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学专业名词术语
色彩学名词详细

CIE:国际照明委员会ICC:国际彩色联盟(International Color Consontion)物体色:该物体本身不发光,而是从被照射的光里选择性吸收了一部分光谱波长的色光,而反射(或透过)剩余的色光,我们所看到的色彩是剩余的色光,这就是物体的颜色,简称物体色固有色:我们把物体在标准日光下的颜色,称为固有色光源色:光源所呈现的颜色为光源色环境色:周围邻近物体颜色即环境色颜色:单色光:我们把光谱中不能再分解的色光叫做单色光复色光:由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叫做复色光光谱密度:在以波长λ为中心的微小波长范围内的辐射能与该波长的宽度之比称为光谱密度光谱:是复色光经过色散系统(如棱镜、光栅)分光后,被色散开的单色光按波长(或频率)大小而依次排列的图案相对光谱能量分布(S(λ)):在实用上更多的是以光谱密度的相对值与波长之间的函数关系来描述光谱分布,称为相对光谱能量(功率)分布,记为S(λ)等能白光:以辐射作纵坐标,光谱波长为横坐标,则它的光谱能量分布曲线是一条平行横轴的直线。
即S(λ)=C(常数)色温:当某一种光源的色度与某一温度下的绝对黑体的色度相同时绝对黑体的温度绝对黑体:如果一个物体能够在任何温度下全部吸收任何波长的辐射,这个物体称为绝对黑体光源的显色性:是衡量光源视觉质量的指标光源三刺激值:这种用来匹配某一特定光源所需要的红绿蓝三原色的量叫做该光源的三刺激值物体色三刺激值:匹配物体反射色光所需要红绿蓝三原色的数量为物体色三刺激值,即X Y Z,也是物体色的色度值光谱光视效率函数V(λ):所谓光谱视觉效率函数或视见函数是指光谱波长的能量对人眼产生感觉的效率明适应:从暗到明的这个视觉适应过程叫明适应暗适应:从明到暗的适应过程叫暗适应正残像:亦称正后像,是连续对比中的一种色觉视错现象。
它是指在停止视觉刺激后,视觉依旧暂时保留原有物色映像的状态,也是神经亢进有余的产物负残像:又称负后像,是连续对比中的有一种色觉视错现象。
关于色彩的一些专业术语

关于色彩的一些专业术语1.无彩色achromatic color彩度为零的颜色,即黑色、白色和黑白之间的各级灰色。
2.黑体black body亦称为完全辐射体,它既不反射也不透射,而是能把落在它上面的辐射全部吸收的物体,在辐射作用下完全遵从普朗克辐射定律的假想物体。
3.黑体辐射blackbody radiator又称为浦朗克辐射(Plankian radiator)。
黑体辐射的光谱能量分布会随温度而变化;随着温度的提高,峰值波长随着红、澄、黄、绿、蓝的颜色而变化。
4.明度brightness区别色彩明暗的程度。
5.校准calibration使所有彩色生产装置(扫描机、显示器、印刷机)确保符合制造商、用户或工业界建造时的规格或标准状态的过程。
6.特性描述characterization响应已知输入来决定系统输出的过程,特性描述提供取得装置全色域和复制特性的方法。
7.色适应chromatic adaptation人眼随环境色度及亮度而改变其视觉感应能力的现象。
8.色度图chromaticity diagram将色度坐标表示在平面上的图形。
9.色度chromaticity描述肉眼色彩视觉感应强度的一种度量值。
10.彩度chroma简称C,为区别色彩鲜艳的程度。
11.色度计colorimeter用作从物体表面反射或透射光的三色测量装置,与人类眼睛类似将反射或透射光转换成数学模式。
色度计用于校准显示器的特性描述和印刷机的特性描述。
12.色温color temperature表示光源之光谱特性。
某光源之光谱分布和黑体辐射相同时,此时黑体辐射相对应的绝对温度,称为此光源的色温。
13.色度值colorimetric values表示色刺激特性的三刺激值的三个数值。
14.互补色complementary color加色法时凡两种色光在等量混合时产生白光,或减色法时将两种颜色等量混合时产生黑色,就可称此两色为互补色。
简介色彩三属性与色彩空间组成及关系

简介色彩三属性与色彩空间组成及关系色相(hue)又称色调,是色彩的相貌,或区别色彩的名称或色彩的种类,而色相与色彩明暗无关。
苹果是红色的,这红色便是一种色相,如红、橙、黄、绿、蓝、青、紫等基本色。
色相的种类很多,普通色彩专业人士可辨认出三百至四百种。
而黑、灰、白则为无彩色。
彩度(chroma)指色彩的强弱,亦可说是色彩的饱和度(saturation),色彩纯与不纯的分别。
纯粹色彩度发挥其固有之特性,其中毫无黑白色之混入,达饱和度之色或称纯色。
也就是当纯色与黑、灰、白或其它色彩混合以后,彩度就会降低,如此说来粉红色、粉蓝色、粉绿等色,便是低彩度的颜色,黄色的彩度最高,其次是橙、红、青、紫。
明度(value)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光度的高低,要看其接近白色或灰色的程度而定,越接近白色明度越高,越接近灰色或黑色,其明度越低。
如红色有明亮的红或深暗的红、蓝色有浅蓝或深蓝;无彩色明度的最高与最低,分别是白色与黑色;在彩色中,黄色明度最高,紫色明度最低。
加色(RGB)与减色(CMY) (Additive vs Subtractive)一般复制彩色的方法仅有两种,即加色法与减色法,此两种方法都是基于以三种主色来创造出所有色彩的理论。
了解这两种方法的原理便能理解彩色复制的过程。
1. 加色法(additive process):是从黑色开始,这牵涉到发出光后才会有反射光。
对于发出的光,可由红、绿、蓝三个主要光波,当以不同比例结合便产生一个完整的光谱,包含所有的色彩。
混合任何二种加色的主色光所产生的另种色彩称为「二次色光」,例如:红和绿光的混合会产生黄光,红和蓝光产生洋红光,蓝和绿光产生青光。
等量的三种主色光则产生白光。
在加色法中的二次色光,确是减色法中的主色。
以三台幻灯机为例,各台分别放上红、绿、蓝色滤色片,便能说明加色法如何运作,光束经调整使之重叠,譬如,蓝滤色片并非「滤掉」蓝光波,而是阻断红、绿光波,让蓝光波通过;绿滤色片仅通过绿光,阻断蓝和红光波;红滤色片则仅通过红光,阻断绿和蓝光波。
色彩学_颜色显色系统表示

• 明度 ( 8 级 ) ac e g i l n p
含白量 89.0 56.0 35.0 22.0 14.0 8.90 5.60 3.50 含黑量 11.0 44.0 65.0 78.0 86.0 91.1 94.4 96.5
a/c=c/e=e/g=g/i=i/l=l/n=n/p=常数
四、孟塞尔颜色标号 • 彩色 HV/C=色相、明度/彩度
例: 5 Y 8/8
•低彩度 N V/(H,C) 例: N 8/( Y,0.3)
•中性色 非彩色的黑白系列中性 色用N表示。 NV/=中性色、明度值/
第四节 自然颜色系统
对于任何一个具有正常色视觉的人,瑞典的 自然色系统(NCS)都将是进行颜色评价的最有 用的工具。人们无需使用测量仪器测量,也不需 使用颜色样品去进行比较,就可以用NCS的方法 直接去评价物体的颜色。
奥 斯 瓦 尔 德 系 统 的 等 色 相 三 角 形
4.奥氏体系颜色标号:
由数字(或数字和大写字母)和两个小写字母组成
色彩表示法:色相号 含白量 含黑量 纯色含量 C = 100 - 含白量 - 含黑量
例:14 p l 指色调是 14 的蓝,含白量为 3.5%,含黑量为 91.1%,蓝的含量为 5.4%
j 表示颜色的黄-蓝度 ( - 6~+11 ) 对于偏黄的颜色 j 为正值, 对于偏蓝的颜色 j 为负值;
g 表示颜色的绿-红度 ( -10 ~+6 ) 对于偏绿的颜色 g 为正值, 对于偏红的颜色 g 为负值。
OSA-UCS系统色空间分布示意 图
三、日本实用颜色坐标系统和色彩大全5000
(一) 日本实用颜色坐标系统
φ= 100 g/( b + g) = 100 . 24/( 36+24)
设计色彩核心知识点

设计色彩核心知识点在设计领域中,色彩是一项至关重要的要素。
正确地运用色彩可以帮助设计师传递出准确的情感、意义和信息。
本文将介绍一些设计中的色彩核心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色彩。
一、色彩的基本概念1.色相:色彩在视觉上的主要特征,例如红、绿、蓝等。
2.明度:色彩的明暗程度,也称为亮度或明度。
3.饱和度:色彩的纯度,指色彩中所包含的灰度成分的少多程度。
二、色彩的色彩搭配原则1.对比:通过使用互补色或近似色的组合来增加视觉冲击力。
2.类似:使用相邻色彩的组合,创造柔和与协调的效果。
3.单色:通过使用同一色相的不同饱和度和明度来创造统一感。
4.分裂互补:使用主色相的分裂互补色彩来划分重要元素。
三、色彩的情感表达1.红色:热情、活力、力量,也可以代表激情和警戒。
2.蓝色:冷静、安静、稳定,常用于表达专业、权威或科技感。
3.绿色:自然、健康、平衡,常用于环保、农业和生活方式相关设计。
4.黄色:阳光、活力、温暖,也可以代表好奇和创造力。
5.紫色:神秘、浪漫、高雅,常用于与奢华和精致相关的设计。
6.黑色:庄重、神秘、引人注目,经常用于与奢华和高级感相关的设计。
7.白色:纯洁、简洁、平和,常用于与清新和干净感相关的设计。
四、色彩的运用技巧1.配色方案:选择合适的色彩搭配方案,确保设计的整体感统一和协调。
2.色彩平衡:控制不同色彩在设计中的比例,避免过多或过少的使用。
3.色彩重点:通过运用明亮的色彩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突出设计中的重点。
4.色彩对比:运用对比色彩来创建视觉冲突和增加设计的动感和活力。
5.色彩层次:通过使用浅色、中色和深色的层次感来创造丰富的视觉效果。
五、色彩在不同领域的运用1.平面设计:色彩可以用来突出品牌形象、识别标志和产品信息等。
2.室内设计:通过正确选择室内色彩,可以创造出不同的氛围和空间感。
3.时尚设计:色彩在时尚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体现出不同的个性和风格。
4.网页设计:适当的色彩运用可以增加网页的可读性和用户体验,提升页面吸引力。
美术、光学术语,指色彩中不能再分解的三种基本颜色

美术、光学术语,指色彩中不能再分解的三种基本颜色在美术和光学领域,三种基本颜色指的是红色、绿色和蓝色,通常缩写为RGB。
这三种颜色是色彩环中不能再分解的基本颜色,它们是色彩世界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我们理解色彩和光学性质至关重要。
首先,让我们来探讨一下这三种基本颜色在色彩理论中的意义。
红色、绿色和蓝色是三种不同的波长的光线,它们分别处于可见光谱的不同位置。
红色位于光谱的一端,它具有较长的波长,较低的频率,而蓝色位于另一端,具有较短的波长,较高的频率。
而绿色则位于中间,是波长介于红色和蓝色之间的颜色。
这三种基本颜色在色彩理论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们构成了色彩混合的基础。
根据加法混色原理,当红色、绿色和蓝色的光线叠加在一起时,它们会相互叠加产生其他颜色。
这也是为什么电视、显示器等设备使用RGB色彩模式的原因,因为这种方式可以通过叠加不同比例的三种基本颜色来模拟出其他颜色,从而呈现出丰富的色彩。
除了在色彩理论中的重要性,红色、绿色和蓝色在光学应用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摄影为例,颜色的再现能力取决于相机传感器对这三种基本颜色的感光性能。
另外,在印刷领域,也需要使用这三种基本颜色的叠加来合成其他颜色,这就是著名的CMYK模式,即通过叠加青色、品红色、黄色和黑色来模拟其他颜色。
对于艺术家来说,红色、绿色和蓝色也是创作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这三种基本颜色的运用可以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色彩世界,帮助艺术家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创作理念。
同时,艺术家还可以通过混合不同比例的这三种基本颜色来获得更广泛的色彩表现能力,从而呈现出更加生动、立体的作品。
总的来说,红色、绿色和蓝色作为美术和光学领域中的三种基本颜色,在色彩理论、光学应用和艺术创作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它们构成了色彩世界中不可或缺的基础,为我们理解和欣赏色彩和光学效应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无论是在科学研究还是在艺术创作中,我们都需要认真对待这三种基本颜色,以充分发挥它们在色彩世界中的独特魅力。
色彩基础知识

色彩基础知识第二章色彩色彩概述1.色彩基础知识色彩的概念光从物体反射到人的眼睛所引起的一种视觉心理感受。
色彩按字面含义上理解可分为色和彩,所谓色是指人对进入眼睛的光并传至大脑时所产生的感觉;彩则指多色的意思,是人对光变化的理解。
1)常用色彩名词三原色绘画色彩中最基本的颜色为三种即红、黄、蓝,称之为原色。
这三种原色颜色纯正、鲜明、强烈,而且这三种原色本身是调不出的,但是它们可以调配出多种色相的色彩。
间色有两个原色相混合得出的色彩,如黄调蓝得绿、蓝调红得紫。
复色将两个间色(如橙与绿、绿与紫)或一个原色与相对应的间色(如红与绿、黄与紫)相混合得出的色彩。
复合色包含了三原色的成分,成为色彩纯度较低的含灰色彩。
2)其他色彩名词对比色色相环中相隔120度至150度的任何三种颜色。
同类色同一色相中不同倾向的系列颜色被称为同类色。
如黄色中可分为柠檬黄、中黄、橘黄、土黄等,都称之为同类色。
互补色色相环中相隔180度的颜色,被称为互补色。
如:红与绿,蓝与橙,黄与紫互为补色。
补色相减(如演练配色时,将两种补色颜料涂在白纸的同一点上)时,就成为黑色;补色并列时,会引起强烈对比的色觉,会感到红的更红、绿的更绿,如将补色的饱和度减弱,即能趋向调和。
3)色彩的基本因素光源色有各种光源发出的光(室内光、室外光、人造光),光波的长短、强弱、比例性质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色光,称之为光源色。
一般在物体亮部呈现。
固有色自然光线下的物体所呈现的本身色彩称之为固有色。
但在一定的光照和周围环境的影响下,固有色会产生变化,对此初学色彩者要特别注意。
固有色一般在物体的灰部呈现。
环境色物体周围环境的颜色由于光的反射作用,引起物体色彩的变化称之为环境色。
特别是物体暗部的反光部分变化比较明显。
4)色彩的三要素色相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是色彩最显著的特征,是不同波长的色彩被感觉的结果。
光谱上的红、橙、黄、绿、青、蓝、紫就是七种不同的基本色相。
明度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深浅程度的差别,它取决于反射光的强弱。
色彩学名词解释(期末复习)

第一章可见光:光是指能够在人眼的视觉系统上引起明亮的颜色感觉的电磁辐射。
在整个电磁彼谱中,能引起人眼视觉的只是一小部分,因此,刺激人眼引起视觉的光辐射又叫可见光辐射,简称可见光。
光谱:人眼感受日光是白光,而当日光通过三梭镜时,由于日光中不同波长的光的折射系数不同,折射后投射在白屏幕上的位置也不同,从而形成彩色的带光,我们也把它们称为光谱。
单色光:只含有一种波长而不能再分解的光成为单色光复色光:由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光谱密度:以波长入为中心的微小波长范围内辐射量与该波长宽度之比成为光谱密度光源的相对光谱能量分布:相对光谱能量分布表示辐射能量和波长之间的关系。
实践中通常取彼长为555nm的可见光的辐射能量为100,以此作为参考点,其他波长处的能量由比较而得出。
光反射比:在光照射下物体表面在整个2π立体角范围内反射光通量与入射光通量之比,ρ= Фr / Фi光谱反射比:在波长为λ的光照射下物体表面在整个2π立体角范围内反射的光通量Фr(λ)与入射光通量Фi(λ)之比,ρ(λ)=Фr(λ)/Фi(λ)光透射比:指从物体透出的光通量Φt与入射到物体的光通量Φi之比,τ= Φt / Φi光谱透射比:指在波长为λ的光照射下,从物体透射出的光通量Φt(λ)与入射到物体上的光通量Φi(λ)之比:τ(λ)=Φt(λ)/ Φi(λ)朗伯体:如果有一种理想的透射体,它的光谱透射比恒等于1,且透射光通量相对于透射面的法线呈余弦分布,则透射光在各个方向和亮度都相同,这种透射体叫做完全漫射透射体,又叫朗伯体。
伯格-比尔定律:吸收比等于颜色物体着色剂的吸收率、样品厚度、和物体着色剂浓度的乘积Aλ=aλbc第二章发光体:是指光源,它能够自行向外界辐射能量非发光体:发光体是指光源,它能够白行向外界辐射能量;而除了发光体以外的物体,统称为非发光体屈光系统:眼球的屈光装置除了角膜外,还有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
它们共同构成了人体接受影像的成像光学系统,也称为屈光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色彩设计
用于草图或模型阶段的配色计划。
是商业设计中最有表现效果的一种。
因看到物品时首先映入眼睛的是色彩,之后才是形,故色彩在设计中至为重要。
须特别注意:
一、印刷技术和印刷方法;
二、关于流行色的考虑;
三、色彩所具有的特性
四、根据商品的对象、年龄、性别而产生的好恶条件;
五、表现商品特性的色彩;
六、依靠照明的配色;
七、根据陈列效果的配色;
八、根据广告效果的配色。
颜色代码表网站,有助于颜色对比
/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69
/shejixinshang/donghua/Index.html
色彩计划
指在商业、工业或生活方面,以发挥色彩的功能效果为目的而有计划地运用色彩。
对象包括展览、包装、工厂、车辆、产品、服务性行业、广告、彩色电视、印刷品、排版、服装、住宅、室内、伪装等,范围很广。
色彩调节
指对建筑、交通工具、设备、机械、器物等外表作色彩装饰,利用色彩所具有的心理、生理、物理的功能和性质,改善人的生活、工作气氛、环境等以提高其效率。
可分为环境色和安全色两类。
前者如墙壁使用冷色系的淡蓝绿色或暖色系的象牙色等能使眼睛休息的色彩;天花板用极淡色或白色;护墙板用与上壁同色相但稍暗的色。
后者如黄色表示警戒,加入黑色条纹表示碰撞、绊倒、砸落危险的场所。
橙色表示危险物;绿色表示救护品;蓝色表示修理品等;红色表示防火用具;白色用来表示通路和整顿等。
色彩感情
人们看到色彩时的心理效果。
即某个色对观看者所引起的情绪变化。
由于色的特性,及观看者存在着某种共同的心理状态,所以色彩感情具有一般的倾向;一、冷暖感。
有引起兴奋的兴奋色,即积极的色彩;有具稳静作用的沉静色,即消极的色彩。
前者包括红、紫、橙、黄、黄绿等暖色,后者包括蓝绿、蓝、蓝紫等冷色。
二、轻重感。
淡黄和紫、黄绿和紫蓝相对立,前者都比后者感到轻;一般明度高的色比明度低的色轻。
三、华丽、朴素感。
彩度越高越华丽,彩度越低越朴素。
四、软硬感。
含有白、灰的色彩伴随着联想,看到色后各种观念和情绪将浮现出来。
一般倾向表示如下:
红热情、危险、革命橙温和、嫉妒、嫌恶黄光明、希望、活动
绿平和、安全、新鲜蓝悠久、平静、理智紫优雅、高贵、不安
白洁白、神圣、不吉灰平凡、阴郁、恐怖黑严肃、死亡、刚健
由于联想被社会所固定化,就具备了象征性。
上表右侧词义联想往往用左侧的色彩来象征。
色彩视认度
色彩在一定环境中被辨认的程度。
可清晰辨认画在地色上的图形,称为“视认度高”。
反之,看不清楚时叫“视认度低”。
这取决于图形和地色之间色相明度、彩度差的大小。
图形和地色的差别愈大,视认度愈高。
据实验结果,色彩视认度的顺序如下:黑地黄图;黄地黑图;黄地蓝图;蓝地白图;黑地白图;蓝
地黄图;白地黑图;红地白图;白地红图;绿地白图;白地绿图;绿地红图;红地绿图。
色彩管理
工业产品色彩质量的管理。
内容包括材料的选定、试验、测色、判定完成色彩之好坏、限定与色样本的误差允许范围、色彩的统计及整理等。
在各种色彩材料、印刷、涂饰、染色、彩色电视、彩色照片、色彩调节等的生产和应用中,严格色彩管理至为重要。
方法有测色学的色彩管理(用测试的办法)和现场的色彩管理(使用色标)。
色相
色彩所呈现出来的质的面貌。
如日光通过三棱镜分解出来的红、橙、黄、
绿、青、紫六种色相。
这种色相是产生色与色之间关系的主要因素。
色调
构成色彩的调子。
一幅图画上往往用各种色相组成,这种色与色之间的整
体关系,称为“色调”。
其中主要的色相为主调或基调。
补色
亦称“互补色”、“余色”、“对比色”。
如果两种色光(单色光或复色光)以适当比例混合而能产生白色感觉时,则这两种颜色称为“补色”。
例如波长为6563埃的红色光和4921埃的绿色光,又如橙黄与蓝、黄与紫,亦即三原色中任一种原色对其余两种的混合色都互为补色。
补色相减(如颜料配色时,将两种补色颜料涂在白纸的同一点上分量相当)时,成为黑色。
补色并列时,由于相互鲜明地衬托,引起了强烈对比的色觉,将感到红的更红、绿的更绿。
如将补色的饱和度减弱,即能趋向调和。
图案
亦称“广告色”。
植物性或矿物颜料加胶质液体所制成的不透明的粉质颜色。
图案色相互混合后能得出各种间色、复色。
通常用来绘制各种图案画及招贴画。
间色
亦称“第二次色”。
红、黄、蓝三原色中的某二种原色相互混合的颜色。
如红、黄混合成橙色,黄、蓝混合成绿色,蓝、红混合成紫色。
间色与间色的混合称“再间色”(多次色);再间色的互相混合则成为黑灰色(含灰色)。
我国古代服色,以青、黄、赤、白、黑为正色,其他杂色为间色。
《礼记·玉藻》云:“衣正色,裳间色。
”
冷暖色
冷色与暖色的合称。
指不同性质的色相造成冷或暖的不同色觉。
色相的物理现象与人的生理有关。
光度和色度强的色相,如红、黄、橙给人的感觉强,有扩张及迫近视线的现象,于是产生温暖的感觉,称为“暖色”或“热色”。
反之,如青、绿、紫等有寒冷的感觉,称为“冷色”或“寒色”。
冷暖关系均是相比较而言的。
同类色
指性质相同的色相。
但其色度有深浅之分,如深红与浅红等。
邻近色
指性质近似的色相。
如红与橙,橙与黄,黄与绿,绿与青,青与紫,紫与
红等。
对比色
指性质相反的色相。
其光度明暗悬殊,如红与绿,黄与紫,橙与青等。
它们每组中与双方都互为补色,在并列时,由于相互鲜明地衬托,引起了强烈对比的色觉,红的将更红,绿的将更绿。
极度色
属于无色系统的色彩。
如黑、白、灰、金、银。
因它能使色调起调和作用,故又叫“补救色”。
纯白、纯黑色不易找到,光带里无此色相,故白色又称“赤外色”,黑色又称“紫外色”。
白----红橙黄绿青紫----黑
(赤外)(紫外)
饱和色
指某一正常的色相。
如正红色为最高饱和度,浅红和深红的饱和度则较弱。
有时也叫“色度”。
因
和光度明暗有关(如红色在强光中饱和,蓝色在弱光中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