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ROC曲线分析SCC-Ag在宫颈鳞癌中的临床价值的探究

合集下载

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白介素10水平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宫颈癌的相关性

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白介素10水平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宫颈癌的相关性

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白介素10水平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宫颈癌的相关性冯雪妮【期刊名称】《中外女性健康研究》【年(卷),期】2024()5【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白介素10(IL-10)水平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及宫颈癌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2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CIN与宫颈癌患者各70例,分别记作CIN组与宫颈癌组。

另取同期健康体检者70例记作健康对照组。

检测并对比三组血清SCC-Ag、IL-10水平,选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CC-Ag、IL-10诊断CIN或宫颈癌的效能。

对比CIN不同分级患者血清SCC-Ag、IL-10水平并分析血清SCC-Ag、IL-10水平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结果:宫颈癌组血清SCC-Ag、IL-10水平均高于CIN组及健康对照组,且CIN组血清SCC-Ag、IL-10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

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SCC-Ag、IL-10水平联合诊断CIN或宫颈癌的效能较单一指标更佳(曲线下面积:0.962,95%CI:0.942~0.982)。

CINⅢ级患者血清SCC-Ag、IL-10水平均高于CINⅠ级及CINⅡ级,且CINⅡ级患者血清SCC-Ag、IL-10水平均高于CINⅠ级(均P<0.05)。

不同病灶最大径、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宫颈癌患者SCC-Ag、IL-10水平对比差异明显(均P<0.05)。

结论:血清SCC-Ag、IL-10水平在CIN与宫颈癌患者中均呈异常高表达,且与病情严重呈密切相关。

【总页数】3页(P186-188)【作者】冯雪妮【作者单位】莱州市人民医院医学检验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3【相关文献】1.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癌抗原125、癌抗原19-9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表达及意义2.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癌胚抗原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血清附睾蛋白4水平联合检测对宫颈癌患者诊断效能的影响3.血清白介素10水平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宫颈癌患者中的意义研究4.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联合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对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诊断效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最新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是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生存预后因素

最新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是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生存预后因素

最新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是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生存预后因素亮点l SCC-Ag ≥1.2 ng/ml 是LACC 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

l 主动脉淋巴结受累是LACC 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

l SCC-Ag ≥1.2 ng/ml 的患者总体生存率较差。

l 晚期和对治疗的不完全反应是LACC 患者的危险因素。

引言自1977 年首次描述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 以来,一直被视为宫颈癌重要的生物标志物。

SCC-Ag 是由正常宫颈鳞状上皮细胞表达的糖蛋白,在肿瘤发展过程中显着升高。

28%-88%的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中血清SCC-Ag 升高。

SCC-Ag 可用于评估患者对治疗的反应,随访和预判复发。

SCC-Ag 的预后指导价值尚缺乏研究。

本研究评估接受同步放化疗LACC 患者S CC-Ag 水平的预后价值,以及SCC-Ag 水平的临界值。

材料和方法多中心观察性回顾性研究包括2000 年8 月至2016 年12 月期间在西班牙八家三级转诊医院妇科肿瘤科管理的LACC 患者。

所有患者均接受同步放化疗。

在初诊时评估患者治疗前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SCC-Ag 水平。

该试剂盒SCC-Ag 水平1.9 ng/ml 是正常上限。

治疗结束后3个月,通过体格检查、血浆SCC-Ag 测量和MRI 和/或PET-CT 评估。

阴道或宫旁区域的病变为局部复发;淋巴结转移(盆腔和/或主动脉)是区域性复发,其他部位为远端转移。

SPSS20.0 分析数据。

卡方检验或Fisher 精确检验进行变量比较。

结果该研究包括447 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53 个月,治疗前和治疗后SCC-Ag 的中位水平分别为3.4 ng/ml 和0.8 ng/m。

治疗前SCC -Ag 的临界值为11.75 ng/ml(敏感性37.5%;特异性80.5%),治疗后SCC-Ag 的临界值为1.24 ng/ml(敏感性34.6%;特异性83.1%)。

在多变量Cox 回归分析中,作为OS 独立预测因子的因素是:FIGO 分期、主动脉旁淋巴结受累,治疗后SCC-Ag 水平≥1.2 ng/ml和对治疗的不完全反应。

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检测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检测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检测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分析陈玲玲【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level of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 ( SCC )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SCC detection in the diagnosis of cervical cancer. Method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0 to January 2011, 88 cases of cervical cancer patients ( observation group ) and 68 healthy women of the same period ( control group ) were recruited in the study of the plasma samples. Automated immunoassay analyzer ARCHITECT si2000 was used to determine SCC level, SCC positive rate was observed i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stages of SCC concentration values,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ervical cancer SCC changes was mad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The observed plasma SCC positive rat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 P < 0.05 ); SCC concentration and positive rate in cervical carcinoma stage Ⅳ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cervical cancer Ⅰ —Ⅲ period ,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 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 SCC concentration of cervical cancer after the treatment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pre - treatment,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 P <0.05 ). Conclusion SCC is one of the specificity markers of cervical cancer, and the detection of SCC is a new method for the diagnosis of cervical cancer, which is worth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in clinical diagnosis.%目的探讨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检测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月到2011年1月收治的88例宫颈癌患者(观察组)和同期68例健康女性(对照组)血清样本,用ARCHITECT sr2000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测定SCC水平值.结果观察组血清SCC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Ⅳ期SCC浓度值和阳性率明显高于宫颈癌Ⅰ-Ⅲ期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治疗后SCC浓度值明显低于治疗前SC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CC是诊断宫颈癌特异性较强的标志物,值得临床诊断中推广应用.【期刊名称】《安徽医学》【年(卷),期】2013(034)002【总页数】2页(P189-190)【关键词】宫颈癌;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诊断【作者】陈玲玲【作者单位】236004,阜阳市人民医院影像与检验科【正文语种】中文宫颈癌是我国女性生殖器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率逐年增加,严重影响着女性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ROC

ROC

【 摘要 】 目的
胞癌抗原 ( S CC —Ag )水平测定对 宫颈癌 的诊 断价值 。方法
选 取我 院门诊 或住院 自愿进行 宫颈病变检查 的 已婚女 性 3 4 4
例 ,进行 TCT、血清 S CC— Ag水平测 定 ,同时对 临床上高度 怀疑 宫颈病变者 行病理 活检 ,并设 为诊断 金标准 。TCT与 血清 S CC—Ag测定 均 阳性 为 TC T+ S CC—Ag阳性 。据 TC T 结果分 为 6组。ROC曲线评价血 清 SC C—Ag水平 测定 、 TC T 检查 、TC T + SCC —Ag对 宫 颈癌 的诊 断效 能 。结果 于单用 TCT和 血清 S C C -Ag水平 测定 。结论 检 出率 及诊 断准确 率 。 TC T + SCC —Ag诊 断效 能最高 ,其灵敏 度及 特异度 均高
2 0 1 5 年8 月第 2 2 卷第 1 5 期
R O C曲线评价宫颈液基薄层细胞检测联合血清鳞 状上皮 细胞癌抗原水平测定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
解 丽培 汪文杰 黄 敬 垣
运用受 试者工 作特 征 曲线 ( ROC 曲线 )评价 官颈 液基薄层 细胞 检测 ( TC T)联合血 清鳞状 上皮 细
1 . 2 . 1 TC T检 查
在非月 经周期 ,检查 前 2 4小 时 内禁
行 病理 活检 。以病 理组 织学结 果作为 诊断 宫颈病 变的 “ 金
标 准 ”。
止性生活 ,将宫颈表面黏液擦拭干净 , 将专用 的宫颈刷置于
距官 颈管 内 1 c m 处, 动作轻柔地作顺 时针旋转 4 —5圈 , 取
妇科 ( 解 丽培 ) ,杭州 , 浙江 医院超 声科 ( 汪文 杰 、 黄敬垣 )
通信 作者 :黄敬 垣 ,E ma i l : d h j h1 9 8 1 @1 6 3 . t o m

SCC-Ag在宫颈鳞癌病例中诊断淋巴结转移效能的Meta分析

SCC-Ag在宫颈鳞癌病例中诊断淋巴结转移效能的Meta分析

SCC-Ag在宫颈鳞癌病例中诊断淋巴结转移效能的Meta分析陈军莹;姚德生;伍志娟【期刊名称】《肿瘤防治研究》【年(卷),期】2012(39)7【摘要】目的系统评价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Ag)在宫颈鳞癌患者中诊断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

方法研究者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及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网,收集当前有关宫颈癌SCC-Ag的所有中英文文献,并根据QUA-DAS(Quality Assessment of Diagnostic Accuracy Studies)质量评价标准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

用Meta-Disc1.4、Stata11.0软件对纳入研究进行异质性检验,合并敏感度、特异性等指标,绘制SROC曲线、漏斗图。

结果共纳入10篇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

经随机效应模型分析,SCC-Ag对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指标合并值分别为:合并敏感度60%[95%CI(0.54~0.65)],合并特异性76%[95%CI(0.73~0.78)],合并诊断比值比5.38[95%CI(3.27~8.87)],SROC曲线下面积(AUC)0.7126(欠满意)。

诊断界值的选择可能是纳入文献异质性的主要原因。

结论纳入文献质量较好,SCC-Ag对宫颈鳞癌淋巴结转移虽然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仍不是一个理想的诊断指标。

【总页数】7页(P811-817)【关键词】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宫颈癌;淋巴结转移;诊断;Meta分析【作者】陈军莹;姚德生;伍志娟【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瘤科;广州军区空军司令部门诊部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33【相关文献】1.OPN和SCC-Ag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宫颈癌浸润转移的关系研究 [J], 孟秀云2.TCT联合血清SCC-Ag水平检测对早期宫颈鳞癌诊断效能的影响 [J], 郭静3.CT与血清sCC-Ag、CYFRA21-1联合鉴别宫颈鳞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价值[J], 任伟;黄璇4.18F-FDG PET/CT与SCC-Ag对宫颈癌治疗后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分析 [J], 叶挺;易贺庆;李林法5.18F-FDG PETCT联合血清SCC-Ag对宫颈鳞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J], 韩超;王朝栋;赵宝琼;康雯雯;柴丽娟;何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水平变化在诊断子宫颈鳞癌复发中的临床探讨

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水平变化在诊断子宫颈鳞癌复发中的临床探讨

论著34 2015年14期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水平变化在诊断子宫颈鳞癌复发中的临床探讨吾力古丽·塔西瓦依新疆霍城县水定镇卫生院,新疆 霍城 835200摘要:目的:讨论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水平(SCC-Ag )变化在诊断子宫颈鳞癌复发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子宫颈鳞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根治性手术治疗,并且对患者实施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进行检测,主要是检测患者术前、术后的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水平。

结果 临床诊断后,子宫颈鳞癌0-I 期患者中,手术前的SCC-Ag 水平为2.4±0.4ng/L ,手术后的水平为1.6±0.4ng/L ;子宫颈鳞癌II 期患者中,手术前的SCC-Ag 水平为3.4±0.5ng/L ,手术后的SCC-Ag 水平为2.1±0.4ng/L 。

患者在手术前、手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通过对子宫颈鳞癌患者,实施SCC-Ag 水平的检测,能够进一步了解患者是否出现了复发的情况,并且可对患者实施积极的干预,减少患者的病痛,对患者的积极意义较大。

建议在今后的临床诊断中,推广应用SCC-Ag 水平的检测。

关键词:SCC-Ag ;子宫颈鳞癌;复发;诊断 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37(2015)14-0034-01从临床上来分析,宫颈癌是妇科当中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很多患者都因为宫颈癌遭受了很大的病痛和折磨。

从病理诊断的结果分析来看,在宫颈癌当中,子宫颈鳞癌的患者数量是非常多的,并且在近年来还出现了逐渐增加的趋势。

相对而言,子宫颈鳞癌在临床上的变化因素较多,这些都会对患者的疾病治疗、预后、复发造成极大的影响。

为了将患者治疗后的复发概率降到最低,必须对患者给予积极的检测。

本研究主要讨论SCC-Ag 水平变化在诊断子宫颈鳞癌复发中的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血清鳞癌抗原SCC-Ag测定在研究宫颈癌复发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血清鳞癌抗原SCC-Ag测定在研究宫颈癌复发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抗原S C C - Ag 进行 检 测 ,并将 实 验组 宫 颈癌 复 发患 者血 清鳞 癌 抗 原
1 0 0 ・临床研究 ・
J u l y 2 0 1 7 , V o 1 . 1 5 , N o . 1 9
血清鳞癌抗原S C C - A g 测定在 研究宫颈癌复发 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王 英 Βιβλιοθήκη ( 牡丹江市妇女儿童医 院病理科 ,黑龙江 牡 丹江 1 5 7 0 0 0 )
【 摘 要 】 目的 探 究血清鳞 癌抗 原 S C C . A g测 定在 宫颈 复发诊 断 中的应 用价 值 。方 法 选 取 宫颈 癌 复发 惠者 3 0例作 为实验 组 ,同 时选取 宫 颈 癌 治愈 后 未 复 发患 者 3 0例作 为对照 组, 时间 为 2 0 1 5 年 1 月至 2 0 1 6年 3月 ,对 这 2组受检 人 员实施 血 清鳞 癌抗 原 S C C — A g检 测 ,并 对检 测 的 结果 进行 对 比 分析 。结果 实验 组 宫颈 癌 复发 患者 的血 清鳞 癌抗 原 S C C — A g测 定值 明显 高 于对 照组 宫 颈癌 未 复发 患者 的血 清鳞 癌抗 原
发 中应 用 ,具 有较 高的价 值 ,可通过 宫 颈癌 复 发患者 疾病 的 准确率 ,促 进 患者 积极 的接 受 治疗 ,值得 应 用。 【 关键 词】 血 清鳞 癌抗 原 S C C — A g ;宫颈癌 ;复发 中 图分 类 号 :R 7 3 7 . 3 3 文 献标 识码 :B 文章 编 号 :1 6 7 1 — 8 1 9 4( 2 0 1 7 )1 9 — 0 1 0 0 - 0 2
明 ,官 颈癌患者若 放疗失 败 ,则极 易在患 者的盆腔 内复 发川 。宫颈癌 患 者疾病复 发会对患者 的预后造成 严重的影 响 ,甚至可导 致患者 出现 死亡的情 况。早期对 宫颈癌患者 复发情况进 行诊断 ,对 患者及时接 受

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摘要】目的:观察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抽取我院2018年8月—2019年8月接收的经病理确诊的48例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作为对象,48例患者均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将其设作宫颈癌组,再抽取同期体检的子宫肌瘤患者50例设作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两组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水平进行检测,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分析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SCC-Ag诊断灵敏度、特异度,SCC-Ag和宫颈鳞状细胞癌的病理间关系。

结果:宫颈癌组SCC-Ag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诊断灵敏度达87.5%,特异度达62.5%;宫颈癌组SCC-Ag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SCC-Ag水平和临床分期、盆腔淋巴结转移及浸润深度等具有相关性,但是和组织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

结论: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是宫颈鳞状细胞癌特异肿瘤标志物,能辅助临床诊断,对于疾病早期确诊病情和临床分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宫颈鳞状细胞癌;表达;意义【中图分类号】R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06-0058-01宫颈癌在近年来比较常见,而且病情呈年轻化发展趋势,使女性健康受到严重的威胁。

根据临床病理诊断进行分析,发现宫颈鳞状细胞癌在宫颈癌中要占到大多数,临床治疗制定治疗方案时,与病变范围、程度、分期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1],可见,宫颈癌病情诊断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把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用于临床宫颈鳞癌诊断,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抽取我院2018年8月—2019年8月期间接收的48例经病理诊断确诊的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作为对象,将其设作宫颈癌组,年龄26~56岁,平均(46.2±4.8)岁;再抽取同期体检的子宫肌瘤患者50例设作对照组,年龄28~54岁,平均(45.1±4.1)岁;两组年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ROC曲线分析SCC-Ag在宫颈鳞癌中的临床价值的探究
汤建新1 梁瑞莲2 刘健华1
1.佛山市顺德区乐从医院,广东佛山,528312
2. 广州市人口和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摘要】目的:研究观察应用ROC曲线分析鳞状细胞癌抗原在宫颈鳞癌中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期间在我院及广州市人口和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已确诊的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40例、非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45例以及50例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Ⅰ组、Ⅱ组以及对照组。

结果:⑴Ⅰ组的SCC-Ag中位数为 2.4ng/mL,Ⅱ组为1.4ng/mL,对照组为0.8 ng/mL,Ⅰ组与Ⅱ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Ⅱ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⑵SCC-Ag的最佳临界值为1.08μg/L,此时特异度为91.2%,灵敏度为75.8%,阴性预测值为76.5%,阳性预测值为87.3%,准确度为84.7%。

结论:鳞状细胞癌抗原是宫颈鳞癌比较特异的标志,可以作为临床诊断宫颈鳞癌的指标。

【关键词】ROC曲线;鳞状细胞癌抗原;宫颈鳞癌;临床价值
宫颈癌在妇科恶性肿瘤中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宫颈鳞癌是最多发的一种疾病,对广大妇女的健康有着严重的威胁。

近年来对宫颈癌的防治已有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对宫颈癌的手术前判断、手术后的疗效、预后的评估在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和规范的肿瘤标志物[1]。

本文使用ROC曲线对非宫颈鳞癌和宫颈鳞癌患者血清中的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e cell arcinama antigen,SCC-Ag)进行了分析,对SCC-Ag水平对宫颈鳞癌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进行了总结,探讨SCC-Ag对宫颈鳞癌的判断正确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期间在我院及广州市人口和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已确诊的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40例(Ⅰ组),其中最小年龄为30岁,最大年龄为57岁,平均年龄为(43.18±5.24)岁。

选取同期收治的非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45例(Ⅱ组),其中最小年龄为25岁,最大年龄为76岁,平均年龄为(47.23±5.82)岁。

再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50例健康者(对照组),其中最小年龄为18岁,最大年龄为60岁,平均年龄为(39.82±6.33)岁。

三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学历以及职业等方面基准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三组患者空腹抽取3mL静脉血,采用2000r/min离心将血清分离,将上清液吸取后放置-80℃冰箱内待检。

采用美国雅培I2000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步骤要按照公司所提供的操作说明进行检测。

1.3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由于资料非正态,多以使用百分位数进行标示,使用非参数检验,检验水准为0.05。

对检测结果以灵敏度为纵轴,误诊率为横轴,制作ROC曲线,对曲线下部的面积和标准误进行计算。

面积在0.5~0.7之间时,判断的准确性较低,面积在0.7~0.9之间时,具有一定的准确性,面积大于0.9时,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2.结果
2.1三组患者的SCC-Ag水平(表1)
表1三组患者的SCC-Ag水平(ng/mL)
组别例数SCC-Ag SCC-Ag中位数
Ⅰ组40 2.0-2.8 2.4
Ⅱ组45 0.8-1.8 1.4
对照组50 0.3-1.9 0.8
表1所示,Ⅰ组的SCC-Ag中位数为2.4ng/mL,Ⅱ组为1.4ng/mL,对照组为0.8 ng/mL,Ⅰ组与Ⅱ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Ⅱ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ROC曲线分析
通过SPSS12.0软件将Ⅰ组与Ⅱ组的检查结果绘制成ROC曲线(见图1),曲线下方积为0.847,其标准误差为0.05,95%可信区域为0.755至0.950。

当特异度与灵敏度相加之和为最大值时,所测得的值即为临床诊断的最佳临界点。

SCC-Ag的最佳临界值为1.08μg/L,此时特异度为91.2%,灵敏度为75.8%,阴性预测值为76.5%,阳性预测值为87.3%,准确度为84.7%。

图1 SCC-Ag ROC曲线
3.讨论
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是从人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提取的糖蛋白抗原,由两个类似的48Kda蛋白组成,SCC-1和SCC-2,是肿瘤相关抗原TA-4的亚单位。

SCC-1产物位于细胞内,为中性,SCC-2产物呈酸性,容易释放到细胞的外部[2]。

正常的鳞状上皮细胞为SCC-Ag,靠近宫颈鳞状上皮交汇处的位置不会出现SCC-Ag,并且不会受到吸烟、月经周期、妊娠、年龄等的影响,鳞癌患者会因为SCC-2所产生的酸性产物合成亢进,使SCC-2在血液中浓度上升。

SCC-Ag水平是宫颈鳞癌判断中较为良好的肿瘤标志物,患有宫颈鳞癌的患者SCC-Ag 水平较高[3]。

特异度和灵敏度是宫颈鳞癌诊断的两个基本的标准,目前,我国多是使用ROC曲线法进
行宫颈鳞癌实验室诊断,所得到的结果较为理想。

ROC曲线法将特异度和敏感度两个指标进行了综合,通过曲线下的面积可以较为客观的对试验的判断价值进行评价,是目前作为判断试验结果的标准。

使用曲线下部的面积对诊断试验的准确性程度做评价,曲线下部的面积越大,证明诊断的准确性越高。

当面积大于0.9时,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以作为临床判断中的重要判断依据;当面积在0.7~0.9之间时,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可以在临床判断中使用;当面积在0.5~0.7之间时,判断的准确性较低;当面积小于0.5的时候,试验没有使用的价值。

本研究表明,宫颈鳞癌组患者的SCC-Ag水平比对照组患者的SCC-Ag水平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之间的SCC-Ag水平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SCC-Ag中,阳性上升率较高。

宫颈鳞癌组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后的1年内没有出现复发现象的患者对SCC-Ag水平进行连续监测,发现SCC-Ag水平呈进行性下降趋势发展,可能与手术后将SCC-Ag肿瘤的分泌源清除有关。

所以SCC-Ag水平的测定可以为宫颈鳞癌的手术前确诊、病情程度监测的常规实验提供依据。

对没有接受手术治疗的宫颈鳞癌患者而言,SCC-Ag水平可以对盆腔淋巴结转移、脉管癌栓、间质侵润程度、分化程度、肿瘤体积、临床分期等情况进行反应。

经研究显示,肿瘤侵润的深度和盆腔淋巴结的转移与SCC-Ag水平有直接的联系,宫颈鳞癌对鳞状细胞基层侵犯的越深,肿瘤中SCC-Ag越容易经过淋巴管、血管进入到外周血中,使SCC-Ag的水平上升。

伴随着宫颈鳞癌临床分期的增加,SCC-Ag水平也不断的增加,所以在手术前对SCC-Ag水平进行检测是宫颈鳞癌手术前判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SCC-Ag水平会随着盆腔淋巴结转移和宫颈鳞癌病变部位体积增大等变化,使SCC-Ag的阳性率发生变化。

主要原因是肿瘤细胞在恶性生长期间,鳞状细胞基因的调控和表达不正常,受到分化程度和浸润生长的影响,使参与凋亡调控的细胞高表达SCC-Ag,导致癌细胞通过对细胞凋亡进行抑制的方法对机体相关的细胞自杀机制产生抵抗性。

按照特异性和敏感度之和最大化的原则,对预测盆腔淋巴结转移的临界值和SCC-Ag判断宫颈癌进行计算,对宫颈鳞癌诊断的准确度进行判断。

由此可见,SCC-Ag水平对宫颈鳞癌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判断作用,是宫颈鳞癌临床分期、手术后效果、盆腔淋巴结转移预测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 高宝荣,赵桂玲,张虹,等.SCC-Ag对早期宫颈癌患者淋巴结转移评估的价值[J].中国肿瘤临床,2010,37(11):630-633.
[2] 刘永娟.suPAR、SccAg联合检测在诊断宫颈癌的临床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0.
[3] 李桂兰,赵桂玲.鳞状细胞癌抗原监测在宫颈鳞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肿瘤临床,2010,37(11):638-639.
建议:文章基本上可以了。

红色处的单位不对,另外,三个值是否偏低?
雅倍试剂提供的参考值
本次试验中,在两个实验室,95.6%健康受试者(n=616名)的SCC值为小于或等于1.5 ng/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