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多中心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重视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所致脑损伤的预防和干预

[(6.9±5.1)d]明显晚于出现临床症状的时间[(5.5±3.7)d];感染和ABO血型不合溶血是重要原因;对
多数患儿未能进行系统的随访。上述资料说明胆红素所致的脑损伤在我国依然常见,医护人员对高胆红素 血症高危因素的识别和早期干预能力及脑损伤的临床判断能力仍有待加强。若能在我国建立相应的胆红素
四、有必要针对新的情况调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处理指南或干预方案
应强调高胆红素血症的定义是一个动态过程,与新生儿出生胎龄、日龄、是否存在高危因素等有关,传统 的基于某个数值来定义病理性黄疸并进行干预是不合理的,有治疗过度或不足的风险,因此处理高胆红素血
症时,切忌单纯以某个数值来定义,而应根据胆红素动态变化的列线图并结合相关高危因素综合判断,及时 正确地干预。
脑病报告制度,亦有助于监控及相关政策的制定。
二、应重视胆红素脑病高危因素的识别 胆红素脑病可以预防。早期发现高胆红素血症并及时干预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预防脑损伤的发生和发 展。近30年来感染的治疗手段有了较大发展,而非感染因素,尤其免疫性溶血所致的胆红素脑损伤仍时有 发生。胆红素脑病的发生与血液中游离胆红素水平相关,而何种程度的总胆红素水平可致脑损伤尚无定论。 Newman等”。的一项研究对140例新生儿期胆红素峰值>427.5斗mol/L(25.0 mg/d1)者进行随访,其中 130例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为427.5~499.3 i上molfL(25.0~29.2 mg/d1),10例>513.0 txmol/L(30.0 mg/d1),结果在2~5年的随访中无一例发生核黄疸,认知发育、神经系统异常及可疑异常的比例与对照组比 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因该研究随访率高、样本大且观察全面,一直被视为是对足月儿极重度高胆红素血
Chinese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分析及临床治疗效果评价

2020NO.27China&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 临床医学DOI:10.16662/ki.1674-0742.2020.27.037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分析及临床治疗效果评价游森水,曾靖平厦门市第三医院儿科,福建厦门361100[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分析及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在该院患者中选方便取2019年3—9月247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作为该次研究对象,分析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病因并根据病因拟定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法。
分析患儿患病的原因和患儿的治疗情况,比较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清总胆红素。
结果247例患者中,患儿的病因有母体因素205例,占比83.00%,其中母体感染导致的75例,母体妊娠高血压疾病导致的55例,母体妊娠糖尿病导致的75例;患儿因素导致的40例,占比16.19%,其中新生儿感染导致患病的15例,新生儿ABO溶血导致的10例,新生儿头颅血肿导致的10例,新生儿g6pd缺乏导致的5例。
未查明病因2例,占比0.81%。
患儿治疗后显效175例,有效70例,无效2例,治疗有效率为99.19%o患儿治疗后的血清总胆红素(184.3±34.5)滋mol/L低于治疗前(345.3±45.7)滋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180,P<0.05)。
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最主要病因是母体因素,因此要在患儿的围生期做好护理,包括对母体的妊娠期的高血压、糖尿病及母体感染给予相应的治疗。
患儿的治疗有效率较高,患儿在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明显下降,临床治疗效果较佳。
[关键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分析;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R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20)09(C)-0037-03Etiological Analysis of Neonatal Hyperbilirubinemia and Evaluation of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YOU Sen-shui,ZENG Jing-pingDepartment of Pediatrics,Xiamen Third Hospital,Xiamen,Fujian Province,3611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tiology and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s of neonatal hyperbilirubinemia.Methods A total of247children with hyperbilirubinemia from March to September2019were conveniently selected from the patients in the hospital as the study objects.The etiology of children with hyperbilirubinemia was analyzed and based on the etiology to propose corresponding treatment methods.Analyze the causes of the children's illness and the children's treatment,and compare the serum total bilirubin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of neonatal hyperbilirubinemia.Results Among the247 patients,205cases were caused by maternal factors,accounting for83.00%.Among them,75cases were caused by maternal infection,55cases were caused by maternal hypertension in pregnancy,and75cases were caused by maternal gestational diabetes.Pediatric factors of40cases,accounting for16.19%,including15cases of neonatal infections,10 cases of neonatal ABO hemolysis,10cases of neonatal head hematoma,and5cases of neonatal g6pd deficiency.The cause was not identified in2cases,accounting for0.81%.After treatment,175cases were markedly effective,70cases were effective,and2cases were ineffective.The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was99.19%.The serum total bilirubin(184.3±34.5)滋mol/L of the child after treatment was lower than that before treatment(345.3±45.7)滋mol/L,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44.180,P<0.05).Conclusion The main cause of neonatal hyperbilirubinemia is maternal factors.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take care of the children during the perinatal period,including the maternal hypertension,diabetes and maternal pregnancy Infections should be treated accordingly.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is higher.After treatment,the total serum bilirubin of the children decreases significantly,and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is better.[Key words]Neonates;Hyperbilirubinemia;Etiological analysis;Therapeutic effect新生儿咼胆红素血症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多发于新生儿的疾病,又名新生儿黄疸[1]。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早期监测的研究进展

・427・
・综
述・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早期监测的研究进展
王晓娇姜敏王亚娟
黄疸是新生儿最常见的临床问题,虽然目前对 于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效果明显,但由于部分地区 及人群对新生儿黄疸没有足够的认识,就医时间晚,
素,不受胆红素再次结合或低亲和结合位点的影响。 日本学者通过该方法开发m一种测量游离胆红素的 标准化分光光度计,即UB一分析仪。其将血清样品
前未能广泛应用于临床实验室监测。此外,通过辣
根过氧化物影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清游离胆红
素浓度的区带流动仪技术一J、金属增强荧光法¨叫等
文对目前胆红素脑病的主要早期监测指标研究状况
进行综述。
也均未能应用于临床。 因此,虽然对于直接测定血清游离胆红素的方 法研究已经积累了较多的经验,但尚无兼顾敏感性 和特异性的监测指标,临床应用还存在很多困难,故 需通过对其他间接指标的监测来反映游离胆红素的
五、其他实验室检查 (一)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resonancespectroseopy,1H.MRS)是基于化学位移原
理的磁共振波谱技术,是目前检测脑内代谢和生化 成分的唯一无创性的手段。1 H-MRS目前主要用于 反映脑组织代谢物质变化,可以揭示神经元的功能、 活力、完整性、能量代谢,以及神经胶质增生等信息,
[16] [15] [13] [14]
Dvsfunction.Imn
J Pediatr,2011,2l:28-32.
刘新晖,李贵南,胡月圆,等.胆红素脑病与胆红素/血浆白蛋 白比值关系探讨.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1,26:322_324. 金晓秋,张英慧,王跃辉,等.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血清神 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检测的临床意义.中国医疗前沿,
【课题申报】胆道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胆道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胆道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一、研究背景和意义胆道疾病是指发生于胆囊、肝内外胆管及其合流部分的疾病,包括胆囊结石、胆囊炎、胆管结石、胆管炎等多种类型。
胆道疾病的发生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遗传因素等密切相关,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近年来,胆道疾病的患病率呈现上升趋势,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因此,开展胆道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对预防和治疗该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目标本课题旨在通过对胆道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的深入研究,明确其发病机制、风险因素以及预防和控制策略,为该疾病的早期干预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三、研究内容1. 胆道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分析通过对胆道疾病的发病率、患病率以及死亡率的分析,明确胆道疾病的流行特点。
探讨胆道疾病的高发地区和高危人群,了解流行病学特点与人口统计学因素(如年龄、性别、职业等)之间的关系。
2. 胆道疾病的风险因素研究调查和分析胆道疾病患者的生活方式、饮食、遗传背景等,建立与胆道疾病发生关系的风险因素模型。
针对不同类型的胆道疾病,探究其与各种风险因素之间的关联强度和影响程度。
3. 胆道疾病的发病机制探索通过对胆道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明确病理生理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包括胆道炎症的发生、结石形成的机制等。
通过动物模型实验以及临床样本的研究,深化对胆道疾病病理生理的理解。
4. 胆道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策略研究根据前期研究结果,提出胆道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策略。
重点探究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和实施策略。
通过健康教育、食品安全管理等手段,推动胆道疾病的减少和控制。
四、研究方法1. 问卷调查通过设计合理的问卷调查内容和调查样本,收集和分析胆道疾病患者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及遗传背景等信息。
2. 数据统计和分析对胆道疾病患者的数据进行整理,采用SPSS等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应用描述性统计和多因素分析等方法,研究胆道疾病的相关因素和机制。
3. 动物模型实验通过建立相应的动物模型,模拟胆道疾病的发生过程,深入研究胆道疾病的机制。
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临床探析

3 4
心血 管病 防 治知 识 2 0 1 4年 第 3期
溶血症合共脓毒症患儿 , 占2 %, 其他 l 5 例患儿原 血 组 患 儿 人 院 时 龄 以及 黄疸 时 龄 明 显 晚 于非 换 血 组患儿 , 差 异具 有 统 计学 意 义 ( P < 0 . 0 5 ) 。非 换 血 组 因 尚不 明确 , 占3 0 %。
1 资料 与 方 法
1 . 1 临 床 资料 随机 选 择 5 0例 于 2 0 1 2年 6月 至 2 0 1 3年 6月 笔者在 昆明医学院第 一附属医院进修期间进行急
顾性研究和分析。 为 了了解患儿 的不 良转归发生情 况, 对 全部患儿进 行 随访 , 明确发 育落后 、 听力障 碍、 神经发育落后 、 癫痫以及 脑性瘫痪 等不 良转归
显示 7 1 例轻度患儿 , 得分为 1 至3 分, 少动 、 少吃 等为 主要 临床表 现 , 2 3 例 中度 患儿 ,得 分为 4 - 6 6 %; 2例葡萄糖 一 6 一 磷 酸脱氢酶 缺陷症 ( G 6 P D D ) ,
患儿共计 2 5例 , 占全部患儿的 5 0 %; 抗 D患儿为 2 例, 抗 E患儿 为 1 例, 共计 3例 R h 溶血症患儿 , 占
心血 管病 防 治知 识 2 0 1 4年 第 3期
始论 著 /高血 压与脑血 管病 毋
新生儿 急性胆 红素脑病 临床 探析
张 崇梅 ( 云 南省 大理 州宾川县 人 民 医院 , 云南 大理 6 7 1 6 0 0 )
【 摘要 】 目的 探讨和分析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 A B E ) 的临床特点。方法 随机选择 5 0 例于2 0 1 2 年 6月
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227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227例临床分析刘开珍;何华云;华子瑜【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ABE)的临床特点,为ABE的早期诊断、及时干预、有效评估提供经验,改善其预后.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的ABE新生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入选227例ABE新生儿,根据ABE临床评分表,轻、中、重度ABE分别为156例、55例和16例;院内死亡2例,失访40例,电话随访185例(死亡10例,不良转归33例).黄疸的病因主要为ABO 溶血症、Rh溶血症、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症(G6PDD)等溶血性疾病.血清总胆红素(TSB)为(469.36±107.54)μmol/L;随ABE程度加重,TSB和血浆白蛋白比值(B/A值)明显增高,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异常率和死亡-不良转归发生率均明显上升(P<0.05).不良转归患儿B/A值[(0.959±0.232)mg/g]明显高于无不良转归者[(0.809±0.206)mg/g](t=3.57,P=0.001),B/A值评价不良转归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03,最佳临界点为0.908 mg/g.所有患儿入院即给予加强光疗,126例接受换血治疗,换血组与未换血组新生儿的ABE程度和后遗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BE的临床量化评分结合新生儿黄疸诊疗方案的规范实施,有利于胆红素脑病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抢救;动态监测TSB、B/A值,结合BAEP等的密切随访,有利于对胆红素脑病高危儿进行早期评估、医学干预,并改善预后.%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neonatal acute bilirubin encephalopathy (ABE). Methods From Jan 2009 to Dec 2010, a iotal of'227 ABE nconatcs were admitted. A retrospective study was performed from their medical records. Results Based on the clinical scores of ABE, the 227 neonates were categorized into three groups by severity of ABE, mild {11=156), moderate (n=55~) and severe (n=16~). Except 2 infants who died duringhospitaiization and 40 infants who were lost to follow up, the rest 185 infants were followed up through phone, among whom 10 infants died shortly after discharge and 33 infants survived with poor neurological outcome. The causes of hemolytic jaundice include ABO incompatibility, Rh hemolysis and gi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ise deficiency (G6PDD). The total serum bilirubin (TSB) at admission was (469.36±-l07.5<1) μmol/L. With the severity of ABE enhanced. TSB level, total bilirabin/albumin molar ratio (B/A), incidence of abnormal 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 (BEAP) and the mortality/morbidity ratio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P<0.05). The B/A value of those with, poor outcome (0.959±0.232)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 an that of the complete survivors (0.809±0.206) (f=3.57, P=0.001). When predicting ABE prognosis with B/A value, the area under ROC was 0.703 and the cut-point was 0.908 mg/g. Besides intensive phototherapy, 126 of them underwent exchange transfusion without better outcome. Conclusions Combination of ABE clinical scoring and the recommended intervention strategy for neonatal jaundice does assist in early diagnose and timely treatment of bilirubin encephalopathy. Close follow-up and monitoring of TSB, B/A value, BAEP, crani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nd neurodevelopment assessment are crucial for ABE neonates to achieve better prognosis.【期刊名称】《临床儿科杂志》【年(卷),期】2012(030)009【总页数】5页(P840-844)【关键词】胆红素脑病;临床分析;新生儿【作者】刘开珍;何华云;华子瑜【作者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中心,重庆,400014;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中心,重庆,400014;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中心,重庆,400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22004年美国儿科学会指出,胆红素脑病用于描述胆红素对基底核及各种脑干神经核等的毒性所致中枢神经系统的临床表现,推荐用“急性胆红素脑病”(acute bilirubin encephalopathy,ABE) 描述生后1周出现的胆红素毒性的急性期表现;“核黄疸”指胆红素毒性所致的慢性、永久性后遗症[1],包括锥体外系运动异常,特别是手足徐动症、注视异常、听力障碍、智力障碍,严重危害儿童健康。
加强新生儿黄疸住院期宣教,重视出院前评估及出院后随访

加强新生儿黄疸住院期宣教,重视出院前评估及出院后随访新生儿黄疸是由于新生儿时期体内胆红素的积累而引起皮肤巩膜等黄染的现象。
其中大多数为暂时性和自限性的,但极重度的高胆红素血症引起的胆红素脑病或核黄疸,进而导致不可逆脑损伤仍时有发生和报道。
新生儿家长对新生儿黄疸的认识不足,性质无法区分,常被忽视,给患儿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除了针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早期诊断和干预之外,加强初生新生儿住院期间宣教、出院前风险评估和出院后随访能降低发生严重高胆红素血症的风险,降低核黄疸的发生率。
有报道表明,我国胆红素脑病的发生率和病因地区不同而各异,基层及边远地区发生率高于城市。
在基层和边远地区,胆红素脑病的病因以溶血和感染为主,发现和治疗不及时,这与对新生儿黄疸的认识和重视不足有关。
而在经济发达,医疗条件较好的城市地区,严重的高胆红素血症及胆红素脑病与出院早有较大的关系。
我院曾收治的多例严重高胆红素血症的足月新生儿,入院日龄4-10天,血总胆红素342-428 umol/L(20-25mg/dl),经及时换血、光疗及白蛋白等应用,临床无胆红素脑病表现。
这些患儿均为足月新生儿,为出生后母婴同室或出院后自家中又来院就诊,生后母乳喂养,入院后相关检查未找到溶血等高胆红素血症的明确病因。
分析这些患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原因可能与生后母乳喂养不足,住院期间及出院时对新生儿黄疸知识的宣教不足有关。
研究表明:近年来发生的核黄疸的新生儿并不一定有明确溶血性疾病的证据,且多为足月儿及晚期早产儿。
出院时认为是健康的新生儿,但出院后发展为高胆红素血症甚至核黄疸,其原因可能与新生儿出生后随母亲住院时间的提早及出院后随访不及时有关,而出院早对于母乳喂养儿及晚期早产儿的影响尤其重要。
出院后新生儿家长对高胆红素血症的高危因素认识不足,没有及时关注新生儿黄疸及喂养不足等也是重要的原因。
1.住院期间新生儿黄疸相关知识的宣教对新生儿家长进行书面或口头的新生儿黄疸知识的宣教十分必要。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标准·方案·指南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以未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十分常见的临床问题,胆红素脑病在我国也并非罕见[]。
高胆红素血症的监测、高危因素的评估以及正确及时的处理对于预防重度高胆红素血症和胆红素脑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血清总胆红素(TSB)水平对个体的危害性受机体状态和内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因此不能简单地用一个固定的界值作为干预标准。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在2001年曾经起草制定"新生儿黄疸干预推荐方案"[],2009年又在此基础上进行修订,提出了"新生儿黄疸诊疗原则的专家共识"[]。
针对近年来新生儿在产科住院时间的普遍缩短及常规胆红素随访监测普及不够,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及核黄疸仍时有发生等情况,有必要对2009年"专家共识"进行补充和修订。
此次修订,既参考美国儿科学会(AAP)2004年发表的"胎龄≥35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处理指南"[],又更适合我国实际情况。
1.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出生后的胆红素水平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因此在诊断高胆红素血症时需考虑其胎龄、日龄和是否存在高危因素。
对于胎龄≥35周的新生儿,目前多采用美国Bhutani等[]所制作的新生儿小时胆红素列线图或AAP推荐的光疗参考曲线作为诊断或干预标准参考()。
当胆红素水平超过95百分位时定义为高胆红素血症,应予以干预。
根据不同的胆红素水平升高程度,胎龄≥35周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还可以分为:重度高胆红素血症:TSB峰值超过342 μmol/L (20 mg/dl);极重度高胆红素血症:TSB峰值超过427 μmol/L(25 mg/dl);危险性高胆红素血症:TSB峰值超过510 μmol/L(30 mg/dl)。
图1新生儿小时胆红素列线图(Bhutani等[])2.急性胆红素脑病:急性胆红素脑病是基于临床的诊断,主要见于TSB>342 μmol/L(20 mg/dl)和(或)上升速度> μmol/L mg/dl)、>35周的新生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核黄疸;高胆红素血症;婴儿,新生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bilirubin encephalopathy in Chinese newborn infants-a national survey The Subspecialty Croup
multicenter
reported m)m 28 hospitals.The
birth weiight was(31 12.4
were
4-599.6)grams,mean gestational age was(38.3士2.3)weeks;291(83.6%)cases
term
infants,
40(11.5%)cases
China.Methods
The survey
conducted in 33 kernicterus
at
level Ul
hospitals.ClinieaI
were
charts of infants with diagnosis of bilirubin encephalopathy data 348
张艳波.费英山);710068西安。陕西省人民医院(张勤、成大欣、康华掷字星);518026深圳市儿童医院(刘晓红、郑
义敏);110004沈阳,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薛辛东、富健华);215003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孙斌、王莹、丁 欣、李洪、冯星):300074天津市儿童医院(刘晓军、郭静):325023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林振浪、叶伟): 450053郑州市儿章医院(熊虹、孙慧清、康文清、张璋);400014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余加林、华子瑜); 410007长沙,湖南省儿蕈医院(李贵南,胡月围,周勇);230001合肥.安徽省立医院(潘家华、刘辉):830054乌鲁木 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朱艳萍、王红、李明霞);100730北京协和医院(丁围芳);310006杭州,浙江大学 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朱佳骏) 通信作者:杜立中(Email:dnlizhong@yahoo.cori'L cn)
Kemieterus;Hyperbilirubinemia;Infant,newbora
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就诊和入院的最常见原
因之一。新生儿早期严荸的高胆红素血症可能引起 胆红素腑病和核黄痘,从而留下听力丧失、脑性瘫 痪、智力发育障碍等后遗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 负担。虽然随着光疗、换JI}L等治疗技术的发展,这种 情况已较少发生,但是近年即使在欧美等发达国家
Of all
the 348 ca.ses,the age
was(7.3±5.4)days;247(71.O%)cases
admitted after 14 days of age.Most of
admitted before 7 days
age.24(6.9%)
were
the
cases(86.2%)were complicated with other
众多,医疗资源地区间分布很不平衡,且亚洲人本身
又是高胆红素血症的高危人群,推测胆红素脑病和 核黄疸的发生率应该高于西方国家,但是由于缺乏 大样本的流行病学调查,缺乏相应的疾病报告制度, 其具体发病情况并不清楚。 为了研究我同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具体发病情 况、相关高危岗素和预后,为进一步制定干预性策略 提供理论依据,我们在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新生儿 学组成员单位进行了回顾性的流行病学调查。 对象与方法 1.对象:共33家医院参加调查.这些医院年收
万方数据
主坐』L盟苤查垫!!生!旦笙塑鲞笠!塑生墅!』坠!生!:丛!!垫!!:!!!:塾:盟!:j Li・zhong(Email:dulizhong@yahoo.∞m∞)
Bilirubin
to
Corresponding author:DU
【Abstract】
multicenter study
objective
transfusion.Use of
conditions,including bacterial
infection(52.6%),ABO incompatibility(29.9%)。and perinatal asphyxia infants(37.6%)underwent
an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0.1%).A
total
料最后汇总至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统一 进行核查及统计分析。 2.胆红素脑病/核黄疸的定义及诊断:除严重 高胆红素血症以外,存在典型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如 嗜睡、惊厥、肌张力异常、角弓反张等;头颅MRI显 示特征性的双侧苍白球T1和,12加权像对称性高信 号改变;脑十听觉诱发电位(BAEP)提示高频听力
of
131
exchange
albunfin,
cases
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WaS
also
common(68.7%and 44.O%respectively).A total of 52
rate
were
of minority ethnic groups,with significantly higher the hospitalization and follow up.36
of Neonatology,The Soci啊of Groupfor
Pediatrics,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and Chinese
Multicenter study Coordination
Neonatal Bilirubin
Encep眦pathy
DOI:10.37印/cma.j.i∞IL 0578—1310.2012.05.004 作者单位:本研究各参与单位的第一作者均为本文并列第一作者310003杭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 院(马晓路、施丽萍、杜直中);10004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林影、杨子鑫);200032上海复旦大学儿科 医院(乇瑾,陈超);730050兰州.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易彬、徐瑞峰);530003南宁。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潘 新年、韦秋芬、李燕);530021南宁,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韦露明、姚丽萍、钟丹妮、高宗燕、刘云芝、刘义); 510120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赖剑蒲、苏衡);550003贵阳市妇幼保健院(刘玲、胡颦);500031石家庄,河北省 儿奄医院(刘翠青、贾超、盂灵芝);610041成都,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熊英、唐军、王华、石晶);130021长春,吉 林大学第一医院(严超英、刘英、金笛);650032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粱琨、钟庆华、段江);100020呼和浩特. 内蒙古自治Ⅸ妇幼保健院(吴金霞、王红云、张晓燕):210008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刘海樱、赵莉、阙清. 周晓玉);315012宁渡市妇女儿童医院(吕勤,崔荫波、王风敏、陈钧);750004银川,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邱银萍、
were
cases
discharge
reviewed.The
collected by
a
detaild questionnaire and analyzed.Results
were
From
January
mean
to
December in 2009.
of bilirubin eneephalopathy
admission,the admission
cases
were
late—preterm level
infants,and
11(3.2%)cases
were
early
preterm
of
infants.After
at
highest hilimbin
was(478.1±175.8)lxmol/L
were
生堡』L整盘盔!Q 12生i旦筮塾鲞筮!期£匦!』!型堕!,丛!!垫!!,y些塾:坠§
・33l・
.多中心研究.
中国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多中心流行
病学调查研究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中国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研究协作组 【摘要】
目的通过多中心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我同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具体发病情况、相关高
危因素及预后。方法在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新生儿学组成员单位进行回顾性调查,以出院诊断胆 红素脑病或核黄疸的患儿为研究对象,记录患儿一般情况、围产期高危因素、伴随疾病、胆红素峰值水 平、治疗情况、临床转归等内容。结果2009年1月至12月,33家医院中的28家共报告348例新生 儿胆红素脑病或核黄疸病例,仅5家(15.2%)未收治相关患儿。患儿平均H{生体重(3112.4士 599.6)g,平均胎龄(38.3±2.3)周,其中足月儿291例(83.6%),34~36周的晚期早产儿40例 (11.5%),34周以下的早产儿ll例(3.2%),另有6例(1.7%)胎龄不详。其中男婴250例,占 71.8%,女婴98例,占28.2%。平均入院日龄为(7.3 4-5.4)d,其中在出生7 d以内人院的247例 (7I.O%),14 d以后人院的24例(6.9%)。348例人院后测得的胆红素峰值为(478.1±175.8) p.mol/L.其中300例(86.2%)伴发其他疾病,常见的包括细菌感染(52.6%)、ABO溶血(29.9%)、围 产期窒息(10.1%)等,其中109例(31.3%)伴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疾病。住院期间131例(37.6%)患 儿接受了换血治疗,白蛋白和静脉用丙种球蛋白的应用也很常见。随访223例(64.1%),失访125例 失访率为35,9%,住院和随访期间共死亡36例,占随访患儿的16.1%。病死组除住院时间明显短于 存活组(P<0.05)外,其他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少数民族患儿以回族和壮族为主, G6PD缺乏症所占比例显著高于汉族患儿(P<0.05),其余临床特点和汉族患儿无异。结论新生儿 胆红素脐病在我闰并不少见。制定符合我国冈情的高胆红素血症干预指南,及早识别并干预高胆红 索血症及其高危因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