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林学试题及答案(一)

合集下载

造林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造林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造林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造林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B. 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C. 森林的培育和经营管理D. 森林病虫害的防治答案:C2. 造林的主要目的是?A. 提供木材资源B. 改善生态环境C. 提供休闲场所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3. 造林过程中,下列哪项不是造林的基本步骤?A. 整地B. 育苗C. 植苗D. 施肥答案:D4. 造林密度的确定主要依据是什么?A. 造林地的土壤类型B. 造林地的气候条件C. 树种的生长特性D. 造林地的地形地貌答案:C5. 造林地的整地方式不包括以下哪项?A. 翻土B. 深松C. 浅耕D. 灌溉答案:D6. 造林时,植苗的深度应如何确定?A. 与原土痕平齐B. 比原土痕深C. 比原土痕浅D. 随意种植答案:A7. 造林后,下列哪项不是造林地的抚育管理措施?A. 除草B. 松土C. 施肥D. 砍伐答案:D8. 造林树种选择的原则不包括以下哪项?A. 适应当地气候B. 适应当地土壤C. 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D. 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答案:D9. 造林地的土壤改良措施不包括以下哪项?A. 施用有机肥B. 施用化肥C. 种植绿肥D. 砍伐树木答案:D10. 造林地的水分管理不包括以下哪项?A. 灌溉B. 排水C. 保水D. 施肥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造林学中,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造林的成功?A. 树种选择B. 造林地的地形C. 造林地的土壤D. 造林地的气候答案:A, B, C, D12. 造林地的整地方法包括哪些?A. 翻土B. 深松C. 浅耕D. 灌溉答案:A, B, C13. 造林地的土壤改良措施包括哪些?A. 施用有机肥B. 施用化肥C. 种植绿肥D. 砍伐树木答案:A, B, C14. 造林地的抚育管理措施包括哪些?A. 除草B. 松土C. 施肥D. 砍伐答案:A, B, C15. 造林树种选择的原则包括哪些?A. 适应当地气候B. 适应当地土壤C. 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D. 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答案:A, B, C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造林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生物学、生态学、土壤学等多个领域。

造林工试题及答案

造林工试题及答案

造林工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造林工程中,下列哪项不是造林前必须进行的准备工作?A. 土壤检测B. 地形测量C. 选择树苗D. 种植蔬菜答案:D2. 造林时,下列哪种方法不是常用的造林方法?A. 直播造林B. 植苗造林C. 插条造林D. 喷洒农药答案:D3. 在造林过程中,下列哪种树木不适合作为先锋树种?A. 马尾松B. 杉木C. 杨树D. 柳树答案:D4. 造林工程中,下列哪种土壤类型最适合造林?A. 砂质土B. 粘土C. 盐碱土D. 壤土答案:D5. 造林后,下列哪项不是造林后期管理工作?A. 病虫害防治B. 施肥C. 修剪D. 采伐答案:D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造林工程中,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造林成活率?A. 树苗质量B. 土壤肥力C. 气候条件D. 种植技术答案:ABCD2. 在造林工程中,下列哪些措施可以提高造林的成活率?A. 合理密植B. 选择适宜的树种C. 定期灌溉D. 定期喷洒农药答案:ABC3. 造林工程中,下列哪些是造林后期管理的重要内容?A. 病虫害防治B. 施肥C. 修剪D. 采伐答案:ABC4. 造林工程中,下列哪些是造林前必须进行的准备工作?A. 土壤检测B. 地形测量C. 选择树苗D. 喷洒农药答案:ABC5. 造林工程中,下列哪些是常用的造林方法?A. 直播造林B. 植苗造林C. 插条造林D. 喷洒农药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造林工程中,树苗的质量对造林成活率没有影响。

(错误)2. 造林工程中,气候条件对造林成活率有重要影响。

(正确)3. 造林工程中,盐碱土不适合造林。

(正确)4. 造林工程中,采伐是造林后期管理工作之一。

(错误)5. 造林工程中,喷洒农药是造林前必须进行的准备工作之一。

(错误)6. 造林工程中,定期灌溉可以提高造林的成活率。

(正确)7. 造林工程中,合理密植是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措施之一。

造林学试题及答案(一)

造林学试题及答案(一)

考试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考试科目:造林学一、解释概念(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10分)1 立地条件:是指造林地上凡是与森林生长发育有关的自然环境因子的综合。

2 造林密度:指人工造林或人工更新时单位面积上最初栽植的株数或播种穴数。

3 速生丰产林:采用集约的经营措施,并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较高产量的林分。

4 分植造林:是将苗木作为造林材料直接栽种在造林地上的造林方法。

5 树种生态学特性:树种生态学特性是指树种对外界环境要求的特性。

是树种生物学特性的一个方面。

二、填空(在每个括号内填入一个正确的答案,本大题共10小题,每个括号1分,总计20分)1.林木群体生长发育要经过幼龄林时期、壮龄林时期、(中龄林时期)、(近熟林时期)、成熟林时期、过熟林时期六个阶段。

2.用材林树种的选择要考虑速生性、丰产性、优质性和(稳定性)。

3.组成立地的因子有(植被)、(气候)、土壤、地形和水文因子。

4.立地级法是采用林分(标准年龄时林分平均)高评价立地质量的方法。

5.人工林五大林种为用材林、(防护林)、(薪碳林)、(特种用途林)、经济林。

6.种植点的配置方式主要有,正方形配置、长方形配置、(三角形配置)、(植生组配置或群状配置)。

7.树种间相互作用的表现形式有双方有利、双方有害、(偏利作用)、(单方有害)、一方有利一方有害、(中性作用)。

8.造林整地包括(土壤翻垦)和(造林地清理)两项内容。

9.植苗造林成活的关键为(保持苗木体内的水分平衡)。

10.、造林规划设计是分层次完成的,因此通常造林规划设计分成三种类别(造林规划)、(造林调查设计)、(造林施工设计)。

三、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填在题中的括号内,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总计15分)1.树木直径生长规律符合(A )型曲线。

A、S型;B、J型;C、反J型;D、L型2.通常根据一年中林木(A )生长期的长短,把林木分成前期生长类型和全期生长类型。

林业造林工考试试题及答案

林业造林工考试试题及答案

林业造林工考试试题及答案# 林业造林工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是林业造林的基本要求?A. 土壤肥沃B. 光照充足C. 适宜的水分D. 病虫害防治答案:A2. 林业造林中,哪种树木不宜在干旱地区种植?A. 松树B. 橡树C. 杨树D. 柳树答案:B3. 在进行林业造林规划时,以下哪项不是必须考虑的因素?A. 树种选择B. 土壤分析C. 市场调研D. 水源条件答案:C二、判断题1. 所有树种都适合在任何土壤条件下生长。

(对/错)答案:错2. 造林密度越大,树木生长速度越快。

(对/错)答案:错3. 病虫害防治是林业造林后期管理的重要内容。

(对/错)答案:对三、简答题1. 简述林业造林的基本步骤。

答案:- 选择合适的树种和种植地点。

- 进行土壤分析和水源评估。

- 制定造林计划,包括种植密度和行距。

- 准备树苗,进行适当的修剪和根系处理。

- 按照计划进行种植,并确保树苗直立,根系展开。

- 种植后进行适当的水分管理。

- 定期进行病虫害防治和树木修剪。

2. 描述林业造林中土壤分析的重要性。

答案:土壤分析对于确定适宜种植的树种至关重要。

不同的树种对土壤的酸碱度、肥力、排水能力等有不同的要求。

通过土壤分析,可以了解土壤的具体情况,从而选择最适合的树种,确保树木的健康生长和成活率。

四、案例分析题某林业基地计划在一片新开垦的土地上进行造林,该地区年降水量为800毫米,土壤类型为红壤,pH值为5.5,地下水位较高。

请分析该基地适合种植哪些树种,并说明理由。

答案:该基地适合种植耐酸、耐湿的树种。

考虑到年降水量和地下水位较高的情况,可以选择种植如杉木、马尾松等树种。

这些树种对土壤的酸性有较好的适应性,并且能够在湿润的土壤条件下良好生长。

同时,应避免种植对土壤排水要求较高的树种,如橡树等。

五、计算题如果一个造林区域的总面积为100公顷,计划种植树木的密度为每公顷500株,请问总共需要种植多少棵树?答案:100公顷× 500株/公顷 = 50,000株结束语林业造林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生态学、土壤学、植物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造林学试题

造林学试题

造林学试题一、概念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10分)1 树种生态学特性:树种生态学特性是指树种对外界环境要求的特性。

是树种生物学特性的一个方面。

2 造林密度:指人工造林或人工更新时单位面积上最初栽植的株数或播种穴数。

3 速生丰产林:采用集约的经营措施,并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较高产量的林分。

4 分植造林:是将苗木作为造林材料直接栽种在造林地上的造林方法。

5 树种生态学特性:树种生态学特性是指树种对外界环境要求的特性。

是树种生物学特性的一个方面。

二、填空(在每个括号内填入一个正确的答案,本大题共10小题,每个括号1分,总计20分)1.林木群体生长发育要经过幼龄林时期、壮龄林时期、(中龄林时期)、(近熟林时期)、成熟林时期、过熟林时期六个阶段。

2.用材林树种的选择要考虑速生性、丰产性、优质性和(稳定性)。

3.组成立地的因子有(植被)、(气候)、土壤、地形和水文因子。

4.立地级法是采用林分(标准年龄时林分平均)高评价立地质量的方法。

5.人工林五大林种为用材林、(防护林)、(薪碳林)、(特种用途林)、经济林。

6.种植点的配置方式主要有,正方形配置、长方形配置、(三角形配置)、(植生组配置或群状配置)。

7.树种间相互作用的表现形式有双方有利、双方有害、(偏利作用)、(单方有害)、一方有利一方有害、(中性作用)。

8.造林整地包括(土壤翻垦)和(造林地清理)两项内容。

9.植苗造林成活的关键为(保持苗木体内的水分平衡)。

10.、造林规划设计是分层次完成的,因此通常造林规划设计分成三种类别(造林规划)、(造林调查设计)、(造林施工设计)。

三、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填在题中的括号内,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总计15分)1.树木直径生长规律符合(A )型曲线。

A、S型;B、J型;C、反J型;D、L型2.通常根据一年中林木(A )生长期的长短,把林木分成前期生长类型和全期生长类型。

造林学考试题及答案详解

造林学考试题及答案详解

造林学考试题及答案详解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造林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森林资源的管理和利用B. 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C. 森林的种植和培育D. 森林病虫害的防治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造林的基本要求?A. 土壤条件B. 气候条件C. 经济利益D. 地形条件答案:C3. 造林的目的是?A. 提高木材产量B. 改善生态环境C. 增加农业用地D. 促进经济发展答案:B4. 以下哪种方法不属于造林技术?A. 直接播种B. 扦插C. 移植D. 嫁接答案:D5. 造林密度的确定主要考虑哪些因素?A. 树种特性B. 土壤肥力C. 气候条件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造林学中的“适地适树”原则指的是根据________和________选择适宜的树种进行造林。

答案:地形条件;气候条件2. 造林的四个基本步骤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整地;选种;栽植;抚育管理3. 造林密度的确定需要考虑树种的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生长速度;生长周期4. 造林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生态保护;木材生产5. 造林技术包括直接播种、________、________和移植。

答案:扦插;嫁接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造林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答案:造林学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造林的基本原理、造林技术、造林规划与设计、造林管理以及造林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等。

2. 阐述造林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关键环节。

答案:造林过程中应注意的关键环节包括:选择适宜的树种和造林地点、进行土壤和气候条件的评估、合理确定造林密度、采用科学的栽植方法、进行有效的抚育管理等。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造林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答案:造林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高土壤保持能力,减少水土流失;二是改善气候条件,调节温度和湿度;三是增加生物多样性,为野生动植物提供栖息地;四是吸收二氧化碳,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对抗全球气候变化。

章节习题及章节习题答案_造林学

章节习题及章节习题答案_造林学

章节习题绪论一、概念1、森林培育学;2、森林培育二、简述题1、森林培育学的内容2.、森林培育的对象3、森林的三大效益三、论述题1. 论述未来森林培育工作发展的趋势。

第一章森林的生长发育与调空一、概念1、林木个体生长,2、林木个体发育,3、林木生长的周期性,4、极性,5、再生二、填空题1、林木个体发育要经过()、()、()、老年期四个阶段。

2、林木群体生长发育要经过()、()、()、成熟林时期、()、()六个阶段。

3、属于前期生长类型的树种主要有()、()、()、()。

4、属于全期生长类型的树种主要有()、()、()、()。

5、大量研究表明任何单株和器官的生长都表现出基本相同的模式,即()曲线。

三、单项选择题1、树木直径生长规律符合()型曲线。

(1)S型;(2)J型;(3)反J型;(4)L型2、树木开花过程属于()过程。

(1)发育;(2)生长;(3)生长和发育;(4)再生3、树木在花芽分化前的生长为()。

(1)营养生长;(2)生殖生长;(3)发育;(4)个体生长4、通常根据一年中林木()生长期的长短,把林木分成前期生长类型和全期生长类型。

(1)高;(2)直径;(3)材积;(4)叶5、在一定范围内,林分的光合产量随叶面积指数的增加而增加,但超过一定范围后则产量()。

(1)开始减少;(2)继续增加;(3)保持恒定;(4)不再增加甚至还会减少四、简答题简述树木地上和地下生长的相关性。

简述树木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相关性。

简答林木个体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

简答森林经济收获量的形成过程。

五、论述题1. 论述提高森林产量的途径和措施2. 论述森林个生长发育时期的特点及应采取的经营措施。

第二章森林立地一、概念1、立地,2、立地质量,3、立地指数,4、立地级,5、立地主导因子二、填空题1、组成立地的因子有()、()、()、地形和水文因子。

2、立地级法是采用林分()高评价立地质量的方法。

3、立地指数是采用林分()高评价立地质量的方法。

造林工初级工试题及答案

造林工初级工试题及答案

造林工初级工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造林工初级工的主要工作内容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植树B. 修剪C. 病虫害防治D. 土壤检测答案:D2. 植树时,树苗的根应该埋入土中的深度大约是:A. 树苗高度的1/3B. 树苗高度的1/2C. 树苗高度的2/3D. 树苗高度的3/4答案:A3. 造林工初级工在进行修剪作业时,以下哪项操作是错误的?A. 修剪时避免剪伤树皮B. 修剪时剪去枯枝C. 修剪时剪去健康枝条D. 修剪后及时涂抹伤口保护剂答案:C4. 造林工初级工在病虫害防治中,以下哪项措施是正确的?A. 定期喷洒农药B. 使用生物防治方法C. 任意使用化学农药D. 忽略病虫害的早期迹象答案:B5. 造林工初级工在进行土壤检测时,以下哪项指标是不需要检测的?A. pH值B. 有机质含量C. 土壤类型D. 土壤湿度答案:C6. 造林工初级工在植树时,以下哪项是正确的?A. 树苗应直立种植B. 树苗应倾斜种植C. 树苗应倒置种植D. 树苗的种植方向无关紧要答案:A7. 造林工初级工在进行土壤改良时,以下哪项措施是错误的?A. 使用有机肥料B. 增加土壤通气性C. 减少土壤水分D. 改善土壤结构答案:C8. 造林工初级工在进行病虫害防治时,以下哪项措施是不必要的?A. 定期检查树木健康状况B. 及时清除病死树木C. 使用化学农药D. 进行病虫害监测答案:C9. 造林工初级工在修剪作业时,以下哪项是正确的?A. 修剪工具应保持锋利B. 修剪时可以随意剪断主干C. 修剪后不需要处理伤口D. 修剪时不需要考虑树木的生长方向答案:A10. 造林工初级工在进行土壤检测时,以下哪项指标是重要的?A. 土壤pH值B. 土壤盐分含量C. 土壤颜色D. 土壤气味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造林工初级工在植树时,以下哪些因素需要考虑?A. 土壤类型B. 树苗品种C. 种植密度D. 种植时间答案:A、B、C、D2. 造林工初级工在病虫害防治中,以下哪些措施是有效的?A. 定期喷洒农药B. 使用生物防治方法C. 及时清除病死树木D. 进行病虫害监测答案:A、B、C、D3. 造林工初级工在进行土壤改良时,以下哪些措施是正确的?A. 使用有机肥料B. 增加土壤通气性C. 减少土壤水分D. 改善土壤结构答案:A、B、D4. 造林工初级工在修剪作业时,以下哪些操作是正确的?A. 修剪工具应保持锋利B. 修剪时可以随意剪断主干C. 修剪后及时涂抹伤口保护剂D. 修剪时需要考虑树木的生长方向答案:A、C、D5. 造林工初级工在进行土壤检测时,以下哪些指标是重要的?A. 土壤pH值B. 土壤盐分含量C. 土壤颜色D. 土壤气味答案:A、B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造林工初级工在植树时,树苗的根应该埋入土中的深度大约是树苗高度的1/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试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考试科目:造林学
一、解释概念(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10分)
1 立地条件:是指造林地上凡是与森林生长发育有关的自然环境因子的综合。

2 造林密度:指人工造林或人工更新时单位面积上最初栽植的株数或播种穴数。

3 速生丰产林:采用集约的经营措施,并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较高产量的林分。

4 分植造林:是将苗木作为造林材料直接栽种在造林地上的造林方法。

5 树种生态学特性:树种生态学特性是指树种对外界环境要求的特性。

是树种生物学特性的一个方面。

二、填空(在每个括号内填入一个正确的答案,本大题共10小题,每个括号1分,总计20分)
1.林木群体生长发育要经过幼龄林时期、壮龄林时期、(中龄林时期)、(近熟林时期)、成熟林时期、过熟林时期六个阶段。

2.用材林树种的选择要考虑速生性、丰产性、优质性和(稳定性)。

3.组成立地的因子有(植被)、(气候)、土壤、地形和水文因子。

4.立地级法是采用林分(标准年龄时林分平均)高评价立地质量的方法。

5.人工林五大林种为用材林、(防护林)、(薪碳林)、(特种用途林)、经济林。

6.种植点的配置方式主要有,正方形配置、长方形配置、(三角形配置)、(植生组配置或群状配置)。

7.树种间相互作用的表现形式有双方有利、双方有害、(偏利作用)、(单方有害)、一方有利一方有害、(中性作用)。

8.造林整地包括(土壤翻垦)和(造林地清理)两项内容。

9.植苗造林成活的关键为(保持苗木体内的水分平衡)。

10.、造林规划设计是分层次完成的,因此通常造林规划设计分成三种类别(造林规划)、(造林调查设计)、(造林施工设计)。

三、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填在题中的括号内,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总计15分)
1.树木直径生长规律符合(A )型曲线。

A、S型;
B、J型;
C、反J型;
D、L型
2.通常根据一年中林木(A )生长期的长短,把林木分成前期生长类型和全期生长类型。

A、高;B、直径;C、材积;D、叶
3.立地指数法是用标准年龄时的(B )评价立地质量的方法
A、林分平均高;
B、优势木平均高;
C、最近5年高生长;
D、胸高以上高生长4.下列林分中属于特种用途林的是( C )。

A、护路林;
B、护提林;
C、国防林;
D、水源涵养林
5.速生的树种(B )丰产树种。

A、一定是;
B、不一定是;
C、肯定不是;
D、也是
6.立地条件相同而密度不同的林分,在(D )其产量是非常接近的,这被称做“最终产量一定规律”。

A、郁闭之前;
B、刚刚郁闭时;
C、壮龄林阶段;
D、成熟林阶段
7.混交林中不同树种间的关系是一种( B )。

A、互助关系;
B、生态关系;
C、偏利关系;
D、共生关系
8.立地分类常用土壤、植被、地形等因子分类,因此立地分类是(D )
A.土壤分类;B.植被分类;C.地形分类;D.综合体分类
9.将树木枝条扦插在苗圃中培育成苗木,然后将苗木栽植在造林地的造林方法属于( A )。

A、植苗造林;
B、分殖造林;
C、播种造林;
D、插条造林
10.红松为幼年阶段(A ),成年阶段为中性的树种。

A、耐阴;
B、喜光;
C、中性;
D、喜阴
11.在一定范围内,林分的光合产量随叶面积指数的增加而增加,但超过一定范围后则产量(D )。

A、开始减少;
B、继续增加;
C、保持恒定;
D、不再增加甚至还会减少12.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之间的关系是(A )。

A、生物学特性包括生态学特性;
B、生态学特性包括生物学特性;
C、它们之间没有关系;
D、它们都包括在林学特性之中
13.通常随着林分密度增加树木单株材积生长(B )
A、增加;
B、下降;
C、不变;
D、根据条件表现不同
14.混交林中的树种分类不包括(C )
A、伴生树种;
B、灌木树种;
C、乔木树种;
D、主要树种
15.我国东北地区整地季节可选在(D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春季、夏季和秋季
四、判别题(判别下列每句话的对错,对的在每小题后边的括号内打√,错的打×,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总计5分)
1.以生产大径材为目标时,造林应该采取较高的密度。

(×)
2.混交树种是指与主要树种相伴的乔木树种。

(×)
3.造林时种植点采用2.0×2.5m的长方形配置,其造林密度为2500株/公顷。

(×)4.造林密度的大小对林分的最终产量没有影响。

(×)
5.在造林完成3年后,进行的成活情况调查统计称为造林成活率。

(×)
五、简答题(简要回答下列各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总计20分)
1.简答造林达到适地适树的途径。

答:
1)选择:选树适地;选地适树(2分)
2)改树适地:改变树种的特性适应立地条件,如:育种手段。

(1分)
3)改地适树:通过整地、施肥、灌溉、混交等措施改变土壤特性。

(2分)
2.简述确定造林密度的原则。

答:(每个答题点1分)
1)、根据经营目的确定:林种不同造林密度不同。

2)、根据造林树种特性确定:喜光速生树种应稀植,耐荫慢生树种宜密植。

3)、根据立地条件确定:从生物学角度看,立地好的应密植;从经营的角度看,立地好有利于培养大径材宜稀植。

4)、根据栽培技术确定:造林技术过关,应稀植。

5)、根据经济条件确定:造林密度影响投资费用(苗木、整地、清理、栽植等)、经营费用(间伐、抚育等),应计算投入产出比。

3.简述树种间相互作用的方式。

答:(每个答题点1分)
1)机戒作用方式:是一个树种对另外树种造成的物理性伤害。

2)生物作用方式:不同树种通过根系连生和寄生等方式发生的一种直接的种间作用关系。

3)生物化学作用方式:是植物在代谢过程中释放一些化学物质,抑制或促进其邻近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

4)生物物理作用方式:是指在植物周围形成特殊的生物场,而对其它植物产生的影响。

5)生理生态关系:是树种通过改变林地环境条件而彼此产生影响的作用方式。

4.现在有三块造林地分别位于坡上部、中部和下部,有三种可选的造林树种分别为落叶松、樟子松和红松,请为这三种地块选择合适的造林树种,并简单说明理由。

答:(答对樟子松给1分,答对红松和落叶松给各2分)
坡上选择樟子松,坡中选择红松,坡下选择落叶松。

因为樟子松属于耐旱树种,在山坡上部可以正常生长,红松对水分的要求为中性,在山坡的中部适合其生长。

落叶松具有耐水湿的能力,因此,在山坡下部可以正常生长。

六、论述题(详细论述下列问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15分,总计30分)1.论述提高人工林产量的途径和措施。

答:(答出每条途径给3分,答出每个措施给1分)
1)遗传改良:通过遗传改良提高树木的遗传品质,包括:速生性、丰产性、优质性、抗逆性等。

要实现这些目的应采取的措施是良种壮苗。

而且良种壮苗要经过精心的栽植才能实现目的。

2)林分结构的调控:林分结构影响树木的生长和木材的品质,林分结构的调控分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两个方面。

良好的结构是林分获得高产优质的基础。

为了达到调整结构的目的,生产上采取的措施是密度控制、合理混交。

3)立地的选择和调控:不是所有的土地都适合培育森林,因此需要对造林地进行选择。

同时还需要改善树木生长的小环境,使树木生长在适宜的环境下。

实现这个目的的主要措施有适地适树、整地、抚育保护。

综上所述,对于用材林造林为了达到速生、丰产、优质和稳定的目的,通常采取以下六项措施。

即:良种壮苗、适地适树、合理结构、精心栽植、细致整地、抚育保护。

2.论述混交林的优缺点。

答:(答出每个优点给2分,答出缺点的前两条给2分,最后一条给1分)
A.混交林的优点:
(1)、能充分地利用营养空间:深根性与浅根性树种混交,增加养分利用空间。

喜光与耐荫树种混交,形成复层林,充分利用光能。

需肥性不同树种混交,表现出对土壤养分的充分利用。

(2)、能够更好地改善立地条件:通过与固氮树种混交,可以直接补给营养物质。

改善小气候因子。

枯枝落叶的数量较多,分解速度快。

(3)、混交林具有较高的产量:不同树种组成的混交林,通过种间相互作用,可以增加产量。

(4)、可发挥较高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功能强:凋落物多、根系量大、树冠层次复杂对降水再分配。

防风固沙:多层林冠。

混交林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

美学价值高。

(5)、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强:抵御火灾能力强。

抗病虫能力强:食物分散、天敌增加、小环境改善不利发生病虫害。

抗风倒、风折、防止霜冻等能力增强。

B.混交林的缺点:
(1)、培育技术复杂。

(2)、目的树种的产量低于纯林。

(3)、在极端立地上不能营造混交林,只能营造纯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