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4.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课件[2020年最新]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政治必修四:4.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ppt课件

新人教版政治必修四:4.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ppt课件
强调规律是隐藏在各种现象背后 “本质的” 的稳定的、深刻的东西,是看 不见、摸不着的,只有透过现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人的意志 (1)规律的客观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 ___________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 也不能被消灭。 (2)规律的普遍性: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 固有 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 的过程中,都遵循其________的规律。

探 究 提 示
1.教材P31“探究问题1” 提示:(1)《易传》中的这句话揭示了大自 然日往月来、寒暑相推、变化无穷的辩证法 思想,说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 变化之中,任何运动和变化都是有规律的。 (2)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 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 割的。

4.教材P32“探究问题2” 提示:马克思主义在承认运动绝对性的同时 也肯定相对静止性的存在。物质世界是绝对 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欧布里德夸大了运 动的绝对性,否定了相对静止,导致了相对 主义和诡辩论。

5.教材P33“探究问题l” 提示:人类根据元素的排列和出现遵循着一 定的规律发现并推算出新的元素,遵循这一 规律人类就可以继续发现新的元素,也可以 根据这个规律制造出新的元素。 6.教材P33“探究问题2” 提示:(1)“永动机”之所以无法制造出来, 是因为它没有遵循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违 背了规律的客观性。因此,永远转动的永动 机只能是人们头脑中非科学的幻想。 (2)焦耳的成功告诉我们要尊重科学、尊重

利用规律≠创造、改变规律 任何具体运动规律,其存在和发生作用都 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如价值规律只有在 商品经济条件下才能存在和发生作用。人 利用规律正是改变了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 进而使规律发生作用的形式和结果产生了 有利于人的变化,但不能认为是改造了规 律本身。规律是客观的,是既不能被创造 也不能被消灭的。

必修四4.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课件(25张)概述

必修四4.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课件(25张)概述
提示:(1)“人 不 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的观点是正确的。这种观点是 说人可以第一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但第二次踏进去的河流已经发生了变化。 这 既 承认了事物是绝对运动的,也承认了相对静止的存在,承认绝对运动和 相 对 静止的统一。
(2)“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的观点是错误的。这种观点借口运 动 的 绝对性,否认静止的相对性,把事物说成是瞬息万变的东西,这必将走向 诡 辩 论和不可知论。
精品文档
-11-
第二框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首页
X 新知导学 INZHI DAOXUE
Z 重难探究 HONGNAN TANJIU
D 当堂检测 ANGTANG JIANCEI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名师精讲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运动
静止
哲学上所讲的运 一方面,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
含 动,是指宇宙间一 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另一方面,物体相对于某
-4-
精品文档
第二框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首页
X 新知导学 INZHI DAOXUE
Z 重难探究 HONGNAN TANJIU
D 当堂检测 ANGTANG JIANCEI
一二
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运动
静止
含 区义 别
是指宇宙间一 切事物、现象 的变化和过程
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 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
-6-
精品文档
第二框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首页
X 新知导学 INZHI DAOXUE
Z 重难探究 HONGNAN TANJIU
D 当堂检测 ANGTANG JIANCEI
一二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4.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共29张PPT)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4.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共29张PPT)

只承认相对静止而否认绝对运动
芝诺飞矢不动的观点犯了什么错误?
“飞矢不动”:飞着的箭在任何瞬间都是既非静止又非运动的。 如果瞬间是不可分的,箭就不可能运动,因为如果它动了,瞬间 就立即是可以分的了。但是时间是由瞬间组成的,如果箭在任何 瞬间都是不动的,则箭总是保持静止。所以飞出的箭不能处于运 动状态。芝诺提出,由于箭在其飞行过程中的任何瞬间都有一个 暂时的位置,所以它在这个位置上和不动没有什么区别。中国古 代的名家惠施也提出过,“飞鸟之影,未尝动也”的类似说法。
复习旧知
1.物质的含义 2.为什么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3.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的集中体 现?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01. 三个概念 : 运动、静止、规律 02. 两对关系 :(1)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03. 一个原理: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思考与探究:1.新冠病毒的变异说明事物具有什么属性?
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
这则广告是用什么观点进行狡辩的?
法国巴黎的报纸上曾登过一则广告:“每个人只要花25生丁就 可以得到既经济又没有丝毫疲惫痛苦的旅行方法。”布朗立即 寄去了25生丁。不久,他收到回信:“先生,请您安静地躺在 您的床上,并且请牢记:我们的地球是在旋转着的,在巴黎的 纬度北纬49度上,您每夜要跑数万公里。假如您喜欢看沿路美 好的景致,就请您打开窗帘,尽情地欣赏星空的美丽吧!”布 朗顿时目瞪口呆。
船停下来后,他便从自己刻记号的地 方下水去寻找剑。 船已经向前走了,而 剑没有,像这样找剑,岂不是太糊涂了 吗?
思考:刻舟求剑者在物质和运动关 系上犯了什么错误?
离开运动谈物质
形而上学
《坛经》中云:“时有风吹幡动。一 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 惠能进曰:‘非风动,非幡动,仁者 心动。”

人教版高中政治 必修四 4.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共27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 必修四 4.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共27张PPT)
(2)普遍性: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 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 循其固有的规律。
方法论一: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 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方法论二: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人可以在认 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 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①有些运动变化是可以忽略的
②离开科学仪器人们无法了解事物的变化
③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
④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有两位画家以“安静”为题各画了一幅画。一位画家画了一个湖,湖面 平静,倒映着远山和湖边的花草,好像一面镜子。另一位则画了一个激湍 直泄的瀑布,旁边一棵小树 ,树上一个鸟巢,巢里一只小鸟,小鸟在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明( ) A.规律是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
B
B.人可以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
C.人可以创造规律,但不能消灭规律
D.人可以改造规律,造福于人类
(4)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 固有的 、 本质的 、 必然的 、
稳定的 的联系。 规律特征:规律是具有 客观性
和 普遍性
斯芬克斯之谜
思考:
1.人在变化,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在变化、 运动?举例说明
(小组之间讨论合作,并写下来)
一、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1、运动的含义:
哲学上的运动是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现象 的变化和过程。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1.识记运动、静止、规律的含义; 2.理解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运动 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3.理解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及其 方法论;
1.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 2.规律是客观的以及人与规律的关系;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4.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共25张ppt)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4.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共25张ppt)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 事2020,/5/28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规律,必然会受到规律的惩罚21
请举出人类违背客观规律受到规律惩罚的例子
2020/5/28
22
拔苗助长,事与愿违
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具体运动形式有哪些呢? 有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呢?
机械运动
宏观物体
化学运动 生物运动
各 自
原子、离子

生命有机体
社会运动

生产方式
思维运动

人脑
结论: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2020/5/28
7
(一)运动是物质的固有的根本属性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①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世界上 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1 23456 7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天 数
有人说:“艾宾浩斯创造了遗忘曲线规律,对吗?”
2020/5/28
20
2、规律的特征
(1)规律是客观的
①规律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不管人们是否承认它、喜欢它,它都客观存在
②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规律是否发生作用,关键在于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是否存在。
5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du)
蠹指的是虫蛀,意指常流的水不 发臭,常转的门轴不遭虫蛀
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
生命在于运动——法国思想家伏尔泰
内涵:生命的产生在于运动,生命的 存在在于运动,要维持生命体存在,也 离不开物质运动。 注意:哲学上讲的运动是对世界上一切运动形式共同特性的概括 和2总020/5结/28 。与社会生活中人们常讲的具体运动形式是不同的。 6

4.2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课件-2020-2021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共35张PPT)

4.2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课件-2020-2021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共35张PPT)
3、静止概念:
(1)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其含义主要有: ①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②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体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 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2)特点: 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
4.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
区别
联系
2.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
(1)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 运动的物质。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 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方法论要求】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反对两种错误倾向
①离开物质谈运动—— 唯心主义观点 如:仁者心动
②离开运动谈物质—— 形而上学观点 如:刻舟求剑
注意1:规律不是主观想象的联系,而是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
判断:下列属规律的是: A、月亮围绕地球转 B、苹果落地 C、水往低处流 D、万有引力
注意2:规律不是现象的联系,而是本质的联系
区分:现象联系与本质联系
能被人的感官所感知
现象联系 苹果落地,水往低处流 商品价格上下波动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必须通过抽象思维把握
人类社会是运动变化的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人的思维也是运动变化的
天圆地方说
犹如鸡蛋浑天说
地心说
人们对事物的认哥识白,尼总日是心由说 不知到知,由知之河甚外少星到系知说之甚多。
一、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1、运动的概念
哲学上所讲的运动就是宇宙间一切事物、 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物质是运动的 反对唯心主义运动观 承担者、载体



物质世界
运动是无条件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4.2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共51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4.2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共51张ppt)

规律是一种联系,但并非任何联系都是规律。必
须是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才是
规律。
2020/5/14
28
判断下列哪些是规律:
A、喜鹊叫喜,乌鸦叫丧 B、新陈代谢 C、阶级斗争规律 D、慧星、地震预示国家衰败
规律不是主观想象的联系,而是事物本身固有 的联系。
2020/5/14
29
判断下列哪些是规律: A、春夏秋冬四季更 替 B、苹果落地 C、水往低处流 D、万有引力
1.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联系 2.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
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5/14/2020
23
练习1、 “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 唐代诗人李贺的这两句诗体现了( )
A. 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和有条件的 B.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C. 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 方式
2020/5/14
10
想一想 到底什么在运动呢?
2020/5/14
11
运动 的载

机械运动的载体 化学运动的载体 生物运动的载体 原子、离子 生命有机体
生产方式 人脑
结论:这些载体都是客观物质 的,说明运动是物质的 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 担者。
2020/5/14 ——脱离物质的运动是不存在的
④规律的客观性突出地表现在它是 不可违抗的(举例说明)
2020/5/14
35
2、规律的特点——客观性和普遍性
(2)规律是普遍的
无论是自然界、人类社会、 人的思维其运动、变化发展都 是有规律的,要遵循其固有的 规律。
2020/5/14
36
太阳系模式图
大雁南飞北返 青蛙冬眠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4.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共33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4.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共33张PPT)

6、规律的特点
规律≠规则、守则
(1)规律具有客观性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
造,也不能被消灭。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天不为人之恶寒也缀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
自然界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人的思维运动是有规律的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2)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 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 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 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①发明规律 ④尊重规律
②发现规律 ⑤创造规律
③消灭规律 ⑥认识规律
⑦改变规律 ⑧利用规律
2、下列选项属于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的
A 是( )
A.强化督查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B.梅子成熟时节南方阴雨连绵 C.天体运动导致地球潮汐变化 D.挖掘机畅销释放市场新信号
易错点
1、自然界及其规律是客观的,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的思维规律是主观的( ) 规律都是客观的。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3)反对: 只承认静止否认运动
--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 --相对主义、诡辩论
总结: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
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②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态,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 ③既反对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又要反对只 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船已经向前走了,而剑没有,像这样找剑, 岂不是太糊涂了吗?
思考:刻舟求剑者在物质和运动关 系上犯了什么错误?
离开运动谈物质
形而上学
有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