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戏剧史
西方戏剧史

西方戏剧史戏剧的起源——希腊戏剧起源于酒神祭祀酒神DIONYSOS 12主神掌管万物生机,季节更替和酿酒从神腿降生,半人半羊神作伴或与醉酒狂女为伍意义:生命力,创造力,自由,快乐酒神祭祀的演变:从小亚细亚传入,公元前盛行于雅典农村酒神颂――事迹表演和赞美公元前5世纪的祭祀情况:由酒神颂发展到悲剧TRAGEDY山羊之歌,故事内容不断丰富扩大悲剧的诞生:BC 560 国王庀士特拉忒将酒神祭祀引入雅典,每年四月举行活动,逐渐衍变成悲剧:BC 534 人类戏剧史上举行了首次戏剧比赛流浪艺人的改革:发明了面具和演员,以“应和人”取代祭司来扮演酒神,与歌队长应答,唱和,对驳逐渐由抒情向戏剧性过渡:规范诗句,歌队队形变化和舞蹈动作,将歌队人数固定在50人。
悲剧三大家:埃斯库罗斯bc525-456《被俘的普罗米修斯》《被释放的普罗米修斯》《带火者普罗米修斯》三部曲、《阿瑞斯忒亚》(《阿伽门农》《祭酒者》《报仇神》)三部曲他强调神是具体的存在,是人类生活的主宰,命运是两者的共同控制者。
人往往受神力支配。
索福克勒斯bc496-406《俄狄浦斯王》《安提哥涅》他认为神一定是正义的,命运观念是一种抽象的东西,人物比较接近现实的人,更富有独立自主的精神欧里庇得斯bc485-406《美狄亚》《希波吕托斯》《昂得洛马克》他对深化表示异议,把神表现为不道德和荒谬得东西。
人的命运不受神支配,而是取决于他们自己的行动。
古希腊喜剧创作:米南达bc342-292《恨世者》动人的故事情节,各种类型的人物和精心琢磨的语言。
主张安分守己,善有善报。
起源:节庆歌舞:宗教节日、国家大典、官员私典、百姓聚会民间戏剧:ATELLA阿特拉笑剧――艺术戏剧,即兴戏剧,假面戏剧(P40)MIME拟剧――有丰富的舞蹈和音乐,特别注重生动活泼的表演姿态和各种拟人的动作。
BC 240 安德罗尼喀斯受命组织首次戏剧演出,标志了罗马文学戏剧的诞生BC 270――BC 210 厄维厄斯开始写罗马题材的历史剧(紫袍剧)BC 1罗马悲剧达到最高水平,后衰落,成为案头剧塞内加BC5?-65哲学家,戏剧家,散文家。
欧洲戏剧史

一、欧洲戏剧发展的历史简述⏹1、公元前6世纪后期至公元前5世纪前期是欧洲戏剧的诞生期⏹2、公元前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5世纪上半叶的中世纪是欧洲戏剧的黑暗时代⏹3、15世纪下半叶至17世纪是文艺复兴戏剧的时代⏹4、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上半叶是古典主义戏剧的时代⏹5、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是启蒙主义、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戏剧的时代⏹6、20世纪现代主义戏剧二、西方戏剧的特点⏹审美取向:从重“情趣”到重“理趣”⏹审美形态:从悲喜分离到悲喜混杂⏹表现向度:从人物的行动到人物的心灵⏹艺术构成:由繁复到单纯再走向新的综合⏹发展方式:从“反叛”到“反动”⏹1、对人文的关怀⏹2、喜剧地位的变迁⏹3、戏剧与社会背景的结合三、教学内容安排⏹1、古希腊悲喜剧⏹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阿里斯托芬2、中世纪宗教剧和城市戏剧宗教剧宗教剧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欧洲各地都有宗教剧,英国的神秘剧、法国的奇迹剧、意大利的圣剧、西班牙的劝世短剧、德语国家的鬼神剧以及中欧和东欧国家的一些剧种都属于宗教剧,它们以观众的宗教的虔诚和信仰为前提。
笑剧愚人剧3、文艺复兴戏剧和莎士比亚⏹意大利:严肃剧并没有取得多少成就,但与戏剧有关的两项重大改革:一项是带拱形镜框舞台的新式剧院,另一项是彩画布景的发展。
⏹即兴喜剧⏹西班牙戏剧:维迦《羊泉村》⏹英国戏剧:“大学才子”派(约翰·利里、基德、格林以及马娄)⏹莎士比亚4、古典主义悲喜剧与莫里哀⏹法国古典主义戏剧作为一个流派,其主要特点是:强调理性、强调人物要表现人类的本质,悲剧与喜剧界限分明,不能混杂;提出“三一律”作为戏剧创作的金科玉律;强调结构严谨与语言的质朴典雅;多取材于古典戏剧⏹悲剧:高乃依《熙德》;让·拉辛⏹喜剧:莫里哀5、启蒙戏剧与《阴谋与爱情》、《费加罗的婚礼》⏹法国,启蒙戏剧是在与古典主义的艰苦斗争中发展起来的。
启蒙运动的主将狄德罗根据历史的要求提出建立市民戏剧、严肃戏剧的纲领。
西欧戏剧史

西欧戏剧史第一篇:西欧戏剧史西欧戏剧史古希腊悲剧起源于祭祀酒神狄奥尼索斯的庆典活动。
在古希腊世界漫长的演进过程中,这种原始的祭祀活动逐渐发展成一种有合唱歌队伴奏,有演员表演并依靠幕布、背景、面具等塑造环境的艺术样式,这就是西方戏剧的雏形。
古希腊戏剧大都取材于神话、英雄传说和史诗,所以题材通常都很严肃。
亚里士多德曾在《诗学》中曾专门探讨悲剧的含义。
他认为悲剧的目的是要引起观众对剧中人物的怜悯和对变幻无常之命运的恐惧,由此使感情得到净化。
悲剧中描写的冲突往往是难以调和的,具有宿命论色彩。
悲剧中的主人公往往具有坚强不屈的性格和英雄气概,却总是在与命运抗争的过程中遭遇失败。
一、埃斯库罗斯:埃斯库罗斯开始创作时,希腊悲剧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
诗人对戏剧艺术有许多重要的贡献。
他的悲剧风格崇高,语言优美,富于抒情气氛,使悲剧具有完备的形式。
他首先注意形象的塑造,他笔下所创造的人物都有坚强的意志,他们的性格是刚毅的。
埃斯库罗斯赞扬雅典民主,反对暴政,在新旧思想斗争中略带保守。
他的悲剧大部分取材于神话,喜欢用三联剧形式创作,衔接严谨。
剧本情节不复杂,但矛盾冲突激烈,抒情色彩浓厚,风格庄严、崇高,人物形象雄伟、高大。
其次,剧中的抒情气氛十分浓厚。
他创作悲剧差不多都是三部曲。
三部曲采用神话中连续发展的三个故事为题材。
埃斯库罗斯的创作尚属希腊悲剧早期发展阶段,他使剧中演员由一个增加到两个,从而开始了真正的戏剧对话,因而被誉为希腊悲剧的创始人。
他的语言、风格和使用的希腊神话中的故事也深深地影响了后人。
他的人物都不是普通人,他们的感情、特性以及他们有力、简短、高雅和生动的语言都超于一般人之上。
据说演员穿高底靴和色彩艳丽的服装也是由他而始。
他有“悲剧之父”、“有强烈倾向的诗人”的美誉。
二、索福克勒斯和《俄狄浦斯王》:1、索福克勒斯:索福克利斯最初以埃斯库罗斯为样板,但很快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他首先引进了第三个演员,便于更充分地表现剧中人物的冲突。
西方戏剧史话

狂飙突进的浪漫主义戏剧(19世纪初)
【德】席勒《阴谋与爱情》 德一封建小国宰相之子斐迪南爱上平民音乐师 米勒的女儿露伊丝。但宰相要儿子与公爵的情妇结 婚,因为公爵要缔结一项政治婚姻,决定不再与情 妇来往。宰相想借此机会控制公爵。斐迪南不答应。 宰相秘书伍尔姆献计:抓米勒夫妇,以此要挟露伊 丝,要她给宫廷侍卫卡尔勃写封情书,并保守秘密, 就可放掉米勒。露伊丝只得照办。
18世纪末-19世纪初:启蒙主义
发出以自由、平等、博爱, 建立符合“永恒的真理”、“永 恒的正义”和“理性王国”的呼 声。
【法】伏尔泰《札伊尔》
信奉伊斯兰教的国王奥斯罗曼爱上 女俘札伊尔,并准备结婚。长期失去联 系的父兄找到札伊尔,告诉她全家信奉 基督,札伊尔只好拒绝国王,不明真相 的国王以为其兄是札伊尔的情人,于是 刺死了札伊尔洛斯名作
《普罗米修斯》三部曲: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盗火者普罗米修斯》 三联剧《奥瑞斯提亚》: 《阿伽门农》 《奠酒人》 《报仇神》
神未必是正义的,命运是一种具体的神灵。
索福克勒斯(前496-前406)
希腊悲剧之典范《俄狄浦斯王》
前256)】,史载第一次在祭 祀活动中加入了悲剧演出竞赛 “城市的酒神节”。这次的悲 剧竞赛冠军得主是塞士比斯, 他也是第一个为世人所知的演 员,因此,以后的演员常被称 为“塞士比斯之徒”。
悲剧和喜剧分别出自酒神祭祀的不同 环节,悲剧产生于合唱队的歌唱,喜剧产 生于化装游乐。 喜剧发展较晚,公元前442年方得到官 方认可。喜剧演出服装通常是紧身而十分 短的锦袍,穿在肉色的紧身衣外面,制造 半裸的可笑效果。其题材很少来自神话传 说,而主要取材于现实生活。 古希腊,悲剧把人性加以崇高化,喜 剧把人性拿来调侃,因而喜剧的主人公以 普通人为主,少有国王、神祇或英雄形象。
西方戏剧史的五个阶段

西方戏剧史的五个阶段
1、古希腊戏剧
时间: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5世纪。
特点:古希腊戏剧的繁荣主要得益于雅典的民主;在佩里克莱斯时期,“戏剧津贴”政策是希腊的黄金时代。
2、中世纪戏剧
时间:5-15世纪。
特点:“宗教”成为封建统治的重要思想基础,也是充实的政治基础,戏剧成为封建宗教宣传的工具。
3、文艺复兴戏剧
时间:14-17世纪
特点:生产力的发展导致资本主义的产生;核心:人文主义,反对神权政治,强调人的价值和自由。
4、古典戏剧
时间:17世纪法国崛起,19世纪浪漫主义逐渐衰落。
特点:基于笛卡尔的理性主义;政治上拥护中央王权,赞美贤明君主,塑造理性爱国人物。
5、现实主义戏剧
时间:19世纪-20世纪
特点:真实逼真的再现现实,典型环境的刻画,典型人物的塑造,有特色的批判。
强调内在的真实,用拟人、象征、幻觉来表现人类共同的存在和精神危机。
西方戏剧史(从上古时代到文艺复兴的古典主义时期)

西方戏剧史整理这些东西,完全出于丰富大家对戏剧的知识积累,虽然这些东西跟表演没多大关联,但是个人觉得了解戏剧史是演员的必修课之一,戏剧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中某些有名的戏剧作家的事迹或者作品的写作对于编剧来说多时激发灵感的好方式,当然了解戏剧史也会对演员的戏剧修养都有较好的帮助。
希望大家都能好好学习啊——罗昇20130629于C8207 上古戏剧戏剧,起源于原始初民的祭祀仪式和庆典活动,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不难发现这样的记载:远古时期,人们作为神的崇拜者,聚集在祭司的周围,载歌载舞,表现设计神的降生、功绩、死亡及再生的传说,宣泄情绪,寄托祝愿,是这类活动的基本性质。
戏剧及其起源戏剧并不等于仪式,它应当有假定性事件。
西方文明史上的第一个伟大的戏剧时代当属古希腊时代。
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也就是当时被称作伯利克里时代,希腊迎来了政治经济的繁荣期。
古希腊人也是泛神论者。
古希腊人创造了神的谱系,如掌管雷电的神叫宙斯,他是神中之王,在他的管辖之下,还有光明之神阿波罗、智慧之神雅典娜、海神波塞冬、战神阿瑞斯、农神墨忒耳、爱神阿佛洛狄忒、酒神狄奥尼索斯等等。
人们认为,戏剧的起源于酒神颂密切相关。
古希腊悲剧古希腊产生过很多悲剧诗人,以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最为著名,被称为三大悲剧家1、神性之美:埃斯库罗斯与《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埃斯库罗斯是古希腊三大悲剧家中资格最老的一个,出生于贵族家庭,参加过马拉松战役2、命运之悲索福克勒斯与《俄狄浦斯王》索福克勒斯出生于雅典西北郊的科罗诺斯乡,父亲从事兵器制造业,家境殷实。
3、人性之思:欧里庇得斯与《美狄亚》欧里庇得斯出生于名门望族,受过良好的教育,知识丰富,思维敏捷。
古希腊喜剧1、醉者的醒悟:阿里斯托芬的喜剧出生于雅典公民家庭,一生创作了44部喜剧,主要有《骑士》、《马蜂、《云》、《蛙》、《阿卡奈人》等,在戏剧竞赛中5次获奖二、慧者的机敏:米南德的喜剧出生于雅典名门,从小受到戏剧艺术的熏陶,创作过大约100部剧本,这些剧本大都已经失传,他唯一完整的戏剧史《恨世者》欧洲中世纪戏剧中世纪是西方社会的历史概念,它的时间跨度为1000年,即从罗马帝国衰亡(公元476年)开始,截止到15世纪末期,通常人们认为这是欧洲历史上黑暗的时期。
外国戏剧史课件

①开场(介绍剧情) ②进场歌(歌队进场) 道白 ③第一场 歌舞 (1、3、5、7、9、11) ④第一合唱歌 (2、4、6、8、10) 剧中人与歌队或歌队长 ⑤第二场 歌队载歌载舞, 对话。剧中人物之间的 ⑥第二合唱歌 歌队合唱,有“幕 ” 对话或独白。 ⑦第三场 的作用,歌词可解 ⑧第三合唱歌 释剧情,发表意见 ⑨最后一场(通常只有三场) ⑩最后合唱歌(通常只有三曲) ○退场(剧中人及歌队退场)
(四)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上半叶是古典 主义戏剧的时代 拉辛代表了古典主义悲剧的最高成就, 莫里哀代表了古典主义喜剧的最高成就, 但莫里哀的喜剧同时也具有市民戏剧的品 格,其审美趣味和艺术法则并非古典主义 所能完全涵容。 这一时期还出现了“民谣歌剧”(或曰 民间歌剧)。
(五)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是启蒙主义、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戏剧的时代 启蒙主义戏剧的中心是法国和德国,博马舍、 歌德、席勒代表了启蒙主义戏剧的最高成就。 浪漫主义戏剧的中心在法国,雨果代表了浪 漫主义戏剧的最高成就,他的《<克伦威尔>序》 可以说是浪漫主义戏剧的宣言。 1795年,德国剧作家、诗人席勒在其《论素 朴的诗与感伤的诗》一文中首先使用了“现实主 义”一词,19世纪中期这一术语已广为人知。俄 罗斯剧作家屠格涅夫、奥斯特洛夫斯基、法国的 小仲马等把批判现实主义戏剧推向了一个新高度。
(3)
创
作
一生写了120部剧作(?130部悲剧和萨 提洛斯剧)。得奖 24 次,是得奖最多的悲 剧作家。 现存完整的剧作有 7 部:《埃阿斯》、 《安提戈涅》、《俄狄浦斯王》、《厄勒 克特拉》、《特剌喀斯少女》、《菲罗克 忒忒斯》、《俄狄浦斯在科罗诺斯》。以 《俄狄浦斯王》和《安提戈涅》最杰出。
安提戈涅
杀父娶母
《西方戏剧史》教学大纲

《西方戏剧史》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二、教学目标及任务《西方戏剧史》这门课程,就是要比较系统地传授外国戏剧史的基本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外国戏剧史发展的历史和重要的作家作品,提高学生分析鉴赏戏剧的能力。
学生通过系统地学习外国戏剧史,吸收外来的优秀文化,促进我们自身的文化建构及本土戏剧的繁荣与发展,即通过戏剧演变的国外历史脉络来反观对照中国戏剧。
学生在了解西方戏剧发展历史过程的同时,一方面提高戏剧认知水平,另一方面掌握戏剧创作理论与鉴赏水平。
三、学时分配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章古代戏剧第一节古代希腊戏剧习题要点:古代希腊戏剧的经典剧目、故事梗概。
第二节古代罗马戏剧习题要点:古代罗马戏剧的经典剧目、故事梗概。
第三节古代印度的梵剧习题要点:古代印度梵剧的经典剧目、故事梗概。
第四节日本的能与狂言习题要点:日本能与狂言的概念、剧目、故事梗概。
本章教学重点、难点:古希腊悲剧及喜剧、古希腊戏剧三大悲剧家及作品解读、古希腊喜剧及其作家作品解读、古罗马戏剧代表作家及作品、古代印度的梵剧创作的成熟期代表作家及作品、日本的能与狂言及代表作品。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古希腊、古罗马、古印度和古日本的戏剧发展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理解其戏剧发展面貌,掌握其代表作家及作品。
第二章中世纪戏剧第一节中世纪宗教剧发展概况及分类习题要点:中世纪宗教剧的分期特征。
第二节宗教剧的舞台呈现习题要点:宗教剧的形式特点。
第三节世俗剧发展及代表作习题要点:世俗剧的经典剧目、故事梗概。
第四节教会的分裂与宗教戏剧的衰微习题要点:宗教剧发展脉络。
本章教学重点、难点:中世纪宗教剧:《亚当》、奇迹剧、神秘剧、道德剧;世俗剧:寓言剧﹑愚人剧﹑牧歌式戏剧﹑笑剧。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中世纪戏剧发展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理解中世纪戏剧发展的特点及面貌,掌握宗教剧、世俗剧的分类及代表作家和作品。
第三章文艺复兴时的戏剧第一节文艺复兴习题要点:文艺复兴的概念。
第二节意大利的戏剧复兴习题要点:意大利戏剧复兴的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世纪笛卡尔“我思故我在”――伪理论,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并存
强调理性和意志的力量,一切都要靠理性去判断
鼓吹以意识去克服情感
动摇了繁琐的哲学思维和宗教思维
三、演出条件
1、演出频繁,流动剧团
2、两类演出:a、集市广场的闹剧b、剧院内的正规戏剧
3、三面观众席的舞台
四、特征
1、政治性强
2、以古希腊、罗马为榜样
动人的故事情节,各种类型的人物和精心琢磨的语言。
主张安分守己,善有善报。
古罗马戏剧
起源:
节庆歌舞:宗教节日、国家大典、官员私典、百姓聚会
民间戏剧:ATELLA阿特拉笑剧――艺术戏剧,即兴戏剧,假面戏剧(P40)
MIME拟剧――有丰富的舞蹈和音乐,特别注重生动活泼的表演姿态和各种拟人的动作。
BC 240安德罗尼喀斯受命组织首次戏剧演出,标志了罗马文学戏剧的诞生
戏剧的起源和发展:基督教会仇视戏剧,扼杀戏剧,但是人类的艺术天性却无法泯灭。
戏剧的两大源头:1、宗教仪式2、民间表演(职业艺术P63)
宗教戏剧:
AC 5-9世纪祭祀剧,拉丁文讲耶稣P64
AC 9-12半祭祀剧语言通俗化,内容浅显化P65
AC 13-14走向世俗,走出教堂:
1、奇迹剧12世纪初产生P66
3、悲剧高,喜剧低
4、崇尚理性,贬抑情感
5、强调遵守各种清规戒律(三一律、合宜、真实)
五、高乃依P152
《熙德》的争论
1、主题宏大2、古代题材,取材于西班牙作家卡斯特罗的《熙德的青年时代》3、英雄人物4、没有悲剧感的悲剧5、理性战胜情感
六、拉辛:(1639-1699)
《昂得洛马克》
特点:
1、严格遵守古典主义创作原则
笑剧
特点:运用多方面有趣的题材,直接反映现实生活,赋有各种民间戏剧的基本因素,例如笑闹、诙谐、生动活泼,真实描绘、尖锐讽刺、鲜明的性格、丰富多彩的语言
特征:作品大都短小精悍,对于社会现实的批判主要通过人物性格的展现来完成
代表作品:《巴特林律师》
文艺复兴戏剧
意大利特产的田园剧
属于贵族阶级消遣品,大都缺乏真实的生活内容,和人民群众没有联系
英国浪漫主义戏剧P295
戏剧方面:政治管理严格,但是私人剧院开始出现,法国式得情节剧兴起
浪漫主义势头微弱:抒情,叙事诗为主
拜伦:P297
继承和发展了启蒙思想,是浪漫主义诗人,反对消极浪漫主义,觉得还不如古典主义
狄德罗P206理论著作《关于私生子的谈话》、《论戏剧艺术》
DRAMA在悲喜剧之间,有一个汇合点,“我认为在这一点上的情节是生活中最普通的东西,用来表现这些东西的剧种应该是最实用,其表现力是最宽广的,我管这一剧种叫做严肃剧种”(为第三阶级人民服务)
特点:
1.介于悲喜的“中间剧种”
2.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
谢立丹1751-1816《造谣学校》1777
二、法国戏剧
概况:古典主义一统天下,民间则是假面喜剧唱主角(集市戏剧)
18世纪中叶开始出现模仿英国的“含泪喜剧”
狄德罗和博马舍的“严肃喜剧”(正剧)为启蒙
主要成就:伏尔泰P203
启蒙的古典主义
他的戏剧是古典主义过渡到资产阶级戏剧的重大标志
代表作:《扎伊尔》陈诉宗教的罪过
悲剧三大家:
埃斯库罗斯bc525-456
《被俘的普罗米修斯》《被释放的普罗米修斯》《带火者普罗米修斯》三部曲、《阿瑞斯忒亚》(《阿伽门农》《祭酒者》《报仇神》)三部曲
他强调神是具体的存在,是人类生活的主宰,命运是两者的共同控制者。
人往往受神力支配。
索福克勒斯bc496-406
《俄狄浦斯王》《安提哥涅》
假面喜剧――类似滑稽戏
特点:1、幕表制(不需要剧本)2、动作为主,语言为辅3、角色定型化(半面具:潘塔隆、医生;整面具:仆人)
潘塔隆:吝啬,好色,愚蠢博士:迂腐仆人:成双成对出现,形成对比
保守派:国粹派代表:哥戚P231《图兰朵》
改革派:哥尔多尼P225 GOLDONI
《一仆二主》三幕喜剧充分保留了即兴喜剧的精神,新老风格相结合
1669《伪君子》
特点:
1、基本遵守古典主义的原则,但是不拘泥
2、目的是“娱乐观众”
3、注重喜剧的道德功能
4、呈现出法国社会风俗,反应生活
5、刻画了各个阶层的人物
6、情节大多比较集中,次要情节紧紧围绕主要情节展开
启蒙戏剧P126
18世纪主题:唤醒人性,自由、平等、博爱
一、英国戏剧
上半期:
菲尔丁1707-1754:
《女店主》(一妇五夫)里程碑完全摆脱了旧手法取消面具
特点:以性格喜剧代替即兴喜剧,人物性格复鲜明,拒绝三一律,崇尚真实,
四、德国戏剧
概况:国家不统一,喜剧舞台混乱粗俗得意式假面无处不在,十八世纪出现了奈贝尔,哥特舍特等人,后作为莱辛建立德国民族戏剧基础
莱辛P240
《汉堡剧评》、《撒拉萨姆逊小姐》1755力图创立德国的新型戏剧
BC 270――BC 210厄维厄斯开始写罗马题材的历史剧(紫袍剧)
BC 1罗马悲剧达到最高水平,后衰落,成为案头剧
塞内加BC5?-65
哲学家,戏剧家,散文家。P 51
共有十部案头剧传于后世
《美狄亚》《俄狄浦斯王》
剧作特点:
1、借古喻今,反对暴政
2、调宿命论,认为命运不可违背
3、简单,注重心理描写,悲剧英雄性格单纯
代表人物:马娄
《贴木耳大帝》《马耳他的犹太人》《浮士德博士的悲剧史》
莎士比亚
创作原则:目的,反映自然,现实善恶的本来面目,给它的时代看一看它自己演变发展的模型
中期创作以怀疑、阴谋等为主要特点,包括阴暗悲剧
第一部悲剧:《泰特斯,安德罗尼克斯》1592年首演,罗马背景,塞内加风格
《罗密欧与朱丽叶》、《凯撒》《哈姆雷特》《奥塞罗》这些是1604年之前的作品,主人公具有人文主义理想,悲剧的根源在外部环境
3.散文代替韵文,摒弃三一律,演员必须由理智的演出,不浮夸
4.以市民阶级代替贵族
5.强调人物刻画应该注意其生活处境(性格由外界决定)
6.注重戏剧的道德说教作用(剧院代替监狱)
博马舍:P212 LE MARIAGE DE FIGARO政治喜剧
《费加罗三部曲》(《塞维里亚的理发师》《费加罗的婚礼》《有罪的母亲》)
主要作品:《孪生兄弟》――影响莎士比亚,
《撒谎者》――影响莫里哀,
《一坛金子》、《俘虏》(严肃喜剧)
风格:1、借古喻今2、风格粗矿3、以奴隶为喜剧灵魂4、语言生动活泼
泰伦斯bc190-159
严肃体裁的喜剧诗人
主要作品:《婆母》《佛尔缪》
崇尚雕琢,启蒙时期严肃喜剧与感伤喜剧的楷模
中世纪戏剧P59
早期5-11中期11-15晚期15-17
先写戏剧,代表作《唐吉柯德在英国》
后被迫改写小说
1737.5 THE LICENSING ACT戏剧审查法案
18世纪资产阶级地位上升,市民戏剧产生
DOMESTIC TRAGEDY家庭悲剧
市民悲剧《伦敦商人》
民谣歌剧严厉的社会政治讽刺
推崇人性本善
下半期:感伤喜剧,风俗喜剧
两者处于对立面上,前者思想肤浅,具有调和色彩,缺乏战斗意义,后者通过娱乐观众来进行生动有力的社会讽刺和批判
2、古典题材,现实意义(揭露封建统治)
3、擅长刻画人物心理,尤其是女性
4、结构严谨,情节紧凑,但是思想悲观
5、“纯粹”悲剧的典范
七、莫里哀(1622-1673)
第一阶段:外省1645-1658
闹剧为主,以情节取胜,又称为情节喜剧《冒失鬼》、《情怨》
第二阶段:巴黎1658-1673
1662《太太学堂》风格转向风俗与性格喜剧第一部成功的古典主义大喜剧
悲剧的诞生:BC 560国王庀士特拉忒将酒神祭祀引入雅典,每年四月举行活动,逐
渐衍变成悲剧:BC 534人类戏剧史上举行了首次戏剧比赛
流浪艺人的改革:发明了面具和演员,以“应和人”取代祭司来扮演酒神,与歌队长应答,唱和,对驳
逐渐由抒情向戏剧性过渡:规范诗句,歌队意识,主张建立民族戏剧
2、反对古典主义,崇尚莎士比亚
3、提倡市民悲剧,普通人
4、主张忠于现实,提倡自然
5、强调戏剧得教育作用
歌德:
魏玛前:忠实于狂飙突进运动
魏玛剧院时期:转向古代需求真理,致力于古典主义创作(美学方向)
席勒P249
《阴谋与爱情》P251
特点:从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既有浪漫色彩得流动美,又有古典色彩得结构美,具有强烈得艺术感染力。影响了浪漫主义。
代表作品:塔索的《阿明塔》
特点:适合宫廷舞台,由动人的诗的形式写成,音乐优雅,服装华丽,布景精致
西班牙戏剧
背景:人文主义运动兴起晚,势头强烈,黄金时代主要成就有小说,戏剧
AC 15-16世纪中叶宗教剧:奥托剧(宣传天主教义)
萌芽期:鲁达为民族戏剧奠基人笑剧《橄榄》
维迦――自然的奇迹P98
主张:建立在民主上的君主政治
类型:斗篷与剑P103
1、爱情、家庭生活《园丁之犬》P105
2、社会政治《羊泉村》P104
塞万提斯P99《努曼西亚》
意义:人文注意倾向,歌颂人民、女性、爱情、鞭挞贵族斗篷与剑戏剧的传统,强调与突出荣誉观念
特点:1、三幕剧为主2、情节简单,节奏快3、悲喜场面交叉表现4、人物众多,气氛热烈欢快P111
英国戏剧
狂飙突进运动:曼海姆派小资戏剧与魏玛派狂飙运动的对峙(歌德领导)
主张:对于封建贵族展开猛烈斗争,对于古典主义进行无情的批判。要求生活自由和创作自由,消灭封建统治,打破创作上的清规戒律。打破道德规范,发展个性。
浪漫主义戏剧P259
与古典主义相对立的流派,分贵族的消极浪漫主义和工人阶级资产阶级的积极浪漫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