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编码规则

合集下载

身份证编号规则

身份证编号规则
用来检验身份证的正确性。校检码可以是0~9的数字,有时也用x表示。
15位的身份证号
dddddd yymmdd xx p
18位的身份证号
dddddd yyyymmdd xx p y
其中dddddd为地址码(省地县三级)18位中的和15位中的不完全相同
yyyymmdd yymmdd 为出生年月日
21 辽宁省 50 重庆市
22 吉林省 51 四川省
23 黑龙江省 52 贵州省
31 上海市 53 云南省
(1)前1、2位数字表示:所在省份的代码;
(2)第3、4位数字表示:所在城市的代码;
(3)第5、6位数字表示:所在区县的代码;
(4)第7~14位数字表示:出生年、月、日;
(5)第15、16位数字表示:表示女性;
(7)第18位数字是校检码:也有的说是个人信息码,一般是随计算机的随机产生,
36 江西省 64 宁夏回族自治区
37 山东省 6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41 河南
xx顺号类编码
p性别
18位中末尾的y为校验码,在网上可以找到算法
将前17位的ascii码值经位移、异或运算结果不在0-9的令其为x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2260—999)
代码 省、市名称 代码 省、市名称
11 北京市 42 湖北省
32 江苏省 54 西藏自治区
33 浙江省 61 陕西省
34 安徽省 62 甘肃省
35 福建省 63 青海省
12 天津市 43 湖南省
13 河北省 44 广东省
14 山西省 45 广西壮族自治区
15 内蒙古自治区 46 海南省

身份证编码规则

身份证编码规则

当今的身份证号码有15和18位之分。

1985年我国实行居民身份证制度,当时签发的身份证号码是15位的,1999年签发的身份证由于年份的扩展(由两位变为四位)和末尾加了效验码,就成了18位。

这两种身份证号码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共存。

两种身份证号码的含义如下:18位的身份证号码:510104************(1)1~6位为地区代码,其中1、2位数为各省级政府的代码(四川省为51),3、4位数为地、市级政府的代码(成都市为01),5、6位数为县、区级政府代码(锦江区为04)。

(2)7~10位为出生年份(4位),如1963(3)11~12位为出生月份,如07(4)13~14位为出生日期,如17(5)第15~17位为顺序号,为县、区级政府所辖派出所的分配码,每个派出所分配码位10个连续号码,例如“020—029”,其中单数为男性分配码,双数为女性分配码,如遇同年同月同日有两人以上时顺延第二、第三、第四、第五个分配码。

(4)18位为效验位(识别码),通过复杂公式算出,普遍采用计算机自动生成。

15位的身份证号码:(1)1~6位为地区代码(2)7~8位为出生年份(2位),9~10位为出生月份,11~12位为出生日期(3)第13~15位为顺序号,并能够判断性别,奇数为男,偶数为女第一位:代表你在哪个大区。

其中1为华北区,2为东北区,3为华东区,4为中南区,5为西南区,6为西北区。

第二位:代表你所在的省份在你所在大区的排序。

身份证号前两位加一起就能看清你所在的省份。

比如在华北大区中,11为北京,12为天津,13为河北,14为山西,15为内蒙。

再比如东北大区中,21为辽宁,22为吉林,23为黑龙江。

第三位和第四位:是你所在城市在你所在省的一个排序。

比如在辽宁省,01为沈阳,02为大连,03为鞍山,04为抚顺,05为本溪,06为丹东,07为锦州,08为营口,09为阜新,10为营口,11为盘锦,12为铁岭,13为朝阳,14为葫芦岛。

【2017年整理】身份证号码编码规则

【2017年整理】身份证号码编码规则

身份证号码编码规则18 位身份证号码编码规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11643-1999〗中有关公民身份号码的规定,公民身份号码是特征组合码,由十七位数字本体码和一位数字校验码组成。

排列顺序从左至右依次为:六位数字地址码,八位数字出生日期码,三位数字顺序码和一位数字校验码。

可以用字母表示如为ABCDEFYYYYMMDDXXXR。

其含义如下:1.地址码(ABCDEF):表示编码对象常住户口所在县(市、旗、区)的行政区划代码,按GB/T2260 的规定执行。

2. 出生日期码(YYYYMMDD):表示编码对象出生的年、月、日,按GB/T7408 的规定执行,年、月、日分别用 4 位、2 位(不足两位加0)、2(同上)位数字表示,之间不用分隔符。

3.顺序码(XXX):表示在同一地址码所标识的区域范围内,对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人编定的顺序号,顺序码的奇数分配给男性,偶数分配给女性。

4.校验码(R):一位数字,通过前17 位数字按照ISO 7064:1983.MOD 11-2 校验码计算得出。

15 位的身份证编码首先把出生年扩展为4 位,简单的就是增加一个19,但是这对于1900 年出生的人不使用(这样的寿星不多了)关于地址码含义的详细解释:身份证前六位是地区代码,我们用ABCDEF 表示。

代码的解释规则如下:A:国内区域1 华北三省二市2 东北三省3 华东六省一市4 华南六省5 西南四省一市6 西北五省7 台湾8 港澳B(或者说是AB,就是前2 位):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代码按照 A 划定的分区定义省代码,有直辖市的,直辖市列前,其余按离直辖市的距离排序,没有直辖市的,按离北京的远近排序。

具体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代码如下:11-15 京、津、冀、晋、蒙21-23 辽、吉、黑31-37 沪、苏、浙、皖、闽、赣、鲁41-46 豫、鄂、湘、粤、桂、琼50-54 渝、川、贵、云、藏61-65 陕、甘、青、宁、新81-82 港、澳生日期码(YYYYMMDD)表示编码对象出生的年、月、日,其中年份用四位数字表示,年、月、日之间不用分隔符。

身份证后四位有一模一样的吗

身份证后四位有一模一样的吗

身份证后四位有一模一样的吗
身份证号后四位没有一样的。

公民身份号码是每个公民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由公安机关按照公民身份号码国家标准编制。

所谓按照“国家标准”编制,是指按照国家制定的GB11643-1999《公民身份号码》国家标准,确定公民的身份代码。

《公民身份号码》范围:该标准规定了公民身份号码的编码对象、号码的结构和表现形式,使每个编码对象获得一个唯一的、不变的法定号码。

身份证编码规则如下:
1、1-2两位数表示:所在的省份的代码。

2、3-4两位数表示:所在的城市的代码。

3、5-6两位数表示:所在的区县的代码。

4、7-14位数字的表示:出生的年月日。

5、15-16两位数表示:所在地派出所的代码。

6、17位数表示:奇数为男性,偶数为女性。

7、18位数是校验码,校验码可以是0-9的数字,有时也用X表示。

身份证的编码规则

身份证的编码规则

身份证编码规则生活常识一、身份证号码执行标准:18位身份证标准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于1999年7月1日实施的GB11643-1999《公民身份号码》。

GB11643-1999《公民身份号码》为GB11643-1989《社会保障号码》的修订版,其中指出将原标准名称“社会保障号码”更名为“公民身份号码”,另外GB11643-1999《公民身份号码》从实施之日起代替GB11643-1989。

二、编码规则:公民身份号码是特征组合码,由十七位数字本体码和一位校验码组成。

排列顺序从左至右依次为:六位数字地址码,八位数字出生日期码,三位数字顺序码和一位校验码,可以用字母表示如为ABCDEFYYYYMMDDXXXR。

其含义如下:1. 地址码(ABCDEF):表示编码对象常住户口所在县(市、旗、区)的行政区划代码,按GB/T2260的规定执行。

2. 出生日期码(YYYYMMDD):表示编码对象出生的年、月、日,按GB/T7408的规定执行,年、月、日分别用4位、2位(不足两位加0)、2(同上)位数字表示,之间不用分隔符。

3. 顺序码(XXX):表示在同一地址码所标识的区域范围内,对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人编定的顺序号,顺序码的奇数分配给男性,偶数分配给女性。

4.校验码(R),一位数字,通过前17位数字根据一定计算得出。

三、关于地址码含义的详细解释:身份证前六位是地区代码,我们用ABCDEF表示。

代码的解释规则如下:A:国内区域1 华北三省二市2 东北三省3 华东六省一市4 华南六省5 西南四省一市6 西北五省7 台湾8 港澳B(或者说是AB,就是前2位):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代码按照A划定的分区定义省代码,有直辖市的,直辖市列前,其余按离直辖市的距离排序,没有直辖市的,按离北京的远近排序。

具体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代码如下:11-15 京 津冀 晋 蒙21-23 辽 吉黑31-37 沪 苏浙 皖 闽 赣 鲁41-46 豫 鄂湘 粤 桂 琼50-54 渝 川贵 云 藏61-65 陕 甘青 宁 新81-82 港 澳CD:城市代码从01开始排,对于直辖市,CD=01表示市辖区,CD=02表示辖县;省的城市代码从省会开始排,比如2101=沈阳 2102=大连…… 只有地级城市有独立的城市代码,县级市没有。

身份证的编码规则

身份证的编码规则

大陆的身份证为18位,老的身份证是15位。

关于身份证第18是怎么计算的,原理如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11643-1999〗中有关公民身份号码的规定,公民身份号码是特征组合码,由十七位数字本体码和一位数字校验码组成。

排列顺序从左至右依次为:六位数字地址码,八位数字出生日期码,三位数字顺序码和一位数字校验码。

地址码(身份证前六位)表示编码对象常住户口所在县(市、旗、区)的行政区划代码。

(所有区域的编码可以到这个网站/tjbz/index.htm、查询到最新的县及县以上的行政编码资料。

)生日期码(身份证第七位到第十四位)表示编码对象出生的年、月、日,其中年份用四位数字表示,年、月、日之间不用分隔符。

例如:1981年05月11日就用19810511表示。

顺序码(身份证第十五位到十七位)为同一地址码所标识的区域范围内,对同年、月、日出生的人员编定的顺序号。

其中第十七位奇数分给男性,偶数分给女性。

校验码(身份证最后一位)是根据前面十七位数字码,按照ISO 7064:1983.MOD 11-2校验码计算出来的检验码。

第十八位数字的计算方法为:1.将前面的身份证号码17位数分别乘以不同的系数。

从第一位到第十七位的系数分别为:7 9 10 5 8 4 2 1 6 3 7 9 10 5 8 4 22.将这17位数字和系数相乘的结果相加。

3.用加出来和除以11,看余数是多少?4余数只可能有0 1 2 3 4 5 6 7 8 9 10这11个数字。

其分别对应的最后一位身份证的号码为1 0 X 9 8 7 6 5 4 3 2。

5.通过上面得知如果余数是2,就会在身份证的第18位数字上出现罗马数字的Ⅹ。

如果余数是10,身份证的最后一位号码就是2。

例如:某男性的身份证号码是340524************。

我们要看看这个身份证是不是合法的身份证。

首先:我们得出,前17位的乘积和是189然后:用189除以11得出的结果是17 + 2/11,也就是说余数是2。

18位身份证号编制规则

18位身份证号编制规则

18位身份证号编制规则一、身份证号码执行标准:18位身份证标准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于1999年7月1日实施的GB11643-1999《公民身份号码》。

GB11643-1999《公民身份号码》为GB11643-1989《社会保障号码》的修订版,其中指出将原标准名称“社会保障号码”更名为“公民身份号码”,另外GB11643-1999《公民身份号码》从实施之日起代替GB11643-1989。

二、编码规则:公民身份号码是特征组合码,由十七位数字本体码和一位校验码组成。

排列顺序从左至右依次为:六位数字地址码,八位数字出生日期码,三位数字顺序码和一位校验码,可以用字母表示如为ABCDEFYYYYMMDDXXXR。

其含义如下:1. 地址码(ABCDEF):表示编码对象常住户口所在县(市、旗、区)的行政区划代码,按GB/T22 60的规定执行。

2. 出生日期码(YYYYMMDD):表示编码对象出生的年、月、日,按GB/T7408的规定执行,年、月、日分别用4位、2位(不足两位加0)、2(同上)位数字表示,之间不用分隔符。

3. 顺序码(XXX):表示在同一地址码所标识的区域范围内,对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人编定的顺序号,顺序码的奇数分配给男性,偶数分配给女性。

4.校验码(R),一位数字,通过前17位数字根据一定计算得出。

三、关于地址码含义的详细解释:身份证前六位是地区代码,我们用ABCDEF表示。

代码的解释规则如下:A:国内区域1 华北三省二市2 东北三省3 华东六省一市4 华南六省5 西南四省一市6 西北五省7 台湾8 港澳B(或者说是AB,就是前2位):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代码按照A划定的分区定义省代码,有直辖市的,直辖市列前,其余按离直辖市的距离排序,没有直辖市的,按离北京的远近排序。

具体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代码如下:11-15 京津冀晋蒙21-23 辽吉黑31-37 沪苏浙皖闽赣鲁41-46 豫鄂湘粤桂琼50-54 渝川贵云藏61-65 陕甘青宁新81-82 港澳CD:城市代码从01开始排,对于直辖市,CD=01表示市辖区,CD=02表示辖县;省的城市代码从省会开始排,比如2101=沈阳2102=大连…… 只有地级城市有独立的城市代码,县级市没有。

全国身份证号码前六位与地区对照

全国身份证号码前六位与地区对照

全国身份证号码前六位与地区对照身份证号码是每个中国公民独一无二的标识,它不仅包含了个人的基本信息,还蕴含着地域的编码。

其中,前六位数字代表着户籍所在地的行政区划代码,通过这六位数字,我们可以大致了解一个人的籍贯所在地区。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身份证号码的编码规则。

前两位数字表示省级行政区,比如北京市是 11,天津市是 12,河北省是 13 等等。

第三、四位数字表示地级行政区,包括地级市、自治州、盟等。

第五、六位数字表示县级行政区,包括市辖区、县、县级市等。

以 110000 开头的身份证号码,表示户籍所在地为北京市。

而120000 则代表天津市。

在河北省,130100 代表石家庄市,130200 代表唐山市,130300 代表秦皇岛市,130400 代表邯郸市,130500 代表邢台市,130600 代表保定市,130700 代表张家口市,130800 代表承德市,130900 代表沧州市,131000 代表廊坊市,131100 代表衡水市。

山西省的编码以 14 开头,140100 是太原市,140200 是大同市,140300 是阳泉市,140400 是长治市,140500 是晋城市,140600 是朔州市,140700 是晋中市,140800 是运城市,140900 是忻州市,141000 是临汾市,141100 是吕梁市。

内蒙古自治区的身份证号码前两位是 15,150100 为呼和浩特市,150200 为包头市,150300 为乌海市,150400 为赤峰市,150500 为通辽市,150600 为鄂尔多斯市,150700 为呼伦贝尔市,150800 为巴彦淖尔市,150900 为乌兰察布市。

辽宁省以 21 开头,210100 是沈阳市,210200 是大连市,210300 是鞍山市,210400 是抚顺市,210500 是本溪市,210600 是丹东市,210700 是锦州市,210800 是营口市,210900 是阜新市,211000 是辽阳市,211100 是盘锦市,211200 是铁岭市,211300 是朝阳市,211400 是葫芦岛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身份证编码规则
一、编码规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有关公民身份号码的规定,公民身份号码是特征组合码,由十七位数字本体码和一位校验码组成。

排列顺序从左至右依次为:六位数字地址码,八位数字出生日期码,三位数字顺序码和一位校验码,可以用字母表示如为ABCDEFYYYYMMDDXXXR。

其含义如下:
1. 地址码(ABCDEF):表示编码对象常住户口所在县(市、旗、区)的行政区划代码。

2. 出生日期码(YYYYMMDD):表示编码对象出生的年、月、日,分别用4位、2位(不足两位加0)、2位(不足两位加0)数字表示,之间不用分隔符。

3. 顺序码(XXX):表示在同一地址码所标识的区域范围内,对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人编定的顺序号,顺序码的奇数分配给男性,偶数分配给女性。

4.校验码(R),一位数字,通过前17位数字根据一定计算得出。

二、关于地址码含义的详细解释:
身份证前六位是地区代码,我们用ABCDEF表示。

代码的解释规则如下:
A 国内区域: 1 华北三省二市 2 东北三省 3 华东六省一
4 华南六省
5 西南四省一市
6 西北五省
7 台湾 8 港澳
B或者说是AB,就是前2位: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代码按照A划定的分区定义省代码,有直辖市的,直辖市列前,其余按离直辖市的距离排序,没有直辖市的,按离北京的远近排序。

具体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代码如下:11-15 京津冀晋21-23 辽吉黑 31-37 沪苏浙皖闽赣鲁 41-46 豫鄂湘粤桂琼50-54 渝川贵云藏 61-65 陕甘青宁新 81-82 港澳
CD城市代码:从01开始排,对于直辖市,CD=01表示市辖区,CD=02表示辖县;省的城市代码从省会开始排,比如2101=沈阳 2102=大连…… 只有地级城市有独立的城市代码,县级市没有。

EF:市辖区、郊区、郊县、县级市代码:如果EF=00,指代这个城市,不特定区县;对于非直辖市,如EF=01,指代市辖区(任意一个区),02开始指代特定的区。

其中:E=0代表市辖区 E=1代表郊区 E=2代表郊县 E=8代表县级市对于直辖市,从01开始就依次排区,没有市区和郊区的代码区分。

三、生日期码(YYYYMMDD):
表示编码对象出生的年、月、日,分别用4位、2位(不足两位加0)、2位(不足两位加0)数字表示,年、月、日之间不用分隔符。

例如:1981年05月11日就用19810511表示。

四、顺序码(XXX):
(身份证第十五位到十七位)是县、区级政府所辖派出所的分配码,每个派出所分配码为10个连续号码,例如;:“000-009”或“060-069”,其中单数为男性分配码,双数为女性分配码,如遇同年同月同日有两人以上时顺延第二、第三、第四、第五个分配码。

如:007的就是个男生,而且和他同年月日生的男生至少有两个,他们的后四位是001*和003*。

分配顺序码中“999、998、997、996”四个顺序号分别为男女性百岁以上老人专用的特定编号。

五、关于校验码:
校验码是通过一系列数学计算得出来的,具体校验的计算方式如下:
1. 对前17位数字本体码加权求和 :公式为:S = ∑(Ai × Wi)
其中Ai表示第i位置上的身份证号码数字值,Wi表示第i位置上的加权因子,其各位对应的值依次为: 7 9 10 5 8 4 2 1 6 3 7 9 10 5 8 4 2 通俗解释:身份证第一位数字×7+第二位×9+第三位×10+第四位×5+第五位数字×8+第六位数字×4+第七位数字×2+第八位数字×1+第九位数字×6+第十位数字×3+十一位数字×7+十二位数字×9+十三位数字×10+十四位数字×5+十五位数字×8+十六位数字×4+十七位数字×2;计算出总和S。

2. 以11对计算结果取模:Y = S÷ 11
通俗解释:用S除以11,看最后的余数。

如果除尽,为0;余数为1,则计为1;最大余数为10;全部数字为0-10共11个数字。

(用Y表示)。

3. 根据模的值得到对应的校验码:对应关系为:
Y值: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校验码: 1 0 X 9 8 7 6 5 4 3 2
通俗解释:余数为0,则校验码为1;依次类推:余数为1,则校验码对应0;以下:2--X;3--9;4--8;5--7;6--6;7--5;8--4;9-3;10-2。

如果校验码不符合这个规则,则肯定是假号码。

关于18位身份证号码尾数是“X”的解释:因为按照上面的规则,校验码有11个,而不是10个,所以不能用0-9表示。

所以如果尾号是10,那么就得用X来代替,因为如果用10做尾号,那么此人的身份证就变成了19位,而19位的号码违反了国家标准,并且我国的计算机应用系统也不承认19位的身份证号码。

Ⅹ是罗马数字的10,用X来代替10,可以保证公民的身份证符合国家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