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线路损耗理论计算
电网线损理论计算

从以上计算可以看出,线路造价越高,一次 投资回收率越大,经济电流密度JI越大;而 负荷率越低,负载波动损耗系数KT越大,电 价越高,JI越小。各方面的因素都会使经济 电流密度发生变化。
❖ 电力线路的经济输送距离
电力线路的经济输送距离由经济输送容量和 容许电压损耗决定。由于经济电流密度综合 考虑了电能损失和投资以及修理折旧费较小 的条件,所以选用经济电流密度来计算电力 线路的经济输送容量,进而计算电力线路的 经济输送距离。
计算公式:
式中:
算例:
某35kV线路年输电量AP=8600万kWh, AQ=4000万kvah,负荷率80%,年运行时间 8700h,电价0.25元/kWh,线路造价 GL=2200元/mm2.km,与导线截面积无关部分 投资Z0=1200元/km,投资回收率10%。试 计算选用钢芯铝绞线时的经济截面和经济电 流密度(取ρ=31.5Ω mm2/km )
电力线路是电力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担负 着输送和分配电能的任务。电力线路运行时, 将产生有功损失和无功消耗。由于各个电压 等级电力线路的回路数多,总长度大,所以 总的电能损失也相当大。开展电力线路经济 运行,也是节约电能的一项重要措施。
❖ 电力线路的经济电流密度
经济电流密度是国家根据某一时期的物资与经济条 件,按照节约投资、年运行费及有色金属等因素制 定的。导线最经济截面积,就是能使每年摊销的一 次投资与每年产生线损的成本之和最小的原则。
考虑到线路一般不会完全是平坦的直线,因 此引进地形系数KD(通常取1.3),线路的长 度关系式有:L= KD Lr Lr—电力线路的输送距离,km。
设电力线路的容许电压损耗为△U,当用经济 输送容量SJ代替式中的S时,则可解得电力线 路的经济输电长度LJ(km)计算式为:
中低压直流配电网线损计算与分析

中低压直流配电网线损计算与分析Zheng Zhiyu;Li Shidong;Ling Yuchang;Cai Chong;Li Zhengjia【摘要】伴随着功率半导体器件、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与成熟,直流技术应用在电力系统配电网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文中建立了直流配电网各元件损耗的数学模型,利用PSCAD仿真技术分析元件模型的可行性并选定元件损耗的计算参数,分析交、直流配电网及其元件在不同比例直流负荷、轻重负载下的损耗情况,提出交、直流配电网线损拐点的预测区间,从能耗的角度给出直流配电网替代交流配电网的可能性.研究表明,直流配电网线损率在直流负荷比例为50%~ 60%区间内低于交流配电网,且直流负荷比例越重,直流配电网较于交流配电网具有更好的节能效果.【期刊名称】《电测与仪表》【年(卷),期】2019(056)003【总页数】6页(P23-28)【关键词】直流配电网;线损率;节能;PSCAD【作者】Zheng Zhiyu;Li Shidong;Ling Yuchang;Cai Chong;Li Zhengjia【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730 引言近年来,随着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诸多优势被人们所熟识,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加之大功率半导体器件以及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直流技术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其中低压直流配电技术特别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1-3]。
现有的柔性直流输电网络都是高电压等级的电能输送网络,在末端使用换流站进行配电。
但若使用直流配电,配电母线可直接通过直流变压器与主网连接,省略变换环节及交流网的过渡,也可在交流主网末端加入换流站等电力装置即可实现交流配电网的改造,形成交、直流混输的配电网络。
柔性直流输电在主网侧的迅猛发展,大大的促进了直流技术在配电侧的应用[4]。
且现代配电系统的变化也为直流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平台,如风机和太阳能等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网、电动汽车等直流负荷的出现等[5-6],相比交流配电,采用直流配电技术,不存在相位和频率同步问题。
配电网中理论线损计算方法及降损措施的研究设计方案

配电网中理论线损计算方法及降损措施的研究设计方案1 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简介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是对电能在输送和分配过程中各元件产生的电能损耗进行计算及各类损耗所占比例,确定配电网线损的变化规律。
配电网线损是电力部门一项综合性的经济、技术指标,是国家考核电力部门的一项重要指标。
多年来,随着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理论、方法和技术的不断丰富,人们研究出各种不同的计算方法,计算精度达到较高水平。
但由于配电网结构的复杂性、参数多样性和资料不完善以及缺乏实时监控设备等因素,准确计算配电网理论线损比较困难,一直是个难题。
为解决这一难题,众多科研工作者从理论到实践不断深入研究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方法,希望研究出更加适合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的新方法,更加快速、准确地计算配电网理论线损,满足电力部门配电网线损的分析和管理需要。
1.1国内外研究动态和趋势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方法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就有国外学者开始研究,研究电能在配电网络传输的过程中产生的损耗量,分析各元件产生电能损耗的原理,建立数学模型。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以计算机为辅助工具,加速各种计算方法的研究和发展,计算精度逐步提高,逐步应用于工程实际。
到二十世纪后期,各种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方法已经成熟,开始广泛应用于各级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实际工作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近几年来,随着配电网系统的迅速发展,配电网络结构更加趋于复杂化,为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增加了难度;配电网自动化系统逐步应用,加强配电网的监控,各种数据采集变得容易,为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提供丰富的运行数据资料,正是由于以上两个方面,需要研究新的更加适合于目前配电网实际情况的理论线损计算方法,从而推动计算方法研究不断深入。
目前,国内外发表的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方法的文献很多,其采用的计算方法和计算结果的精度也各有不同,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2传统的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方法传统的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方法,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依据网络主要损耗元件的物理特征建立的各种等值模型算法;一类是根据馈线数据建立的各种统计模型。
低压线路损失计算方法

1.输电线路损耗当负荷电流通过线路时,在线路电阻上会产生功率损耗。
(1)单一线路有功功率损失计算公式为△P=I2R式中△P--损失功率,W;I--负荷电流,A;R--导线电阻,Ω(2)三相电力线路线路有功损失为△P=△PA十△PB十△PC=3I2R(3)温度对导线电阻的影响:导线电阻R不是恒定的,在电源频率一定的情况下,其阻值随导线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铜铝导线电阻温度系数为a=0.004。
在有关的技术手册中给出的是20℃时的导线单位长度电阻值。
但实际运行的电力线路周围的环境温度是变化的;另外;负载电流通过导线电阻时发热又使导线温度升高,所以导线中的实际电阻值,随环境、温度和负荷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为了减化计算,通常把导线电阴分为三个分量考虑:1)基本电阻20℃时的导线电阻值R20为R20=RL式中R--电线电阻率,Ω/km,;L--导线长度,km。
2)温度附加电阻Rt为Rt=a(tP-20)R20式中a--导线温度系数,铜、铝导线a=0.004;tP--平均环境温度,℃。
3)负载电流附加电阻Rl为Rl= R204)线路实际电阻为R=R20+Rt+Rl(4)线路电压降△U为△U=U1-U2=LZ2.配电变压器损耗(简称变损)功率△PB配电变压器分为铁损(空载损耗)和铜损(负载损耗)两部分。
铁损对某一型号变压器来说是固定的,与负载电流无关。
铜损与变压器负载率的平方成正比。
配电网电能损失理论计算方法配电网的电能损失,包括配电线路和配电变压器损失。
由于配电网点多面广,结构复杂,客户用电性质不同,负载变化波动大,要起模拟真实情况,计算出某一各线路在某一时刻或某一段时间内的电能损失是很困难的。
因为不仅要有详细的电网资料,还在有大量的运行资料。
有些运行资料是很难取得的。
另外,某一段时间的损失情况,不能真实反映长时间的损失变化,因为每个负载点的负载随时间、随季节发生变化。
而且这样计算的结果只能用于事后的管理,而不能用于事前预测,所以在进行理论计算时,都要对计算方法和步骤进行简化。
配电线路线损、无功补偿(09)

电流为 IU2200.36(A 7)
Z 599
功率因数为 C O P S 40 或40 0 .5 UI 22 0 .3 068 7 .7 04
COSR3000.5
Z 599
无功功率为
QP(tan1tan2)p(
c
1
o2s1
1
c
1
o2s2
1)
4
(0
1 0.52
1
0.912515.61(2var)
,
2、按提高电压确定补偿容量
QC
U12U X
3、按降低线损确定补偿容量
△P%1ccoo22ss1210% 0
例题1:电工基础33题
先求镇流器的阻抗XL X L 2 f L 2 3 .1 5 4 1 . 0 6 5 5 ( 1 ) 8
总阻抗为
ZR 2X 232 0 5 02 15 8(9 )9
,
三、无功补偿的标准:用户在高峰负荷时的 功率因数应为:高供户和高供装有带调整 电压装置的电力用户功率因数为及以上; 其它100kvA(kw)及以上电力用户和大、 中型电力排灌站功率因数为及以上。
,
四、无功补偿的方法:采用电力电容器或具有容性 负荷的装置进行补偿。主要有:过励磁同步电动 机;调相机;电力电容器。
部放电。
。
4、电容器组运行操作注意事项: 1)断路器的操作顺序:正常情况全变电所停电操作
时,先拉开高压电容器支路的断路器,再拉开其 他各支路的断路器;事故情况下,全站无电后, 必须将高压电容器组的支路断路器先断开。 2)电容器的保护熔断器突然熔断时,在未查明原因 之前,不可更换熔体恢复送电。 3)电容器严禁带电荷合闸,以防止产生过电压;电 容器再次合闸,应在其断电3min后进行。
浅析低压配电线路的电能损耗

些经验进行归纳和总结. 争 取 能够 共 同 的取 得 进 步和 学 习 . 对 于知 识 的 运 用 和 理 解 ,要 有 专 门的 管 理 人 员适 当 的进 行 考 察 。看 进 行 用 电的 工 作人 员 对 于 知 识 在 运 用 过 程 中 的 掌握 情 况, 同时 也要 加 强 对 窃 电违 法行 为 的 法律 灌 输 和 防 范 意 识 , 并
一
状 已经 把 以往 的 电 力 垄 断 打破 .对 于 客 户 与 员 工在 思 想 上 也
有 了新 的 转 变 。 这 种 用 电 环境 下 . 对 于 用 电 的检 查也 存 在 很 大 发展余地和空 间. 安 全 问题 已经 成 为所 有 问题 的 开端 和 终 结 ,
技 术存 在 的意 义 是 以安 全 为 前 提 条 件 的 .对 于 高新 的 科 技 在
制 低 压 配 电线 路 电能 损 耗 的 具 体 措 施 ; 阐述 了在 民 用建 筑 中合 理 的 设 置 电气 竖 井 、 变 电所 、 配 电室 位 置 的重 要 性 与 可 能 性 。
【 关键词 】 低压配 电线路 ; 电能损耗 ; 负荷 中心; 控制 【 中图分类号 】 T U 8 5 2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 2 0 9 5 — 2 0 6 6 ( 2 0 1 3 ) 1 4 — 0 0 2 0 — 0 2
经 济 电 流 的 密度 选 择 导 体 有 利 于 节约 能 源 。但 供 电距 离较 近 的低 压 配 电 线路 的 电 能损 耗 却 一 直 以来 都 被 忽略 掉 了。 事 实
比如 说 , 一栋 普通 办公楼 , 其建 筑 面 积是 4万 i n , 设 置 有一
个2  ̄ 1 6 0 0 k V・ A的变压器 . 假如是依 照 5 0 %的 负载 率 ( 即 差 不
线损如何计算

线损理论计算是降损节能,加强线损管理的一项重要的技术管理手段。
通过理论计算可发现电能损失在电网中分布规律,通过计算分析能够暴露出管理和技术上的问题,对降损工作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能够使降损工作抓住重点,提高节能降损的效益,使线损管理更加科学。
所以在电网的建设改造过程以及正常管理中要经常进行线损理论计算。
线损理论计算是项繁琐复杂的工作,特别是配电线路和低压线路由于分支线多、负荷量大、数据多、情况复杂,这项工作难度更大。
线损理论计算的方法很多,各有特点,精度也不同。
这里介绍计算比较简单、精度比较高的方法。
理论线损计算的概念1.输电线路损耗当负荷电流通过线路时,在线路电阻上会产生功率损耗。
(1)单一线路有功功率损失计算公式为△P=I2R式中△P--损失功率,W;I--负荷电流,A;R--导线电阻,Ω(2)三相电力线路线路有功损失为△P=△PA十△PB十△PC=3I2R(3)温度对导线电阻的影响:导线电阻R不是恒定的,在电源频率一定的情况下,其阻值随导线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铜铝导线电阻温度系数为a=0.004。
在有关的技术手册中给出的是20℃时的导线单位长度电阻值。
但实际运行的电力线路周围的环境温度是变化的;另外;负载电流通过导线电阻时发热又使导线温度升高,所以导线中的实际电阻值,随环境、温度和负荷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为了减化计算,通常把导线电阴分为三个分量考虑:1)基本电阻20℃时的导线电阻值R20为R20=RL式中R--电线电阻率,Ω/km,;L--导线长度,km。
2)温度附加电阻Rt为Rt=a(tP-20)R20式中a--导线温度系数,铜、铝导线a=0.004;tP--平均环境温度,℃。
3)负载电流附加电阻Rl为Rl= R204)线路实际电阻为R=R20+Rt+Rl(4)线路电压降△U为△U=U1-U2=LZ2.配电变压器损耗(简称变损)功率△PB配电变压器分为铁损(空载损耗)和铜损(负载损耗)两部分。
南方电网-线损理论计算技术标准

电量法
除需要采集电力法的所有数据外,还需要采集计算时段内所有发电机(平衡机除外)、调相机和负荷每天的有功电量(MWh)和无功电量(Mvarh)。
2.2 潮流计算结果修正
根据潮流计算得到的电能损耗只包括了线路和变压器的可变损耗。对于未计及元件线损中较为突出的损耗,采用以下方法计算,并据此对潮流计算结果加以修正。其中均方根电流的计算参考附录A的相关内容,也可以直接采用潮流计算所得线路和变压器支路的电流值。
1.电力法
根据每小时的发电机的有功、无功(电压)数据、负荷的有功、无功数据、网络拓扑结构及元件阻抗参数进行潮流计算,得出每个节点电压,然后根据已知的电压与节点导纳关系计算出每条支路的有功损耗。将所有支路的损耗相加,即是全网一小时的损耗。将24小时的损耗相加,即得出一天的线损。由一天的线损进而求得计算时段内的电能损耗。
计算方法
需要采集的运行数据
电力法
计算时段内电力网每天所有正点的数据如下:
(1)电力网拓扑结构。
(2)发电机:其所接节点作为PQ节点,有功功率(MW)和无功功率(Mvar);其所接节点作为PV节点时,有功功率(MW)和电压(kV);其所接节点作为平衡节点时,电压(kV),其相角设为零。
(3)调相机:其所接节点作为PQ节点,有功功率(MW)和无功功率(Mvar);其所接节点作为PV节点时,有功功率(MW)和电压(kV)。
目 次
前 言
线损是电力网供售电过程中损失的电量,是考核电力网运行部门一个重要经济指标。从本质来说,电能传送过程中,电力网各元件不可避免地发生电能损耗。这部分客观存在的损耗称之为技术线损。由于同一计费时段内对广大用户的抄表不同期,加上计量误差,可能的管理错漏,总抄见电能与电力网关口计量电能不相符,这都被统计为“线损”,即所谓管理线损。所以线损实绩就是技术线损与管理线损之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农村用电管理工作中,低压配电网理论线损的计算和实际线损的考核是一个薄弱环节。
笔者推荐一种简单实用的计算方法,以供广大城乡电工参考。
1低压线路理论线损的构成
1.1低压线路本身的电能损耗。
1.2低压接户线的电能损耗。
1.3用户电能表的电能损耗。
1.4用户电动机的电能损耗。
1.5用户其他用电设备的电能损耗。
以上所有供电设备的电能损耗之和,即构成低压线路的理论线损电量,其线损电量与线路供电量之比百分数,即为线路的理论线损率。
要说明的是,在实际线损计算中,只计算到用户电能表,用户的用电设备不再参与实际线损计算。
但在理论计算中,凡连接在低压线路上的用电设备的电能损耗,均应计算在内。
2低压线路理论线损计算通用公式
△A=NKI
pjR
dzt×10
式中N——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出口电网结构系数;
①单相两线制照明线路N=2;
②三相三线制动力线路N=3;
③三相四线制混合用电线路N=3.5;
K——负荷曲线形状系数,即考虑负荷曲线变化而采用的对平均电流(I pj)的修正系数,K值按推荐的理论计算值表1选用;
表1负荷曲线形状系数k 值表
最小负荷率
K值0.20.30.4
1.050.5
1.030.6
1.020.7
1.010.8
1.000.8
1.001.0
1.00。
2。
2。
-3
1.171.09
(最小负荷率a=最小负荷/最大负荷)
t——线路月供电时间,h;Rdz——线路导线等值电阻,Ω。
等值电阻可按下式计算:
Rdz=ΣN
KI
zd。
kR
k/N×I
zd
式中I
zd——配电变压器低压出口实测最大电流,A;
22KI
pj——线路首端负荷电流的月平均值,A。
可根据以下不同情况计算选用。
①配电室装有电流表,并有记录的,可直接计算月平均负荷电流值。
②如装有电流表,但无记录的,可选取代表性时段读取电流值,然后计算平均负荷电流值。
③如未装电流表时,可选取代表性时段,直接用钳形电流表读取负荷电流值。
④配电室装有有功电能表和无功电能表时,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U
pj——线路平均运行电压值,kV,也可近似地用额定电压(Un)代替;AP——线路月有功供电量,kW。
h;AQ——线路月无功供电量,kvar。
h;
t——线路月供电量时间,h。
⑤如配电室装有有功电能表和功率因数表时,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cosφ
pj——线路负荷功率因数的平均值。
3低压接户线的理论线损计算
从低压线路至用户电能表,从电能表到用电器具的连接线称接户线(或下户线),其理论线损电量可按每10m月损耗为0.05kW。
h计算,当接户线长度为L 时,月损耗电量为:
ΔA=0.05L/10kW。
h。
4电能表的理论线损计算
4.1单相电能表每只每月损耗按1kW。
h计算。
4.2三相三线表每只每月损耗按2kW。
h计算。
4.3三相四线表每只每月损耗按3kW。
h计算。
5电动机的电能损耗计算
电动机的额定输入功率与额定输出功率的差值即为其损失功率(包括铁损、铜损等),乘以当月运行小时数即为其电量损失,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U
n——电动机的额定运行电压,kV;In——电动机的额定电流,A;
cosφ
n——电动机的额定功率因数;Pn——电动机的额定功率,kW;
t——电动机的月运行时间,h。
6其他用电器具的电能损耗
△A=Σ(各类电器总台数×额定功率×运行时间)×0.01kW。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