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地理黄土高原
仁爱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1黄土深厚 千沟万壑的地形区——黄土高原(共32张PPT)

学以致用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工程措施(修挡土坝、打坝淤地)
修挡土坝
1、拦蓄泥沙,防止泥沙流入下游河中。 2、坝上泥沙淤积成“坝地”,土层深厚,土质良好,成为耕地。
四、水土保持
1.水土流失的治理:①采取生物措施(如 植树种草 )与工程措施
(如 修梯田 、 修挡土坝 )相结合;②合理安排 生产 活动,
学以致用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生物措施(恢复植被)
为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已经采取了以下措施:
植退 树耕 种还 草林
退 牧 还 草
…………
学以致用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工程措施 (修建水平梯田)
坡 面 水 流
坡 面 水
流
修建水平梯田为什么能减少水土流失?
改变坡面水流路线、降低水流速度;促进泥沙就地沉积, 使得水土得以保持。
黄土塬
黄土梁
流水侵蚀
黄土川
黄土峁
黄土川是黄土高原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的地区。
黄土高原——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导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因素有哪些呢?
影响因素1
水土 流失
影响因素2
影响因素……
探究
实验探究1: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
第一组试验:同样的一场大雨落在下列三种不同 坡度的区域,三个区域都没有植被的保护,水土 流失哪个最严重,哪个最小?规律是什么?
、
)相结合;②合理安排 活
动,如陡坡退耕还林还草,避免过度放牧。
评价园地
1 .填空:
山脉:A.秦岭 ;
B.太行山 C.祁连山
; 。C
B D
河流:D. 黄河 。
A
练习册 P18-19 21 22
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一课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一课知识点【篇一:黄土高原】考点一、世界的黄土堆积区1.范围:东起①太行山、西至②乌鞘岭、南至③秦岭、北抵④长城,跨⑤晋、⑥陕、⑦甘、⑧宁等省区。
2.景观:黄土高原、黄土梁、黄土海角。
3.成因:风成说认为黄土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
考点二、严重的水土流失1.水土流失的原因自然因素:(1)地形:地面破碎,山谷密度高,平地少,斜坡多。
(2)植被:地表光秃*露,缺少植被的保护。
(3)气候: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份,有暴雨。
(4)黄土性质:结构疏松,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人为因素:开垦、采矿、修路等活动,使地表疏松。
2.后果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从而导致耕地面积减少;向黄河下游输送大量泥沙,给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难。
考点三、脆弱的生态环境1.脆弱表现:黄土高原地形破碎,气候较为干旱,不仅水土流失严重,而且多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生态环境破坏后很难恢复。
2.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旱涝灾害。
考点四、生态建设一方面,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牲畜的数量等。
【篇二:东北三省】1.位置东北区包括黑、吉、辽三省,位于我国东北部,与朝鲜和俄罗斯两国接壤,大部分处在中温带。
2.地形和气候山环水绕、平原辽阔的地形特征。
气候特点是: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促而温暖。
冬季大面积分布的积雪和冻土改变了全年水分的分配,保证了土壤有较好的墒情,有利于农业生产。
但热量条件不足,早霜冷害影响农业收成。
3.重要的农林生产基地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春、冬小麦,杂粮,春小麦产量居全国第一位。
主要经济作物有:大豆、甜菜、亚麻,东北甜菜产量占全国的一半以上。
辽东半岛是国内外的苹果产地。
东北平原西部的防护林是我国目前的防护林,长达800千米,被誉为“绿色长城”。
(最新)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第三节 “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请看视频《黄土高坡》黄土高原因覆盖着深厚的黄土而得名。
说起黄土高原,人们眼前总会浮现厚厚的黄土和千沟万壑的大地景观;会遥想这片古老黄土地所孕育的灿烂的古代文明;会向往革命圣地延安宝塔山下的窑洞;当然也会提到白羊肚头巾、信天游等富有特色的“黄土风情”。
二、知识讲解考点1 文明的摇篮1.称谓:文明的摇篮黄土风情:窑洞,白羊肚头巾,信天游,。
2.黄土高原上奔流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如华夏始祖炎黄二帝。
3.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科学家曾经提出过许多假说,其中“风成说”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物质是从中亚和蒙古高原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
4范围:黄土高原东起A太行山、西至B乌鞘岭、北连C长城、南抵D秦岭。
跨越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省区。
5、黄土地貌景观:流水侵蚀使得黄土高原地表破碎,沟壑纵横,形成塬(残留的高原面)、梁(长条状的山梁)、峁(孤立的馒头状山丘)、川(黄土高原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地地区)等多种多样的黄土地貌景观。
考点2 严重的水土流失1、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2、水土流失的原因(1)自然原因:黄土土质疏松,多空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缺乏植被保护;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2)人为原因:过垦过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等。
3、水土流失的危害(1)严重的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破坏了农田和村庄,使得自然灾害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2)泥沙下泄导致河流含沙量剧增,淤塞下游河床、水库,给防洪及河道整治造成巨大困难。
考点3 水土保持的措施(1)在坡脚建挡土坝、护坡等用工程措施防治水土流失。
(2)在陡坡地实行生物工程,种草、灌木和山杏。
(3)在缓坡建梯田、种山杏和优质牧草。
(4)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
三、例题精析考点一文明的摇篮例1“山坡坡栽树崖畔畔青,黄土高坡有了好风景,黄沙那个不起尘少见,林果绕村绿满山。
6.3 黄土高原——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课件 (共30张PPT)

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及治理
6.3 黄土高原——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课 件 (共30张PPT)
黄土高原位置
黄土高原位置
长城
太
行
山
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秦岭
风吹来的黄土
黄土高原地表特征
千沟万壑 支离破碎
黄土高原的地貌
黄土塬:面积较大,顶部平坦,四周流水侵蚀,顶部侵蚀作用微弱,是良好的耕作区。
黄土高原的地貌
黄土墚:塬面受侵蚀,沟谷发育,条状延伸的黄土地貌类型。
黄土高原的地貌
黄土峁:梁进一步被沟谷切割分离,呈穹状或馒头状的黄土丘陵。
水土流失的成因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自然原因:黄土质地
自然原因:降水
黄土高原以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大部分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
自然原因:降水
自然原因:植被
6.3 黄土高原——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课 件 (共30张PPT)
水土流失的治理
建设林粮间作、果粮间作的生态农业体系,改善灌溉方式
6.3 黄土高原——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课 件 (共30张PPT)
6.3 黄土高原——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课 件 (共30张PPT)
结果
6.3 黄土高原——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课 件 (共30张PPT)
1.长期以来,黄土高原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草场退化 D.滑坡和泥石流
6.3 黄土高原——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课 件 (共30张PPT)
6.3 黄土高原——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课 件 (共30张PPT)
聚焦真题
八年级地理黄土高原知识点

八年级地理黄土高原知识点在八年级的地理学习中,黄土高原是重点内容之一。
黄土高原位于中国中部地区,西起陕西,东至山东,南接长江,北隔黄河与内蒙古相邻,地域辽阔。
本文将就黄土高原的形成、地理特点、资源、环境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黄土高原的形成黄土高原是在新生代第三纪第四纪期间,随着冰川消退和气候变化的影响下,由西北向东南隆起的一种地貌。
由于太阳辐射下的高温条件、水分蒸发增加和较强的风蚀作用,本区域的地表土壤开始逐渐干燥,逐渐衍生出一下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多种特殊地貌形态。
二、地理特点1.地形特点黄土高原的地形主要呈现出平原-山地的组合。
形态上呈现出高原、丘陵和盆地三种地形类型。
这里的地形相当复杂,海拔高度一般在1000米以上,山峦起伏,地势崎岖,森林、草原、沙漠等自然景观齐备,这里人烟稀少,空气清爽,气候宜人,是众多旅游爱好者及写作、绘画的灵感源之一。
2.气候特点由于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内陆干旱气候区中心地带,因此其气候特点主要是少雨、降水分配不均、气温差异大。
主要气象现象有极端高温、干旱、风沙和灰霾等自然现象。
三、资源黄土高原具有丰富的资源储量,常见铁、煤、铜、铝等矿产类资源的产量很高。
同时还有各种动植物资源,特别是这里的枸杞属于质优品质,丝瓜、小麦、玉米等作物产量也相对较高,但受天气影响很大。
四、环境问题正如大家所知道的,中国每年都遭受着严重的土地沙漠化问题,而黄土高原是影响最严峻的地区之一。
按照目前的严峻形势判断,即使全国降水量的增加,这里的沙化也不会减少,土地退化和失去耕作价值的现象仍然很严重。
因此,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重大的复杂和紧迫。
总之,这里的地貌、气候、资源、环境问题等已经形成了庞杂的社会经济问题,从人口的增长问题、城市化建设过程中的环境问题等都需要我们重视与处理。
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 6-3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同步精品讲义

6.3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课程标准 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2.说明自然条件对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认识因地制宜的重要性3.根据资料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危害,了解区域环境综合治理的对策4.结合实例,描述不同区域的差异,说明区域联系和协同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命题角度1.运用地图考查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特色民居、黄土风情等2.结合地貌景观图考查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及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及治理措施知识点01 文明的摇篮黄土高原地形1. 位置与范围位置 东起A 太行山 (山脉),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南抵B 秦岭山脉)。
范围 包括C 山西、D.陕西两省和E 宁夏回族自治南部、知识精讲目标导航F 甘肃东南部2.黄土高原的特征: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水土流失严重。
【微点拨】名胜古迹:陕西省区内的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黄帝陵、山西平遥古城。
【即学即练】(2022·全国·八年级专题练习)某中学研学旅行时对黄土高原进行了实地考察。
结合图甲“黄土高原位置图”和图乙,完成问题。
1.下列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A.黄土高原范围东至乌鞘岭 B.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自然原因形成C.信天游是该地区富有民俗特色的民歌形式 D.③河段形成了“地上河”2.图乙是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该民居的特点是()A.冬暖夏凉,就地取材B.屋顶坡度较大,利于排水C.稳固性差,造价较高D.门窗很小,采光较差【答案】1.C 2.A【解析】1.黄土高原范围西至乌鞘岭,A错误;黄土高原由于土质疏松、植被破坏严重,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水土流失十分严重,长期以来形成了“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貌,B错误;信天游是该地区富有民俗特色的民歌形式,C正确;③为中游河段,“地上河”位于下游河段,D错误。
故选C。
2.图乙是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窑洞,该民居的特点是当地人们就地取材、依山而建、冬暖夏凉;屋顶是平顶或没有屋顶;黄土直立性强,干燥易开挖,造价便宜,门窗较大,采光好。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世界面积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精品课件

典型黄土地貌
黄土梁
典型黄土地貌 典型黄土地貌
黄土塬 黄土峁
1.根据这几组对比实验找一找引起水土流失 的因素有哪些? 2.结合实验和黄土高原自然条件说一说黄土 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
对比试验:1与2、2与3、3与4、2与5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自然原因
降水集中、多暴雨 黄土土质疏松、遇水易崩解 支离破碎、坡度较大 植被覆盖率低
如何还黄土高 原青山绿水?
黄土高原的位置
黄 土 高 原 的 范 围
城 长
乌鞘岭 土 高 原
黄中国行政区划
中国地势三级阶梯
黄土高原的位置
中国行政区划
中国地势三级阶梯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
中国气候分布图
黄土高原的位置
黄土高原的位置
中国气候分布图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
1.概括黄土高原地形地貌基本特征,和天津的地 貌景观有什么区别? 2.结合教材P89内容,说出黄土高原三种典型地貌 类型及特点
人为原因
毁林、毁草、陡坡开荒 开矿、修路……
脆弱的生态环境
如果水土流失继续发展, 有那么一天,不仅耕地 没了,村庄也不知道搬 到哪里去了……
脆弱的生态环境
还向黄河下游输送了大量 泥沙,给河道整治和防洪 造成巨大困难
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 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 降;使沟谷增多、扩大、 加深,从而导致耕地面积 减少;
初中地理星球地图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北方地区 《黄土高原》PPT

坡 面 水
流
改变坡面水流路线、降低水流速度;促进泥沙就地沉积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A、生物措施——
(退耕还林、植树种草)
B、工程措施——
(缓坡-修建梯田、沟谷-修堤坝)
生机焕发
主要能源:煤 1、找出主要煤矿:大同、
阳泉、平朔、准格尔、东胜 、神府
2、找出经过黄 土高原的主要铁 路干线
乌金高原
(省级行政区)。 ⑷本区的耕地类型以_旱__地____为主,
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冬是小__麦______和
__谷__子____。 ⑸该区是世界上最大的_黄__土_____堆积
区,其成因是在_风__力_____作用下,将
位于中亚、蒙__古____高原和我国西北内
陆地区的黄土吹到这里堆积而成。
⑹黄土高原上最富集的能源矿产是
黄土高原属于什么气候类型?如何判断的?
温带季 风气候
3、黄土高原地貌景观
不同的地貌类型显示了黄土地区被侵蚀的不同程度
黄土塬:顶面平 坦,周边被沟谷 环绕。
黄土墚:是条状 延伸的岭冈。
黄土峁:呈 馒头状的黄 土丘陵,顶 面浑圆,由 塬或梁经侵 蚀。
黄土林
黄土的世界
黄土高原的黄土覆盖 厚度一般在100米左 右,最厚可在300米 以上。黄土分布的面 积和厚度,都居世界 之冠。
自然原因 植被--- 极度缺乏
土质 ---土质疏松 气候--- 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还有哪些 人为原因?
2000年,甘肃、陕西和山西三省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为11%,7.6%,
10.1%,居全国前列。人多,地少,生产方式落后。
陡 坡 耕 种
采 矿
B
A 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黄的关键在
治沙
五、水土保持
原因
治理措施
生物措施
植被少 土质松
植树种草
降水集中
过度开垦, 放牧,开矿
工程措施
修建水库
合理安排 生产活动
植树种草、林草护坡
工程措施
打坝淤地
黄土高原变绿了——大规模植被建设前后对比
梳理归纳
位置范围
文明的摇篮
对古老文明及民风民俗的影响 风成说 黄 土 高 原
P27活动1
黄土就像冬季地面积雪那样,以差不多的厚度覆盖 在起伏不同的各种地形上。
黄土是风吹来的
黄土高原自西北向东南,黄土的颗粒越来越细。
西北风
黄土的矿物成分与其下面的基岩成分不一样。
黄土不是本地产生
千沟万壑 地表破碎
流水侵蚀
?
四、严重的水土流失
沙土和黏土
暴雨和小雨
陡坡和缓坡
植被少
土质疏松
二、文明的摇篮
“黄土风情”
窑洞
粮食
“黄土风情”
信天游
安塞腰鼓
三、地貌特征及成因
黄 土 高 原 地 貌 的 形 成 过 程
黄土高原上的川
阅读材料
黄土“风成说” 黄土高原的黄土究竟是怎样来的呢?“风成说”认为, 黄土是由风从内陆干旱地区吹到这里堆积而成的。原来,黄 土的老家远在中亚、蒙古高原和我国西北部内陆地区。那里 气候干燥,地面的岩石在风化作用下不断破碎为粗细不等的 颗粒。每遇大风,往往风卷沙尘,遮天蔽日。粗大的砾石残 留原地,形成了戈壁;颗粒较粗的沙子在近处堆积,形成了 沙漠;而颗粒细小的尘土,则随风东移南下,当风力减弱或 遇到山脉阻挡时,便纷纷扬扬地降落下来。经过几百万年不 断地累积,才形成了今天这样深厚的黄土层。
降水集中
地形支离破碎
过度开垦,放牧, 修路,开矿
四、严重的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 P28图6. 32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黄土土质疏松,多孔隙,易溶于水 (土壤条件)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表裸露,缺少植被的保护 (植被特点) 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候特征) 地面破碎,平地少,斜坡多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形特征)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类活动) 过度开垦、放牧,使地表光秃裸露; 人们采矿、修路等活动,使地表疏松 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风吹来的黄土
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及成因 造成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因素 严重的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的后果 水土保持的方法
水土保持
黄土高原治理的成效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黄土高原
一、位置
黄土高原属于 北方地区。 ____ 黄土高原地处 我国地势的第 二 阶梯,位于 ___ 中下游。 黄河的____ __
太
行
乌鞘岭
山 脉
秦
岭
宁、 甘/陇 、___ 黄土高原主要跨越的省级行政区______ 晋 。 陕/秦 、 ______ ______
中国水土流失严重 地区的分布 ①水土流失严重的地 区大都分布在我国的 二 阶梯。 第____ ②水土流失严重的共 同原因: 降水集中多暴雨 地形比较崎岖
植被覆盖少
对于黄土高原来说~ ◆耕地、居住地减少 ◆土壤肥力下降 ◆水资源浪费
生态环境 经济建设
对于黄河下游来说~ ◆河道淤塞 ◆地上河
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