鳞状细胞癌抗原
scc正常值国际标准

在临床上SCC指的是鳞癌抗原,其正常值范围在2.5μg/l 以下。
SCC一般在临床上用做子宫颈鳞癌的肿瘤标志物。
患有子宫颈鳞癌时SCC会明显升高,如果在临床上根据查体或者症状有怀疑子宫颈鳞癌的可能,而做了SCC检查升高,则提示子宫颈鳞癌可能性非常大。
但是SCC升高也会存在于头颈部癌症或肺癌。
对于有痛经、月经量过多或月经异常等情况,而且查体时怀疑有子宫颈鳞癌可能性者,需要及时做SCC检查,如果SCC值高于正常,就要高度怀疑子宫颈鳞癌,进一步做病理检查,明确诊断,早期进行恰当的治疗。
鳞状细胞癌抗原与糖类抗原CA125检测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

断公司提供 ;C 15采用 电化学 发 光法 , A2 仪器为 罗氏公司提供的 Eess2 1 电 l y 00型 e
者与正常对照者的血清 S C C A及 C 2 A15的水平 间差别 均有显 著性 意义 ( < 、 1 ; P 0 0 ) 宫颈癌 Ⅲ、 Ⅳ期 患者 血 清 S C C A及 C 15的水平与 I、 A2 Ⅱ期患者 间差别有显著性 意义(P < . 5 ; 00 ) 宫颈癌 患者血清 S C C A和 C 15的阳性率 间差 别无 显著 A2 性 意义( > 、 5 。结论 P 00 ) SC C A和 C 15测定对 宫颈癌的诊断及临床 分期有明显的辅 助诊 断价值 。 A2 【 关键词】 S C C A;C 15 A 2 ;宫颈癌 【 中图分 类号 】R7 7 3 【 3 、3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10 0 7—97 (0 7 1—1 1 0 5 2 20 )2 8 3— 2
量为 4 0 80 0的糖 蛋 白,作为 鳞状 细胞 癌 2 结 果
较 为 特 异 的 标 记 物 之 一 j ,是 宫 颈 癌 诊 2 1 正 常 对 照 者 与 宫 颈 癌 患 者 血 清 S — 、 C
断 中常 检 测 的指 标 之 一 。糖 类 抗 原 15 C 2 A及 C 2 A15水平问差别均有 显著性意 义
鳞状 细 胞 癌 抗 原 ( C A) 是 一 分 子 检 验 。 SC
表 2 在宫颈癌诊断中 S C C A和 C 15的阳性率 A2
Ta l P r e t g fS CA d CA1 5 p st e be2 ec naeo C n a 2 o ii v e s si l t e p te t a e n a l h ai n s
20 0 2年 1 2月 一2 0 0 5年 性 意义 ( < . 5 Pபைடு நூலகம்0 0 ,见 表 3 。 )
2000-综述-鳞状细胞癌抗原及其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综 述・收稿日期:1999-12-03;修回日期:2000-03-08鳞状细胞癌抗原及其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刘 冉,范振符,陈智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北京100021) 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 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 ,SCC Ag )最初于1977年从宫颈鳞癌组织中分离得到,并命名为T A -4,它是一组肿瘤相关蛋白,其血清水平检测广泛应用于多种鳞癌的诊断和管理。
1 SCC Ag 的特征 SCC Ag 由10个以上的蛋白组成,分子量约为45kDa ,等电点从5.9-6.6。
根据其等电点可以分为两类:酸性SCC Ag (PI <6.25)和中性SCC Ag (PI ≥6.25)。
中性SCC Ag 一般在鳞状细胞内部,酸性SCC Ag 却大量表达于鳞状细胞癌并外泌出细胞。
这两类SCC Ag 可以相互转化[11],SCC Ag 的分子量在不同组织中不同,这可能是由于SCC Ag 的不同修饰造成的。
SCC Ag 就其生物活性来说属于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
目前,两个属于酸性SCC Ag 的蛋白:SCC Ag -1和SCC Ag -2的基因已鉴别出,它们位于18q21.3中大约500kb 的区域,其中包含至少4个其它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基因[2]。
SCC Ag -1和SCC Ag -2高度同源,SCC Ag -1的cDNA 含1711核苷酸,编码390个氨基酸。
SCC Ag -2基因启动子位于-424到+47的区域,其5’旁侧区域含有T AT Abox ,Ets 结合序列,NF -I L6结合序列和IRE 同感序列。
SCC Ag 的表达以组织特异性方式进行调节[1,5]。
2 SCC Ag 的生物功能 SCC Ag 的cDNA 研究为SCC Ag 的功能研究提供了线索,SCC Ag 属于OV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家族。
重组的SCC Ag -1可以结合抑制胰凝乳蛋白酶,SCC Ag -2可以结合抑制组织蛋白酶G (cathepsinG )和肥大细胞胃促胰酶,SCC Ag -1也能结合抑制半胱氨酸蛋白酶,如:木瓜蛋白酶和组织蛋白酶L (cathepsin L )[2]。
鳞状细胞癌抗原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意义

空国垂旦廷到垫!Q笙!旦箜j!鲞箜!!翅£婪翌!竺』!望里型堕£堡垒塑!M!堂!i磐』!!Y:垫!Q:!垡:≥2:塑!:!!鳞状细胞癌抗原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意义陈晓香孙萍姚晓宾69诊疗技术【摘要】目的原发性肝细胞癌(H C C)是世界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展迅速,病死率高。
中国是H C C高发区,约占全球患者的55%。
肝癌的早期发现并及早治疗有利于预后。
有文献报道鳞状细胞癌抗原(SC C A)在肝癌组织中呈增高表达,本实验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SC C A的表达,分析其与肝癌分期的相关性,从而探讨血清SCC A检测在肝癌诊断中的意义。
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 I SA检测不同分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SC CA)水平。
结果肝癌组血清SC C A平均值(4.6±3.9)as/m l,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sC—C A平均值(O.8±0.7)r ig/m l;患者血清SC C A值随分期增加,两者呈正相关。
临界(C ut—of f)值取1.5ns/m l 时诊断的灵敏度为0.7l,特异度为0.87。
结论鳞状细胞癌抗原是原发性肝癌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好的肿瘤标志物,并且与临床分期相关,可以作为原发性肝癌的辅助诊断指标。
【关键词】原发性肝细胞癌;鳞状细胞癌抗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原发性肝细胞癌(he pa t ocel l ul a r carci nom a,H C 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居第6位,病死率居第3位:中国是H C C高发区,约占全球患者的55%,f『I i且肝癌发病率、病死率有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及生命安全。
由于肝细胞癌早期不易发现,患者大多错失最佳手术时机,治疗效果不佳。
因此,H C C的早期诊断,对临床治疗和延长患者生命意义重大。
肝癌常规筛查包括腹部影像学检查和血清A FP检测,但是这两种方法并不能发现早期微小病灶。
A FP 对肝癌筛查具有较好的特异性,但是敏感性不高‘“,A FP临界值一般定义在400一500ri g/m l,在<5cm瘤块,仅仅有30%A F P>500ng/II l l,所以,A FP对早期肝癌诊断价值不高。
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在晚期肺癌患者化疗疗效评估中的价值

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在晚期肺癌患者化疗疗效评估中的价值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引言肺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癌症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常见的致死性肿瘤。
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每年有超过200万人死于肺癌。
肺癌的治疗一直是医学界的重点研究领域之一。
而对于晚期肺癌患者而言,化疗是常见的治疗方式之一。
针对晚期肺癌患者的化疗疗效评估一直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而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在晚期肺癌患者化疗疗效评估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SCC在晚期肺癌患者化疗疗效评估中的价值。
一、SCC在晚期肺癌患者中的关联性研究1. SCC与肺癌的关系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是一种蛋白质抗原,通常表达在鳞状细胞癌细胞中。
而鳞状细胞癌是肺癌的一种常见类型。
研究表明,SCC在肺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与肺部肿瘤负荷相关,并且在晚期肺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往往较高。
SCC在晚期肺癌患者中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和临床价值。
2. SCC与化疗疗效的关系研究表明,SCC在肺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与化疗疗效相关。
一项针对晚期肺癌患者的研究发现,SCC表达水平与化疗后的疾病控制率呈显著相关关系,表达水平高的患者化疗后疾病控制率较低,表达水平低的患者化疗后疾病控制率较高。
这表明SCC在晚期肺癌患者化疗疗效评估中可能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1. SCC作为化疗疗效预测指标随着对SCC与化疗疗效关系的深入研究,研究者们开始探讨将SCC作为晚期肺癌患者化疗疗效的预测指标。
一些相关研究表明,通过监测化疗前后的SCC表达水平变化,可以辅助临床医生对患者的化疗疗效进行评估,从而指导化疗方案的调整和后续治疗的选择。
3. SCC在指导个体化治疗中的价值基于SCC在化疗疗效评估中的价值,一些研究者开始探讨SCC在指导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
通过识别SCC高表达的患者,并根据其病情特点和SCC表达水平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治疗的效果和减少治疗的不良反应。
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

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 瑞典康乃格诊断公司全国免费产品支持专线: 800 810 1531内容提要SCCA结构功能SCCA临床意义康乃格SCC ELISA试剂介绍SCCA概述1. 肿瘤相关抗原TA-4是由子宫组织中提取的一种糖蛋白。
SCC是它的提纯成分,具有较强的抗原表达能力,简称为SCC抗原或SCCA。
2. SCCA广泛存在于不同器官正常组织(含量极微)和恶性病变的上皮细胞中。
3. 血清中至少有四种形式的SCCA:¾游离SCCA1,¾游离SCCA2,¾以及与相对应的丝氨酸蛋白酶结合的复合物。
SCCA研究历史¾1977年自宫颈癌细胞组织分离出肿瘤相关抗原TA-4¾1984年电泳分离成功( > 10 种蛋白质)酸性: 等电点5.9-6.2中性: 等电点6.3-6.6¾1991年获得SCCA cDNA¾1995年染色体定位于18q21.3SCCA 基因结构18q21.3PI8 Bomapin PAI2 SCCA1 SCCA2 Headpin Maspin SCCA:存在2种不同的基因产物与其他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的基因一起,位于18q21.3染色体上,2个基因前后纵向排列;SCCA基因包括8个外显子,其中,外显子8 含有作用点(Reactive Site Loop,RSL), 此环状结构决定了不同丝氨酸蛋白酶的特异性。
SCCA生物学特征¾属于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serpin)家族--serine protease inhibitors¾SCCA1 与SCCA2的目标靶位RSL不同SCCA1抑制组织蛋白酶(cathepsin)L, S,KSCCA2抑制组织蛋白酶(cathepsin)G,以及肥大细胞的凝乳蛋白酶(chymase)¾SCC参与细胞凋亡调控:SCCA表达的增加可以使癌细胞通过抑制细胞凋亡途径而对机体的几种细胞自杀机制产生抵抗性。
鳞状细胞癌抗原在几种常见皮肤病血清中的检测及意义

常见 皮 肤 病 中 S C C A升高 的有 1 2 9例 , 女4 0
例, 男8 9 例。包括带状疱疹 1 7 例, 银屑病 3 6 例, 湿
疹 1 4例 , 红皮 病 1 2例 , 大疱 性疾 病 1 5例 , 多形红 斑
7 例,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 2例 , 泛发性皮炎 7 例, 药疹 7 例, 荨麻疹 3 例, 丹毒 3 例, 过敏性紫癜 2 例, 接触性皮炎 2例 , 日光性皮 炎 1例 , 玫瑰糠疹 1 例。其 中红皮病 、 银屑病、 泛发性皮炎 、 湿疹 、 多形红 斑S C C A升高的阳性率均大于 6 3 %, 红皮病甚至高
摘要 : 目的 了解鳞状细胞癌抗原 ( S C C A ) 在 常见皮肤病 中表达情况 , 比较其在 常见皮肤 病与恶性肿 瘤 中表达 是否有差别 ,
探讨 S C C A在常见皮肤病临床意义及 可能原 因。 方法 采用化学发 光法对 山西医科大学第 一 临床 医学 院 3 3 0例 皮肤科 患 3 3 0例常见皮 肤病 中 者及 1 5 3例肿瘤科患者进行 了血 清 S C C A值 的检测 , 对常见皮肤 病患者 疾病类 型及 阳性率进 行描述 分析 , 对两组 S C C A的表 达水平 和阳性 率进行统计学分析 , 其 中对 2 0例皮肤病 患者治疗前后 S C C A值进行统计学分析 。 结果 S C C A有 1 2 9例升 高 , 其 中红 皮病 、 银 屑病 、 泛发 性皮 炎 、 湿疹 、 多 形红 斑 S C C A升 高的 阳性率 均大 于 6 3 %, 红皮 病甚 至高 达 1 0 0 %( 见表 1 ) 。与恶性肿瘤患者相 比, 常见皮肤病 组 S C C A升高 阳性率为 3 9 . 1 %, 总体分布位置( 中位数 ) 为l 8 . 8 7 n g / m l , 均 与恶性肿瘤组有统计学差异 。皮肤病 S C C A阳性患者经治疗皮损好转后 , 复查 S C C A降低 , 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 P< 0 . 0 1 ) 。 结论 S C C A并 非恶性肿瘤 的特异性指标 , 红皮病 、 银 屑病等几种 常见 皮肤病患者血 清 S C C A值 也有不 同程度升 高 , 经治疗其 值降低 。S C C A可作 为几种 常见皮 肤病 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 的评价指标 。
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糖链抗原125糖链抗原199水平表达对宫颈小细胞癌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糖链抗原125糖链抗原199水平表达对宫颈小细胞癌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摘要】宫颈小细胞癌是一种少见但高度侵袭性的妇科恶性肿瘤,预后通常较差。
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糖链抗原125和糖链抗原199是宫颈小细胞癌中常见的肿瘤标记物,其水平表达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本研究探讨了这两种糖链抗原在宫颈小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发现其水平表达与患者预后呈正相关。
通过对一定数量的患者进行检测和分析,确定了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糖链抗原125和糖链抗原199的水平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这一研究结果为宫颈小细胞癌的诊断和预后评估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探讨这些糖链抗原在宫颈小细胞癌中的作用机制,为个体化治疗和精准医学的发展提供更多支持。
【关键词】宫颈小细胞癌、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糖链抗原125、糖链抗原199、水平表达、预后评估、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讨论、结论、临床意义、未来研究。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宫颈癌是妇科恶性肿瘤中常见的一种,其中宫颈小细胞癌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少见恶性肿瘤。
尽管宫颈癌的检测和治疗方法在不断进步,但对于宫颈小细胞癌患者的预后仍然存在挑战。
寻找能够准确评估宫颈小细胞癌患者预后的生物标志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糖链抗原125(CA-125)和糖链抗原199(CA-199)作为常见的肿瘤标志物,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肿瘤的诊断和预后评估。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血清CA-125和CA-199的水平与宫颈小细胞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可能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影响。
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CA-125和CA-199的水平表达与宫颈小细胞癌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以期为临床提供更为准确的预后评估依据,并为宫颈小细胞癌的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评估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糖链抗原125和糖链抗原199的水平表达对宫颈小细胞癌患者预后的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鳞状细胞癌抗原(S C C)
发布日期:2006-10-2
字体:【大中小】
鳞状细胞癌抗原(SCC)是一种特异性很好而且是最早用于诊断鳞癌的肿瘤标志物。
它最初从宫颈癌组织中分离获得,就生物活性而言属于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家族,它包括两个基因SCC1和SCC2。
SCC广泛存在于不同器官的正常组织中(含量极微)和恶性病变的上皮细胞中。
在血清中至少有四种形式的SCC:游离SCC1、游离SCC2、以及与相对应的丝氨酸蛋白酶结合物。
SCC在正常的鳞状上皮细胞中抑制细胞调亡和参与鳞状上皮层的分化,在肿瘤细胞中参与肿瘤的生长,它有助于所有鳞状上皮细胞起源癌的诊断和监测,例如:子宫颈癌、肺癌(非小细胞肺癌)、头颈部癌、食管癌以及外阴部鳞状细胞癌等。
现在临床上一般多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总SCC,其临床意义有:
1.对子宫颈癌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原发性宫颈鳞癌敏感性为44%-69%;复发癌敏感性为67%-100%,特异性90%-96%;其血清学水平与肿瘤发展、侵犯程度及有否转移相关。
在宫颈癌根治术后SCC浓度显着下降;可及早提示复发,50%患者的SCC浓度升高先于临床诊断复发2-5个月,它可以作为独立风险因子加以应用。
2.辅助诊断肺鳞癌:其水平与肿瘤的进展程度相关,它配合CA125、CYFRA21-1,和CEA联合检测可提高肺癌患者诊断的灵敏性。
3.食管鳞癌的预测:阳性率随病情发展而上升,对于晚期患者,其灵敏性可达73%,联合检测CYFRA21-1和SCC可以提高检测的灵敏性。
4.其它鳞癌的诊断和监测:头颈癌、外阴癌、膀胱癌、肛管癌、皮肤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