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第五单元教案5篇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第五单元教案5篇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第五单元教案5篇人教版八年级生物第五单元教案1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一.教材第九章生态环境的保护包含二个内容,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对环境的保护。

环境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是国际和国内环境保护形势的发展所趋,这两个内容应该是相互相承的。

而现实中人们对于前者的了解远没有后者那广泛,故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的介绍有一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环境的保护之间关系即是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第八章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

二.教学目的1.知识目标:根据大纲和课程目标,本课内容要求了解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保护措施,了解我国生物多样性的概况和面临形势。

2.情感态度目标:①通过对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的理解,掌握局部和整体的统一观念及对生物多样性的概念有更深刻的把握。

②通过对我国生物多样性的概况与形势的分析,加强爱国情感和建设祖国的社会责任感并且建立起完整而科学的环境保护意识。

3.能力目标:通过让学生收集关于生物多样性的环保宣传资料,提升学生收集处理信息,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态度。

三.重点、难点重点:①对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保护(知识重点)。

这个知识点是建立科学环保意识的理论基础,只有在了解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才有科学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投入行动,而保护措施就是我们能起而行的具体体现。

②我国多样性的概况及形势(情感重点)。

此是本文的情感重点,只有知道我国面临的严峻形势,才加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及能让我们对环保事业坚持下去的源动力。

难点: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

这个知识点需要对第八章的生态系统的成分、结构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这些已学知识相联系起来才能真正理解,而且无法用具体的感性材料可以帮助学生的理解,比较抽象,故将其列为难点。

四:教法、学法教法:本节课我采用的是讲述法,但不是传统的注入式,而是结合了直观教具(图片),讨论式的教学方法,由此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

学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更要的是让学生充分体现其主体性。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袁来凤江西省教研室
教学目的
1.了解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2.了解我国生物多样性的概况;
3.了解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

教学重点
1.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2.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教学难点
1.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

2.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其三个层次的保护。

教学用具
当地生物多样性使用价值实例的图片、资料;我国或当地特有、珍稀、古老生物实例的图片、资料;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图例、录像片或幻灯片;电教(含多媒体)设备;自制相关表格;角色标牌。

教学方法
讲述法、讨论(含角色辩论)法。

课时安排
实际上生态系统中的任何物种都有其生存功能,
的价值。

这与我们学习过生态系统结构中的哪个问题有联系。

思维导图——生物的多样性及保护与细菌和真菌

思维导图——生物的多样性及保护与细菌和真菌

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1.菌落——有一个细菌或真菌饭之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

2.细菌菌落——面积较小,表面或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

3.真菌菌落——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

红、褐、绿、黑、黄4.细菌和真菌是生物圈中广泛分布的生物。

第二节细菌列文虎克发现微生物,“微生物学之父”法国科学家巴斯德细菌的形态——球菌、杆菌、螺旋菌细菌的结构——荚膜、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鞭毛1.细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称为原核生物2.细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3.细菌是靠分裂进行生殖的4.有些细菌会形成芽孢,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第三节真菌1.青霉是多细胞生物,酵母菌是单细胞生物2.霉菌、蘑菇等真菌的细胞里都有细胞核,称为真核生物3.青霉的结构——营养菌丝、直立菌丝、孢子营养菌丝——深入到营养物质内部直立菌丝——在营养物质表面向上生长营养菌丝能从营养物质内吸收有机物,供霉菌使用4.真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存5.真菌通过产生大量的孢子来繁殖后代第四节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把动物和植物的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

2.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3.与动植物共生第五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1.细菌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面包与酵母菌、酸奶(酸菜)与乳酸菌、醋与醋酸菌、酿酒与酒曲2.细菌和真菌与食品的保存防止食物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3.细菌、真菌与疾病防治利用真菌产生的抗生素4.细菌与清洁能源和环境保护在无氧环境下,利用甲烷菌分解秸秆、粪尿中的有机物。

产生氢,和二氧化碳结合生成甲烷。

污水处理厂利用细菌来净化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

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保护第一章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第一节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植物的分类根据植物的形态结构,如被子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花、果实和种子作为被子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教材优质课件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教材优质课件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教材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学习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层次及其保护措施。

内容主要涉及教材《生物学》第五章第一节“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和第二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层次及其重要性。

2. 掌握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和方法。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生物多样性的层次划分及其相互关系。

重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及其在我国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实物模型、挂图等。

学具:笔记本、彩笔、教材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生物多样性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1)展示图片:各类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图片。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图片中的生物有什么共同点吗?2. 新课导入: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层次。

(1)讲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2)介绍生物多样性的层次: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3. 实践情景引入:以我国为例,讲解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1)展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例。

(2)讨论:为什么我们要保护生物多样性?4. 例题讲解: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

(1)讲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具体措施。

(2)分析实例: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功案例。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列举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并进行讨论。

六、板书设计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层次及其重要性。

2.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和方法。

3. 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及措施。

(1)简述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其层次。

(2)列举至少三种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并简要说明其原理。

2. 答案:(1)生物多样性指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保护措施:①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的栖息地。

②迁地保护,将濒危物种转移至安全地带。

③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打击非法捕捞、盗猎等行为。

生物多样性资料(全部)

生物多样性资料(全部)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生物学汤德元(教授博士)电话号码:班级QQ号: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生物多样性一、生物多样性概念生物多样性(biological diversity,biodiversity)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它们拥有的以及它们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的基本特征。

一般认为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层次: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40亿年生物进化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因此,我们的保护也要从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着手。

因此,生物多样性通常可分为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水平。

(一) 遗传多样性(genetic diversity)遗传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携带的各种遗传信息的总和,也称基因(gene)的多样性。

基因多样性是生物适应环境能力的体现,是生命进化和物种分化的基础.遗传多样性可分为个体外部形态特征(遗传表型)的多样性、细胞染色体的多样性(染色体数目的多态性、染色体结构的多态性和染色体分带特征的多样性等)和分子水平的多样性(DNA分子的多态性、蛋白质分子的多态性等)。

可见,遗传多样性(或称基因多样性)是多层次的。

1. 遗传多样性的来源包括:(1)染色体畸变(2)基因突变(3)基因重组2. 遗传多样性来源:(1)染色体畸变(2)基因突变(3)基因重组(二)物种多样性(Species Diversity)1.含义:指生物群落中物种(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的丰富性(或称丰富度)和异质性(或称均匀度,或群落中各个种的相对密度)。

物种多样性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生物资源丰富程度的客观指标。

2.区域物种多样性的三个指标:①物种总数———即特定区域内所拥有的特定类群的物种数目;②物种密度———指单位面积内的特定类群的物种数目;③特有种比例———指在一定区域内某个特定类群特有种占该地区物种总数的比例。

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思维导图

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思维导图

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第一章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第一节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1、。

2、在被子植物中3、4、根据真菌形态结构特征,可以将真菌分为酵母菌、霉菌等类群。

5、植物分两类种子植物、孢子植物。

种子植物分两类被子植物、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分两类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

单子叶植物的叶脉为(平行脉),双子叶植物的叶脉为(网状脉)。

孢子植物分三类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蕨类植物有6、植物按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为: 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7、动物按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扁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8、生物分类的意义进化关系,更好的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和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9、生物分为植物界、动物界和其他的几个界,每个界又被分为六个更小的等级,它们的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10、11是最小、最基本的分类单位,一种生物就是一个物种,共同特征最多的分类单位是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

12、狼这个物种,在分类上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食肉目、犬科、犬属、狼种。

13、桃在分类上隶属于植物界、种子植物门、被子植物亚门、双子叶植物纲、蔷薇目、蔷薇科、梅属、桃种。

14、瑞典植物学家以及命名者的姓名(命名者的姓名可以省略)组成。

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12、我国是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我国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其中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的种数仅次于巴西和哥伦比亚,居世界第三位。

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

我国也是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中脊椎动物中的鱼、鸟和哺乳动物的种数都位于世界前列。

3、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美国引进我国的野生大豆与当地品种杂交,培育出抗大豆萎黄病的优良品种;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栽培水稻多次种。

4、我国的生态系统类型有森林、草原、荒漠、湿地、湖泊、海洋等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1)每种生物都由一定数量的个体组成,每个个体的基因有差别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基因库。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十五章 )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十五章 )

第十五章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第一节生物多样性教学目标1、阐明生物多样性的含义2、举例说明生物多样性的价值3、说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教学过程一、生物多样性的含义地球上生活着的多种多样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是生物多样性的直观体现。

我国丰富而独特的生物多样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植物特有种繁多。

2、动物物种十分丰富。

3、栽培植物、家养动物的种类也很丰富。

4、生态系统多种多样。

通过以上讨论,我们知道了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是指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也是生物多样性最直观的体现。

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及其所生存的自然环境类型的多样性。

物种的多样性是由遗传物质的多样性决定的,地球上所有生物携带的遗传信息的总和是遗传多样性的基础,因此生物多样性还包括遗传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共同组成了生物多样性。

二、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显而易见。

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巨大,它不仅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还有净化环境、保持水土、改良土壤和调节气候的作用。

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和丧失,将会直接影响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

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

课堂训练1、地球上生活着的多种多样的是生物多样性的直观体现。

2、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多样性、多样性和多样性。

3、物种多样性是指生物种类的;遗传多样性是指物种种内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及其所生存的的多样性。

4、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

维持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的基础,是人类社会的前提。

课后练习1、下列叙述是否正确?试说明理由。

(1)生物多样性就是基因多样性。

8 海洋生态学与可持续发展

8 海洋生态学与可持续发展

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的主要原因
1、大面积森林采伐、火烧和开垦导致生境的 破坏或者片断化; 2、草地过度放牧和垦殖; 3、生物资源的过分利用; 4、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5、外来物种的引入或入侵; 6、无控制的旅游影响; 7、农业和林业的品种单一化。
二、外来种的特点、影响 及其管理对策
❖ 外来种的概念 ❖ 外来物种入侵 ❖ 外来物种的种类 ❖ 外来物种的危害 ❖ 外来物种引入途径 ❖ 外来物种主要生态学特征及生态入侵的生态学
景观功能:指生态客体即物种、能量和物质在景观要 素之间的流动。
决定生物多样性的力量 气候: 散布能力: 时间: 生境类型:
➢ 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意义 ➢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 生物多样性面临的问题 ➢ 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的主要原因
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意义
1、为人类提供适意的生活环境; 2、为人类提供食物来源; 3、提供医药原材料; 4、提供工农业原料; 5、巨大的基因宝库; 6、维持地球环境的稳定; 7、提供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 8、丰富人类的思维和精神生活。
(1)提供生态系统生产力:将太阳能贮存,为生态系统提供 能源;
(2)涵养水源,维持水体的自然循环、减弱旱涝; (3)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 (4)调节气候:森林的丧失将使气候恶化; (5)丰富物种关系; (6)吸收和分解环境中的有机废物、农药和其它污染物质; (7)为人类身心健康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娱乐环境,良好的自 然景观为人类提供了居住游乐和休养的场所;
4)生物技术新品种的产生: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进步,人们已经
能够利用现代手段去改善和优化某些物种的性状,将人类需要的某些形状移 植到目标物种中去,获得经过遗传修饰的生物体。但这种遗传修饰生物体的 释放具有一定的生态风险,包括由此形成的物种入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教学目的1.生物多样性的价值(B:识记)。

2.我国生物多样性的概况(B:识记)。

3.如何对生物多样性进行保护(B:识记)。

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2)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2.教学难点(1)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其三个层次。

(2)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

教学过程【板书】生物多样直接使用价值生性的价值间接使用价值物潜在使用价值多物种丰富样我国生物多特有的和古老物种多性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特点经济物种丰富及样性概况生态系统多样其我国生物多样性面临着威胁保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护我国生物多样性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面临威胁的原因环境污染外来物种的入侵或引种到缺少天敌的地区生物多就地保护样性的迁地保护保护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注解】构成:由地球上的所有生物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与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遗传多样性层次物种多样性保护的三个层次物种生态系统多样性一、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一)直接使用价值:药用价值、工业原料、科研价值、美学价值(二)间接使用价值(三)潜在使用价值二、我国生物多样性概况物种丰富特有的和古老物种多(一)特点经济物种丰富生态系统多样(二)我国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物种多样性面临威胁1.表现遗传多样性面临威胁生态系统多样性面临威胁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2.原因环境污染外来物种的入侵或引种到缺少天敌的地区就地保护:主要指建立自然保护区三、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迁地保护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同类题库】生物多样性的价值(B:识记).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A.地球上所有生物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B.生物的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C.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在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D.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主要是指保护生物基因库的多样性.要使人们认识到,物种一旦灭绝,人类将永远失去(B)A.一个营养级 B.一个基因库 C.一种原材料 D.一笔财富.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野生生物资源的直接使用价值(C)A.药用生物资源 B.是重要的工业原料C.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D.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包括三个层次(水平),指出以下4个选项中错误的一个是(D)A.生态系统多样性 B.遗传多样性C.物种多样性 D.生态效率多样性.鲎血制成的试剂在临床上用来诊断脑膜炎、肝硬化等这是利用生物多样性的(A)A.药用价值 B.工业原料 C.美学价值 D.科学研究价值.海带是提取碘和甘露醇的原料;芦苇是造纸的原料,这是利用生物多样性的(B)A.药用价值 B.工业原料 C.美学价值 D.科学研究价值.美国的玉米受一种病菌的危害,严重减产。

后来在墨西哥野生植物中发现了这种病菌的抗性基因。

用此改良了玉米品种,提高了产量。

这说明野生植物的(A)A.基因库的资源效益越来越显著 B.经济效益越来越显著C.生态效益越来越显著 D.社会效益越来越显著.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多次出现了沙尘暴天气。

下列与治理沙尘暴有关的一组措施是(D)①大力植树、营造防护林②保护草原、控制载畜量③围湖造田④退耕还林还草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试分析野生动植物对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的重要意义。

(1)野生动植物在自然界对起重要作用;(2)野生动植物可以为发展现代畜牧业提供,为改良现有植物品种提供。

(3)许多野生动物是医学研究的,许多野生动植物在医疗上具有。

[(1)生态系统稳定性维持(2)资源.新的饲养种类种源(3)主要实验对象不少新的药用价值]我国生物多样性的概况(B:识记).我国生物多样性所面临的主要威胁是(A)A.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 B.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C.环境污染 D.外来物种入侵.自上世纪以来,每三年就有两种鸟类从地球上消失。

造成野生动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D)A.环境污染 B.天敌过多 C.外来物种入侵 D.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据统计表明,进入本世纪后,几乎每年至少有一种鸟类或哺乳动物从地球上消失,造成野生动植物濒危或灭绝的主要原因是(D)A.自然灾害 B.动物病害 C.天敌过多D.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我国虎已经处在来绝的边缘,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D)A.虎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下降 B.虎处的营养级较高C.环境污染造成虎的出生率下降 D.虎被乱捕乱杀且生活的森林减少.造成我国野生生物资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D)A.生存斗争的激烈化 B.物种退化C.自然条件的变化 D.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它包括(多选)(ABC)A.森林的超量砍伐 B.开垦草原 C.围湖造田 D.有计划地放牧.在珠江三角洲某产量地区,近几年来人们大量捕杀青蛙,致使该地区的水稻产量大幅度下降。

造成减产的原因是(B)A.造成了环境污染 B.食物链受到破坏 C.植被受到了破坏 D.造成了自然灾害.外来物种入侵或引种不当使原有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主要原因是(D)A.末认识其价值,所以人为干扰少 B.入侵之地生态污染严重C.破坏入侵地的非生物因素 D.使入侵地食物链破坏.有人把水葫芦引入到一个热带国家,结果它在短期内大量繁殖,成为优势种,不仅阴塞航道,而且影响本地物种的生存。

其原因可能是(D)A.没有天敌 B.气侯适宜 C.繁殖率高 D.以上都对.要使人们认识到,物种一旦灭绝,人类将永远失去(B)A.一个营养级 B.一个基因库 C.一个原材料 D.一笔财富如何对生物多样性进行保护(B:识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在下列哪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C)A.基因、染色体、细胞 B.细胞、物种、生物圈C.基因、物种、生态系统 D.物种、种群、生态系统.保护森林资源必须(B)A.大量植树造林 B.有计划的合理砍伐C.禁止砍伐 D.禁止放牧.合理利用池塘生态系统的的最佳方案是(C)A.禁捕三年 B.捕捞要彻底 C.适量捕捞成鱼 D.饲养单一品种的鱼.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是(D)A.人工栽培和养殖 B.实施大型生态工程C.防治生态环境污染D.建立自然保护区.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D)A.开展生态旅游 B.发展畜牧业 C.增加木材产量 D.改善生态环境【学科内综合】.(多选)原产于墨西哥的紫茎泽兰传到中国,在中国长势疯狂,占地为王,成了我国西南地区的绿色灾难,紫茎泽兰在我国泛滥成灾的原因是(ABC)A.我国西南地区的气候适宜紫茎泽兰的生长 B.脱离原产地后,失去天敌的控制C.脱离原产地后,失去与其有竞争关系的物种 D.丰富了入侵地生物的多样性.阅读下列三个事例:事例一:我国某海岛的天然林覆盖率在1965年为25.7%,1974年为18.7%,1981年仅为8.53%,并且因遮蔽地面程度大大降低,从而导致了坡垒等珍稀物种濒临灭绝,裸实等珍贵药用植物已经绝迹。

事例二:我国西北某县野生甘草的面积在1967年为4万多公顷,30年后已有一半被挖尽,我国野马已经绝迹,野骆驼等野生动物也濒临灭绝。

事例三:一种原产日本的林业害虫,于20世纪80年代侵入我国华东沿海地区,并且由于缺少天敌而迅速漫延开来。

据1990年统计,这种害虫使该地区十三万多公顷的马尾松林受到危害。

依据一述事实,回答下列问题:(1)事例一说明造成这两种野生生物濒危或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2)事例一说明造成这些野生生物资源明显减少或绝迹的原因是的开发利用。

(3)事例三说明:由于入侵或引种到的地区,使这些地区原有物种受到威胁。

[(1)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2)掠夺式(3)外来物种;缺少天敌].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水稻草丛矮缩病是一种危害水稻生长发育的病毒性疾病,很难防治。

后来,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个野生水稻种群,这个种群对水稻草丛矮缩病具有比较强的抗性,从而为培育抗草丛矮缩病的水稻新品种找到了必要的基因。

材料二:在我国的某海岸,我国对某些特殊品种的鱼类,适时、适量地对成鱼进行捕捞。

材料三:古巴比伦王国曾经经济繁荣、显赫一时,该国森林繁茂,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十分优越。

但由于人口剧增,毁林开荒,结果造成水土流失,河道阴塞,连年洪水成灾,终于使土壤沙漠化、盐渍化,最终使该国成为一片废墟。

(1)材料一中抗草丛矮缩病的水稻新品种找到了必要的基因,说明了。

(2)对某些特殊品种鱼类的成鱼,适时、适量地进行捕捞,说明了。

(3)古巴比伦王国成为废墟的事实,说明了。

[(1)野生植物是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基因库(2)强保护野生生物资源,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而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和利用(3)由于人口剧增,毁林开荒,由此引起生态环境恶化,最终造成生态平衡失调].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895年,有好事者从英国带了24只家兔放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动物园中,后来一场大火烧毁了兔笼,幸存的家兔兔窜入荒野。

现在澳大利亚有野生兔子40亿只,它们与绵羊争饲料,严重破坏了草原,给澳大利亚畜牧业造成了重大损失。

材料二:1999年在我国昆明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期间,为严防危险性有害生物随参展物种传入我国,检疫人员运用了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手段狙击生物入侵。

美国众议院于1996年通过一项议案,要求各有关机构加强对可能夹带外来物种的交通工具的监控,美国政府也正为此酝酿着一个跨部门的监控计划。

回答下列问题:(1)兔子在澳大利亚属于,因其在澳大利亚没有经过漫长的过程,故兔子在澳洲没有天敌,加之澳洲干燥的气侯和丰富的青草,使得野兔能大量繁殖。

(2)野兔的繁殖,也是一种生态失调,因为它严重地破坏了澳大利亚原有的稳定结构。

澳大利亚政府为了控制野兔的数量,采用的机械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各种方法,你认为最有效、最安全的方法是。

(3)从材料二可以看出,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外来物种的引入,不但要看眼前的经济效益,更应认真评估效益。

同时,交通的发达和贸易的频繁,为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必须加强边检部门的工作。

[(1)外来物种;相互选择(2)群落;生物防治(3)外来生物入侵;生态;生物入侵;检疫].《扬子晚报》2004年4月2日报道,位于江苏新沂市窑湾镇陆口村的苏北“鹭鸟天堂”,正面临着生存威胁.这个每年夏秋都栖息着万余只鹭鸟的0.7公顷竹林,如今已有0.5公顷的竹林枯死,前途岌岌可危。

苏北“鹭鸟天堂”本是老沂河边的河滩废地,当地农民1986年承包后种植了竹子、杨柳等,结果引来露鸟栖息,并很快形成数千至万余只的规模。

2001年,此处鹭鸟翔集,竹林满眼青翠。

然而从去年夏天开始,竹枝大半枯黄,小片竹子枯死,之后越来越多,到今年春天三分之二的竹子已枯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