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连环画史.ppt
红军长征漫画图片

红军长征漫画图片篇一:红军连环画收藏红军长征连环画文献资料,纪念红军长征80年张祖仁应社区和学校的邀请,办连环画收藏展,在他收藏的三万册连环画中,他整理了将近50多册有关红军长征题材的小人书,这些连环画是张祖仁三十多年收藏的心血和成果,它伴随我的少年、青年、中年,有时我他百看不厌,尤其是有关解放军战斗的连环画,如《八一风暴》、《保卫延安》、《智歼残匪》、《红军长征》、《抗日英雄杨靖宇》、《地雷战》、《地道战》等等,为了办展,的联系了全国各地连友,也交换了60多册军事题材连环画,现在连环画尽管升值了几百倍,从几分钱到三四百元钱,但他都舍不得卖掉,连环画跟我有不解之缘。
他在十岁时就与连环画(小人书)结下了不解之缘,1950年至1985年是中国连环画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当时的连环画已经走出单纯的少儿读物的范围,成为普通市民的读物,连环画的艺术表现形式也变得丰富多彩,线描、素描、水墨、木刻、漫画、电影、国画、彩色等绘画技法在连环画中出现,由于连环画成为全民的读物,它所涉及的题材也包罗万象,古典文学名著题材,神话传说题材,中国历史题材,革命战争题材,外国题材等等,连环画可以说是少儿的百科全书,在影视文化当前发展的今天,加上中小学校应试教育,今天连环画市场空间已经被挤占了几乎只占图书出版的一小部分,大家记得40—60岁左右的人,曾经都受过连环画的熏陶,这些人群有怀旧心理,特别钟情于连环画收藏,张祖仁恰恰是50年代初出生的人,经历了“文革”动乱岁月,饱受了“文革”动乱的摧残和压抑,因此对连环画的收藏特别喜爱,他收藏了“文革”连环画8个样版戏,如《红灯记》、《白毛女》、《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红色娘子军》、《海港》、《龙江颂》、《杜鹃山》这些连环画有很多版本,彩绘本最昂贵,绘画本最珍稀,如今都成为他心爱的收藏品,1977年至1985年,是中国连环画出版最繁荣的时期,一大批优秀连环画再次占领了城乡文化市场,城乡大批连环画出租书摊也得以增多,这期间张祖仁阅览了许多优秀作品,如《人到中年》、《西安事变》、《红楼梦》、《三家巷》、《芙蓉镇》、《淮海大战》、《八仙过海》等成为许多连环画爱好者必读的小人书,张祖仁喜欢收藏现代题材、战争题材、电影题材、体育题材的连环画,至今已收到连环画三万多册,如战争题材的《鸡毛信》、《渡江侦察记》、《铁道游击队》、《战上海》、《董存瑞》、《白毛女》、《红日》等,电影题材的《喜盈门》、《庐山峦》、《人证》、《甜蜜的事业》、《女兰5号》、《冷酷的心》、《佐罗》《巴黎圣母院》、《生死恋》、《红楼梦》、《家》等,这些连环画近年来受到收藏者的重视,价格不断上涨。
《连环画》PPT课件

线上推广
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线上连环 画阅读、分享、交流等活动,扩
大连环画教育的影响力。
THANKS
感谢观看
传承了中国传统绘画 的精髓,具有独特的 民族风格和审美价值。
注重人物动态和表情 的刻画,以简洁明快 的线条勾勒出生动场 景。
现代彩绘风格及其创新之处
运用丰富的色彩和光影效果,营 造出更加立体、逼真的画面感。
注重画面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 染力,追求更加生动、形象的表
现效果。
借鉴了现代绘画、插画等艺术形 式的表现手法,为连环画注入了
未来连环画产业发展趋势预测
01
多元化发展
未来,连环画产业将朝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除了传统的纸质书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外,电子书籍、网络漫画、动画等多种形式将共同构成连环画产业的重
要组成部分。
02
国际化趋势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连环画产业的国际化趋势也将更加明显。国内
连环画作品将逐渐走向世界,与国际连环画市场实现更加紧密的交流和
新的活力。
不同地域文化背景下的连环画风格差异
中国连环画
受中国传统文化和民间艺 术影响,注重故事性和情 节性,线条流畅、色彩鲜 艳。
日本连环画
以细腻、写实的画风著称, 注重人物心理和情感的表 现,具有独特的日式审美 风格。
欧美连环画
风格多样,既有夸张、幽 默的卡通风格,也有严谨、 写实的绘画风格,注重个 性和创意的表现。
合作。
03
高质量发展
在多元化和国际化的背景下,连环画产业将更加注重高质量发展。优秀
的连环画作品和作者将获得更多关注和支持,产业整体水平和竞争力也
将不断提升。
连环画 西游记版本

为了庆祝“六·一儿童节”,本周只围绕一个主题——谈谈《西游记》连环画的几个版本。
(这是我连续几晚精心搜罗的结果,与大家分享)(一)为孩子选书难孩子带给我们的一大乐趣是——让我们重温童年。
小时候玩过没玩过的游戏、读过没读过的书,可以和孩子一起再玩一次、读一次。
不过给孩子们选择书籍一定要谨慎。
现在图书市场良莠不齐,尤其是儿童读物,泛滥成灾。
因为除了教辅之外,儿童图书利润最高,很多民营出版商都集中在这里,质量水平也就有了天壤之别。
孩子的大脑是一张白纸,画上什么,就是什么,因此要给他们选择最优秀、最经典的读本。
但是,凡是经典的书籍版本也最多,就拿《安徒生童话》来说,现有不下上百个版本,各种美绘版、注音版、改编版、删节版、无删节版,应接不暇,到底哪个版本才好?还好,网上的评论也有很多,一般都会选择好评最多的那个版本。
不过,也有不好选的时候。
前段时间,我对连环画版的《西游记》十分纠结。
《西游记》是孩子们的必读书,纯文字版的无话可说。
但我这孩子三岁半,还不认字,我想给他看一个连环画版的,也就是小人书。
我自小对小人书十分钟爱,不知看过多少本。
后来我对国画、线描画、工笔画,甚至版画、年画等民间艺术形式总是一往情深,这都是小人书熏陶的结果。
记得上小学时,手里有一本“小学生唐诗选”,也是64开本,每首诗都配着一幅线描画,每次背诗时,我都对着那幅画出神,那种神往的感觉至今记忆犹新。
因此,我想选一本经典的《西游记》小人书,让孩子看书的同时,知道什么是中国传统艺术。
但上网一查,有点犯晕。
各个版本让人眼花缭乱,究竟哪一版才是最好的,哪一版才是真正的老版连环画?经过一番苦寻,我终于弄清了点眉目。
(二)“老版小人书”与“跑马书”我国的连环画创作起源于上世纪20年代的上海,其最高艺术成就也一直在上海,更确切的说是在建国以后的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除了小人书,我们小时候看的那些优秀国产动画片,如《大闹天宫》《哪吒闹海》也都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
看连环画·奇人、奇书、奇故事一——“黑白画”的开创者杨逸麟

看连环画·奇人、奇书、奇故事一——“黑白画”的开创者杨逸麟20世纪50—60年代,是新中国连环画创作和出版的第一个高峰期。
连环画家在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绘画并将之推向高峰的同时,一些画家纷纷尝试着改变连环画的创作手法,杨逸麟就是创新画家中的突出代表。
杨逸麟(1931年1月~)出生于天津,祖籍河北迁安。
1952年至1955年杨逸麟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1951年他的处女作《高射炮手抓俘虏》在《大家看》周刊上发表,自此开始了其连环画创作之路。
杨逸麟最初的连环画也严格遵循传统,但画家总是力求突破与挑战。
1954年杨逸麟用铅笔素描画创作了《梁山伯与祝英台》,这是杨逸麟连环画创作的一次大胆尝试,并取得了很大成功,这部作品被誉为铅笔画最好的作品之一(另一部为本刊上期介绍的顾炳鑫的《渡江侦察记》),1956年由上海新艺术出版社出版,自此杨逸麟在连环画界崭露头角,成为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
1959年,新中国迎来建国十周年大庆。
北京女作家杨沫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发表后,反响热烈,好评如潮。
人民美术出版社将之列入连环画重点选题,而这部全套4册的长篇连环画的绘画,就交给了青年画家杨逸麟。
此时的杨逸麟,在经过几年的创作积累之后,已出版连环画19部,发表短篇20余套以及大量插图。
创作之余他从外国电影和画报及各类资料(特别是苏联《星火》杂志的插图)中得到启示,开创了用毛笔绘画“黑白画”的先河。
1959年夏,杨逸麟先是完成了《青春之歌》第1册的创作,对于“黑白画”已积累了一定经验。
此时,他又接到了一项新的创作任务——即后来成为连环画经典作品的《一颗铜纽扣》。
苏联《星火》杂志在1958年第20-36期(周刊)连载了苏联作家列夫·奥瓦洛夫的惊险反特长篇小说《一颗铜纽扣》,中国《新观察》杂志(半月刊)则在1958年第14期一1959年第3期连载了竺光的译作。
《一颗铜纽扣》发表后,被天津美术出版社的领导和编辑看中,决定组织精兵强将,着手编绘这部作品的连环画。
(精品课件)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9《图文并茂》 (共25张PPT)

④ 画面布局 根据故事情节,我们可以选择不同视角的绘画方法进行构图。可以是室外、
室内和为突出主角的无背景的方法。还要按照整体与文字的安排,进行书写文字 的制作,注意字迹工整、简练。
根据这个旅行故事,作者把绘画和添加文字的地方区分开来,能够看到主角 带领着我们乘坐他的宇宙飞船,来到了不同的行星之上。还看到了许多宇宙中的 奇观。根据这些图片上的内容,老师设计了如图的故事情节,使故事看起来,图 文并茂更加生动有趣了。
同学们了解中国著名漫画家张乐平先生的《三毛流浪记》吗?
张乐评笔下的三毛是个贫穷、正直的孩子,他倔强的性格深入人心,在普 通民众中引起了很大的共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张乐平还以三毛在 新社会生活为题材,创作了新作品。
在邻国日本,连环画公司还根据读者不同的需要,推出五花八门的连环画,其 中有“老人连环画”(画幅和文字较大,以便视力逐渐变弱的老人阅读),“育儿 连环画”(专向少妇介绍育儿常识),“烹饪连环画”(专门介绍烹饪术),以及 适合地铁中阅读的连环画。
在南亚的一些国家,连环画又被作为宣传宪法的工具,原因是那里的农村还 存在着大量文盲,而连环画人人都能看懂。
(3)分析绘制步骤 接下来我们一起给学生的这部绘画作品添加一下文字吧。那么该如何添加呢?
让我们一同分析研究一下绘制步骤:
① 选材设计
首先我们要选择素材,可以选择有意义的、让自己感受最深的事情、寓 言或讽刺漫画等,今天我们的选材是给学生的这部绘画作品添加文字,根据 前后故事内容,我们知道,这是关于宇宙旅行的内容。
② 学生们的作品。 你能为这幅作品想一个题目么?你能说说这幅作品要表达什么思想感情?
《狐狸与葡萄》这幅作品出自《伊索寓言》,它是通过简短的小寓言故事来体现日常生 活中那些不为我们察觉的真理。这些小故事言简意赅,平易近人,文字凝练,故事生动,想 象丰富,饱含哲理,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作家、诗人、哲学家、平常百姓都从中得到 过启发和乐趣。这位同学运用的是电脑绘制的方法并且加入了英文翻译。
中国连环画发展历史

中国连环画发展历史
中国连环画的发展历史
小人国商城
中国连环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到清末和中华民国初年,随着石版印刷技术的发展,连环画开始作为通俗读物出现
XX年第一本石印连环画《三国志》由上海文艺书局出版20世纪XX年代以后在文化启蒙运动和出版业的发展中,连环画逐渐广泛流行北京称连环画为小人书,上海称图画书XX年上海世界书局出版《西游记》时,定名为连环图画
XX年代,连环画受到鲁迅、瞿秋白、茅盾等人的重视鲁迅在《“连环图画”辩护》一文中指出,不要视连环画为不足以登“大雅之堂”的“下等物事”他还在《论“第三种人”》中认为连环画可以产生L达?芬奇、米开朗琪罗那样伟大的画家茅盾在《连环图画小说》等文中,对连环画的改革提出了重要意见,认为当时遍布上海街头的连环画书摊,无形中成为上海民众最欢迎的活动图书馆,并且也是最厉害、最普遍的民众教育的工具!
当时连环画主要根据旧小说、戏曲和电影编绘而成,内容大都宣扬神怪武侠、诲淫诲盗和封建迷信出版者主要为了营利,编绘者大多为了养家糊口,作品多粗制滥造,印制低劣但也有一部分连环画家的创作态度较为严肃,如XX年代上海朱润斋绘的《三国志演义》,注意描绘的真实性,使连环画开始摆脱了戏剧舞台式的画法还有些连环画揭露帝国主义侵略罪行和旧社会黑暗势力,或是歌颂历史上的爱国英雄人物XX年代上海赵宏本的连环画即其一例张乐平的《三毛流浪记》、叶浅予的《王先生》和《小陈留京外史》,也都以揭露、批判和幽默性受到广泛欢迎在解放区,油印、石印和铅印的画册、画报广泛流传,连环画发挥的宣传教育作用尤其突出古元、力群等用木刻连环画表现人民的斗争事迹莫朴、吕蒙、亚君合作的木刻连环画《铁佛寺》(共幅)彦涵的《狼牙山五壮士》等,至今仍不失为艺术质量较高的作品。
连环画四大名旦

连环画四大名旦:赵宏本名家简介:赵宏本(1915.6—2000.5)。
别名赵卿、张弓,江苏阜宁人。
擅连环画。
生前曾任上海美术家协会艺委会顾问、上海长乐画苑副主席,四大名旦之首。
代表作品:《小快船》、《海国英雄》、《水浒传》、《上海即景》、《天堂与地狱》、《七侠五义》《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桃花扇》、《白蛇传》、《小刀会》、《商鞅变法》。
艺术特点:另见专文:作品光彩照人言谈平易近人鹿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先是揣摩《芥子园画谱》、《清代一百名人画像》等书以自学,16岁起便从事连环画的创作。
早在四十年代,即其震慑人心的技艺大量创作了为布衣百姓所喜闻乐见的画作,如《阿Q正传》、《雷雨》、《上海即景》、《天堂与地狱》,成为当时连坛“四大名旦”之首。
解放后与钱笑呆先生合作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更是风靡神州,以至男女老幼无人不晓。
而后年事渐高,眼力虽已疲,心意殊未倦,遂转入国画创作。
因得力于连环画创作的厚底,加上汲取了陈老莲、任伯年等名家之长,在国画艺坛上也独树一帜。
巨作《瑶池赴会》、《八仙过海》,以形神兼备、气势浩大见胜;长卷《水浒一百零八将》,造型逼真、栩栩如生;更有《百猴图》,被誉为“百态纷陈,几欲破纸而出”。
这就是我所喜爱的连环画家赵宏本先生走的一条画坛艺迹。
由画及人,自然想起几年前初次见到赵老的情形。
那是九○年底,得幸于地利之便我曾三次前去观摩在上海美术馆隆重举办的《赵宏本从艺六十周年画展》,其时,赵老75岁高龄,依然志清神飞,为人极为谦和,说起连环画就如数家珍,谈起连环画的兴衰,则感慨万千。
画师逐一为我珍藏的《海外奇谈》、《快活林》、《白蛇传》等书签名,随即递上一套画展纪念品,并赠《赵宏本连环画生涯50年》一书留念。
当时,我冒昧地提出为何画展中多是国画而鲜见连环画的疑问时,赵老不无遗憾地说,他何尝不想在画展中多多展出连环画作品,可惜的是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早把那些血汗的结晶吹洒得无影无踪。
连环画课件

色彩搭配
指导学生运用色彩搭配来表现故事情节和角色特点,营造出相应的氛围。
作品展示与评价
作品展示
01
将学生的连环画作品进行展示,让其他同学和老师进
行评价。
评价方式
02 可以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和老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从作品的主题、创意、绘画技巧等方面进行评价。
通过观察连环画中的每一幅画面,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
串联情节
将不同画面中的情节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理解主题
通过故事情节的发展,理解连环画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分析角色性格
观察表情
通过观察角色的表情,理解角色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
观察动作
通过观察角色的动作,理解角色的行为特点和性格特征。
角色互动
连环画中的图像可以直观地展示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有助于孩子更好地理解故事 内容。
通过连环画,孩子可以逐渐学会从图像中获取信息,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培养审美情趣
连环画是一种艺术形式,通过 精美的画面和独特的绘画风格 ,可以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
连环画中的色彩、线条、构图 等元素,可以让孩子感受到美 的力量和艺术的魅力。
画面色彩鲜艳,人物形象生动,情节丰富有趣, 深受读者喜爱。
3
代表作品
《西游记》连环画、《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
《三国演义》系列
故事内容
以中国古代历史名著《三国演义》为蓝本,讲述三国时期的历史故 事。
连环画特点
画面气势磅礴,人物形象鲜明,情节跌宕起伏,具有很高的艺术价 值。
代表作品
《三国演义》连环画、《赤壁之战》等。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兴趣选择适合的主题,构思有趣的 故事情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于《上海画报》、《时代漫画》等报刊于1986年~1988年先后出版的《世界文学名
三、成熟期——旧、新民主主义革命
全书收集成语500条,计6356幅,参加编文作者37人,绘画作者244人。 中国收藏连环画最多的图书馆,是国家出版局版本图书馆,解放后出版的连环画,基本上都有藏书。
无文连环画
在连环画诞生过程中,曾经流行过无文连环 画,在整个连环画中所占比重很小;就其内 容而言,人物关系与故事均比较简单;就表 现形式而言,大多采用漫画形式,只不过充 当连环画中的“小品”而已。从创作过程看, 无文连环画既然成画,必然有一个构思过程, 把这个构思过程记录下来,经过整理,就是 连环画的文字部分。所以,无文连环画也可 以视为连环画的一种特殊形态,一种没有形 成书面文字的连环画。
因此可以说,汉唐时期的壁画,已具有初步的连续性,表现了一段较为 完整的故事情节。正是这种文学与美术的结合,才孕育出了连环图画的 初步面貌,这为以后连环画的发展奠走了坚实的基础。
二、发展期——宋元明清
北宋时期,因雕版发达,书籍中已出现了连续性的插图。活 字印刷的发明,使得连环画的创作,因印刷的方便,不仅内 容丰富多彩,而且开始出现了上图下文的形式。多幅故事连 环画《烈女传》,即首次用这种形式刊出。
著》连环画(欧美部分和亚非部分),共15册,约1300余幅。 中国最早用外文出版的连环画,是外文出版社于1953年出版的《鸡毛信》。 中国最早用少数民族文字出版的连环画,是内蒙古出版社于1951年出版的《小顽皮》。 中国参加编绘作者人数最多的连环画,是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著名连环画套书《中国成语故事》,
连载时间最长的连环漫画,是叶浅予画的《王先生》。作品最早发表于《上海漫画》,后分别发表于 《上海画报》、《时代漫画》等报刊,先后连载历时10年。
最早出版的连环画专刊,是1951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创办的《连环画报》。 篇幅最多的连环画套书,是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于1957年出版的《三国演义》,计60册近7000幅画面。 再版次数最多、印数最高的现实题材连环画,是丁斌曾、韩和平绘的《铁道游击队》,自1955年由上
西汉时期连环画的雏形就已破壳诞生。据史料介绍,汉代画像石和画像 砖上所创造的情节画,就是我国最早萌发的连环画。最据代表性的当属 河南洛阳“烧沟”61号汉墓壁画中的“二桃杀三士”的故事。
到了东汉,这种画的内容不但十分丰富,而且开始在绘画以外,有了 “榜题”(即文字说明)。两汉壁画,主要表达神话故事和历史故事。 如《孔子见何馈》、《柳下惠覆寒女》等历史故事;《伏曦女娲》、 《嫦娥奔月》等神话传说。
中国连环画之最
我国现存最早的连环画,是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漆棺上的时属西汉的连环画《土伯吃蛇》和《羊骑 鹤》。
最早定名为“连环图画”的出版物,是1925年上海世界书局出版的《三国志》、《水浒》、《西游 记》、《封神榜》、《岳传》等5部长篇连环画。
影响最大的连环漫画,是张乐平画的《三毛流浪记》。作品于1947年在上海《大公报》发表后,引起 巨大反响。解放后,该作品有多家出版社先后出版,同样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连环画的特点
连环画是一种综合性艺术,它兼有文学与绘画两种 艺术形式之特长,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文学与绘画。 它是靠文学语言与线条(或色彩,或黑白对比)的 密切配合,共同来塑造形象,描绘故事的。综合性 乃是连环画的基本特征。从连环画文学方面讲,它 综合吸收了小说、戏剧、电影,乃至散文、诗歌的 一些特长。从绘画方面讲,它不仅综合吸收了中国 画、水彩画、水粉画、油画、版画、工笔、剪纸等 数十种画种的特长,甚至可以说每一种画种都可以 作为连环画的表现形式;而且还把电影的宽银幕、 多镜头等也综合吸收进去了。
南北朝至唐代时期,画的样式更自由了,特别是遗存的敦煌壁画,那些 佛教故事和本生故事画,都是用连续性的绘画表现出来的,可以说己经 具有初期连环画的雏形了。在莫高窟,有一组很完美的本生故事画,是 北魏第257窟西壁的《九色鹿本生》。此故事画是根据《佛说九色鹿经》 绘制的。整个故事采取横卷连环画的形式,共有九个画面表现了该故事 的主要情节。无论从表现形式,还是绘画艺术上,都是现存鹿王本生故 事保存最完好的。美术片《九色鹿》就是据此编制的。
传统连环画的发展历程
世界上早期的连环画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5世纪, 如埃及的《名王功迹》(雕刻)、《死者之书》 (绘画)等。而我国的连环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2000多年前的汉代。我们可以把我国连环画 的发展分为五个时期,分别为萌芽期、发展 期、成熟期、繁荣期和低谷期。
一、萌芽期——两汉、南北朝、唐
元明时期,小说和剧本中连环性的插图更加盛行了,戏曲和 文学十分繁荣,连环画艺术为了适应读者的“胃口”,及时 转向以文学作品为题材的创作倾向。如《新刊全相注释西厢 记》,全书161页,页页有图,旁有标题文字;另一种刊本 《西厢记》,没折半页图,两旁对句。
清代还出现了许多连续性的年画,以生产为题材的连环图画, 如耕织图“棉花图”等,这给连环画增加了新的内容。并且, 清代继承了元明的创作传统,率先出版了我国四大文学名著 之一的《三国志》。
中国连环画史
江鸿波
连环画的定议
连环画,是以连续的,一环紧连一环的图画形式, 来叙述故事情节,刻画人物形象的艺术样式。
连环画的别称:小人书 如果要称得上连环画,必须符合三大条件,那就是
要以图为主、以文字为辅;有连环的故事情节,连 续四幅以上的图画;存在主图人物。“马王堆漆棺 上的故事画,虽然具备了三大要素之一,也就是故 事连贯,但是其他条件却不符合,而且连贯图画也 没有达到四幅以上,因此西汉也只能成为我国连环 画的萌芽时期,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连环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