥边已长满杂草野花,乌衣巷已失去了昔日 的富丽堂皇,夕阳映照着破败凄凉的巷口。
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 品格的高尚。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我的心 像晶莹的玉壶的冰一样,高洁如故。
羌管 雁足
驿路 浮云 飞雪 苦雨 幽兰 菊花
离别,游子 凄凉悲愁 高洁隐逸
国君
坚贞 寒蛩 蟋蟀
思乡
尺素
音信,书信
高洁
2.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意境
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 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 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 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梅花------傲霜斗雪,不怕打击挫折, 纯净洁白
梅花(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写梅花,在严寒中怒放、洁白无瑕, 赞美了梅花高贵的品德和顽强的生 命力。
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 三更归梦三更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