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急救流程(内容清晰)
急诊急救流程大全

急诊科急救/抢救流程目录1、急救通则 12、休克抢救流程 23、休克抢救流程图 34、过敏反应抢救流程图 45、昏迷抢救流程 5 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大咯血的紧急抢救流程图 3130、呕血的抢救流程 3231、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治疗 3332、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抢救流程图 3433、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救流程图 3534、急性脑血管病急救流程图 3635、脑疝的抢救流程图 3736、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救流程图 3837、急性肝功能衰竭急救流程图 3938、肝性脑病的处理 4039、肝性脑病急救流程图 4240、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抢救流程 434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抢救流程图 4442、糖尿病高渗昏迷的抢救流程图 4543、水、电解质平衡失调急救流程图 4644、酸碱平衡失调急救流程图 4745、抽搐抢救流程 4846、全身性强直—阵挛性发作持续状态的紧急抢救流程图 4947、抽搐急性发作期的抢救流程图 5048、中暑抢救流程 5149、中暑的急救流程图 5250、溺水抢救流程 5351、淹溺抢救流程图 54 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新生儿窒息抢救流程 8176、高危新生儿急诊服务流程图 8377、输血反应处理预案 841、急救通则(First Aid)心源性休克的急救最困难,应用多巴胺后,若血压改善可同时使用硝酸甘油、多巴酚丁胺。
心源性休克的病因不同在处理上有显着的不同,如室性心动过速引起的休克,主要是复律治疗,风湿性心肌炎主要是抗风湿治疗,急性心脏填塞主要是心包穿刺抽液减压。
多发性创伤引起的休克不宜用快速补液纠正休克。
转送注意事项1.保持气道通畅。
2.保持静脉通路畅通。
3.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并予以相应处理4.途中注意保暖。
3、休克抢救流程图5、昏迷抢救流程昏迷是指患者生命体征存在,但对体内外的一切刺激均无反应,临床上表现为意识丧失,运动、感觉和反射等功能障碍。
急诊科急救流程

急诊急救流程1. 心肺复苏术
2.严重心律失常急救程序
3. 电击除颤操作流程
4. 急性左心衰竭急救程序
5.急性心肌梗死急救程序
6.心包填塞急救程序
7.呼吸困难急救程序
8.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救程序
9.呼吸衰竭急救程序
10.哮喘治疗急救程序
11. 咯血急救程序
12.自发性气胸急救程序
13.休克急救程序
14.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急救程序
15. DIC急救程序
16. 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救程序
17. 急性肝功能衰竭急救程序
18. 肝性脑病急救程序
19. 水、电解质平衡失调急救程序
20. 酸碱平衡失调急救程序
21.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急救程序
22.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的急救程序
23. 高热急救程序
24. 昏迷的急救程序
25. 抽搐急救程序
26. 脑疝急救程序
27. 急性脑血管病急救程序
28. 高血压急症急救程序
29. 羊水栓塞急救程序
30. 产后出血急救程序
31 .子痫急救程序
32.产科感染诊治规程
33. 急性中毒急救程序
34. 多发伤复合伤急救程序
35. 脊柱和脊椎交通伤急救程序
36.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抢救程序
1. 心肺复苏术
22.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的急救程序
36.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抢救程序。
抢救流程规范

抢救流程规范
首先,当接到急救电话后,医护人员应该立即做好准备,包括
携带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确保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
在赶往现
场的路上,医护人员应该与急救中心保持联系,了解患者的病情信息,为后续的急救工作做好准备。
其次,到达现场后,医护人员首先要做的是评估患者的病情。
这包括观察患者的呼吸、心跳、意识状态等,以便判断患者的病情
严重程度,制定相应的抢救方案。
在评估的过程中,医护人员要保
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以免影响急救工作的进行。
接着,根据评估结果,医护人员应该立即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
比如,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可以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对于
出血严重的患者,要及时止血,并输注相应的血液制品。
在进行抢
救的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调整抢救
措施,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最后,在完成抢救工作后,医护人员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记录,并及时向医院汇报。
同时,要对抢救过程进行总结,分析抢救中存
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以便在下一次急救工作中做到更加规范和高
效。
总之,抢救流程规范是医护人员在急救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的规定,它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因此,医护人员要不断学习和提高急救技能,做到随时随地都能够做好急救工作,为患者的生命负责。
120急诊急救管理规范

急诊紧急突发事件处理制度(1)抢救流程 24h开通急救绿色通道:①急危重症:复苏室抢救病情稳定后ICU、专科病房、抢救室、观察病房等②创伤外科:严重多发伤急诊手术室,手术后ICU、创伤外科病房;或观察室清创处理后留观、创伤外科病房、输液室等③一般急症:处理后专科病房、观察病房、输液室等(2)发生紧急突发事件应急反应:急诊值班医师、护士应立即向医院总值班、医务处以及急诊科科主任汇报,必要时直接向分管院长汇报,抢救工作按原医院规定以及急诊工作制度执行,急诊科科主任负责二线值班会诊抢救。
急诊科的医疗抢救工作服从医务处以及医院抢救小组的指导。
(3)院外紧急外派抢救医务人员:①急诊科服从医务处或总值班(夜间)以及院级领导紧急外派抢救指令。
②急诊抢救人员常规组成:急诊内、外科值班医师、急诊科值班护士各一名。
额外人员指派由医务处或总值班临时决定。
具体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定,服从医院统一按排。
③急诊抢救人员派出时间内值班替代由医务处调配。
④急诊科应准备好紧急外派所需要的急救药品、抢救器械。
(4)其他部门配合:各有关部门要备足各类救灾物资。
救灾物资的使用,根据灾情,由领导小组统一调拨和安排。
掌握各病区、病床、常用药品、可动用医疗队人员的数量,协调好应急通信设备、紧急供电设备及应急交通工具的紧急调用。
(5)做好相关记录工作及事后总结工作。
急救医疗管理制度1.急救医务人员必须无条件服从急救指挥调度,坚守岗位,严格交接班制度,未经科室同意,不得私自调班。
2.出诊医务人员在接到调度中心指令后,应在五分钟内出车。
3.急救医务人员出车救护时,应穿工作服,佩戴胸卡,对病人或家属要态度热诚,文明礼貌。
4.对病人应有高度负责的精神,进入现场应立即检查病人情况,对危重病人的病情需及时告知家属,并请病人家属签字。
5.抢救病人要严格遵守急救医疗工作程序及急救原则,按急救医疗规范及服务标准处理病人,合理用药,确保医疗安全。
6.接送过程中医务人员应在病人身旁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变化,便于及时处理,严禁不动手或坐在驾驶室接送病人,如遇危急情况,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可送往就近医院抢救,杜绝责任事故的发生。
急诊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流程

急诊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流程一、工作目标本预案旨在建立和完善急诊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确保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高效、有序地开展应急处理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影响,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
二、工作原则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1)加强急诊科公共卫生风险监测与预警,提前发现潜在的突发事件隐患,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范。
(2)定期对急诊科医护人员进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培训,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3)建立健全急诊科应急物资储备制度,确保应急物资充足、更新及时。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1)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控制和处理工作。
(2)成立急诊科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统一领导、协调、指挥急诊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3)明确各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加强协作,形成合力,确保应急处理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1)建立快速反应机制,确保在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立即开展应急处理工作。
(2)优化急诊科内部工作流程,提高应急处理工作的运转效率。
(3)加强急诊科与上级部门、其他科室以及社会力量的沟通与协作,形成多方参与的应急救援体系。
三、组织管理1、成立急诊科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全面领导、协调和指挥急诊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2、设立急诊科突发事件应急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包括预案的制定、修订、培训和演练等。
3、明确各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包括医疗救治、疫情防控、信息报告、物资保障等。
4、建立应急队伍,包括医疗救治组、疫情防控组、信息报告组、物资保障组等,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投入应急处理工作。
5、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急诊科医护人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6、建立应急预案评估制度,定期对预案的适用性、完整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和完善。
四、预防措施1、加强卫生管理(1)建立严格的卫生管理制度,明确各类卫生标准和操作规范,确保急诊科环境卫生和安全。
急诊服务流程及规范86074

急诊服务流程与服务时限拨打急救电话经救护车接来的患者(院前急救)(或)/自行来院患者→急诊科护士接诊挂号→测T、P、R、BP观察神志→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医生立即接诊病人→查体、完善检查:(1)轻症:输液、治疗、取药、留观、好转者离院,留观期间病情加重者,则住院、手术;(2)危重:立即进入抢救室抢救→心肺复苏、吸氧、开放静脉通路、心电监护→医师全程陪同→送住院、手术、重症监护。
服务时限挂号、划价、收费、取药等服务窗口等候时间≤10分钟,超声检查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30分钟。
血、尿、便常规检验、心电图、影像常规检查项目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30分钟,生化、凝血、免疫等检验项目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2小时,细菌学等检验项目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4天。
急诊科、临床科室、各医技科室、药房、收款及挂号等配合流程1、急诊有患者需要会诊时立即电话通知临床科室,临床科室接到会诊电话后立即派会诊医生前往会诊,时间﹤10分钟。
2、急诊有急危重症患者抢救需要临床科室帮助的,立即电话通知临床科室,临床科室接到电话后立即派医生前往共同抢救。
3、急诊有急危重症患者需要入院的,提前联系临床科室,准备病床和做好接收患者的准备,由担架队和急诊医务人员将患者护送至病房,并与临床医生做好交接。
4、急诊有急危重症患者需做相关检查的,各医技科室应做到随到随检、先检查后交费,发现危急值时及时通知急诊首诊医生,做好记录,并快速给出检查报告。
5、急诊有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时,药房应做到随用随取,先用药后交费,并做好记录。
6.收款及挂号处:需紧急抢救的危重患者可先抢救后付费,保障患者获得连贯医疗服务,并做好记录。
危重病人抢救流程向陪护人交代病情及签署危重通知单(护士记录抢救项目清单)病情较重或收入病房会诊检查结果进一步评估1、2、3、分钟内,立即派车组织相关人员携带抢救药品、氧气、产包等器械,必要时带血、迅速前往现场实施紧急抢救处理,在车上仍要继续采取必要的抢救措施。
急诊科急救的应急预案流程

包括血常规、尿常规、生化 检查等,有助于了解患者的 内环境状态,评估病情严重 程度。
快速准确诊断方法探讨
病史询问与体格检查
辅助检查结果分析
详细询问患者病史,进行全面的体格 检查,有助于发现潜在疾病线索和明 确诊断方向。
结合必要的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分析 患者的病情,做出准确的诊断。
症状识别与评估
根据患者的主诉和症状,结合医生的 临床经验,快速识别并评估病情的严 重程度。
05
个性化治疗方案制定原则
根据患者具体病情,综合考虑年龄、 性别、身体状况等因素,制定个性化 的治疗方案。
针对患者病因和症状,选择合适的药 物和治疗手段。
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病症,稳定患者 生命体征。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及规范
严格遵守药物使用指 南,确保用药安全。
根据患者病情及时调 整药物剂量和用药时 间,保持治疗效果。
02
患者接诊流程
急诊科设立24小时接诊窗口, 确保患者随时能够得到救治。
患者到达急诊科后,分诊护士 应立即进行接诊,询问患者主 诉,了解病情。
根据患者病情轻重缓急,合理 安排就诊顺序,优先处理危重 患者。
初步病情评估方法
分诊护士采用ABCDE评估法对患者 进行初步病情评估,包括:气道与呼 吸(Airway and Breathing)、循 环与灌注(Circulation and Perfusion)、残疾与暴露 (Disability and Exposure)、环境 与安全(Environment and Safety) 以及情绪与心理(Emotion and Mental status)。
01
02
03
04
倾听与理解
认真倾听患者和家属的诉求, 理解他们的情绪和需求。
急诊科护理应急预案及程序

急诊科护理应急预案及程序急诊科护理应急预案及程序一、应急响应等级的划分急诊科护理应急预案采用三级响应等级制定,具体如下:1.一级响应:指日常工作状态,无特殊情况,工作量正常。
2.二级响应:指因突发事件发生,工作量增加,需要加强管理和处置措施,保证医疗救治效果。
3.三级响应:指因重大突发事件或灾害发生,群众急需医疗救治,急诊科需要全力以赴的工作状态。
二、第一时间的准备工作当急诊科接到紧急通知或有不明情况时,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为保证快速反应和有效处置,急诊科要做好以下准备:1.提前准备好必要的紧急救援器械和药品物资,确保数量充足、品种齐全。
2.明确分工,制定相应的急救流程标准,确保人员分工明确,工作有序。
3.建立完善的信息沟通渠道,确保与医院其他科室的通讯畅通,保证紧急情况下的信息交流。
三、应急响应程序急诊科应根据问题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程序,分别是:1.一级响应应急中心主任接到通知后,联系值班室,将情况汇报给相关科室。
急诊科主管护士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人员、救治器材和药品的配备,并根据需要增加工作人员。
按照日常工作流程开展工作,保证人员、设备的正常运转。
2.二级响应二级响应通常发生在突发事件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或者医院其他科室因信息不畅或人员不足等因素无法施救时,应及时启动二级响应程序。
启动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召集急救人员,迅速进入工作状态;(2)增加急救人员和设备,确保人力和物力的充足;(3)开展消毒和卫生工作,保证环境的清洁和卫生;(4)建立应急指挥中心,负责组织指挥,监督协调工作。
3.三级响应三级响应是医院发生大型突发事件或灾害时应急响应的最高级别。
当医院接到该级别的通知时,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同时联系医院领导,保证有效处置。
具体操作如下:(1)召集急救人员,迅速进入工作状态;(2)按照预案,启用所有必要设备和药品,增加工作人员和医生数量;(3)建立应急医疗救治中心,负责统一指挥和协调救治工作;(4)保证病人的安全,防止重复事故的发生;(5)对现场进行消毒和卫生工作,防止疫情扩散;(6)加强与其他医疗机构和政府有关部门的沟通和协作,共同抗击灾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诊急救流程1. 心肺复苏术
2.严重心律失常急救程序
3. 电击除颤操作流程
4. 急性左心衰竭急救程序
5.急性心肌梗死急救程序
6.心包填塞急救程序
7.呼吸困难急救程序
8.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救程序
9.呼吸衰竭急救程序
10.哮喘治疗急救程序
11. 咯血急救程序
12.自发性气胸急救程序
13.休克急救程序
14.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急救程序
15. DIC急救程序
16. 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救程序
17. 急性肝功能衰竭急救程序
18. 肝性脑病急救程序
19. 水、电解质平衡失调急救程序
20. 酸碱平衡失调急救程序
21.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急救程序
22.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的急救程序
23. 高热急救程序
24. 昏迷的急救程序
25. 抽搐急救程序
26. 脑疝急救程序
27. 急性脑血管病急救程序
28. 高血压急症急救程序
29. 羊水栓塞急救程序
30. 产后出血急救程序
31 .子痫急救程序
32.产科感染诊治规程
33. 急性中毒急救程序
34. 多发伤复合伤急救程序
35. 脊柱和脊椎交通伤急救程序
36.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抢救程序
1. 心肺复苏术
用物准备
抢救车及治疗盘、听诊器、血压器、电筒、纱布及弯盘、简易呼吸器,记录单
评估与判断
发现有人倒地:
1、判断周围环境安全;
2、轻拍患者的双肩部同时大声呼叫患者;
3、触摸颈动脉同时判断呼吸5-10s ;
4、启动EMSS ,记住抢救时间。
放置体位
去枕平卧,放置复苏板上,解开患者上衣,松裤口
胸外心脏按
定位于胸骨正中两乳头连线中点,两手重叠,双臂肘关节伸直,按压胸廓下陷5--6cm,按压频率100--120次/分,连续按压30次。
要使胸壁充分的复位
开放气道
清理呼吸道,取下义齿。
采取抬颌法或托下颌法。
人工呼吸 简易呼吸器的使
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患者鼻翼部,右手撑口,平静吸气后口对口吹气2次,每次大于1秒,通气量为400-600ml 。
以EC 手法固定面罩,另一手挤压呼吸器,送气为400-500ml(单手),频率为10次/分
有效指征判断
在5个循环之后评估 扪及颈动脉搏动恢复
面色、口唇、甲床恢复红润 出现自主呼吸
瞳孔对光反射出现,等大等
安置患者
撤去复苏板,用枕,舒适体位,保暖 健康教育
洗手
记录
告知患者病情,并在监护中做好患者的安抚工作及心理护理
注意事项:1. 人工呼吸时,以胸廓抬起为效。
2. 胸外心脏按压时,确保按压的深度和频率,每次按压后让胸廓有充分的回弹,不超过5s 。
3. 胸外心脏按压时,操作者的肩、肘、手腕在同一条直线上,手掌根部不离开患者的胸壁
素质要求:衣帽整齐
2.严重心律失常急救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