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古文献知识挖掘与利用研究

合集下载

古典文献学在古代医学研究与传承中的应用

古典文献学在古代医学研究与传承中的应用

古典文献学在古代医学研究与传承中的应用古典文献学作为一门学科,主要致力于对古代文献的研究和传承。

在古代医学领域中,古典文献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古典文献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对古代医学的理论和实践有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从而推动古代医学的研究和传承。

一、古代医书的研究古代医书是古典文献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

通过对古代医书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医学的理论框架、疾病的诊疗方法、药物的应用等内容。

这些古代医书中所蕴含的古代医学知识,对于现代医学的发展和创新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例如,《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医学最重要的经典之一,是医学史上最早系统的医学理论著作之一。

通过对《黄帝内经》的研读和解析,可以了解到古代医学关于人体生理、病因、病机等方面的观点,并且对于现代中医的理论体系建立和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古代医书的传承古代医书的传承是保护和传播古代医学知识的重要手段。

通过将古代医书进行整理、编纂和翻译,可以让这些古代医书的知识更好地传递给后世,并且对于继承和发展古代医学具有积极的意义。

在古代医学的传承过程中,古典文献学的作用不可或缺。

在传承古代医书的同时,我们需要保留原著的风貌和内涵,确保对古代医学知识的传承不受损害。

古典文献学的专业知识和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读古代医书中的内容,并且确保传承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三、古代医学的研究价值古代医学的研究不仅仅是对古代医学知识的传承和保护,更具有深远的学术和实践价值。

通过对古代医学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医学在治疗疾病、保健养生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从而为现代医学的发展提供经验和启示。

古代医学的研究还有助于加深对人体生理和疾病规律的认识。

在古代医学中,人体被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不仅仅注重对疾病的治疗,也注重通过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和脏腑功能的协调来维护健康。

这种整体观念对当代医学来说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可以为现代医学的发展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法。

古代文献学中的古代医学与药物研究

古代文献学中的古代医学与药物研究

古代文献学中的古代医学与药物研究古代文献学是研究古代文献的学科,通过对古代文献的翻阅和分析,可以深入了解古代社会的历史、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情况。

在古代文献中,古代医学与药物研究是一个重要的领域,它记录了古代人们对疾病的认识以及草药的应用等内容,为我们揭示了古代医学的发展历程和草药的研究价值。

古代医学起源于人类对疾病的研究和治疗,早在古代文献中就可以找到关于医学的记载。

比如中国的《黄帝内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医学著作之一,它包括了古代医学的基本理论,如阴阳五行说、气血津液等理论,以及诊断、治疗等方面的内容。

此外,希腊的《伊比德罗斯诊断喻》、埃及的《艾斯格采文书》等也是古代医学中重要的文献。

古代文献学的研究可以对古代医学和药物研究进行深入的解读和探索。

通过对古代医学文献的翻阅,我们可以了解古人的疾病观念、诊断技术、治疗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古代医学的认识主要基于观察和实践,通过对文献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人是如何理解疾病的发生机理、如何运用草药进行治疗等。

在古代文献学中,对古代药物的研究也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古代药物主要是指通过植物、动物、矿物等天然物质提取的药物,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等。

通过对古代文献中药物的记载进行研究,可以了解到古代人们对于药物的认识和应用。

比如我国的《神农本草经》就是古代草药的重要记载之一,它对大量的植物药物进行了归类和描述,为古代草药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古代药物的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代人们对于疾病治疗的认识和应用,还可以为现代药物研发提供借鉴和启示。

古代药物中的一些植物、动物等天然物质往往具有明显的药效,通过对古人的药物应用进行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新的药物资源和药物活性成分,为现代药物研发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综上所述,古代文献学中的古代医学与药物研究是一个重要的学科领域。

通过对古代医学文献的研究,可以了解古代医学的发展历程和草药的应用情况,为深入理解古代医学提供依据;而对古代药物的研究既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代人们对于药物的认识和应用,又可以为现代药物研发提供借鉴和启示。

如何运用中医文献学挖掘中医药的理论精髓

如何运用中医文献学挖掘中医药的理论精髓

如何运用中医文献学挖掘中医药的理论精髓中医文献学就像是一座藏满了中医药智慧宝藏的巨大宝库,咱们要想挖掘出中医药的理论精髓,就得有一把好使的“钥匙”,这把“钥匙”就是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技巧。

先来说说为啥中医文献学这么重要。

就好比我之前遇到过一个事儿,有位老中医,他医术高明,治好了不少疑难杂症。

可他跟我说,他能有这样的本事,多亏了对中医文献的深入研究。

他年轻的时候,遇到一个病人,症状很奇怪,常规的方子都不管用。

他翻遍了各种古籍文献,终于在一本不太起眼的医书中找到了相似的案例和对应的治法。

按照上面的思路用药,病人很快就康复了。

从那以后,他就深刻认识到中医文献的重要性。

那怎么用中医文献学来挖掘中医药的理论精髓呢?首先得学会收集资料。

就像盖房子要先准备好砖头一样,咱们得把相关的中医文献都搜罗过来。

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得下大功夫。

不仅要去图书馆、博物馆查找那些珍贵的古籍,还要在网上搜索各种电子文献。

而且,不能只盯着有名的经典著作,一些民间流传的手抄本、单方验方也可能藏着宝贝。

收集好了资料,接下来就是整理和分类。

这就好比把一堆杂乱的玩具整理到不同的箱子里,方便咱们找。

可以按照朝代、流派、病症等不同的标准来分类。

比如说,把所有关于伤寒病治疗的文献放在一起,把金元四大家的著作分别归类。

然后就是精读文献了。

这可不能像看小说一样走马观花,得一个字一个字地琢磨。

要理解作者的原意,还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

有时候,一句话可能要琢磨好几天。

我记得有一次,为了弄明白一句古文中关于脉象的描述,我查了好多资料,请教了不少专家,才搞清楚其中的深意。

在阅读的过程中,还要善于做笔记。

把自己的思考、疑问和心得都记下来。

这就像是在寻宝的路上做标记,方便以后回顾和总结。

而且,笔记还能帮助咱们发现不同文献之间的联系和差异。

除了自己钻研,还要多和同行交流。

参加学术研讨会、加入中医文献研究的社群,听听别人的看法和经验。

有时候,别人的一句话可能会让你茅塞顿开。

中医古籍整理的研究方法

中医古籍整理的研究方法

中医古籍整理的研究方法中医古籍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传统知识的重要载体。

而中医古籍的整理研究,则是对中医传统知识的系统梳理和深入研究的过程。

中医古籍的整理工作对于中医学的传承和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对中医古籍的整理和研究,可以深入了解中医学的起源、发展和演变,挖掘中医学的精髓和经典理论,为中医学的研究和应用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指导。

中医古籍的整理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 文献搜集:搜集中医古籍的文献资料是整理研究的首要工作。

这包括对古籍的收集、整理和编目等工作。

搜集到的文献资料需要经过筛选和鉴别,确保其真实性和可靠性。

2. 文献整理:对搜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和分类,建立起完整的中医古籍数据库,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基础。

整理工作包括对文献的篇目、作者、年代、版本等信息的整理和记录,对文献内容的摘录和归纳等工作。

3. 文献研究:对整理的文献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其中的医学理论和治疗方法。

通过对古籍的解读和分析,揭示其中的科学原理和思想体系,挖掘其中的经验和智慧,为中医学的现代化转型和创新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4. 古籍校勘:对古籍的版本进行校勘,比较不同版本之间的差异和变异。

通过校勘工作,可以还原原始文献的面貌,修订和改进后世版本的错误和缺漏,确保古籍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中医古籍整理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学、历史学、医学考据学等学科方法的综合运用。

其中,文献学是中医古籍整理的基础,通过对文献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可以还原古籍的面貌,揭示其中的学术观点和思想体系。

历史学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籍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从而更好地理解古籍的内容和意义。

医学考据学的方法则可以对古籍内容进行解读和分析,揭示其中的医学理论和治疗方法。

中医古籍整理的研究方法对于中医学的发展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中医古籍的整理和研究,可以让中医学的经典理论重现光芒,为中医学的现代化转型提供理论依据。

同时,整理研究工作也可以促进中医学的创新发展,通过对古籍的解读和分析,可以发现其中的宝贵经验和智慧,为中医学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指导和启示。

文本挖掘在中医药中的若干应用研究

文本挖掘在中医药中的若干应用研究

文本挖掘在中医药中的若干应用研究一、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文本挖掘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又称为文本数据挖掘或文本知识发现,是指从大量文本数据中提取出有用信息和知识的过程。

在中医药领域,文本挖掘技术能够实现对古籍医书、现代文献、临床病例等海量文本信息的深度挖掘和有效利用,为中医药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力支持。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医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由于历史原因和传承方式的特殊性,中医药领域的文本数据存在着种类繁多、格式不信息分散等问题,给中医药的研究和应用带来了诸多挑战。

文本挖掘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提高中医药信息的利用率和研究效率。

文本挖掘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中医药古籍医书的挖掘与整理,通过提取古籍中的方剂、药性、治法等信息,为现代中医药研究提供历史依据和理论支持;二是对现代中医药文献的挖掘与分析,通过发现文献中的研究热点、趋势和规律,为中医药研究的深入发展提供思路和方向;三是对临床病例的挖掘与利用,通过提取病例中的症状、体征、治法等信息,为中医药临床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文本挖掘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研究具有广阔的前景和重要的实践意义。

通过深入挖掘和分析中医药文本数据中的有用信息和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1. 文本挖掘技术的概述又称文本数据挖掘或文本知识发现,是指从大量非结构化的文本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和知识的过程。

它结合了计算机科学、统计学、语言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旨在通过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方式,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度分析和理解。

在文本挖掘中,常用的技术包括文本预处理、特征提取、文本分类、聚类分析、情感分析以及关联规则挖掘等。

文本预处理是文本挖掘的基础步骤,包括分词、去停用词、词性标注等,以便将原始文本转化为计算机能够理解和处理的形式。

中医行业工作中的中医药文献与研究资源的利用

中医行业工作中的中医药文献与研究资源的利用

中医行业工作中的中医药文献与研究资源的利用中医行业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体系。

在中医行业的工作中,中医药文献与研究资源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文将从中医药文献的分类与特点,研究资源的渠道与利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中医药文献的分类与特点中医药文献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分类。

按照内容的划分,可以分为《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著作,以及各朝各代针灸、方剂、药物等专著和医案集。

按照形式的区分,可以分为石刻、手抄本、印刷本、电子文献等。

中医药文献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历史悠久。

中医药文献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代表了我国传统医学的精髓。

其次,理论系统。

中医药文献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包括阴阳五行学说、经络学说、脏腑学说等。

此外,中医药文献着重强调个体化诊疗和整体观念,注重治本而非治标。

最后,包含宝贵的医案经验。

中医药文献中记录了大量的医案,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研究资源的渠道与利用在现代社会,获取中医药文献和研究资源的渠道更加多样化和便捷化。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渠道和利用方式。

1.图书馆资源图书馆是获取中医药文献的主要渠道之一。

各级图书馆在藏书方面都较为齐全,特别是地处中医药发达地区的图书馆,收藏了大量珍贵的古籍和著作。

同时,图书馆还提供相关文献的借阅、复制和阅览等服务,方便从业人员进行研究和学习。

2.电子数据库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许多中医药电子数据库已经建立,以方便研究工作者进行检索和利用。

比如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中医药等平台,提供了丰富的中医药文献资源和研究成果。

通过利用电子数据库,可以更便捷地查找和获取相关文献,提高研究效率。

3.学术会议与研讨会学术会议与研讨会是中医药研究资源的重要来源之一。

通过参加学术会议和研讨会,研究者可以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前沿知识,与专家学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讨论,拓宽研究视野,提高研究水平。

古代文献对传统医学的贡献与应用研究

古代文献对传统医学的贡献与应用研究

古代文献对传统医学的贡献与应用研究古代文献在传统医学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这些文献记录了古代医学家们的经验和智慧,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

在现代,对古代文献的研究和应用,不仅有助于传统医学的传承和发展,也为现代医学的创新提供了灵感和启示。

古代文献对传统医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记录医学知识古代医学家们通过实践和经验总结出了许多有效的治疗方法,并将其记录在各种医学文献中。

例如《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这些文献系统地总结了当时医学界的知识和经验,成为了传统医学的重要基石。

二、传承医学智慧古代文献不仅记录了医学知识,还传承了医学智慧。

这些智慧包括对人体生理、病理的深刻认识,以及对治疗方法的精准把握。

这些智慧在现代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为现代医学的发展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三、推动医学发展古代文献不仅是医学知识和智慧的载体,也推动了医学的发展。

古代医学家们在文献中不断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和理论,为后人提供了思路和启示。

例如《本草纲目》就是古代药物学的重要文献,其中记载了大量药物的性能和用途,为后人的药物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四、保护民族文化古代文献是民族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传统医学作为中国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价值不仅体现在医学知识和技术上,也体现在文化传承和保护上。

通过对古代文献的研究和应用,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医学文化。

古代文献对传统医学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临床应用古代文献中记载了许多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方剂,这些方法和方剂在现代依然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例如《伤寒杂病论》中记载的“桂枝汤”、《金匮要略》中记载的“四逆散”等都是经典方剂,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二、药物研究古代文献中记载了大量药物的性能和用途,这些药物不仅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也为现代药物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例如《本草纲目》中记载了许多中药材的性能和用途,这些材料被广泛用于现代药物研究中。

中医行业工作中的中医药文献与研究方法

中医行业工作中的中医药文献与研究方法

中医行业工作中的中医药文献与研究方法中医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凭借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疗效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在中医行业的工作中,中医药文献的研究和运用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医药文献的意义、类型以及研究方法,以增加中医从业者对这一领域的了解和应用能力。

1. 中医药文献的意义中医药文献是中医药学科的重要知识资源,对于推动中医药学科的发展和丰富中医理论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中医药文献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中医药的起源、发展历程、理论体系和临床经验,有助于提高中医从业者的专业水平和临床实践能力。

2. 中医药文献的类型中医药文献可以分为经典文献和现代研究文献两大类。

经典文献包括《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这些文献是传统中医理论的基石,是研究中医药的重要依据。

而现代研究文献则是指各种中医临床、药理学、中药学研究的文献,如各类研究论文、临床实验报告等。

中医从业者需要熟练掌握和应用这些不同类型的文献,以满足临床和科研的需求。

3. 中医药文献的研究方法研究中医药文献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中医药文献研究方法:(1)文献综述法:通过对大量中医药文献的查阅和总结,对某一特定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归纳,从而得出结论和建议。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某一疾病的发病机制、诊疗经验等方面进行研究。

(2)对比分析法:将不同来源的中医药文献进行对比,寻找其中的异同之处,从而深化对中医理论的理解。

比如对不同地区的中医医案进行对比,可以了解各地治疗同一疾病的差异和特点。

(3)文献评述法:对某一领域内的高质量中医药文献进行系统评价,评估其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为中医药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4)案例研究法:通过对实际临床中的典型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总结出中医治疗某一疾病的经验和方法。

这种方法在中医药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地位,可以促进临床经验的传承和创新。

4. 中医药文献的应用中医药文献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提高中医从业者的专业水平,还可以指导中医药的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知识组织的本草知识检索系统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检索结果全文浏览
其他类中医药古文献的应用
阴阳、五行、气血、 经络...
七情、疾病、调节 ...
养生理论
食用本草、药性、功 用、疾病、用法...
情志养生
饮食养生
中医养生
导引按摩
经穴、手法、疾病 、图示、...
针灸刮痧 拔罐... 经络、穴位、手法、 疾病....
组织方法
10种本草古籍概念类型词条分布
6755条本草数据
99352条知识术语
基于知识组织的本草知识检索系统
功能特色:
1、基于知识关联词表检索相关本草知识,检索结果不局限于本草本身,
同时能够检索到与其相关的其他概念类型,即本草的“知识体”。
2、其他各类概念类型知识与本草药物的“交互检索”,能够通过其他概
专家 指导 温病古籍知识分类与概念 关系定义(语义本体方法 )
(中医药学语言系统)
温病古籍
采集相关 文献信息
基于原文的知识提取
(中医大辞典、中医药学术语集成)
标准 规范
知识和术语的分类、规范
(温病大词典)
对知识、术语、文献信息 进行概念关系关联,形成 温病古籍知识体
温病古籍知识检索系统
基于语义关联的温病古籍知识检索系统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基于语义关联的温病古籍知识检索系统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检索结果的可视化展示(三仁汤)
基于语义关联的温病古籍知识检索系统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全文检索及浏览界面
基于知识组织的本草知识检索系统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0种本草古籍; •根据概念类型提取归类本草知识 •根据概念关系实现本草知识关联 •数据整理和规范。
中医药古文献知识挖掘与利用研究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李兵
2015.08.02
目录
一、背景 二、现状与趋势 三、中医古文献知识的挖掘与利用 四、温病古籍的知识挖掘与利用 五、基于知识组织的本草知识检索平台 六、问题与展望
Contents
背景
中医药古文献知识是现代中医药学知识的源泉。 古文献的特殊性使其知识的挖掘与利用较一般文献更加困难。 信息化,大数据,移动医疗的发展时代,挖掘和利用中医药古文献知识。
46种温病古籍文本及医籍、医家、现代研究信息的采集、规范。 病、证、治、方、药、医籍、医家,7类概念术语的语义关联。
25种语义关系的定义,各类温病古籍知识的关联依据。
医家 …论述 …记载 包 含 疾病 由..导致 包 含 证候
语义关联示例 (疾病类)
医籍
治法
症状
影 响 由..治疗
由..治疗
方剂
病因
中药
Valid Missing
对风温病因进行K-means聚类,经过5次
迭代,将其分为4类时较为合适: 第一类包含案例数109个----误治 第二类包含案例6个----毒邪 第三类案例49个----温邪和伏邪 第四类包含案例40个----热邪和风邪
古籍温病辨治特点的知识挖掘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因子分析与聚类相结合的风温证候挖掘
念类型的知识检索到相关本草药物。
3、根据检索结果进行本草古籍的全文检索与阅读。
4、本草知识和关系的动态、可视化展示,本草知识展示的控制与交互。
基于知识组织的本草知识检索系统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检索结果-(古籍中黄芩的相关知识及可视化)
基于知识组织的本草知识检索系统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交互检索-(古籍中治疗黄疸的药物)
六种证候: 邪郁卫表; 邪热蕴内; 风热蕴肺; 邪入心包; 热入营分; 少阴证候。
古籍温病辨治特点的知识挖掘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基于关联规则风温病用药、症状-中药分析
频繁单项集----高频单味药
频繁 2项集----找寻药对
频繁 3项集 频繁 4项集----药物组合 频繁多项集
古籍温病辨治特点的知识挖掘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运用数理统计法对四时温病的病因、病位、症状、治法等信息进 行频次、频率、累积频率统计分析;

对四时温病病因进行聚类分析;


采用因子分析与聚类相结合探索四时温病证候;
基于关联规则挖掘药物配伍以及症状-中药间关系。
古籍温病辨治特点的知识挖掘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以风温病为例
风温病因、症状、病位、治法、方剂的频次分析
四时起居
节气、睡眠、服食 节气、睡眠、服食 、疾病、调养 ... 、疾病、调养 ...
存在问题及展望
中医古籍数字化及文本化是知识挖掘和深度利用的基础,
目前,中医古籍数字化的基础总体上依然薄弱。 古籍中概念知识的标准化、规范化研究有待进一步研究 应用知识挖掘、知识组织和语义网相关研究方法,能够对 中医古籍知识进行深度的解析、揭示及利用,为中医古籍 知识的深度挖掘与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
成份 身重 多眠 1 .857 .842 2 3 4 5 6 7 8 9 10
语言謇 涩 鼾
汗 脉浮 失溲 直视 小便不 利 咳嗽 恶风 烦 渴 脉弦 脉数 发黄 瘛疭 谵语 利 神昏 喘 痰 躁 头痛 热 身热 疹 咽痛 舌白
.841
.840 .736 .577 .931 .912 .891 .736 .689 .665 .600 .822 .820 .953 .950 .778 .773 .471 .800 .724 .616 .802 .722 -.672 .553 .726 .408 .498
数据挖掘方法 语义本体方法
温病和本草 古籍为例
10种温病 辨治规律 的知识挖掘
本草知识 检索平台
知识组织方法
古籍温病辨治特点的知识挖掘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古籍温病辨治特点的知识挖掘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采用相应的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古籍中10种温病的辨治规律和特点。
即古籍中记行文献分析。
书文 目献 选调 取研
概概 念念 类关 型系
知知 识识 提关 取联
检组 索织 系方 统法
•梳理本草古籍中的概念类型 •定义本草知识的概念关系。
•设计构建本草古籍知识检索系统 •中医古籍资源的深度检索
基于知识组织的本草知识检索系统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63种概念类型定义,如名称、分类、来源、性能、配伍、功用、组方、 炮制等,是本草古籍中的主体知识组织结构。 定义各概念类型间的概念关系27种,是本草知识关联的依据。 基于原文的解析、概念类型的知识分类、概念关系关联的本草古籍知识
风温病辨治规律及特点总结


风温病因以风邪、温热、伏邪、误治四类为主,“误治”有待关注;
风温病位多在肺;


风温证候包括肺卫证候、气分证候、营血分证等;
风温治法以清热解表宣肺为主,清法兼有滋阴;


风温用药常以川芎-羌活、石膏-葛根、薄荷-连翘、杏仁-石膏配伍;
风温治疗常用方包括葳蕤汤加减等。
基于语义关联的温病古籍知识检索系统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Factor 1: 身重、多眠、语言謇涩、鼾、汗、脉浮 Factor 2: 失溲、直视、小便不利 Factor 3: 咳嗽、恶风、烦、渴 Factor 4: 脉弦、脉数 Factor 5: 发黄、瘛疭 Factor 6: 谵语、利、神昏 Factor 7: 喘、痰、躁 Factor 8: 头痛 Factor 9: 热、身热、疹 Factor 10:咽痛、舌白
谢谢!
请各位专家指正!
基于语义关联的温病古籍知识检索系统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温病古籍知识的语义关联检索,根据语义 检索相关知识点。 温病古籍知识检索系统 温病古籍和相关文献信息的整合,具有一 定的研究支持功能。 温病古籍知识及其概念属性关系的多维度、 可视化展示。
温病古籍全文检索及原文浏览功能
基于语义关联的温病古籍知识检索系统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检索结果界面
古籍温病辨治特点的知识挖掘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Number of Cases in each Cluster
基于K-mean聚类的风温病病因分析
Cluster
1 2 3 4
109.000 6.000 49.000 40.000 204.000 .000
K-means聚类
一种聚簇算法,也是一种最简单的无监督学习算法之一, 也称之为动态聚类或逐步聚类方法,是目前最著名和最常 用的基于划分的数据挖掘算法。本研究基于聚类对四时温 病病因研究。
现状与趋势
古 籍
选 择 扫描
保 存 图 形 处 理 导 入 古 箱 图 片

• •
中医药古文献数字化及数据库建设 发展迅速。
中医药古代文献知识的深度开发与 利用不足。 从数字化、数据库建设到知识库构 建和知识服务的方向发展
二 次 校 对
压 缩 上 传
生 成 古籍电 子书 电子古籍 发布系统 发 布
中医古籍 编辑平台
发布阅览 系统 服务器 数据库
解 析
电子古籍 阅览系统
用 户 管理
Web 界 面 检索
古籍图像 浏览
中医药古文献的知识挖掘与利用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数据挖掘等手段对中医药古文献知识进行解析、 归类、重组和关联,使其成为结构化的知识库,从而实现中医药古文献的 知识发现与知识服务。 温病知识 检索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