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件-8.2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人教部编版 (共14张PPT)
合集下载
最新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件第8课 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人教部编版(共33张)PPT

1. 你真让人感动,老师喜欢你的敢想、敢说、敢问和敢辩,希望你继续保持下去。 2. 这么难的题你能回答得很完整,真是了不起!你是我们班的小爱因斯坦。 3. 你预习的可真全面,自主学习的能力很强,课下把你的学习方法介绍给同学们,好不好? 4. 哎呀. 通过你的发言,老师觉得你不仅认真听,而且积极动脑思考了,加油哇! 四、提醒类
班级交流 请小组派代表在班级交流,说说
在小组学习中的收获和体会。
孙中山先生一生都在为推翻帝制,推进 民主革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他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先驱,值得我们每个人 的尊敬与怀念。
活动三:感受孙中山的革命精神
• 一息尚存,不忘救国。 • 国家之本,在于人民。 • 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 • 中国如果强盛起来,我们不但是要恢复民族
孙中山
活动汇报
除了中山陵,人们还以其他各 种方式纪念孙中山先生,课前我们 已经以小队的形式进行了探究,下 面就请他们派代表来介绍一下吧!
此页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教师课堂用语辑录(收藏打印版,此页右键可以删除)
教师课堂用语在学科专业方面重在进行“引”与“导”,通过点拨、搭桥等方式让学生豁然开朗,得出结论,而不是和盘托 出,灌输告知。一般可分为:启发类、赏识类、表扬类、提醒类、劝诫类、鼓励类、反思类。
谢谢
1. 说得太好了,老师佩服你,为你感到骄傲! 2. 你的设计(方案、观点)富有想象力,极具创造性。 3. 我非常欣赏你的想法,请说具体点,好吗? 4. 某某同学的解题方法非常新颖,连老师都没想到,真厉害! 5. 让我们一起为某某喝彩!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也要敢于猜想,善于猜想,这样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三、表扬类
学习课文三份小资 料,思考:辛亥革命给 中国带来了什么新变化
班级交流 请小组派代表在班级交流,说说
在小组学习中的收获和体会。
孙中山先生一生都在为推翻帝制,推进 民主革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他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先驱,值得我们每个人 的尊敬与怀念。
活动三:感受孙中山的革命精神
• 一息尚存,不忘救国。 • 国家之本,在于人民。 • 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 • 中国如果强盛起来,我们不但是要恢复民族
孙中山
活动汇报
除了中山陵,人们还以其他各 种方式纪念孙中山先生,课前我们 已经以小队的形式进行了探究,下 面就请他们派代表来介绍一下吧!
此页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教师课堂用语辑录(收藏打印版,此页右键可以删除)
教师课堂用语在学科专业方面重在进行“引”与“导”,通过点拨、搭桥等方式让学生豁然开朗,得出结论,而不是和盘托 出,灌输告知。一般可分为:启发类、赏识类、表扬类、提醒类、劝诫类、鼓励类、反思类。
谢谢
1. 说得太好了,老师佩服你,为你感到骄傲! 2. 你的设计(方案、观点)富有想象力,极具创造性。 3. 我非常欣赏你的想法,请说具体点,好吗? 4. 某某同学的解题方法非常新颖,连老师都没想到,真厉害! 5. 让我们一起为某某喝彩!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也要敢于猜想,善于猜想,这样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三、表扬类
学习课文三份小资 料,思考:辛亥革命给 中国带来了什么新变化
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件8.2辛亥革命推翻帝制部编版(共14张PPT)

板书设计
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 武 装 起 义
推翻清朝的反动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
•
3.如何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就以 上两种 观点说 明你的 看法。
•
提示:男生的观点是正确的。这是因 为:首 先,公 民的权 利与义 务是相 对应而 存在的 ,二者 相互依 存、相 互促进 ;其次 ,公民 既是合 法权利 的享有 者,又 是法定 义务的 承担者 ;再次 ,公民 的某些 权利同 时也是 义务。 女生的 观点是 错误的 。这是 因为: 权利与 义务是 统一的 ,二者 不可分 割,但 是,我 们不能 把权利 与义务 的关系 绝对化 。认为 权利与 义务是 完全对 等的, 会导致 把履行 义务作 为行使 权利的 筹码, 割裂权 利与义 务的统 一关系 。
2.推翻封建帝制的辛亥革命。
(1)历史回眸。
材料:1911年,随着革命条件的成熟,湖北革命党 人决定发动武装起义。10月9日,革命党人制造炸弹时 不慎发生爆炸。湖广总督大肆搜捕革命党人,几位领导 人惨遭杀害。而对严峻的局势,武昌新军工程第八营的 革命士兵于10月10日晚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新军其他 各部纷纷响应。经过一夜的紧张战斗,占领了武昌,随 即成立革命政权——湖北军政府。12日,起义军攻占汉 阳和汉口,武汉三镇完全被革命党人所控制。
思考: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武昌起义》 浮雕有什么纪念意义?
二、主题探究活动——辛亥革命推翻帝制
1.革命党人的英勇奋斗。 随着民族危机的加重,以孙中山为代表
的有识之士认为必须推翻清政府才能救国救 民。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多次发动反对 清政府的武装起义。
材料1: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林觉民, 别号意洞、抖飞,福建闽县人,日本庆应大 学学生,革命前的《与妻书》广为流传。还 有《禀父书》内容:不孝儿觉民叩禀:父亲 大人,儿死矣,惟累大人吃苦,弟妹缺衣食 耳。然大有补于全国同胞也。大罪乞恕之。
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件--第8课 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人教部编版(共33张PPT)[优秀课件]
![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件--第8课 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人教部编版(共33张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502a892fad6195f302ba686.png)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起义失败后,黄兴负伤撤回香 港,喻培伦、方声洞,林觉民等革 命志士牺牲,其中七十二人的遗体 由潘达微寻获安葬于广州黄花岗, 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故事会
你所知道的黄花岗七十 二烈士有哪些?你了解他们 的故事吗?请收集烈士们的 故事,开一个故事会吧。
活动要求: 1.分小组交流课前搜集的烈士故事。 2.请说说自己的感受。
山先生的革命事迹。 2.说说让你印象最深刻的部分,谈
谈自己的感受。
班级交流 请小组派代表在班级交流,说说
在小组学习中的收获和体会。
孙中山先生一生都在为推翻帝制,推进 民主革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他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先驱,值得我们每个人 的尊敬与怀念。
活动三:感受孙中山的革命精神
• 一息尚存,不忘救国。 • 国家之本,在于人民。 • 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 • 中国如果强盛起来,我们不但是要恢复民族
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
第一课时
导入
同学们,南京有个著名的景点叫 中山陵,每天去参观游玩的人络绎不 绝,你们去过吗?谁能和大家介绍一 下吗?
中山陵 中山陵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 金山南麓钟山风景区内,是中国 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 山先生的陵寝及其附属纪念建筑 群,面积8万余平方米。
➢ 孙中山临终前曾说:“吾死之后,可葬于 南京紫金山麓,因南京为临时政府成立之 地,所以不可忘辛亥革命也。”
学习课文三份小资 料,思考:辛亥革命给 中国带来了什么新变化
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辛亥革命后出现了哪些新风 尚?你还知道这场革命中涌现的英雄人物 和动人故事吗?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完 成小报制作,来纪念辛亥革命,铭记历史。
总结: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发生的一次历史 性巨变。虽然它不是一次彻底的革命,没有真 正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但它推翻了统治 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国乃至亚 洲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制国家,传播了民主共和 的理念,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深刻影 响和推动了近代中国的变革。
新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8课《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课件

• 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开拓者、中华民国和中国 国民党的缔造者、三民主义倡导者。
• 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1911年10月10日,领导 发动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 大总统
•。 •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1929年6月1
日,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
• 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 父”。
• 孙中山临终前曾说:“吾死之后,可葬于南京紫金山麓,因南京为 临时政府成立之地,所以不可忘辛亥革命也。”
• 孙中山先生的伟大功绩和高尚人格,受到中国各族同胞和世界各国 人民的尊敬,八十多年来,每年全国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以及世
界各地的人士都怀着崇敬的心情前来拜谒中山陵。
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
• 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名 文,字载之,号日新,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 翠亨村
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
烈士故事会
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
思考交流: 学习课文三份小资料,说说辛亥革命给
中国带来了什么新变化 ?
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
拓展活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你还知道辛亥革命后出现了哪些新风尚?你还知道 这场革命中涌现的英雄人物和动人故事吗?让我们以 小组为单位,完成小报制作,来纪念辛亥革命,铭记 历史。
个大责任。
——孙中山
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
交流讨论:
读文中链接资料,说说我们国家目前的 巨大变化,畅想祖国的美好未来。
第二课时
黄花岗起义:
是1911年4月革命党人在广州举行 的起义,又称广州起义 。
1910年11月孙中山、黄兴、赵声等革命党人在马来半岛的槟榔屿召开庇能会议,决定再次在 广州发动武装起义,黄兴担任总指挥。
• 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1911年10月10日,领导 发动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 大总统
•。 •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1929年6月1
日,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
• 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 父”。
• 孙中山临终前曾说:“吾死之后,可葬于南京紫金山麓,因南京为 临时政府成立之地,所以不可忘辛亥革命也。”
• 孙中山先生的伟大功绩和高尚人格,受到中国各族同胞和世界各国 人民的尊敬,八十多年来,每年全国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以及世
界各地的人士都怀着崇敬的心情前来拜谒中山陵。
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
• 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名 文,字载之,号日新,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 翠亨村
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
烈士故事会
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
思考交流: 学习课文三份小资料,说说辛亥革命给
中国带来了什么新变化 ?
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
拓展活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你还知道辛亥革命后出现了哪些新风尚?你还知道 这场革命中涌现的英雄人物和动人故事吗?让我们以 小组为单位,完成小报制作,来纪念辛亥革命,铭记 历史。
个大责任。
——孙中山
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
交流讨论:
读文中链接资料,说说我们国家目前的 巨大变化,畅想祖国的美好未来。
第二课时
黄花岗起义:
是1911年4月革命党人在广州举行 的起义,又称广州起义 。
1910年11月孙中山、黄兴、赵声等革命党人在马来半岛的槟榔屿召开庇能会议,决定再次在 广州发动武装起义,黄兴担任总指挥。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8《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教学课件

图片
图片
添加文字内容 楷体24号,添 加文字内容楷 体24号
添加标题文填字写内表容格楷,体回答32问号题
图片
时间 地点
武昌起义简介表
图片
革命过程
图片
结果
1. 武昌起义的意义是什么? 添加文字内容
2. 为图什么片清政府的统治在短短楷一体个多24月号的,时添间里就迅速瓦
解了呢?
加文字内容楷
体24号
添加标题文字内容楷体32号
添加标题文字内容楷体32号
革命英雄——喻培伦
图片
图片
图片
喻培伦在广州起义前夕赶制了300多枚炸弹,为
起义作出了突出贡献。起义爆发后,喻培伦胸前挂着
满满一筐炸弹,一边冲锋一边添投加弹文,字最内后容身负重伤,
弹尽力竭图,片不幸被俘。在敌人楷面体前2,4号他,拒添不吐露革命
机密,最后英勇就义。
加文字内容楷
图片
图片
图片 加文字内容楷 体24号
添加标题文字内容楷体32号
你了解孙中山先生
图吗形片?式为来什纪么 念人 他们 呢?以让各图我种 片
们对孙中山先生进行一 次小调查吧!
图片
图片
添加文字内容
楷体24号,添
加文字内容楷
体24号
孙中山
添加标题文字内容楷体32号
一股移风易俗的新 风潮,改变了人们 的生活……
添加文字内容
你知图道片为了让民主共和思楷加想体文深2字4入号内人,容心添楷,以孙中
山先生为首的革命党人还进行体了24哪号些探索吗?
添加标题文字内容楷体32号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生签署总统令废除了缠
足这图一陋片习,强迫女性缠图足片者会被重罚。 图片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 8 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第一课时)-课件

——孙中山
明纪念原因
小组内自主学习课本P52-55页内容,结 合课前搜集的资料小组讨论,提炼一个关键 词,用具体的事例来介绍孙中山。
明纪念原因
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
明纪念原因
纲领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同盟会的成立
三大主义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推翻清政府统治
推翻君主专制 建立共和国
部编版教材五年级下册 第八课
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
知缅怀方式
中 山 陵
知缅怀方式
南 京 中 山 路
知缅怀方式
北京
知缅怀方式
国立中山大学:位于广州广东
知缅怀方式
厦门
知缅怀方式
中山装
知缅怀方式
孙中山,原名孙文,是广东省香 山县翠享村人,出生于农民家庭。
知缅怀方式
中山陵是伟大的革命先行 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中山陵 坐北朝南,其中祭堂为仿宫殿 式的建筑,建有三道拱门,门 楣上刻有“民族,民权,民生” 横额。祭堂内放置孙中山先生 大理石坐像,壁上刻有孙中山 先生手书《建国大纲》全文。
小组内选择一个讲讲这些革命者的感人事迹,也可以 结合你们课前搜集的图片讲讲其他革命者的英雄事迹。
赞革命精神
赞革命精神
赞革命精神
辛亥革命的意义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正式成立。1912年2月12日,清 王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溥仪宣布退位,清朝灭亡了,统治了中 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终于被推翻了!
知缅怀方式
中山陵前
知缅怀方式
陵墓正门
遗
嘱
知缅怀方式
碑 亭
知缅怀方式
祭堂门额上有“民族”“民生”“民权”6个篆体大字
知缅怀方式
明纪念原因
小组内自主学习课本P52-55页内容,结 合课前搜集的资料小组讨论,提炼一个关键 词,用具体的事例来介绍孙中山。
明纪念原因
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
明纪念原因
纲领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同盟会的成立
三大主义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推翻清政府统治
推翻君主专制 建立共和国
部编版教材五年级下册 第八课
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
知缅怀方式
中 山 陵
知缅怀方式
南 京 中 山 路
知缅怀方式
北京
知缅怀方式
国立中山大学:位于广州广东
知缅怀方式
厦门
知缅怀方式
中山装
知缅怀方式
孙中山,原名孙文,是广东省香 山县翠享村人,出生于农民家庭。
知缅怀方式
中山陵是伟大的革命先行 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中山陵 坐北朝南,其中祭堂为仿宫殿 式的建筑,建有三道拱门,门 楣上刻有“民族,民权,民生” 横额。祭堂内放置孙中山先生 大理石坐像,壁上刻有孙中山 先生手书《建国大纲》全文。
小组内选择一个讲讲这些革命者的感人事迹,也可以 结合你们课前搜集的图片讲讲其他革命者的英雄事迹。
赞革命精神
赞革命精神
赞革命精神
辛亥革命的意义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正式成立。1912年2月12日,清 王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溥仪宣布退位,清朝灭亡了,统治了中 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终于被推翻了!
知缅怀方式
中山陵前
知缅怀方式
陵墓正门
遗
嘱
知缅怀方式
碑 亭
知缅怀方式
祭堂门额上有“民族”“民生”“民权”6个篆体大字
知缅怀方式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 第8课《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第1课时 课件

第8课 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
①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孙中山先生生平,学习和继承他的革命精神, 继续为振兴中华而努力。 2.知道《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产生,只有推 翻清政府的反动统治,中国才能有出路。 3.了解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理解辛亥革命的伟大意 义,体会辛亥革命烈士愈挫愈勇的革命精神。
在中国有这样一条路,几乎每个城市都有它的身影,南京的中山
路、上海的中山路、广州的中山路、芜湖的中山路……有人这样说:有 多少城市,就有多少中山路。你知道为什么会出现大量的中山路吗? 这个名字是怎么由来的?
为什么会出现大量的中山路?
答案是毫无疑问的,当然是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建。
南京中山陵
说一说人们为什么用各种方式纪念孙中山先生?
《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使各种社会
话题二:辛亥革命推翻帝制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故事会:
你所知道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有哪些?你了解他们的故事吗? 讲一讲我们收集烈士的故事,开一个故事会吧。
油画《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的结局是怎
样的?有什么影响?历史 上把这次具有伟大意义的 革命称作什么革命?
辛亥革命已经过去100多 年了,但革命者不怕牺牲的 爱国精神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你会用怎样的方式来铭记 历史、纪念辛亥革命呢?和 同学们讨论一下,谈谈你的 想法。
课堂小结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清王朝的统治,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 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同时 也给人们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我们永远都 不应该忘记那些为革命牺牲的烈士们,是他们改 变了中国的命运。
➢一息尚存,不忘救国。 ➢国家之本,在于人民。 ➢ 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 。 ➢ 中国如果强盛起来,我们不但是要恢复民族的地位,还要对于 世界负一个大责任。
①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孙中山先生生平,学习和继承他的革命精神, 继续为振兴中华而努力。 2.知道《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产生,只有推 翻清政府的反动统治,中国才能有出路。 3.了解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理解辛亥革命的伟大意 义,体会辛亥革命烈士愈挫愈勇的革命精神。
在中国有这样一条路,几乎每个城市都有它的身影,南京的中山
路、上海的中山路、广州的中山路、芜湖的中山路……有人这样说:有 多少城市,就有多少中山路。你知道为什么会出现大量的中山路吗? 这个名字是怎么由来的?
为什么会出现大量的中山路?
答案是毫无疑问的,当然是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建。
南京中山陵
说一说人们为什么用各种方式纪念孙中山先生?
《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使各种社会
话题二:辛亥革命推翻帝制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故事会:
你所知道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有哪些?你了解他们的故事吗? 讲一讲我们收集烈士的故事,开一个故事会吧。
油画《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的结局是怎
样的?有什么影响?历史 上把这次具有伟大意义的 革命称作什么革命?
辛亥革命已经过去100多 年了,但革命者不怕牺牲的 爱国精神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你会用怎样的方式来铭记 历史、纪念辛亥革命呢?和 同学们讨论一下,谈谈你的 想法。
课堂小结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清王朝的统治,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 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同时 也给人们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我们永远都 不应该忘记那些为革命牺牲的烈士们,是他们改 变了中国的命运。
➢一息尚存,不忘救国。 ➢国家之本,在于人民。 ➢ 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 。 ➢ 中国如果强盛起来,我们不但是要恢复民族的地位,还要对于 世界负一个大责任。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8课《推翻帝制民族觉》课件

答案: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孙中山正是这样一位推动 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革命先驱,他高举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旗帜,毅然投身民主革命事业。他 第一次提出“振兴中华”这个影响深远的口号,成立同盟会,积极传播革命思想。他为推进民主 革命四处奔走、大声疾呼。
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革命先驱孙中山的主要事迹 ,今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革命先辈们的不断探 求救国救民之路奋勇抗争推翻帝制是分不开的,让 我们牢记历史,以孙中山等革命先驱为榜样,为祖 国的美好未来努力奋斗!
,三民主义的倡导者。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 帜,“起共和而终帝制” 。1905年成立中国 同盟会。 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 国临时大总统。1929年6月1日, 根据其生前 遗愿,陵墓永久迁葬于南京钟山中山陵。 1940年, 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 民国国父”。
你知道哪些地方是纪 念孙中山的?
喻培伦在广州起义前夕赶制 了300多枚炸弹,为起义作出了 突出贡献。起义爆发后,喻培伦 胸前挂着满满一区炸弹,一边冲 锋一边投弹,最后身负重伤,弹 尽力竭,不幸被俘。在敌人面前 ,他拒不吐露革命机密,最后英 勇就义。
林觉民,别号意洞、抖飞,福建闽
县人,日本庆应大学学生,革命前的《 与妻书》广为流传。还有《禀父书》内 容:不孝儿觉民叩禀:父亲大人,儿死 矣,惟累大人吃苦,弟妹缺衣食耳。然 大有补于全国同胞也。大罪乞恕之。
答案:1. √ 2. × 3. √
1) .
二、选择题
1. 为了推翻清朝的反动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 党人先后发动了十多次武装起义。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 A这些起义都成功了 B给了清政府以极大打击,夸大了革命影响 C推动了革命高潮的到来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孙中山正是这样一位推动 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革命先驱,他高举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旗帜,毅然投身民主革命事业。他 第一次提出“振兴中华”这个影响深远的口号,成立同盟会,积极传播革命思想。他为推进民主 革命四处奔走、大声疾呼。
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革命先驱孙中山的主要事迹 ,今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革命先辈们的不断探 求救国救民之路奋勇抗争推翻帝制是分不开的,让 我们牢记历史,以孙中山等革命先驱为榜样,为祖 国的美好未来努力奋斗!
,三民主义的倡导者。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 帜,“起共和而终帝制” 。1905年成立中国 同盟会。 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 国临时大总统。1929年6月1日, 根据其生前 遗愿,陵墓永久迁葬于南京钟山中山陵。 1940年, 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 民国国父”。
你知道哪些地方是纪 念孙中山的?
喻培伦在广州起义前夕赶制 了300多枚炸弹,为起义作出了 突出贡献。起义爆发后,喻培伦 胸前挂着满满一区炸弹,一边冲 锋一边投弹,最后身负重伤,弹 尽力竭,不幸被俘。在敌人面前 ,他拒不吐露革命机密,最后英 勇就义。
林觉民,别号意洞、抖飞,福建闽
县人,日本庆应大学学生,革命前的《 与妻书》广为流传。还有《禀父书》内 容:不孝儿觉民叩禀:父亲大人,儿死 矣,惟累大人吃苦,弟妹缺衣食耳。然 大有补于全国同胞也。大罪乞恕之。
答案:1. √ 2. × 3. √
1) .
二、选择题
1. 为了推翻清朝的反动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 党人先后发动了十多次武装起义。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 A这些起义都成功了 B给了清政府以极大打击,夸大了革命影响 C推动了革命高潮的到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武昌起义》 浮雕有制
1.革命党人的英勇奋斗。 随着民族危机的加重,以孙中山为代表
的有识之士认为必须推翻清政府才能救国救 民。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多次发动反对 清政府的武装起义。
材料1: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林觉民, 别号意洞、抖飞,福建闽县人,日本庆应大 学学生,革命前的《与妻书》广为流传。还 有《禀父书》内容:不孝儿觉民叩禀:父亲 大人,儿死矣,惟累大人吃苦,弟妹缺衣食 耳。然大有补于全国同胞也。大罪乞恕之。
材料2:“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 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 这是1912年5月15日在南京各界举行广州 黄花岗之役牺牲烈士追悼大会上,黄兴 亲自撰写的挽联。“碧血黄花”象征着 烈士的鲜血化为碧玉,革命精神犹如不 畏寒霜的秋菊迎风绽放。
材料3:1924年5月1日晚,孙中山携夫 人宋庆龄出席岭南大学黄花岗纪念会并发 表演说,号召人们学习烈士“为国家、为 人民、为社会、为世界来服务”。
2.推翻封建帝制的辛亥革命。
(1)历史回眸。
材料:1911年,随着革命条件的成熟,湖北革命党 人决定发动武装起义。10月9日,革命党人制造炸弹时 不慎发生爆炸。湖广总督大肆搜捕革命党人,几位领导 人惨遭杀害。而对严峻的局势,武昌新军工程第八营的 革命士兵于10月10日晚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新军其他 各部纷纷响应。经过一夜的紧张战斗,占领了武昌,随 即成立革命政权——湖北军政府。12日,起义军攻占汉 阳和汉口,武汉三镇完全被革命党人所控制。
结合材料,阅读教材第54页内容,思考:
(1)怎样评价革命党人反抗清政府的武 装起义?
革命党人的武装起义虽然都失败了,但 还是给清政府以极大打击,扩大了革命影响, 推动了革命高潮的到来。
(2)你还了解到哪些与黄花岗七十二烈 士有关的故事?
在革命党人进行的推翻清政府的斗争中, 以黄花岗烈士为代表的革命党人,表现出不 怕牺牲的斗争精神,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 神财富。
板书设计
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 武 装 起 义
推翻清朝的反动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
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人教版)
第三单元 第8课
第二课时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
一、从生活情景走进课堂 人民英雄纪念碑上《武昌起义》浮雕图。
简介:由傅天仇先生创作的这块《武昌起义》浮 雕运用写实与寓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十四个人物 的塑造,描绘出起义军攻打湖广总督府的典型场面, 以小见大、以少胜多地表现出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的伟大力量和历史发展不可阻挡的趋势。在人物布局 上则有意识地把十四人分为前后两组。前面的五个人 为一组,刻画了两名军官和三位士兵突击攻进总督府 门的情景;后面一组为八个人,除士兵外还有男女民 众,以左下角为轴心形成约七十度角的扇形构图,呈 现一种炸开的动势,似乎是给前面一组的冲击波以能 量支持,位于中间的六号人物是浮雕的第三层即最里 面的一层,也是两组之间的过渡。
思考: ①你所在的省市有辛亥革命烈士纪念碑
(馆)吗?
辛亥革命是一次全国性的革命运动,我 国不少省市都有辛亥革命的纪念物。
②了解了这些革命先烈的事迹,我们可 以以怎样的方式纪念他们?
拜谒烈士陵园、宣讲烈士事迹、在烈士 纪念馆举行主题班会等。
三、课时活动总结
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不怕牺牲、 英勇奋斗,终于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统 治,结束了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帝制。
武昌起义的胜利震动了全国,各地革命党人纷纷起 义响应。短短一个月内,湖北、湖南、陕西、江西等13 省以及最大城市上海都宣布起义,脱离清政府而独立。 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这次革命被称为“辛亥革命”。
(2)革命者不怕牺牲的爱国精神。
材料:辛亥革命烈士陵园位于千佛山东麓,始建于 1934年,1983年重修。陵园为南北纵向,顺山势而建。 北端有黑色花岗石影壁,正面刻“辛亥革命烈士墓”, 背面刻《辛亥革命山东烈士墓重修记略》。影壁南为墓 区,安葬着23位辛亥革命烈士。主墓3座,呈品字形布 局,正中是同盟会山东分会主盟人、山东辛亥革命领袖 徐镜心之墓,两侧是老同盟会员薄子明、刘博林之墓。 主墓北侧为同盟会员王永福、张同普、秦明堂、何凤翱、 赵金漳和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共产党员史得金、朱锡 庚等人的墓室。陵园最南端为纪念塔,是陵园的主体建 筑。塔高8米,为四棱锥形,淡红色大理石砌成。碑正 面刻“山东革命先烈公葬纪念塔”,系山东国民党元老 陈名豫题写。
1.革命党人的英勇奋斗。 随着民族危机的加重,以孙中山为代表
的有识之士认为必须推翻清政府才能救国救 民。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多次发动反对 清政府的武装起义。
材料1: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林觉民, 别号意洞、抖飞,福建闽县人,日本庆应大 学学生,革命前的《与妻书》广为流传。还 有《禀父书》内容:不孝儿觉民叩禀:父亲 大人,儿死矣,惟累大人吃苦,弟妹缺衣食 耳。然大有补于全国同胞也。大罪乞恕之。
材料2:“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 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 这是1912年5月15日在南京各界举行广州 黄花岗之役牺牲烈士追悼大会上,黄兴 亲自撰写的挽联。“碧血黄花”象征着 烈士的鲜血化为碧玉,革命精神犹如不 畏寒霜的秋菊迎风绽放。
材料3:1924年5月1日晚,孙中山携夫 人宋庆龄出席岭南大学黄花岗纪念会并发 表演说,号召人们学习烈士“为国家、为 人民、为社会、为世界来服务”。
2.推翻封建帝制的辛亥革命。
(1)历史回眸。
材料:1911年,随着革命条件的成熟,湖北革命党 人决定发动武装起义。10月9日,革命党人制造炸弹时 不慎发生爆炸。湖广总督大肆搜捕革命党人,几位领导 人惨遭杀害。而对严峻的局势,武昌新军工程第八营的 革命士兵于10月10日晚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新军其他 各部纷纷响应。经过一夜的紧张战斗,占领了武昌,随 即成立革命政权——湖北军政府。12日,起义军攻占汉 阳和汉口,武汉三镇完全被革命党人所控制。
结合材料,阅读教材第54页内容,思考:
(1)怎样评价革命党人反抗清政府的武 装起义?
革命党人的武装起义虽然都失败了,但 还是给清政府以极大打击,扩大了革命影响, 推动了革命高潮的到来。
(2)你还了解到哪些与黄花岗七十二烈 士有关的故事?
在革命党人进行的推翻清政府的斗争中, 以黄花岗烈士为代表的革命党人,表现出不 怕牺牲的斗争精神,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 神财富。
板书设计
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 武 装 起 义
推翻清朝的反动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
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人教版)
第三单元 第8课
第二课时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
一、从生活情景走进课堂 人民英雄纪念碑上《武昌起义》浮雕图。
简介:由傅天仇先生创作的这块《武昌起义》浮 雕运用写实与寓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十四个人物 的塑造,描绘出起义军攻打湖广总督府的典型场面, 以小见大、以少胜多地表现出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的伟大力量和历史发展不可阻挡的趋势。在人物布局 上则有意识地把十四人分为前后两组。前面的五个人 为一组,刻画了两名军官和三位士兵突击攻进总督府 门的情景;后面一组为八个人,除士兵外还有男女民 众,以左下角为轴心形成约七十度角的扇形构图,呈 现一种炸开的动势,似乎是给前面一组的冲击波以能 量支持,位于中间的六号人物是浮雕的第三层即最里 面的一层,也是两组之间的过渡。
思考: ①你所在的省市有辛亥革命烈士纪念碑
(馆)吗?
辛亥革命是一次全国性的革命运动,我 国不少省市都有辛亥革命的纪念物。
②了解了这些革命先烈的事迹,我们可 以以怎样的方式纪念他们?
拜谒烈士陵园、宣讲烈士事迹、在烈士 纪念馆举行主题班会等。
三、课时活动总结
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不怕牺牲、 英勇奋斗,终于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统 治,结束了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帝制。
武昌起义的胜利震动了全国,各地革命党人纷纷起 义响应。短短一个月内,湖北、湖南、陕西、江西等13 省以及最大城市上海都宣布起义,脱离清政府而独立。 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这次革命被称为“辛亥革命”。
(2)革命者不怕牺牲的爱国精神。
材料:辛亥革命烈士陵园位于千佛山东麓,始建于 1934年,1983年重修。陵园为南北纵向,顺山势而建。 北端有黑色花岗石影壁,正面刻“辛亥革命烈士墓”, 背面刻《辛亥革命山东烈士墓重修记略》。影壁南为墓 区,安葬着23位辛亥革命烈士。主墓3座,呈品字形布 局,正中是同盟会山东分会主盟人、山东辛亥革命领袖 徐镜心之墓,两侧是老同盟会员薄子明、刘博林之墓。 主墓北侧为同盟会员王永福、张同普、秦明堂、何凤翱、 赵金漳和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共产党员史得金、朱锡 庚等人的墓室。陵园最南端为纪念塔,是陵园的主体建 筑。塔高8米,为四棱锥形,淡红色大理石砌成。碑正 面刻“山东革命先烈公葬纪念塔”,系山东国民党元老 陈名豫题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