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物诗四首
关于咏物诗

关于咏物诗1、《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2、《咏鸳鸯》
唐·李远
鸳鸯离别伤,人意似鸳鸯。
试取鸳鸯看,多应断寸肠。
3、《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4、《杨柳》
唐·汪遵
亚夫营畔柳蒙蒙,隋主堤边四路通。
攀折赠君还有意,翠眉轻嫩怕春风。
5、《咏梧桐》
清·郑板桥
高梧百尺夜苍苍,扫秋星落晓霜。
如何不向西州植,倒挂绿毛幺凤皇。
6、《咏省壁画鹤》
唐·宋之问
粉壁图仙鹤,昂藏真气多。
骞飞竟不去,当是恋恩波。
7、《马诗·其五》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8、《竹》
清·郑燮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咏物诗四首

读懂各诗的主题, 读懂各诗的主题,感悟咏物 言志诗的特点。 言志诗的特点。
《子规》顾况
• 此诗借咏子规抒发诗人对历代遭受 苦难蒙受冤屈而死的人深深的同情 和对黑暗社会的不满。 和对黑暗社会的不满。
《葡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愈
• 此诗通过对葡萄的生长姿态的描写 表达自己仕途困顿、 表达自己仕途困顿、渴望有人援引 的心情。 的心情。
《赏牡丹》刘禹锡
• 诗人用了烘托对比的手法赞美了牡 丹花的高贵富丽, 丹花的高贵富丽,还用到了比喻拟 人的手法,赋予花人情, 人的手法,赋予花人情,更具感染 力。
《小松》杜荀鹤
• 这首诗写小松幼时人们对其忽视和 长大后人们对其称赞的不同态度, 长大后人们对其称赞的不同态度, 批判世人目光短浅, 批判世人目光短浅,暗含诗人对自 身身世的感慨。 身身世的感慨。
咏物诗100首

咏物诗100首一、不同的文学评论家对于咏物诗编辑的标准也不尽相同,仅仅是《全唐诗》就有咏物诗六千多首:1、《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在狱咏蝉》唐·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3、《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4、《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5、《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6、《蜂》唐·罗隐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7、《墨梅》元·王冕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流清气满乾坤。
8、《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9、《马诗·其五》唐·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10、《严郑公宅同咏竹》唐·杜甫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11、《咏竹》唐·白居易不用裁为呜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
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
12、《菊花》唐·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13、《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14、《幽兰操》唐·韩愈兰之猗猗,扬扬其香。
众香拱之,幽幽其芳。
不采而佩,于兰何伤?以日以年,我行四方。
文王梦熊,渭水泱泱。
采而佩之,奕奕清芳。
雪霜茂茂,蕾蕾于冬。
君子之守,子孙之昌。
15、《竹》清·郑燮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咏物诗的诗歌10篇精选

咏物诗的诗歌10篇精选(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计划、总结报告、策划方案、规章制度、祝福语、诗歌美文、名言大全、教育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summary reports, planning schem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blessings, poems and essays, famous quotes, educational materials, composition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咏物诗的诗歌10篇精选咏物诗是托物言志的诗歌,通过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
王维的咏物诗

王维的咏物诗1、《辛夷坞》唐代王维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2、《画》唐代王维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3、《鹿柴》唐代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4、《观猎》唐代王维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5、《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唐代王维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6、《终南山》唐代王维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7、《积雨辋川庄作/秋归辋川庄作》唐代王维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8、《临湖亭》唐代王维轻舸迎上客,悠悠湖上来。
当轩对尊酒,四面芙蓉开。
9、《春中田园作》唐代王维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10、《青溪/过青溪水作》唐代王维言入黄花川,每逐清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磐石上,垂钓将已矣。
古诗词中咏物诗(精选10篇)

古诗词中咏物诗古诗词中咏物诗(精选10篇)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
在诗中作者或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古诗词中咏物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古诗词中咏物诗精选篇1朝代:唐朝|作者:白居易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古诗词中咏物诗精选篇2词牌名:声声慢|朝代:宋朝|作者:吴文英蓝云笼晓,玉树悬秋,交加金钏霞枝。
人起昭阳,禁寒粉粟生肌。
浓香最无著处,渐冷香、风露成霏。
绣茵展,怕空阶惊坠,化作萤飞。
三十六宫愁重,问谁持金锸,和月都移。
掣锁西厢,清尊素手重携。
秋来鬓华多少,任乌纱、醉压花低。
正摇落,叹淹留、客又未归。
古诗词中咏物诗精选篇3朝代:唐朝|作者:李白绝壁临巨川,连峰势相向。
乱石流洑间,回波自成浪。
但惊群木秀,莫测精灵状。
更听猿夜啼,忧心醉江上。
古诗词中咏物诗精选篇4朝代:唐朝|作者:徐铉劲节生宫苑,虚心奉豫游。
自然名价重,不羡渭川侯。
古诗词中咏物诗精选篇5朝代:唐朝|作者:李白青山日将暝,寂寞谢公宅。
竹里无人声,池中虚月白。
荒庭衰草遍,废井苍苔积。
惟有清风闲,时时起泉石。
古诗词中咏物诗精选篇6朝代:唐朝|作者:李白落羽辞金殿,孤鸣咤绣衣。
能言终见弃,还向陇西飞。
古诗词中咏物诗精选篇7词牌名:留春令|朝代:宋朝|作者:史达祖故人溪上,挂愁无奈,烟梢月树。
一涓春水点黄昏,便没顿、相思处。
曾把芳心深相许。
故梦劳诗苦。
闻说东风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
古诗词中咏物诗精选篇8朝代:清朝|作者:曹雪芹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
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古诗词中咏物诗精选篇9朝代:唐朝|作者:李白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
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
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
咏物的古诗

咏物的古诗咏物的古诗50首咏物的古诗精选(一):1、《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2、《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3、《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4、《咏竹》唐·白居易不用裁为呜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
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
5、《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6、《蜂》唐·罗隐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7、《墨梅》元·王冕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流清气满乾坤。
8、《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9、《马诗·其五》唐·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10、《严郑公宅同咏竹》唐·杜甫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11、《在狱咏蝉》唐·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12、《菊花》唐·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13、《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14、《幽兰操》唐·韩愈兰之猗猗,扬扬其香。
众香拱之,幽幽其芳。
不采而佩,于兰何伤以日以年,我行四方。
文王梦熊,渭水泱泱。
采而佩之,奕奕清芳。
雪霜茂茂,蕾蕾于冬。
君子之守,子孙之昌。
15、《竹》清·郑燮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16、《感遇·兰叶春葳蕤》唐·张九龄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咏物诗大全100首

咏物诗大全100首导言咏物诗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用诗歌的方式来描写和赞美自然界的各种事物。
这些事物可以是动物、植物、物体等,通过诗句的描述,展现出作者对事物的独特感悟和审美触动。
咏物诗不仅展示了物与人的关系,也表达了人对自然界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本文将为您呈现一些经典的咏物诗作品,共计100首。
第一首:《春风》春风不度玉门关,忧思化作春花千。
桃花仍未开遍地,红遍山岗绿遍田。
第二首:《柳絮》碧绿柳絮飞来飞,纷纷扬扬像雪飞。
芳香四溢草原上,柔软如丝嫩如蔷。
辽阔无垠的海洋,波涛汹涌泻天涯。
浩渺无际的湛蓝,让人心魂为之摇。
第四首:《夜空》繁星点点闪耀夜,似银河铺满天际。
点点星光攒成泪,远离尘嚣化身诗。
第五首:《白云》悠悠白云漂浮天,轻盈如纱似仙缘。
随风飘荡无法捉,恍若人生梦境间。
第六首:《秋叶》秋风瑟瑟吹叶落,纷纷扬扬衬黄草。
叶儿随风飘零去,为秋季增添色彩。
第七首:《枫叶》枫叶红艳如火燃,红遍山间暖人眼。
风吹叶落满山谷,枫叶凋零叹离别。
春雨绵绵润苍生,滴点滴点如丝绳。
汇聚成河湖变潮,滋润大地展新生。
第九首:《蜜蜂》蜜蜂忙碌采花香,从花蕊取珍贵汁。
蜂蜜甜美诱人醉,劳动价值显无比。
第十首:《蝴蝶》蝴蝶翩翩翻飞舞,彩翅绚丽H成珠。
轻盈飞翔无拘束,花丛之中自由逐。
第十一首:《燕子》燕子飞翔速如箭,家园是高高天间。
筑巢为子守栖身,没有负担是他们。
……(以下省略,共100首)总结咏物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通过诗歌形式的描写,将自然界的各种万物展现于眼前。
这100首咏物诗从不同角度、不同时节、不同物种入手,展现了古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执着追求。
通过品读这些诗歌,我们不仅可以领略诗人的艺术才华,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与庞大。
让我们一起欣赏这些美妙的咏物诗,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之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子规与啼叫
“又闻子规啼月夜,愁空山” 李白《蜀道难》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 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 标遥有此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暮斜阳” 秦观《踏 莎行》
4.子规与杜鹃花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 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李白《宣 城见杜鹃花》 “杜鹃啼时花扑扑,九江三月杜鹃来,一 声催得一枝开。”白居易《山石榴寄元九》 “自有沾花血,相和雨滴新。”贾岛《子 规》 “芳草迷肠结,红花染血痕。”杜牧《杜鹃》
拟人 “妖无格”与“净少情”
比喻
“真国色”
《赏牡丹》鉴赏材料
3、这首诗借赏牡丹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当时人们对牡丹的喜爱和尊宠 4、这首诗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1)烘托手法的运用。这首诗写了三种名花,褒贬都极有 分寸,写芍药“妖”,是写其艳丽、妩媚之态,并非贬意。 写荷花“净”,是洁净之意,诗人并没有因为突出牡丹而 将这二花写得一无是处,但为了突出牡丹,诗人还是将这 二名花不如牡丹之处写出以烘托牡丹的高贵富丽,令人喜 爱,这是侧面烘托的手法。 (2)比喻、拟人手法使物性的花有了人情味,能增强诗歌 的艺术感染力。
5.子规与“不如归去”
春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范仲淹《子归》) 听杜宇声声,劝人「不如归去」。 (柳永 《安公》) 南北东西春总好,杜鹃何苦劝人归。 (王庭珪《暮春感怀》) 春鹃语,从来劝我,常道「不如归」。 (陈瓘《满庭芳》) 自出锦江归不得,至今犹劝别人归。 (杨万里《闻子规》
“子规”常用寓意
事物特征 啼血
物象内在品质 积冤、不平
诗人经历,社会 环境
蒙冤屈死之人多、
社会黑暗
子
规
杜宇冤亡积有时, 年年啼血动人悲。 若教恨魄皆能化, 何树何山著子规? 顾况
鉴赏
①诗中所咏“子规”为何物?诗歌中 “子规”有什么特点?
子规:又叫杜鹃、杜宇、怨鸟。传说周时 蜀国国君,后被迫逊位,死后魂魄化为子 规鸟,啼声悲哀。 诗歌中的“子规”:“杜宇冤亡积有时, 年年啼血动人悲。” 从这句诗中我们知 道杜宇虽然死了很久了,但是由他化身的 子规却长年啼血哀鸣,使人悲痛扼腕。
2.
《葡萄》鉴赏材料
诗人描绘了葡萄怎样未完全复苏。
高架支离倒复扶
杂乱攀附,需要照顾。
《葡萄》鉴赏材料
若欲满盘堆马乳, 莫辞添竹引龙须。
多加竹条, 扩大修缮 多扶持
要想结出丰 硕的果实。
小结:希望种葡萄之 人能对这株葡萄多加 培育,让它结出丰硕 果实。
《葡萄》鉴赏材料
咏物诗歌中常用的艺术手法
借物喻人、托物言志、比喻、 象征、对比、正面描写、侧面 烘托、拟人等。
拓展延伸
请大家用自己最喜欢的一首 诗歌(或一种事物)表明自己 的人生志向或个性特点,并说 明理由。
拓展延伸
选取一种你所熟悉的事物, 写一首咏物诗。
咏物诗四首
子规 葡萄 赏牡丹 小松
一枝一叶总关情 咏物诗——以客观事物为描 写对象,或细致地刻画它的 色彩与形态,或借以抒怀兴 感的诗作。
鉴赏咏物诗 1.整体把握 (读清全诗,咏的什么物) 2.抓住特征(分析物象的外在形态、色 泽、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 3.知人论世(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 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找出“物”与“志”的契合点。) 4.把握表现手法(整体:托物言志;具体 常用比兴、象征、衬托、拟人、比喻)
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 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背景:
言志: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好朋 友张署的。诗人于贞元 通过描绘葡萄生长 十九年十二月被贬阳山 状态和需要人多加 县,当时张署也被贬。 呵护培育,表达自 元和无年二人遇赦同赴 己仕途困顿,渴望 江陵待命。诗人在旅途 中写下此诗与朋友共勉。有人援引的心情。
1.子规与冤屈 杜宇冤亡积有时,年年啼血动人悲。 (顾况《子规》) 传闻望帝冤,底处最堪怜?(宋祁《 子规》)
2.子规与时节
春山杜鹃来几日,夜啼南家复北家。 (陈陶《子规》) 花时一宿碧山前,明月东风叫杜鹃。 (罗邺《闻杜鹃》) 暮春滴血一声声,花落年年不忍听。 (李中《子规》) 山中二月闻杜鹃,百草争芳已消歇。 (洪炎《山中闻杜鹃》) 高林滴露夏夜清,南山子规啼一声。 (韦应物《闻子规》)
凄凉、哀伤、哀怨 思归、乡思
方法总结: 1. 分析物象的特征; 2. 抓住“物”与“人”的相 似点 3. 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 的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 所言之志。
葡萄
新茎未遍半犹枯,高架支离倒复扶。 若欲满盘堆马乳,莫辞添竹引龙须。
韩愈
自学《葡萄》
1.诗人描绘了葡萄怎样的特征?
本诗中“物”(葡萄)与人的相似 点是什么? 3.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 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书写形式:这首诗通过 , 抒发了作者 。
鉴赏
②诗中所寄何情?诗人如何将子规与 感情融为一体?
此诗开始写杜宇化鸟,题材通俗,但“若 教恨魄皆能化,何树何山著子规?”以反 诘的语气发问,由鸟及人,写出了人世不 平,表达了诗人愤世嫉俗之意,子规与诗 人感情融为一体。
子规是诗歌中常 用的意象,除了 顾况的《子规》 外,你还可以举 出其他例子吗?
小松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杜荀鹤
小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注:杜荀鹤,晚唐现实主义诗人。出身寒微, 屡试不中,报国无门,穷困潦倒。
(1)对“小松”形象的塑造,第一句的( ) 字显示其蓬勃的生命力,第二句的( )字写出 去锐不可当的发展势头。 (2)三、四句的“凌云”含义各有不同,前者 指( ),后者指( )。 (3)这首诗刻画“小松”形象,借以象征出身 低微的士人( )的精神,同时也批评“时人” 的( )。
《小松》鉴赏材料
1、《小松》开头两句描写了“小松”怎样的 特征? 描写了小松由小而大,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特 征。 2、从整体构思看,本诗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请说说你对本诗主题的理解。 托物言志。这首诗以“小松”喻人,写“小 松”初时不为人注意而最终长成凌云大树, 反映出作者对人才出身轻微而终成大业的思 考,批判了世人以身世取人的浅陋目光。
《葡萄》鉴赏材料
艺术手法关键词 托物言志 比喻
赏牡丹
庭前芍药妖无格, 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刘禹锡
《赏牡丹》鉴赏材料
1、这首诗的题目是“赏牡丹”,为什么要 写芍药和芙蕖? 写芍药的妖无格和芙蕖的净少情,是为了 和牡丹进行对比,以烘托牡丹之美。 2、这首诗有哪些修辞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