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项目介绍-鳞状细胞癌抗原(SCC)

合集下载

鳞状细胞实验报告(3篇)

鳞状细胞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摘要本实验旨在研究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SCC)的发生机制、细胞学特征及其治疗策略。

通过体外细胞培养、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动物模型,我们对鳞状细胞癌的病理生理学进行了深入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DNMT1在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靶向DNMT1可以有效抑制肿瘤生长,降低毒性作用。

本实验为鳞状细胞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潜在的治疗靶点。

二、引言鳞状细胞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高度侵袭性和转移性。

目前,鳞状细胞癌的治疗手段有限,预后较差。

因此,研究鳞状细胞癌的发生机制和寻找新的治疗靶点具有重要意义。

三、材料与方法1. 细胞培养:采用人鳞状细胞癌细胞系A431进行体外培养。

2. 分子生物学技术:- 采用RT-qPCR检测DNMT1的表达水平。

- 采用Western blot检测DNMT1蛋白的表达水平。

- 采用siRNA技术敲低DNMT1表达。

3. 动物模型:- 将A431细胞注射至裸鼠体内,建立鳞状细胞癌异种移植模型。

- 采用靶向DNMT1的药物干预裸鼠模型。

4. 数据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四、结果1. DNMT1在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RT-q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DNMT1在A431细胞中高表达。

2. DNMT1敲低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siRNA技术敲低DNMT1表达后,A431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降低。

3. DNMT1敲低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敲低DNMT1表达后,A431细胞的凋亡率显著升高。

4. DNMT1敲低对肿瘤生长的影响:在鳞状细胞癌异种移植模型中,靶向DNMT1的药物干预显著抑制肿瘤生长。

5. DNMT1敲低对毒性作用的影响:靶向DNMT1的药物干预降低了PI3K抑制剂或PI3K与CDK抑制剂联合引起的血糖变化以及胰岛素不良反馈的毒性。

五、讨论本实验结果表明,DNMT1在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

鳞状细胞癌抗原检测在预测早期宫颈鳞癌淋巴结转移中的意义

鳞状细胞癌抗原检测在预测早期宫颈鳞癌淋巴结转移中的意义

鳞状细胞癌抗原检测在预测早期宫颈鳞癌淋巴结转移中的意义目的:探讨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检测在预测早期宫颈鳞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

方法:对78例Ⅰ期和Ⅱa期早期宫颈鳞癌患者行手术治疗,确定淋巴结转移情况。

手术当天晨取血样,快速荧光酶标法测定SCCAg。

结果:早期宫颈鳞癌有淋巴结转移者SCCAg测定值高于未发生淋巴结转移者(t=7.890,P=0.000)。

多因素分析调整后SCCAg水平与宫颈鳞癌淋巴结转移的OR值为1.669(Wald=9.124,P=0.000),95% CI为1.112~2.226。

SCCAg对早期宫颈鳞癌淋巴结转移预测的ROC的AUC为0.713(P=0.001),95% CI为0.606~0.820。

当截断值为3.5 ng/ml时,特异度为0.714、灵敏度为0.651、Youden指数为0.365,其预测价值最佳。

结论:SCCAg对早期宫颈鳞癌淋巴结转移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当截断值为3.5 ng/ml时,预测价值最佳。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function of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 (SCCAg) detection in the lymph node metastasis of early stage 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Methods: 78 cases of patients with stageⅠand Ⅱa of early stage 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were treated by surgery which determined the lymph node metastasis. Bloo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before surgery, and SCCAg were detected by fast fluorescent. Results: The SCCAg in early 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with lymph node metastasi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without lymph node metastasis (t=7.890, P=0.000). After adjusted by multivariate analysis, the OR value for SCCAg predicting lymph node metastasis of 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was 1.669 (Wald=9.124, P=0.000), 95% CI was 1.112-2.226. The AUC for the ROC was 0.713 (P=0.001), 95% CI was 0.606-0.820. When the cut-off point was 3.5 ng/ml, the specificity was 0.714, the sensitivity was 0.651, Yonden index was 0.365, the predictive value was the best. Conclusion: Detection of SCCAg has a good predictive value for lymph node metastasis of early 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when the cut-off point was 3.5 ng/ml, the predictive value is the best.[Key words] Cervical cancer;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 Lymph node metastasis; Forecast腫瘤相关抗原TA-4是从人类宫颈癌组织中提取的一种糖蛋白。

肿瘤标志物检测项目临床意义(详细)

肿瘤标志物检测项目临床意义(详细)

肿瘤标志物检测项目临床意义1.甲胎蛋白(AFP)⏹AFP是早期诊断原发性肝癌最敏感、最特异的指标,适用于大规模普查,如果成人血AFP值升高,则表示有患肝癌的可能。

⏹AFP含量显著升高一般提示原发性肝细胞癌,70~95%患者的AFP升高,越是晚期,AFP含量越高,但阴性并不能排除原发性肝癌。

AFP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应肿瘤的大小,其动态变化与病情有一定的关系,是显示治疗效果和预后判断的一项敏感指标。

AFP值异常高者一般提示预后不佳,其含量上升则提示病情恶化。

通常手术切除肝癌后二个月,AFP值应降至20ng/ml以下,若降的不多或降而复升,提示切除不彻底或有复发、转移的可能。

在转移性肝癌中,AFP值一般低于350-400ng/ml。

⏹妇产科的生殖腺胚胎癌、卵巢内胚窦癌AFP也会明显升高。

AFP中度升高也常见于酒精性肝硬化、急性肝炎以及HBsAg携带者。

某些消化道癌也会出现AFP升高现象。

孕妇血清或羊水AFP升高提示胎儿脊柱裂、无脑症、食管atresia或多胎,AFP降低(结合孕妇年龄)提示未出生的婴儿有Down’s综合征的危险性。

⏹正常参考值:0~15 ng/ml2.癌胚抗原(CEA)∙在正常成人的血液中CEA很难测出。

CEA是一种重要的肿瘤相关抗原,70-90%的结肠腺癌患者CEA 高度阳性,在其它恶性肿瘤中的阳性率顺序为胃癌(60-90%)、胰腺癌(70-80%)、小肠腺癌(60-83%)、肺癌(56-80%)、肝癌(62-75%)、乳腺癌(40-68%)、泌尿系癌肿(31-46%)。

胃液(胃癌)、唾液(口腔癌、鼻咽癌)以及胸腹水(肺癌、肝癌)中CEA的阳性检测率更高,因为这些肿瘤“浸泡液”中的CEA可先于血中存在。

CEA含量与肿瘤大小、有无转移存在一定关系,当发生肝转移时,CEA的升高尤为明显。

∙CEA测定主要用于指导各种肿瘤的治疗及随访,对肿瘤患者血液或其他体液中的CEA浓度进行连续观察,能对病情判断、预后及疗效观察提供重要的依据。

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癌抗原125、鳞状细胞癌抗原等20种常用肿瘤标志物、主要疾病临床意义及正常参考值

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癌抗原125、鳞状细胞癌抗原等20种常用肿瘤标志物、主要疾病临床意义及正常参考值

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癌抗原125、鳞状细胞癌抗原、肿瘤相关物质等20种常用肿瘤标志物、主要疾病临床意义及正常参考值甲胎蛋白(AFP)AFP是早期诊断原发性肝癌最敏感、最特异指标,适用于大规模普查,如成人血AFP值升高,则表示有患肝癌的可能。

甲胎蛋白主要由胎儿肝细胞及卵黄囊合成,甲胎蛋白在胎儿血液循环中具有较高浓度,出生后则下降,至生后2-3月甲胎蛋白基本被白蛋白替代,血液中较难检出,成人血清中含量极低。

甲胎蛋白生理功能包括运输功能,作为生长调节因子双向调节功能、免疫抑制、T淋巴细胞诱导凋亡等,与肝癌及多种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多种肿瘤中均可表现出较高浓度,可作为多种肿瘤阳性检测指标。

临床主要作为原发性肝癌血清标志物,用于原发性肝癌诊断及疗效监测。

在转移性肝癌AFP值一般低于350-400ng/ml。

正常参考值:≤7ng/m l癌胚抗原(CEA)C EA升高常见于大肠癌、胰腺癌、胃癌、乳腺癌、甲状腺髓样癌、肝癌、肺癌、卵巢癌、泌尿系肿瘤等,吸烟、妊娠期和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肠道憩室炎、直肠息肉、结肠炎、胰腺炎、肝硬化、肝炎、肺部疾病等,CEA在诊断上辅助价值。

术前或治疗前CEA浓度能明确预示肿瘤状态、存活期及有无手术指征等。

术前CEA浓度越低,病期越早,肿瘤转移、复发可能越小,生存时间越长;术前CEA浓度越高说明病期较晚,难于切除,预后差。

正常参考值:≤5ng/ml癌抗原125(CA125)CA125最常见于上皮性卵巢肿瘤血清中,诊断敏感性较高,特异性较差,恶性肿瘤引起腹水中可见升高,升高可见于如卵巢囊肿、子宫内膜病、宫颈炎及子宫肌瘤、胃肠道癌、肝硬化、肝炎等多种妇科良性疾病。

正常参考值:≤35U/ml癌抗原15-3(CA15-3)乳腺癌辅助诊断指标但在乳腺癌早期敏感性不高,早期阳性率为60%,转移性乳腺癌阳性率为80%。

癌抗原15-3术后随访,监测肿瘤复发、转移指标。

增高:见于乳腺癌、肺癌、结肠癌、宫颈癌等。

简述肺癌中常用的肿瘤标志物

简述肺癌中常用的肿瘤标志物

简述肺癌中常用的肿瘤标志物简述肺癌中常用的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断(CyFRA21-1)鳞状细胞癌抗原(SCC)糖抗原125(CA125)组织多肽抗原(TPA)标签:肺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细胞角蛋白19片断肺癌【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12-0278-01肿瘤标志物是癌细胞生长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或几种正常情况下没有的或含量很低的特异性物质,或是宿主细胞因癌细胞入侵而过量产生的正常细胞组分。

肿瘤标志物存在组织、细胞、血液或体液中,可用生物化学、免疫学或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定性或定量检测,目前最常用的是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放射免疫分析法(RIA)。

肺癌是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全球每年约有98.9万人死于肺癌,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至关重要。

肺癌的肿瘤标志物检测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种: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鳞状细胞癌抗原(SCC)、糖抗原125(CA125)、细胞角蛋白19片断(CyFRA21-1)等。

第一:癌胚抗原(CEA):CEA是存在于成人癌组织中的一种胎儿性蛋白,是一种结构复杂的可溶性糖蛋白。

胚胎期在小肠、肝脏、胰腺合成,成人血清含量极低(一般<5mg/L)。

CEA在各种恶性肿瘤患者中,血清水平均可出现明显升高。

但是,它的灵敏度低,阳性率不高。

因此,CEA是一种广谱的肿瘤标志物,虽然不能作为诊断肺癌的特异指标,但在肺癌的鉴别诊断方面仍有重要临床价值。

在全部肺癌病例的CEA阳性率约为50%,其中肺腺癌的CEA阳性率较高,约60%,CEA值极高的病例,肺腺癌的可能性大。

第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①可用于辅助诊断及监测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

治疗有效时NSE浓度逐渐降低至正常水平,复发时NSE升高,用NSE升高来监测复发要比临床确定复发早4-12周。

CEA和SCC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

CEA和SCC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

CEA和SCC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
CEA(癌胚抗原)和SCC(鳞状细胞癌抗原)是常用的肿瘤标志物,广泛应用于肺癌的临床诊断。

本文将探讨CEA和SCC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CEA是一种糖蛋白,广泛存在于恶性肿瘤细胞中。

其水平在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清中会
升高。

在肺癌诊断中,CEA被广泛应用于筛查、早期诊断、监测疗效和预后判断等方面。

一些研究表明,CEA水平升高与肺癌的病程阶段相关,早期肺癌患者CEA水平较低,而晚
期肺癌患者CEA水平较高。

CEA可以用作肺癌的一个辅助诊断指标。

SCC是一种鳞状细胞癌特异性抗原,其水平在肺鳞癌患者的血清中升高。

与CEA相比,SCC在诊断肺鳞癌方面更有特异性。

一些研究表明,与非鳞状细胞癌相比,肺鳞癌患者血
清SCC水平明显升高。

SCC可以作为诊断肺鳞癌的一个有价值的指标。

联合检测CEA和SCC在肺癌诊断中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一些研究表明,CEA和SCC
的联合应用可以提高肺癌的诊断准确性和敏感性。

研究发现,CEA和SCC联合检测可提高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准确性,并与肿瘤的病程和预后有关。

联合检测还可以帮助鉴别
不同类型的肺癌,如肺鳞癌和非鳞癌。

CEA和SCC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它们可以提高肺癌的诊断准
确性和敏感性,并与肿瘤的病程和预后相关。

需要注意的是,CEA和SCC的水平受到许多
因素的影响,如炎症、肝功能异常等。

在临床应用时应综合考虑其他因素,以避免误诊和
漏诊。

2000-综述-鳞状细胞癌抗原及其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2000-综述-鳞状细胞癌抗原及其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综 述・收稿日期:1999-12-03;修回日期:2000-03-08鳞状细胞癌抗原及其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刘 冉,范振符,陈智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北京100021) 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 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 ,SCC Ag )最初于1977年从宫颈鳞癌组织中分离得到,并命名为T A -4,它是一组肿瘤相关蛋白,其血清水平检测广泛应用于多种鳞癌的诊断和管理。

1 SCC Ag 的特征 SCC Ag 由10个以上的蛋白组成,分子量约为45kDa ,等电点从5.9-6.6。

根据其等电点可以分为两类:酸性SCC Ag (PI <6.25)和中性SCC Ag (PI ≥6.25)。

中性SCC Ag 一般在鳞状细胞内部,酸性SCC Ag 却大量表达于鳞状细胞癌并外泌出细胞。

这两类SCC Ag 可以相互转化[11],SCC Ag 的分子量在不同组织中不同,这可能是由于SCC Ag 的不同修饰造成的。

SCC Ag 就其生物活性来说属于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

目前,两个属于酸性SCC Ag 的蛋白:SCC Ag -1和SCC Ag -2的基因已鉴别出,它们位于18q21.3中大约500kb 的区域,其中包含至少4个其它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基因[2]。

SCC Ag -1和SCC Ag -2高度同源,SCC Ag -1的cDNA 含1711核苷酸,编码390个氨基酸。

SCC Ag -2基因启动子位于-424到+47的区域,其5’旁侧区域含有T AT Abox ,Ets 结合序列,NF -I L6结合序列和IRE 同感序列。

SCC Ag 的表达以组织特异性方式进行调节[1,5]。

2 SCC Ag 的生物功能 SCC Ag 的cDNA 研究为SCC Ag 的功能研究提供了线索,SCC Ag 属于OV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家族。

重组的SCC Ag -1可以结合抑制胰凝乳蛋白酶,SCC Ag -2可以结合抑制组织蛋白酶G (cathepsinG )和肥大细胞胃促胰酶,SCC Ag -1也能结合抑制半胱氨酸蛋白酶,如:木瓜蛋白酶和组织蛋白酶L (cathepsin L )[2]。

检验项目介绍鳞状细胞癌抗原SCC

检验项目介绍鳞状细胞癌抗原SCC

检验项目介绍鳞状细胞癌抗原SCC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是一种与鳞状细胞癌相关的蛋白质标志物。

它主要用于肿瘤标记物的检测和评价,特别是在鳞状细胞癌的早期诊断、治疗反应监测和预后判断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SCC蛋白质是一种角蛋白样肿瘤标志物,在细胞矩阵中广泛表达,以其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成为鳞状细胞癌的首选标志物之一、鳞状细胞癌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癌和其他部位(如头颈部、肺、食管等)的上皮性肿瘤,其早期诊断对治疗和预后判断至关重要。

鳞状细胞癌抗原的检测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及时诊断并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SCC的检测方法主要有鳞状细胞癌抗原测定、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细胞检测,并且一般采用血清标本进行检测。

其中,鳞状细胞癌抗原测定是最为常用的方法。

它通过免疫法来测定血清中的SCC蛋白质水平,常见的检测方法有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比浊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等。

这些方法操作简单、准确性高,并且测试结果可靠,可以较好地评估鳞状细胞癌的发生、转移和预后。

SCC的正常参考值范围在0-2ng/ml之间,当血清中SCC抗原水平超出正常参考值范围时,可能提示鳞状细胞癌的存在。

需要注意的是,SCC的检测结果应结合具体的临床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不能作为单一的诊断依据。

一般情况下,鳞状细胞癌抗原的浓度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和预后有关,浓度越高,肿瘤可能越严重。

除了在鳞状细胞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反应监测方面,SCC的检测在预后判断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一些研究表明,高水平的SCC蛋白质与鳞状细胞癌的转移、复发和预后不良相关。

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可以通过监测SCC的水平来评估治疗的有效性和预测病情的进展。

需要指出的是,SCC蛋白质的浓度不仅受肿瘤本身的因素影响,还受到个体差异和其他因素的干扰。

因此,在使用SCC进行鳞状细胞癌的筛查和诊断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指标和临床表现,以提高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鳞状细胞癌抗原(SCC)
-------检验新项目介绍
鳞状细胞癌抗原(SCC)是一种特异性很好而且是最早用于诊断鳞癌的肿瘤标志物。

它最初从宫颈癌组织中分离获得,就生物活性而言属于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家族,它包括两个基因SCC1和SCC2。

SCC广泛存在于不同器官的正常组织中(含量极微)和恶性病变的上皮细胞中。

在血清中至少有四种形式的SCC:游离SCC1、游离SCC2、以及与相对应的丝氨酸蛋白酶结合物。

SCC在正常的鳞状上皮细胞中抑制细胞调
1.,特异性浓度显著
2.联合检
3.
和SCC
4.
即日起
注:
2019-8-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