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城镇贫困现状浅析
河南地市现状分析报告范文

河南地市现状分析报告范文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河南省各地市的现状进行全面分析,为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河南省位于中国中部,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
通过对河南地市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各地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结构、教育文化和社会事业等方面的情况,为制定地方发展规划和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2. 经济发展河南省地理位置重要,交通便利,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河南省各地市的经济总量呈现出不同的增长态势。
郑州市作为河南省省会,经济总量最大,且增长速度最快;其他发达地市如洛阳市、开封市、焦作市等也有较好的经济表现。
然而,河南省的一些地市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如南阳市、信阳市等。
这些地市需要加大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并加强与发达地市的合作,实现差距的缩小。
3. 人口结构河南省是我国人口大省之一,人口规模庞大,且人口结构较为复杂。
根据人口普查数据,河南省各地市的人口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城乡人口比例方面,郑州市、洛阳市等发达地市的城镇化水平相对较高,而南阳市、信阳市等相对滞后的地市的城乡人口比例较低,需要加大农村发展力度,加快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现代化进程。
另外,河南省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也不容忽视。
各地市应加强老龄化社会的各项建设,如养老机构、医疗保健、社会福利等,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4. 教育文化河南省在教育文化方面拥有独特的资源优势。
河南省拥有一批优秀的高等学府,如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为全国培养了大量的人才。
然而,河南省的一些地市在教育资源方面存在不足,需要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改善学校设施条件,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此外,河南省还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如洛阳的龙门石窟、开封的大相国寺等。
各地市应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吸引更多的游客。
5. 社会事业河南省各地市在社会事业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基本医疗保健方面,河南省全面实施了医保制度,实现了基本医疗保障的全覆盖。
河南省平原农区贫困问题分析与对策

均纯收入 36. 2 1 3元 。 0
的基本情况有 了大致 了解( 各市 、 县区
基本情况见表 1 至表 3 。 )
河南省共有 10 8 7个乡镇 、48万 .
个 行 政 村 、2 . 个 自然 村 、 14 1 8万 93
11 4
7 2
2 7 86
2 4 46
太康县 3 . 3 3 . 1 3 17 6 62 5 0 2 3 0 19 2 0 2 2 2 . O 9 2 4 0 8 0 0
16 4
2 9 66
4 %左右 。但与此 同时 , 目前省 内特 0 别是广大农村 ,人 民群众收入水平还 比较低 ,人 均纯收入仍低于全国平均
产 品 产 量 稳 居 全 省 4 % 以 上 , 在 河 0
人 均地 方 财 政一 般 预算 收入 为 10 6 元 ,仅相当于中原城市群的 1 . 86 %。
一
南省经济社 会发展 中具有 重要地位 。 但 由于河南 平原农 区 自然资源 匮乏 、
自然 灾 害严 重 、劳 动 力 密 集 ,加 之 历
总人 口 贫困人 口 口比重 产总值 内生产 ( 人) ( 万 万人 ) 总 值 收入
民权 县 8 . 7 2 . 3 . 6 8 5 7 2 4 7 5 6 O2 17 7 3 2 雎 县 8 . 5 2 . 3 . 9 50 9 7 8 19 7 2 3 1 8 9 9 0 9 柘 城 县 9 . 8 2 . 2. 4 5 5 3 5 0 4 4 4 7 6 1 0 5 1 3 0 表2 68 05 72 31 6 1 22
河南省城市持续贫困问题调查与对策建议①

用于购买食物的开支平均为 6 2 8元。对比其平均每月总收入 3. 1 13 . 4 4 3元 , 4 可见用于购买食物 的开支占其平均每月总收入的比 例是 4 . %, 4 7 这一比例也即是 格尔系数。根据《 O 河南统计年鉴 20} 09的资料 , 0 年河南省城市居民 格尔系数为 3. 。可 2 8 0 4% 8 见, 城市贫困居民比城市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高 , 表明城市贫 困居 题。 民的生活水平低 。 河 南省城市贫困人 口规模估计 三 、 南省城市贫困持续的可能性分析 河 关于河南省城市贫困人 口的数量, 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 城市贫 困人 口 难以摆脱贫困 , 目前他们的下一代也正进 而 准确的数据。这是因为一是由于划分贫困的标准不同而难以有 入 了就业高峰期 , 那么 , 贫困会不会延续到下一代 , 就需要对贫 个统一的数据,二是因为政府统计指标中没有专门的城市贫 困持续的可能性进行分析 。 困人 口数量 , 而对于城 市贫困人口又有多个政府部 门分别管理 。 () 1城市贫困人 口如果依靠 自己努力不能达到脱贫的目标 , 因此不同部门、 同学者的观点就 不尽相同。 不 家长们往往会把希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希望他们能够做得比 对河 南城市贫困人 口规模的估 计,运 用不 同方法估计数值 自己好 , 实现 自己的愿望。布迪厄指出 , 穷人的窘迫往往源于他 也有差异。本研究根据《 河南统计年鉴 2 1} 0 0的资料 , 对河南省 们没有选择 ,而没有选择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穷人在市场竞争中 城市贫困规模作出如下估计 。 其一 , 绝对贫困人 口。 0 9 2 0 年河南 缺乏必要的文化资本。由于缺乏必要的教育机会和文化资本的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约 为 18 3 . 万人。其二 , 43 构成贫 困 积累 , 会造成参与竞争初会 的减 少和竞争力的弱化。 因此让子女 人口。2 0 09年河南省城市登记失业率为 3 %, . 城市登记失业人 摆脱贫困的最好途径,就是通过受教育使之获得足够 的文化资 5 数为 3 . 万人。这一数值没有包括没到失业登记机构登记 的 本 , 8o 5 从而增强在 市场中竞争的机会 和竞争力。 失业人群和在业低收 A^ , 群 因而低估 了城市贫 困人 口的数量。 抽样调查表明 , 调查对象对 “ 贫困家庭的下一代是否还会贫 其三 , 相对贫困人 口。2 0 年河南省城市人 口的数量为 3 5 万 困 ” 09 78 的看法 中 , 4 % 有 . 的回答“ 9 肯定 会”有 2. 的回答 “ 能 , 8% 4 可 人, 根据以往的经验如果按 照 的贫困发生率来估计 , 则相对 会 ”有 4 . , 3 %的回答“ 1 不一定”还有 2 . 的回答 “ , 3 说不清 ” 。总 贫困人口数为 30 4 0 . 万人。实际上 ,%的贫困发生率是一个 中 体 上说 , 6 8 持肯定回答 的比否定回答的比例略少 . 但还有近 14的 / 等程度的估计 , 其它的研究中对贫困发生率有低到 4 3  ̄I . ̄ E 7 , 高到 调查对象“ 4 说不清”对其下一代能否脱贫挣 疑态度。 , 1. %的估计② , 17 8 甚至范围更大。 对于脱贫途径的认识上 , 调查对 象对“ 您认为孩子培养孩子 二、 河南省城市贫困人口生活状况描述 上大学能改变家庭贫困 的状况吗 ?” 的回答中, 3 . 有 4 %的回答 9 为进一步了解城市贫困人 口的状况 , 本课题于 2 0 年 1一 “ , 2 . 的回答“ 09 O 能”有 5 不能 ”而有 3 . , 9 %的回答“ 8 说不清” 。虽然 1 2月对城市贫困人 口进行了抽样调查。把河南省的城市贫困人 有较大比例的调查对象认为提高教育程度能改变贫困的状况 , 口作为总体 ,这些城市贫困人 口主要是指城市低保人员以及低 但是还有超过这个比例 的调查对象认为 “ 说不清 ”而持怀疑态 收 人群体 。调查地点选择了郑州市的中原区 、 区和二七 区。 度 。另外 , 金水 调查对象对“ 为通过关系找到一份好工作能改变 您认 调查 由中原工学院 2 0 06级社会 工作专业的学生以及 其他 调查 家庭贫困的状况吗?” 的回答中, 2. 的回答“ ”有 3. 有 3% 2 能 , 3% O 员共 同参与实施 ,得到了社区居委会 的协助 。共发放 问卷 3 0 的回答“ 5 不能”而有 4 . , 3 %的回答“ 不清” 7 说 。与提高教育程度的 份 , 收有效问卷 37 问卷有效回收率为 9. 。 回 2 份。 3 样本的基本 途径结果一样 , 只是有更大比例的调查对 象认 为“ 不清 ” 说 而持 情况如下 : 怀疑态度 。 男性 占 5 . 女 陛占 4 . 2 3 %, 2 6 %;0岁以下的占 2 %.03 8 . 2 " 0岁 1 尽管有些贫困家庭成员也能认 到教育的重要 } 生,但 由于 的占 8 %,0' - 3" 0岁的占 2 . ,05 岁的占 3. 65" 0岁的 他们感到供养孩子读书并不轻松 , 3 - 4 3 4"0 8 9,06 2 - - 他们下一代在文化资本的获 占 2 . 6 岁及以上占 2 ; 51 O %, . 小学及 以下的比例 1 . , 中的 得上可能依然是匮乏的 ,城市贫困人 口的下一代也难 以摆脱贫 2 初 比例 4. , 7 高中或中专的比例 3 . 大学及以上的比例 9 %; 困 , 0 %, 9 . 5 因此贫困可能在下一代继续延续 。 职业构成以下岗、失业以及无业人员的人数最 多。所占比例最 () 2 城市贫困群体对贫 困状况改变的预期。 社会转型和经济 大。 通过对抽样调查获取的问卷资料进行分析 , 可以进一步了解 波动所带来的贫困应该是暂时的,在一段时期的社会结构的调 当前河南省城市贫困入 口的生 犬 。其基本特征表现为: 况 整或经济回升之后 , 就能够比较快的改变。 是, 但 调查表明 . 城市 () 1收入低下。调查结果显示 , 调查对象平均每年的总收入 贫困群体对贫困状况改变 的 预期并不乐观。 为 8 1. 元。并且调查对象对自己收入水平 的主观评价是 , 65 7 8 认 对于问卷中的“ 您认为以后您家庭可以脱贫变富裕吗?” 问 为属于“ 上等” 的没有 , 认为属于“ 中上等” 2 人 , 有 1 占总体 比例 题 , 调查对象有 3 . 31 %的认为 “ 可以”有 2 . , 6 %的认为“ 3 不可以” , 6 , . 认为属于“ 中等” 7 人 , 有 6 占总体比例 2 . , 3 认为属于“ 中 有 4. 0 %的回答“ 不清 ” 说不清是个怀疑的态度 , 6 说 。 加上回答 下等” 8 , 有 6人 占总体的 比例 是 2 . 而认 为属于 “ 等” 6 %, 3 下 有 “ 不可以” 的比例 , 的人 有超过 6. 的调查对象不认为其家庭可 0% O 14 , 4 人 占总体 的比例 4 . 。总体看来 , 多数对 自己q. d 4% 0 大 q . v Ae 平 以脱贫。 的主观评价也是偏下 。 城市贫困群体 由于文化程 度偏低 , 缺少文化 资本 的积累 , 面 () 2消费水平低。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 , 调查对象平均每月 对激烈的竞争 , 他们难 以适应。另外 , 由于社会保障机制 的不完 城市贫困是相对于农村贫困而言的。自 2 0世纪 9 年代以 o 来, 伴随着经济转型和社会转轨 , 城市贫困问题逐渐显现 出来 。 到 目前为止, 城市贫困人口仍然难 以脱贫 , 市贫困人 口的第 而城 二代也大多继承了贫困阶层的社会地位 ,城市贫困出现 了代际 传递 的趋 势,因此把当前的城市贫困问题称为城市持续贫困 问
河南省农村人现状分析报告

河南省农村人现状分析报告引言河南省位于中国的中部地区,是我国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农村人口也相对较多。
农村人现状是了解和研究农村经济、农村社会以及乡村振兴等问题的基础。
本文将从河南省农村人的生活条件、教育水平、就业情况和城乡差距等角度,对河南省农村人现状进行分析。
1. 生活条件河南省农村人的生活条件总体来说还有待提高。
农村人的住房条件相对较差,很多农村人还居住在破旧的房屋中,缺乏基本的生活设施。
农村人的饮水条件也有待改善,许多农村地区仍然存在着水质不达标的问题。
此外,医疗卫生条件也是农村人面临的困难之一,医疗资源相对匮乏,就医难、就医贵是农村人普遍面临的问题。
2. 教育水平河南省农村人的教育水平相对较低。
农村学校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资源匮乏是农村教育普及化的难点。
农村地区的学校条件差,校舍老化,缺乏教学设施。
农村学生的学业成绩也相对较低,高等教育机会有限,很多农村学生只能就近就读中职学校或放弃继续深造的机会。
3. 就业情况河南省农村人就业面临着困难。
由于人口众多,农村就业压力较大。
农村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水平相对较低,就业机会相对较少。
农村青年在外打工,存在着工资低、劳动强度大等现象。
同时,农村缺乏良好的创业环境和创业资金,限制了农村人的创业意愿和能力。
4. 城乡差距河南省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差距较大。
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城乡收入差距也较大,农村居民的收入相对较低。
此外,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保障制度也相对较弱,无法满足农村居民的基本需求。
5. 对策建议针对河南省农村人现状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建议:- 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的生活条件。
- 加强农村教育投入,改善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
- 加大对农村人的职业培训力度,提高农村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水平。
- 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加大对农村创业的扶持力度。
- 建设完善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缩小城乡差距。
河南省城镇化发展现状

究成果; 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 目 “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流
迁与土地流转统筹发展研究” ( 编号: 1 4 A 7 9 0 0 0 7 ) 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 F 1 2 7 文献标识码: A
年的2 3 . 2 %, 花费2 2 年时间。 2 0 0 6 年河南的城镇化率达到 3 2 . 5 %, 仅用
本文系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校级课题项目“ 中原经济区背景 下加快河南新型城镇化发展问题研究” ( 编号: 2 0 1 3 K Y O N 3 5 )阶段性研
了6 年。 特别是2 0 0 5 年之后, 河南的 G D P 总量突破万亿, 人均 G D P 突
及存在的问题, 探究其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加快河南农村城镇 化进程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产业结构为 1 4 . 1 : 5 7 . 3 : 2 8 . 6 。河南的产业结构说明其城镇化处于中期发
展阶段 。
( 三) 河南城镇化地区 发展不平衡, 城市化水平空间差异显著。河
考察后, 认为该村临近长江, 闲置的荒地、 荒滩较多, 湿度、 温度、 光照、
会 形成 城镇 化率 高于工 业化率 的情 况 。2 0 0 9年河南 的城 镇化 率 为 3 7 . 7 %,产业结构为 1 4 . 2 : 5 6 . 5 : 2 9 _ 3 , 2 0 1 0 年河南 的城镇化 率为 3 8 . 8 %,
高于河南。在这样的背景下, 深入研究河南省农村城镇化发展的现状
鸡蛋畅销全国各地。
五、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合作, 只要我们能够因地制宜, 共同努力, 加快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的发
关于河南省城镇居民生活状况的分析

住 等 相 关 消 费持 续 保 持 较 高 的增 长速
度
河 南 省 城 镇 居 民 的 交 通 、通 讯 费 用 2 03年 、2 0 0 0 4年 分别增长 了 l %和 l 8 6.7% ,河 南 省城 镇居 民 平均 每 百 户的 助 力车拥 有量从 20 2年的 2. 0 9 9辆 ,增 加到 2 0 0 3年 的 4. 2辆 ,增幅达 6 . %; 8 12 每百 户汽 车拥 有量 从 20 00年的 0.1台 ,
增 加 到 2003 年 的 0. 台 , 增 幅 高 达 54
的 0. 4 0 4年略 有回升达到 0. 5 3 ,2 0 3 ,支
出 金 额 为 l 44元 , 主 要 是 一 方 面 因 55. 8
为物价 上涨 因素 ,2 003年以来 我 省城镇 消 费 价 格 指 数 由 以 前 的 负 增 长 , 变 为 1.1 正增 长 ; 另 一方 面 ,城镇 居 民 各 % 种 食 品 的 消 费结 构 有 所 改 变 , 粮 食 的 总 体 消 费水 平 降 低 ,但 粗 粮 、 淀粉 薯 类的 消 费增 加 , 内、 食糖 奶 及鲜乳 品 外 出 就 餐 消 费增 长幅 度 较 大 。 衣着方面消 费增长 由 2 0 0 2年的 l 8 % 7. 下降到 2 4年的 7. %,幅度 明显下 降。 00 9
维普资讯
关 于 河 南 省 城 镇 居 民 生 活 状 况 的 分 析
杜
近 几 年 来 ,随 着 河 南 省 国 内 生 产 总 值 的 不 断 增 长 , 全 省 城 镇 居 民 的 生 活 状 况 有 了 进 一步 的 改 善 。 本 文 就 河 南 省 城 镇 居 民 的 生 活 水 平 的 提 高 、 生 活状 况 的 特 点 、 生 活 中 存 在的 问 题 、生 活状 况 的 前景 等 几个 方 面进 行 探讨 、 分 析 ,并 提 出 了几 点 建 议 。
河南省典型地区贫困多维测度及其精准扶贫路径研究

河南省典型地区贫困多维测度及其精准扶贫路径研究河南省典型地区贫困多维测度及其精准扶贫路径研究近年来,河南省积极响应国家的扶贫政策,大力推进精准扶贫,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然而,由于河南省幅员辽阔,区域发展不平衡,一些典型地区仍然存在贫困问题。
因此,对这些典型地区的贫困多维测度及其精准扶贫路径进行研究,对于更好地推动扶贫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对贫困多维度进行测度是了解贫困状况的基础。
贫困并不仅仅是指收入低下,还涉及许多方面的问题。
贫困的多维度测度有利于全面了解贫困的现状和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扶贫计划。
在典型地区的贫困多维度测度中,可以考虑人均可支配收入、教育程度、医疗保障、住房条件等指标,通过综合计算出的综合贫困指数来反映贫困的程度。
其次,基于贫困多维度测度结果,制定精准扶贫路径是实现扶贫目标的重要途径。
精准扶贫是根据贫困人口的贫困程度和原因,制定有针对性的扶贫措施,以达到扶贫目标的一种方式。
在典型地区的精准扶贫路径研究中,可以将贫困人口分类,根据不同人口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应的扶贫政策。
比如,对于收入低下的贫困人口,可以通过发展产业扶贫、推进教育扶贫等措施来提升其收入水平;对于教育程度低的贫困人口,可以实施师资培训、提供补助金等措施来改善他们的教育状况。
同时,在制定精准扶贫路径时,还应充分考虑当地的现实情况和政策环境,结合社会、经济以及自然资源等因素,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扶贫方案。
例如,对于典型地区的山区,可以通过开展旅游业、农产品加工业等产业扶贫,将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优势转化为经济收益,提升贫困地区的发展能力,从而实现精准扶贫的目标。
此外,典型地区的精准扶贫路径研究中应注重数据的及时更新和监测评估。
只有了解当前贫困状况以及扶贫政策实施后的效果,才能更好地调整和改进精准扶贫路径。
因此,在精准扶贫的实施过程中,应建立起健全的数据监测和评估机制,及时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评估扶贫政策的效果,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河南各大城市现状分析报告

河南各大城市现状分析报告一、引言河南省位于中国的中部,是中国重要的中原经济区的核心省份之一。
作为人口众多的省份之一,河南拥有多个大城市,包括郑州、洛阳、开封、南阳、安阳等。
本报告将对河南各大城市的现状进行分析,从经济、人口、交通、环境等方面对这些城市进行评估。
二、郑州郑州作为河南的省会城市,是河南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郑州拥有发达的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其经济总量在河南省位居首位。
此外,郑州还是中国的中部物流枢纽城市,拥有完善的交通网络和现代化的物流基础设施。
然而,郑州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由于经济发展较为集中,郑州的经济分布不够均衡,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发展差距较大。
其次,郑州的交通拥堵问题比较严重,特别是在高峰时段,常常出现交通堵塞的情况。
此外,郑州的环境污染问题也需要重视和解决。
三、洛阳洛阳作为河南省的重要旅游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景观。
洛阳以其著名的龙门石窟和白马寺而闻名于世。
此外,洛阳还拥有发达的工业和农业,是河南省的重要经济增长点之一。
然而,洛阳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洛阳的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还有待加强,需要进一步提升旅游业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其次,洛阳的产业结构亟待优化,需要加大对新兴产业的培育和支持。
此外,洛阳的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还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
四、开封开封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如中国古代的八大名刹之一的凤翔寺。
开封也是河南省的中心城市之一,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然而,开封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由于城市的历史遗存较多,开封的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其次,开封的环境保护仍然存在问题,无序的建设和污染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此外,开封的交通网络亟待完善,需要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
五、南阳南阳是河南省的重要工业城市,拥有发达的冶金、化工和机械制造等产业。
南阳还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许多著名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黪 【术用 技应 】
河 南省 城 镇 贫 困现 状 浅 析
孙宏艳
(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 学院 河南 郑卅『 4 0 1 ) 5 0 1
摘 要: 目前 ,河南 省治理城镇 贫困初见成 效,城镇 贫困率 降低 ,河南省在 全国贫 困格局中 的地 位转变 ,下一步 防治城镇贫 困的工作 需建立在对 贫困特性 的 充 分了解 上。河南 的城镇贫困具有社 会阶层属性 、文 化程度低 的属 性、性别 、年龄、家庭规 模等特性 ;在此 基础上 ,预测 了河南省城镇 贫困在地域 、行业、退休人 员贫 困、在校生贫 困和贫 困边 缘化等方面 的发展趋势 ,为下一步防治策略 的提出打好基础 。 关键 词: 城镇贫 困;贫困率;最低 生活保障 ;贫 困陷阱 中图分类号:F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7 - 7 9 2 1 )0 1 1 2 2 7 6 1 5 7( 0 0 9 0 2 —0
1河 南省 城镇贫 困 的规模 在此 ,约定 河南 省 的城市 最低 生活 保 障标准 为 贫 困线 ,位于 最低 生活 保 障线 下 的城镇 人 口为 贫 困人 口。这一 方 面保 证 了关注 对 象 口径统 一 ,也 对河 南 城镇 贫 困特征 的 定位 具有 典 型分 析 的意义 ,与河 南城 镇 贫 困发展 的 基本 规律 是吻合 的 。 通 过 统 计 , 河 南 省 2 0年 一 09 享 受 低 保 人 数 分 别 为 155 0 6 20 年 3 .、 1 10 16 3 18 3 人 , 计 算 贫 困 率 分 别 为 :4 4 、 44 、 4 3、 4. 、 4 . 、 4 .万 .% .% .% 4 1 这 些数据 说 明: .% 1 )河南 省2 0—0 9 06 20 年享 受低 保人 数稳 定 ,贫 困人 口发 展均 衡 ; 2 )通 常衡 量 一个 城市 人 民 的生 活状 态 ,采 用 贫 困率 指标 。贫 困率 是
党 的十六 届 四中全 会提 出了构 建社 会主 义和 谐社 会 的 目标 ,消 除贫 困 是构 建 和谐 社会 的~ 个 重要 内容 。国际 知名 经济 学 家夏 威尔 说 : “ 并不 是
从 事 第二第 三 产业 中体 力 、半 体力 劳 动 的商业 服 务人 员 、产业 人 员 、农业
劳 动者 及 失业 半失 业人 员 。阶 层性 致 贫 的发现 , 目前 仅仅 是 从社 会评 价和 社会 认 识 的角度 佐 证 ,它认 为 :城 镇 居民 所属 的 社会 阶层 ,将 在 一定 时 期 内,决 定其 生 活的 走 向。位 于 边缘 贫 困 的,致 富 的机 会较 弱 , 陷入贫 困 的
致 。而且 在2 0年 一0 8 0 5 2 0 年的受 教 育情况 的 统计 中 ,文 盲和 小 学的 比例逐
特 征发 生 了改 变 ,更 多的 贫 困表征 已经 不 明显 , 比如 女性 致贫 、 小初 文化 程 度致 贫等 ,而阶 层特 性 、退 休人 员 、在 校学 生 的贫 困频 发 ,这 些新 的表 现 ,正 是河南 省下 一阶 段 防治贫 困工 作中要 关注 的 问题 。
机会 较 多 ;位 于贫 困的 ,摆 脱 贫 困的机 遇较 弱 , 贫困将 在 没 有任 何突破 性 变革 的情 形下存 在 。 2 2 贫 困者 多 文化程 度较 低
我们 生 活的 世界 完美 无 缺 ,只是 说我 们 世界 的状 况 不断 改 善,我 们 还是 有
成千 上 万的 人没 有赶 上 经济 发展 的快 车 ,还 有许 多 人经 济 收入停 滞 。”河
根 据 河南 省城 镇贫 困 的典 型调 查 ,户主 为 大专及 以大学 学历 的贫 困家 庭只 占全 省 贫 困家庭 的7左 右 ,大 部分 的贫 困家庭 是 由文 盲 、小 学、初 中 % 的户 主家 庭 贡献 的 ,高 中教 育程 度 的户 主贫 困的 比例和 社 会 的一般 比例较
一
提 高 的 ,而提 高后 的 整体 的人 口素质 水平 ,会 降低对 贫 困 的贡献 。但是 , 随着 社会 上 “ 高学 历 低就 业 ”现 象 的 出现 ,也很 难 否认 高 学历 贫 困的 比例 会有 递 增的趋 势 。 23 贫 困人 口具有 年龄 倾 向性 .
பைடு நூலகம்
城 市贫 困人 口中 ,老 年化 的比例 增加 , “ 00 4 5 ”依然 居多 。0 年 ,河 7 南 省老 年 贫 困的 比例 为 77 ,O 年为 l .% 0年 为 1.% .% 8 07 , g 05 ,这 个 结 论对 于 河 南城 镇老 龄 化的 现状 是成 立 的 。随 着全 省老 年 人基 数 的扩 大 ,贫 困人 口
年 下 降 ,说 明 由于 受 教育 程度 低 发生 致 贫 的情形 会减 弱 ;初 中 、 高中的 比 例 范 围最 大 ,而且 曾递增 的趋 势 ,说 明社会 群 体 的素质 和 技能 习得 性有 所 提 高 ,这 对缓 解贫 困有一 定 的作 用 ;大 专 、本科 、研 究 生 的 比例一 直相 对 稳 定 ,并 且 比例变 化 的 幅度 不大 。 由此看 出,社 会 的普 遍 受教 育程 度是 在
南作 为人 口大 省 ,不 可避 免 的遭 遇 了城 镇贫 困 问题 。伴 随着 和谐 社 会的 建
设 ,了解贫 困 、治理贫 困、预 防贫 困,是 河南 省防 治贫 困的基 本 思路 。 19年 7 ,郑 州市 城 市居 民最低 生 活 保障 制 度实 施 ,经 过 1几 年 的 96 月 O 摸 索 实践 ,河 南 省城 市居 民最 低 生活 保 障制度 , 日臻 完善 ,河南 省 的反 贫 困工 作初 见成 效 。河 南省 的城 镇 贫 困率 下降 ,在 全 国贫 困格 局 中的 地位 转 变 ;最低 生活 保 障的额 度 七次 调 高 ,保 障范 围扩 大 ;城镇 居 民就 业 率、 下 岗职 工的 再就 业 率明显 提 升 。逐渐 好 转 的贫 困形 式 ,使河 南 省城 镇贫 困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