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农业资料
简介乌克兰的农业现状

简介乌克兰的农业现状
乌克兰是欧洲最大的农业生产国之一,占据了全欧洲农业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
乌克兰的农业资源丰富,包括肥沃的黑土地、优质的水资源以及良好的气候条件。
这些因素使乌克兰在农业方面表现卓越,成为了世界领先的农产品出口国之一。
乌克兰的主要农产品包括小麦、玉米、麦芽、大豆、糖、牛奶、鸡蛋、黄油、猪肉和牛肉等。
其中,小麦占据了乌克兰总农产品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而玉米和糖则占据了乌克兰总农产品出口的十分之一以上。
乌克兰的农业生产主要分布在南部和中部地区。
南部地区的黑海沿岸地带拥有肥沃的黑土地,是乌克兰农业的重要生产基地,主要生产小麦、玉米等农产品。
此外,乌克兰的稳定降水量和良好的气候条件也为该地区的农业生产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中部地区则主要生产猪肉、牛肉、牛奶等畜牧产品。
这些地区的农业产能稳步提高,为乌克兰的农产品出口提供了更多的支持。
乌克兰的农业生产方式和技术也在不断升级。
随着人们对食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视程度加大,乌克兰政府已经开始采取措施提升农业生产技术,推动农业现代化。
具体而言,政府已经开始推广高效节水农业技术,同时加大有机农业的推广力度。
此外,政府还开展了对农村地区基础建设的投资,提升了农业生产环境的整体水平。
乌克兰的农业现状虽然表现出了许多优异的方面,但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农业生产的规模仍然比较小,农民的收入也普遍较低,农产品供应链的瓶颈影响着许多农产品的出口和市场开拓。
此外,乌克兰政府对于农业发展的投资也仍然不足,需要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推动农业发展现代化。
乌克兰,不只是欧洲粮仓

乌克兰的国旗由两大色块组成,底部是鲜艳的黄色,顶部则为一片深蓝。
乌克兰农业部前任副部长Vladyslava Rutytska 曾对外解释乌克兰国旗的象征含义,“底部的黄色象征着大片的小麦田,顶部的蓝色则代表着蓝天。
”蓝天之下皆为麦田,“就连我们的国旗都在提醒人们,乌克兰是一个农业生产大国。
”不仅仅是小麦,乌克兰肥沃的土壤还盛产玉米、葵花籽和油菜籽。
这些农田上生长的作物,成熟后大多被运往欧洲和亚洲多国,或送上人们的餐桌,或运至畜牧农场喂养牲口。
因为对外出口小麦数量庞大,对于很多欧洲人来说,乌克兰有一个更响亮的名字,“breadbasket”,面包篮子。
当单一产地的巨量粮食与遍及世界的需求紧密勾连,粮食就不仅仅是盘中餐那么简单,它开始牵扯政治、外交、经济还有安全这些宏大却又具体的议题。
“我们非常幸运地拥有肥沃的土地和绝佳的气候,还有乌克兰,不只是欧洲粮仓作者 敖 瑾THE IMPRESSION OF DATONG 印象大同 8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来自河流、湖泊的充沛水源,我们还靠着两个海域,分别是黑海和亚速海。
”Rutytska用简短的一句话就总结了乌克兰在粮食生产上的“天赋异禀”。
黑土,是一种地表植被经过长期腐蚀形成腐殖质后演化而成的土壤,土质疏松,肥力高,是最肥沃的土壤。
黑土的有机质含量约为黄土的10倍,在同等条件下,能产出比普通土壤多得多的粮食。
黑土全世界分布有限,统计数据显示,地球陆地面积约1.49亿平方公里,而黑土地面积不超过500万平方公里,典型的黑土区更是少之又少。
但对于乌克兰人来说,黑土地并不是什么稀罕之物——乌克兰境内拥有全世界25%的黑土地,覆盖了国土三分之二的面积,且这里的黑土地有着最上乘的土壤质量。
肥沃的土壤是粮食生产的必要条件,事实上,乌克兰所在的东欧平原,面积辽阔,但被视为欧洲粮仓的则仅有乌克兰一国,这其中的关键变量就在于第聂伯河。
乌克兰简介

乌克兰简介乌克兰(乌克兰语:Україна)是位于东欧的国家,毗邻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和摩尔多瓦。
它是欧洲面积第二大的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化的地理景观。
乌克兰的首都是基辅,乌克兰语是该国的官方语言。
乌克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曾是基辅罗斯和波兰立陶宛联邦等强大国家的一部分。
它在过去几个世纪中曾受到多个国家和帝国的统治,包括蒙古帝国、立陶宛、波兰、奥斯曼帝国和俄罗斯帝国。
乌克兰于1991年从苏联独立,成为一个独立国家。
然而,在独立后的历程中,乌克兰经历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和社会挑战,包括经济转型、腐败问题、领土争端和民族关系等。
乌克兰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和多宗教的国家。
乌克兰人是乌克兰最大的民族群体,占总人口的大多数。
俄罗斯人、波兰人、罗马尼亚人、白俄罗斯人和其他少数民族也在乌克兰生活和居住。
乌克兰是一个农业大国,拥有广阔的农田和丰富的农产品资源。
它也在工业、能源和科技等领域具有一定实力。
乌克兰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出口国之一,同时也是欧洲最大的天然气供应国之一。
乌克兰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拥有许多历史遗迹、文化景点和自然风景区。
克里米亚、基辅、利沃夫、敖德萨和喀尔巴阡山脉等地都是乌克兰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
然而,乌克兰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争议。
其中最显著的是与俄罗斯的领土争端,包括克里米亚和顿巴斯地区的冲突。
2014年,乌克兰爆发了克里米亚危机,俄罗斯吞并了乌克兰的克里米亚半岛。
随后,在顿巴斯地区(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爆发了武装冲突,涉及乌克兰政府军、亲俄分离主义武装和俄罗斯军队。
这场冲突导致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人道主义危机,并对乌克兰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稳定产生了严重影响。
国际社会一直在努力促成乌克兰和平解决这一冲突,并通过多次会谈和协议寻求停火和冲突解决的途径。
乌克兰也面临一些内部挑战,包括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反腐败斗争和民主建设等。
乌克兰政府正在致力于加强国家治理、提高透明度和促进经济发展。
乌克兰农业发展条件评价

乌克兰农业发展条件评价
乌克兰素有“欧洲粮仓”之称,但地广人稀、农业生产较为粗放。
凭借先进的农业技术和丰富经验,中国投资已实现对乌克兰农业全产业链覆盖。
而且,通过打开中国市场,乌克兰优质农产品拓宽了销路。
近年来,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乌双方农产品贸易开放力度不断加大。
继乌克兰的玉米、大豆、大麦等相继获得中国市场的准入认证后,中乌双方日前签署了乌克兰牛肉输华议定书,中国市场对乌克兰牛肉正式开放。
在“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中乌农业领域合作充满机遇。
令泛达人感到振奋的,还有乌克兰营商环境的不断改善,乌政府重视吸引外国投资,通过修改法律简化投资审批,延长劳务许可期限,方便投资者在乌工作。
当得知记者来泛达采访,科留科夫卡地区行政长官米罗什尼琴科主动约见记者。
米罗什尼琴科对泛达近年来在解决当地就业和增加当地税收方面所做的贡献给予充分肯定,并表达了全面加强与中国合作的强烈愿望。
乌克兰农业概况

基本情况乌克兰现有人口5012.5万,人口增长率为-0.64%。
政府主管农业的部门有农业部、农工联合企业部和国家财产基金。
从1991年宣布独立以来,乌克兰的经济一直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阶段。
国内生产总值逐年下降,1994年的下降率达23%,但是从1999年开始有所上升。
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从1990年的26%下降至1998年的约13%。
农业雇用的劳动力占全国的24%。
主要的农产品有小麦、大麦、甜菜等。
在1994至1998年间,小麦的年均产量为1540万吨,比前5年中的年均产量减少36%;小麦的年均进口量为34.3万吨,而前5年中的年均进口量为93.9万吨;小麦的年均出口量为108.5万吨,而前5年中的年均出口量为116.5万吨;小麦的年均消耗总量为1600万吨,而前5年中的年均消耗总量为2340万吨。
同期内,大麦的年均产量为860万吨,比前5年中的年均产量减少15%;大麦的年均消耗总量为840万吨,而前5年中的年均消耗总量为990万吨。
2000年,小麦的产量为1270万吨,粗粮的产量为1116.6万吨,玉米的产量为223万吨,稻谷的产量为7.5万吨。
农业发展的特点1、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乌克兰地处东欧大平原,地势平坦,农业用地约4256万hm2,占国土面积的70%左右,并且分布在平均海拔为175m的平原上。
全世界23%的黑土地分布在乌克兰境内,土壤肥沃,生产条件极其优越。
据世界银行1998年的资料,乌克兰的耕地为3340.3万hm2,利用率占99.5%;草场面积为216万hm2,利用率占93.7%;牧场为476.2万hm2,利用率占93.2%。
总之,乌克兰在发展农牧渔业方面具有独特的条件和优势。
2、原苏联的“面包篮子”乌克兰在很长一段时期,人均粮食产量达到1t左右,粮食产量在世界排名前10位,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出口国之一。
因此,它是前苏联的“粮仓”“面包篮子”,是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粮食及其他农业产品的主要供应者。
乌克兰农业经济

三、乌克兰农业发展
1、原因
A、地处北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日照时间长, 昼夜温差大,利于粮食作物高产稳产;广阔的东 欧平原利于种植业发展。
B、土壤肥沃,耕地面积广。全国黑土面积居世 界首位,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
2、优势
A 、耕地面积大,乌克兰地处东欧大平原,地势平坦, 农业用地约4256万平方米,占国土面积的 70%左右, 并且分布在平均海拔为175m的平原上。 B 、全世界 23 %的黑土地分布在乌克兰境内,土壤肥 沃,生产条件极其优越。据世界银行资料统计,乌 克兰的耕地为3340.3万平方米,利用率占99.5%; C 、乌克兰的内河、海运便利。拥有 2000 多公里的海 岸线 ,第聂伯河等成为在区内运送大宗物资的通道。 总之,乌克兰在发展农业方面具有独特的条件和优 势。
3、主要农产品
主要的农产品有小麦、大麦、玉米、甜菜等,这些 农作物的生产几乎遍及乌克兰所有地区和气候带, 覆盖50多万公顷的土地储备。
2012年乌克兰小麦产量预计为1420万吨 ,但由于 乌克兰南部地区今年天气干旱,伤害了玉米作物, 因此今年其玉米产量大约为2400万吨。
蓝色2012 年 紫色 2010 年 绿色 2008 年 黄色 2006 年
四、乌克兰农业发展的经济效益 1、出口
2012年乌克兰农产品出口量与去年同期 相比增加了35%,主要出口俄罗斯。 乌克兰农业政策和食品部近日发布数据 显示,截至2012年6月5日,该国本营销 年度内已出口粮食约2030万吨,同比增 长近1倍。统计显示,今年5月份,乌克 兰共出口粮食约184万吨。其中,玉米 133万吨、小麦42万吨、大麦9.56万吨。
乌克兰
二、地理位置与气候
乌克兰位于欧洲东 部,黑海、亚速 海北岸。北邻白 俄罗斯,东北接 俄罗斯,西连波 兰、斯洛伐克,
乌克兰农业概况2002

乌克兰农业概况2002乌克兰农业概况一、乌克兰概况乌克兰位于欧洲东部,东部与俄罗斯为邻,北与白俄罗斯接壤,西与波兰、捷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交界,南部濒临黑海和亚速海。
从国土面积看,乌克兰是仅次于俄罗斯的欧洲第二大国,面积60.37万平方公里,几乎等于我国山东省的4倍,大于法国、西班牙等欧盟国家。
乌克兰有广阔而又平坦的大平原,水利资源充足,农地草场灌溉便利。
乌克兰除了拥有世界著名的黑海和亚速海海域外,境内还有无数条纵横交错的大小河流。
其中流径在100公里以上的河流就有100多条。
其中最著名的是第聂伯河,为欧洲第三大河,从北向南贯通全境流入黑海,全长约1204公里;第聂伯河所经之处又形成许多河湾,其中第聂斯特罗夫斯基河湾最大,被当地人称之为"海",它的水域面积约有360多平方公里。
此外还有北顿涅茨河、德涅斯特河、南布格河等。
第聂伯河在乌克兰境内形成了一系列大水库。
众多的河流构成了乌克兰南北贯通、东西交流的水利资源网络。
乌克兰森林密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拥有的森林和草原面积也相当可观。
森林面积约有840-860多万公顷,覆盖率为15%以上。
由于地势平坦,易受大西洋暖温气流的影响,乌克兰以温和的大陆性气候为主,克里木半岛南部呈亚热带气候。
境内1月的平均气温从北至南由零下7-8摄氏度逐步上升到4摄氏度;7月份的平均气温北部为18-19度,南部可达到24度。
东南部的年降水量为350毫米左右,喀尔巴阡山地区为1300-1700毫米。
1998年乌克兰的人口为5048万,而1991年曾经有5194.4万。
其中,城市人口约占68%,农村人口约占32%。
近10年来,乌克兰人口减少有几个原因,如由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的影响、国家经济转轨、人才外流等等。
据世界银行1997年的资料,乌克兰有30-36%的人口居住在农村或小城市。
乌克兰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主体民族为乌克兰族,占全部人口的70%以上;俄罗斯族占总人口的20%以上,此外还有白俄罗斯人、犹太人、波兰人、保加利亚人、匈牙利人、希腊人等约100个民族。
乌克兰的知识点总结大全

乌克兰的知识点总结大全乌克兰(Ukraine)位于欧洲东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国家。
本文将从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对乌克兰进行全面的知识点总结。
一、历史1. 早期历史:乌克兰曾是古代斯拉夫部落的根据地,后来成为基辅罗斯的核心地区。
在中世纪,基辅罗斯是斯拉夫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建立了众多城市和教堂,成为东欧的文明中心。
2. 蒙古入侵:1237年,蒙古帝国入侵基辅罗斯,摧毁了许多城市,使该地区长期处于分裂和混乱状态。
3. 波兰立陶宛联邦时期:14世纪后期至18世纪初,乌克兰地区属于波兰立陶宛联邦的一部分,受到波兰贵族的压迫和剥削。
4. 俄罗斯帝国统治: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乌克兰地区被俄罗斯帝国统治,成为沙皇统治下的一部分。
5. 乌克兰独立: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乌克兰宣布独立,建立了乌克兰人民共和国。
然而在1919年,苏联红军占领了乌克兰,将其纳入苏联的统治之下。
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时,乌克兰才重新获得了独立。
6. 当代乌克兰:1991年8月24日,乌克兰宣布独立。
此后,乌克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欧洲国家。
二、地理1. 地理位置:乌克兰位于欧洲东部,东邻俄罗斯、北邻白俄罗斯、西邻波兰、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南邻摩尔多瓦和黑海。
2. 地形和气候:乌克兰境内地貌复杂,有山脉、丘陵、平原等地形。
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年降水量适中,夏季温暖,冬季寒冷。
3. 主要城市和人口:乌克兰首都为基辅,其他重要城市包括哈尔科夫、敖德萨、利沃夫等。
乌克兰人口约4300万,为欧洲第二大国家。
4. 自然资源:乌克兰拥有丰富的煤炭、天然气、铁矿石、硫磺、钛、锰、钼、铜、硅石、石灰石、花岗岩、灰岩、盐等矿产资源。
5. 环境问题:乌克兰面临着许多环境问题,包括土地退化、水资源短缺、空气污染、核废料处理等问题。
三、政治1. 政治体制:乌克兰为议会制共和国,国家元首为总统,行政首脑为总理,议会设有一院制,称为最高拉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乌克兰农业概况一、乌克兰基本情况乌克兰位于欧洲东部,是欧洲除俄罗斯外面积最大的国家。
原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之一,是仅次于俄罗斯的第二大加盟共和国。
和俄罗斯联邦、哈萨克斯坦并成为后苏联空间核心三国。
1991年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独立。
东连俄罗斯、南接黑海,北与白俄罗斯毗邻、西与波兰、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和摩尔多瓦诸国相连。
乌克兰地理位置重要,是欧洲联盟与独联体特别是与俄罗斯地缘政治的交叉点。
乌克兰目前作为世界上重要的市场之一,并是世界上第三大粮食出口国。
乌克兰是一个新兴的自由市场经济体,乌克兰是工农业较为发达的国家,重工业在工业中占据主要地位。
1992年1月4日,中国与乌克兰建交。
自建交以来,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友好互利合作关系发展迅速,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不断加深。
乌重视对华关系,支持中国在许多问题上的原则立场。
各派政治力量均积极主张加强同中国的友好合作。
中国尊重乌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是最早承认乌独立的国家之一,并在五个核大国中率先向乌提供了安全保证。
乌克兰东西长1316公里,南北长893公里,国土面积60.37万平方公里。
人口4555万,其中城市人口3230万,农村人口1565万。
大部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克里米亚半岛南部为亚热带气候。
1月平均气温-7.4℃,7月平均气温19.6℃。
境内有大小河流2.3万条,湖泊2万多个,其中3000条河流长度超过10公里,116条超过100公里。
二、乌克兰农业概况2.1农业资源农业资源非常丰富,乌黑土面积居世界首位,占世界黑土带总面积的40%,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
森林资源较为丰富,森林覆盖率达14%,跨越三个植被带:森林沼泽带、森林草原带和草原带。
乌克兰有自然保护区和天然国家公园23个(面积为77.19万公顷),其中自然保护区14个,地球生物层保护区3个,天然国家公园6个。
主要树种有:松树、柞树、云杉、冷杉、椴树、槭树、白桦树等。
乌克兰约有3万种低级和高级植物,植物资源丰富。
其中,藻类植物约4000种;菌类和粘菌类植物15000种以上;苔藓类植物1000多种,导管植物4523种。
乌克兰的动物资源也极其丰富,包括邻海(黑海、亚速海)领海水域在内,大约有44800种动物。
乌克兰自身具有很大的农业潜力:在农村人口中,拥有劳动能力的居民为800万之多,其中400万从事农业生产。
农业用地为4200万公顷,其中耕地3300万公顷。
另外,还有260万公顷灌溉地和320万公顷排干地。
乌克兰农民经营耕作业和畜牧业的技术水平很高。
在过去的几年里,乌克兰新出现了大约14000 个新农场,与原有的 37000 个农业企业一起,完成了乌克兰大约 70% 的农业产品。
乌克兰有" 欧洲粮仓" 之称,以乌克兰农科院为代表的农业科技具有重大的潜力,在优良冬小麦育种、玉米、甜菜育种,优良牧草,高产高质的欧洲大甜樱桃的育种方面有独到之处。
2.2中乌贸易据乌克兰国家统计委员会统计,2012年中乌贸易额为97.829亿美元,同比增长14.6%;其中乌对我出口18.581亿美元,同比减少17.6%;我向乌出口79.248亿美元,同比增长26.1%;乌对华贸易逆差60.667亿美元,同比增长20.39%。
从贸易角度看,中国是粮食、食用油、奶制品、木材的净进口国。
乌克兰是小麦、向日葵油、奶制品、亚麻、甜菜糖和木材的传统出口国。
乌克兰是花生、棉花、大米、茶叶、调料、食品添加剂、水果、蔬菜和海产品的净进口国。
乌克兰还是生皮、速冻肉的出口大国。
在过去的五年中,乌克兰玉米产量已增加了三倍以上,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玉米出口国。
2012年,中国对乌克兰出口商品主要包括:①电机、电气、音像设备及其零附件;②核反应堆、锅炉、机械器具及零件;③针织或钩编的服装及衣着附件;④鞋靴、护腿和类似品及其零件;⑤塑料及其制品;⑥车辆及其零附件,但铁道车辆除外;⑦非针织或非钩编的服装及衣着附件;⑧钢铁制品;⑨家具;寝具等;灯具;活动房;⑩杂项化学产品。
2012年,中国从乌克兰进口商品主要类别包括①矿砂、矿渣及矿灰;②动植物油脂及其分解产品;③矿物燃料、矿物油及其产品;沥青等;④钢铁;⑤有机化学品;精制食用油脂;⑥木及木制品;木炭;⑦铜及其制品;⑧电机、电气设备及其零件;⑨核反应堆、锅炉、机器机械;⑩无机化学品;贵金属、稀土金属。
2.3农业出口乌克兰农业政策与粮食部预测,2013年乌克兰蔬菜产量将达到940万吨,超过国内市场需求28.8%。
据分析机构APK Inform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13/14年度乌克兰小麦出口量可能达到920万吨,比上年增长37%。
据乌农业部最新预测,今年乌粮食总产量将达到5710万吨,将超过历史收成最高的2011年(5670万吨),其中包括2100万吨小麦,而乌克兰国内需求仅为2840万吨。
农业部预计2013/2014农业年份(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乌粮食出口将达到2800万吨,其中小麦出口890万吨,大麦—250万吨,玉米—1600万吨。
2.4乌克兰农业巨头乌克兰农牧集团ULF(UkrLandFarming Public Ltd.)ULF在整合了莱丝公司、达克尔农业集团和先锋公司的资产后,形成了欧亚地区最大的蛋白市场供应商之一。
集团拥有超过50万公顷的可耕地,是乌克兰拥有最多的可耕地的公司,因为拥有庞大的畜牧(6.8万头奶牛)和养鸡场、育种基地、完善的农机化肥和种子经销网络以及食糖生产加工能力,丰富完善的产业链让该集团农作物生产效率上行潜力巨大,保证了公司稳定的现金流,使得该集团在世界农产品领域也占据领军地位。
据了解,先锋公司是乌克兰最大的壳蛋和蛋制品生产商,也是ULF集团在伦敦市场上市的公司,该公司拥有19个蛋鸡饲养场、3个种鸡场、9个低龄蛋鸡场和6个饲养场,2510万只蛋鸡在2011年生产了60亿枚壳蛋和1.21万吨干蛋制品,占乌克兰鸡蛋产量的53%。
三、中乌农业合作2011.08.18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会见了来访的乌克兰农业政策与粮食部部长普利夏日纽克,召开中乌合作委员会农业合作分委会第一次会议。
制定两国农业合作中长期规划;大力推进种质资源交换、动植物疫病防控、肉类产品加工、作物种植、农业机械等领域的农业科技合作;为投资者和企业提供快捷便利的服务和优惠政策支持,促进农产品贸易健康发展,扩大农业投资。
2012.04.18乌克兰农牧集团与国机集团旗下中工国际签署金额达41.29亿美元的《合作框架协议》。
双方将共同实施新能源发电项目、粮食港口建设项目、禽畜饲养场项目(猪肉、牛肉和鸡肉生产),以及建立拖拉机组装厂及农机设备销售和租赁等项目,并由中工国际作为总承包商,协助乌克兰农牧集团通过中国进出口银行贷款融资。
2012年5月25日,中乌合作委员会农业合作分委会第二次会议在基辅召开,中国成套与中国进出口银行、乌财政部及乌粮集团共同签署了《中乌农业领域合作框架协议》。
2012.06中国人民银行和乌克兰央行:签署150亿元人民币的三年期货币互换协议,旨在加强双边金融合作,促进贸易和投资,维护地区金融稳定。
2012.07.03中国进出口银行融资:计划向乌克兰提供最多30亿美元贷款,为农业项目融资。
2012.10.15中国成套工程有限公司与乌克兰国家食品粮食集团签署《农业领域合作通用合同》,总金额为242亿美元至280.5亿美元。
主要内容分为乌克兰谷物贸易和中国产品贸易两部分:乌克兰谷物贸易合同额约227亿美元至265.5亿美元,乌方连续供应谷物15年,总数量约8000万吨;中国产品贸易合同金额15亿美元,为乌方从中方购买中国制造的商品、服务和其他货物,年度合同交易金额不少于3亿美元,分5年执行。
作为项目前提条件,乌方希望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30亿美元的贷款,其中15亿美元由中国进出口银行一次性支付给乌方,作为土地租赁以及自乌克兰收购粮食的用途;另外15亿美元用于上述合同中乌方自中方购买商品、服务及中方前往乌克兰进行EPC总承包建设。
2012.11.18乌克兰农业政策和食品部与中国质检总局在北京签署关于乌克兰向中国出口玉米的相关协议。
2012.12.06乌克兰农业巨头乌克兰农牧集团ULF(UkrLandFarming Public Ltd.)与中粮、江苏荣盛签署合作备忘录。
于近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对外投资合作洽谈会上,分别与中粮集团有限公司和江苏熔盛重工有限公司签署了关于玉米供应和购买粮食运输船的合作备忘录。
2012.12.28中国海外经济合作总公司、中国乌克兰国际工程协作协会有限公司等单位与乌克兰农业政策与粮食部在香港签署了关于“中国-乌克兰农业产业一体化发展项目”、合作设立“中乌国际工程建设基金”(首期为6亿美元,乌方承诺投入3000万美元)及提供600万吨/年粮食进口合作备忘录;中国海外经济合作总公司还与乌克兰农业部代表与中国农资集团、中国化工集团、中国电力建设集团、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中国贸促会、香港敦沛金融集团、香港东英金融集团、美国格林投资、东方农业集团等企业签署了共同投资开发乌克兰农业领域合作项目的合作备忘录。
备忘录由甲方:KSG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LIMITED,乙方:中国新建集团公司,丙方:中国海外经济合作总公司,丁方:中国乌克兰国际工程协作协会有限公司四方联合签署。
备忘录确定,合作各方近期工作目标是提供不少于10万公顷的在耕种的优质土地及种猪等养殖的基本条件,中远期合作目标为300万公顷土地开发,包括相应的现代种植业,现代畜牧业,现代育种业,现代农产品加工及物流,现代农业支撑保障系统等,合作期限50周年,自2013年6月1日起至2063年6月1日。
按照备忘录中确定的分工,“中国-乌克兰农业产业化一体化发展项目”由甲方(乌方农业集团即业主)提供在耕土地,由乙方(兵团)以总承包方式,负责以上项目工程(含育种、土壤改良、种植、养殖、水利灌溉、农业机械、农业物流、专用港口码头、农产品深加工等)的“交钥匙工程”及运营管理(EPC+O+M),生产出的农产品交由甲方以优惠价格出售给中国政府指定的中粮总公司和中储粮总公司,成为我国“粮(食)安(全)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丙方为甲方出口至中国的粮食及相关农业产品申请相关的政府许可并提供包括以BOT、EPC等方式从中国相关银行为甲方获得投资、融资的服务;丁方为促进中国和乌克兰企业合作而建立的机构,将为甲方以上项目的投融资、业务重组、私募及在香港联合证券交易所上市融资提供服务。
2013一季度,外国投资者越来越多的投资乌克兰农业。
今年1至3月,乌克兰农业资本投资达到25亿格里夫纳,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0%。
传统的食品业、生物能以及种植业对于投资者最具吸引力,农业的主要投资者来自欧洲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