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展览馆建筑设计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连续性空间组合

精选ppt
68
皇家利物浦大厦 邱娜德大厦 利物浦港务大厦
精选ppt
69
精选ppt
70
精选ppt
71
通过对连续性的探索,发现在空 间中存在着各种形式的连续性空间, 有待继续... ...
谢谢观赏!
精选ppt
72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精选ppt
53
精选ppt
二层平面 平面
三层平面
一层
54
精选ppt
55
探索性研究
精选ppt
56
连续性空间组合
物质上的连续性 连 续 性
精神上的连续性
城市设计 城市肌理 群体建筑 单体建筑 室内空间
建筑文化 建筑历史 空间氛围
精选ppt
57
城市设计城市设计是一项赋予城市机能与造型的规则与信条,其作用在求城市或邻里内各 结构物间的和谐与风格一致。为满足城市没学的要求,不同的城市领域在城市天际线,街 道立面,城市空间的开合所表现出的某种关联
14 高黎贡山手工造纸博物馆 云南腾冲
精选ppt
15 高黎贡山手工造纸博物馆 云南腾冲
精选ppt
高黎贡山手工造纸博物馆 云南腾冲 16
放射性空间组合形式
精选ppt
17
放射的空间组合形式
布局特点:将陈列空间围绕放射状的交通枢纽进行组合,交 通枢纽空间形成了联系各展厅的中心。空间形式仍呈现出一定的 联系性。
Loading………
连续性空间组合
串联的空间组合形式
连 续
放射的空间组合形式
性
空
串联兼通道的组合形式
间
组
合
展览馆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SCHEMATIC DESIGN PHASE: DESIGN STATEMENT第一章项目背景与现状分析亳州市是中国药材中药材交易中心,被誉为“药都”。
地处安徽西北边陲,黄淮平原南端,西北与河南省接壤,西南与阜阳市毗连,东与宿州市、蚌埠市相倚,东南与淮北市为邻。
亳州市是皖北老工业基地,工业门类众多,历史悠久,经济资源丰富,且是一座具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古城。
亳州市交通十分便利。
目前,311、105国道和307省道在市内交叉穿过,京九铁路,徐阜铁路,济广(济南到广州)高速公路,南洛(南京到洛阳)高速公路,许亳(许昌到亳州)高速公路,宿永亳(宿州到永城到亳州)高速公路纵贯全境。
项目地块分析展览馆地块在整个市政公园的偏南位置,东面正对希夷大道。
西边为规划的大剧院用地,南边为规划道路,北面是市政公园内的大面积水域,前后空间开阔,景色宜人。
由于本案所处位置的特殊性和展览馆建筑自身的文化艺术要求,使得整个建筑的形象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在此力求以一个方正、简洁、大气的完整外部形象来体现展览馆建筑的艺术特色。
第二章规划设计说明一、项目概况:1、基地位于安徽省亳州市南部新区。
北至牡丹路,东临希夷大道,西至大剧院,南至规划道路。
2、规划用地面积:占地约30122平方米。
3、地块现状:项目用地周围道路正在建设当中,地块中部地势有一定高差。
现状为荒地。
二、设计依据和设计原则1.设计依据及参考资料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年10月②06SJ813民用建筑设计通则③2002年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④GB 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⑤GB 50067-97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⑥《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年修订版)⑦《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⑧《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 67-89⑨亳州市规划局设计要点通知书⑩亳州市总体规划2.设计原则①借鉴国内发达地区的规划展览馆的先进经验②设计遵从高起点、高标准、高品质③充分利用现状自然条件④形象定位具有浓厚人文内涵的规划展览馆。
公共建筑-博物馆设计

公共建筑-博物馆设计指导书一、概述博物馆属于博览建筑类型,除博物馆外,还包括各类、各式展览馆以及其他规模大小不等的陈列馆展览中心等,其设计方法大同小异。
博物馆是“对人类和人类环境的物质见证进行搜集、保护、研究、传播和展览”的机构,因此它具有采集保管、调查研究、普及教育三大基本职能。
以下将着重阐述博物馆建筑方案设计中可能会遇到的有关设计问题。
博物馆建筑按规模可分:大型馆 (面积大于10000m2)、中型馆 (面积4000—10000 m2)、小型馆 (面积小于4000 m2)。
二、博物馆的功能组成及功能分析1、博物馆功能组成博物馆建筑最基本的组成有展览陈列区、观众服务区、藏品保管区、文保技术区、行政管理区、学术研究区、设备后勤区七大部分 (图2)。
这七部分功能区又各自包含着相应的房间组成 (图1),根据不同规模、不同性质的博物馆,其功能组成还会有增减-如特大型博物馆,还有图书资料区、安全保卫区、对外服务区等。
而小的博物馆功能组成可能只有二、三个区。
图1博物馆的功能组成2、博物馆的功能分析在上述博物馆七个功能区中,展览陈列是核心部分,并与观众服务设施部分构成对外开放部分;而藏品陈列区、技术用房、学术研究用房、行政设备辅助用房构成了内部作业部分并服务于对外开放部分。
在图2中,图形大小示意各用房面积的差别,线条的粗细表示它们相互间关系密切的程度。
根据这七个功能分区,我们应注意到在方案构思过程中,应尽量使粗线连接的功能区相对要靠近些,以避免流线过长。
做到对上述博物馆大的功能分析的理解不是太困难,问题是把博物馆所有房间的功能关系搞清楚并不是太容易。
为此,需要特别对博物馆的出入口布置及其相互关系做出分析,从图3博物馆的出入口关系中可以看出下列几个问题:图2博物馆的功能分区分析(1)博物馆建筑对外出入口至少应包含:观众出入口、管理人员出入口、藏品出入口、后勤辅助出人口。
根据博物馆的性质和规模,这些出入口有的可以合并 (如小型博物馆可将管理人员和藏品出入口合二为一);有的甚至因为没有某种功能部分而取消这部分的出入口(如某些小型专博物馆没有设备用房,也就无需考虑后勤的出入口)。
展示设计空间设计—类型、效果、组织形式

6、抬升空间
2 下沉空间
下沉空间又称地坑,是将室内地面局部下沉,在统一的室 内空间产生出一个界限明确,富于变化的独立空间。由于 下沉地面标高比周围要低,因此具有一种隐蔽感、保护感 和宁静感。是其成为具有一定私密性的小天地。同时随着 视线的降低,空间感觉增大,对室内景观会产生不同凡俗 的变化,适用于多种性质的空间。根据具体条件和要求, 可设计不同的下降高度,也可设计围栏保护,一般情况下, 下降高度不宜过大,避免产生进入底层空间或地下室的感 觉
洽谈空间
2、展示空间的组织形式
序列式构成 入口(起始阶段) 序厅(过渡阶段)
结束语部分 (终结阶段)
各个分展室 (高潮阶段)
北京展览馆平面示意图
2、展示空间的组织形式
(1)、整体的展示空间
自由式构成
自由式构成是指各展馆、展 位之间组合随意,人流走线 自由,无主次先后之分的展 示空间。适合于博览会、展 览交易会、商场超市等的展 示设计。
⑷利用对比强烈的团和动感线性。
⑸光怪陆离的光影,生动的背景音乐。 ⑹引入自然景物。 ⑺利用楼梯、壁画、家具等使人的活动时停、时动、时静。 ⑻利用匾额、楹联等启发人们对动态的联想。
。
3、动态空间
2.静态空间 静态空间相对来说形式比较稳定,常采用对称式和垂直水平界
面处理。空间比较封闭,构成比较单一,视觉多被引到在一个 方位或一个点上,空间较为清晰、明确。
七 母子空间 人们在大空间一起工作,交流或进行其他活动,有时会感
觉彼此干扰,缺乏私密性,空旷而不苟亲切。而在封闭大 小空间虽避免上述缺点,但又会产生工作中的不便和空间 沉闷、闭塞的感觉。子母空间是对空间的二次限定,是在 原空间中用实体性或象征性的手法在限定出小空间,将封 闭与开敞相结合,在许多空间被广泛采用。通过将大空间 划分不同的小区,增强了亲切感和私密感,更好的满足了 人们的心理需要。这种在强调共性中有个性的空间处理, 强调心、物的统一,是公共建筑设计的进步。由于子母空 间具有一定的领域敢和私密性,大空间相互沟通,闹中取 静,较好的满足了群体和个体的需要。
快题考试小型展览馆建筑设计

设计构思范例
设计构思范例
展览馆建筑设计要点10 五、设计实例
展览馆建筑设计要点11
范例模型
学生作业模型示例
学生作业模型示例
学生作业模型示例
学生作业模型示例
学生作业模型示例
学生作业模型示例
学生作业模型示例
学生作业模型示例
观众
展览馆建筑设计要点1
入口部分:是展览建筑赋予人们第一印象旳主要空间,
营造空间形象旳同步,要组织好交通、停留旳有关功能。
展厅部分:是展览建筑旳主体,观众流线要尽量短,易
于接近, 在位置上应面临基地旳主要广场和道路,以及主 要旳人流来向。
储存部分:要有明确便利旳运送路线,有单独出入口,
不应与观众流线相交叉,防止干扰,同步应与展厅部分有方 便旳联络。朝向以北向为宜,或位于地下。
展览馆建筑设计要点3
3.混合形 上述两种形式旳综合,使用于大型展览馆。但易漏看展厅。
立体:
由上至下或由下至上
错层
展览馆建筑设计要点4
三 、展厅旳布置形式
1。单线
入口
出口 入口
2。双线
入口 出口
入口 出口
3。灵活布置
出口
入口 出口
出口
展览馆建筑设计要点5
四、陈列室旳入口与人流组织
1.回流线路:
陈列室出入口在同一位置,人流线路成回流线路.出入口最佳在陈列室一端 或中部.
展览馆建筑设计要点1
总体布置: a 建筑覆盖率宜在40%-50%左右; b 建筑内展览旳区域一般位于入口层,便于展品 运送和人流集散; c 必须留有大片室外场地,以供展出、观众活动、 临时存储、停车及绿化需要; d 在总体上留有扩建可能性;
e 注重和自然环境旳对话。对话,尽量给参观者 提供 一条可随时休息紧张神经旳鉴赏路线。
三亚国际艺术中心建筑设计概念方案

在材料和细节的选择上,我们注重了质感 和耐久性,以确保中心在未来几十年内仍 保持其原始的魅力和功能。
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技术进步的影响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预见到建 筑行业将有更多的可能性。未来, 三亚国际艺术中心可能会集成更 多的智能化系统和绿色技术。
文化交流的平台
我们期望三亚国际艺术中心不仅 是一个展览空间,还能成为不同 文化交流的平台,促进国际间的 理解和友谊。
城市规划
三亚注重城市规划和环境 保护,致力于打造国际旅 游胜地。
艺术中心的功能定位
文化艺术交流平台
为国内外艺术家、文化机 构提供交流平台,促进艺 术创作与合作。
市民文化活动中心
为市民提供多样化的文化 活动和艺术培训,提升市 民文化素养。
旅游景点
吸引游客参观,丰富三亚 的文化旅游资源,提升城 市形象。
三亚国际艺术中心建筑设计概念方 案
目录
• 项目背景与目标 • 建筑设计理念 • 建筑造型与空间布局 • 建筑材料与技术 • 艺术中心运营规划 • 结论与展望
01 项目背景与目标
三亚城市发展概况
01
02
03
地理位置
三亚位于海南岛南部,是 中国最南端的热带滨海旅 游城市。
经济发展
三亚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 近年来逐步发展高端服务 业和新兴工业。
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强化功能与流线设计
03
功能和流线是建筑的核心,一个好的设计应该既满足使用需求,
又能给使用者带来良好的体验。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4 建筑材料与技术
主体结构材料
钢材
主体结构采用高强度钢材,确保 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非遗体验式展示馆空间设计

天工|2022年第5期[摘 要]扎染工艺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不同的地域扎染这项传统工艺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它们各具特色。
不同民族地区的手工艺者对扎染这种艺术表现形式赋予了本民族特有的意义,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及民族文化。
这种传统的民族工艺以及文化需要发扬与传承,因此为了更好地保护扎染艺术,通过文化体验馆的形式,为其文化的传承提供有效场所,通过整合、优化民间技艺资源,开展系列主题体验活动,增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继而通过深入而系统的学习体验,增强体验者与文化产业产品之间的互动性,此为当下体验馆空间设计的首要问题。
[关键词]扎染;民族文化;文化体验馆[中图分类号]TU2 [文章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2)5-0088-03 本文文献著录格式:卜晓璇,严丝驿,马晴.非遗体验式展示馆空间设计[J].天工,2022(5):88-90.非遗体验式展示馆空间设计卜晓璇 严丝驿 马 晴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成果(项目编号:202113103056T)。
作者简介:卜晓璇(1988—),女,汉族,江苏镇江人,南京艺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艺术硕士研究生,讲师,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严丝驿(2002—),女,汉族,江苏泰州人,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2020级学生,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马晴(2001—),女,汉族,四川巴中人,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2020级学生,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人民不断追求美好生活,对生活质量以及精神世界的丰富性追求也在不断升级。
传统文化技艺是古老文化精神的集中展现,其中凝聚着古人的生活实践智慧,人们认识到这其中的价值与美,不断回归传统文化与技艺,以此来“洗涤心灵”,其中不同的民族区域有着不一样的文化底蕴,根据不同的生活实践也形成了极具特色的传统技艺形式。
写字楼及配套建筑设计规范(中)

办公及配套(商业,车库)建筑设计技术细则与措施1.屋面1.1. 屋面的防水等级、设防要求及防水材料选用另详见第9节1.2. 屋面隔热(保温)1.2.1.设计要点1、屋面传热系数K、热惰性指标D应符合节能设计标准要求.屋顶应符合隔热验算要求。
2、保温层应按所在地区的节能标准或建筑热工要求确定其厚度。
3、不上人屋在可采用架空隔热层做法,但隔热层宜采用预制配筋细石混凝土板块,并将隔热层刷成浅色,架空层高度不应低于150mm,且不宜高于200mm。
4、上人屋面宜采用实铺隔热层做法。
实铺隔热层宜采用隔热性能好(导热系数小)、轻质(干密度小)、耐压(抗压强度高)、憎水性或吸水率低(≤2%)的材料,并不得采用松散材料,应采用整体浇筑或板块状的隔热材料.5、屋面构造做法宜首先采用倒置式屋面(即防水层在下、隔热层在上),倒置式屋面的隔热层表面应做保护层(水泥砂浆或地砖等),隔热层与保护层之间应设隔离层。
6、保温屋面在与室内空间贴临的天沟、檐沟内应铺设保温层,天沟、檐沟、檐口与屋面交接处保温层的铺设应伸入墙内,长度≥0.5墙厚.7、常用隔热保温材料选用另见节能章节的表24。
7。
51.2.2.找坡找平层1、优先采用结构找坡;平屋面亦可采用轻质材料找坡(如1:8水泥陶粒)。
2、找平层可采用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3、当找平层厚度≥30mm时应采用C20细石混凝土。
4、找平层应设分格缝并嵌填密封材料,纵横间距不宜大于6m。
5、油毡瓦的找平层厚度不应小于30mm.1.3. 屋面排水1.3.1.屋面排水坡度表4.3。
1单坡跨度大于9m的屋面宜作结构找坡,坡度不应小于3%;当材料找坡时,可用轻质材料或保温层找坡,坡度宜为2%.1.3.2.屋面天沟1、3层及3层以下或檐高小于10m的中、小型建筑物可采用无组织排水;3层以上的建筑,应采用有组织的屋面排雨水;高层建筑宜设天沟排雨水。
同时应根据不同的屋面形式和有关要求,确定采用外排水或内排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米兰CITYLIFE
米兰RHO展览馆航拍
精选课件
3
概念简述
• [展览类建筑]
– 博物馆:搜集、保管、研究、陈列、展览有关自 然历史、文化、艺术、科学、技术方面的实物或
标本之用的公共建筑。(技术、研究性因素)。
– 展览馆:展示临时性陈列品的公共建筑。通过实 物照片、模型、影视等手段传递信息,促进交流
科学研究与办公部分:是工作人员进出流线,一般是
围绕陈列展出与Biblioteka 品运输而进行的 ,特别是科学研究部分, 应设单独的出入口,使之与陈列、运输流线有明确的划分。
精选课件
12
展览馆建筑设计要点1
• 博览建筑序列
– 公共序列——主要发生在服务空间及其有关联 的室内外部分。
入口停车→门厅停留→休闲服务→户外游憩
– 二、它要求快速建造,工期不到一年; – 三、建筑造价大为结省; – 四、在新材料和新技术的运用上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 五、实现了形式与结构、形式与功能的统一; – 六、摈弃了古典主义的装饰风格,向人们预示了一种
新的建筑美学质量,其特点就是轻、光、透、薄,开 辟了建筑形式的新纪元。
精选课件
2
• 世界上最大的展览中心是米兰国际展览中心
精选课件
14
展览馆建筑设计要点2
二、参观路线组织
平面:
1.环形相互串联,方向单一,线路简 单明确,入口可分可合;唯不够灵活, 不能分段使用。
路线连贯、导向性好、灵活性差、 易堵塞 适于中、小型馆的连续性 较强的展出
精选课件
15
2.放射形相互并联,可以组织完整的 参观路线,可分段
开放,灵活使用,但流线有往返交 叉现象 。
总平面布置要求:
• 一、因地制宜,全面规划,一次或分期建设; • 二、大、中型馆应独立建造。小型馆若与其它建筑合建,必须满足环境和
使用功能要求,并自成一区,单独设置出入口;
• 三、馆区内宜合理布置观众活动、休息场地; • 四、馆区内不应建造职工生活用房。若职工生活用房毗邻馆区建筑布置,
必须加以分隔,并各设直通外部道路的出入口;
小型展览馆设计
所谓展示建筑,就是能够容纳展览活动的建筑场所。随着 信息时代的来临,展示建筑越发成为文化活动的信息载体 。涉及的建筑类型包括:美术馆,纪念馆,博物馆,博览会建 筑及媒体中心等,还包括大型综合建筑中具有展示功能的
建筑单体。
精选课件
1
• 伦敦水晶宫建筑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 一、它所负担的功能是全新的:要求巨大的内部空间 ,最少的阻隔;
4
设计背景
• (1)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需求的增加→ 提供一个传承文化及交流的场所
• (2)建筑师(设计者)所扮演的角色→参 与设计(不够)→前期策划→需要大量的 背景知识
精选课件
5
侧重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展览类建筑的功能及流线及空间组织手法(每一组都要涉 及该项内容);
2.建筑与环境的结合,包括地理环境、人文环境、气候特征 等方面;
精选课件
16
展览馆建筑设计要点3
3.混合形 上述两种形式的综合,使
用于大型展览馆。但易漏看 展厅。
由上至下或由下至上
错层
精选课件
以上功能部分可以相互交叉。
2.流线 观众流线 展品流线 内部工作人员流线
库房 展品
管理办公室 展厅
3.功能分析
功精能选关课系件示 意 图
门厅、休息厅
内部工作人员
9
观众
展览馆建筑设计要点1
精选课件
10
展览馆建筑设计要点1
• 流线
精选课件
11
展览馆建筑设计要点1
入口部分:是展览建筑赋予人们第一印象的重要空间,
与发展。大型展览馆结合商业及文化设施成为综
合性建筑。
– 规模(三类)
– A类:35000~15000m2,展览面积<1/3
– B类:8000~25000m2,展览面积<1/3~2/3
– C类:8000m2以下,展览面积较高。
– 陈列馆:主题性较强(乡土馆、民俗馆、名人馆
、美术馆、科技馆)精选,课件规模相对较小。
营造空间形象的同时,要组织好交通、停留的相关功能。
展厅部分:是展览建筑的主体,观众流线要尽量短,易
于接近, 在位置上应面临基地的主要广场和道路,以及主 要的人流来向。
储存部分:要有明确便利的运输路线,有单独出入口,
不应与观众流线相交叉,避免干扰,同时应与展厅部分有方 便的联系。朝向以北向为宜,或位于地下。
建筑覆盖率宜在40%-50%左右; b 建筑内展览的区域一般位于入口层,便于展品
运输和人流集散; c 必须留有大片室外场地,以供展出、观众活动、 临时存放、停车及绿化需要,并应有室外陈列场 地。
d各功能分区之间联系方便又互不干扰。建筑层数一 般不宜过高。注意各陈列馆之间的相互关系,根
展览馆建筑设计要点1
展览馆建筑设计要点1
一.房间组成及功能分析
1.房间组成:
一般分为三个部分: – 观众服务——建筑的门厅、休息厅及其配套的服务用房(小卖、寄存、纪念品销
售等); – 陈列展示——室内主题展厅、临时展厅,室外展场等展示部分; – 办公管理——办公用房、藏品库房、研究用房、资料档案用房,以及设备控制机
房等。
3.熟悉常用建筑材料的应用及可能达到的不同的物理及艺术 效果;
4.建筑形体塑造及建筑外部环境的处理;
5.常见建筑结构及建筑构造类型的选择及使用原则;
6.展厅的采光设计(包括自然采光与人工照明);
7.展厅内的布展方式、展览内容与空间尺度。
展览馆建筑设计要点1
展览馆的人流集散量大,选址和总平面布置的要求 是: a展览馆址宜选在城市内或城市近郊交通便利的地 区。
• 五、馆区内应功能分区明确,室外场地和道路布置应便于观众活动、集散 和藏品装卸运送;
• 六、陈列室和藏品库房若临近车流量集中的城市主要干道布置,沿街一侧的 外墙不宜开窗;必须设窗时,应采取防噪声、防污染等措施;
• 七、除当地规划部门有专门规定外,新建博物馆建筑的基地覆盖率不宜大 于40%;
• 八、应根据建筑规模或日平均观众流量,设置自行车和机动车停放场地。
门厅不仅仅是交通集散、联系相关服务的 枢纽,更重要的,它是室外向室内的转换空间, 是营造情景的重要场所!
精选课件
13
展览馆建筑设计要点2
– 展示序列——主要发生在展览空间,是博览建筑设 计的重点。 这个序列的空间功能单纯,但要与展示主题切 合,空间氛围要和谐,并同特定的环境产生互动, 是一个重点突出又情境丰富的序列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