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林更新工技师资料
造林更新工高级技师总结

造林更新工高级技师总结一、造林高级技师总结今年我县营造林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为本,狠抓工程造林,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绿化造林和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以春秋季营造林为突破口,加强生态建设,积极推进林业产业结构调整。
一年来,全县共完成营造林任务6.8万亩,其中天保公益林建设3.9万亩(人工造林0.9万亩、封山育林3.0万亩),退耕还林配套封山育林0.9万亩,原料林基地建设2.0万亩。
育苗250余亩;完成绿色通道建设22公里,其中公路绿化18公里,河流绿化4公里;零星植树650万株。
全面完成了上级下的营造林任务。
(二)天保工程顺利推进。
我局按照“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要求,坚持质量第一,效益第一,如期完成上级下的3.9万亩公益林营造林任务。
一是科学制定营造计划。
认真执行“踏查-复核-设计-再核实-计划下”的程序,克服了计划的盲目性,避免了工程建设的重复,做到了决策的科学和准确。
二是狠抓技术培训。
今年我局举办了为期五天的林业生态工程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森林管护人员培训,培训人员550余人次,进一步提高了基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三是强化责任,创新工程管理技术。
全面实行规划设计人员、检查验收人员、技术指导和项目法人、施工单位负责人终生负责制,落实了责任。
在工程管理中,使用了林业gis信息管理系统,使工程作业设计更科学合理,提高了设计质量和效率。
四是森林资源得到有效管护,全县落实管护人员571人,新增管护人员300人,管护森林75.4万亩。
(三)退耕还林工作稳步推进。
20xx年以来,我县累计实施退耕地还林11.3万亩,由于退耕还林是一项政策补助持续时间长的惠民工程,为了既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又能保证老百姓按时领到国家补助,我县做了艰苦细致的工作。
一是大力开展补植补造,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我们紧紧抓住春秋季植树造林的有利时机,对历年退耕还林和荒山造林地进行了调查,并及时进行了补植补造。
全县共完成退耕还林补植补造面积2.23万亩,补植补造用苗325万株,涉及58个乡镇,215个村。
造林更新工

造林更新工1.8.2 申报条件——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4)取得中等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从事本职业工作1年以上。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具有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含大专)毕业证书,从事本职业工作1年以上。
——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具有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含本科)毕业证书,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
——高级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取得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具有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含本科)毕业证书,连续从事本职业8年以上。
(4)具有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研究生学历,连续从事本职业5年以上。
营林造林工技师培训资料

营林造林工技师培训资料
绿化方面:花卉园艺(初级,中级,高级);绿化(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每个阶段要有两年工作年限的限制.
职称方面:园林绿化养护师,园林绿化设计师,园林绿化预算员,室内绿化装饰师.(即将在上海进行试点).
高端方面:景观设计师,花艺环境设计师(新的职业标准).
园林工程师(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考园林工程师的要求:有正规单位的3年工作经验,考英语和计算机,还有专业。
工程师到手后5年,可以考高级工程师,要求发表有省级论文一篇。
另外还有园林监理工程师
要求:1.中级职称两年2.园林专业3.参加全国监理工程师统一考试4.岗位按专业设置.
《园林绿化高级技师培训教材》主要内容:随着国家园林城市、生态城市、和谐社会的不断发展,带动园林绿化行业又好又快的进步,园林绿化各类人才出现紧缺,尤其高级技师更是市场急需人才。
但因为缺少系统的培训教材,所以我们组织专家学者在历年绿化技师培训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当前行业的特点,重新修编、出版发行。
本教材内容涵盖了:园林植物与环境、植物营养与土壤肥料、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功能与发展、园林植物繁殖技术应用、花卉栽培与应用、园林树木的应用与养护、园林植物保护、景观规划设计与应用、园林建设工程等学科理论、技能的知识,并以基础及专业重点为主流,在每节之后明确了解、熟悉掌握的内容。
造林工二级(技师)实操复习题-2021年度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人员晋升等级考核考试复习题

造林工二级(技师)操作复习题1、森林更新的方法有哪几种?答:有三种,即人工更新、天然更新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
2、确定造林密度常采用什么方法?答:⑴经验法;⑵试验方法;⑶调查方法;⑷查合理密度表。
3、营造楠竹林的方法有几种?(地域性题)答:⑴母竹移植;⑵埋鞭造林;⑶播种育苗造林。
4、我省用材林抚育采伐有哪几类?在生产中,常根据哪些因素确定抚育采伐强度?答:我省用材林抚育采伐有透光伐、生长伐和卫生伐三类。
在生产中,常根据经营目的、立地条件、林分状况等综合因素确定抚育采伐强度。
5、造林整地有几种方式?答:整地方式有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两类。
全面整地的方法有全垦、全垦成梯打大穴、撩壕成梯打大穴等;局部整地方法又可分为带状与块状两类,带状整地有环山水平带、水平阶(窄条梯田和反坡梯田)、水平沟、小撩壕等。
块状整地有大穴垦、小穴垦、鱼鳞坑等。
6、幼林抚育管理是怎样进行的?答:幼林抚育,一般第一次抚育在5-6月,第二次抚育在8-9月,以松土除草为重,必要时可以进行施肥、灌溉、排渍;对幼林幼树,还必须根据情况,进行平压抹芽,除萌割蔓和间株补植等工作。
7、什么是立地条件,包括哪5大环境因子?答:在造林地上凡是对森林生长发育有直接影响的环境因子的综合体统称为立地条件,简称立地,或称森林植物条件。
它主要包括地形、土壤、生物、水文和人为活动等5大环境因子。
8、立地条件类型的划分方法有哪些?答:有主导环境因子分类、生活因子分类、立地指数代替立地类型分类等3种。
9、林种有哪5大类?答:我国《森林法》规定,将森林划分为5大类:即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及特种用途林。
10、造林后影响林木生长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主要有树木的遗传特性、立地条件、林分密度和造林技术等4个。
11、确定造林密度的因素有哪些?答:主要有经营目的、树种特性、立地条件、造林技术、经济条件等。
12、种子萌发的过程。
答:种子萌发时,首先吸水膨胀,胚细胞迅速分裂、生长,胚根突破种皮从种孔伸出,迅速向下生长在土壤中形成根系,然后胚轴活动(伸长或不伸长)使子叶出土或留土,胚芽生长形成地上部分的主茎和叶。
造林工技师考试试题

造林工技师考试试题造林工技师考试试题在现代社会中,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成为了人们越来越关注的话题。
而造林工作作为一种重要的环境保护手段,对于生态平衡的维护和改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培养一支专业的造林工技师队伍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选拔和评价造林工技师的能力,各地普遍设立了专门的考试。
本文将针对造林工技师考试试题进行一定的探讨。
第一部分:理论知识1. 请简述造林工作的意义和目标。
造林工作的意义在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
其目标是通过种植和培育树木,恢复和增加森林面积,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
2. 请列举几种常见的造林方式,并简要描述其特点。
常见的造林方式包括人工造林、天然更新和人工干预。
人工造林是通过人工种植树苗来建立森林,适用于土地质量较差的地区。
天然更新是指利用自然界的种子或树木来恢复森林,适用于土地质量较好的地区。
人工干预是指在天然更新的基础上进行人工疏伐、修剪等措施,促进森林的生长和发展。
3. 请解释什么是森林生态系统,以及其重要性。
森林生态系统是由森林植被、动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组成的一个生态系统。
它具有保护土壤、调节气候、净化空气、保护水源、维持生物多样性等重要功能。
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第二部分:实际操作1. 请描述一种常见的造林工具,并说明其使用方法。
常见的造林工具包括铁锨、种苗钻、树苗剪、园林剪等。
以铁锨为例,使用方法为首先选择适当的位置,然后将铁锨插入土壤中,挖出一个适当大小的坑洞,将树苗放入坑洞中,再用铁锨将土壤填埋至树苗周围,最后用脚将土壤踩实。
2. 请列举几种常见的造林技术,并简要描述其应用场景。
常见的造林技术包括直播、育苗移植、插秧、栽植等。
直播是将种子直接撒播在土壤上,适用于土地质量较好的地区。
育苗移植是将种子或幼苗在育苗箱中培育,然后移植到目标地区,适用于土地质量较差的地区。
插秧是将水稻幼苗插入水田中,适用于水稻种植。
造林更新技师个人工作总结

造林更新技师个人工作总结
近期,作为造林更新技师,我积极投入工作,以确保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我的个人工作总结:
1. 积极参与团队活动:我与团队成员合作,参与了多个造林更新项目。
我们共同研究土壤条件、树木品种以及种植方式,以确保项目的成功实施。
2. 植树技术改进:我持续关注最新的植树技术和研究成果,并努力将其应用于实际工作。
我尝试不同的栽种方法,并观察树木的生长情况,以寻找最有效的栽培方式。
3. 疾病防治:我积极学习和应用疾病防治的知识。
通过定期巡查,我能够及时发现病虫害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保护树木的健康。
4. 管理园林绿化:除了造林更新项目,我还负责管理一些园林绿化区。
我与相关部门合作,制定合理的养护计划,并确保公共区域的绿化保持良好状态。
5. 资料整理与汇报:我认真整理有关造林更新的资料,包括每个项目的概况、发展情况以及管理经验。
我定期向上级汇报工作进展,并根据需要提供详细的数据和分析报告。
6. 维护与客户的良好关系:我与合作伙伴和相关部门保持密切合作,并及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我定期与客户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反馈,并积极改进工作方案。
7. 持续学习和提升:我明白林业行业发展迅速,新技术和新理念不断涌现。
因此,我不断参加培训课程和学习交流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总结起来,我作为一名造林更新技师,积极投入工作,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并通过团队合作和不断学习,为确保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造林工技师考试1-12章选择判断简答

第一章植物一、名词解释原生质体:原生质体是由原生质组成的,原生质是细胞内具有生命活动的物质总称。
原生质体包括了由原生质在形态结构上进一步分化为细胞质、细胞核、内质网、线粒体、质体、核糖体、高尔基体、微管等部分,是细胞内进行各种代谢活动的场所。
植物组织:通常指植物个体发育中来源相同、功能相同、形态结构相似的细胞群。
维管组织:在蕨类和种子植物的器官中,有一种以输导组织为主体,由输导、机械、薄壁等几种组织组成的复合组织,称为维管组织。
根瘤:豆科植物的根上有各种形状的小瘤状突起,称为根瘤,它是由生活在土壤中的根瘤细菌侵入到根内而产生的。
芽:是出于幼态而未伸展的枝、花或花序,也就是枝、花或花序尚未发育前的雏体。
完全叶:具有叶片、叶柄和托叶三部分的叶,叫完全叶。
叶序:叶在茎上的排列方式,称为叶序。
两性花:是一朵花中,不论其花被存在与否,雌蕊和雄蕊都存在而正常发育的。
花序:许多花着生于花轴之上,则形成花序。
真果:在一般情况下,植物的果实纯由子房发育而成,这种果实称为真果。
聚花果(复果):由整个花序发育形成的果实。
子叶出土型幼苗:种子萌发时,胚轴迅速生长,从而把上胚轴、子叶和胚芽推出土面,这种方式形成的幼苗,称为子叶出土型幼苗。
植物的生物学特征:植物生长发育的规律(个体发育)称为植物的生物学特征。
是指植物由种子萌发经幼苗、幼树发育到开花结实,最后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的发生发展规律。
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因素,如温度、氧和二氧化碳及其他相关生物等。
对植物而言,在环境因子中,对植物生活有直接、间接作用的因子称为生态因子。
细胞:细胞是植物体结构、功能和遗传变异的基本单位。
原生质:是细胞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细胞内具有生命活动的物质总称。
定根:由胚根发育而成,具有一定的发生位置。
不定根:有些植物可以从茎、叶产生根,这种不是由根部发生、位置也不一定的根,通称不定根。
造林工标准

形态特征
3、能按要求进行裸根苗、容器苗 2、苗木假植方法
栽植
3、裸根苗栽植方法
4、容器苗栽植方法
能按要求进行人工播种
人工播种造林方法
(三) 分殖造林
1. 能按要求进行插干造林
1. 插干造林方法
2. 能按要求进行埋条造林
2. 埋条造林方法
3. 能按要求进行插根造林
3. 插根造林方法
4. 能按要求进行分蘖造林
林木病 虫鼠害 常识
森林培育 基础知识
环保 常识
安全文 明生产 知识
基础知识
土壤 常识
相关法 律、法 规知识
树木学 常识
气象 常识
初级造林工:工作要求
职业 工作 功能 内容
技能要求
相关知识
一、 (一) 能按要求进行造林地剩余物和 1.林地清理方、方法
造 林地 植被割除、烧除、堆积清理 2.野外用火安全知识
林 清理
整
地
1、能按要求进行手工整地
1.整地方式、方法
(二) 2、能按要求完成土壤改良作 2.基肥施用方法
土壤 业
3.土壤改良方法
改良
整地
初级造林工:工作要求
职业 功能
二、 植 树 造 林
工作 内容 (一) 植苗造林
(二) 播种造林
技能要求
相关知识
1、能识别本地主要造林树种
1、本地主要造林树种
2、能按要求假植苗木
播种造林 选择覆盖材料、确定覆盖厚度
性
1.能按树种特性确定插干 、埋条、插根 1.插干造林的技术要求
深度,能对插十、埋条、插根进行个修剪、2.埋条造林的技术要求
(三) 使用保水剂等处理
3.插根造林的技术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造林工技师、高级技师复习题一、单项选择1、混交多用于立地条件差的地方。
2、落叶松春季造林的具体时间应造林。
3、以下树种既可作防护林的树种又可作经济林的树种是。
4、选择造林树种要根据造林的要求,而就是反映这种目的要求的。
5、植苗造林的苗木能否成活的关键主要与有密切关系。
6、幼苗除草松土的年限,一般应进行到为止。
7、植物和动物对昼夜长短日变化和年变化的反应称为。
8、是最耐干旱的。
9、K对策种比R对策种的繁殖速度。
10、的树种混交,种间矛盾比较缓和。
11、在大兴安岭地区的水分条件比较充足,所以多采用整地。
12、在下列因子中,因子是林木生长发育的直接生态因子。
13、落叶松是树种。
14、是最不耐盐碱,而耐旱。
15、在生物界的食物关系中,普遍存在的甲吃乙,乙吃丙,丙吃丁的现象,这种以能量为基础,通过食物关系把多种生物联系起来的食物关系,称为。
16、防护林要求特殊的林分结构,其造林密度应首先根据来决定。
17、落叶松与白桦混交时,应采用。
18、云杉比油松。
19、下列树种最不适合在干旱阳坡造林的是。
20、油松植苗造林时最好采用为材料。
21、混交多用于立地条件差的地方。
22、油松裸根苗在内蒙古的主要造林季节是。
23、造林整地最重要的技术指标是。
24、落叶松是树种。
25、植苗造林的苗木能否成活的关键主要与有密切关系。
26、幼苗除草松土的年限,一般应进行到为止。
27、云杉比油松。
28、是最耐干旱的。
29、的树种,造林时密度小一些。
30、的树种混交,种间矛盾比较缓和。
31、在有水土流失的干旱山地和黄土丘陵的陡坡应采用整地方法。
32、在华北石质山区,因子对其他环境因子的再分配起着最重要的作用。
33、选择造林树种要根据造林的要求,而就是反映这种目的要求的。
34、防护林要求特殊的林分结构,其造林密度应首先根据来决定。
35、落叶松与白桦混交时,应采用。
36、植物和动物对昼夜长短日变化和年变化的反应称为。
37、造林整地最重要的技术指标是整地。
38、油松植苗造林时最好采用为材料。
39、是最耐盐碱,也耐旱。
二、多项选择1、下列为高等植物的有。
2、在造林地诸环境因子中是直接生态因子。
3、生态金字塔类型一般有。
4、下列属于影响引种成功的环境条件的有。
5、在确定杂交亲本时一般应考虑的问题有。
6、源和生态适应性要有一定差异D、考虑亲本杂交可配性的大小7、根据造林材料的不同,造林方法通常分为。
8、内蒙古地区造林的主要针叶树有。
9、根据环境状况的不同我们把造林地划分为。
10、在造林六项基本技术措施中,以和来保证林木有良好生长环境。
11、内蒙古石质山地影响林木生长的主导因子通常是。
12、群落演替学说中影响力较大的两个顶极学说主要是。
13、两个树种的生态习性矛盾较大时,最好采用。
14、下列造林地不宜进行整地的有。
15、下列树种中是我区重要的造林灌木树种。
16、低等植物又称为无胚植物,原始体植物,它包括。
17、下列树种常作为经济林的树种有。
18、在营造水土保持林时,最好选用混交类型。
19、茎的结构分为等三部分。
20、光合作用的四大要素包括。
21、根系吸收水分的动力。
22、下列元素是植物生长的微量元素。
23、根据树种耐荫程度的不同可将树种划分为等三类。
24、旱生演替一般包括等阶段。
25、森林植被分布的水平地带性分为等。
26、开花结实过程长的用材树种,都采用爬上树去授粉杂交的方法。
这种方法包括等步骤。
27、内蒙古地区造林的主要阔叶乔木有。
28、黄土丘陵区影响林木生长的主导因子通常是。
29、两个树种的生态习性矛盾较大时,可以采用。
30、下列树种中是我区重要的用材林树种。
31、下列为高等植物有。
32、在造林地诸环境因子中是直接生态因子。
33、生态金字塔类型一般有。
34、根据林相的不同,森林可以分为。
35、在确定杂交亲本时一般应考虑的问题有。
36、源和生态适应性要有一定差异D、考虑亲本杂交可配性的大小37、造林地立地条件划分方法主要有。
38、根据造林材料的不同,造林方法通常分为。
39、内蒙古地区造林的主要阔叶树有。
40、根据环境状况的不同我们把造林地划分为。
41、在造林六项基本技术措施中,以和来保证林木有良好生长环境。
42、内蒙古石质山地影响林木生长的主导因子通常是。
43、下列属于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主要有。
44、杨树和油松混交,最好采用。
45、下列造林地不宜进行整地的有。
46、下列树种中是我区重要的造林灌木树种。
47、低等植物又称为无胚植物,原始体植物,它包括。
48、在造林地诸环境因子中是林木生长的直接生态因子。
49、在营造水土保持林时,最好选用混交类型。
50、茎的结构分为等三部分。
51、光合作用的四大要素包括。
52、根系吸收水分的动力。
53、下列元素是植物生长的大量元素。
54、根据树种耐荫程度的不同可将树种划分为等三类。
55、旱生演替一般包括等阶段。
56、森林植被分布的水平地带性分为等。
57、针叶树等开花结实过程长的用材树种,都采用爬上树去授粉杂交的方法。
这种方法包58、括等步骤。
59、内蒙古地区造林的主要阔叶乔木有。
60、黄土丘陵区影响林木生长的主导因子通常是。
61、两个树种的生态习性矛盾较小时,可以采用。
62、下列树种中是我区重要的用材林树种。
三、判断题1、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区划,共划分为个区,其中个区又划分了亚区。
()2、两个树种的生态习性矛盾较大时,最好采用株间混交或行间混交。
()3、培育防护林时最好营造纯林。
()4、植苗造林法是保证造林成功的最可靠方法。
()5、秋季植苗造林最好在落叶树落叶封冻前进行。
()6、山地进行立地条件划分时通常采用主导因子分级组合法。
()7、对于大多数树种,密度越大,林分平均直径越大。
()8、生态系统中从一个营养级到下一个营养级生物量和能量都呈递减的趋势,一般生态效率小于或等于%,称为十分之一法则或%定律。
()9、杨树截干造林可提高干旱地区的造林成活率。
()10、在原来没有生长过森林的土地上造林,称为人工造林。
()11、地球上存在生命的部分称为生物圈。
()12、封山封沙是我国西部地区植被恢复较重要的途径。
()13、在一定密度范围内,林木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加林木出现高低不齐,粗细不匀的现象,称为林木分化。
()14、我国的林种分为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和特种用途林等大类。
()15、营造用材林的主要目的是生产各种木材,对造林树种的要求集中反映在“速生、丰产、优质”这个目标上。
()16、适地适树就是使造林树种的生态学特性和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生产潜力,达到该立地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能达到的高产水平(或最大防护效益)。
()17、一般喜光而速生的树种宜密植,耐荫而初期生长慢的宜稀植;干形通直且自然整枝良好的宜密植。
()18、营造水土保持林多采用正方形配置。
()19、混交林中的树种,依其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可分为主要树种、伴生树种和灌木树种三类。
()20、植苗造林成活的关键在于保持苗木体内的水分平衡。
()21、双名法用两个拉丁词命名植物,第一个拉丁词为植物的属名,第二个拉丁词为此植物种名。
双命名的植物名称为“学名”,完整的学名末尾需要附定名人。
()22、培育速生用材林时最好营造混交林。
()23、油松和樟子松都是耐干旱瘠薄的树种,但樟子松比油松耐寒。
()24、直播造林法是保证造林成功的最可靠方法。
()25、秋季植苗造林最好在土壤封冻后进行。
()26、花通常分为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雄蕊、雌蕊部分。
()27、对于大多数树种,密度越大,林分平均直径越大。
()28、油松截干造林可提高干旱地区的造林成活率。
()29、在原来生长过森林的迹地上造林,称为人工造林()30、混交林中不同树种之间的关系,实质上是一种生态关系。
()31、种植点配置的形式主要有三种,其中三角形配置适合于营造水土保持林。
()32、土壤化学性质包括土壤pH值、养分、阴离子和阳离子的吸附和交换、土壤胶体等。
()33、土壤的垂直地带性是指土壤沿纬度或经度有规律的分布特性。
()34、根据树种对水分要求不同,可将树木分为旱生树种、湿生树种、中生树种。
()35、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必须包括无机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或称还原者)四部分。
()36、从整个生物圈看,根据贮存库的性质不同把物质循环分为气态循环和沉积循环两大类。
()37、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部分组成,细胞膜是细胞质外围的一层薄膜。
细胞质是细胞膜内环绕着细胞核外围的胶体溶液。
细胞核一般呈圆球形,由核膜、核液、核仁和染色体四部分组成。
()38、有丝分裂是在性母细胞成熟形成配子时,使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的一种分裂方式。
()39、杂种优势是指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杂种第一代,在生长势、生活力、繁殖力、抗逆性、产量和品质上比其双亲优越的现象。
()40、年我国完成的全国林业区划,共划分级,其中一级区(地区)个,二级区(林区)个,三级区(省级区)个。
()41、全国林业区划,共划分为个地区,个林区。
()42、培育防护林时最好营造混交林。
()43、大青山上造林整地多采用水平构或鱼鳞坑整地。
()44、柠条多采用播种的方法进行造林。
()45、山地进行立地条件划分时通常采用主导因子分级组合法。
()46、对于大多数树种来说,密度对高生长的作用不如对直径生长的作用大。
()47、生态系统中从一个营养级到下一个营养级生物量和能量都呈递减的趋势,一般生态效率小于或等于%,称为十分之一法则或%定律。
()48、杨树截干造林可提高干旱地区的造林成活率。
()49、在原来没有生长过森林的土地上造林,称为人工更新。
()50、地球上存在生命的部分称为生物圈。
()51、封山封沙是我国西部地区植被恢复较重要的途径。
()52、我国的林种分为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和特种用途林等大类。
()53、营造防护林的主要目的是生产各种木材,对造林树种的要求集中反映在“速生、丰产、优质”这个目标上。
()54、适地适树就是使造林树种的生态学特性和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生产潜力,达到该立地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能达到的高产水平(或最大防护效益)。
()55、适地适树最主要的途径是选择,改造是有一定的局限性。
()56、营造薪炭林常常营造混交林。
()57、树皮属于分生组织。
()58、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起苗前要浇足水,起苗后也要认真保护苗木的根系。
()59、沙棘是有根瘤菌的树种,所以有较好的改良土壤的作用。
()60、全面整地是造林上常用的整地方式。
()61、茎尖、根尖属于分生组织。
()62、肉质果实成熟后变甜,是因为果实内的淀粉转变成可溶性糖。
()63、油松和樟子松都是耐干旱瘠薄的树种,但油松比樟子松耐寒。
()64、油松在我区飞播尚未获得成功。
()65、在内蒙古干旱地区最好采用秋季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