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师范学院 武术理论考试题及完整答案(二)

黄冈师范学院 武术理论考试题及完整答案(二)
黄冈师范学院 武术理论考试题及完整答案(二)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 分共20分)

1、武术: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主要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2、拳:拳如卷饼紧又牢,食指中指拇指靠。

3、基本技法:指武术动作中经常出现的规律性的技巧和方法。

4、“四击”:踢、打、摔、拿。“八法”: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

5、对练:指在单练基础上,两人或两人以上,在预定条件下进行的假设性攻防练习。

1、武术一直深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从它的形成、内容和方法上,都体现着中国古典的、、、、等丰富的传统文化。

2、戚继光的、的《阵记》等,都总结出拳术是学习器械的基础。

3、年,中国武术队出访了前捷克斯洛伐克,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武术代表团的第一次出访,年,国务院批准了原国家体委将武术推向世界的决策。

4、器械可分为、、和。

5、武术中的眼法一般可分为和两种。

6、长拳的呼吸方法主要有、、、四法,但总的要求是。

7、刀由、、、、、、、构成。

8、太极拳是一种用中国古代的、理论来解释拳理并命名的传统拳术。它由河南温县的所创。

9、散打中,对进攻技术的要求是、、、、。

10、在武术教学中,讲解的方法主要

有、、

、。

11、武术单练和对练项目的场地为长m,宽m。

12、踢腿的方法,根据其特点可分为三类,分别为腿法、腿法、腿法。

13、内家拳强调“内三合”与“外三合”。“内三合”指的是、、

;“外三合”指的是、、。

三、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10分)

1、武术最原始的特征是民族性、技击性、体育性。()

2、用自然景象和动物来比喻武术中的动静之势称为“以形喻事”。()

3、在动作转换过程中如何把躯干动作与各种攻防方法的运用自然、紧密地结合起来,是体现身法的关键。()

4、在实战中,弹腿的力点在脚尖。()

5、少年拳第二套第九动动作为搂手勾踢。()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简述武术基本功的分类?

2、简述武术的特点?

3、武术教学除具有体育教学的一般特点外,还具有哪些自身的特点?

五、问答题:(共27分)

1、在武术教学中,如何选择合理的示范位置,示范面和示范速度?(15分)

2、试述刀、剑、棍的运动特点及各自主要器械方法?(12分)

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武术: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主要运动形式,注

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2、拳:拳如卷饼紧又牢,食指中指拇指靠。

3、基本技法:指武术动作中经常出现的规律性的技巧和方法。

4、“四击”:踢、打、摔、拿。“八法”: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

5、对练:指在单练基础上,两人或两人以上,在预定条件下进行的假设性攻防练习。

二、填空:(每小题0.5分,共25分)

1、哲学思想美学思想兵法思想伦理道德

2、《纪效新书》何良臣

3、1960 1985

4、长器械、短器械、双器械、软器械。

5、随视、注视

6、提、托、聚、沉“气宜沉”

7、刀尖、刀刃、刀背、护手、刀柄、刀首、刀彩

8、“阴阳”、“太极”陈家沟陈王廷

9、速度快、力量重、力点准、预兆小、方法巧

10、术语化讲解、形象化讲解、单象化讲解、口决化讲解

11、14 8

12、直摆性腿法、屈伸性腿法、扫转性腿法

13、心与意合、意与言合、气与力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

三、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10分)

1、×

2、√

3、√

4、×

5、×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答:(1)柔韧性的肩、臂、腰腿功

(2)力量性的组合桩功

(3)灵活性的跳跃功

(4)稳定性的平衡功

(5)其它类的跌、扑、滚、翻功

2、答:(1)动作具有攻防技击性

(2)具有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运动特点

(3)内容丰富多彩,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3、答:(1)重视尚武崇德的思想教育

(2)注重直观教学,以领做为主

(3)结合攻防动作讲解示范

(4)强调动作规格,突出劲力和精神

五、问答题:(共27分)

1、答:示范位置、示范面与示范速度。要根据示范目的、对象以及要解决的问题,合理选择位置、示范面和示范速度。

(1)示范位置:教师示范位置的选择应根据学生人数和队形来决定,以昼让全体学生看得见为原则。一般可站在以横防头排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顶点;二列横队相对站立时,教师站在中间示范;若是四列横队,可以让前面两列学生坐下或蹲下。示范时尽量避免使学生面向阳光或迎风,要有利于学生观察。

(2)示范面:教学中经常采用的示范面有正面、背面、侧面和镜面四种。单个动作可采用正面或侧面示范;组合或套路动作可采用背面示范;领做武术操或准备活动时可采用镜面示范。为了使学生弄清不同方位动作的特点,同一动作也可采用几个示范面。

(3)示范速度:示范速度可分为慢速、正常速两种。教授新教材时,先进行正常速度的完整示范;对于较难掌握的动作可进行慢速示范。

示范与讲解应有机地结合起来。武术教学多采用边讲解、边示范,先讲解、后示范或先示范、后讲解的教学方法。对于新的教材内容或基础较差的学生,以示范为主;对于复习教材内容或基础较好的学生则以讲解为主。

2.答:刀术:刀是武术器械的一种。现在通称和常用的刀是武术器械中短兵器的一种。单刀以缠头裹脑、劈、砍、撩、挂、扎、扫、截、斩、点等刀法

和另一手的协调配合及各种步法、跳跃等动作构成套路结构。练起刀来,刀声嗖嗖,可呈现出勇猛镖悍、雄壮有力的形象。故有“刀如猛虎”之说。

剑术:剑是武术器械中短兵器的一种。剑以劈、刺、点、崩、云、抹、撩、挂、穿、剪腕花等剑法和左手剑指,配合各种步法、腿法、身法、平衡、跳跃等动作构成套路结构。其特点是手腕灵活,身法轻快多变,姿势潇洒优美,剑法丰富流畅,有“剑似飞凤”之美喻。

棍术:棍是武术器械中长兵器的一种。棍主要以抡、劈、扫、拨、舞花等动作,配合各种步法、身法构成套路结构。其特点是快速、勇猛、刚劲有力,练起来棍法密集、风格泼辣、节奏鲜明、呼呼生风,有“棍打一大片”的功效。

健身武术理论考试题库(有答案)

健身武术专项理论试题库 一、选择题: 1、武术是以为主要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A、格斗动作 B、技击动作 C、攻防动作 D、击打动作 2、武术起源于我们远古祖先的: A、军事训练 B、部落战争 C、生产劳动 D、狩猎 3、国民党政府于1927年6月在建立了“中央国术馆”。 A、南京 B、上海 C、广州 D、北京 4、武术的基本技击内容是: A、踢、打、摔、拿、击、刺 B、踢、打、穿、蹦、跳、跃 C、跌、扑、滚、翻、击、刺 D、弓、马、仆、虚、歇、丁 5、被誉为“开创武侠之先河”的是: A、孔子 B、墨子 C、庄子 D、荀子 6、西周时期射箭者“先射一箭,后射三箭连发而中”的技术被称为: A、白失 B、剡注 C、参连 D、襄尺 页脚内容1

7、西周时期射箭者“使箭贯穿过活物,百步穿羊”的技术被称为: A、白失 B、剡注 C、参连 D、襄尺 8、西周时期射箭者“射箭透靶,见其镞白”的技术被称为: A、白失 B、剡注 C、参连 D、襄尺 9、在武林中被称为“外家拳”的是: A、武当拳 B、昆仑拳 C、峨眉拳 D、少林拳 10、古代“弓箭社”、“角抵社”等“社”的形成是什么时候? A、商周 B、秦汉 C、宋元 D、明清 11、武术特点中“内外合一”中的“内”是指: A、大脑、神经、气息的运行 B、精神、意识、气息的运行 C、思想、血液、气息的运行 D、神经、血液、气息的运行 12、在武林中被称为“内家拳”的是: A、武当拳 B、昆仑拳 C、峨眉拳 D、少林拳 13、1985年8月22日至26日,在中国西安举办了第届国际武术邀请赛。 页脚内容2

武术理论考试题库和答案

武术理论考试题库和答案 单选题1中国武术起源于我国远古祖先的? 军事战争生产活动休闲娱乐祭祀活动 B 2中国武术发展于我国远古祖先的? 军事战争生产活动休闲娱乐祭祀活动 A 3 武术在历史上曾有过不同的称谓,春秋战国时期称什么?武艺技击武术国术B 4武术在历史上曾有过不同的称谓,汉代称什么?武艺技击武术国术A 5武术在历史上曾有过不同的称谓,清初称什么?武艺技击武术国术C 6武术在历史上曾有过不同的称谓,民国时期称什么?武艺技击武术国术D 7集体项目通常要求多少人以上的徒手或手持器械的集体演练。6人8人10人12人A 8马步两脚距离约为本人脚长的几倍。3倍4倍5倍6倍A 9弓步约为本人脚长的多少倍?2-3倍3-4倍4-5倍5-6倍 C 10虚步后脚外展约为多少度?30度45度60度75度 B 11虚步重心应落在哪儿?前脚两脚中间后脚腰部C 12歇步时,左脚在前则为下列哪一项?前歇步后歇步左歇步右歇步 C 13冲拳要求力达哪个部位?拳心拳背拳轮拳面D 14弹腿要求力达哪个部位?脚面脚尖脚跟脚心B 15蹬腿要求力达哪个部位?脚面脚尖脚跟脚心C 16推掌要求力达哪个部位?掌外沿掌心掌指掌内侧 A 17两人或两人以上,按照预定的动作程序进行的攻防格斗套路,我们称之为____。散打对 练集体演练实战格斗 B 18拳谚有“练拳不练__,终究艺不高”之说。腿眼腰身 C 19长拳运动中呼吸得法总的要求是什么?“气要提”“气要托”“气要聚”“气要沉”D 20什么时期开始实行武举制,即用考试的方法选拔武勇人才,对武术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两晋南北朝唐朝宋朝明朝B 21武术抱拳礼行礼时,拳掌与胸相距多少厘米?10-20厘米20-30厘米30-40厘米40-50厘米 B 22在做跳跃动作和由低式动作进入高式动作时,应该运用什么呼吸方法?“提法”“沉法” “托法”“聚法” A 23一般冲拳击掌的发力顺序是什么?腰-肩-手-肘手-肘-肩-腰腰-手-肘-肩腰-肩-肘-手 D 24弹腿、蹬腿的发力顺序是什么?胯-膝-脚脚-膝-胯膝-脚-胯脚-胯-膝A 25何时第一次把武术列为国家体育竞赛项目?以后开始举行全国性的武术比赛和表演。 1955年1956年1957年1958年 C 26第一届世界武术锦标赛于何时在北京举行?1971 1981 1991 2001 C 27何时国际武术联合会被世界单项体育联合会接纳入会?2004 1994 1984 1974 B 28简化太极拳是以哪式太极拳为基础编制的?孙吴陈杨 D 那一年国家体委颁布了《武术散打竞赛规则》,并开始正式举办全国性的武术散打擂台赛。

武术理论知识题库

武术理论知识题库 一、武术的基本功包括:1)肩臂练习;2)腰部练习;3)腿部练习; 4)手型、手法练习;5)步型、步法练习;6)平衡练习;7) 跳跃练习;8)动作组合练习。 二、武德的主要表现形式为:仁、义、礼、信、勇 三、武术场地:长14米,宽8米,集体项目场地长16米,宽14 米。 四、武术的基本手型:拳、掌、勾、爪 基本步型:弓步、马步、仆步、歇步、虚步 五、评分标准:采用10分制:动作规格分值6分;劲力协调的分值 2分;精神、节奏、风格、内容、结构布局的分值2分。 扣分:根据不符合要求的程度,分别给予扣分,每次扣分以上,有些严重不符者,最高一次可扣2分。 六、武术段位等级:徽饰标志: 初段1-3段(青色、银色、金色熊猫) 中段4-6段(青虎、银虎、金虎) 高段7-9段(青龙、银龙、金龙) 七、武术的特点作用

(一)特点:1)既有搏击运动,也有套路运动 2)寓技击于体育之中 3)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民族风格 4)广泛的适应性 (二)作用:1)增强体质,医疗保健 2)实用防身 3)锻炼意志,培养品德 4)竞技观赏,丰富生活 八、武术的内容分类: 按其运动形式、可分为套路和搏斗运动两大类。 武术的套路运动按其练习形式又可以为单练、对练、和集体演练三种类型。 单练:一)拳术:1)长拳;2)形意;3)八卦;4)八极;5)太极;6)南拳 二)器械:1)单器械:刀、枪、剑、棍;2)双器械:双刀、双剑、双钩等;3)软器械:九节鞭、三节棍、绳镖、流星锤等。 对练:两人以上或两人,按照规定动作进行的攻防格斗套路。分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对练。

集体:6人以上徒手或持器械对练。 对抗:分为散手和太极推手 九、长拳、太极拳、刀、枪、剑、棍、运动特点 1)长拳的运动特点是:动作舒展大方、快速有力、节奏明显,起伏转折较多,强调主动出击,长击速打、以快制慢、以刚 为主。 2)太极拳的运动特点:太极拳分为五大家:陈、杨、吴、武、孙,太极拳在练习的时候是刚柔相济、快慢结合、内外兼修、 文武齐备、身心俱得到锻炼。太极拳的特点归纳起来有下列几 点:轻松柔和、连贯均匀、圆活自然、协调完整,是一种非常 独特的体育与文化的运动。 3)刀的运动特点:主要方法有劈、扎、斩、撩、缠头、裹脑,还有云、砍、崩、挑、点、抹等刀法。运动特点是勇猛快速、 气势逼人,刚劲有力,如猛虎一般,并要求进退闪转和纵跳翻 腾都要刀随身换,身械协调一致。 4)枪的运动特点:主要方法有:拦、拿、扎、劈、崩、点、穿、缠、拨等。其运动特点是力贯枪尖,走势开展,上下翻飞,变 化莫测。 5)剑的运动特点:主要方法有点、崩、刺、撩、截、穿、挂、云、抹、绞、带、腕花等方法。运动特点是轻快、敏捷、洒脱、

黄冈师范学院 武术理论考试题及完整答案(二)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 分共20分) 1、武术: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主要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2、拳:拳如卷饼紧又牢,食指中指拇指靠。 3、基本技法:指武术动作中经常出现的规律性的技巧和方法。 4、“四击”:踢、打、摔、拿。“八法”: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 5、对练:指在单练基础上,两人或两人以上,在预定条件下进行的假设性攻防练习。 1、武术一直深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从它的形成、内容和方法上,都体现着中国古典的、、、、等丰富的传统文化。 2、戚继光的、的《阵记》等,都总结出拳术是学习器械的基础。 3、年,中国武术队出访了前捷克斯洛伐克,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武术代表团的第一次出访,年,国务院批准了原国家体委将武术推向世界的决策。 4、器械可分为、、和。 5、武术中的眼法一般可分为和两种。 6、长拳的呼吸方法主要有、、、四法,但总的要求是。 7、刀由、、、、、、、构成。 8、太极拳是一种用中国古代的、理论来解释拳理并命名的传统拳术。它由河南温县的所创。 9、散打中,对进攻技术的要求是、、、、。 10、在武术教学中,讲解的方法主要

有、、 、。 11、武术单练和对练项目的场地为长m,宽m。 12、踢腿的方法,根据其特点可分为三类,分别为腿法、腿法、腿法。 13、内家拳强调“内三合”与“外三合”。“内三合”指的是、、 ;“外三合”指的是、、。 三、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10分) 1、武术最原始的特征是民族性、技击性、体育性。() 2、用自然景象和动物来比喻武术中的动静之势称为“以形喻事”。() 3、在动作转换过程中如何把躯干动作与各种攻防方法的运用自然、紧密地结合起来,是体现身法的关键。() 4、在实战中,弹腿的力点在脚尖。() 5、少年拳第二套第九动动作为搂手勾踢。()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简述武术基本功的分类? 2、简述武术的特点? 3、武术教学除具有体育教学的一般特点外,还具有哪些自身的特点? 五、问答题:(共27分) 1、在武术教学中,如何选择合理的示范位置,示范面和示范速度?(15分) 2、试述刀、剑、棍的运动特点及各自主要器械方法?(12分) 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武术: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主要运动形式,注

武术理论知识点

武术理论知识点 一、武术概述部分 1.武术的称谓:春秋时期称技击,汉代称武艺,清初称武术,民国称国术,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命名为“武术”。 2.武术的概念:狭义上讲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搏斗为其运动形式的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称为武术运动。广义上讲,武术是一种包含攻防技击的人体文化,是属于体育而高于体育的。武术的概念是人们认识武术的基本依据,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同时期对武术概念的表述不仅相同,它的内涵和外延是随着社会历史发展和武术本身的发展而发展。从历史上看,早期人类生存竞争、狩猎及战争中技能形态与武术初期的技术形态同源同构,甚至在一定时期交织,然而随着历史变迁,武术发展至今,体育功能日渐显著,并归属与体育范畴,其内容、形式和手段的体育化特点更趋明显。因此从这个角度,我们将其视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3.武术的属性:从武术概念中可看到内涵的三个属性:武术是中国传统技击术,武术是中国传统体育,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 4.武术的本质属性:攻防技击性 5.武术的四击:踢、打、摔、拿 6.武术的传统文化内涵:涵摄了古典哲学、兵学、中医学、古典美学、民俗、宗教等中国传统文化,深受其影响。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道德观念、审美情趣、价值取向以及人生观、宇宙观等在武术中有集中反映。 7.武术“内外兼修”的内涵:追求外在形键和内在神韵,达到形神兼备;强调内练外练;要求内外相合、上下相随,追求高度协调和统一;追求德艺双修。武术所谓的“内”指心、神、意、气。所谓“外”指手、眼、身、步的活动。在武术练习中,强调形是神的外部表现,神是形的内在实质。 8.武术的分类方法:地域分类法、名山大川分类法、姓氏分类法、技术特点分类法、形式与类别分类法和功能分类法。 9.形式与类别分类:两种运动形式(套路运动和搏斗运动),内含五个类别(拳术、器械、对练、集体项目、攻防技术),对武术内容进行归纳。 10.功能分类法:根据武术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分为,竞技武术、健身武术和学校武术 11.套路运动: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攻防动作为素材,遵守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变化规律编成的整套练习形式。主要内容包括单练、对练、集体项目。 12.搏斗运动:两人或多人在一定条件下,按一定的规则进行斗智较力的攻防性练习形式。现在武术竞赛中开展的主要是两人进行的对抗性活动,包括散打、太极推手、短兵等等。13武术的特点:具有攻防技击性、具有锻炼方法的独特性、具有练习的广适性。 14武术的作用:增强体质,防身自卫,修生养性,观赏娱乐 15,器械分为:长、短、双、软四类 16.对练:是两人或两人以上,按照预定动作程序进行的功防格斗套路。包括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对练。 17.对练分为: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对练 18.集体演练:以六人以上的徒手或器械集体套路演练,可变换队形与图案和采用音乐伴奏,要求队形整齐,动作协调一致 20.散打:指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使用踢、打、摔等技法制胜对方的竞技项目 21.太极推手:两人按一定的规则,使用太极拳中的堋、捋、挤、按、采、挒、肘、靠等技法,搭手对峙,通过粘、连、黏、随的形式,以肌肉感觉判断对方用力,从而借力发力,

健身武术理论考试试题库(有答案)..

健身武术专项理论试题库 一、选择题: 1、武术是以 为主要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 兼 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A 、格斗动作 B 、技击动作 C 、攻防动作 D 、击打动作 2、武术起源于我们远古祖先的: A 、军事训练 B 、部落战争 C 、生产劳动 D 、狩猎 3、国民党政府于 1927年 6月在 建立了“中央国术馆” 。 A 、南京 B 、上海 C 、广州 D 、北京 4、武术的基本技击内容是: A 、踢、打、摔、拿、击、刺 C 、跌、扑、滚、翻、击、刺 5、被誉为“开创武侠之先河”的是: A 、孔子 B 、墨子 C 6、西周时期射箭者“先射一箭,后射三箭连 发而中”的技术被称为: A 、白失 B 、剡注 C 、参连 D 、襄 尺 7、西周时期射箭者“使箭贯穿过活物,百步穿羊”的技术被称为: A 、白失 B 、剡注 C 、参连 D 、襄尺 8、西周时期射箭者“射箭透靶,见其镞白”的技术被称为: A 、白失 B 、剡注 C 、参连 D 、襄尺 9、在武林中被称为“外家拳”的是: 10、古代“弓箭社”、“角抵社”等“社”的形成是什么时候 11、武术特点中“内外合一”中的“内”是指: B 、踢、打、穿、蹦、跳、跃 D 、弓、马、仆、虚、歇、丁 、庄子 D 、荀子 A 、武当拳 B 、昆仑拳 C 、峨眉拳 D 、少林拳 A 、商周 B 、秦汉 C 、宋元 D 、明清

B 、精神、意识、气息的运行 D 、神经、血液、气息的运行 12、在武林中被称为“内家拳”的是: 13、1985年 8月 22日至 26日,在中国西安举办了第 届国际武术邀请赛。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14、《纪效新书》的作者是: A 、戚继光 B 、何良臣 C 、唐顺之 D 、俞大猷 15、 年中国武术队赴柏林奥运会参加表演。 A 、1936 B 、1937 C 、1946 16、武术按其运动形式分类基本可分为 大类 A 、5 B 、 4 C 、 2 D 、3 17、在武德 中, A 、礼 其首要内容是: B 、忠 C 、仁 D 、勇 19、民国时期,民间出现了许多拳社组织,如 1910 年 成立的“精武体育 会”。 A 、上海 B 、南京 C 、日本 D 、北京 20、1985 年在 举办了第一届国际武术邀请赛,并成立了国际武术联合会 筹备委员会。 A 、日本广岛 B 、日本横滨 C 、中国北京 D 、中国西安 21、在第 届亚运会上首次把武术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A 、十一 B 、十二 C 、十三 D 、十四 A 、大脑、神经、气息的运 行 C 、思想、血液、气息的运 A 、武当拳 、昆仑拳 C 、峨眉拳 D 、少林拳 D 、 1947 18、在武德中,“孝” 指: A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C 、孝顺 D B 、尊重老人、长辈,敬爱师长 、尊重老人、长辈,敬爱师长,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大学武术理论试题库

武术理论题库 一、单选题 1.中国武术起源于我国远古祖先的? A军事战争B生产活动 C休闲娱乐 D祭祀活动 2.中国武术发展于我国远古祖先的? A军事战争 B生产活动 C休闲娱乐 D祭祀活动 3.武术在历史上曾有过不同的称谓,春秋战国时期称什么? A武艺B技击 C武术 D国术 4.武术在历史上曾有过不同的称谓,汉代称什么? A武艺 B技击 C武术 D国术 5.武术在历史上曾有过不同的称谓,清初称什么? A武艺 B技击 C武术 D国术 6.武术在历史上曾有过不同的称谓,民国时期称什么? A武艺 B技击C武术 D国术 7.集体项目通常要求多少人以上的徒手或手持器械的集体演练。 A6人 B8人 C10人 D12人 8.马步两脚距离约为本人脚长的几倍。 A3倍B4倍 C5倍 D6倍 9.虚步后脚外展约为多少度? A30度 B45度 C60度 D75度 10.虚步重心应落在哪儿? A前脚 B两脚中间 C后脚 D腰部 11.歇步时,左脚在前则为下列哪一项? A前歇步 B后歇步 C左歇步 D右歇步 12.冲拳要求力达哪个部位? A拳心 B拳背 C拳轮 D拳面 13.弹腿要求力达哪个部位? A脚面B脚尖 C脚跟 D脚心 14.蹬腿要求力达哪个部位? A脚面 B脚尖C脚跟 D脚心 15.推掌要求力达哪个部位? A掌外沿B掌心 C掌指 D掌内侧 16.两人或两人以上,按照预定的动作程序进行的攻防格斗套路,我们称之为____。 A散打B对练 C集体演练 D实战格斗 17.拳谚有“练拳不练什么,终究艺不高”之说。 A腿 B眼C腰 D身 18.长拳运动中呼吸法总的要求是什么? A“气要提” B“气要托” C“气要聚” D“气要沉” 19.什么时期开始实行武举制,即用考试的方法选拔武勇人才,对武术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A两晋南北朝 B唐朝C宋朝D明朝 20.武术抱拳礼行礼时,拳掌与胸相距多少厘米? A10-20厘米 B20-30厘米 C30-40厘米 D40-50厘米 21.在做跳跃动作和由低式动作进入高式动作时,应该运用什么呼吸方法? A“提法”B“沉法” C“托法” D“聚法”

武术理论考试

形神拳集中体现形神兼备的武术本质特点,是长拳类型的武术套路。根据高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在小学和初中学练武术的基础上创编的。这套形神拳,动作舒展大方、刚劲有力,对培养高中学生的武术意识,发展灵敏、协调、力量等身体素质具有良好的作用。演练时配上霍元甲主题歌《万里长城永不倒》的音乐,使人感到精神振奋,有利于激发高中学生练习的欲望。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俗话说:神美感心,形美感目,说明了神和形的重要性。神指内,体现在精神、气、力、功上;形指外,体现在手、眼、身法、步上。内外合一,形神兼备是练好武术套路的准则。形神拳是由五种步型:弓步、马步、仆步、虚步、歇步;三种手型:拳、掌、勾;两种腿法:蹬腿、弹腿组成。套路所选择的素材都是伸展和抡转幅度较大的动作,需要上下肢密切配合。要求学生在学习时有较好的协调、柔韧、劲力等。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学习能力,特别是对拳势工整,劲力顺达,舒展大方,动作流畅,刚劲有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体现武术的意识和长拳的风格特点。 一、教学目标 根据普通高中《体育和健康》课程标准新的理念,结合形神拳套路结构的特点,要求掌握形神拳动作方法,要点,攻防含义;让学生领悟套路的韵味;体现武术的节奏和风格;培养学生善于用脑、用心学武,

练武,并能思考“一拳多用”的技击方法,使学生会学武术,会欣赏武术,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如何理解和贯彻形神拳的教学目标 1.注意和初中教学相衔接 义务教育阶段,教材中均安排了武术教学内容,其中武术基本功和基本动作是重点,也是学好武术的基础。高中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校,基础不同,因此,教学中首先要抓好基本功和基本动作的练习,为学习形神拳打好基础。 2.学会动作,掌握风格特点 根据新课标,形神拳作为选修的内容,授课时数比以往有很大的增加,这就为教好这套动作提供了基础条件。在教学中,应抓好形神拳基本动作的教学,使学生学会动作方法,进而体会武术精、气、神,体现其风格特点。 3.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进行思想教育 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学会

(完整版)武术专项理论考试试题

武术专项理论考试试题简答题: 1、武术的概念? 2、武德的概念? 3、武术的内容与分类? 4、武术的特点? 5、拳术的基本手型和步型? 6、拳术的“四击”、“八法”包括? 7、武术套路评分标准与方法? 8、武术套路评分方法?

1、武术的概念? 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搏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2、武德的概念? 武德是尚武崇德的精神,现代武学界将武德概括为:口德、手德、心德、公德四方面。 3、武术的内容与分类? 武术的内容丰富多彩,按其功能分,可分为竞技武术、健身武术和实用武术;按其运动形式可分为两大类:套路运动、搏斗运动(1)套路运动 单练: 拳术:长拳、太极拳、南拳、八卦掌等。 器械:包括短器械(剑、刀)、长器械(棍、枪)、双器械(双刀、双鞭等)、软器械(鞭、三节棍等)。 对练: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对练 集体演练:6人以上的徒手或器械的套路演练 (2)搏斗运动:主要有散手、推手、短兵 4、武术的特点? (1)寓技击于体育之中 (2)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民族风格 (3)广泛的适应性 5、拳术的基本手型和步型? 基本手型:拳、掌、勾 基本步型:弓步、马步、仆步、歇步、虚步 6、拳术的“四击”、“八法”包括? 四击:踢、打、摔、拿 八法: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 7、武术套路评分标准与方法? 武术套路比赛最高分为10分。其中包括:裁判员的评分、裁判 员的扣分、裁判长的扣分。 8、武术套路评分方法? (1)裁判员的评分:裁判员根据运动员现场发挥的技术水平,按照 各竞赛规则的评分标准,从10分钟减去扣分分值,即为运动员得分。(2)应得分的确定:根据评分裁判员的的人数,将裁判员评出的最 高一个分与最低一个分去掉后的有效分平均值,即为运动员的应得分。

2018年专业队武术理论期终考试题 姓名含答案

2018年专业队武术理论期终考试题 班级姓名 一、填空(45 分,每空1分) 1.少林塔沟教育集团办学理念是武术为根、文化为魂、育人文本。 2.学校管理提出的十字方针是关心、爱护、说服、诱导、帮助。 3.2017年第十三届全运会,塔沟健儿共获得4枚金牌、1铜牌。 4.2018年少林塔沟教育集团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节目名称是《双雄会》。 5.身体素质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和柔韧。 6.运动训练包括身体训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心理训练和智力训练。 7.武术的手型有掌、拳、勾。 8.步型有弓步、马步、仆步、虚步、歇步等。 9.武术基本功有腿功、腰功、桩功等。 10.武术腿功的训练方法主要有压腿、耗腿、搬腿、踢腿、控腿、 吊腿和撕腿等。 11.四击是指踢、打、摔、拿。 12.腿法按其运动的形式可分直摆形腿法、屈伸性腿法、扫转性腿法。 13.负荷量和强度的变化通常有三种搭配方式,一是加量,二是加量减强度 三是减量加强度。 二、判断题(10分,每题2分) 1.不论年龄大小,训练量都是一样的。(x ) 2.学武术不需要练基本功,只要学好套路就可以了。(x ) 3.散打不需要什么战术,只要临场发挥就可以了。(x) 4.强攻战术是运动员强行突破对手而硬性进攻战术。(√)

5.台中战术是指运动员利用擂台中央为战斗阵地而进行对抗的战术。(√) 三、单项选择(共14分,每题2分) 1.马步两脚距离约为本人脚长的几倍?(A) A.3倍; B.4倍; C.5倍; D.6倍 2.虚步重心应落在哪儿?(C) A. 前脚 B.两脚中间 C.后脚腰部 3.冲拳要求力达哪个部位?(B) A.拳心 B. 拳背 C.拳轮 D.拳面 4.弹腿要求力达哪个部位?(B) A. 脚面 B.脚尖 C. 脚跟 D. 脚心 5.推掌要求力达哪个部位?(A) A. 掌外沿 B.掌心 C.掌指 D.掌内侧 6.两人或两人以上按照预定的动作程序进行的攻防格斗套路,我们称之为(B) A.散打对练 B. 集体演练 C.实战格斗 7.拳谚“练拳不练”,终究艺不高之说(C) A.腿 B.眼 C. 腰 D.身 8. 四、选择题(多项选择)(共8分,每题2分) 1.武术套路运动按运动形式可分(ABC ) A.徒手套路; B.器械套路; C.对练套路; D.散打; E.拳击 2.在武术的教学中,讲解的内容有(ABCD) A.基本技法; B.动作规格; C.攻防意义; D.关键环节; E.保护与 帮助。

武术理论试题完成

20010—2011学年体育与健康武术课理论试题 (整理) 一填空题 1.商周时期,军事训练的主要形式是()和()。 田猎、武舞 2.1910年在上海成立的()是维持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民间武术团体。 精武体育会 3.武术是以()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主要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技击动作 4.武术起源于我们远古祖先的() 生产劳动 5.()始行武举制,用考试的办法选拔武勇人才对武术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唐朝 6.器械是指手持武术兵器进行练习的套路运动。器械又可分为双器械、软器械()、()。 长器械、短器械 7.武术套路长拳的三种基本手型是(). (), ()。拳掌勾 8.武术套路比赛的场地长()米, 宽()米 14米8米 9.武术一般按运动形式分为三大类:功法运动、()、搏斗运动。 套路运动 10.长拳的五种基本步型是歇步 .仆步.().().(). 弓步马步虚步 11.散打的禁击部位是().().(). 后脑颈部裆部 12.健身、()是武术的基本功能之一。 防身

13武术是集防身、健身、()于一体的体育运动。 竞技 14在当代中国武侠小说创作中成就最大、影响最深远的武侠小说家,当推中国香港的()。 金庸;查良镛 15.在中国武术史上影响最大、最深远的武打片是()。 少林寺 16(“ ”)永远是人类世界的主题,中国武术就是以它为价值准则的。 和平 17太极拳主要包括()、()、孙式、吴式、武式五种流派。 陈式杨式 18. 1927年中央国术馆于()成立,并于1928和1933年在南京举办了两次国术国考。 南京 19. 1987年在日本横滨举行了(),武术开始成为正式的国际比赛项目。 第一届亚洲武术锦标赛 20. ()是促进武术形成与发展的催化剂。 军事战争 2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设立了武术硕士学位。()-年正式批准上海体育学院设立武术专业博士学位点。 1984 1996 22.()年中国武术队赴柏林奥运会参加表演。 1936年 23.集体表演是以()人以上的徒手或器械集体演练。 6人 24.到目前为止武术比赛的最高赛事为(), 世界锦标赛 25.武术套路的雏形是() 武舞 26.宋代出现了大量以卖武为生的民间艺人,当时他们统称为()。 路歧人 27.元代禁止民间习武,只有()仍能低调习武。 少林寺 28.广东十虎是()时代的人物。 清末民初 29.()是以缠头裹脑和劈,砍,斩,撩,扎,挂,戳等基本方法,并配合各种步型,步法,跳跃等动作构成的器械演练形式. 刀术

试题库武术理论考试

武术教研室 试 题 库 绍兴文理学院体育学院

武术试题库 一、是非题 1.武举制自隋代开始实行。()2.民国时期武术被称为“武艺”。()3.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主要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4.武术源于少林侍。()5.武德是一个历史范畴,随着现代法制的日益健全,武德基本上没有太大的作用,没有必要再继续提倡。()6.著名的《内家拳法》是清代黄百家写的。()7.爱国名将戚继光编著的《拳经》载有武术动作32式图决。()8.长拳是在吸取查、华、炮、红等传统拳种之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拳种。()9.长拳一词最早记载于明代毛元仪《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中。()10.1933年武术被列为全国综合性运动会竞赛项目。()11.武术作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列入教育部小学体育教育大纲是在1956年。() ()12.1957年国家体委将武术列为竞赛项目,并于次年制定了第一部《武术竞赛规则》。 13.1980年成立了国家体委武术研究会。() 14.1988年亚奥理事会正式通过了将武术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15.1977年12月30日,国家体委颁布<<中国武术段位制》》,将高段位定位:七段、八段和九段。() 16.武术初、中、高级段位标志是虎、鹰、龙。() 17.1999年国际武联被吸收为国际奥委会的正式国际体育单项联合成员。() 18.2008年北京奥运会武术套路被列为特设项目。() 19.《国际武术套路规则》适用于全国任何级别的武术套路比赛。() 20.演练水平的评分包括演练水平等级的评分和内容、结构、布局的扣分。() 21.套路运动按练习形式分为单练和集体训练。() 22.对武术水平高低的评价一般要考虑动作的质量与规格、综合演练水平和其他错误等几方面因素。() 23.武术有套路运动、搏斗、散手运动三种形式。() 24.武术套路比赛(集体项目除外)是在长12米、宽8米的地毯上进行。() 25.武术基本功包括腰功、腿功、臂功、桩功。() 26.勾手是武术基本手型之一,其动作要求是五指捏拢,必须直腕。()

武术题库

下列哪种动作不属于初级虚步 弹腿动作应采用侧面 下面拳术属于二类拳通背拳 在做跳跃运动和提法 长拳的主要手法冲劈崩 推掌要求力达掌外延 提膝勾手托 搏斗运动目前推手 武术协会在北京成立1958 武术起源于远古人类祖先的错 歇步时,左脚在前左歇步 唐代以后刀对 戚继光对 做太极弓步时,迈出的错 武术套路不仅有个人的错 左虚步的重心应在右腿 初级剑的练习为其他错 要体现刀术中历经是梦气势勇猛以腿为主变化多端的对 清代统治者禁止对 左右陋习要不对 撩掌是手心向前上直逼掌心 在正规竞赛中,长拳1分20 下述前辞动作正向前方 马步两腿距离约 3 简化太极拳分错 要体现刀术中的协调配合 武术套路中去申请 3 中国武术的实战格斗错 中国武术队赴柏林1936 长拳演练中讲究的六合是手肘肩胯武术套路比赛中,运动员的0.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 十八般兵器武术对 1951 错 一般冲拳腰肩肘手 要体现刀术中步法迅疾,跳跃 南拳的发力应从腰 武术最初作为军事对 武术基本功练习中摆动腿脚 从广义上认识,武术对 搏击运动已成为现代武术错 竞赛场地四周内5cm 比赛时,运动员身体任何部位对

门派有更强的对 第一次把武术列为1958 对练是错 剑术是武术长错 明朝出现了错 练习法分为哪几种单人双人分组 传统无德对 为配合全民健身活动的需要1998 套路运动主要的内容有错 开始实行武举制唐朝 弓步约为本人4到5 弹腿要求力达脚尖 歇步时,左脚左歇步 剑术动作的基本B 直摆性腿法有错 太极起始动作要错 武术运动按照功能分类可以分为错蹬腿要求力达脚跟 1951 错 要体现刀术中的协调 近代中国人每当谈及对 竞赛套路运动是以矛盾 体系勾手托 1987 在日本 两人手持短兵 武术套路运动变化对 徒手对练错 武术套路中至百姓腿法 5 中国武术的基本功讲究的是错 套路运动主要的内容有规定错 太极走弓步时对 长拳的手拳掌勾 要做好手术动作中刀背贴身闲手 下面器械中是长拳棍术 中国传统哲学是八卦掌 长拳运动特点是快速 武术套路中器械掉地0.3 长拳运动中呼吸法总的要求是气要沉搏斗运动目前开展有三项推手 武术分为套路类武术和搏斗类对 弹腿动作应采用侧面 武术最初作为军事训练对 中国武术的实战格斗错 是一种流传于我国南方南拳

武术理论考试

名词解释 1.武术:是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功法、套路和搏击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 传统体育项目。 2.长拳:是一种舒展大方、快速有力、节奏鲜明,并包括蹿、蹦、跳跃起伏转折以及闪、 展、腾、挪等动作的拳术。 3.弓步:两脚前后开立(约本人脚长四倍)前腿脚尖微内扣,屈膝半蹲,后脚尖内扣约45度。后腿挺膝伸直,后下 沉内扣,上体正对前方。 4.功法运动:以单个动作为主要进行练习,以达到健体或增强某方面体能的运动,主要为 武术套路和攻防格斗。 5.四击:踢、打、摔、拿。 6.八法:手、眼、身、步、精神、气、力、功。 7.十二型:用自然景象和动物来比喻武术中的12种动静之势。 判断 1、1910年10月 2、队列不属于搏斗 3、十二型:用自然景象和动物来比喻武术中的12种动静之势 4、抱拳礼:左掌右拳 5、攻防技击性是武术的本质特征 6、武术中不止太极拳可以配乐 7、八法:手、眼、身、步、精神、气、力、功。 填空 1.三种踢腿腿法:直摆性腿法、屈伸性腿法、扫转性腿法。 2.武术个人场地:长14,宽8; 3.武术散打禁击部位:后脑、颈部、裆 4.武术散打禁止用:拉、肘、膝等动作。 5.武术三种手势:拳、掌、勾。 6.器械的种类:长器械、短器械、软器械、双器械。 7.武术的竞赛中主要的器械项目:刀、抢、剑、棍。 8.太极拳的运动特点:体松心静,缓慢柔和,动作、呼吸和意念配合。 9.太极拳流传较广的派别:陈、杨、吴、武、孙式。 10.套路运动分为:单练、对练、集体演练。 简答 一、二十四式太极拳的动作名称 答:起势-左右野马分鬃-白鹤亮翅-左右搂膝拗步-手挥琵琶-左右倒卷弘-左揽雀尾-右揽雀尾-单鞭-云手-单鞭-高探马-右蹬脚-双峰贯耳-转身左蹬脚-左下势独立-右下势独立-左右穿梭-海底针-闪通臂-转身搬拦捶-如封似闭-十字手-收势 二、武术的特点:1、动作具有攻防技击含义;2、动作具有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特点; 3、内容丰富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作用:1、壮内强外的健身作用; 2、提高防身自卫能力; 3、培养道德情操; 4、丰富文化生活; 5、增进交流; 三、起点太极拳的要求

《武术》理论试题

武术试卷F卷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增强体质,防身自卫,修身养性,娱乐观赏2.健身武术,学校武术,竞技武术3.两晋南北朝;4.武举制;5.裴旻; 6.踢,打,摔,拿7.1958年8.1990年 9.1936;10.1953;11.1957, 12. 9.刀,剑 二、名词解释 1.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主要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2.对练:是在单练基础上,两人或两人以上,在预定的条件下进行攻防的假设性实战练习。 3.散打:是两人遵照一定的规则使用踢、打、摔、拿等方法致胜对方的竞技项目。 4.推手:是两人遵照一定的规则,使用堋、捋、挤、按、采、挒、肘、靠等手法,双方粘连粘随,通过肌肉感觉来判断对方用劲,然后借力发劲将对方推出,以此决定胜负的竞技项目。 5.功法运动:是以单个的武术动作作为主体进行练习,以达到健体或增强某方面体能的运动。 三、选择题 1.ABC 2.A 3.B 4.A 5.D 四、简答题 1.武术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要点: (1)动作具有攻防技击性; (2)具有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运动特色; (3)内容丰富多彩,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2.简述武术形式、内容与分类? 答案要点: (1)武术按其运动形式分为套路运动和搏斗运动两大类。 套路运动:是武术动作以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变化规律编成的整套练习形式。主要

内容包括拳术、器械、对练、集体表演。搏斗运动:是两人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斗志较力的对抗练习形式。目前正在展开的主要内容包括散手、推手、短兵。 3.武术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要点: (1)壮内强外的健身作用; (2)提高防身自卫能力; (3)培养道德情操的教育作用; (4)娱乐观赏,丰富文化生活 4.武术教学的特点有哪些? 答案要点: (1)注重直观教学,以领做为主。 (2)强调动作规格,突出劲力和精神。 (3)结合功放动作进行讲解示范。 5.什么是武术图解?图解知识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案要点: (1)武术图解是用文字说明和动作图示来记载武术动作和套路的主要方式。(2)。 五.谈谈你对武术的起源及历代发展状况的认识? 答案要点: (1)武术起源于我们远古祖先的生产劳动。 (2)商周时期,有“武舞”。春秋战国时期,群雄争霸,战事频繁。春秋战国都十分重视技击术的研究。秦汉时期,军旅武术发展尤为显著。汉代,除了其他兵器的发展外,弓弩的水平也很高,涌现了以李广为代表的多位善射高手,并且也有多部有关射技的书籍问世。唐代武则天执政时期,为了兴国强邦,巩固统治地位,于公元702年,始设武举制,开辟了前所未有的以武取仕的道路,调动了广大习武者的积极性,对进一步振奋武风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宋元时期,以民间结社为主的民间习俗活动蓬勃兴起。蒙古族在统一中国的战争中胜利以后,中原于少数民族的融合,进一步促进了武术方面的交流。明清时期,是我国武术发展的昌盛时期,民间诸家门派纷纷建立,拳械谱诀也得到普遍发展。近代以后,冷兵器在军事上的地位明显消弱。民国时期,民间出现许多拳社组织。中华民族共和国成立后,武术作为体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得到了党和人民的重视,使其蓬勃发展。

武术长拳测试题及答案

武术长拳测试题及答案https://www.360docs.net/doc/107818001.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武术(长拳)理论期末考试试题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武术运动一般可分为、、、、集体项目类五大类。 2、武术套路图解中一般用虚线表示上肢(下肢)的行进路线,用实线表示上肢(下肢)的行进路线。 3、长拳中的“四击”是指,“八法”是指。 4、扫转性腿法包括和后扫腿两种腿法。 二、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 10分) 1、武术比赛采用()计分方法。 A.10分制记分 B.100分制记分 C.5分制记分 2、下面不属于屈伸性腿法的是()。 A.弹腿 B.侧踢腿 C.蹬腿 3.初级长拳三路第二段是以()为结束动作的。 A.仆步亮掌 B.马步盘肘 C.弓步顶肘 4、下列哪种不属于初级长拳三路的动作()。 A.弓步冲拳; B.歇步下冲拳; C.马步架打 5、要做好弓步则两腿要()。 A.前腿大腿与地面平行,后腿蹬直 B.前腿大腿与地面有一定角度,后腿膝盖弯曲 C.两腿都要与地面呈45度夹角 三、判断题(每小题 2分,共 10分) 1、抱拳礼的动作规范是:右掌左拳,拳止于掌,屈右拇指,两臂屈圆。() 2、武术套路竞赛一般分为个人赛、团体赛、个人及团体赛。() 3、直摆性腿法有正踢腿、外摆腿、里合腿和侧踹腿等。() 4、武术中的“型”是指手型、身型、步型;“法”指的是手法、眼法、身法、腿法、步法和器械使用方法。() 5、长拳是一种柔和、姿势舒展、节奏鲜明的拳术。() 四、简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 1、长拳的特点及基本技法要求 2、武术基本功和基本动作包括哪些内容? 3、正踢腿动作的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武术理论试题完成

体育与健康武术课理论试题 (整理) 一填空题 1.商周时期,军事训练的主要形式是()和()。 田猎、武舞 2.1910年在上海成立的()是维持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民间武术团体。 精武体育会 3.武术是以()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主要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技击动作 4.武术起源于我们远古祖先的() 生产劳动 5.()始行武举制,用考试的办法选拔武勇人才对武术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唐朝 6.器械是指手持武术兵器进行练习的套路运动。器械又可分为双器械、软器械()、()。 长器械、短器械 7.武术套路长拳的三种基本手型是(). (), ()。 拳掌勾 8.武术套路比赛的场地长()米, 宽()米 14米 8米 9.武术一般按运动形式分为三大类:功法运动、()、搏斗运动。 套路运动 10.长拳的五种基本步型是歇步 .仆步.().().(). 弓步马步虚步 11.散打的禁击部位是().().(). 后脑颈部裆部 12.健身、()是武术的基本功能之一。 防身 13武术是集防身、健身、()于一体的体育运动。 竞技 14在当代中国武侠小说创作中成就最大、影响最深远的武侠小说家,当推中国香港的()。 金庸;查良镛 15.在中国武术史上影响最大、最深远的武打片是()。

少林寺 16(“”)永远是人类世界的主题,中国武术就是以它为价值准则的。 和平 17太极拳主要包括()、()、孙式、吴式、武式五种流派。 陈式杨式 18. 1927年中央国术馆于()成立,并于1928和1933年在南京举办了两次国术国考。 南京 19. 1987年在日本横滨举行了(),武术开始成为正式的国际比赛项目。 第一届亚洲武术锦标赛 20. ()是促进武术形成与发展的催化剂。 军事战争 2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设立了武术硕士学位。()-年正式批准上海体育学院设立武术专业博士学位点。 1984 1996 22.()年中国武术队赴柏林奥运会参加表演。 1936年 23.集体表演是以()人以上的徒手或器械集体演练。 6人 24.到目前为止武术比赛的最高赛事为(), 世界锦标赛 25.武术套路的雏形是() 武舞 26.宋代出现了大量以卖武为生的民间艺人,当时他们统称为()。 路歧人 27.元代禁止民间习武,只有()仍能低调习武。 少林寺 28.广东十虎是()时代的人物。 清末民初 29.()是以缠头裹脑和劈,砍,斩,撩,扎,挂,戳等基本方法,并配合各种步型,步法,跳跃等动作构成的器械演练形式. 刀术 30.()是以刺,点,撩,截,格,挂等基本方法法和左手剑指,配合各种步型,步法,跳跃等动作构成的器械演练形式.。 剑术 31.武术的本质特性是() 攻防技击性 32.太极拳的起源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宋末的张三丰所创,有的说是明朝王宗岳所创,还有人说是明末清初河南温县陈家沟的()所创编。 陈王庭 33.练习刀术时,未握刀的手的主要手型是() 掌

武术理论考试复习资料

一、武术的概念:武术是以攻防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搏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二、抱拳礼:又称“文武手”。并步站立,左手四指并拢伸直成掌,拇指屈拢;右手成拳,左掌心掩贴右拳面,左指尖与下颏平齐。右拳眼斜对胸窝,置于胸前屈臂成圆,肘尖略下垂,拳掌与胸相距20--30厘米。头正,身直,目视受礼者,面容举止自然大方。武术散手在戴拳套练习和比赛时,可模拟似地行抱拳礼,两拳套合抱于胸前即可。 涵义:①左掌表示德、智、体、美“四育”齐备,象征高尚情操。屈指表示不自大,不骄傲,不以“老大”自居。右拳表示勇猛习武。左掌掩右拳相抱,表示“勇不滋乱”,“武不犯禁”“止戈为武”,以此来约束、节制勇武的意思。②左掌右拳拢屈,两臂屈圆,表示五湖四海(泛指五洲四洋),天下武林是一家,谦虚团结,以武会友。③左掌为文,右拳为武,文武兼学,虚心、渴望求知,恭候师友、前辈指教。 三、武术基本手型:拳、掌、勾 拳的握法:四指卷曲,拇指屈压于食指第二指关节。 要点:拳面要平,四指不能突出拳面。 掌的握法:四指并拢伸直向后伸张,拇指一节屈拢于食指一侧。 要点:拇指屈拢,四指并拢伸直。 勾手:五指尖捏拢屈腕。 要点:指尖并拢,屈腕。 武术基本步型:弓步、马步、仆步、虚步、歇步 1、弓步:左脚向前一大步(约本人脚长的4-5倍),脚尖微内扣,左腿屈膝半蹲(大腿接近水平),膝与脚尖垂直,右腿挺膝伸直,脚尖内扣(斜向前方),两脚全脚着地。上体正对前方,眼向前平视,两手抱拳于腰间。 要求与要点:前腿弓,后腿绷;挺胸,塌腰、沉髋;前脚与后脚成一直线。 2、马步:两脚平行开立(约为本人脚长的3倍),脚尖正对前方,屈膝半蹲,膝部不超过脚尖,大腿接近水平,全脚着地,身体重心落于两腿之间,两手抱拳于腰间。 要求与要点:挺胸,塌腰,脚跟外蹬。 3、虚步:两脚前后开立,右脚外展45°,屈膝半蹲,左脚脚跟离地,脚面绷平,脚尖稍内扣,虚点地面,膝微屈,重心落于后腿上,两手叉腰,眼向前平视。左脚在前为左虚步;右脚在前为右虚步。 要求与要点:挺胸,塌腰,虚实分明。 4、仆步:两脚左右开立,右腿屈膝全蹲,大腿和小腿靠紧,臀部接近小腿,右脚全脚着地,脚尖和膝关节外展,左腿挺直平仆,脚尖里扣,全脚着地。两手抱拳于腰间。眼向左方平视。仆左腿为仆步;仆右腿为右仆步。 要求与要点:挺胸,塌腰,沉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