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hello设备驱动程序详细过程

合集下载

gcc-ohellohello.c执行过程

gcc-ohellohello.c执行过程

gcc-ohellohello.c执⾏过程GCC编译器驱动程序读取源程序⽂件hello.c,并将它翻译成⼀个可执⾏⽬标⽂件hello。

这个翻译的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1.预处理阶段预处理器(cpp)根据以字符#开头的命令,修改原始的c程序。

⽐如hello.c中第1⾏的#include<stdio.h>命令告诉预处理器读取系统头⽂件stdio.h的内容,并将它直接插⼊到程序⽂本中。

结果就得到了另⼀个C程序,通常是以 .i 作为⽂件扩展名。

gcc -E hello.c -o hello.i2.编译阶段编译阶段将⽂本⽂件hello.i 翻译成⽂本⽂件hello.s,它包含⼀个汇编语⾔程序。

汇编语⾔程序中的每条语句都以⼀种标准的⽂本格式确切地描述了⼀条低级程序机器语⾔指令。

汇编语⾔是⾮常有⽤的,应为它为不同的⾼级语⾔的不同编译器提供了通⽤的输出语⾔。

例如,c编译器和Fortran编译器产⽣的输出⽂件⽤的都是⼀样的汇编语⾔。

gcc -S hello.i -o hello.s3.汇编阶段接下来,汇编器将hello.s 翻译成机器语⾔指令,把这些指令打包成⼀种叫做可重定位⽬标程序的格式,并将结果保存在⽬标⽂件hello.o 中。

hello.o⽂件时⼀个⼆进制⽂件,它的字节编码是机器语⾔指令⽽不是字符。

gcc -c hello.s -o hello.o4.链接阶段请注意,hello调⽤了printf函数,它是每个c编译器都会提供的标准C库中的⼀个函数。

printf 函数存在于⼀个名为printf.o 的单独的预编译好了的⽬标⽂件中,⽽这个⽂件必须以某种⽅式合并到我们的hello.o 程序中。

链接器就负责处理这种合并。

结果就得到hello⽂件,它是⼀个可执⾏⽬标⽂件(或者简称可执⾏⽂件),可以被加载到内存中,由系统执⾏。

gcc hello.o -o hello-o <file> Write output to <file>-o 是输出。

C语言设备驱动编程入门

C语言设备驱动编程入门

C语言设备驱动编程入门C语言设备驱动编程是一项常见的技术,用于编写操作系统的设备驱动程序。

设备驱动程序是操作系统与硬件设备之间的桥梁,它负责将用户操作转化为硬件设备能够理解和执行的指令。

本文将介绍C语言设备驱动编程的基本概念和入门知识,帮助读者了解并入门这一重要的编程技术。

一、设备驱动程序概述设备驱动程序是操作系统的一部分,它与操作系统内核紧密结合,用于实现对硬件设备的控制和管理。

设备驱动程序通常由硬件设备制造商提供,或者由操作系统开发者开发。

它负责处理硬件设备与操作系统之间的通信,使得用户能够方便地操作硬件设备。

设备驱动程序可以分为字符设备驱动和块设备驱动两种类型。

字符设备驱动用于处理流式数据的设备,如键盘、鼠标等;块设备驱动用于处理以块为单位的数据的设备,如硬盘、U盘等。

不同类型的设备驱动程序在实现上有所不同,但都需要用C语言编写。

二、设备驱动程序的基本结构设备驱动程序的基本结构包括设备初始化、设备打开、设备关闭和设备读写等函数。

下面我们逐步介绍这些函数的作用和实现方法。

1. 设备初始化函数设备初始化函数负责对设备进行初始化,包括设备的寄存器配置、中断设置等。

在这个函数中,我们需要了解硬件设备的相关规格和特性,并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配置。

2. 设备打开函数设备打开函数在设备被用户程序打开时被调用,它负责向操作系统申请资源,并进行相应的设置,例如打开文件、分配内存等。

3. 设备关闭函数设备关闭函数在设备被用户程序关闭时被调用,它负责释放设备所占用的资源,如释放文件占用的内存、关闭文件等。

4. 设备读写函数设备读写函数是设备驱动程序的核心部分,它负责设备与用户程序之间的数据交换。

设备读函数用于从设备中读取数据,设备写函数用于向设备中写入数据。

三、设备驱动程序的编写步骤编写设备驱动程序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1. 了解硬件设备在编写设备驱动程序之前,我们需要详细了解硬件设备的规格和特性,包括硬件寄存器的地址、中断向量等。

在Ubuntu下开发驱动程序

在Ubuntu下开发驱动程序

在Ubuntu下开发驱动程序⾸先,建⽴⼀个⽬录作为⾃⼰的⼯作⽬录,⽐如我的是~/kernel/mymodule。

然后,新建⼀个hello.c⽂件,代码如下:#include <linux/init.h>#include <linux/module.h>MODULE_LICENSE("Dual BSP/GPL");static int hello_init(void){ printk(KERN_ALERT "Hello,world.\n"); return 0;}static int hello_exit(void){ printk(KERN_ALERT "Goodbye, cruel world.\n"); return 0;}module_init(hello_init);module_exit(hello_exit);再建⽴⼀个Makefile⽂件,注意⽂件名字是“Makefile”,不能是“makefile”或其它名字。

⽂件内容如下:# If KERNELREALEASE is defined, we've been invoked from the# kernel build system and can use its languageifneq ($(KERNELRELEASE),) obj-m := hello.o# Otherwise we were called directly from the command# line; invoke the kernel build systemelse KERNELDIR ?= /usr/src/linux-headers-3.2.0-23-generic-pae/ PWD := $(shell pwd)default: $(MAKE) -C $(KERNELDIR) M=$(PWD) modulesendif其中,“linux-headers-3.2.0-23-generic-pae”是我机器上使⽤的内核版本。

ubuntu下编译驱动程序的准备

ubuntu下编译驱动程序的准备

ubuntu下编译驱动程序的准备ubuntu不带linux内核源码,需要自己下载安装。

1,查看自己的内核版本uname -r2,查看源内的内核源码类表apt-cache search linux-source3,下载安装内核源代码sudo apt-get install linux-source- //我选的是这一个,自己看着办吧4,等待........下载完成后,在/usr/src下会有一个文件名为linux-source-5,解压缩包tar jxvf linux-source- //看清自己的版本解压后会生成一个源代码目录/usr/src/linux-source-6,进入源码目录后,配置文件make oldconfig7,生成内核make8,疯狂等待,大约1个多小时9,编译模块make modules10,安装模块make modules_install大功告成!^_^下面说一下Makefile文件$(MAKE) -C $(KERNELDIR) M=$(PWD) modules_install #PWD当前工作目录的变量obj-m := hello.o#hello.o是你要生成的驱动,以后可以自己改KERNELDIR:=/lib/modules/#这里别抄,写成你自己的版本,这个目录执行了内核源码目录PWD:=$(shell pwd) #将当前工作目录赋值该PWD modules:$(MAKE) -C $(KERNELDIR) M=$(PWD) modulesmodules_install:下面是一个经典的Hello,world!例子自己make一下就行了。

#include <linux/init.h>#include <linux/module.h>MODULE_LICENSE("Dual BSD/GPL");static int hello_init(void){printk(KERN_ALERT "Hello, world!\n");return 0;}static void hello_exit(void){printk(KERN_ALERT"Goodbye, cruel world!\n");}module_init(hello_init);module_exit(hello_exit);本文是参考了网上多篇帖子而写的算不上什么原创。

Windows下设备驱动程序的开发方法

Windows下设备驱动程序的开发方法

目录一、驱动开发环境的搭建 (1)1.1 关于DDK (1)1.2 关于驱动程序的编译 (1)1.3关于驱动程序的运行 (2)二、驱动程序的结构 (3)2.1 驱动程序的头文件 (3)2.2 驱动程序的入口点 (3)2.3 创建设备例程 (4)2.4 卸载驱动例程 (5)2.5 派遣例程 (6)三、编写驱动程序的基础知识 (6)3.1 内核模式下的字符串操作 (6)3.2 内核模式下各种开头函数的区别 (8)3.3 一个示例程序 (10)3.4 补充说明 (10)四、在驱动中使用链表 (10)4.1 内存的分配与释放 (10)4.2 使用LIST_ENTRY (12)4.3 使用自旋锁 (12)五、在驱动中读写文件 (15)5.1 使用OBJECT_ATTRIBUTES (15)5.2 创建、打开文件 (16)5.3 读写文件操作 (16)5.4 文件的其它相关操作 (18)六、在驱动中操作注册表 (18)6.1 创建、打开注册表 (19)6.2 读写注册表 (20)6.3 枚举注册表 (21)七、在驱动中获取系统时间 (21)7.1 获取启动毫秒数 (21)7.2 获取系统时间 (22)八、在驱动中创建内核线程 (23)8.1 创建内核线程 (23)8.2 关于线程同步 (24)九、初探IRP (25)9.1 IRP的概念 (25)9.2 IRP的处理 (26)9.3 IRP派遣例程示例 (27)十、驱动程序与应用层的通信 (29)10.1 使用WriteFile通信 (29)10.2 使用DeviceIoControl进行通信 (32)十二、驱动程序开发实例 (33)12.1 NT驱动程序 (33)12.2 WDM驱动程序 (35)十三、参考资料 (41)一、驱动开发环境的搭建1.1 关于DDK开发驱动程序必备的一个东西就是DDK(Device Development Kit,设备驱动开发包),它跟我们在ring3常听到的SDK差不多,只不过它们分别支持开发不同的程序而已。

gcc编译的详细步骤

gcc编译的详细步骤

gcc编译的详细步骤⼀:GCC⼀般编译建⽴hello.c# vi hello.c#include <stdlib.h>#include <stdio.h>void main(void){printf("hello world!\r\n");}⽤gcc编译成执⾏程序。

#gcc -o hello hello.c该命令将hello.c直接⽣成最终⼆进制可执⾏程序a.out这条命令隐含执⾏了(1)预处理、(2)汇编、(3)编译并(4)链接形成最终的⼆进制可执⾏程序。

这⾥未指定输出⽂件,默认输出为a.out。

如何要指定最终⼆进制可执⾏程序名,那么⽤-o选项来指定名称。

⽐如需要⽣成执⾏程序hello.exe那么#gcc hello.c -o hello.exe⼆:GCC编译详细步骤,分为四步:从上⾯我们知道GCC编译源代码⽣成最终可执⾏的⼆进制程序,GCC后台隐含执⾏了四个阶段步骤。

GCC编译C源码有四个步骤:预处理-----> 编译 ----> 汇编 ----> 链接现在我们就⽤GCC的命令选项来逐个剖析GCC过程。

1)预处理(Pre-processing)在该阶段,编译器将C源代码中的包含的头⽂件如stdio.h编译进来,⽤户可以使⽤gcc的选项”-E”进⾏查看。

⽤法:#gcc -E hello.c -o hello.i作⽤:将hello.c预处理输出hello.i⽂件。

[root]# gcc -E hello.c -o hello.i[root]# lshello.c hello.i[root]# vi hello.i# 1 "hello.c"# 1 "<built-in>"# 1 "<command line>"# 1 "hello.c"# 1 "/usr/include/stdlib.h" 1 3# 25 "/usr/include/stdlib.h" 3# 1 "/usr/include/features.h" 1 3# 291 "/usr/include/features.h" 3# 1 "/usr/include/sys/cdefs.h" 1 3# 292 "/usr/include/features.h" 2 3# 314 "/usr/include/features.h" 3# 1 "/usr/include/gnu/stubs.h" 1 3# 315 "/usr/include/features.h" 2 3# 26 "/usr/include/stdlib.h" 2 3# 3 "hello.c" 2void main(void){printf("hello world!\r\n");}2)编译阶段(Compiling)第⼆步进⾏的是编译阶段,在这个阶段中,Gcc⾸先要检查代码的规范性、是否有语法错误等,以确定代码的实际要做的⼯作,在检查⽆误后,Gcc把代码翻译成汇编语⾔。

汇编语言输出HelloWorld

汇编语言输出HelloWorld

汇编语言输出HelloWorld```汇编语言输出HelloWorld```在计算机编程领域,汇编语言被广泛用于编写底层代码,实现对硬件的直接控制。

汇编语言具有高效性和灵活性等特点,因此在一些对性能要求较高的场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汇编语言输出经典的HelloWorld字符串。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汇编语言的基本语法和指令集。

x86汇编语言是一种常用的汇编语言,广泛应用于PC平台。

在x86汇编语言中,程序员通过编写一系列指令来控制计算机的运行。

这些指令可以操作和传输数据,进行逻辑判断和循环等操作。

通常,我们使用汇编语言编写的程序需要经过两个步骤才能在计算机上运行:汇编和链接。

汇编是将汇编代码翻译成机器码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使用到一个叫做汇编器的工具。

不同的汇编器有不同的命令和语法,但是它们的基本原理都是相同的。

链接是将多个目标文件组合在一起,生成可执行文件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使用一个叫做链接器的工具。

链接器会根据目标文件中的符号和地址信息,将各个目标文件合并成一个完整的程序。

接下来,我们来编写一个用汇编语言输出HelloWorld的示例程序:```assemblysection .datahello db 'Hello, World!',10len equ $-hellosection .textglobal _start_start:; 输出HelloWorld字符串mov eax, 4mov ebx, 1mov ecx, hellomov edx, lenint 0x80; 退出程序mov eax, 1xor ebx, ebxint 0x80```上面的程序使用到了x86汇编语言的一些基本指令,以及Linux系统调用来实现输出字符串和退出程序的功能。

其中,`.data`部分定义了程序中使用的数据段。

在这里,我们定义了一个以`hello`为标识的字符串,内容为`Hello, World!`,并以换行符结束。

android hal文件编译规则

android hal文件编译规则

android hal文件编译规则
Android HAL (Hardware Abstraction Layer) 文件是 Android 系统中的一种接口定义文件,用于描述硬件设备与 Android 系统之间的交互方式。

为了在 Android 系统中使用这些硬件设备,需要进行相应的 HAL 文件编译。

在 Android 系统中,HAL 文件的编译规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编写 HAL 文件:首先需要编写相应的 HAL 文件,该文件描述了硬件设备的接口、属性、方法等信息。

编写完成后,需要将其放置在 Android 源代码的对应目录下。

2. 编译 HAL 文件:在 Android 源代码的编译过程中,会自动编译所有的HAL 文件。

编译后的 HAL 文件会被生成到 Android 系统的输出目录中,通常是 out/target/product/<device_name>/system/lib/hw/。

3. 将 HAL 文件安装到设备:在将 Android 系统镜像烧写到设备后,需要将编译好的 HAL 文件复制到设备的对应目录下。

具体路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但通常是在 /system/lib/hw/ 目录下。

4. 配置系统参数:在启动 Android 系统时,需要配置相应的系统参数,以加载相应的 HAL 模块。

具体的配置方式可以通过修改文件或者在启动参数中添加相应的参数来实现。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编译规则和步骤可能会因不同的 Android 版本和设备厂商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建议参考具体的 Android 版本和设备厂商提供的文档和指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译hello world设备驱动程序详细过程
1、安装与你的开发板相同的内核版本的虚拟机,我的板子内核是2.6.8.1,虚拟机是2.6.9,
一般是虚拟机的内核只能比板子内核新,不能旧
#uanme –a [1](在任何目录下,输入此命令,查看虚拟机的内核版本,我的内核版本是2.6.9) 2、在虚拟机上设置共享目录,我的共享目录在linux下的/mnt/hgfs/share [2]share是自己命名的,我的物理机上,即Windows下的目录是G:/share,
3、在Windows下,把开发板的的交叉开发工具链[3],内核源码包[4],复制到物理机的共享目录下[5] 即Windows下的目录是G:/share,
4、#cp /mnt/hgfs/share/cross-3.3.2.tar.bz2 /usr/local/arm [6] 在Linux下,把交叉工具链,复制到/usr/local/arm目录下
5、#cd /usr/local/arm
6、#tar jxvf cross-3.3.2.tar.bz2 [7] 并在当前目录/usr/local/arm下解压它cross-2.95.3.tar.bz2和gec2410-linux-2.6.8.tar.bz2也是用同样的命令去解压
7、#export PATH=/usr/local/arm/3.3.2/bin:$PATH [8] 安装交叉工具链,在需要使用交叉编译时,只要在终端输入如下命令
#export PATH=/usr/local/arm/版本/bin:$PATH
即可,在需要更改不同版本的工具链时,重新启动一个终端,然后再一次输入上面的命令即可,使用哪个版本的交叉工具链,视你要编译的内核版本决定,编译2.4版本的内核,则用2.95.3版本的交叉工具链,而2.6版本内核的,则要用3.3.2版本的交叉工具链。

8、#cp gec2410-linux-2.6.8.tar.bz2 /root [9]把内核拷贝到/root目录下,
9、#cd /root
10、#tar gec2410-linux-2.6.8.tar.bz2 [10] 在/root解压开发板的内核源码压缩包gec2410-linux-2.6.8.tar.bz2,得到gec2410-linux-2.6.8.1文件夹
11、#cd /root/ gec2410-linux-2.6.8.1
12、#cp gec2410.cfg .config [11] gec2410.cfg文件是广嵌开发板提供的默认内核配置文件,在这里首先把内核配置成默认配置,然后在此基础上用make menuconfig进一步配置,但在这里,不进行进一步的配置,对于内核配置,还需要看更多的知识,在这里先存疑。

13、#make [12]在内核源代码的根目录gec2410-linux-2.6.8.1下用make命令编译内核,注意,先安装交叉工具链,再编译内核,因为这里编译的hello.ko驱动模块最终是下载到开发板上运行的,而不是在虚拟机的Linux系统运行的,如果是为了在虚拟机的Linux系统运行的,则不用安装交叉编译工具链arm-linux-gcc,而直接用gcc,用命令#arm-linux-gcc –v 可以查看当前已经安装的交叉编译工具链的版本。

这里编译内核不是为了得到内核的映象文件zImage(虽然会得到内核的映象文件zImage),而是为了得到编译hello.o模块需要相关联,相依赖(depends on)的模块。

14、#cd /root
12、#mkdir hello [13]在/root目录下建立hello文件夹,
13、#cd hel
14 、#vi hello.c [12]编辑hello.c文件,内容是《Linux设备驱动程序》第三版22页的hello world程序。

15、#vi Makefile [13]在hello文件夹下编辑Makefile文件,
16、obj-m := module.o [14] 这是Makefile的内容,为obj-m := module.omodule.o视你编辑的.c文件而定,这里则要写成hello.o,写完后,保存退出。

17、cd /root/hello
18、make –C /root/ gec2410-linux-2.6.8.1/ M=$(pwd) modules [15]在设备驱动程序.c 文件所在的目录下用make命令,make Makefile文件,则在此文件夹下,生成.ko文件,此处为hello.ko文件。

当然Makefile文件有很多种写法,所以学好设备驱动,要更进一步学习。

19、cp hello.ko /work [16]/work为与板子的NFS共享文件夹。

把hello.ko复制到共享文件夹下,则可以在板子上安装了。

开启虚拟机的LINUX下,开启portmat ,nfs服务,打开minicom,切换到板子的终端,在板子的终端输入如下命令:
21、cd /tmp [17] /tmp是挂载了虚拟机Linux的nfs共享文件夹/work的文件夹
22、insmod hello.ko [18]
此时会打印一些“hello world”的消息到板子的终端上
23、rmmod hello [19]卸载设备驱动模块时,可以不带.k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